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經絡組織是一個完整無缺的能量系統,像天羅地網般密布聯繫全身,人體組織一旦有任何病變,都能透過經絡體系,快速索源探本,對疾病一目了然。了解十二經脈的時間特性,掌握人體的氣血運行,運用針灸與氣功調動人體能量,可挖掘人類自我療病的能力,使得大病化小、小病化無、無病強身;甚至能從宇宙中攝取無限能量,讓人精力充沛,延年益壽,達成健康養生的目的。
本書特色:
◎章節提綱挈領,讓讀者迅速掌握人體十二經脈與各類疾病的相應關係
◎完整增修氣功、食療、針灸之「天地人」三才合一養生保健法
◎以中醫能量觀點從頭到腳詳細剖析26大疾病與治療法
◎內附經脈古典圖譜、藥草食材全彩圖及雅緻氣功養生插畫
◎86年原版狂銷3萬多冊
◎國際針灸專家、台灣養生潮流的重要推手蘇永安博士經典著作
本書特色:
◎章節提綱挈領,讓讀者迅速掌握人體十二經脈與各類疾病的相應關係
◎完整增修氣功、食療、針灸之「天地人」三才合一養生保健法
◎以中醫能量觀點從頭到腳詳細剖析26大疾病與治療法
◎內附經脈古典圖譜、藥草食材全彩圖及雅緻氣功養生插畫
◎86年原版狂銷3萬多冊
◎國際針灸專家、台灣養生潮流的重要推手蘇永安博士經典著作
序/導讀
拓荒者的寂寞
筆者就讀大學中文系時,即對古中醫學描述人體氣脈及能量之奧妙,深為著迷。畢業後從卓生恭先生(被陳立夫先生譽為針灸四傑之一的糖尿病專家)學習針灸醫術,稍後赴美從事以針灸治療糖尿病之臨床工作,取得針灸醫師執照,頗受好評;然因熱愛中國文化及熱衷追求生命理想,毅然放棄美國高薪而束裝返國。十八年前,陳履安先生主導國科會時,曾撥款給崔玖醫師及台大電機系李嗣涔教授等國內頂尖學者,大力推展「人體科學」之研究;筆者亦獲邀參與該氣功研討大會,當時即認為西醫是物質醫學,中醫學才有完整的人體能量理論,決心致力建立中醫科學化理論。
歸國後參加中醫考試,發現當時台灣中醫考試受中醫考試委員把持,竟公然販賣考題,乃決心拒考,寧願留在體制外改革,從此走上「革命中醫」的不歸路。返台將近二十年之自由研究與民間教學工作,收穫豐碩;十四年前開始持續發表專文,刊載於《中國時報》及《自立晚報》,將中醫、針灸、氣功等定位在「能量醫學」,以物理學為研究手段,有別於兩岸中醫界皆以「中西醫結合」、「中西一元化」等化學研究為方向,顯得另類而孤立。十年前,遠流出版公司將該等專欄文章集結成《十二經脈時間養生法》一書出版,在未進行任何宣傳下,至今已賣出二十多刷,且被三民書局推薦為創新觀念的醫學類好書,似乎成功摘除了傳統療法「不科學」的緊箍咒。
而在台灣,氣功熱、針灸熱仍在持續加溫中,立夫先生曾因此希望筆者參選立夫獎,並撰寫推薦函給時任司法院長的林洋港先生,惜筆者疏懶成性,是徹底的浪漫理想主義者,且筆者拋磚引玉最關切的「中醫科學理論的建立」,在中醫界卻始終乏人問津,只見中醫的一片商業榮景。
回顧在台提倡中醫針灸的十年篳路藍縷歷程,常被人說成不可思議──
在二十年前的台灣,中醫被冠以「不科學」的大帽子,知識份子完全不認同中醫,中醫文章很難在媒體刊登,遑論針灸。當時報禁尚未開放,筆者是首位在言論較前衛的《自立晚報》受邀撰寫「針灸保健」專欄的學者(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至八十二年五月),民國八十三年十月至八十五年十二月再度受邀於當時第一大報《中國時報》開闢「能量醫學──十二經脈時間養生法」專欄,開始倡導「中醫能量醫學」,連續又撰寫「經絡養生大法」、「女性回春術」、「每週一穴」等專欄。筆者也是第一位在媒體砲轟衛生署政策違反憲法精神、危害中醫發展──民國八十二年一月四日《中國時報》「意見橋」半版刊出〈誰來改革台灣醫政官僚體系──試論衛生署有否違憲?〉,痛陳台灣醫界在西醫主政下扼殺中醫學術發展之不當,並嚴重損害全民健康權益云云,被視為中醫界的第一聲春雷。筆者以一介外國中醫師身分,在台不便行醫,乃開創自我保健教育:DIY針灸保健法、經絡養生大法、經絡氣功養生法、非常急救術等,皆大受歡迎;經常率領中西醫學生,每月舉辦義診。民國八十年起,連續數年受邀參加佛教界每年在林口體育館舉辦的「齋僧大會」數萬人活動,所領導的「中華生命文化學會」是最受矚目的針灸義診隊伍,曾被譽為相當於二十五個慈善機構的公益活動量。
民國八十五年接受台北市大同獅子會贊助,在全台巡迴公益演講及教導「非常急救術」,其中「登革熱之防治與急救」,獲當時衛生署防疫處長張鴻仁先生評為最佳演講,其後在八十八年上海中醫學院與台灣長庚醫院合辦「海峽兩岸中醫學術研討會」中發表此論文。八十八年五月,再赴湖北中醫學院以「能量養生與抗衰老」講座,發表創新中醫能量理論,極獲院方重視,並敦聘為湖北中醫學院客座教授。同時,筆者對「登革熱」、「腸病毒」等時令疫病亦曾及時提出根據中醫時間醫學之經絡防治觀念與方法,陸續發表於《自由時報》、《台灣日報》等多篇,紐約某有聲網路媒體曾為此前來專訪,而慨歎筆者之研究宜國際化,不應留在台灣,並極力邀請去紐約發展,筆者慨予婉拒。
兩岸開放後,通過了大陸的中醫檢覈考試,大陸衛生部的主管十分驚訝筆者在台開辦大量的社會保健教育及自我針灸保健法等公益活動,此種激情與動能,令他們感到不可思議,極力邀請筆者擬交付重任,然筆者熱愛台灣,深覺仍有許多工作尚未完成。《十二經脈時間養生法》一書,是此一時期(民國八十至八十四年間)的代表作,民國八十六年出版,影響所及,據說遍及中西醫界、民療、美容界及一般養生族,創新改革思想,成為台灣中醫養生風潮之前驅者。民國八十四年筆者參加中國大陸中醫藥管理局在北京主辦的「第二屆中醫食療、氣功保健座談」中正式提出「中醫為天地人全方位醫學」。將中醫能量醫學歸納為天、地、人三部:天部為陰陽五行學說,屬宇宙能場醫學,人部為針灸、氣功、推拿等,地部為中草藥、藥膳、食療等,人體生命能量系統──經絡則統籌天、地、人,與宇宙大自然全息共振,此時中醫能量醫學理論架構大抵成形。
筆者朝生命能量之源頭繼續探索,發現人體的結構,與現代科學不謀而合:不離宇宙的三大要素:物質、能量、信息,古人說的「天人合一」、「人天感應」等,都屬於「信息學」以及「能量共振」為現代物理學可研究的範疇。為建構完整中醫能量學的理論基礎,民國九十三年完成新書《生命能量解碼》,將能量醫學往上推進至信息能量醫學、宇宙能場醫學,試圖解讀中醫「天人合一」至高境界之義理。筆者深信,人類文明必須向前走,不論中醫、氣功或是一切神祕學,凡是攸關生命現象的理論都應公開攤在科學面前檢驗、評鑑。基於這樣的信念,而放棄美國高薪的針灸行醫生涯,回國專心致力「生命科學」的研究與教育。從投入宗教、道場對生命超自然現象的熱切探索,到超越宗教靈學回歸科學驗證;其中正、反、合苦思辨證的艱辛,革新中醫理念遭受的巨大壓力,甜、酸、苦、辣五味雜陳的心境,實不足為外人道也。
揮別提倡針灸的十年歲月,筆者以更大的毅力及第二個十年,完成「生命能量養生學」,是由二十餘年研究經驗與自身精氣神的實證體驗,運用經絡系統(國際稱為LPSC人體隱形感傳線)與大自然能量交流、轉化的特性,將信息能量學運用於自我養生保健;因效果良好,與各界精英共同創立了「中華生命能量養生協會」,這些成果已獲國內外學術專業檢驗與鑑定。不料民國九十四年五月三十一日能量水事件發生,六月六日東森電視台「青蓉K新聞」節目中,葉政秀教授(現任中華民國能量醫學學會秘書長),應主持人要求,以媒體記者為受測者,用鍾傑博士所開發的「秦值儀」,隨手檢測擺好在桌上的數瓶水樣(製作單位刻意去蒐集到的,筆者採用取代針灸之能量教具--「生命能波動水」),證實都對該記者確有良好正面之信息能量,使得之前所有媒體對筆者的誤會有所澄清。須知,針灸、氣功固屬我國極珍貴的傳統資產,真正最有價值的卻是生物本身的經絡能量系統,如何開發人體經絡潛藏的自癒力,調整失序的能量運動,改變老化、疾病的體質,才是人類最大的健康課題,也是最佳的自救之道。
筆者所參與的生命科技研究技術──生命能波動水,已獲國際頂尖能量學界「德國能量信息醫學學會」之重視並受邀演講,雖一時遭受國人的誤解,相信能量醫學發展的世界性潮流是極其強大的,台灣也不能自外於此趨勢,更何況台灣能量學界同樣在努力耕耘的也有濟濟多士。革命家的夢想與奉獻精神必是一貫的,何妨自勉:「必須為真理而挺立,因為無論在哪一個時代,寂寞與坎坷,必是拓荒者永恆的宿命!」
感謝遠流出版公司重視此書價值,在出版九年之後,又再製作增訂版;然世事已丕變,針灸、氣功、中草藥早已登堂入室,甚至氾濫成災,亟需建立中醫科學理論及專業評鑑制度,以爲民眾健康把關。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附記>
相對於大陸中醫地位的低落,台灣針灸及中醫地位的飛昇,確實是經過特殊的努力,除筆者外,戮力以赴的尚有一位:榮總針灸科創科主任鍾傑博士,堪稱台灣的能量醫學之父,於民國七十年率先引進西方能量醫學之概念,如:良導絡、傅爾電針、克里安光場攝影和歐洲同類療法,並用西方科學印證中醫經絡系統;在榮總帶領數百位西醫師從研習針灸再轉入「能量醫學」的研究,並於民國八十二年創立了「中華民國能量醫學學會」,與國外學界定期交流至今。鍾傑教授因「能量水事件」發生而前來聲援,並視為一樁笑話;筆者與鍾前輩相見恨晚,決心共同繼續提倡「能量醫學與保健」,是為記。
蘇永安
二○○六年八月八日于台北義理軒
筆者就讀大學中文系時,即對古中醫學描述人體氣脈及能量之奧妙,深為著迷。畢業後從卓生恭先生(被陳立夫先生譽為針灸四傑之一的糖尿病專家)學習針灸醫術,稍後赴美從事以針灸治療糖尿病之臨床工作,取得針灸醫師執照,頗受好評;然因熱愛中國文化及熱衷追求生命理想,毅然放棄美國高薪而束裝返國。十八年前,陳履安先生主導國科會時,曾撥款給崔玖醫師及台大電機系李嗣涔教授等國內頂尖學者,大力推展「人體科學」之研究;筆者亦獲邀參與該氣功研討大會,當時即認為西醫是物質醫學,中醫學才有完整的人體能量理論,決心致力建立中醫科學化理論。
歸國後參加中醫考試,發現當時台灣中醫考試受中醫考試委員把持,竟公然販賣考題,乃決心拒考,寧願留在體制外改革,從此走上「革命中醫」的不歸路。返台將近二十年之自由研究與民間教學工作,收穫豐碩;十四年前開始持續發表專文,刊載於《中國時報》及《自立晚報》,將中醫、針灸、氣功等定位在「能量醫學」,以物理學為研究手段,有別於兩岸中醫界皆以「中西醫結合」、「中西一元化」等化學研究為方向,顯得另類而孤立。十年前,遠流出版公司將該等專欄文章集結成《十二經脈時間養生法》一書出版,在未進行任何宣傳下,至今已賣出二十多刷,且被三民書局推薦為創新觀念的醫學類好書,似乎成功摘除了傳統療法「不科學」的緊箍咒。
而在台灣,氣功熱、針灸熱仍在持續加溫中,立夫先生曾因此希望筆者參選立夫獎,並撰寫推薦函給時任司法院長的林洋港先生,惜筆者疏懶成性,是徹底的浪漫理想主義者,且筆者拋磚引玉最關切的「中醫科學理論的建立」,在中醫界卻始終乏人問津,只見中醫的一片商業榮景。
回顧在台提倡中醫針灸的十年篳路藍縷歷程,常被人說成不可思議──
在二十年前的台灣,中醫被冠以「不科學」的大帽子,知識份子完全不認同中醫,中醫文章很難在媒體刊登,遑論針灸。當時報禁尚未開放,筆者是首位在言論較前衛的《自立晚報》受邀撰寫「針灸保健」專欄的學者(民國八十一年十一月至八十二年五月),民國八十三年十月至八十五年十二月再度受邀於當時第一大報《中國時報》開闢「能量醫學──十二經脈時間養生法」專欄,開始倡導「中醫能量醫學」,連續又撰寫「經絡養生大法」、「女性回春術」、「每週一穴」等專欄。筆者也是第一位在媒體砲轟衛生署政策違反憲法精神、危害中醫發展──民國八十二年一月四日《中國時報》「意見橋」半版刊出〈誰來改革台灣醫政官僚體系──試論衛生署有否違憲?〉,痛陳台灣醫界在西醫主政下扼殺中醫學術發展之不當,並嚴重損害全民健康權益云云,被視為中醫界的第一聲春雷。筆者以一介外國中醫師身分,在台不便行醫,乃開創自我保健教育:DIY針灸保健法、經絡養生大法、經絡氣功養生法、非常急救術等,皆大受歡迎;經常率領中西醫學生,每月舉辦義診。民國八十年起,連續數年受邀參加佛教界每年在林口體育館舉辦的「齋僧大會」數萬人活動,所領導的「中華生命文化學會」是最受矚目的針灸義診隊伍,曾被譽為相當於二十五個慈善機構的公益活動量。
民國八十五年接受台北市大同獅子會贊助,在全台巡迴公益演講及教導「非常急救術」,其中「登革熱之防治與急救」,獲當時衛生署防疫處長張鴻仁先生評為最佳演講,其後在八十八年上海中醫學院與台灣長庚醫院合辦「海峽兩岸中醫學術研討會」中發表此論文。八十八年五月,再赴湖北中醫學院以「能量養生與抗衰老」講座,發表創新中醫能量理論,極獲院方重視,並敦聘為湖北中醫學院客座教授。同時,筆者對「登革熱」、「腸病毒」等時令疫病亦曾及時提出根據中醫時間醫學之經絡防治觀念與方法,陸續發表於《自由時報》、《台灣日報》等多篇,紐約某有聲網路媒體曾為此前來專訪,而慨歎筆者之研究宜國際化,不應留在台灣,並極力邀請去紐約發展,筆者慨予婉拒。
兩岸開放後,通過了大陸的中醫檢覈考試,大陸衛生部的主管十分驚訝筆者在台開辦大量的社會保健教育及自我針灸保健法等公益活動,此種激情與動能,令他們感到不可思議,極力邀請筆者擬交付重任,然筆者熱愛台灣,深覺仍有許多工作尚未完成。《十二經脈時間養生法》一書,是此一時期(民國八十至八十四年間)的代表作,民國八十六年出版,影響所及,據說遍及中西醫界、民療、美容界及一般養生族,創新改革思想,成為台灣中醫養生風潮之前驅者。民國八十四年筆者參加中國大陸中醫藥管理局在北京主辦的「第二屆中醫食療、氣功保健座談」中正式提出「中醫為天地人全方位醫學」。將中醫能量醫學歸納為天、地、人三部:天部為陰陽五行學說,屬宇宙能場醫學,人部為針灸、氣功、推拿等,地部為中草藥、藥膳、食療等,人體生命能量系統──經絡則統籌天、地、人,與宇宙大自然全息共振,此時中醫能量醫學理論架構大抵成形。
筆者朝生命能量之源頭繼續探索,發現人體的結構,與現代科學不謀而合:不離宇宙的三大要素:物質、能量、信息,古人說的「天人合一」、「人天感應」等,都屬於「信息學」以及「能量共振」為現代物理學可研究的範疇。為建構完整中醫能量學的理論基礎,民國九十三年完成新書《生命能量解碼》,將能量醫學往上推進至信息能量醫學、宇宙能場醫學,試圖解讀中醫「天人合一」至高境界之義理。筆者深信,人類文明必須向前走,不論中醫、氣功或是一切神祕學,凡是攸關生命現象的理論都應公開攤在科學面前檢驗、評鑑。基於這樣的信念,而放棄美國高薪的針灸行醫生涯,回國專心致力「生命科學」的研究與教育。從投入宗教、道場對生命超自然現象的熱切探索,到超越宗教靈學回歸科學驗證;其中正、反、合苦思辨證的艱辛,革新中醫理念遭受的巨大壓力,甜、酸、苦、辣五味雜陳的心境,實不足為外人道也。
揮別提倡針灸的十年歲月,筆者以更大的毅力及第二個十年,完成「生命能量養生學」,是由二十餘年研究經驗與自身精氣神的實證體驗,運用經絡系統(國際稱為LPSC人體隱形感傳線)與大自然能量交流、轉化的特性,將信息能量學運用於自我養生保健;因效果良好,與各界精英共同創立了「中華生命能量養生協會」,這些成果已獲國內外學術專業檢驗與鑑定。不料民國九十四年五月三十一日能量水事件發生,六月六日東森電視台「青蓉K新聞」節目中,葉政秀教授(現任中華民國能量醫學學會秘書長),應主持人要求,以媒體記者為受測者,用鍾傑博士所開發的「秦值儀」,隨手檢測擺好在桌上的數瓶水樣(製作單位刻意去蒐集到的,筆者採用取代針灸之能量教具--「生命能波動水」),證實都對該記者確有良好正面之信息能量,使得之前所有媒體對筆者的誤會有所澄清。須知,針灸、氣功固屬我國極珍貴的傳統資產,真正最有價值的卻是生物本身的經絡能量系統,如何開發人體經絡潛藏的自癒力,調整失序的能量運動,改變老化、疾病的體質,才是人類最大的健康課題,也是最佳的自救之道。
筆者所參與的生命科技研究技術──生命能波動水,已獲國際頂尖能量學界「德國能量信息醫學學會」之重視並受邀演講,雖一時遭受國人的誤解,相信能量醫學發展的世界性潮流是極其強大的,台灣也不能自外於此趨勢,更何況台灣能量學界同樣在努力耕耘的也有濟濟多士。革命家的夢想與奉獻精神必是一貫的,何妨自勉:「必須為真理而挺立,因為無論在哪一個時代,寂寞與坎坷,必是拓荒者永恆的宿命!」
感謝遠流出版公司重視此書價值,在出版九年之後,又再製作增訂版;然世事已丕變,針灸、氣功、中草藥早已登堂入室,甚至氾濫成災,亟需建立中醫科學理論及專業評鑑制度,以爲民眾健康把關。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
<附記>
相對於大陸中醫地位的低落,台灣針灸及中醫地位的飛昇,確實是經過特殊的努力,除筆者外,戮力以赴的尚有一位:榮總針灸科創科主任鍾傑博士,堪稱台灣的能量醫學之父,於民國七十年率先引進西方能量醫學之概念,如:良導絡、傅爾電針、克里安光場攝影和歐洲同類療法,並用西方科學印證中醫經絡系統;在榮總帶領數百位西醫師從研習針灸再轉入「能量醫學」的研究,並於民國八十二年創立了「中華民國能量醫學學會」,與國外學界定期交流至今。鍾傑教授因「能量水事件」發生而前來聲援,並視為一樁笑話;筆者與鍾前輩相見恨晚,決心共同繼續提倡「能量醫學與保健」,是為記。
蘇永安
二○○六年八月八日于台北義理軒
試閱
1.<手太陰肺經>補肺養生,駐顏有術
──兼談咳嗽、氣喘、支氣管炎等心肺疾病
皮膚光潔、透明、充滿朝氣的韓夫人,五十五歲年齡卻是三十出頭的模樣,此無他,皮膚隱藏了年齡。困難嗎?不會的,人人都能做得到。如何做?很簡單,持續有恆的保養肺部。
我們的五臟,是身體中的五個大倉庫,收藏了生命最重要的五種能量──木、火、土、金、水。各臟都有一個腑,負責輸布的功能。各臟腑有一條經脈,聯繫相關的組織。經脈像是人體交通網絡的縱貫軌道,穴位就是車站。
肺臟,司呼吸,主開合,是人體氣機升降的關鍵,又能輸通上焦(橫膈膜以上)的水道,上焦浮腫,就是肺之過錯。肺還管理體表皮膚和毛孔的開合,「鼻子」是它對外通氣的門戶。
咳嗽、氣喘、呼吸不順、咽喉腫痛、胸脹、傷風、鼻塞流涕或毛髮枯槁,皮膚太乾或太油,都是肺系病。重則病於臟、中病於腑、輕則病經絡。
若平日懂得疏通經脈氣血,補充肺的營養,就能促進肺系功能,充實肺的能量庫,增強組織再生能力,使大病化小,小病化無,無病青春、延壽。
<食療>
可輸入肺經的常見食物:
水果類:鳳梨、梨、香蕉、蘋果、檸檬、杏、橙等。
蔬菜類:蘿蔔、冬瓜、絲瓜、蔥、薑、蒜、辣椒、蘑菇。
肉類:羊肉、雞、鴨、蛇、兔、驢肉、鰻、鱉等。
雜品類:牛奶、綠豆、核桃仁、茶、木耳、糯米等。
根據《內經》「補則乘其虛」的原理,早上五點~七點,是最佳食療補肺時間。食物非藥物,性質較平和易吸收,一般多食亦無妨。
手太陰肺經流注時辰為清晨三至五點(寅時),此時經脈氣血循行流注至肺系,因此肺部功能不好的人(如氣喘、肺氣腫患者)常在此時咳嗽、呼吸困難。保養之道可在此時吃補肺飲食,如燕窩、銀耳、羅漢果等,在清晨醒來,尚未開口時服用最佳。
根據科學家的觀察,人體一天的生物時鐘表現在早晨三時~五時,血壓低、脈搏、呼吸次數少,尤其在四時左右,血壓最低,腦部供血量最少,生命力最弱,許多病人在此時死亡,尤其肺系病、心肌梗塞、腦血管栓塞、嬰兒猝死症……等,是發病率最高的死亡時刻(特別是冬季)。
寅時,正是人體肺經運行的時刻。肺氣主肅降,肺經調降一身氣機。寅時,為人體陰極陽升樞紐時刻,也是大氣陰極陽升之契機,相應一年最寒冷的大寒、雨水兩節氣。
許多嬰幼兒及成年人,在入睡時發熱流汗,衣被盡除;在身體「陽入於陰」徹底熟睡之際,寅時寒氣悄然乘隙而入,鼻塞、痰飲、咳嗽、心肌無力……,心肺疾病應運而生了。
古代養生家認為:大寒、大熱、大風、大霧須避之,不可恃強而不畏,遑論虛弱者。肺主皮毛,司肌膚腠理之開合,慎防寒暑當為首要保肺之道。
肺經一旦外感寒邪、熱邪,或內在七情六欲不平衡,都可導致肺氣瘀阻,經脈失養,升降不利,氣血不暢,如感冒、鼻炎、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乃至肺氣腫、肺癌等,一切肺系病,由簡而繁,終致整個氣機紊亂,臟腑陰陽失調,而成不治之症。
平素肺部虛弱者,應多攝取肺經能量,並學習針灸氣功保健,增強機能、改變體質。一旦察覺肺系病症狀,即早治癒,永絕後患。
自我查病、自我療病皆屬中國養生學的內涵。以肺經言,可從咳嗽、咯血等典型症狀辨病。如:晨咳,多見於支氣管擴張、慢性肺膿腫;夜咳,見於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無痰咳嗽,多見於慢性咽炎或喉炎、胸膜炎等;多痰咳嗽,常見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膿腫、肺結核等。青壯年咯血,可能患有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等病;中老年咯血,而且反複發作,可能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或肺癌。
<針灸>
針灸保健肺經,可發揮極大防病、治病功效。寒咳、寒喘,在臂、頸背上反應點刺血,或在肺俞、膻中等穴針或灸,立竿可見影。痰鳴、哮喘,刺反應點,針灸足三里、豐隆,可強身祛痰。合谷、足三里可預防感冒;曲池、魚際治肺炎高燒。尤其肺經魚際穴放血,更是嚴重肺病喘息危急時的救命絕招。
手太陰肺經的修練及其治療,《針灸大成》中說:「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充在皮,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按陰陽來說,肺為陽中之太陰,肺就像一個國家的宰相,掌理調節國家(全身)的氣分。
按中國數術觀點,西方白色金氣與肺相通,開竅於鼻,藏精華於肺臟。肺主皮毛,肺的功能表現在皮毛。五音中發音為商。五行生成數為九。
<氣功>
調理肺經簡易養生法:
面對西方站立,雙手抱球狀在下丹田前(小腹),意想金氣通過雙手與自己肺臟相合(完全是憑空想像),可以使金氣通過手太陰肺經到達肺臟,進行補虛,調節肺部功能。
按傳統的吐納呼吸法,以六字的不同呼吸法以進行補瀉,以防治疾病,若再配合肺經的時間,補虛瀉實效果特佳。早上三點~五點,瀉肺火最佳,由嘴念「哂」字之音呼氣,先呼後吸。呼氣時張開嘴唇,舌尖輕抵牙根,一面默念「哂」字同時吐氣,不可出聲,同時小腹往內縮,當氣呼的不能再呼時,即用鼻吸,長度為呼氣的三分之一,一呼吸為一次,每次練功不超過六次呼吸。
早上五點~七點,補肺虛最佳。以鼻吸氣,先吸後呼。吸氣時,閉口輕咬牙,舌抵上顎,丹田向外凸。當氣吸飽滿後,就可以口呼氣,與瀉的呼氣法同,其長度為吸氣的三分之一。一呼一吸為一次,每次練功不超過九次。 2.<手陽明大腸經>注意排便,重自然與平衡──兼談大腸及直腸病變
聖人說:「循天之道,以養其身,謂之道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醫養生的最高境界,就是效法天道,像天道運行一般強健,而生生不息。
天道是什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宇宙的最高境界,無為而為,自然而然」。大自然界與人類都是天地創造的自然生命,與天地同高,也應與天地同樣遵循自然之道,就能長久生存。
因此,人類最佳的食物,在自然界,最佳的藥物,也在自然界。根據中醫理論,自然界是宇宙的陽能結合陰能經過五種能量運動,產生質能變化而有生命萬物,因此大自然界不外五行能量,人體結構及功能變化也離不開五行運動。人類的飲食營養,自當攝取大自然界的五行能量以充實五臟,主食五穀:稻(肺食)、黍(心食)、稷(脾食)、麥(肝食)、菽或大豆(腎食)、副食(蔬果及雜食)須平衡攝取五色(青、赤、黃、白、黑的自然色食物)、五味(酸、苦、甘、辛、鹹自然五味),才能調和五臟。
自然與平衡是中醫飲食養生的中心思想,其次就要注意「三葷七素」的適當比例,葷食佔三成;佛道修持者則主張素食,有助修心靜性。「保養脾胃」也是關鍵,古醫家一再告知醫者「毋伐胃氣」,養生家則有「節飲食以養脾」、「食毋過飽」等概念。據國外統計,低於標準體重的十五%,死亡率最低,超過標準體重三○~五○%者死亡率高一倍。而且,膳食也應隨年齡的增加而予遞減。另外,飲食有規律、晚餐不吃多、飲食清淡多長壽等,都是重要概念。
人體負責排泄廢物的是大腸腑,同是腸道,手太陽小腸經五行屬火,手陽明大腸經屬金,小腸如果過火,令大腸受熱則熱利(熱性瀉痢),肺經燥金過旺,亦令人大腸燥結,治療大腸之病,或瀉心經清熱,或降膀胱經生水,或培胃土以生金,方法不一,對症則有大效。
排便是大腸功能的最直接表現。正常的排便,是大腸經時辰卯時:凌晨五~七時,此時大腸工作勤奮,一覺醒來,正好如廁,之後大腸會交出成績單:最粗的黃金色「香」腸,這是完美的時刻、完美的作品!其質、量、色澤、次數適中,就是大腸功能正常的最佳保證;反之,排便不正常,或腹瀉、或便祕。大腸經常反應其他臟腑之病,雖說是代人受過,時久亦病。從飲食營養著手保健大腸,也是務本之道。
<食療>
可輸入大腸經的常見食物:
穀類:高粱米、蕎麥、黃豆、玉米。
蔬菜:白菜、菠菜、茄子、蘑菇、木耳、豌豆、扁豆。
水果:石榴、南瓜、杏、桃、香蕉。
雜品:核桃仁、胡椒。
肉類:無有歸經大腸者。
以上食物,除石榴、豌豆、扁豆、胡椒有澀腸止痢功能,餘皆為滑腸、通便作用,務須對症食用。清熱滑腸以早上五~七時為佳,補氣測腸以早上七~九時最佳。
手陽明大腸經流注時辰為上午五至七點(卯時),有的人天亮即習慣性肚臍痛,繼而拉肚子,此稱「天明瀉」,這是命門火衰造成大腸經不能提升而致腹瀉,需補腎;若平時常感口乾舌燥,而且失眠、多夢、眨眼,則為肝火旺,也常導致大腸病,引起便祕或熱痢。所以,建議清早最好飲食清淡,甚至素食,或吃水果,較有助於大腸排泄。
常聽到一些癌症病患的抱怨:為什麼毫無徵兆就患上這種絕症?誰又能預測什麼時候不幸中獎?甚至體檢正常的人也說「突然」患了絕症!癌症總是無聲無息的降臨,讓人措手不及!
種種無辜、憤怒、絕望的聲音其實是很值得同情的,但是疾病絕不會是乍然自天而降,必然有其病變的過程,有因有果,由小而大、由功能而器質。這應該是醫學教育不重視中國既有的養生醫學所導致的後果。醫學儀器檢測不出的疾病,我們的身體(連最尖端的科學家也打造不出的最精密、自動化的有機體)早已體察並如實反應,只是無知的我們不明訊號、不予重視而未加以處理罷了。
人生五大事:吃喝拉撒睡(婦女加上經帶),就是五臟六腑的生理機能表現,一切病變都會直接由此反應,這種臨床病理症狀反應,檢測疾病的有效性遠遠超過醫療儀器的機械指數反應。太依賴儀器而不關心身體反應的人難免要吃大虧了。
實例如:失眠半年依靠安眠藥度日的某人其實患有肝癌(肝氣鬱結,心火熾盛造成的失眠);有幼兒尿床六年導致腦水腫、惡性腦瘤(腎虛引起腦部病變,儀器檢測不出腎虛);具藥劑師資格的產婦產後腎虛引發紅斑性狼瘡,經醫療後併發尿毒症,洗腎兩年正考慮換腎;一兒童車禍手傷住院,因藥物影響而有腎功能障礙,輾轉醫治,目前已成尿毒症並肝硬化腹水。此外,長期習慣性便祕或腹瀉引起的結腸、直腸癌,口乾舌燥、尿量特多的糖尿病(脾液──口涎不足、腎虛為其特徵),慢性鼻病引起的氣喘、鼻癌,陰虛或陽虛型高血壓引起的腦出血或腦缺血性中風……等,種種觸目驚心的重病,其實都是可避免的!早一日重視病理症狀,了解病理因果,早一日保健,標本兼治,可避免無窮的後患。而檢測器質性疾病準確度較高的醫學儀器是測不出功能性疾病,而不能賴以養生防病的。
飲食有進必須有出,排便是新陳代謝機能的最重要指標。排便次數太多或太少,糞便硬結或稀軟,顏色棕、偏綠、醬紅等,甚至有膿血、有惡臭、有白色油脂等,任何異常的表現,都是疾病的徵兆,甚至是嚴重警訊。
因此,習慣性便祕或腹瀉,絕不可去習慣它、縱容它。中醫認為「腎主二便」,肝腎是二便機能的幕後主管。許多大腸瘜肉、大腸癌患者動過切除手術後,並不能根治大腸病,主因常是禍首「肝腎」,其功能並未獲得治癒之故。大腸之病多是代人受過,或由胃腸道傳來,或由肺金遺熱大腸,或由肝脾溼熱下注,或因腎虛命門火不足,腸蠕動無力,久之引起大腸病變,潰瘍性、結核性發炎,瘜肉、痔瘡,甚至結腸癌、直腸癌皆可應運而生。
<針灸>
針灸保健大腸簡易有效,素體胃腸虛弱、或急性腸胃炎、或中寒腹瀉如水、或食香蕉腹瀉者,可針或灸胃經足三里皆有大效;習慣天亮時腹痛泄瀉者,為五更瀉,是腎虛命門火不足(中老年人居多),可以灸神闕(肚臍),或針灸關元(下丹田)以強壯命門,效果奇佳;脾虛腹瀉者,《天星祕訣歌》的特效穴是合谷配三陰交;大便稀軟、小便黃而少者,要疏通肝經利尿;大便祕結者,可以用肺金生水之理、以及膀胱寒水之經,瀉心火等法通利之,既簡單快速,又無瀉藥傷身之虞。二便通利正常,許多疑難重病不藥而癒。
立冬在二十四節氣中是大節氣,許多重病患者過不了這一關。因為,節氣是大氣陰陽交泰的特殊時節,大氣衝激人體,氣血虛弱的病患,體內陰陽能量在激盪中易被大氣抽離,節氣便成了生死關。自「立冬」到「雨水」這冬季的八個節氣中,常成為危重患者的生死關。
立冬是大氣的金氣之終,水氣之始。大氣五行運動經過秋天金氣涼降的作用,地面熱氣下降土裡、沈入水中,大地熱能被地下水封藏,以備來春陽氣復甦。冬季地面上寒冷、地面下溫暖,水面結冰,水下有餘溫。人體在冬季,上焦熱也收降入腎,由腎水封藏,故而立冬到冬至進補熱能,有溫腎作用。
冬天若房事頻仍,消耗腎水,不但腎虛為病,同時,水少不能藏陽,浮游之陽熱正可上竄各臟腑組織,如果又常熬夜,各種虛熱病將應運而生了。如:乾咳、牙周病、甲狀腺亢進症、肝炎、紅斑性狼瘡、高血壓、中風……等,腎虛及房癆皆不可不慎。「腎主二便」,腎虛影響大腸功能之病例亦甚多見。
大腸庚金之腑,實則傷熱而腸滿不通,虛則傷寒而腸鳴泄痛。用五行的方位和色彩來進行氣功鍛鍊,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是一種簡單、實用、有效的方法,屬於中醫氣功養生的範疇。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是陰金,大腸是陽金,在色彩上同屬於白,在方位上同屬於西。《內經》中說:「大腸者,傳道之宮,變化出焉。」又云大腸為「白腸」。按中醫理論「實則瀉其子,虛則補其母。」按照五行能量運動生剋的變化,肺、大腸屬金,其子為水(因為金生水),色為黑;其母為土(土生金),色為黃。
<氣功>
調理大腸經簡易養生法:
在大腸實證時,我們可以面向北方,意念調動深藍色光,想著足心湧泉穴練功,以瀉其子水氣而瀉掉大腸之邪熱。在大腸虛證時,可面對西南或東北方,調動黃色光,觀想自己的肚臍內部,則能達到補金之母土氣,以利生金。
還有一種簡便方法:練功時放鬆站立,男用左手,女用右手,在腹部畫圈,實證時瀉,虛證時補。一般順時鐘方向畫圈為補,逆時鐘畫圈為瀉,並以三十六圈為宜。
最簡便的一種方法:休息或睡覺時,男以右手置臍上(約胃部),左手置臍下(丹田部),女則相反。身心放鬆,左右手之能量自能啟動人體太極能量,運轉乾坤,調和腹部陰陽、氣血。
──兼談咳嗽、氣喘、支氣管炎等心肺疾病
皮膚光潔、透明、充滿朝氣的韓夫人,五十五歲年齡卻是三十出頭的模樣,此無他,皮膚隱藏了年齡。困難嗎?不會的,人人都能做得到。如何做?很簡單,持續有恆的保養肺部。
我們的五臟,是身體中的五個大倉庫,收藏了生命最重要的五種能量──木、火、土、金、水。各臟都有一個腑,負責輸布的功能。各臟腑有一條經脈,聯繫相關的組織。經脈像是人體交通網絡的縱貫軌道,穴位就是車站。
肺臟,司呼吸,主開合,是人體氣機升降的關鍵,又能輸通上焦(橫膈膜以上)的水道,上焦浮腫,就是肺之過錯。肺還管理體表皮膚和毛孔的開合,「鼻子」是它對外通氣的門戶。
咳嗽、氣喘、呼吸不順、咽喉腫痛、胸脹、傷風、鼻塞流涕或毛髮枯槁,皮膚太乾或太油,都是肺系病。重則病於臟、中病於腑、輕則病經絡。
若平日懂得疏通經脈氣血,補充肺的營養,就能促進肺系功能,充實肺的能量庫,增強組織再生能力,使大病化小,小病化無,無病青春、延壽。
<食療>
可輸入肺經的常見食物:
水果類:鳳梨、梨、香蕉、蘋果、檸檬、杏、橙等。
蔬菜類:蘿蔔、冬瓜、絲瓜、蔥、薑、蒜、辣椒、蘑菇。
肉類:羊肉、雞、鴨、蛇、兔、驢肉、鰻、鱉等。
雜品類:牛奶、綠豆、核桃仁、茶、木耳、糯米等。
根據《內經》「補則乘其虛」的原理,早上五點~七點,是最佳食療補肺時間。食物非藥物,性質較平和易吸收,一般多食亦無妨。
手太陰肺經流注時辰為清晨三至五點(寅時),此時經脈氣血循行流注至肺系,因此肺部功能不好的人(如氣喘、肺氣腫患者)常在此時咳嗽、呼吸困難。保養之道可在此時吃補肺飲食,如燕窩、銀耳、羅漢果等,在清晨醒來,尚未開口時服用最佳。
根據科學家的觀察,人體一天的生物時鐘表現在早晨三時~五時,血壓低、脈搏、呼吸次數少,尤其在四時左右,血壓最低,腦部供血量最少,生命力最弱,許多病人在此時死亡,尤其肺系病、心肌梗塞、腦血管栓塞、嬰兒猝死症……等,是發病率最高的死亡時刻(特別是冬季)。
寅時,正是人體肺經運行的時刻。肺氣主肅降,肺經調降一身氣機。寅時,為人體陰極陽升樞紐時刻,也是大氣陰極陽升之契機,相應一年最寒冷的大寒、雨水兩節氣。
許多嬰幼兒及成年人,在入睡時發熱流汗,衣被盡除;在身體「陽入於陰」徹底熟睡之際,寅時寒氣悄然乘隙而入,鼻塞、痰飲、咳嗽、心肌無力……,心肺疾病應運而生了。
古代養生家認為:大寒、大熱、大風、大霧須避之,不可恃強而不畏,遑論虛弱者。肺主皮毛,司肌膚腠理之開合,慎防寒暑當為首要保肺之道。
肺經一旦外感寒邪、熱邪,或內在七情六欲不平衡,都可導致肺氣瘀阻,經脈失養,升降不利,氣血不暢,如感冒、鼻炎、急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哮喘,乃至肺氣腫、肺癌等,一切肺系病,由簡而繁,終致整個氣機紊亂,臟腑陰陽失調,而成不治之症。
平素肺部虛弱者,應多攝取肺經能量,並學習針灸氣功保健,增強機能、改變體質。一旦察覺肺系病症狀,即早治癒,永絕後患。
自我查病、自我療病皆屬中國養生學的內涵。以肺經言,可從咳嗽、咯血等典型症狀辨病。如:晨咳,多見於支氣管擴張、慢性肺膿腫;夜咳,見於慢性支氣管炎、肺結核、慢性左心功能不全。無痰咳嗽,多見於慢性咽炎或喉炎、胸膜炎等;多痰咳嗽,常見於慢性支氣管炎、支氣管擴張、肺膿腫、肺結核等。青壯年咯血,可能患有肺結核、支氣管擴張等病;中老年咯血,而且反複發作,可能患有慢性支氣管炎或肺癌。
<針灸>
針灸保健肺經,可發揮極大防病、治病功效。寒咳、寒喘,在臂、頸背上反應點刺血,或在肺俞、膻中等穴針或灸,立竿可見影。痰鳴、哮喘,刺反應點,針灸足三里、豐隆,可強身祛痰。合谷、足三里可預防感冒;曲池、魚際治肺炎高燒。尤其肺經魚際穴放血,更是嚴重肺病喘息危急時的救命絕招。
手太陰肺經的修練及其治療,《針灸大成》中說:「肺者氣之本,魄之處也,其華在毛,充在皮,陽中之太陰,通於秋氣。」按陰陽來說,肺為陽中之太陰,肺就像一個國家的宰相,掌理調節國家(全身)的氣分。
按中國數術觀點,西方白色金氣與肺相通,開竅於鼻,藏精華於肺臟。肺主皮毛,肺的功能表現在皮毛。五音中發音為商。五行生成數為九。
<氣功>
調理肺經簡易養生法:
面對西方站立,雙手抱球狀在下丹田前(小腹),意想金氣通過雙手與自己肺臟相合(完全是憑空想像),可以使金氣通過手太陰肺經到達肺臟,進行補虛,調節肺部功能。
按傳統的吐納呼吸法,以六字的不同呼吸法以進行補瀉,以防治疾病,若再配合肺經的時間,補虛瀉實效果特佳。早上三點~五點,瀉肺火最佳,由嘴念「哂」字之音呼氣,先呼後吸。呼氣時張開嘴唇,舌尖輕抵牙根,一面默念「哂」字同時吐氣,不可出聲,同時小腹往內縮,當氣呼的不能再呼時,即用鼻吸,長度為呼氣的三分之一,一呼吸為一次,每次練功不超過六次呼吸。
早上五點~七點,補肺虛最佳。以鼻吸氣,先吸後呼。吸氣時,閉口輕咬牙,舌抵上顎,丹田向外凸。當氣吸飽滿後,就可以口呼氣,與瀉的呼氣法同,其長度為吸氣的三分之一。一呼一吸為一次,每次練功不超過九次。 2.<手陽明大腸經>注意排便,重自然與平衡──兼談大腸及直腸病變
聖人說:「循天之道,以養其身,謂之道也」、「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中醫養生的最高境界,就是效法天道,像天道運行一般強健,而生生不息。
天道是什麼?「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是宇宙的最高境界,無為而為,自然而然」。大自然界與人類都是天地創造的自然生命,與天地同高,也應與天地同樣遵循自然之道,就能長久生存。
因此,人類最佳的食物,在自然界,最佳的藥物,也在自然界。根據中醫理論,自然界是宇宙的陽能結合陰能經過五種能量運動,產生質能變化而有生命萬物,因此大自然界不外五行能量,人體結構及功能變化也離不開五行運動。人類的飲食營養,自當攝取大自然界的五行能量以充實五臟,主食五穀:稻(肺食)、黍(心食)、稷(脾食)、麥(肝食)、菽或大豆(腎食)、副食(蔬果及雜食)須平衡攝取五色(青、赤、黃、白、黑的自然色食物)、五味(酸、苦、甘、辛、鹹自然五味),才能調和五臟。
自然與平衡是中醫飲食養生的中心思想,其次就要注意「三葷七素」的適當比例,葷食佔三成;佛道修持者則主張素食,有助修心靜性。「保養脾胃」也是關鍵,古醫家一再告知醫者「毋伐胃氣」,養生家則有「節飲食以養脾」、「食毋過飽」等概念。據國外統計,低於標準體重的十五%,死亡率最低,超過標準體重三○~五○%者死亡率高一倍。而且,膳食也應隨年齡的增加而予遞減。另外,飲食有規律、晚餐不吃多、飲食清淡多長壽等,都是重要概念。
人體負責排泄廢物的是大腸腑,同是腸道,手太陽小腸經五行屬火,手陽明大腸經屬金,小腸如果過火,令大腸受熱則熱利(熱性瀉痢),肺經燥金過旺,亦令人大腸燥結,治療大腸之病,或瀉心經清熱,或降膀胱經生水,或培胃土以生金,方法不一,對症則有大效。
排便是大腸功能的最直接表現。正常的排便,是大腸經時辰卯時:凌晨五~七時,此時大腸工作勤奮,一覺醒來,正好如廁,之後大腸會交出成績單:最粗的黃金色「香」腸,這是完美的時刻、完美的作品!其質、量、色澤、次數適中,就是大腸功能正常的最佳保證;反之,排便不正常,或腹瀉、或便祕。大腸經常反應其他臟腑之病,雖說是代人受過,時久亦病。從飲食營養著手保健大腸,也是務本之道。
<食療>
可輸入大腸經的常見食物:
穀類:高粱米、蕎麥、黃豆、玉米。
蔬菜:白菜、菠菜、茄子、蘑菇、木耳、豌豆、扁豆。
水果:石榴、南瓜、杏、桃、香蕉。
雜品:核桃仁、胡椒。
肉類:無有歸經大腸者。
以上食物,除石榴、豌豆、扁豆、胡椒有澀腸止痢功能,餘皆為滑腸、通便作用,務須對症食用。清熱滑腸以早上五~七時為佳,補氣測腸以早上七~九時最佳。
手陽明大腸經流注時辰為上午五至七點(卯時),有的人天亮即習慣性肚臍痛,繼而拉肚子,此稱「天明瀉」,這是命門火衰造成大腸經不能提升而致腹瀉,需補腎;若平時常感口乾舌燥,而且失眠、多夢、眨眼,則為肝火旺,也常導致大腸病,引起便祕或熱痢。所以,建議清早最好飲食清淡,甚至素食,或吃水果,較有助於大腸排泄。
常聽到一些癌症病患的抱怨:為什麼毫無徵兆就患上這種絕症?誰又能預測什麼時候不幸中獎?甚至體檢正常的人也說「突然」患了絕症!癌症總是無聲無息的降臨,讓人措手不及!
種種無辜、憤怒、絕望的聲音其實是很值得同情的,但是疾病絕不會是乍然自天而降,必然有其病變的過程,有因有果,由小而大、由功能而器質。這應該是醫學教育不重視中國既有的養生醫學所導致的後果。醫學儀器檢測不出的疾病,我們的身體(連最尖端的科學家也打造不出的最精密、自動化的有機體)早已體察並如實反應,只是無知的我們不明訊號、不予重視而未加以處理罷了。
人生五大事:吃喝拉撒睡(婦女加上經帶),就是五臟六腑的生理機能表現,一切病變都會直接由此反應,這種臨床病理症狀反應,檢測疾病的有效性遠遠超過醫療儀器的機械指數反應。太依賴儀器而不關心身體反應的人難免要吃大虧了。
實例如:失眠半年依靠安眠藥度日的某人其實患有肝癌(肝氣鬱結,心火熾盛造成的失眠);有幼兒尿床六年導致腦水腫、惡性腦瘤(腎虛引起腦部病變,儀器檢測不出腎虛);具藥劑師資格的產婦產後腎虛引發紅斑性狼瘡,經醫療後併發尿毒症,洗腎兩年正考慮換腎;一兒童車禍手傷住院,因藥物影響而有腎功能障礙,輾轉醫治,目前已成尿毒症並肝硬化腹水。此外,長期習慣性便祕或腹瀉引起的結腸、直腸癌,口乾舌燥、尿量特多的糖尿病(脾液──口涎不足、腎虛為其特徵),慢性鼻病引起的氣喘、鼻癌,陰虛或陽虛型高血壓引起的腦出血或腦缺血性中風……等,種種觸目驚心的重病,其實都是可避免的!早一日重視病理症狀,了解病理因果,早一日保健,標本兼治,可避免無窮的後患。而檢測器質性疾病準確度較高的醫學儀器是測不出功能性疾病,而不能賴以養生防病的。
飲食有進必須有出,排便是新陳代謝機能的最重要指標。排便次數太多或太少,糞便硬結或稀軟,顏色棕、偏綠、醬紅等,甚至有膿血、有惡臭、有白色油脂等,任何異常的表現,都是疾病的徵兆,甚至是嚴重警訊。
因此,習慣性便祕或腹瀉,絕不可去習慣它、縱容它。中醫認為「腎主二便」,肝腎是二便機能的幕後主管。許多大腸瘜肉、大腸癌患者動過切除手術後,並不能根治大腸病,主因常是禍首「肝腎」,其功能並未獲得治癒之故。大腸之病多是代人受過,或由胃腸道傳來,或由肺金遺熱大腸,或由肝脾溼熱下注,或因腎虛命門火不足,腸蠕動無力,久之引起大腸病變,潰瘍性、結核性發炎,瘜肉、痔瘡,甚至結腸癌、直腸癌皆可應運而生。
<針灸>
針灸保健大腸簡易有效,素體胃腸虛弱、或急性腸胃炎、或中寒腹瀉如水、或食香蕉腹瀉者,可針或灸胃經足三里皆有大效;習慣天亮時腹痛泄瀉者,為五更瀉,是腎虛命門火不足(中老年人居多),可以灸神闕(肚臍),或針灸關元(下丹田)以強壯命門,效果奇佳;脾虛腹瀉者,《天星祕訣歌》的特效穴是合谷配三陰交;大便稀軟、小便黃而少者,要疏通肝經利尿;大便祕結者,可以用肺金生水之理、以及膀胱寒水之經,瀉心火等法通利之,既簡單快速,又無瀉藥傷身之虞。二便通利正常,許多疑難重病不藥而癒。
立冬在二十四節氣中是大節氣,許多重病患者過不了這一關。因為,節氣是大氣陰陽交泰的特殊時節,大氣衝激人體,氣血虛弱的病患,體內陰陽能量在激盪中易被大氣抽離,節氣便成了生死關。自「立冬」到「雨水」這冬季的八個節氣中,常成為危重患者的生死關。
立冬是大氣的金氣之終,水氣之始。大氣五行運動經過秋天金氣涼降的作用,地面熱氣下降土裡、沈入水中,大地熱能被地下水封藏,以備來春陽氣復甦。冬季地面上寒冷、地面下溫暖,水面結冰,水下有餘溫。人體在冬季,上焦熱也收降入腎,由腎水封藏,故而立冬到冬至進補熱能,有溫腎作用。
冬天若房事頻仍,消耗腎水,不但腎虛為病,同時,水少不能藏陽,浮游之陽熱正可上竄各臟腑組織,如果又常熬夜,各種虛熱病將應運而生了。如:乾咳、牙周病、甲狀腺亢進症、肝炎、紅斑性狼瘡、高血壓、中風……等,腎虛及房癆皆不可不慎。「腎主二便」,腎虛影響大腸功能之病例亦甚多見。
大腸庚金之腑,實則傷熱而腸滿不通,虛則傷寒而腸鳴泄痛。用五行的方位和色彩來進行氣功鍛鍊,達到防治疾病的目的,是一種簡單、實用、有效的方法,屬於中醫氣功養生的範疇。肺與大腸相表裡,肺是陰金,大腸是陽金,在色彩上同屬於白,在方位上同屬於西。《內經》中說:「大腸者,傳道之宮,變化出焉。」又云大腸為「白腸」。按中醫理論「實則瀉其子,虛則補其母。」按照五行能量運動生剋的變化,肺、大腸屬金,其子為水(因為金生水),色為黑;其母為土(土生金),色為黃。
<氣功>
調理大腸經簡易養生法:
在大腸實證時,我們可以面向北方,意念調動深藍色光,想著足心湧泉穴練功,以瀉其子水氣而瀉掉大腸之邪熱。在大腸虛證時,可面對西南或東北方,調動黃色光,觀想自己的肚臍內部,則能達到補金之母土氣,以利生金。
還有一種簡便方法:練功時放鬆站立,男用左手,女用右手,在腹部畫圈,實證時瀉,虛證時補。一般順時鐘方向畫圈為補,逆時鐘畫圈為瀉,並以三十六圈為宜。
最簡便的一種方法:休息或睡覺時,男以右手置臍上(約胃部),左手置臍下(丹田部),女則相反。身心放鬆,左右手之能量自能啟動人體太極能量,運轉乾坤,調和腹部陰陽、氣血。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