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工開物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天工開物》收錄了農業、手工業,諸如機械、磚瓦、陶瓷、硫磺、燭、紙、兵器、火藥、紡織、染色、製鹽、採煤、榨油等生產技術。是一部總結我國明末以前農業和手工業技術成就的百科全書,也是世界上第一部關於農業和手工業生產的綜合性著作,它對中國古代的各項技術進行了系統的總結,構成了一個完整的科學技術體系。書中提及的眾多理論和工藝技術,都遙遙領先於當時的西方。
目錄
前言
原序
上卷
乃粒第一
總名
稻
稻宜
稻工
稻災
水利
麥
麥工
麥災
黍、稷、粱、粟
麻
菽
粹精第二
攻稻
攻麥
攻黍、稷、粟、粱、麻、菽
作鹹第三
鹽產
海水鹽
池鹽
井鹽
末鹽、崖鹽
甘嗜第四
蔗種
蔗品
造糖
造白糖
造獸糖
蜂蜜
飴餳
膏液第五
油品
法具
皮油
乃服第六
蠶種
蠶浴
種忌
種類
抱養
養忌
葉料
食忌
病症
老足
結繭
取繭
物害
擇繭
造綿
治絲
調絲
緯絡
經具
過糊
邊維
經數
花機式
腰機式
結花本
穿經
分名
熟練
龍袍
倭緞
布衣
枲著
夏服
裘
褐、氈
彰施第七
諸色質料
藍淀
紅花
造紅花餅法
附:燕脂、槐花
中卷
五金第八
黃金
銀
附:硃砂銀
銅
附:倭鉛
鐵
錫
鉛
附:胡粉
附:黃丹
冶鑄第九
鼎
鐘
釜
像
炮
鏡
錢
附:鐵錢
錘鍛第十
治鐵
斤、斧
鋤、鎛
銼
錐(鑽)
鋸
刨
鑿
錨
針
治銅
陶埏第十一
瓦
磚
罌、甕
白瓷附:青瓷
附:窯變、回青
燔石第十二
石灰
蠣灰
煤炭
礬石、白礬
青礬、紅礬、黃礬、膽礬
硫黃
砒石
下卷
殺青第十三
紙料
造竹紙
造皮紙
丹青第十四
朱
墨
附:諸色顏料
舟車第十五
舟
漕舫
海舟
雜舟
車
佳兵第十六
弧、矢
弩
干
火藥料
硝石
硫黃(詳見《燔石》章)
火器
麴糵第十七
酒母
神麴
丹麴
珠玉第十八
珠
寶
玉
附:瑪瑙、水晶、琉璃
原序
上卷
乃粒第一
總名
稻
稻宜
稻工
稻災
水利
麥
麥工
麥災
黍、稷、粱、粟
麻
菽
粹精第二
攻稻
攻麥
攻黍、稷、粟、粱、麻、菽
作鹹第三
鹽產
海水鹽
池鹽
井鹽
末鹽、崖鹽
甘嗜第四
蔗種
蔗品
造糖
造白糖
造獸糖
蜂蜜
飴餳
膏液第五
油品
法具
皮油
乃服第六
蠶種
蠶浴
種忌
種類
抱養
養忌
葉料
食忌
病症
老足
結繭
取繭
物害
擇繭
造綿
治絲
調絲
緯絡
經具
過糊
邊維
經數
花機式
腰機式
結花本
穿經
分名
熟練
龍袍
倭緞
布衣
枲著
夏服
裘
褐、氈
彰施第七
諸色質料
藍淀
紅花
造紅花餅法
附:燕脂、槐花
中卷
五金第八
黃金
銀
附:硃砂銀
銅
附:倭鉛
鐵
錫
鉛
附:胡粉
附:黃丹
冶鑄第九
鼎
鐘
釜
像
炮
鏡
錢
附:鐵錢
錘鍛第十
治鐵
斤、斧
鋤、鎛
銼
錐(鑽)
鋸
刨
鑿
錨
針
治銅
陶埏第十一
瓦
磚
罌、甕
白瓷附:青瓷
附:窯變、回青
燔石第十二
石灰
蠣灰
煤炭
礬石、白礬
青礬、紅礬、黃礬、膽礬
硫黃
砒石
下卷
殺青第十三
紙料
造竹紙
造皮紙
丹青第十四
朱
墨
附:諸色顏料
舟車第十五
舟
漕舫
海舟
雜舟
車
佳兵第十六
弧、矢
弩
干
火藥料
硝石
硫黃(詳見《燔石》章)
火器
麴糵第十七
酒母
神麴
丹麴
珠玉第十八
珠
寶
玉
附:瑪瑙、水晶、琉璃
試閱
上卷
乃粒第一
【原文】
宋子曰:上古神農氏若存若亡,然味其徽號兩言,至今存矣。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土脈歷時代而異,種性隨水土而分。不然,神農去陶唐粒食已千年矣,耒耜之利,以教天下,豈有隱焉。而紛紛嘉種,必待后稷詳明,其故何也?
紈褲之子,以赭衣視笠蓑;經生之家,以農夫為詬詈。晨炊晚餉,知其味而忘其源者眾矣!夫先農而系之以神,豈人力之所為哉!
【注釋】
①乃粒:《書經‧益稷》:「烝民乃粒,萬邦作乂。」意謂百姓有糧食吃,天下才能安定。乃粒:指百姓以穀物為食。此處代指穀物。
②宋子:即本書作者宋應星自稱。《天工開物》各章前均有「宋子曰」一段作為引言。
③神農氏:上古傳說中的帝王,農業和醫藥的創始者。晉干寶《搜神記》卷一:「神農以赭鞭鞭百草,盡知其平毒寒溫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榖,故天下號神農也。」
④陶唐:即堯,上古傳說中的帝王,國號陶唐,又稱陶唐氏。
⑤「耒耜之利」二句:語出《周易‧繫辭下》,指神農氏時使用農具的技術得到推廣。耒耜:古代翻土農具。此處泛指農具。
⑥后稷:名棄,古代周族始祖,善於農作,曾在堯、舜時任農官。
⑦紈褲:亦作「紈.」,本指細絹製成的褲子,泛指有錢人家的華美衣飾,代指富家子弟。
⑧赭(音者)衣:古代囚衣,因以赤土染成赭色,故稱。此處代指罪犯。笠蓑:斗笠與蓑衣。借指勞動人民。
⑨經生之家:讀書治學的書生。
⑩詬詈(音夠利):辱罵。
【譯文】
宋子說:上古傳說中的神農氏,好像真的存在過又好像沒有此人,然而,仔細體味「神農」這個讚美褒揚開創農耕者的尊稱,就能夠理解「神農」這兩個字至今仍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人類僅靠自身並不能長期生存,要靠五穀才能活下去;可是五穀並不能自己生長,要靠人類去種植。土質經過漫長的時代而有所改變,穀物的種類、特性也會隨著水土的不同而有所變異。不然的話,從神農時代到唐堯時代,人們食用五穀已達千年之久了,農耕的技術已傳遍天下,難道還有人不知道嗎?後來紛紛出現了許多良種穀物,一定要等到后稷出來才得到充分闡明,原因不正是如此嗎?
那些不務正業的富家子弟將勞動人民視為罪人,那些讀書人把「農夫」二字當作罵人的話。飽食終日,只知道早晚餐飯的味美,卻忘記了糧食是從哪裡得來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因此,奉開創農業生產的先祖為神是很自然的,並不是勉強的。
古代的說法罷了。
乃粒第一
【原文】
宋子曰:上古神農氏若存若亡,然味其徽號兩言,至今存矣。生人不能久生,而五穀生之;五穀不能自生,而生人生之。土脈歷時代而異,種性隨水土而分。不然,神農去陶唐粒食已千年矣,耒耜之利,以教天下,豈有隱焉。而紛紛嘉種,必待后稷詳明,其故何也?
紈褲之子,以赭衣視笠蓑;經生之家,以農夫為詬詈。晨炊晚餉,知其味而忘其源者眾矣!夫先農而系之以神,豈人力之所為哉!
【注釋】
①乃粒:《書經‧益稷》:「烝民乃粒,萬邦作乂。」意謂百姓有糧食吃,天下才能安定。乃粒:指百姓以穀物為食。此處代指穀物。
②宋子:即本書作者宋應星自稱。《天工開物》各章前均有「宋子曰」一段作為引言。
③神農氏:上古傳說中的帝王,農業和醫藥的創始者。晉干寶《搜神記》卷一:「神農以赭鞭鞭百草,盡知其平毒寒溫之性,臭味所主。以播百榖,故天下號神農也。」
④陶唐:即堯,上古傳說中的帝王,國號陶唐,又稱陶唐氏。
⑤「耒耜之利」二句:語出《周易‧繫辭下》,指神農氏時使用農具的技術得到推廣。耒耜:古代翻土農具。此處泛指農具。
⑥后稷:名棄,古代周族始祖,善於農作,曾在堯、舜時任農官。
⑦紈褲:亦作「紈.」,本指細絹製成的褲子,泛指有錢人家的華美衣飾,代指富家子弟。
⑧赭(音者)衣:古代囚衣,因以赤土染成赭色,故稱。此處代指罪犯。笠蓑:斗笠與蓑衣。借指勞動人民。
⑨經生之家:讀書治學的書生。
⑩詬詈(音夠利):辱罵。
【譯文】
宋子說:上古傳說中的神農氏,好像真的存在過又好像沒有此人,然而,仔細體味「神農」這個讚美褒揚開創農耕者的尊稱,就能夠理解「神農」這兩個字至今仍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人類僅靠自身並不能長期生存,要靠五穀才能活下去;可是五穀並不能自己生長,要靠人類去種植。土質經過漫長的時代而有所改變,穀物的種類、特性也會隨著水土的不同而有所變異。不然的話,從神農時代到唐堯時代,人們食用五穀已達千年之久了,農耕的技術已傳遍天下,難道還有人不知道嗎?後來紛紛出現了許多良種穀物,一定要等到后稷出來才得到充分闡明,原因不正是如此嗎?
那些不務正業的富家子弟將勞動人民視為罪人,那些讀書人把「農夫」二字當作罵人的話。飽食終日,只知道早晚餐飯的味美,卻忘記了糧食是從哪裡得來的人,實在是太多了!因此,奉開創農業生產的先祖為神是很自然的,並不是勉強的。
古代的說法罷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