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醫魂:醫療現場的21則啟發(十周年紀念版)

The Soul of Medicine: Tales from the Bedside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79 237
    300
  • 分類:
    中文書醫療保健醫療人文醫病分享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許爾文.努蘭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崔宏立
  • 出版社: 時報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9/11/05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時報全書系購書滿549元,金幣加碼3倍送
👉逛逛去

內容簡介

每位病人,都是醫生的導師。
從一九七年代各科醫師的醫病哲學,重新審視今日的醫療關係。

生命從開始到結束,都與醫學有關,然而醫師與病人卻只是彼此的過客,但正是這些短暫的錯肩,改變了病人往後的人生;病人留下的考驗與教訓,也深深影響了醫者的醫病哲學。

一九七○年代的醫學,不似今日擁有先進的科學儀器,要能精準斷症,端視醫生對病人的認識有多深。同樣患有腸道息肉的患者,年齡、家族遺傳等狀態截然不同,如何處置才能避免全盤皆輸景況?當醫師願意從高臺走下,與病患站在同一陣線,才能體會醫學的藝術:臨場的正確判斷永遠是最困難的。在《醫魂》一書裡,耶魯外科醫師努蘭搜集心臟科、麻醉科、小兒科等令人印象深刻的案例,娓娓道出每位醫師背後的醫病哲學,也都從病人身上學到寶貴的一課。一九七○年代的醫生主要從問診斷症培養出醫病默契,對比今日緊張的醫病關係,我們得以藉此重新審視醫病位置與白色巨塔內的倫理關懷。

以說書人的角色作為媒介,努蘭將醫生們領出過於完美的窠臼,並試圖讓病患了解醫療行為與臨床現場中超乎想像的荒誕。他用二十一則精煉的小故事傳達出:完美的醫療行為不一定以康復告終,但必定是由醫生與病患共同譜出的樂章。醫生不是冰冷又遙遠的權威者,而是與病患同一陣線的鬥士,一同挖掘與探討疾病、甚至是生命靈魂的本質。

專業推薦

小劉醫師Lisa Liu(外科醫師)、朱為民(臺中榮總老年醫學、安寧緩和專科醫師)、邱文達(前臺北醫學大學校長)、黃軒(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國際醫學中心副主任)、黃勝雄(前門諾會醫院暨相關事業機構總執行長)、黃達夫(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院長、美國杜克大學內科教授)、蔡甫昌(臺灣大學生醫倫理中心主任)、簡守信(臺中慈濟醫院院長)、鯨向海(詩人、精神科醫師)、蘇上豪(外科醫師、金鼎獎得主)

作者

許爾文.努蘭(Sherwin B. Nuland, 1930-2014)/國家書卷獎得主

擔任外科醫師逾三十年,為耶魯大學醫學院外科臨床教授,同時也傳授生物倫理學與醫學史。一九九四年以《死亡的臉》榮獲美國國家書卷獎,著有《死亡的臉》、《生命的臉》、《醫魂》、《蛇杖的傳人》、《器官神話》、《沒有終點的旅程》、《洗手戰役》、《一個外科醫生的抗老祕方》等,文章散見《紐約客》、《新共和》、《紐約書評》等雜誌期刊。

譯者簡介

崔宏立

臺大心理系畢,現任專職翻譯。譯作有《醫魂》、《愛書人的神奇旅行》等。

目錄

人類的守護者──給二十一世紀的醫學備忘錄/邱文達
沒有博士學位的名教授──介紹《醫魂》的作者努蘭醫師/黃勝雄
《醫魂》的省思/黃達夫
醫學故事百科全書/簡守信
說故事的人/鯨向海
前言
 
外科醫生的故事
家庭醫生的故事
皮膚科醫生的故事
腸胃科醫生的故事
婦產科醫生的故事
眼科醫生的故事
心臟科醫生的故事
小兒心臟科醫生的故事
麻醉科醫生的故事
神經外科醫生的兩個故事
胸腔外科醫生的兩個故事
醫科學生的故事
老年科醫生的兩個故事
支氣管鏡專家的故事
內科醫生的故事
外科醫生的第二個故事
腎臟科醫生的故事
神經科醫生的兩個故事
泌尿科醫生的故事
小兒科醫生的故事
說書人的故事
 

序/導讀

推薦序

說故事的人

鯨向海/詩人.精神科專科醫師

近幾年來,醫教改革的浪潮從西方湧至,醫學人文教育在醫學系的課程中越來越受重視,甚至連住院醫師或主治醫師都有相關的進修課程,頻繁的簽到紀錄與學分算計之中,有時我不禁也懷疑起來,自己是否算是夠有人文素養的醫生呢?

我以為人文素養,看似莫測高深,也許簡單來說,就是一種感動與同理的能力吧。整個醫療環境是緊張的,醫生逐漸失去令人尊敬的社會地位,病人勇於爭取自己的權益,乃此一斷代的趨勢。平日臨床實務繁忙,如果失去從工作之中召喚感動的能力,想必也無法真切同理病人的苦痛;如果一不小心把自己累積的壞情緒轉移到病人身上,當然很容易被以為是冷血動物或者缺乏醫德。是以,老醫生們紛紛皺起了眉頭,彷彿世界的黑暗已然成形,有什麼邪魔的原形即將畢露的感覺,醫學人文的重要性在這個時間點特別被強調了出來──與其說現在的醫生比以往更缺乏人文素養,不如說這是需要更強大的人文素養才能緩和醫病關係的時代。

在醫學院裡教導醫學人文的老師們經常苦於找不到適當教材,那麼努蘭這本《醫魂》的出現或許是一個很好的選擇。據作者的說法,這是一本醫學的《坎特伯里故事集》;暗示著一種在朝聖的途中,大家坦誠分享彼此故事,以增進生命經驗的氛圍。本書蒐集了各科退休老醫生們畢生精華故事,時間約莫都在一九七○年之前,那是先進診斷工具發明前的年代,各種機械解剖與實驗室技術還沒開始盛行,醫生們仍擅於親手細辨病人個別的病徵苦痛;醫生和病人在床邊對話,努力追尋:疾病要帶領人們前往何處?苦痛到底是為了什麼?

班雅明曾指出「說故事的人……漸行漸遠……說故事的藝術已經接近淪亡的地步」。現代醫生對症狀和徵候的描述,在忙於應付健保與評鑑制度的雙重壓力下,雖然精密地記錄在病歷上,但太過公式化與抹滅個別性,難免缺乏了「說故事」的感動。努蘭試圖重新召喚這門傳統技藝,汲取口語相傳的經驗風格,並與故事中的人物相互滲透,找回那些在科學理性的監督之下,喪失的醫者與病患共有的想像與情感世界;如他這樣描繪「理學檢查」(physical exam):「醫者將手放在病患身上,讓兩個人以沒有威脅性的方式相互交流、彼此接觸。兩人的關係因此改變,往往變得更親近、更信任。」那是生命中無可比擬的時刻。

努蘭擅長以醫學史的觀點切入:「行醫最讓人著迷之處,正是那穿越數千年歷史、綿延不斷的脈絡」,因而他的故事瀰漫著懷舊的氣息,正好呼應他對老年病患的迷人詮釋:「老年科醫生把病患當作是細緻的古舊雕刻品,每個線條都可能帶有重要的含意」。所以我們讀到〈老年科醫生的兩個故事〉裡,為了說明身體檢查是重要的古老技藝,他首先連結到兩千五百年前希波克拉底時代的醫學原理,忽然在後話裡又回顧了理學檢查於十八世紀中葉的革命氣息,接著論及十九世紀聽診器的發明等等,博學極了。又如第一則〈外科醫生的故事〉,他質疑醫學文獻中找不到的個案,是否就代表之前無人診治過這樣的疾病?並以十六世紀法國外科醫師《昂布瓦斯.帕雷作品集》與十九世紀初乙醚的催眠性質早已被發現為證;可知努蘭固然注重文獻,卻更重視那些發生過,但不一定被記載下來的歷史──層次儼然的學識背後,仍不忘終需回歸到眼前的病人。這也是他特別強調的這本故事集的特色:「所描述的醫療事實就和原先一模一樣,這並不是一本小說。」

除了別人,努蘭也不吝於揭露自己的生命經歷。在〈神經外科醫生的兩個故事〉裡,主角是原本他並不欣賞其為人的外科同事,最後拯救了一個水腦症小女孩;出乎意料的是,那個小女孩就是努蘭的女兒!這則故事除了病人與醫生的互動之外,也寫到醫生自己成為病人家屬時,如何和醫生同事相處:「當他不急不徐地完成每個檢查項目後……他擡頭以親切的眼神望看著我們,我從不知道他能有親切的一面。」即使這位外科同事階級與年紀都不如努蘭資深,但那種無助情境,「對他來說,我是個憂心忡忡的爸爸,而他是唯一能提供我安慰與保證的人……」同理心的力量是高貴而超越一切的。

習醫多年以來,我仍不敢確定自己是否真的就有足夠堪用的人文素養了,這個問題看似虎虎生威其實朝生暮死,尤其在如此疲累脆弱的季候裡,我們都需要更多的同理與感動。努蘭在最後一則故事「我所知最令人難忘的醫生」,提到一位美國醫學界的頭號人物,並記下了他一生當中最動人的幾次經歷;其中一件,是這位偉大的丹尼醫師所寫的博士論文結論:「文學及詩學方面的浪漫派運動,改變社會對疼痛和折磨的觀點。」原來,雖然麻醉藥物已經發明許久,但社會信仰都認為身為世人就必然要受苦難,所以這類藥物並不受重視。直到浪漫運動時期,「廣大群眾開始在意他人的痛苦,不再視之為人類必然的宿命後,這類藥劑才因有助於舒緩疼痛而受到重視。」可知人文關懷的動輒得咎,甚至搖撼了整個醫學科學的核心研究方向。

疾病始終是文學書寫的對象之一,近年來疾病誌(pathography)的大量綻放,反映了重返敘事的醫學人文運動的覺醒;也顯示醫學科技進步之後,醫院裡所提供的病歷版本,並無法讓病人們真正感到滿意。在某種意義上,我們仍是那一群打算要前往坎特伯里的朝聖客,眼看生老病死漫漫長途;於此班雅明所謂遇見一位真正會說故事的人,機會日漸稀少的時代,努蘭這本故事集,顯然為我們示範了一種重新說好醫病故事的可能。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1379821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5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 2025夏季暢銷展- 時報出版任選兩本75折
預計 2025/09/26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