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吃對食物降血脂
掌握「四低一高」飲食原則
14類優質食材+89種健康食物=180道降血脂料理
注意!膽固醇已經悄悄盯上你
你真的認識膽固醇嗎?
□ 體內膽固醇越低越好?
□ 減肥、吃素就能控制膽固醇?
□ 瘦子的膽固醇一定低?
□ 膽固醇過高,一定要吃藥控制?
□ 植物油比動物油健康?
小心!高血壓、心臟病、中風找上你
遠離心血管疾病,從甩掉體脂肪開始
◎14類消脂食材+89種特效食物→吃出健康好身材
吃對食物,輕鬆降低總膽固醇。專業醫師、營養師嚴選消脂食材,幫助你快速打敗壞膽固醇、消除脂肪,輕鬆找回健康、贏得身材!
◎11大控制膽固醇對策+14招護心血管祕訣→輕鬆降脂代謝佳
「吃」出來的高膽固醇,唯有選對食材、吃對方法,並且搭配規律作息和運動習慣,在排除膽固醇的同時,也抑制膽固醇生成,暢通心血管不卡油。
掌握「四低一高」飲食原則
14類優質食材+89種健康食物=180道降血脂料理
注意!膽固醇已經悄悄盯上你
你真的認識膽固醇嗎?
□ 體內膽固醇越低越好?
□ 減肥、吃素就能控制膽固醇?
□ 瘦子的膽固醇一定低?
□ 膽固醇過高,一定要吃藥控制?
□ 植物油比動物油健康?
小心!高血壓、心臟病、中風找上你
遠離心血管疾病,從甩掉體脂肪開始
◎14類消脂食材+89種特效食物→吃出健康好身材
吃對食物,輕鬆降低總膽固醇。專業醫師、營養師嚴選消脂食材,幫助你快速打敗壞膽固醇、消除脂肪,輕鬆找回健康、贏得身材!
◎11大控制膽固醇對策+14招護心血管祕訣→輕鬆降脂代謝佳
「吃」出來的高膽固醇,唯有選對食材、吃對方法,並且搭配規律作息和運動習慣,在排除膽固醇的同時,也抑制膽固醇生成,暢通心血管不卡油。
目錄
【作者序】控制膽固醇 身體好健康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 何一成醫師
【推薦序】改變飲食,壞膽固醇Out!
長庚科技大學保健營養系助理教授 蕭千祐營養師
【導讀】如何使用本書
【索引】降膽固醇特效食譜 分類索引
【引言】一定要知道的 降膽固醇Q&A
Q1 什麼是好膽固醇?什麼是壞膽固醇?
Q2 膽固醇和中性脂肪有何不同?
Q3 膽固醇越低越好嗎?
Q4 我的膽固醇正常嗎?
Q5 植物油比動物油好嗎?
Q6 瘦子就不會動脈硬化嗎?
Q7 吃素就不怕膽固醇高?
Q8 禁食減肥能降低膽固醇嗎?
Q9 很少吃肉,為什麼膽固醇還是高?
Q10 「壓力」也會影響血中膽固醇含量?
Q11 高膽固醇一定要吃藥控制?
【Chapter 1】這樣吃 有效降血脂
吃對方法,輕鬆掌控膽固醇
「選對油」對付膽固醇
避免吃過多油脂的小技巧
10大減少用油的料理祕訣
放心吃肉的料理技巧
放心吃海鮮的小訣竅
超級健康「地中海飲食法」
10種暢通血管的營養素
抗氧化明星食材排行榜
【Chapter 2】吃對食物 戰勝膽固醇
新鮮水果類
木瓜
蘋果
●鮮果優酪 ●香甜蘋果汁 ●果香活力飲
藍莓
橘子
●橘子芒果優酪乳●橘香奶酪
葡萄柚
●健康蔬果汁 ●鳳梨葡萄柚汁
番石榴
●番石榴火腿蛋吐司●甘草番石榴
葡萄
●葡汁蔬果沙拉 ●美顏葡萄果凍
芒果
●芒果奶凍 ●香芒奶酪
鳳梨
●鳳梨苦瓜雞 ●鳳梨葡萄蜜茶
高纖蔬菜類
高麗菜
花椰菜
●咖哩花菜 ●羊肉米粉湯 ●薑香雙花湯
空心菜
菠菜
●菠菜燴海參 ●蒜香菠菜 ●香菠米粉湯 ●涼拌雞絲菠菜
青椒、彩椒
●甜椒鮪魚 ●彩蔬三明治 ●雙椒炒牛肉 ●黑橄欖彩椒麵
番茄
●義式香料燴雞
大蒜
●青蒜燒豆腐 ●香炒龍鬚菜 ●蒜香雞湯
蘆筍
芹菜
●香芹番茄湯 ●芥末西芹
韭菜
●韓式泡菜鍋 ●韭菜蝦仁餅
秋葵
●秋葵炒雙白 ●韓式秋葵
元氣根莖類
蒟蒻
番薯
●番薯蒟蒻麵 ●芋香番薯飯
馬鈴薯
●馬鈴薯披? ●塔香洋芋泥 ●果香馬鈴薯
山藥
●山藥高麗菜卷 ●咖哩翠筍山藥 ●養生山藥鍋 ●甘薯山藥優格
紅蘿蔔
●蘿蔔煎餅 ●清香素齋湯
牛蒡
●韓式石鍋拌飯 ●藕香牛蒡粥
蓮藕
●桂香蓮藕 ●涼拌蓮藕
洋蔥
●羅宋湯 ●洋蔥雞柳
五穀雜糧類
燕麥
●梅香鮮蔬燕麥粥●火腿絲瓜燕麥粥●枸杞燕麥饅頭 ●麥香奶茶
蕎麥
●高纖五穀飯 ●五穀珍珠丸
糙米
●魚片糙米粥 ●甘薯糙米飯
紫米
●五穀飯糰 ●高粱紫米饅頭
薏仁
●芡實鴨肉湯 ●有機小麥草粥 ●蘋果小米粥
小米
種子堅果類
南瓜子
花生
●葡萄乾花生飯 ●五香花生
芝麻
●藕香芝麻牛奶 ●蓮香芝麻飲
松子
●堅果蔬菜鬆 ●麥香薏仁漿
核桃
●香蘋堅果牛奶 ●核桃燉排骨 ●韭菜拌核桃
杏仁
腰果
●腰果紫米飯 ●腰果拌蔥絲
營養豆類
黑豆
黃豆
●黃豆玉米飯 ●豆干炒高麗菜 ●味噌燒山蘇 ●海瓜子豆腐湯
●豆香番茄汁
紅豆
●雙色絲瓜飯 ●健康雜糧粥
綠豆
●筍香綠豆飯 ●五色香豆粥
豆菜芽菜類
菜豆
四季豆
●黑胡椒鐵板麵 ●腐乳四季豆 ●四季豆炒三絲 ●香炒四季豆
●甜椒炒時蔬
豌豆
●豌豆炒烤麩 ●豌豆全麥麵
豆芽
●鮮蝦炒麵 ●醋香牛柳
苜蓿芽
●纖蔬潤餅 ●蔬果三明治
鮮美菇蕈類
黑木耳
●三色炒筍絲 ●咖哩什錦菇 ●雙耳炒金針 ●木耳炒豆包
白木耳
●四色銀耳沙拉 ●燕麥銀耳羹 ●銀耳鮮果飲
杏鮑菇
香菇
●百合雙筍炒香菇●香菇糙米飯
金針菇
●什錦菇燴豆腐 ●翠玉羹
洋菇
●鮮菇蒟蒻餅 ●鮮燴雙菇
可口瓜類
小黃瓜
●涼拌金針黃瓜 ●辣味脆瓜 ●涼拌鮮蔬粉絲 ●小黃瓜飯卷
大黃瓜
●紅燒黃瓜 ●香芹黃瓜汁
冬瓜
●三鮮燴冬瓜 ●冬瓜鑲髮菜
南瓜
●南瓜豆腐 ●南瓜蕎麥麵
苦瓜
●豆豉炒苦瓜 ●鳳梨燜山苦瓜 ●苦瓜豆腐湯
絲瓜
健康海菜類
海帶
●芝麻拌海帶 ●海帶燒肉 ●豆苗海帶湯 ●紅蘿蔔海帶湯
紫菜
●紫菜玉米湯 ●香栗馬蹄紫菜湯
裙帶菜
●涼拌裙帶菜 ●素炒什錦 ●裙帶菜烏龍麵
洋菜
●牛柳洋菜 ●涼拌寒天 ●寒天仙草凍 ●梅香醋凍
美味水產類
旗魚
鯖魚
●黑木耳烤鯖魚 ●茄汁鯖魚
?仔魚
●銀魚胚芽粥 ●?仔魚花生
鱈魚
●鱈魚米堡 ●樹子蒸鱈魚
秋刀魚
●香烤秋刀魚 ●芝麻薑汁秋刀魚
鮭魚
●海鮮煲仔飯 ●鮭魚壽司 ●清蒸豆腐鮭魚
比目魚
鮪魚
●生魚片拼盤 ●辣拌魚絲 ●辣炒鮪魚 ●青醬義大利麵
海瓜子
蛤蜊
●西班牙燉飯 ●蛤蜊蕎麥粥
牡蠣
●蒜香鮮蚵 ●魚片蚵仔麵線
蝦子
●龍井蝦仁 ●海鮮蒸餃
健康好食物
茶
●清香茶葉粥 ●茶香糖醋蝦 ●絲瓜清茶 ●特調風味水果茶
無糖豆漿
●鮮蔬豆
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 何一成醫師
【推薦序】改變飲食,壞膽固醇Out!
長庚科技大學保健營養系助理教授 蕭千祐營養師
【導讀】如何使用本書
【索引】降膽固醇特效食譜 分類索引
【引言】一定要知道的 降膽固醇Q&A
Q1 什麼是好膽固醇?什麼是壞膽固醇?
Q2 膽固醇和中性脂肪有何不同?
Q3 膽固醇越低越好嗎?
Q4 我的膽固醇正常嗎?
Q5 植物油比動物油好嗎?
Q6 瘦子就不會動脈硬化嗎?
Q7 吃素就不怕膽固醇高?
Q8 禁食減肥能降低膽固醇嗎?
Q9 很少吃肉,為什麼膽固醇還是高?
Q10 「壓力」也會影響血中膽固醇含量?
Q11 高膽固醇一定要吃藥控制?
【Chapter 1】這樣吃 有效降血脂
吃對方法,輕鬆掌控膽固醇
「選對油」對付膽固醇
避免吃過多油脂的小技巧
10大減少用油的料理祕訣
放心吃肉的料理技巧
放心吃海鮮的小訣竅
超級健康「地中海飲食法」
10種暢通血管的營養素
抗氧化明星食材排行榜
【Chapter 2】吃對食物 戰勝膽固醇
新鮮水果類
木瓜
蘋果
●鮮果優酪 ●香甜蘋果汁 ●果香活力飲
藍莓
橘子
●橘子芒果優酪乳●橘香奶酪
葡萄柚
●健康蔬果汁 ●鳳梨葡萄柚汁
番石榴
●番石榴火腿蛋吐司●甘草番石榴
葡萄
●葡汁蔬果沙拉 ●美顏葡萄果凍
芒果
●芒果奶凍 ●香芒奶酪
鳳梨
●鳳梨苦瓜雞 ●鳳梨葡萄蜜茶
高纖蔬菜類
高麗菜
花椰菜
●咖哩花菜 ●羊肉米粉湯 ●薑香雙花湯
空心菜
菠菜
●菠菜燴海參 ●蒜香菠菜 ●香菠米粉湯 ●涼拌雞絲菠菜
青椒、彩椒
●甜椒鮪魚 ●彩蔬三明治 ●雙椒炒牛肉 ●黑橄欖彩椒麵
番茄
●義式香料燴雞
大蒜
●青蒜燒豆腐 ●香炒龍鬚菜 ●蒜香雞湯
蘆筍
芹菜
●香芹番茄湯 ●芥末西芹
韭菜
●韓式泡菜鍋 ●韭菜蝦仁餅
秋葵
●秋葵炒雙白 ●韓式秋葵
元氣根莖類
蒟蒻
番薯
●番薯蒟蒻麵 ●芋香番薯飯
馬鈴薯
●馬鈴薯披? ●塔香洋芋泥 ●果香馬鈴薯
山藥
●山藥高麗菜卷 ●咖哩翠筍山藥 ●養生山藥鍋 ●甘薯山藥優格
紅蘿蔔
●蘿蔔煎餅 ●清香素齋湯
牛蒡
●韓式石鍋拌飯 ●藕香牛蒡粥
蓮藕
●桂香蓮藕 ●涼拌蓮藕
洋蔥
●羅宋湯 ●洋蔥雞柳
五穀雜糧類
燕麥
●梅香鮮蔬燕麥粥●火腿絲瓜燕麥粥●枸杞燕麥饅頭 ●麥香奶茶
蕎麥
●高纖五穀飯 ●五穀珍珠丸
糙米
●魚片糙米粥 ●甘薯糙米飯
紫米
●五穀飯糰 ●高粱紫米饅頭
薏仁
●芡實鴨肉湯 ●有機小麥草粥 ●蘋果小米粥
小米
種子堅果類
南瓜子
花生
●葡萄乾花生飯 ●五香花生
芝麻
●藕香芝麻牛奶 ●蓮香芝麻飲
松子
●堅果蔬菜鬆 ●麥香薏仁漿
核桃
●香蘋堅果牛奶 ●核桃燉排骨 ●韭菜拌核桃
杏仁
腰果
●腰果紫米飯 ●腰果拌蔥絲
營養豆類
黑豆
黃豆
●黃豆玉米飯 ●豆干炒高麗菜 ●味噌燒山蘇 ●海瓜子豆腐湯
●豆香番茄汁
紅豆
●雙色絲瓜飯 ●健康雜糧粥
綠豆
●筍香綠豆飯 ●五色香豆粥
豆菜芽菜類
菜豆
四季豆
●黑胡椒鐵板麵 ●腐乳四季豆 ●四季豆炒三絲 ●香炒四季豆
●甜椒炒時蔬
豌豆
●豌豆炒烤麩 ●豌豆全麥麵
豆芽
●鮮蝦炒麵 ●醋香牛柳
苜蓿芽
●纖蔬潤餅 ●蔬果三明治
鮮美菇蕈類
黑木耳
●三色炒筍絲 ●咖哩什錦菇 ●雙耳炒金針 ●木耳炒豆包
白木耳
●四色銀耳沙拉 ●燕麥銀耳羹 ●銀耳鮮果飲
杏鮑菇
香菇
●百合雙筍炒香菇●香菇糙米飯
金針菇
●什錦菇燴豆腐 ●翠玉羹
洋菇
●鮮菇蒟蒻餅 ●鮮燴雙菇
可口瓜類
小黃瓜
●涼拌金針黃瓜 ●辣味脆瓜 ●涼拌鮮蔬粉絲 ●小黃瓜飯卷
大黃瓜
●紅燒黃瓜 ●香芹黃瓜汁
冬瓜
●三鮮燴冬瓜 ●冬瓜鑲髮菜
南瓜
●南瓜豆腐 ●南瓜蕎麥麵
苦瓜
●豆豉炒苦瓜 ●鳳梨燜山苦瓜 ●苦瓜豆腐湯
絲瓜
健康海菜類
海帶
●芝麻拌海帶 ●海帶燒肉 ●豆苗海帶湯 ●紅蘿蔔海帶湯
紫菜
●紫菜玉米湯 ●香栗馬蹄紫菜湯
裙帶菜
●涼拌裙帶菜 ●素炒什錦 ●裙帶菜烏龍麵
洋菜
●牛柳洋菜 ●涼拌寒天 ●寒天仙草凍 ●梅香醋凍
美味水產類
旗魚
鯖魚
●黑木耳烤鯖魚 ●茄汁鯖魚
?仔魚
●銀魚胚芽粥 ●?仔魚花生
鱈魚
●鱈魚米堡 ●樹子蒸鱈魚
秋刀魚
●香烤秋刀魚 ●芝麻薑汁秋刀魚
鮭魚
●海鮮煲仔飯 ●鮭魚壽司 ●清蒸豆腐鮭魚
比目魚
鮪魚
●生魚片拼盤 ●辣拌魚絲 ●辣炒鮪魚 ●青醬義大利麵
海瓜子
蛤蜊
●西班牙燉飯 ●蛤蜊蕎麥粥
牡蠣
●蒜香鮮蚵 ●魚片蚵仔麵線
蝦子
●龍井蝦仁 ●海鮮蒸餃
健康好食物
茶
●清香茶葉粥 ●茶香糖醋蝦 ●絲瓜清茶 ●特調風味水果茶
無糖豆漿
●鮮蔬豆
序/導讀
改變飲食,壞膽固醇Out!
長庚科技大學保健營養系助理教授 蕭千祐營養師
近年來生活富裕,吃到飽的餐廳到處高朋滿座,也造就膽固醇過高的人愈來愈多。有些人雖已減少高膽固醇食物攝取,但血中膽固醇卻逐漸攀升,其實想要降低膽固醇,需要多種飲食改變,才能看到效果!
目前膽固醇高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身材苗條的熟女和健壯的年輕人也可能高膽固醇,尤其一到冬天,吃火鍋時吃很多紅肉和內臟,就會吸收太多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而使血膽固醇飆高。
●揭開膽固醇的真相
其實很多高膽固醇的人對蝦、蟹等海鮮類敬謝不敏,雖然這些食物膽固醇含量高,但其飽和脂肪含量極低,所以對心血管的影響也較一般牛、羊、豬等紅肉類來得低,所以選擇食物不能只看膽固醇低,還須考量飽和脂肪酸。
本書提供許多降低膽固醇的方式和食材,讓您很快找到這些有效控制膽固醇的飲食方式。另外,本書也提供許多的食物的組合,讓您能夠攝取這些食物時,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相信如果善用本書中的食譜,就能做出好吃又健康的食物,只要您願意跟著作,保證膽固醇服服貼貼。
長庚科技大學保健營養系助理教授 蕭千祐營養師
近年來生活富裕,吃到飽的餐廳到處高朋滿座,也造就膽固醇過高的人愈來愈多。有些人雖已減少高膽固醇食物攝取,但血中膽固醇卻逐漸攀升,其實想要降低膽固醇,需要多種飲食改變,才能看到效果!
目前膽固醇高已不是老年人的專利,身材苗條的熟女和健壯的年輕人也可能高膽固醇,尤其一到冬天,吃火鍋時吃很多紅肉和內臟,就會吸收太多膽固醇和飽和脂肪酸,而使血膽固醇飆高。
●揭開膽固醇的真相
其實很多高膽固醇的人對蝦、蟹等海鮮類敬謝不敏,雖然這些食物膽固醇含量高,但其飽和脂肪含量極低,所以對心血管的影響也較一般牛、羊、豬等紅肉類來得低,所以選擇食物不能只看膽固醇低,還須考量飽和脂肪酸。
本書提供許多降低膽固醇的方式和食材,讓您很快找到這些有效控制膽固醇的飲食方式。另外,本書也提供許多的食物的組合,讓您能夠攝取這些食物時,達到一加一大於二的效果。相信如果善用本書中的食譜,就能做出好吃又健康的食物,只要您願意跟著作,保證膽固醇服服貼貼。
試閱
◎一定要知道的 降膽固醇Q&A
什麼是好膽固醇?什麼是壞膽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是血管清道夫,低密度脂蛋白則是血管硬化的幫凶
人類血液中的脂肪,主要包含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磷脂質和游離脂肪酸四大類。其中膽固醇為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生成膽汁酸、荷爾蒙和維生素D的必要元素。
各種脂肪必須和蛋白質結合,形成「脂蛋白」,才能運送到全身利用,而脂蛋白的密度和體積,決定對身體是有益或有害。膽固醇也可依脂蛋白的密度,大致分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兩種。
●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LDL)存在人體血管中,因為蛋白質少、脂肪多,顆粒較大、較黏稠、流動也較慢,血管中若是數量過多就會造成阻塞,對人體造成不利影響,所含的膽固醇因此被稱為「壞膽固醇」,是造成血管硬化、甚至阻塞的元凶。
●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膽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HDL)對血管是有利的,因為它們的蛋白質多、脂肪少,密度大、顆粒小,會將黏在血管上的游離膽固醇抓回肝臟再排除,有疏通並保護血管的功能,所以又稱為「血管清道夫」。
●膽固醇怎麼分好壞?
如果體內好的高密度脂蛋白較多、壞的低密度脂蛋白較少,則血管較不易硬化阻塞;反之高密度脂蛋白較少、低密度脂蛋白較多,則膽固醇較易在血管內堆積成斑塊,導致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也就跟著報到。
我的膽固醇正常嗎?
早期膽固醇異常不易產生症狀,一定要定期抽血檢查
到底血液中的脂肪數值,多少才叫標準呢?膽固醇必須經過抽血檢查才能準確得知,因此建議20歲開始,最少每5年應檢查膽固醇1次;年紀超過45歲的男性,和超過55歲的女性,更需每年檢查1次。
●4指標看懂血脂數
一般抽血,會檢測4項血脂指數:總膽固醇量、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檢測出不同血脂的高低,各代表罹患不同疾病的可能性。
一般所謂的「血脂過高」,可能是血清中總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等脂質不正常。各項血脂數的正常標準都不一樣,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發布的報告為例,訂出各項評估標準如下表所示。
算出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一般抽血檢查,可能不會檢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數值,在此提供一項計算公式,你可以透過高密度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的數值,計算出低密度膽固醇結果。
LDL-C=總膽固醇值-HDL-C-(TGX0.2)
例如:總膽固醇值為220mg/dl,高密度膽固醇(HDL-C)值為40mg/dl,三酸甘油酯(TG)值為150mg/dl,低密度膽固醇(LDL-C)的計算值,就是220-40-(150X0.2)=150mg/dl
膽固醇越低越好嗎?
膽固醇是人體必需的養分,過多過少都不行!
膽固醇是人體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合成腎上腺素荷爾蒙、性荷爾蒙的要素。有它才可保護紅血球、器官、血管。血液中的膽固醇,得靠高密度脂蛋白(HDL),才可將之從血管壁帶回肝臟代謝。
●風險1─死亡風險增
膽固醇長期過低,與許多非血管硬化所造成的疾病有關,像是甲狀腺功能亢進、失智症等;也可能有營養不良、癌症等疾病。
●風險2─細胞易早衰
體內若缺乏足夠的膽固醇,細胞組織容易提早衰老,而誘發許多問題,包括免疫力下降,增加罹癌機率。同時也會影響思考力,腦部容易老化,甚至增加老人痴呆症。血管若失去膽固醇保護,會變得脆弱易破裂,導致腦和心血管的病變。發育中的孩童若膽固醇不足,發育可能受阻礙。
●風險3─影響生育力
膽固醇在組織細胞內會形成荷爾蒙,如果長期不足,將使男性性功能減退,甚而影響生育能力,也會缺乏旺盛的挑戰力與企圖心,並容易出現消極、憂鬱的心理。
由此可知身體內的膽固醇過多或過少都不好。膽固醇如果過多或過少,宜先就醫檢查,若不是疾病所引起,最好還是透過均衡飲食、作息正常加上運動,讓膽固醇維持正常水準!
5大膽固醇不足時警訊
1 情緒消極退縮,有憂鬱傾向
2 血管脆弱,失去彈性易破裂
3 性功能、生育功能下降
4 腦細胞退化,智力下降
5 免疫力降低,罹癌率增加
現代人常營養過剩,又缺乏運動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往往造成膽固醇過高,而引發一連串文明病。有哪些人容易膽固醇過高呢?不妨看看自己是否名列其中。
●1 肥胖的人
男性腰圍如果大於90公分(約35吋),女性腰圍大於80公分(約31吋)的肥胖者,由於脂質代謝率差,血中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等含量常高於正常值,也較易罹患心血管疾病。
●2 家族中有人血脂異常
如果雙親有1人有高膽固醇的問題,自己發病機率是平常人的3~4倍,較易發生血管硬化或心臟病。如果雙親皆有高膽固醇,則情況更為嚴重。
●3 飲食習慣不良的人
經常食用高脂肪或高熱量的食物,且蔬果類攝取量少的人,血中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酸甘油酯的含量都易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則易較低。
●4 吸煙者
香煙中的成分會增加高血壓的發生率、阻礙低密度脂蛋白的排除、損害血管內皮細胞,如果再加上血中膽固醇過高的話,就更易形成動脈粥狀硬化。
●5 運動量不足的人
運動量不足,會讓體內多餘脂肪無法代謝排除,堆積體內形成肥胖,並造成心臟血管的疾病。
●6 罹患其他疾病的人
某些疾病本身即與膽固醇有密切關聯,例如糖尿病、腎臟病變、肝臟病變、膽道阻塞、甲狀腺功能不足等,都較容易引發高膽固醇症。
◎Chapter 1 這樣吃 有效降血脂
吃對方法,輕鬆掌控膽固醇
謹守「四低一高」,不挨餓也能降膽固醇
我們只要瞭解食物中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有計畫的調配每日飲食,並做適量運動,一般都可順利將膽固醇降下來。
●心臟權威的飲食建議
哪種飲食方式降膽固醇最有效?以下綜合「美國心臟學會」在2000年提出的建議,可做為防治高膽固醇的飲食原則:
1 控制飲食熱量
每天攝取的熱量(大卡),以理想體重乘以30為標準,例如60公斤,每日1800大卡即符合一般活動量的人所需。
2 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
所謂的均衡,是指各種食物都要吃,不可偏廢。衛生署公布一項「每日飲食指南」,可做為一般人均衡營養的飲食標準。
1 全穀根莖類1碗約200克,或全麥饅頭、吐司1又1/3片(100克)
2 低脂乳品類1杯為240毫升,或低脂乳酪1又3/4片(35克)
3 豆魚肉蛋類1份是嫩豆腐半盒、無糖豆漿1杯(260毫升);魚35克、蝦仁30克;肉類約30克;雞蛋1顆
4 蔬菜類1碟是指生菜100克
5 水果類1份約為橘子1又1/2顆、番石榴1/2顆
6 堅果種子類1份為瓜子、杏仁果、開心果、核桃7克,花生、腰果8克,芝麻10克
3 每日五蔬果
每天至少要吃5份蔬果,其中又以蔬菜為主較佳。尤其是年齡較大或血脂異常者,更要注意蔬果的攝取。
4 增加纖維攝取
攝取蔬果、帶皮穀類、豆類和堅果,使每日纖維攝取超過25克以上,將可增加體內脂質、膽酸的排出,使血脂異常有所改善。
5 控制油脂攝取
要預防高膽固醇,飽和脂肪酸要控制在每日總熱量的10%以下;若已有血脂異常的情形,則需更進一步縮減至7%以下。
6 限吃高膽固醇的食物
每人每天的膽固醇攝取量以300毫克為限。若壞膽固醇過高者、糖尿病患或曾患有心血管疾病者,則需縮減至每日200毫克。
7 限制飲酒
男性每日飲入酒精不宜超過20克,女性不宜超過15克。
8 限制鹽分
血脂異常者,更要小心血壓升高,鹽分攝取量每日應限制6克以下(大約是1小匙多一點),可改善高血壓和心血管問題。
●堅守「四低一高」、「二要三不」
降膽固醇的飲食重點在於「四低一高」:低卡、低脂、低糖、低鹽、高纖維,遵守這個原則能減少膽固醇來源,加速膽固醇代謝,減少高膽固醇的傷害。
2種須多吃的食物
富含纖維的食物:帶皮穀類、根莖類、蔬果、未加工的豆類等,都含有豐富纖維,有助降低高膽固醇。
有助抗氧化的食物:維生素C、E和類胡蘿蔔素,都是抗氧化高手,能防止脂質氧化,避免血管阻塞。
3種少吃的食物
高膽固醇食物:例如動物內臟、花枝、蟹黃、魚卵、蝦卵、蛋黃。
甜食:蛋糕、含糖飲料、各式糖果、水果罐頭等加糖製品,這些容易造成體內三酸甘油酯濃度上升。
高油脂食物:油膩、油炸、油酥的食物,全脂牛奶和乳酪。
正確飲食方式,加強代謝膽固醇
○可加強膽固醇代謝的飲食方式
1 攝取纖維,天天排便
2 定時吃早餐
3 少吃甜食、果汁
4 細嚼慢嚥勿過飽
5 晚餐勿過晚
6 三餐定時、勿過量
╳會加速膽固醇累積的飲食方式
1 低纖維飲食
2 三餐併作兩餐吃
3 愛吃高熱量的食物
4 吃東西狼吞虎嚥、常過量
5 有吃宵夜的習慣
6 邊做事邊吃飯
「選對油」對付膽固醇
「不飽和脂肪」是保護心血管的好選擇
要控制高膽固醇,油脂不可多吃,但也不能過少,否則將影響正常細胞的機能,和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建議一天攝取1~2湯匙,約15~30克油,再加上食物中的天然油脂。
●食物中的脂肪成分
飲食中的脂肪可分為許多種類,有的對血脂有益,有的有害,在選擇油脂時需多加考慮。
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來源:例如豬油、奶油、牛油,和植物油中的椰子油、棕櫚油;牛、豬、羊等肉類、內臟和乳製品,也含許多看不見的飽和脂肪酸。
○優點:較穩定,具有耐高溫、可油炸、不容易起油煙等優點。
╳缺點:會提高血液膽固醇的濃度,不利於心血管的健康。
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來源:大多存在植物性食物中,例如橄欖油、苦茶油、菜籽油。
○優點:有助降低壞膽固醇,增加好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
╳缺點:高溫加熱後,不飽和脂肪酸易產生油質劣變,反而生成對心血管不利的自由基。但是相較之下,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又比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來得穩定,產生的危害也較小。
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來源:主要來源有葵花油、紅花籽油、堅果(如杏仁)、魚肉。
○優點:可降低血液壞膽固醇含量,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效果比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更佳。
╳缺點:穩定性較低,高溫加熱後易增加油脂變質,產生自由基、丙烯醛等引起細胞老化、病變的物質,對心血管健康反而不利。
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來源:是一種經過氫化處理的植物油,在自然界幾乎不存在。植物油的脂肪酸經氫化處理後,未氫化的雙鍵化學結構可能由順式轉為反式,反式脂肪酸易會引起壞膽固醇升高、好膽固醇下降。這種氫化油常被製成人造奶油、烘焙用的烤酥油和奶精。
○優點:加入食物中,可增添食物的香酥滑口。
╳缺點:會影響身體脂肪代謝,容易導致血管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降低膽固醇,請這樣選油
由以上可知,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較健康,但一加熱就容易氧化,反而產生對血脂不利的自由基;而過多飽和脂肪酸又對心血管不利,該如何選擇才好?
依烹調方式選油
各種油脂都有優缺點,最好還是依烹調所需來選擇,例如初榨橄欖油只適合涼拌;而經過提煉的橄欖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會降低,可應付燉炒;長時間油炸,則可使用較穩定的豬油或牛油。
拒絕反式脂肪酸
坊間食品凡標示含有氫化植物油、氫化棕櫚油、植物乳化油者,即表示含有反式脂肪酸。建議減少食用人造奶油、烘焙類食物和奶精。
適量補充Omega-3脂肪酸
Omega-3脂肪酸屬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三酸甘油酯、壞膽固醇濃度,且能減少血液不正常凝集,保護心血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EPA、DHA、α-次亞麻油酸。
EPA、DHA多存在深海魚類中,例如鮭魚、鮪魚、鯖魚、秋刀魚等,建議每週食用2~3次、共約75克的魚,來取代一般肉類食用。α-次亞麻油酸則多存在堅果類食物中,每日以1湯匙為限,以免熱量過高。
◎Chapter 2 戰勝膽固醇好食物&食譜
蘋果Apple
Point:果膠和纖維素,能幫助人體排出膽固醇
降膽固醇有效成分:果酸、纖維素、果膠、維生素C
食療功效:止瀉通便、消痰止咳
別名:林檎、智慧果
性味:性平,味甘酸
營養成分:葉酸、維生素B群、C、E、鈣、磷、鉀、鈉、硒、類胡蘿蔔素
○適用者:一般人、便祕患者
╳不適用者:胃寒者
●蘋果為什麼能改善膽固醇?
1 蘋果中的果酸、纖維素能吸附膽固醇,減少腸道吸收膽固醇,因而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且可降低因環境汙染,而累積在體內的毒素。
2 蘋果果皮和果肉交縫處,含有豐富果膠,可減少腸道吸收膽固醇。豐富的水溶性纖維多存於果皮中,食用時應含皮一起吃。
3 所含的類黃酮物質,能保護血管,降低罹患血管疾病的機率,預防腦血管栓塞、心臟病等。
4 食用蘋果時,若能搭配富含維生素E、鉀、鎂的堅果,則可加強保健心血管功能。
●蘋果主要營養成分
1 蘋果中的果糖、葡萄糖、蔗糖約占15~17%,且富含纖維質和有機酸。
2 蘋果含多種果酸、維生素、礦物質和胡蘿蔔素,且其果膠和鉀的含量也很豐富。
●蘋果食療效果
1 蘋果有止瀉通便、退熱解毒、消痰止咳的效用,而豐富的纖維質容易產生飽足感,要減重者可適量食用。
2 蘋果能調節消化系統功能,其中所含的鞣酸、蘋果酸、有機酸、果膠和纖維素,具有收斂作用;果膠、纖維素能吸收腸道內的細菌和毒素,可以改善腹瀉;另一方面,纖維素和有機酸又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
3 水腫者服用利尿劑時食用蘋果,可適時補充鉀質,並能協助減少藥物帶來的副作用,鉀質也可幫助體內的鈉鹽代謝,並排出體外。
4 妊娠中的婦女食用蘋果,可補充維生素,並調節電解質平衡,減少頻繁嘔吐所造成的酸中毒問題。
●蘋果食用方法
1 蘋果削皮後,會因為含有多酚的有機物質,在酵素的影響下,接觸空氣發生氧化反應,使表面變成褐色,先用鹽水、檸檬水沖洗一下,較可保持原色。
2 蘋果表面的蠟質是自然產生,也可能是人工噴灑,可以預防蚊蟲或細菌,可將蘋果放於熱水中浸泡一下,或用牙膏輕輕刷洗,即可去除。
●蘋果飲食宜忌
1 每天1~2顆蘋果最適宜,食用過量反而造成心、腎負擔;因為鉀含量和糖分皆高,患有心肌梗塞、腎炎、糖尿病者勿過量食用。
2 蘋果應避免和含碳酸氫鈉、磺胺類的藥物一同服用,以免影響藥效。
3 蘋果若能細嚼慢嚥,15分鐘即可利用多酚和果膠,減少口腔內的細菌;而因蘋果含有醣類,吃完後應漱口,避免蛀牙,但刷牙不要太用力,以免造成琺瑯質損傷。
鮮果優酪
降膽固醇+排毒抗癌
份量:2人份
營養分析:
熱量 157.1大卡
醣類 34.2克
蛋白質 4.3克
脂肪 2克
膳食纖維 4.45克
膽固醇 4.5毫克
材料:綜合萵苣300克,哈密瓜(挖球)、蘋果(挖球)各70克
調味料:低脂優格5大匙,柳橙果粒1大匙,檸檬汁2小匙
作法:
1 所有調味料放入小碗中混合均勻。
2 所有材料擺盤後,淋上作法1即可。
降膽固醇功效:蘋果含有果膠,屬於水溶性膳食纖維,在腸道發酵後所產生的短鏈脂肪酸,可抑制肝中膽固醇合成,降低血液中、肝中膽固醇含量。
香甜蘋果汁
降壓消脂+促進消化
份量:2人份
營養分析:
熱量 403.4大卡
醣類 104.7克
蛋白質 0.7克
脂肪 0.5克
膳食纖維 3.5克
膽固醇 0毫克
材料:蘋果300克
調味料:冰糖75克
作法:
1 將蘋果洗淨,擦乾。
2 把作法1全部切片,再一層蘋果、一層冰糖放入乾淨玻璃罐。
3 等冰糖融化,分離出蘋果水分即可。
降膽固醇功效:蘋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C具有預防血脂氧化、沉澱的作用;所富含的纖維素,則可降低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
花椰菜Cauliflower
Point:富含膳食纖維,能減少脂肪的吸收
降膽固醇有效成分:植物固醇、槲皮素、類黃酮、膳食纖維
食療功效:解毒抗癌、保健骨骼
別名:花菜、菜花、綠花椰菜
性味:性平,味甘
營養成分: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C、鉀、鈣、磷、鐵、鉻、碘、類胡蘿蔔素
○適用者:便祕、癌症患者
╳不適用者:凝血功能異常者
●花椰菜為什麼能改善膽固醇?
1 膳食纖維含量豐富,可抑制醣類吸收,延緩血液中的血糖上升速度;且能減少腸道吸收膽固醇,加快膽固醇排出,降低膽固醇濃度保護心血管。
2 花椰菜中的槲皮素、類黃酮能抗菌、抗炎、抗凝血,還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能阻止膽固醇氧化沉澱,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
3 植物固醇含量高,能減少腸道吸收膽固醇,降低血液膽固醇的濃度,保護心血管。
●花椰菜主要營養成分
1 花椰菜的植物固醇含量,在蔬果中名列前茅,每5.6公斤含有1克的植物固醇。
2 每100克的花椰菜中,含150微克的維生素K,且含有槲皮素、類黃酮、豐富的鉀質等。
3 花椰菜中的維生素C含量高,有檸檬的3倍、蘋果的26倍之多。
●花椰菜食療效果
1 花椰菜能滋補肝腎、補虛益氣、潤肺止咳、強健脾胃功能,能改善胃發炎、胃潰瘍等症狀。
2 維生素C含量豐富,能增強呼吸系統內的黏膜抵抗力,預防感冒,強肝解毒,提升免疫力,保健牙齒和骨骼,消除疲勞,紓解情緒壓力;且能養顏美容,防止色素沉澱,有抗衰老效用。
3 花椰菜富含鉀,能改善高血壓症狀;維生素B群能保健神經系統。
4 花椰菜中的蘿蔔硫素、多種吲哚衍生物,能分解致癌物質,減少發生癌症。
5 含有抑制甲狀腺的成分,應避免過量食用,每天勿超過1/2碗。
●花椰菜食用方法
1 花椰菜的外葉和枝幹,較花蕾處更富含某些養分,可一同料理。烹調前可先汆燙,再用快炒或燜蒸,以減少維生素C和葉酸流失。
2 花椰菜和大蒜一同料理,能促進肝臟細胞的代謝功能,排除體內廢物,恢復體力和精神。
3 購買花椰菜以整株的花蕾緊實,切口處濕潤,且有沈重感者為佳,勿購買花蕾粗黃、葉柄軟爛者。
4 冬天的花椰菜生長速度較緩慢,品質和口感都會較其他季節優良。
●花椰菜飲食宜忌
1 花椰菜容易殘留農藥,去除莖梗的粗纖維後,花蕾部分應仔細清洗。
2 有服用抗凝血藥物的心臟病患者,應節制食用花椰菜,以免所含維生素K影響藥效。
3 花椰菜所富含的硫、磷等元素,會在腸道內產生氣體,食用過量容易脹氣。
4 花椰菜鉀含量高,腎功能不佳者不宜多食。
咖哩花菜
代謝脂肪+降低膽固醇
份量:2人份
營養分析:
熱量 197.2大卡
醣類 33.7克
蛋白質 10克
脂肪 3.5克
膳食纖維 11.98克
膽固醇 4.5毫克
材料:花椰菜150克,大黃瓜100克,紅蘿蔔丁30克,青豆仁20克,低脂牛奶3大匙,冷開水250c.c.
調味料:咖哩粉1大匙,冰糖1小匙,鹽1/4小匙
作法:
1 花椰菜去老皮,洗淨切小朵;大黃瓜去皮,切塊備用。
2 花椰菜、大黃瓜塊、紅蘿蔔丁、青豆仁分別放入滾水中汆燙,瀝乾備用。
3 不沾鍋加熱後,加入調味料炒勻,再加入低脂牛奶、水和作法2,燉煮至入味即可。
降膽固醇功效:花椰菜的類黃酮,能減少膽固醇氧化、沉澱於血管壁;豐富的纖維質,可促進腸道排出膽固醇;所含鈣質可幫助血管暢通。
羊肉米粉湯
抗氧化+控制膽固醇
份量:2人份
熱量 550.2大卡
醣類 80.1克
蛋白質 21克
脂肪 16.2克
膳食纖維 4.30克
膽固醇 24毫克
材料:米粉300克,羊肉片100克,花椰菜、洋蔥片各50克,紅蘿蔔塊40克,冷開水500c.c.
調味料:醬油膏、麻油各1/2小匙,鹽、胡椒粉各少許
作法:
1 米粉蒸熟,沖涼瀝乾。
2 炒鍋內加入洋蔥片炒香,並加所有調味料略炒,再加水煮沸。
3 加入其餘材料煮熟即可。
降膽固醇功效:羊肉的雖含有少量膽固醇,但搭配含抗氧化物的洋蔥和花椰菜,可避免膽固醇增加,並預防膽固醇沉澱於血管壁。
◎Chapter 3 遠離膽固醇大作戰
高膽固醇對身體的危害
全身只要有血流經過的地方,都受到高膽固醇影響!
血中膽固醇過高,會導致動脈粥狀硬化,即俗稱的「血管硬化」。全身只要有血管流經的地方,大至心臟,小至眼睛的視網膜微血管,都可能受到膽固醇過高的影響而發生病變,不可小覷。
●「三高」患者留心膽固醇
膽固醇在人體血液中運送,長期數值過高,就會引發心血管疾病。多數人在初期並不會感到不適,直到血脂濃度高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出現頭暈、胸悶、心悸、全身無力、失眠、健忘等現象。
然而,並非人人都會出現這些症狀,多數人可能毫無所感;再者,上述現象也易與其他疾病混淆,直到出現血管阻塞、冠心病、中風等疾病,進一步檢查,才發現自己的膽固醇已飆高。
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問題、肥胖、上年紀或有心血管家族病史的人,平日需定期檢查。
●觀察!高膽固醇和哪些疾病有關?
例如脂肪肝、肝硬化、膽結石、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圍血管疾病、跛足、高尿酸等,都與高血脂、高膽固醇有關。其中最嚴重的危害有下列6項:
1 動脈硬化
體內若膽固醇過高,再加上三酸甘油酯異常,將導致動脈硬化,使血流不順暢、血液易凝結、血管受阻塞,進而引發局部細胞缺血死亡。
2 冠心症
供應心臟血流的冠狀動脈,如果硬化或狹窄時,心臟將無法獲得足夠的氧、養分,患者胸部將產生劇痛和強烈的壓迫感。
3 心臟梗塞
比冠心症危險的病症,即是「冠狀動脈阻塞」,將造成心肌壞死,損及性命。
4 中風
膽固醇過高會造成腦血管病變,產生腦血管破裂或阻塞等現象,導致腦溢血或腦梗塞,繼而引發手、腳、臉、語言、半身或全身的知覺和功能喪失,甚至產生致命威脅。
5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因血中缺乏胰島素,或無法有效運用胰島素,而造成細胞難以運用糖分,轉而分解脂肪來獲取能量,但過多的脂肪分解,會引起脂質代謝異常,造成膽固醇上升。
6 腎臟病
美國波士頓一所醫院,進行一項長達14年的追蹤研究,發現有高膽固醇的人,較會引發腎臟損害。好膽固醇太低或壞膽固醇過多的人,發生腎功能障礙機率,為一般人的2倍。
血中高膽固醇和多種疾病有關
1 影響眼部血管硬化:造成眼底出血、失明,與脂肪肝、肝硬化、胰腺炎、肥胖相關
2 影響膽汁代謝:造成膽結石
3 影響周邊血管硬化:造成間歇性跛足、行動不良
4 影響腦動脈硬化:造成中風、老年痴呆
5 影響冠狀動脈硬化:造成心絞痛、心肌梗塞
6 影響腎動脈硬化:造成高血壓、腎功能衰竭,與血糖代謝不良有關
判斷!高膽固醇的警示症狀
一旦有以下異狀,小心是血管阻塞或破裂,不可輕忽!
1 胸前中央常會有不舒服的壓迫感、發脹、擠壓的感覺,就像有東西壓在上面一樣;或持續幾分鐘疼痛,甚至消失又再發生。
2 這種痛好像會擴散到肩膀、前臂、頸部或上腹部。
3 疼痛時常伴隨冒冷汗、噁心,甚至呼吸困難或暈厥。
以上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典型症狀,若有類似情形,請立即就醫檢查。
4 突然臉部、前臂或下肢麻木、無力,或身體單側的感覺喪失。
5 突然說話困難;大腦的功能失調,理解力降低或神智不清。
6 突然單眼或雙眼視力模糊看不清楚。
7 突然頭暈、走路移動困難、平衡感失調、協調困難等狀況。
8 突然劇烈頭痛。
以上可能是腦血管阻塞或破裂,即應盡快找醫師幫忙,千萬別遲疑。
拔除引發高膽固醇的壞習慣
培養改善高膽固醇的生活習慣
●有益膽固醇控制的生活節奏
1 早睡早起、睡眠時間充足
晚上11點前入睡,可舒緩自律神經,改善脂肪代謝、血液循環。
2 每天午睡20分鐘
午睡能幫助人放鬆心情、減輕壓力、改善血脂代謝。但時間不宜超過30分鐘。
3 每天運動30分鐘
每天30分鐘的有氧運動,可幫助血脂代謝,改善血膽固醇和血脂。
4 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
想養成每天排便的好習慣,可在起床後喝杯水或牛奶,平時多喝水、多吃蔬果、香菇、海帶等高纖食物,並把握餐後腸胃蠕動加速的「排便黃金期」,有助減少便祕所引起的脂質代謝不順問題。
5 適度泡澡
泡澡可促進血液循環和細胞代謝,加速血脂代謝;並可消除身心疲勞,讓身體由內而外放鬆。
6 適度休閒育樂
擴大生活圈,多與朋友出遊、參與社團,甚至養隻寵物,皆有助於解除壓力,放鬆神經和血管,改善血脂代謝。
7 適度晒太陽
陽光可促進人體合成維生素D,降低血中膽固醇濃度。一般以每天清晨8~10點、下午4~6點為最佳時間,每天不超過半小時為宜。
8 多接觸大自然
花草樹木的環境有助放鬆自律神經;安靜遼闊的空間可減輕壓力、安定心神,都有助保護心血管、促進身心健康。
好寢具讓您一覺到天亮
1 挑選適合自己的棉被和枕頭,對擁有良好睡眠品質來說很重要。棉被和枕頭的挑選原則,必須依自己需求,而非盲目挑選昂貴者就好。
2 挑選棉被時,要考慮居住環境的濕度、通風性,和自己是否容易過敏。至於枕頭,要考慮自己對枕頭軟硬度的習慣、高度,高度挑選的標準,為躺下後脖子下方和枕頭間沒有空隙,腰也不會浮在空中,就是正確高度。
什麼是好膽固醇?什麼是壞膽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是血管清道夫,低密度脂蛋白則是血管硬化的幫凶
人類血液中的脂肪,主要包含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磷脂質和游離脂肪酸四大類。其中膽固醇為構成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生成膽汁酸、荷爾蒙和維生素D的必要元素。
各種脂肪必須和蛋白質結合,形成「脂蛋白」,才能運送到全身利用,而脂蛋白的密度和體積,決定對身體是有益或有害。膽固醇也可依脂蛋白的密度,大致分為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LDL-C),和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HDL-C)兩種。
●壞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膽固醇
低密度脂蛋白(LDL)存在人體血管中,因為蛋白質少、脂肪多,顆粒較大、較黏稠、流動也較慢,血管中若是數量過多就會造成阻塞,對人體造成不利影響,所含的膽固醇因此被稱為「壞膽固醇」,是造成血管硬化、甚至阻塞的元凶。
●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HDL)膽固醇
高密度脂蛋白(HDL)對血管是有利的,因為它們的蛋白質多、脂肪少,密度大、顆粒小,會將黏在血管上的游離膽固醇抓回肝臟再排除,有疏通並保護血管的功能,所以又稱為「血管清道夫」。
●膽固醇怎麼分好壞?
如果體內好的高密度脂蛋白較多、壞的低密度脂蛋白較少,則血管較不易硬化阻塞;反之高密度脂蛋白較少、低密度脂蛋白較多,則膽固醇較易在血管內堆積成斑塊,導致動脈硬化,心血管疾病也就跟著報到。
我的膽固醇正常嗎?
早期膽固醇異常不易產生症狀,一定要定期抽血檢查
到底血液中的脂肪數值,多少才叫標準呢?膽固醇必須經過抽血檢查才能準確得知,因此建議20歲開始,最少每5年應檢查膽固醇1次;年紀超過45歲的男性,和超過55歲的女性,更需每年檢查1次。
●4指標看懂血脂數
一般抽血,會檢測4項血脂指數:總膽固醇量、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三酸甘油酯,檢測出不同血脂的高低,各代表罹患不同疾病的可能性。
一般所謂的「血脂過高」,可能是血清中總膽固醇或三酸甘油酯等脂質不正常。各項血脂數的正常標準都不一樣,以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最新發布的報告為例,訂出各項評估標準如下表所示。
算出自己的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
一般抽血檢查,可能不會檢測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的數值,在此提供一項計算公式,你可以透過高密度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的數值,計算出低密度膽固醇結果。
LDL-C=總膽固醇值-HDL-C-(TGX0.2)
例如:總膽固醇值為220mg/dl,高密度膽固醇(HDL-C)值為40mg/dl,三酸甘油酯(TG)值為150mg/dl,低密度膽固醇(LDL-C)的計算值,就是220-40-(150X0.2)=150mg/dl
膽固醇越低越好嗎?
膽固醇是人體必需的養分,過多過少都不行!
膽固醇是人體細胞膜的重要成分,也是合成腎上腺素荷爾蒙、性荷爾蒙的要素。有它才可保護紅血球、器官、血管。血液中的膽固醇,得靠高密度脂蛋白(HDL),才可將之從血管壁帶回肝臟代謝。
●風險1─死亡風險增
膽固醇長期過低,與許多非血管硬化所造成的疾病有關,像是甲狀腺功能亢進、失智症等;也可能有營養不良、癌症等疾病。
●風險2─細胞易早衰
體內若缺乏足夠的膽固醇,細胞組織容易提早衰老,而誘發許多問題,包括免疫力下降,增加罹癌機率。同時也會影響思考力,腦部容易老化,甚至增加老人痴呆症。血管若失去膽固醇保護,會變得脆弱易破裂,導致腦和心血管的病變。發育中的孩童若膽固醇不足,發育可能受阻礙。
●風險3─影響生育力
膽固醇在組織細胞內會形成荷爾蒙,如果長期不足,將使男性性功能減退,甚而影響生育能力,也會缺乏旺盛的挑戰力與企圖心,並容易出現消極、憂鬱的心理。
由此可知身體內的膽固醇過多或過少都不好。膽固醇如果過多或過少,宜先就醫檢查,若不是疾病所引起,最好還是透過均衡飲食、作息正常加上運動,讓膽固醇維持正常水準!
5大膽固醇不足時警訊
1 情緒消極退縮,有憂鬱傾向
2 血管脆弱,失去彈性易破裂
3 性功能、生育功能下降
4 腦細胞退化,智力下降
5 免疫力降低,罹癌率增加
現代人常營養過剩,又缺乏運動和良好的生活習慣,往往造成膽固醇過高,而引發一連串文明病。有哪些人容易膽固醇過高呢?不妨看看自己是否名列其中。
●1 肥胖的人
男性腰圍如果大於90公分(約35吋),女性腰圍大於80公分(約31吋)的肥胖者,由於脂質代謝率差,血中膽固醇、三酸甘油酯等含量常高於正常值,也較易罹患心血管疾病。
●2 家族中有人血脂異常
如果雙親有1人有高膽固醇的問題,自己發病機率是平常人的3~4倍,較易發生血管硬化或心臟病。如果雙親皆有高膽固醇,則情況更為嚴重。
●3 飲食習慣不良的人
經常食用高脂肪或高熱量的食物,且蔬果類攝取量少的人,血中總膽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和三酸甘油酯的含量都易增高,高密度脂蛋白則易較低。
●4 吸煙者
香煙中的成分會增加高血壓的發生率、阻礙低密度脂蛋白的排除、損害血管內皮細胞,如果再加上血中膽固醇過高的話,就更易形成動脈粥狀硬化。
●5 運動量不足的人
運動量不足,會讓體內多餘脂肪無法代謝排除,堆積體內形成肥胖,並造成心臟血管的疾病。
●6 罹患其他疾病的人
某些疾病本身即與膽固醇有密切關聯,例如糖尿病、腎臟病變、肝臟病變、膽道阻塞、甲狀腺功能不足等,都較容易引發高膽固醇症。
◎Chapter 1 這樣吃 有效降血脂
吃對方法,輕鬆掌控膽固醇
謹守「四低一高」,不挨餓也能降膽固醇
我們只要瞭解食物中脂肪和膽固醇的含量,有計畫的調配每日飲食,並做適量運動,一般都可順利將膽固醇降下來。
●心臟權威的飲食建議
哪種飲食方式降膽固醇最有效?以下綜合「美國心臟學會」在2000年提出的建議,可做為防治高膽固醇的飲食原則:
1 控制飲食熱量
每天攝取的熱量(大卡),以理想體重乘以30為標準,例如60公斤,每日1800大卡即符合一般活動量的人所需。
2 均衡攝取六大類食物
所謂的均衡,是指各種食物都要吃,不可偏廢。衛生署公布一項「每日飲食指南」,可做為一般人均衡營養的飲食標準。
1 全穀根莖類1碗約200克,或全麥饅頭、吐司1又1/3片(100克)
2 低脂乳品類1杯為240毫升,或低脂乳酪1又3/4片(35克)
3 豆魚肉蛋類1份是嫩豆腐半盒、無糖豆漿1杯(260毫升);魚35克、蝦仁30克;肉類約30克;雞蛋1顆
4 蔬菜類1碟是指生菜100克
5 水果類1份約為橘子1又1/2顆、番石榴1/2顆
6 堅果種子類1份為瓜子、杏仁果、開心果、核桃7克,花生、腰果8克,芝麻10克
3 每日五蔬果
每天至少要吃5份蔬果,其中又以蔬菜為主較佳。尤其是年齡較大或血脂異常者,更要注意蔬果的攝取。
4 增加纖維攝取
攝取蔬果、帶皮穀類、豆類和堅果,使每日纖維攝取超過25克以上,將可增加體內脂質、膽酸的排出,使血脂異常有所改善。
5 控制油脂攝取
要預防高膽固醇,飽和脂肪酸要控制在每日總熱量的10%以下;若已有血脂異常的情形,則需更進一步縮減至7%以下。
6 限吃高膽固醇的食物
每人每天的膽固醇攝取量以300毫克為限。若壞膽固醇過高者、糖尿病患或曾患有心血管疾病者,則需縮減至每日200毫克。
7 限制飲酒
男性每日飲入酒精不宜超過20克,女性不宜超過15克。
8 限制鹽分
血脂異常者,更要小心血壓升高,鹽分攝取量每日應限制6克以下(大約是1小匙多一點),可改善高血壓和心血管問題。
●堅守「四低一高」、「二要三不」
降膽固醇的飲食重點在於「四低一高」:低卡、低脂、低糖、低鹽、高纖維,遵守這個原則能減少膽固醇來源,加速膽固醇代謝,減少高膽固醇的傷害。
2種須多吃的食物
富含纖維的食物:帶皮穀類、根莖類、蔬果、未加工的豆類等,都含有豐富纖維,有助降低高膽固醇。
有助抗氧化的食物:維生素C、E和類胡蘿蔔素,都是抗氧化高手,能防止脂質氧化,避免血管阻塞。
3種少吃的食物
高膽固醇食物:例如動物內臟、花枝、蟹黃、魚卵、蝦卵、蛋黃。
甜食:蛋糕、含糖飲料、各式糖果、水果罐頭等加糖製品,這些容易造成體內三酸甘油酯濃度上升。
高油脂食物:油膩、油炸、油酥的食物,全脂牛奶和乳酪。
正確飲食方式,加強代謝膽固醇
○可加強膽固醇代謝的飲食方式
1 攝取纖維,天天排便
2 定時吃早餐
3 少吃甜食、果汁
4 細嚼慢嚥勿過飽
5 晚餐勿過晚
6 三餐定時、勿過量
╳會加速膽固醇累積的飲食方式
1 低纖維飲食
2 三餐併作兩餐吃
3 愛吃高熱量的食物
4 吃東西狼吞虎嚥、常過量
5 有吃宵夜的習慣
6 邊做事邊吃飯
「選對油」對付膽固醇
「不飽和脂肪」是保護心血管的好選擇
要控制高膽固醇,油脂不可多吃,但也不能過少,否則將影響正常細胞的機能,和脂溶性維生素的吸收。建議一天攝取1~2湯匙,約15~30克油,再加上食物中的天然油脂。
●食物中的脂肪成分
飲食中的脂肪可分為許多種類,有的對血脂有益,有的有害,在選擇油脂時需多加考慮。
含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來源:例如豬油、奶油、牛油,和植物油中的椰子油、棕櫚油;牛、豬、羊等肉類、內臟和乳製品,也含許多看不見的飽和脂肪酸。
○優點:較穩定,具有耐高溫、可油炸、不容易起油煙等優點。
╳缺點:會提高血液膽固醇的濃度,不利於心血管的健康。
含單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來源:大多存在植物性食物中,例如橄欖油、苦茶油、菜籽油。
○優點:有助降低壞膽固醇,增加好膽固醇,預防心血管疾病。
╳缺點:高溫加熱後,不飽和脂肪酸易產生油質劣變,反而生成對心血管不利的自由基。但是相較之下,單元不飽和脂肪酸又比多元不飽和脂肪酸來得穩定,產生的危害也較小。
含多元不飽和脂肪酸的食物
來源:主要來源有葵花油、紅花籽油、堅果(如杏仁)、魚肉。
○優點:可降低血液壞膽固醇含量,減少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效果比單元不飽和脂肪酸更佳。
╳缺點:穩定性較低,高溫加熱後易增加油脂變質,產生自由基、丙烯醛等引起細胞老化、病變的物質,對心血管健康反而不利。
含反式脂肪酸的食物
來源:是一種經過氫化處理的植物油,在自然界幾乎不存在。植物油的脂肪酸經氫化處理後,未氫化的雙鍵化學結構可能由順式轉為反式,反式脂肪酸易會引起壞膽固醇升高、好膽固醇下降。這種氫化油常被製成人造奶油、烘焙用的烤酥油和奶精。
○優點:加入食物中,可增添食物的香酥滑口。
╳缺點:會影響身體脂肪代謝,容易導致血管硬化,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降低膽固醇,請這樣選油
由以上可知,不飽和脂肪酸對人體較健康,但一加熱就容易氧化,反而產生對血脂不利的自由基;而過多飽和脂肪酸又對心血管不利,該如何選擇才好?
依烹調方式選油
各種油脂都有優缺點,最好還是依烹調所需來選擇,例如初榨橄欖油只適合涼拌;而經過提煉的橄欖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會降低,可應付燉炒;長時間油炸,則可使用較穩定的豬油或牛油。
拒絕反式脂肪酸
坊間食品凡標示含有氫化植物油、氫化棕櫚油、植物乳化油者,即表示含有反式脂肪酸。建議減少食用人造奶油、烘焙類食物和奶精。
適量補充Omega-3脂肪酸
Omega-3脂肪酸屬多元不飽和脂肪酸,可降低三酸甘油酯、壞膽固醇濃度,且能減少血液不正常凝集,保護心血管。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EPA、DHA、α-次亞麻油酸。
EPA、DHA多存在深海魚類中,例如鮭魚、鮪魚、鯖魚、秋刀魚等,建議每週食用2~3次、共約75克的魚,來取代一般肉類食用。α-次亞麻油酸則多存在堅果類食物中,每日以1湯匙為限,以免熱量過高。
◎Chapter 2 戰勝膽固醇好食物&食譜
蘋果Apple
Point:果膠和纖維素,能幫助人體排出膽固醇
降膽固醇有效成分:果酸、纖維素、果膠、維生素C
食療功效:止瀉通便、消痰止咳
別名:林檎、智慧果
性味:性平,味甘酸
營養成分:葉酸、維生素B群、C、E、鈣、磷、鉀、鈉、硒、類胡蘿蔔素
○適用者:一般人、便祕患者
╳不適用者:胃寒者
●蘋果為什麼能改善膽固醇?
1 蘋果中的果酸、纖維素能吸附膽固醇,減少腸道吸收膽固醇,因而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含量;且可降低因環境汙染,而累積在體內的毒素。
2 蘋果果皮和果肉交縫處,含有豐富果膠,可減少腸道吸收膽固醇。豐富的水溶性纖維多存於果皮中,食用時應含皮一起吃。
3 所含的類黃酮物質,能保護血管,降低罹患血管疾病的機率,預防腦血管栓塞、心臟病等。
4 食用蘋果時,若能搭配富含維生素E、鉀、鎂的堅果,則可加強保健心血管功能。
●蘋果主要營養成分
1 蘋果中的果糖、葡萄糖、蔗糖約占15~17%,且富含纖維質和有機酸。
2 蘋果含多種果酸、維生素、礦物質和胡蘿蔔素,且其果膠和鉀的含量也很豐富。
●蘋果食療效果
1 蘋果有止瀉通便、退熱解毒、消痰止咳的效用,而豐富的纖維質容易產生飽足感,要減重者可適量食用。
2 蘋果能調節消化系統功能,其中所含的鞣酸、蘋果酸、有機酸、果膠和纖維素,具有收斂作用;果膠、纖維素能吸收腸道內的細菌和毒素,可以改善腹瀉;另一方面,纖維素和有機酸又能促進腸胃蠕動,幫助排便。
3 水腫者服用利尿劑時食用蘋果,可適時補充鉀質,並能協助減少藥物帶來的副作用,鉀質也可幫助體內的鈉鹽代謝,並排出體外。
4 妊娠中的婦女食用蘋果,可補充維生素,並調節電解質平衡,減少頻繁嘔吐所造成的酸中毒問題。
●蘋果食用方法
1 蘋果削皮後,會因為含有多酚的有機物質,在酵素的影響下,接觸空氣發生氧化反應,使表面變成褐色,先用鹽水、檸檬水沖洗一下,較可保持原色。
2 蘋果表面的蠟質是自然產生,也可能是人工噴灑,可以預防蚊蟲或細菌,可將蘋果放於熱水中浸泡一下,或用牙膏輕輕刷洗,即可去除。
●蘋果飲食宜忌
1 每天1~2顆蘋果最適宜,食用過量反而造成心、腎負擔;因為鉀含量和糖分皆高,患有心肌梗塞、腎炎、糖尿病者勿過量食用。
2 蘋果應避免和含碳酸氫鈉、磺胺類的藥物一同服用,以免影響藥效。
3 蘋果若能細嚼慢嚥,15分鐘即可利用多酚和果膠,減少口腔內的細菌;而因蘋果含有醣類,吃完後應漱口,避免蛀牙,但刷牙不要太用力,以免造成琺瑯質損傷。
鮮果優酪
降膽固醇+排毒抗癌
份量:2人份
營養分析:
熱量 157.1大卡
醣類 34.2克
蛋白質 4.3克
脂肪 2克
膳食纖維 4.45克
膽固醇 4.5毫克
材料:綜合萵苣300克,哈密瓜(挖球)、蘋果(挖球)各70克
調味料:低脂優格5大匙,柳橙果粒1大匙,檸檬汁2小匙
作法:
1 所有調味料放入小碗中混合均勻。
2 所有材料擺盤後,淋上作法1即可。
降膽固醇功效:蘋果含有果膠,屬於水溶性膳食纖維,在腸道發酵後所產生的短鏈脂肪酸,可抑制肝中膽固醇合成,降低血液中、肝中膽固醇含量。
香甜蘋果汁
降壓消脂+促進消化
份量:2人份
營養分析:
熱量 403.4大卡
醣類 104.7克
蛋白質 0.7克
脂肪 0.5克
膳食纖維 3.5克
膽固醇 0毫克
材料:蘋果300克
調味料:冰糖75克
作法:
1 將蘋果洗淨,擦乾。
2 把作法1全部切片,再一層蘋果、一層冰糖放入乾淨玻璃罐。
3 等冰糖融化,分離出蘋果水分即可。
降膽固醇功效:蘋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C,維生素C具有預防血脂氧化、沉澱的作用;所富含的纖維素,則可降低腸道對膽固醇的吸收。
花椰菜Cauliflower
Point:富含膳食纖維,能減少脂肪的吸收
降膽固醇有效成分:植物固醇、槲皮素、類黃酮、膳食纖維
食療功效:解毒抗癌、保健骨骼
別名:花菜、菜花、綠花椰菜
性味:性平,味甘
營養成分:膳食纖維、維生素B群、C、鉀、鈣、磷、鐵、鉻、碘、類胡蘿蔔素
○適用者:便祕、癌症患者
╳不適用者:凝血功能異常者
●花椰菜為什麼能改善膽固醇?
1 膳食纖維含量豐富,可抑制醣類吸收,延緩血液中的血糖上升速度;且能減少腸道吸收膽固醇,加快膽固醇排出,降低膽固醇濃度保護心血管。
2 花椰菜中的槲皮素、類黃酮能抗菌、抗炎、抗凝血,還具有很好的抗氧化能力,能阻止膽固醇氧化沉澱,減少罹患心血管疾病。
3 植物固醇含量高,能減少腸道吸收膽固醇,降低血液膽固醇的濃度,保護心血管。
●花椰菜主要營養成分
1 花椰菜的植物固醇含量,在蔬果中名列前茅,每5.6公斤含有1克的植物固醇。
2 每100克的花椰菜中,含150微克的維生素K,且含有槲皮素、類黃酮、豐富的鉀質等。
3 花椰菜中的維生素C含量高,有檸檬的3倍、蘋果的26倍之多。
●花椰菜食療效果
1 花椰菜能滋補肝腎、補虛益氣、潤肺止咳、強健脾胃功能,能改善胃發炎、胃潰瘍等症狀。
2 維生素C含量豐富,能增強呼吸系統內的黏膜抵抗力,預防感冒,強肝解毒,提升免疫力,保健牙齒和骨骼,消除疲勞,紓解情緒壓力;且能養顏美容,防止色素沉澱,有抗衰老效用。
3 花椰菜富含鉀,能改善高血壓症狀;維生素B群能保健神經系統。
4 花椰菜中的蘿蔔硫素、多種吲哚衍生物,能分解致癌物質,減少發生癌症。
5 含有抑制甲狀腺的成分,應避免過量食用,每天勿超過1/2碗。
●花椰菜食用方法
1 花椰菜的外葉和枝幹,較花蕾處更富含某些養分,可一同料理。烹調前可先汆燙,再用快炒或燜蒸,以減少維生素C和葉酸流失。
2 花椰菜和大蒜一同料理,能促進肝臟細胞的代謝功能,排除體內廢物,恢復體力和精神。
3 購買花椰菜以整株的花蕾緊實,切口處濕潤,且有沈重感者為佳,勿購買花蕾粗黃、葉柄軟爛者。
4 冬天的花椰菜生長速度較緩慢,品質和口感都會較其他季節優良。
●花椰菜飲食宜忌
1 花椰菜容易殘留農藥,去除莖梗的粗纖維後,花蕾部分應仔細清洗。
2 有服用抗凝血藥物的心臟病患者,應節制食用花椰菜,以免所含維生素K影響藥效。
3 花椰菜所富含的硫、磷等元素,會在腸道內產生氣體,食用過量容易脹氣。
4 花椰菜鉀含量高,腎功能不佳者不宜多食。
咖哩花菜
代謝脂肪+降低膽固醇
份量:2人份
營養分析:
熱量 197.2大卡
醣類 33.7克
蛋白質 10克
脂肪 3.5克
膳食纖維 11.98克
膽固醇 4.5毫克
材料:花椰菜150克,大黃瓜100克,紅蘿蔔丁30克,青豆仁20克,低脂牛奶3大匙,冷開水250c.c.
調味料:咖哩粉1大匙,冰糖1小匙,鹽1/4小匙
作法:
1 花椰菜去老皮,洗淨切小朵;大黃瓜去皮,切塊備用。
2 花椰菜、大黃瓜塊、紅蘿蔔丁、青豆仁分別放入滾水中汆燙,瀝乾備用。
3 不沾鍋加熱後,加入調味料炒勻,再加入低脂牛奶、水和作法2,燉煮至入味即可。
降膽固醇功效:花椰菜的類黃酮,能減少膽固醇氧化、沉澱於血管壁;豐富的纖維質,可促進腸道排出膽固醇;所含鈣質可幫助血管暢通。
羊肉米粉湯
抗氧化+控制膽固醇
份量:2人份
熱量 550.2大卡
醣類 80.1克
蛋白質 21克
脂肪 16.2克
膳食纖維 4.30克
膽固醇 24毫克
材料:米粉300克,羊肉片100克,花椰菜、洋蔥片各50克,紅蘿蔔塊40克,冷開水500c.c.
調味料:醬油膏、麻油各1/2小匙,鹽、胡椒粉各少許
作法:
1 米粉蒸熟,沖涼瀝乾。
2 炒鍋內加入洋蔥片炒香,並加所有調味料略炒,再加水煮沸。
3 加入其餘材料煮熟即可。
降膽固醇功效:羊肉的雖含有少量膽固醇,但搭配含抗氧化物的洋蔥和花椰菜,可避免膽固醇增加,並預防膽固醇沉澱於血管壁。
◎Chapter 3 遠離膽固醇大作戰
高膽固醇對身體的危害
全身只要有血流經過的地方,都受到高膽固醇影響!
血中膽固醇過高,會導致動脈粥狀硬化,即俗稱的「血管硬化」。全身只要有血管流經的地方,大至心臟,小至眼睛的視網膜微血管,都可能受到膽固醇過高的影響而發生病變,不可小覷。
●「三高」患者留心膽固醇
膽固醇在人體血液中運送,長期數值過高,就會引發心血管疾病。多數人在初期並不會感到不適,直到血脂濃度高到一定程度,才可能出現頭暈、胸悶、心悸、全身無力、失眠、健忘等現象。
然而,並非人人都會出現這些症狀,多數人可能毫無所感;再者,上述現象也易與其他疾病混淆,直到出現血管阻塞、冠心病、中風等疾病,進一步檢查,才發現自己的膽固醇已飆高。
有「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三高問題、肥胖、上年紀或有心血管家族病史的人,平日需定期檢查。
●觀察!高膽固醇和哪些疾病有關?
例如脂肪肝、肝硬化、膽結石、胰腺炎、眼底出血、失明、周圍血管疾病、跛足、高尿酸等,都與高血脂、高膽固醇有關。其中最嚴重的危害有下列6項:
1 動脈硬化
體內若膽固醇過高,再加上三酸甘油酯異常,將導致動脈硬化,使血流不順暢、血液易凝結、血管受阻塞,進而引發局部細胞缺血死亡。
2 冠心症
供應心臟血流的冠狀動脈,如果硬化或狹窄時,心臟將無法獲得足夠的氧、養分,患者胸部將產生劇痛和強烈的壓迫感。
3 心臟梗塞
比冠心症危險的病症,即是「冠狀動脈阻塞」,將造成心肌壞死,損及性命。
4 中風
膽固醇過高會造成腦血管病變,產生腦血管破裂或阻塞等現象,導致腦溢血或腦梗塞,繼而引發手、腳、臉、語言、半身或全身的知覺和功能喪失,甚至產生致命威脅。
5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因血中缺乏胰島素,或無法有效運用胰島素,而造成細胞難以運用糖分,轉而分解脂肪來獲取能量,但過多的脂肪分解,會引起脂質代謝異常,造成膽固醇上升。
6 腎臟病
美國波士頓一所醫院,進行一項長達14年的追蹤研究,發現有高膽固醇的人,較會引發腎臟損害。好膽固醇太低或壞膽固醇過多的人,發生腎功能障礙機率,為一般人的2倍。
血中高膽固醇和多種疾病有關
1 影響眼部血管硬化:造成眼底出血、失明,與脂肪肝、肝硬化、胰腺炎、肥胖相關
2 影響膽汁代謝:造成膽結石
3 影響周邊血管硬化:造成間歇性跛足、行動不良
4 影響腦動脈硬化:造成中風、老年痴呆
5 影響冠狀動脈硬化:造成心絞痛、心肌梗塞
6 影響腎動脈硬化:造成高血壓、腎功能衰竭,與血糖代謝不良有關
判斷!高膽固醇的警示症狀
一旦有以下異狀,小心是血管阻塞或破裂,不可輕忽!
1 胸前中央常會有不舒服的壓迫感、發脹、擠壓的感覺,就像有東西壓在上面一樣;或持續幾分鐘疼痛,甚至消失又再發生。
2 這種痛好像會擴散到肩膀、前臂、頸部或上腹部。
3 疼痛時常伴隨冒冷汗、噁心,甚至呼吸困難或暈厥。
以上是「冠狀動脈心臟病」的典型症狀,若有類似情形,請立即就醫檢查。
4 突然臉部、前臂或下肢麻木、無力,或身體單側的感覺喪失。
5 突然說話困難;大腦的功能失調,理解力降低或神智不清。
6 突然單眼或雙眼視力模糊看不清楚。
7 突然頭暈、走路移動困難、平衡感失調、協調困難等狀況。
8 突然劇烈頭痛。
以上可能是腦血管阻塞或破裂,即應盡快找醫師幫忙,千萬別遲疑。
拔除引發高膽固醇的壞習慣
培養改善高膽固醇的生活習慣
●有益膽固醇控制的生活節奏
1 早睡早起、睡眠時間充足
晚上11點前入睡,可舒緩自律神經,改善脂肪代謝、血液循環。
2 每天午睡20分鐘
午睡能幫助人放鬆心情、減輕壓力、改善血脂代謝。但時間不宜超過30分鐘。
3 每天運動30分鐘
每天30分鐘的有氧運動,可幫助血脂代謝,改善血膽固醇和血脂。
4 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
想養成每天排便的好習慣,可在起床後喝杯水或牛奶,平時多喝水、多吃蔬果、香菇、海帶等高纖食物,並把握餐後腸胃蠕動加速的「排便黃金期」,有助減少便祕所引起的脂質代謝不順問題。
5 適度泡澡
泡澡可促進血液循環和細胞代謝,加速血脂代謝;並可消除身心疲勞,讓身體由內而外放鬆。
6 適度休閒育樂
擴大生活圈,多與朋友出遊、參與社團,甚至養隻寵物,皆有助於解除壓力,放鬆神經和血管,改善血脂代謝。
7 適度晒太陽
陽光可促進人體合成維生素D,降低血中膽固醇濃度。一般以每天清晨8~10點、下午4~6點為最佳時間,每天不超過半小時為宜。
8 多接觸大自然
花草樹木的環境有助放鬆自律神經;安靜遼闊的空間可減輕壓力、安定心神,都有助保護心血管、促進身心健康。
好寢具讓您一覺到天亮
1 挑選適合自己的棉被和枕頭,對擁有良好睡眠品質來說很重要。棉被和枕頭的挑選原則,必須依自己需求,而非盲目挑選昂貴者就好。
2 挑選棉被時,要考慮居住環境的濕度、通風性,和自己是否容易過敏。至於枕頭,要考慮自己對枕頭軟硬度的習慣、高度,高度挑選的標準,為躺下後脖子下方和枕頭間沒有空隙,腰也不會浮在空中,就是正確高度。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