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地震:火環帶上的臺灣

九二一地震將全球地震學研究推往新的里程碑
  • 79 379
    480

出版情報

對世界保持好奇心

2019/12/16 對世界保持好奇心。 推薦書單→《2013670053687》 台灣是由地震、颱風形塑而成的島嶼,近年更面臨逐漸攀升的氣候風險,不過正如《翻轉災難》一書所言,真正決定災情嚴重程度的並非颱風、地震的規模,而是一個國家的社會本質,例如經濟狀況、教育程度、防災準備妥善率等。如何與各種「自然現象」共存,避免它們成為難以承受的天災?本書將帶給我們許多啟發。 推薦書單→《2014490010676》 如果說美、蘇兩國的核武工廠所在城鎮,就像《銃夢》中地上人所嚮往的天空之城沙雷姆,享有優越的生活條件,鄰近村莊就是承受一切汙染與廢棄物的廢鐵鎮。凱特‧布朗戳破冷戰的刻板印象:自由世界對抗極權世界,犀利指出兩大核武國家的「鈽托邦」宛如鏡像,其中居民皆如同沙雷姆人一般,以放棄對權力的質疑,作為豐衣足食的代價。 推薦書單→《2015920131732》 說起航空攝影,多數人可能會馬上想起齊柏林導演的名字,然而農林航空測量所累積四十五年、超過百萬張的航拍檔案卻鮮為人知。本書作者遍讀農航所八十萬張航照,從中選取呈現台灣環境變遷的代表性影像,希望邀請更多人延續《看見台灣》所引發的、對我們自身居所的關注。 前往→ 2019年度出版情報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記九二一地震二十週年==
給每一個曾經經歷地震的臺灣人
不恐懼的勇氣!
◎九二一地震改變了什麼?在臺灣歷史上造成什麼影響?
◎以板塊為尺度,透過地震帶分布、活動斷層分布圖重新認識臺灣
◎災後重建揭開社會不同層面的問題,也改變了這一代人,成為重要社會資產
◎九二一地震將全球地震學研究推往新的里程碑,推動臺灣科研與防災系統大躍進
◎在下一次地震災害來臨前,建立應有的家居建築與防災避難知識,提升整體防災能力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X春山 合作出版
一九九九年九月二十一日凌晨一點四十七分,臺灣歷經了一百零二秒的劇烈搖晃,全臺十多個縣市共兩千多人喪生,逾十萬戶房屋倒塌,其中包括中部地區近二分之一的學校校舍。電力設備塌垮造成震後立即停電,多處山線鐵路中斷,公路災損更嚴重,尤以臺三線與中橫公路最劇,全臺災損總計超過三千五百億元。這場芮氏規模七點三的世紀地震,從震央南投集集擴延全島,史稱九二一地震。

臺灣位於環太平洋地震帶、板塊交界處,因為億萬年來未曾停歇的板塊碰撞與造山運動,臺灣才得以形成今日樣貌。然而,板塊運動引發地震,讓島嶼注定要面對這些災難。一九○六年時日屬嘉義廳打貓東頂堡梅仔坑莊(梅山)巨震造成一千多人遇難;一九三五年苗栗因獅潭斷層與屯子腳斷層引發新竹—臺中巨震,三千多人罹難,是二十世紀臺灣最嚴重的震災。二○一六年二月六日高雄美濃地震、二○一八年二月六日花蓮地震都因不同震因造成傷亡。大自然一方面帶來毀滅,另一方面卻也創造生命。因為造山,臺灣的生物與地質多樣性得以盡情展現。

本書以九二一地震為核心,構築出一部因山崩地裂所寫下的臺灣當代自然環境與社會史,更盤點全球與臺灣重要地震與海嘯事件如何牽引國際科學合作與社會重構,多視角重新理解地震。

九二一地震為何造成如此巨大的災害?活動斷層是板塊構造作用下的必然產物,九二一地震即是車籠埔斷層劇烈錯動、猛烈釋放能量所致。九二一之後,臺灣全面關注活動斷層研究,二○一二年中央地質調查所公布了臺灣三十三條活動斷層,透過活動斷層分布、地震帶分布,希望解開斷層構造與再現週期之謎,讓人們對斷層有更多的理解並卸除未知的恐懼。

此外,九二一地震讓人們看到地震導致的複合型災害,除了山崩地滑、建物橋梁毀損,更引發重視的是土壤液化。全國土壤鑽探資料庫,以及全國液化潛能圖建置完成,土壤液化與地質成因的研究延續到二○一六年二月六日高雄美濃地震、二○一八年二月六日花蓮地震,不斷有新的進展。

全世界地震研究也因九二一地震而有重大突破。一九九九年以前,規模大於七級、距斷層二十公里以內的近斷層強地動資料,全世界只有八筆,九二一地震後,貢獻了六十多筆,這項紀錄至今尚未被超越。此外,臺灣將九二一地震研究資料公開分享全球,促成許多國際重量級學者來臺交流,全球以車籠埔斷層為主題的研究有六、七百篇,更培養出臺灣如今中生代的一批重要學者,讓臺灣地震科學大步躍進。

九二一後,臺灣從地震觀測躍進到「地震即時速報」,計算單位由「分鐘」縮短成「秒」,領先全球,並將此系統回饋國際社會。透過九二一後的「深井鑽探」,科學家從地底一千一百一十一公尺處取得斷層帶的新鮮岩心,藉此瞭解斷層錯動過程中發生了什麼化學、物理變化,研究成果登上國際期刊。而利用地裂進行的「槽溝研究」,更足以對中部地質與斷層的再現週期有深刻理解。

回返現場。九二一重建是一個史無前例的龐大社會工程,揭開不同層面的問題,本書從山區、市區到原鄉,帶出不同的重建面向,包括重災區南投埔里、雲林草嶺村、大安溪沿岸原住民泰雅部落、臺中集合式住宅太子吉第等。當時,許多宗教與社會組織在重建工作中擔任要角,本書特別以臺灣基督長老教會為例,從二十年歷程回看九二一經驗是如何讓教會青年與年輕社工陪同災民一起摸索、操練能力,從此改變了這一代人,改變了他們未來要走的路,不論是社工或是災民,都成為臺灣非常珍貴的資產。

九二一地震不僅將全球地震學研究推往新的里程碑,更促使臺灣在社會重構、災害防治上進步,例如:地震參數本土化研究的防災應用、耐震設計標準法規化、建立常備緊急應變系統,以及建立大規模地震情境模擬機制等。當防災可以直接進入日常生活,面對注定再來的地震,我們將有更多的瞭解與準備,不再恐懼。

名人推薦

吳逸民 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

馬國鳳 中央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

曹恕中 中央地質調查所所長

陳文山 臺灣大學地質科學系教授

陳亮全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前主任、行政院災害防救專家諮詢委員

費立沅 中央地質調查所前環境與工程地質組組長

黃世建 國家地震工程研究中心主任

楊耿明 成功大學地球科學系教授

鄭明典 中央氣象局副局長

————共同推薦

作者

合作出版單位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簡稱災防科技中心)

災防科技中心前身是防災國家型科技計畫辦公室,這個防災計畫也是國家科學委員會現為科技部推動的第一個國家型計畫,希冀經由跨領域的整合,推動防災科技研究,並落實於災害防救工作。幾經轉型後,現為科技部下的行政法人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延續成立之初的脈絡,持續做為防災科技研發的推動者,並以防災科技支援災害應變作業,將研究成果落實於災害防救的各個面向。近期更致力於以資訊整合的能力,發揮在災害預警技術、災害監測、緊急災害訊息傳遞、大數據分析能力上,深化災防科技研究應用,解決臺灣社會防災需求,發揮以科技守護全臺灣的使命。

 

作者群

林書帆

東華大學華文文學研究所畢業,在這個特別的系所學到蝴蝶的遷徙是文學,週期表是文學,山脈隆起大陸漂移亦是文學,遂有了本書的文字。曾合著《颱風:在下一次巨災來臨前》,並以合著作品《億萬年尺度的臺灣:從地質公園追出島嶼身世》獲金鼎獎。

黃家俊

成功大學地球科學所畢業,遊走於地質與藝文之間。《Geostory聽聽地球怎麼說》科普平臺共同創辦人之一,致力於探索更優質的自然科學教育。夢想買一棟鄉下三合院改裝成自然科學工作室。曾合著《颱風:在下一次巨災來臨前》。

邱彥瑜

臺灣大學社會學系、臺灣大學新聞研究所畢業。曾任PNN公視新聞議題中心、新聞e論壇特約記者。為了有趣的故事與人而當記者,現職探索人類史上前所未見的高齡社會。曾合著《億萬年尺度的臺灣:從地質公園追出島嶼身世》獲金鼎獎,開鑿出從地質學觀察世界的視角。

李玟萱

九二一後投入南投原住民部落的重建工作,長期以寫作關懷社會底層人們的生活。二○○八年出版《失去你的三月四日》,後改編為電視劇《失去你的那一天》,獲金鐘獎四項提名。二○一八年以《無家者》獲臺北國際書展非小說類首獎。

王梵

曾就讀臺大圖書館系,倫敦城市大學藝術管理研究所。喜愛自然,擔任大自然教育推廣協會志工超過十年。目前從事出版工作。曾合著《億萬年尺度的臺灣:從地質公園追出島嶼身世》獲金鼎獎。

目錄

序文  大地震撼的挑戰與面對  國家災害防救科技中心主任 陳宏宇

Chap01深時間

Chap02、眾石覺醒:從太平洋火環到臺灣活動斷層

2-1火環帶上的地質多樣性之島

2-2改變地震研究史的關鍵事件

2-3繪一張新的臺灣地圖

Chap03、鼓動與爆發:地震帶來的災害與啟示

3-1動盪之島:九二一地震引發的山崩地裂

3-2震出地質敏感帶:○二○六高雄美濃地震、○二○六花蓮地震

3-3海嘯:南亞海嘯與三一一東日本大震災

Chap04、與震共舞的日常

4-1地震時,建築為什麼會殺人?

4-2校舍耐震補強

4-3臺灣第一高樓如何抗震?

〔專題〕地震危害度分析:融入耐震設計應用於未來防災

Chap05、科研最前線

5-1最先進的預警系統:地震速報研究者吳逸民

5-2從古地震解析大地裂痕:槽溝研究者陳文山

5-3斷層錯動機制解密:深鑽計畫與井下地震儀

5-4監測海底地震:中央氣象局「媽祖計畫」(MACHO)

Chap06、那些人、那些事:九二一重建故事

6-1大學在地方:南投埔里

6-2大家一起的部落廚房:沿著大安溪播種

6-3在地質中毀滅又重生:雲林草嶺

6-4蓋自己的家:霧峰太子吉第

6-5改變一群人的未來:龐大的九二一社區重建關懷體系

〔專訪〕如何運用全國賑災捐款?——訪九二一震災基金會執行長謝志誠

Chap07、當九二一再來,我們準備好了嗎?

7-1災害可以管理嗎?臺灣災害管理體系演進

7-2情境防災推動關鍵:地震災損評估技術細緻化

7-3大規模地震模擬讓防災動起來

7-4不能全靠政府:防災社區的重要

 

〔附錄〕地震常備防災守則

誌謝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980422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36
    • 商品規格
    • 18開17*23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19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