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身體怎麼來的?從大霹靂到昨日晚餐,解密人體原子的故事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目錄
第一部:旅程的起點 從大霹靂到岩石家園
1 大家生日快樂:發現時間起點的神父
2 「真有趣」:眼睛永遠看不見的東西
3 哈佛最優秀的人:改變人類對星星認知的女人
4 禍福相依:如何以重力和塵埃打造世界
第二部:要有生命!
5 髒雪球與太空岩石:有史以來最大的水災
6 最著名的實驗:探尋生命分子起源
7 最深奧的謎:最初的細胞從何而來
第三部:從陽光到餐桌
8 組裝時請開燈:探索光合作用
9 喜出望外:海中糟粕化為盎然綠意
10 播種插秧:綠色植物及其盟友如何促成人類誕生
第四部 :從原子到人體
11 以極小博極大 :為了存活需要吃什麼?
12 近在眼前:找到我們的藍圖
13 元素之外:身體內部的真相
結語 漫長奇妙的旅途
致謝
註腳
參考書目
試閱
序
銀行裡的一千九百四十二點二九美元
本書靈感來自一句提醒。家裡十幾歲的女兒想走素食主義路線,我聯想到自己祖父說過的話。當年他經營一間小型狩獵宿舍,即使年屆九旬仍舊喜愛野味。他告訴我:不吃肉不健康。我也想起亨利.大衛.梭羅(Henry David Thoreau)曾經從農夫那兒得到類似忠告,「人不能只吃植物過活,裡頭沒有構建骨骼必要的成分。」但梭羅留意到很諷刺的畫面—農夫前方是幾頭牛,牛的身體明明裝著「以植物製造的骨骼」竟然「有足夠力氣拖動他和犁加起來的大重量」。
所以女兒說出想法時我能接受,心裡明白即使她吃素也無妨,骨骼並不會劣化。但我開始思考—人體究竟是由什麼組成?我在大學主修科學,也有好幾年科學影片的製作經驗,自以為懂得不少,此時此刻卻意識到:比起自己的身體,我反而更瞭解電腦或汽車的組成結構。於是腦袋冒出許多問題,例如人類身體包括什麼?乍看很簡單:肌肉、器官、骨骼。但這幾樣東西由什麼構成?細胞、分子、原子。再往下……這三樣東西又由什麼構成?嗯,困難多了。尤其它們源自何方?我不確定。如何尋求解答?我毫無頭緒。
我針對這些問題進行了一連串搜尋、閱讀,與許多位願意耐心解釋的科學家對話,不久之後發現自己深受吸引,這個故事深邃磅礴宛如史詩。原來人體原子經歷過太多,如果它們能開口或許就會永遠說個不停。這些原子的歷史始於時間之初,以數十億年間演出曲折離奇的奧德賽,而人類必須透過各式各樣精彩以至於驚奇的科學發現才得以窺探一二。
研究隨時間更加深入,各個主題和連結浮現,我也察覺到自己過去的盲點──原來縱觀古今是領略人類存在之奧妙的另一種切入角度。正如卡爾.薩根的名言:人是由星塵組成的。
這就是本書背後不可思議的故事。
*
故事始於人類發現玄之又玄的真相:所有物質,無論我們自己或周圍一切,追本溯源之下竟然都在同一天誕生—萬物的生日就是宇宙的生日。透過這個故事,我們也會理解到原來原子在漫長詭譎的旅程中轉化為恆星、建構我們所在的行星。新生地球遭遇難以想像的大災難,原子並未離去。塵埃落定時,看似死去的原子藉由巧妙重組形成生命、改造地球並創造植物,也開創了人類存在的可能性。
之後故事還會解釋人體如何將餐桌上的食物轉化為自身。提醒一下,人體內部規模極其龐大,龐大到有時很難理解自己的結構複雜到什麼地步。我們彷彿不斷變化的馬賽克,是三十兆細胞集合體,每個細胞中超過一百兆的原子個個如癡如狂地舞蹈振動。構成一個人的原子數量是地球所有沙漠沙粒總和的十億倍以上。如果體重一百五十磅(約六十八公斤),體內的碳元素足夠生成二十五磅(約十一點三公斤)木炭,鹽分能填滿一整個鹽瓶,氯元素可以消毒好幾座後院泳池,甚至有足夠的鐵可以鍛造三英寸(七點六二公分)釘子。若將人體所有元素提煉出來則會涵蓋週期表上約六十個種類,全部出售的話能賺到大約一千九百四十二點二九美元(金額會依據體重和市價變動)。
開始追尋這個奇妙故事之後我有了新的體悟:重建跨越數十億年的原子歷史就好比從幾滴雨痕拼湊出颱風軌跡,實在超乎想像,然而人類做到了。從前的我們無法看透,但其實線索無處不在,例如無形粒子自太空降落會留下微乎其微的蹤跡、每種元素具有獨一無二的光波波長,彗星重返地球的時間可以預測,以及人體難以承受的深海水壓中仍有生命蓬勃發展。
*
而本書中科學家的故事與他們挖掘的真相同樣引人入勝。每個意外發現背後都充滿激烈的競爭、執著與心碎,可能是靈光乍現,亦或者是盲目但幸運的摸索。一次又一次,線索被忽略,直到有人願意虛心接納其他人「已知」錯誤的想法。
著手撰寫本書之初,我沒想到自己還會接觸到人類大腦無意識運作如何混淆思維。所有人都會陷入無意識假設,這些假設稱為認知偏誤或思維陷阱,時時刻刻左右我們看待世界的觀點。比如負面偏誤使人更加關注負面事件,這解釋了媒體長期聚焦壞消息的現象。本書之後內容反覆呈現特定思維陷阱如何阻礙學界做出關鍵突破,有時候再強大的證據都無法逆轉局勢。
其中六種偏見太過頻繁,所以我給它們取了綽號:
»「太怪異所以不可信」
»「現有工具檢測不到就代表不存在」
»「因為身為專家就忘記還有許多未知」
»「只尋找也只看見與自己已知理論相符的證據」
»「世界上最偉大的專家必然正確」
»「看起來最有可能就一定是真的」
世界充斥偏見,科學家要做出重大突破常常需要不隨波逐流的勇氣,類似典範有些很出名,但多數不為人知。比如兩位女性,一位物理學家是猶太裔,另一位竟然……嗯,隸屬納粹,兩人卻合作尋找次原子粒子。奧地利女皇的私人醫生發現光合作用,某個聽力不好的化學家在華生和克里克解析DNA結構的八十多年前先找到了DNA,還有被嘲笑為騙子和末世論者、離經叛道的生物化學家竟革新人類對細胞的理解。科學進展似乎並不排斥那些陰暗且難以想像的角落。
現在開始這段關於你我身體的奇特歷史,從一個總穿黑衣的男人說起。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