怪咖動物偵探2:家門外的野鄰居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城市野鄰居真不是〝蓋〞的!
24種怪咖動物的有趣超能力
Q版插畫╳幽默文字╳生態照片
{讓大小朋友愛不釋手的動物行為觀察輕圖鑑}
帥!紅冠水雞擁有在水面上快速移動的「水上飄」輕功。
酷!亞洲輝椋鳥兩眼血紅、一身亮黑皮衣,造型宛如電影裡的殺手!
猛!空中王者鳳頭蒼鷹,城市裡的小動物都要敬牠三分!
威!日本新幹線列車的造型,竟是模仿翠鳥的嘴喙外型來打造的……
強!用嘴巴一鏟一鏟在枯樹幹上鑿出樹洞,五色鳥是超強打洞機!
帥!冠八哥外型相當霸氣,額頭那一簇高翹的羽毛像是日劇抹上髮膠的暴走族……
美!個子嬌小的綠繡眼,擁有清澈美妙的叫聲,又被稱為「青笛仔」!
繼第一本《怪咖動物偵探1:你家就是我家》探討把你家當成自己家的20種怪咖,這次一峯老師更擴大觀察視角,帶領我們輕鬆認識一同生活在城市中的24個有趣物種。
在馬路旁、公園裡、池塘邊、樹林下,
你能叫出多少怪咖種類的名字?
你了解多少牠們的怪癖習性?
本書讓你秒懂冠八哥、白尾八哥、家八哥的不同;
一眼分辨出翠鳥公母的特徵差異;
看清錢鼠不是老鼠,不會人云亦云跟著喊打;
再也不會把夜鷺當成企鵝了;
知道空中小霸王鳳頭蒼鷹為什麼會怕群體作戰的小鳥;
了解盤古蟾蜍為了吃路燈下的昆蟲,喜歡當路霸;
搞清楚烏龜疊疊樂晒太陽,並非耍特技,而是因為棲地面積不夠大……
更多的動物祕辛,全都在這裡!
【本書特色】
★金鼎獎科普作家.國際生態講師黃一峯,最新力作
★為城市長大的大小朋友、自然觀察初學者量身客製的輕圖鑑
★追蹤24種怪咖生物.直擊第一線生活軌跡
★幽默生動的觀察故事+Q版可愛的插畫風格,揭開一知半解的動物行為謎團
★專業生態照片,看清怪咖的樣貌與行徑
24種怪咖動物的有趣超能力
Q版插畫╳幽默文字╳生態照片
{讓大小朋友愛不釋手的動物行為觀察輕圖鑑}
帥!紅冠水雞擁有在水面上快速移動的「水上飄」輕功。
酷!亞洲輝椋鳥兩眼血紅、一身亮黑皮衣,造型宛如電影裡的殺手!
猛!空中王者鳳頭蒼鷹,城市裡的小動物都要敬牠三分!
威!日本新幹線列車的造型,竟是模仿翠鳥的嘴喙外型來打造的……
強!用嘴巴一鏟一鏟在枯樹幹上鑿出樹洞,五色鳥是超強打洞機!
帥!冠八哥外型相當霸氣,額頭那一簇高翹的羽毛像是日劇抹上髮膠的暴走族……
美!個子嬌小的綠繡眼,擁有清澈美妙的叫聲,又被稱為「青笛仔」!
繼第一本《怪咖動物偵探1:你家就是我家》探討把你家當成自己家的20種怪咖,這次一峯老師更擴大觀察視角,帶領我們輕鬆認識一同生活在城市中的24個有趣物種。
在馬路旁、公園裡、池塘邊、樹林下,
你能叫出多少怪咖種類的名字?
你了解多少牠們的怪癖習性?
本書讓你秒懂冠八哥、白尾八哥、家八哥的不同;
一眼分辨出翠鳥公母的特徵差異;
看清錢鼠不是老鼠,不會人云亦云跟著喊打;
再也不會把夜鷺當成企鵝了;
知道空中小霸王鳳頭蒼鷹為什麼會怕群體作戰的小鳥;
了解盤古蟾蜍為了吃路燈下的昆蟲,喜歡當路霸;
搞清楚烏龜疊疊樂晒太陽,並非耍特技,而是因為棲地面積不夠大……
更多的動物祕辛,全都在這裡!
【本書特色】
★金鼎獎科普作家.國際生態講師黃一峯,最新力作
★為城市長大的大小朋友、自然觀察初學者量身客製的輕圖鑑
★追蹤24種怪咖生物.直擊第一線生活軌跡
★幽默生動的觀察故事+Q版可愛的插畫風格,揭開一知半解的動物行為謎團
★專業生態照片,看清怪咖的樣貌與行徑
目錄
捕魚小能手:翠鳥
輕功水上飛:紅冠水雞
叫聲聲聲苦:白腹秧雞
本土黑幫:冠八哥
外來的小混混:白尾八哥
台灣不是我的家:家八哥
紅眼煞星:亞洲輝椋鳥
斯文的白衣書生:黑領椋鳥
嬌小的青笛子:綠繡眼
低調奢華造型師:五色鳥
城市空中小霸王:鳳頭蒼鷹
南港企鵝?!:夜鷺
城市裡的夜貓子:領角鴞
有味道的臭鼩:錢鼠
樹上的愛吃鬼:赤腹松鼠
頭上套襪子:斑龜
以世界為家的龜:紅耳龜
樹上的小恐龍:斯文豪氏攀蜥
面惡心善的代表:盤古蟾蜍
暗黑教主:黑眶蟾蜍
汪汪叫的蛙:貢德氏赤蛙
遍布世界的移民:非洲大蝸牛
外來霸王魚:吳郭魚
在地的夏日歌手:紅脈熊蟬
Tips1:用五感和動物做朋友
Tips2:城市動物捉迷藏
輕功水上飛:紅冠水雞
叫聲聲聲苦:白腹秧雞
本土黑幫:冠八哥
外來的小混混:白尾八哥
台灣不是我的家:家八哥
紅眼煞星:亞洲輝椋鳥
斯文的白衣書生:黑領椋鳥
嬌小的青笛子:綠繡眼
低調奢華造型師:五色鳥
城市空中小霸王:鳳頭蒼鷹
南港企鵝?!:夜鷺
城市裡的夜貓子:領角鴞
有味道的臭鼩:錢鼠
樹上的愛吃鬼:赤腹松鼠
頭上套襪子:斑龜
以世界為家的龜:紅耳龜
樹上的小恐龍:斯文豪氏攀蜥
面惡心善的代表:盤古蟾蜍
暗黑教主:黑眶蟾蜍
汪汪叫的蛙:貢德氏赤蛙
遍布世界的移民:非洲大蝸牛
外來霸王魚:吳郭魚
在地的夏日歌手:紅脈熊蟬
Tips1:用五感和動物做朋友
Tips2:城市動物捉迷藏
序/導讀
你也可以是怪咖動物偵探
從小,大自然的事物總是吸引著我,長大後,一趟生物多樣性的婆羅洲熱帶雨林探索之旅,開啟了我記錄自然的歷程;除了至今持續造訪的婆羅洲,我的足跡也跨越到中美洲、澳洲和非洲的熱帶雨林,不僅僅利用拍照、錄影、錄音,再加上繪畫、創作以及拓印的多元方式,盡己所能把所見的自然原貌記錄下來,並向更多人分享。這些看似複雜又勞累的工作,就因為自己曾經親眼見過雨林環境的消逝,所以深知這些記錄永遠都不嫌多。
不過多年前的一次演講,讓我有了新的思維。演講中我詢問現場孩子:「你們認識哪些動物或鳥類呢?」台下大家七嘴八舌搶答,有人回答大象,有人答長頸鹿、獅子……。「那在你們家附近有看過什麼野生動物嗎?」我接著問。孩子們突然都安靜了下來面面相覷,原本是稀鬆平常的問題,卻沒得到正面回應。在這次講座之後,讓我思考:我是不是也要開始記錄身邊的動物?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或保護區的物種雖然都非常重要,但對於城市的孩子來說,那是書裡的「故事」、那是學校的「課程」內容、也是紀錄片頻道的「節目」,有沒有可能透過更有趣的方式,將周遭生活的動物鄰居們一一記錄下來,讓更多跟我一樣在城市裡長大的孩子,可以先從身邊隨處可見的生命來認識呢?
於是我開始在城市裡,打開我的「動物雷達」,將在野外尋找動物的方法也運用在城市裡,沒想到讓我有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在公園領角鴞育雛的樹下巡邏撿拾臭臭的食繭、在車流量大的馬路上拍攝鳳頭蒼鷹覓食、到人來人往的車站外拍攝外來種的亞洲灰椋鳥、去果菜市場裡拍攝各種八哥⋯⋯,而帶著相機大砲記錄的我,在人來人往的城市街道上顯得有些突兀,還常引來路人側目與圍觀,但因為發現的動物線索越來越多,所以城市的自然觀察讓我樂此不疲,而面對生物一個又一個未解的謎團,我也只能用長期的觀察與紀錄來解謎。
我自詡為「怪咖動物偵探」,「怪咖」一詞其實是台語,在以前是貶義詞,指的是行為不太正常的人,這也是很多長輩從小對我的觀點,但對我而言「怪咖」的怪,是對於自己鍾愛的事,有著異於常人的執著。我開始記錄城市自然故事之後,慢慢的追查出許多線索,而自己就宛如偵探般,沿著線索一一解謎、尋找答案,這也是自然觀察有趣的地方。
怪咖動物偵探系列叢書,從城市出發,記錄我們身邊的動物鄰居,無論你是孩子還是成人,即可立刻在生活中開啟觀察的雷達,因為大自然的故事永遠有新的結局,只要你願意用心去探索,將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發現;只要擁有好奇心,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怪咖動物偵探。
讓我們從身邊出發,一起發掘城市動物的故事吧!
從小,大自然的事物總是吸引著我,長大後,一趟生物多樣性的婆羅洲熱帶雨林探索之旅,開啟了我記錄自然的歷程;除了至今持續造訪的婆羅洲,我的足跡也跨越到中美洲、澳洲和非洲的熱帶雨林,不僅僅利用拍照、錄影、錄音,再加上繪畫、創作以及拓印的多元方式,盡己所能把所見的自然原貌記錄下來,並向更多人分享。這些看似複雜又勞累的工作,就因為自己曾經親眼見過雨林環境的消逝,所以深知這些記錄永遠都不嫌多。
不過多年前的一次演講,讓我有了新的思維。演講中我詢問現場孩子:「你們認識哪些動物或鳥類呢?」台下大家七嘴八舌搶答,有人回答大象,有人答長頸鹿、獅子……。「那在你們家附近有看過什麼野生動物嗎?」我接著問。孩子們突然都安靜了下來面面相覷,原本是稀鬆平常的問題,卻沒得到正面回應。在這次講座之後,讓我思考:我是不是也要開始記錄身邊的動物?熱帶雨林、國家公園或保護區的物種雖然都非常重要,但對於城市的孩子來說,那是書裡的「故事」、那是學校的「課程」內容、也是紀錄片頻道的「節目」,有沒有可能透過更有趣的方式,將周遭生活的動物鄰居們一一記錄下來,讓更多跟我一樣在城市裡長大的孩子,可以先從身邊隨處可見的生命來認識呢?
於是我開始在城市裡,打開我的「動物雷達」,將在野外尋找動物的方法也運用在城市裡,沒想到讓我有了許多意想不到的收穫。在公園領角鴞育雛的樹下巡邏撿拾臭臭的食繭、在車流量大的馬路上拍攝鳳頭蒼鷹覓食、到人來人往的車站外拍攝外來種的亞洲灰椋鳥、去果菜市場裡拍攝各種八哥⋯⋯,而帶著相機大砲記錄的我,在人來人往的城市街道上顯得有些突兀,還常引來路人側目與圍觀,但因為發現的動物線索越來越多,所以城市的自然觀察讓我樂此不疲,而面對生物一個又一個未解的謎團,我也只能用長期的觀察與紀錄來解謎。
我自詡為「怪咖動物偵探」,「怪咖」一詞其實是台語,在以前是貶義詞,指的是行為不太正常的人,這也是很多長輩從小對我的觀點,但對我而言「怪咖」的怪,是對於自己鍾愛的事,有著異於常人的執著。我開始記錄城市自然故事之後,慢慢的追查出許多線索,而自己就宛如偵探般,沿著線索一一解謎、尋找答案,這也是自然觀察有趣的地方。
怪咖動物偵探系列叢書,從城市出發,記錄我們身邊的動物鄰居,無論你是孩子還是成人,即可立刻在生活中開啟觀察的雷達,因為大自然的故事永遠有新的結局,只要你願意用心去探索,將會有許多意想不到的發現;只要擁有好奇心,每個人都可以成為怪咖動物偵探。
讓我們從身邊出發,一起發掘城市動物的故事吧!
試閱
翠鳥 捕魚小能手
「唧~」一聲鳴叫聲引人注目,
一道綠光快速閃過水面,
像投手投出的快速直球直穿入水,
接著水面瞬間揚起水花,
才一秒,牠已經叼著魚站在樹枝上了。
翠鳥男女大不同
來到公園水池邊,常會聽到「唧」一聲響亮的單音,接著就看到一道綠光閃過,那你一定是遇到翠鳥了!也許你會一頭霧水,哪來的翠鳥?因為這個身形小、動作又敏捷的小鳥如果沒有經過指點或仔細尋找,根本察覺不到牠們的存在。
翠鳥因其造型特殊,擁有美麗的色彩,讓牠十分受到歡迎,而想要分辨公母翠鳥也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要觀察牠們的嘴喙即可——公翠鳥的嘴是全黑色,而母翠鳥比較愛漂亮,牠的下嘴喙還塗了橘色口紅。記住這個訣竅,基本上一秒鐘就可辨識出是男生還是女生!公翠鳥的求偶方式,不像其他鳥類是用歌聲或舞步,而是在求偶期間會叼著魚或蝦子當成「求婚禮物」向母鳥示好,不過母鳥也不一定每次都會接受,也有母鳥取食之後「落跑」逃婚的!待時機成熟,母鳥會在吃完魚就進行交配,完成終身大事!
普通翠鳥不普通
有天我收到一個訊息,對方詢問為什麼牠叫作「普通翠鳥」,難道是有更高級的種類嗎?我看得啼笑皆非。這個名稱是從牠的英文名字Common Kingfisher直接翻譯而來的,Common是指典型、常見的翠鳥,沒有等級之分!當然說到這裡,你一定又有疑問:普通翠鳥、魚狗、Kingfisher都是指翠鳥的俗名嗎?沒錯,而牠又被稱為「魚狗」則與牠的覓食行為有關,是指翠鳥站立在水邊樹枝觀察水中魚兒動靜的姿勢像獵狗的蹲姿而得名。牠們由水面俯衝而下的捕魚技巧相當高明,且少有失手,入水抓魚之後還能迅速飛離水面,「Kingfisher 捕魚王」的稱號果然名不虛傳。
因翠鳥而生的新幹線
翠鳥還幫人類解決了大難題!由於日本新幹線從東京到博多途中會穿越眾多隧道,內外壓力差總是產生震耳欲聾的響聲,乘客和沿線居民都不堪其擾,為了解決問題,一位自小熱愛鳥類觀察的工程師——中津英治從翠鳥捕魚中獲得了靈感,牠們可以從水面像箭一樣俯衝入水中捕魚,且只激起一點點水花,其修長的嘴喙與流線的身形,無疑是能減少阻力衝擊的原因(從阻力小的空氣層衝到阻力較大的水中),遂因此模仿翠鳥的嘴喙外型來打造新幹線列車,成功解決了進入隧道時造成的聲響和震動!
消失的產房
生活在水邊的翠鳥其育雛方式也很不一樣,牠們不像一般鳥類在樹上築巢,而是選擇在河岸的土堤挖出一條隧道,在內部一個較大的空間來築巢繁殖後代,每次約產下五到七顆蛋,並在泥洞漆黑的環境內育雛。現今因很多的野溪河床都整治成水泥堤岸,讓翠鳥越來越難在野外找到土堤來挖洞育雛,對於牠們的繁殖造成很大的影響。
絢麗羽毛加工成藝品
翠鳥因其身上羽毛色如翡翠,在古代也被用來做成飾品。據記載自漢代以降,就有以「翠羽飾之」的壁上橫木、珠寶盒,甚至隨著技術進步,後期開始有首飾、扇子、屏風等工藝品,這項在中國流傳超過千年的傳統技藝為「點翠」,是將翠鳥羽毛鑲嵌在金屬表面上,尤以明朝和清朝特別興盛,翠鳥羽毛所製成的飾品在光線照射下呈現絢麗色彩,在古代可是價值連城。「點翠」使用的鳥羽取自蒼翡翠、黑頭翡翠及普通翠鳥,但翠鳥體型那麼小,能當成點翠素材的又只限翅膀上的飛羽及尾羽,可想而知,一套美麗的首飾要犧牲多少隻翠鳥才能完成?不知道是誰發明這個作法,對翠鳥來說真是可怕的浩劫!
【偵探NOTE】不可取的虐鳥行為
翠鳥可愛的身影的確讓很多人想對牠動歪腦筋,網路上流傳著一支影片,開頭是一隻翠鳥的嘴喙戳在樹幹上,人們走過去把牠從樹幹拔出來,並且放生,一鬆手翠鳥就飛走了,影片下面迎來超多的留言,大多是「好可憐」、「你人真好」、「真的很有愛心」,甚至還有日本藝術家看了影片設計出翠鳥圖釘……。這件事情的真偽,對怪咖動物偵探來說,是充滿疑惑的,因為翠鳥不太可能在高速衝撞樹木之後,嘴喙還能直挺挺戳進堅硬的樹幹裡,而且鳥類如果受到如此大的撞擊,通常都會昏厥甚至直接死亡。
影片中的翠鳥被拔出來之後還可以立刻飛離,這點光想就不太符合常理,根據怪咖動物偵探收集網路影片資料判斷,應該是有心人造假——先捕捉翠鳥並將牠的嘴巴插入預先鑽好的樹洞裡,而且可憐的翠鳥還「撞上」好幾種不同的樹……,如果真的是為了博取點閱率,請停止這樣的操作,網友們也不要「點讚」增加流量,這樣傷害動物的行為很不可取啊!
-----------------------------------------------------------------------------------------------
紅冠水雞 輕功水上飛
公園水池裡激起陣陣水花,
還伴隨著一連串叫聲,
原來是兩隻黑色的鳥在追逐,
這鳥莫非是有偷練輕功,
不然怎麼能在水面上奔跑?
特殊造型的「雞」
你知道地球上數量最多的鳥是什麼嗎?不是麻雀喔,是跟我們生活相當密切的「雞」,全球可是超過二百億隻的數量,比起約八十億人口的數量還多呢!不過這裡要跟大家介紹的雞,可不是我們熟悉的「牠」,此雞非彼雞,而是生活在城市公園水池、濕地的紅冠水雞,其體型較一般的雞小,而且會游泳。還好,這種水雞不太怕人,牠們常常離人類相當近。
紅冠水雞的身形圓胖,頭部從嘴一直延伸到前額板的鮮豔紅色是牠的招牌,感覺好像頂了一塊紅色盾牌在頭上,嘴尖端的黃色斑塊更是特別的搶眼,再加上那雙像是穿了亮黃色褲襪的腳,搭配一身黑衣的造型,令人印象深刻。
輕功水上飄
生活在水邊的牠們,飛行並不是強項,很多時候都是靠游泳來移動,但如果仔細觀察其腳部構造,則會發現牠們的腳趾間不像鴨子有蹼,沒辦法「鴨子滑水」,不過這樣的腳卻是在濕地環境活動的利器,又細又長的腳趾頭讓牠們可以輕鬆地走在飄浮於水面的植物上,如睡蓮、莕菜等浮葉,有如武俠小說裡的「凌波微步」輕功一樣,行走自如。說到這裡,我都覺得紅冠水雞是位武功高手,能在水面上快速移動,或是追打另一隻紅冠水雞,甚至在水面助跑一陣後飛起的「水上飄」武功。
高調的鳥巢
到了繁殖季,紅冠水雞會選擇在水域環境相對高處,或是浮葉植物上水淹不到的地方,以枯枝或草枝搭巢,也因為如此,所以牠們的巢非常容易觀察,有時候位置明顯到我都替牠們捏把冷汗。紅冠水雞的繁殖力超強,在繁殖季會產卵數次,每次產蛋五到八枚,因此會有育雛時期重疊的情況,牠們也是巢邊幫手制,常可觀察到上一巢孵化的亞成鳥哥哥、姊姊幫忙帶著弟弟、妹妹的有趣場景。
消失的小黑球寶寶
剛出生的紅冠水雞寶寶圓滾滾的,看起來好似一顆黑煤球,牠們很好辨認,一出生嘴喙就是紅黃色,仔細觀察,可以見到頭部稀少羽毛下的紅色皮膚,乍看好像禿頭鳥啊!
雖然紅冠水雞每次產卵育雛的數量都不少,但因寶寶的體型實在太小,非常容易遭受危險,在水中游泳時常會突然消失,因為水中的鯰魚、魚虎(鱧魚)等大型魚類都把小黑球當成食物;到了陸地上更是危機四伏,像是樹鵲、喜鵲、藍鵲、八哥、夜鷺、黑冠麻鷺等都會捕食牠們,遊蕩犬貓也是一大剋星,現實世界對紅冠水雞寶寶來說真的是危機四伏啊!
冬天才來的白冠親戚
紅冠水雞是常見的留鳥,但在秋冬季時還可以看見牠的候鳥親戚「白冠雞」」(又稱為白骨頂)來台灣度冬,兩者的外型長得有點像,最大的不同是白冠雞體型較大,頭部前端的前額板為白色,腿部顏色為黃灰色,且腳趾比較膨大。下回見到牠,不要以為是紅冠水雞的前額板褪色啦!
「唧~」一聲鳴叫聲引人注目,
一道綠光快速閃過水面,
像投手投出的快速直球直穿入水,
接著水面瞬間揚起水花,
才一秒,牠已經叼著魚站在樹枝上了。
翠鳥男女大不同
來到公園水池邊,常會聽到「唧」一聲響亮的單音,接著就看到一道綠光閃過,那你一定是遇到翠鳥了!也許你會一頭霧水,哪來的翠鳥?因為這個身形小、動作又敏捷的小鳥如果沒有經過指點或仔細尋找,根本察覺不到牠們的存在。
翠鳥因其造型特殊,擁有美麗的色彩,讓牠十分受到歡迎,而想要分辨公母翠鳥也是一件容易的事,只要觀察牠們的嘴喙即可——公翠鳥的嘴是全黑色,而母翠鳥比較愛漂亮,牠的下嘴喙還塗了橘色口紅。記住這個訣竅,基本上一秒鐘就可辨識出是男生還是女生!公翠鳥的求偶方式,不像其他鳥類是用歌聲或舞步,而是在求偶期間會叼著魚或蝦子當成「求婚禮物」向母鳥示好,不過母鳥也不一定每次都會接受,也有母鳥取食之後「落跑」逃婚的!待時機成熟,母鳥會在吃完魚就進行交配,完成終身大事!
普通翠鳥不普通
有天我收到一個訊息,對方詢問為什麼牠叫作「普通翠鳥」,難道是有更高級的種類嗎?我看得啼笑皆非。這個名稱是從牠的英文名字Common Kingfisher直接翻譯而來的,Common是指典型、常見的翠鳥,沒有等級之分!當然說到這裡,你一定又有疑問:普通翠鳥、魚狗、Kingfisher都是指翠鳥的俗名嗎?沒錯,而牠又被稱為「魚狗」則與牠的覓食行為有關,是指翠鳥站立在水邊樹枝觀察水中魚兒動靜的姿勢像獵狗的蹲姿而得名。牠們由水面俯衝而下的捕魚技巧相當高明,且少有失手,入水抓魚之後還能迅速飛離水面,「Kingfisher 捕魚王」的稱號果然名不虛傳。
因翠鳥而生的新幹線
翠鳥還幫人類解決了大難題!由於日本新幹線從東京到博多途中會穿越眾多隧道,內外壓力差總是產生震耳欲聾的響聲,乘客和沿線居民都不堪其擾,為了解決問題,一位自小熱愛鳥類觀察的工程師——中津英治從翠鳥捕魚中獲得了靈感,牠們可以從水面像箭一樣俯衝入水中捕魚,且只激起一點點水花,其修長的嘴喙與流線的身形,無疑是能減少阻力衝擊的原因(從阻力小的空氣層衝到阻力較大的水中),遂因此模仿翠鳥的嘴喙外型來打造新幹線列車,成功解決了進入隧道時造成的聲響和震動!
消失的產房
生活在水邊的翠鳥其育雛方式也很不一樣,牠們不像一般鳥類在樹上築巢,而是選擇在河岸的土堤挖出一條隧道,在內部一個較大的空間來築巢繁殖後代,每次約產下五到七顆蛋,並在泥洞漆黑的環境內育雛。現今因很多的野溪河床都整治成水泥堤岸,讓翠鳥越來越難在野外找到土堤來挖洞育雛,對於牠們的繁殖造成很大的影響。
絢麗羽毛加工成藝品
翠鳥因其身上羽毛色如翡翠,在古代也被用來做成飾品。據記載自漢代以降,就有以「翠羽飾之」的壁上橫木、珠寶盒,甚至隨著技術進步,後期開始有首飾、扇子、屏風等工藝品,這項在中國流傳超過千年的傳統技藝為「點翠」,是將翠鳥羽毛鑲嵌在金屬表面上,尤以明朝和清朝特別興盛,翠鳥羽毛所製成的飾品在光線照射下呈現絢麗色彩,在古代可是價值連城。「點翠」使用的鳥羽取自蒼翡翠、黑頭翡翠及普通翠鳥,但翠鳥體型那麼小,能當成點翠素材的又只限翅膀上的飛羽及尾羽,可想而知,一套美麗的首飾要犧牲多少隻翠鳥才能完成?不知道是誰發明這個作法,對翠鳥來說真是可怕的浩劫!
【偵探NOTE】不可取的虐鳥行為
翠鳥可愛的身影的確讓很多人想對牠動歪腦筋,網路上流傳著一支影片,開頭是一隻翠鳥的嘴喙戳在樹幹上,人們走過去把牠從樹幹拔出來,並且放生,一鬆手翠鳥就飛走了,影片下面迎來超多的留言,大多是「好可憐」、「你人真好」、「真的很有愛心」,甚至還有日本藝術家看了影片設計出翠鳥圖釘……。這件事情的真偽,對怪咖動物偵探來說,是充滿疑惑的,因為翠鳥不太可能在高速衝撞樹木之後,嘴喙還能直挺挺戳進堅硬的樹幹裡,而且鳥類如果受到如此大的撞擊,通常都會昏厥甚至直接死亡。
影片中的翠鳥被拔出來之後還可以立刻飛離,這點光想就不太符合常理,根據怪咖動物偵探收集網路影片資料判斷,應該是有心人造假——先捕捉翠鳥並將牠的嘴巴插入預先鑽好的樹洞裡,而且可憐的翠鳥還「撞上」好幾種不同的樹……,如果真的是為了博取點閱率,請停止這樣的操作,網友們也不要「點讚」增加流量,這樣傷害動物的行為很不可取啊!
-----------------------------------------------------------------------------------------------
紅冠水雞 輕功水上飛
公園水池裡激起陣陣水花,
還伴隨著一連串叫聲,
原來是兩隻黑色的鳥在追逐,
這鳥莫非是有偷練輕功,
不然怎麼能在水面上奔跑?
特殊造型的「雞」
你知道地球上數量最多的鳥是什麼嗎?不是麻雀喔,是跟我們生活相當密切的「雞」,全球可是超過二百億隻的數量,比起約八十億人口的數量還多呢!不過這裡要跟大家介紹的雞,可不是我們熟悉的「牠」,此雞非彼雞,而是生活在城市公園水池、濕地的紅冠水雞,其體型較一般的雞小,而且會游泳。還好,這種水雞不太怕人,牠們常常離人類相當近。
紅冠水雞的身形圓胖,頭部從嘴一直延伸到前額板的鮮豔紅色是牠的招牌,感覺好像頂了一塊紅色盾牌在頭上,嘴尖端的黃色斑塊更是特別的搶眼,再加上那雙像是穿了亮黃色褲襪的腳,搭配一身黑衣的造型,令人印象深刻。
輕功水上飄
生活在水邊的牠們,飛行並不是強項,很多時候都是靠游泳來移動,但如果仔細觀察其腳部構造,則會發現牠們的腳趾間不像鴨子有蹼,沒辦法「鴨子滑水」,不過這樣的腳卻是在濕地環境活動的利器,又細又長的腳趾頭讓牠們可以輕鬆地走在飄浮於水面的植物上,如睡蓮、莕菜等浮葉,有如武俠小說裡的「凌波微步」輕功一樣,行走自如。說到這裡,我都覺得紅冠水雞是位武功高手,能在水面上快速移動,或是追打另一隻紅冠水雞,甚至在水面助跑一陣後飛起的「水上飄」武功。
高調的鳥巢
到了繁殖季,紅冠水雞會選擇在水域環境相對高處,或是浮葉植物上水淹不到的地方,以枯枝或草枝搭巢,也因為如此,所以牠們的巢非常容易觀察,有時候位置明顯到我都替牠們捏把冷汗。紅冠水雞的繁殖力超強,在繁殖季會產卵數次,每次產蛋五到八枚,因此會有育雛時期重疊的情況,牠們也是巢邊幫手制,常可觀察到上一巢孵化的亞成鳥哥哥、姊姊幫忙帶著弟弟、妹妹的有趣場景。
消失的小黑球寶寶
剛出生的紅冠水雞寶寶圓滾滾的,看起來好似一顆黑煤球,牠們很好辨認,一出生嘴喙就是紅黃色,仔細觀察,可以見到頭部稀少羽毛下的紅色皮膚,乍看好像禿頭鳥啊!
雖然紅冠水雞每次產卵育雛的數量都不少,但因寶寶的體型實在太小,非常容易遭受危險,在水中游泳時常會突然消失,因為水中的鯰魚、魚虎(鱧魚)等大型魚類都把小黑球當成食物;到了陸地上更是危機四伏,像是樹鵲、喜鵲、藍鵲、八哥、夜鷺、黑冠麻鷺等都會捕食牠們,遊蕩犬貓也是一大剋星,現實世界對紅冠水雞寶寶來說真的是危機四伏啊!
冬天才來的白冠親戚
紅冠水雞是常見的留鳥,但在秋冬季時還可以看見牠的候鳥親戚「白冠雞」」(又稱為白骨頂)來台灣度冬,兩者的外型長得有點像,最大的不同是白冠雞體型較大,頭部前端的前額板為白色,腿部顏色為黃灰色,且腳趾比較膨大。下回見到牠,不要以為是紅冠水雞的前額板褪色啦!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