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髮族照顧產業的發展趨勢:資源整合的觀點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戰後「嬰兒潮」大量人口已進入「老人潮」,所引發的服務產業將成為二十一世紀市場發展的新主流,是市場發展的黎明產業。
本書共有十章,從在地老化的生活智慧系統出發,導入目前國內發展最迅速的老人居家服務、再到老人長期照護、遠距醫療、老人教育學習、老年人力資源、老人消費型態、老人休閒運動、老人寵物市場和生前契約市場等發燒議題探討和個案分析等,希望老人照顧服務形成產業化、市場化的發展,讓銀髮族群未來有更好照顧服務和選擇。作者更期待藉本書能拋磚引玉,引發更多年輕世代者,研發更多銀髮族的需求商品和提供商業模式的優質服務型態,掌握銀色的商機,造成多贏的市場發展局面。
本書共有十章,從在地老化的生活智慧系統出發,導入目前國內發展最迅速的老人居家服務、再到老人長期照護、遠距醫療、老人教育學習、老年人力資源、老人消費型態、老人休閒運動、老人寵物市場和生前契約市場等發燒議題探討和個案分析等,希望老人照顧服務形成產業化、市場化的發展,讓銀髮族群未來有更好照顧服務和選擇。作者更期待藉本書能拋磚引玉,引發更多年輕世代者,研發更多銀髮族的需求商品和提供商業模式的優質服務型態,掌握銀色的商機,造成多贏的市場發展局面。
目錄
序 i
Chapter 1 建構「在地健康老化」的智慧生活系統 1
第一節 前言 2
第二節 「百齡」世紀的社會新型態 3
第三節 老人生活進入科技網路時代 5
第四節 推行在地養老生活的新概念 7
第五節 發展在地健康老化系統的元素 8
第六節 建構老年智慧生活資源系統 9
第七節 新時代智慧養老市場 14
第八節 結語 18
參考文獻 19
Chapter 2 新興照顧產業:老人居家服務 21
第一節 新興的照顧產業 22
第二節 居家服務邁向市場化 24
第三節 居家服務邁向市場化的問題 29
第四節 機構發展居家服務的過程與模式 45
第五節 居家服務市場化發展之遠景 48
參考文獻 51
Chapter 3 老人福祉科技與醫療照護產業 55
第一節 前言 56
第二節 老化與人工智慧的照護程式 57
第三節 高齡化的醫療照護產業需求與商機 58
第四節 老人福祉科技的發展重點 68
第五節 台灣遠距居家照護的現況與發展模式 72
第六節 發展遠距居家照護的困境與方向 77
第七節 結論與建議 84
參考文獻 89
Chapter 4 兩岸養老服務與台灣長期照顧產業 93
第一節 兩岸人口高齡化的發展和人口結構特徵 94
第二節 兩岸老人照顧與養老服務 95
第三節 台灣老人照顧政策的歷史沿革 100
第四節 台灣老人商業保險市場的發展 104
第五節 台灣長期照顧政策面臨的問題分析 106
第六節 養老服務需進入「一次到位」的系統 109
第七節 結論 109
參考文獻 112
Chapter 5 老人教育之發展與經營運作 115
第一節 前言 116
第二節 英美日各國老人教育之經營 116
第三節 老年教育學習全面展開 118
第四節 老人教育的理論發展 120
第五節 台灣老人教育的歷史與內涵 124
第六節 美英日與中國大陸老人教育之發展 130
第七節 我國老人教育之未來出路 136
第八節 結論 144
參考文獻 151
Chapter 6 中高齡的人力資源與志工服務連結 155
第一節 人口結構和人力資源的變遷 156
第二節 老化社會對老人人力資源再運用之思維 157
第三節 從社會資本觀點發展第三年齡新資源 161
第四節 兩岸推展的老人教育 166
第五節 老年志工人力資源之發展現況 167
第六節 志願服務的經營模式 168
第七節 老年志工人力變成社區互助網 170
第八節 結論:老人人力資源是高齡化社會的永續資本 173
參考文獻 177
Chapter 7 銀髮族的消費型態與市場發展 181
第一節 前言 182
第二節 閃耀銀髮消費市場和社會經濟 182
第三節 台灣中高齡者的消費力 184
第四節 銀髮族的相關產業市場發展趨勢 185
第五節 台灣戰後嬰兒潮人口的消費特性與型態 190
第六節 銀髮族的消費力與社會支持 195
第七節 銀髮族的退休與消費之難題 201
第八節 結論:開發新時代的老人商品 204
參考文獻 206
Chapter 8 寵物市場與老人養寵物的情感依附 211
第一節 前言 212
第二節 人類與寵物互動關係之發展 213
第三節 老人養寵物與情感依附連結 221
第四節 台灣養寵物家庭的現況 223
第五節 個案研究:老人養寵物的情感依附分析 230
第六節 結論 244
參考文獻 246
Chapter 9 老人養生休閒產業:太極拳活動 251
第一節 前言 252
第二節 太極拳:傳統中國老人休閒與養生運動 253
第三節 太極拳與老化理論 258
第四節 個案研究分析 263
第五節 發展太極拳休閒活動之核心價值 274
第六節 結論與建議 277
參考文獻 281
Chapter 10 生前契約的市場發展趨勢 285
第一節 前言 286
第二節 生前契約的特性與國內外之發展現況 287
第三節 生前契約之供需巿場 292
第四節 生前契約與創新擴散理論 296
第五節 個案研究分析 301
第六節 結論 317
參考文獻 319
Chapter 1 建構「在地健康老化」的智慧生活系統 1
第一節 前言 2
第二節 「百齡」世紀的社會新型態 3
第三節 老人生活進入科技網路時代 5
第四節 推行在地養老生活的新概念 7
第五節 發展在地健康老化系統的元素 8
第六節 建構老年智慧生活資源系統 9
第七節 新時代智慧養老市場 14
第八節 結語 18
參考文獻 19
Chapter 2 新興照顧產業:老人居家服務 21
第一節 新興的照顧產業 22
第二節 居家服務邁向市場化 24
第三節 居家服務邁向市場化的問題 29
第四節 機構發展居家服務的過程與模式 45
第五節 居家服務市場化發展之遠景 48
參考文獻 51
Chapter 3 老人福祉科技與醫療照護產業 55
第一節 前言 56
第二節 老化與人工智慧的照護程式 57
第三節 高齡化的醫療照護產業需求與商機 58
第四節 老人福祉科技的發展重點 68
第五節 台灣遠距居家照護的現況與發展模式 72
第六節 發展遠距居家照護的困境與方向 77
第七節 結論與建議 84
參考文獻 89
Chapter 4 兩岸養老服務與台灣長期照顧產業 93
第一節 兩岸人口高齡化的發展和人口結構特徵 94
第二節 兩岸老人照顧與養老服務 95
第三節 台灣老人照顧政策的歷史沿革 100
第四節 台灣老人商業保險市場的發展 104
第五節 台灣長期照顧政策面臨的問題分析 106
第六節 養老服務需進入「一次到位」的系統 109
第七節 結論 109
參考文獻 112
Chapter 5 老人教育之發展與經營運作 115
第一節 前言 116
第二節 英美日各國老人教育之經營 116
第三節 老年教育學習全面展開 118
第四節 老人教育的理論發展 120
第五節 台灣老人教育的歷史與內涵 124
第六節 美英日與中國大陸老人教育之發展 130
第七節 我國老人教育之未來出路 136
第八節 結論 144
參考文獻 151
Chapter 6 中高齡的人力資源與志工服務連結 155
第一節 人口結構和人力資源的變遷 156
第二節 老化社會對老人人力資源再運用之思維 157
第三節 從社會資本觀點發展第三年齡新資源 161
第四節 兩岸推展的老人教育 166
第五節 老年志工人力資源之發展現況 167
第六節 志願服務的經營模式 168
第七節 老年志工人力變成社區互助網 170
第八節 結論:老人人力資源是高齡化社會的永續資本 173
參考文獻 177
Chapter 7 銀髮族的消費型態與市場發展 181
第一節 前言 182
第二節 閃耀銀髮消費市場和社會經濟 182
第三節 台灣中高齡者的消費力 184
第四節 銀髮族的相關產業市場發展趨勢 185
第五節 台灣戰後嬰兒潮人口的消費特性與型態 190
第六節 銀髮族的消費力與社會支持 195
第七節 銀髮族的退休與消費之難題 201
第八節 結論:開發新時代的老人商品 204
參考文獻 206
Chapter 8 寵物市場與老人養寵物的情感依附 211
第一節 前言 212
第二節 人類與寵物互動關係之發展 213
第三節 老人養寵物與情感依附連結 221
第四節 台灣養寵物家庭的現況 223
第五節 個案研究:老人養寵物的情感依附分析 230
第六節 結論 244
參考文獻 246
Chapter 9 老人養生休閒產業:太極拳活動 251
第一節 前言 252
第二節 太極拳:傳統中國老人休閒與養生運動 253
第三節 太極拳與老化理論 258
第四節 個案研究分析 263
第五節 發展太極拳休閒活動之核心價值 274
第六節 結論與建議 277
參考文獻 281
Chapter 10 生前契約的市場發展趨勢 285
第一節 前言 286
第二節 生前契約的特性與國內外之發展現況 287
第三節 生前契約之供需巿場 292
第四節 生前契約與創新擴散理論 296
第五節 個案研究分析 301
第六節 結論 317
參考文獻 319
序/導讀
序言
戰後「嬰兒潮」將有480萬人要進入「老人潮」,其所引發的相關服務產業勢必蓬勃發展,尤其他們這一代的生活背景、教育程度、生活水準和思想觀念都和傳統社會的老人大不相同,他們對老化問題有所接觸和認識,開始對自己的晚年生活進行規劃。高齡者或銀髮族群是高齡化國家發展的重要資源,也是一項社會資本,他們學習日常生活的福祉科技系統、購買使用居家服務、嘗試遠距醫療照護、參與老人教育、志願服務,並有著休閒運動養生、養寵物作伴,甚至購買生前契約等觀念和身後事的安排,在在都希望讓自己能夠健康老化、活躍老化,過著自主充實又有尊嚴的老年生活。
從人口結構高齡化的發展趨勢與轉變來看,照顧產業將成為二十一世紀市場發展的新主流,也是現代市場的黎明產業。是故作者出版本書的動機,除了長期關心老人福祉工作,也出版多本關於老人福利與老人照顧的書籍和文章外,更期待透過本書的議題討論,將自己所觀察的問題拋磚引玉,讓關心照顧產業的先進朋友、學者專家、社會工作者和師長、學生等,對老人照顧產業有更積極的投入和研發,重視銀髮族的生活需求,更希望藉此引發年輕世代掌握社會產業的發展趨勢,能因此參與設計照顧產業服務市場的供給內涵,贏得市場發展的先機和商機。
老人照顧產業的議題相當多,但礙於篇幅,本書安排為十章。首先全書以聯合國的「在地老化」為主軸,從在地生活智慧系統出發、導入目前國內推展老人福利最被青睞和最貼近老人生活的居家服務市場,再到老人服務、長期照護、遠距醫療、老人教育、人力資源和志願服務、消費型態,以及後面三章提出目前市場發展的老人休閒運動、老人寵物的市場和生前契約的市場等進行個案實務的研究分析,希望藉這些議題,激發更多關心高齡社會的工作者,能研發設計更多貼心長者的服務,並將照顧服務老人照顧產業之發展形成產業化、市場化,並且優質化,讓銀髮族群未來有更好照顧市場和服務選擇。
本書從構思和出版歷經三年,在這過程中要感謝很多貴人的相助。首先要感謝近年因為研究的緣分,擔任中華福祉科技和管理學會的理事,理事長王校長國明教授和前後二位執行長段伴□教授和徐業良教授,以及學會理監事在相關議題討論中,都引發作者對老人福祉科技和照顧產業有更多元的思考方向。更要感謝長期以來支持我的恩師台大社工系古允文教授,當我人生過程中遇到困難疑惑時,總給我鼓勵,讓我保持不斷向前行的動力。此外,感謝此書的工作團隊:林義學社工師、林紫綾社工師、陳虹謹、趙任民、吳雅芬、黃美諠、賴瑋玲、梁映君等多位研究助理的諸多協助,因為有您們的耐操、耐磨才能將出書的瑣碎工作一一克服,以及李承憲、江玉玲、陳素敏碩士提供個案研究的訪談資料,還有許多福利產業界好友一直給我的許多支持。最後本書得以完成,要感謝育達商業科技大學同事的鼓勵與支持,以及揚智文化出版公司宋宏錢經理的積極催促和他對老人服務的關心。
陳燕禎 謹上
於苗栗育達商業科技大學
(健康照顧社會工作系)
戰後「嬰兒潮」將有480萬人要進入「老人潮」,其所引發的相關服務產業勢必蓬勃發展,尤其他們這一代的生活背景、教育程度、生活水準和思想觀念都和傳統社會的老人大不相同,他們對老化問題有所接觸和認識,開始對自己的晚年生活進行規劃。高齡者或銀髮族群是高齡化國家發展的重要資源,也是一項社會資本,他們學習日常生活的福祉科技系統、購買使用居家服務、嘗試遠距醫療照護、參與老人教育、志願服務,並有著休閒運動養生、養寵物作伴,甚至購買生前契約等觀念和身後事的安排,在在都希望讓自己能夠健康老化、活躍老化,過著自主充實又有尊嚴的老年生活。
從人口結構高齡化的發展趨勢與轉變來看,照顧產業將成為二十一世紀市場發展的新主流,也是現代市場的黎明產業。是故作者出版本書的動機,除了長期關心老人福祉工作,也出版多本關於老人福利與老人照顧的書籍和文章外,更期待透過本書的議題討論,將自己所觀察的問題拋磚引玉,讓關心照顧產業的先進朋友、學者專家、社會工作者和師長、學生等,對老人照顧產業有更積極的投入和研發,重視銀髮族的生活需求,更希望藉此引發年輕世代掌握社會產業的發展趨勢,能因此參與設計照顧產業服務市場的供給內涵,贏得市場發展的先機和商機。
老人照顧產業的議題相當多,但礙於篇幅,本書安排為十章。首先全書以聯合國的「在地老化」為主軸,從在地生活智慧系統出發、導入目前國內推展老人福利最被青睞和最貼近老人生活的居家服務市場,再到老人服務、長期照護、遠距醫療、老人教育、人力資源和志願服務、消費型態,以及後面三章提出目前市場發展的老人休閒運動、老人寵物的市場和生前契約的市場等進行個案實務的研究分析,希望藉這些議題,激發更多關心高齡社會的工作者,能研發設計更多貼心長者的服務,並將照顧服務老人照顧產業之發展形成產業化、市場化,並且優質化,讓銀髮族群未來有更好照顧市場和服務選擇。
本書從構思和出版歷經三年,在這過程中要感謝很多貴人的相助。首先要感謝近年因為研究的緣分,擔任中華福祉科技和管理學會的理事,理事長王校長國明教授和前後二位執行長段伴□教授和徐業良教授,以及學會理監事在相關議題討論中,都引發作者對老人福祉科技和照顧產業有更多元的思考方向。更要感謝長期以來支持我的恩師台大社工系古允文教授,當我人生過程中遇到困難疑惑時,總給我鼓勵,讓我保持不斷向前行的動力。此外,感謝此書的工作團隊:林義學社工師、林紫綾社工師、陳虹謹、趙任民、吳雅芬、黃美諠、賴瑋玲、梁映君等多位研究助理的諸多協助,因為有您們的耐操、耐磨才能將出書的瑣碎工作一一克服,以及李承憲、江玉玲、陳素敏碩士提供個案研究的訪談資料,還有許多福利產業界好友一直給我的許多支持。最後本書得以完成,要感謝育達商業科技大學同事的鼓勵與支持,以及揚智文化出版公司宋宏錢經理的積極催促和他對老人服務的關心。
陳燕禎 謹上
於苗栗育達商業科技大學
(健康照顧社會工作系)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