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謝型態飲食全書
The Metabolic Typing Diet
代謝型態+營養科學比例=治癒各種難病的力量!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代謝型態+營養科學比例=治癒各種難病的力量!
第一本關於代謝型態與健康飲食的重要經典!
你知道每人的體質不同,適合的飲食就會天差地別嗎?
大家都說有益健康的食物,真的適合每一個人?
為什麼明明飲食很清淡,減肥卻老是失敗?
吃錯食物,連情緒與精神狀態都會大受影響?
風行美國數十年、經過嚴謹科學實驗證明並取得專利註冊商標,引導你了解自己的體質,找出真正讓你身心健康的飲食型態!
美國代謝型態(Metabolic Type及 Metabolic Typing)專利檢測技術權威領導人威廉.林茲.沃爾科特(William L. Wolcott)累積自身長達三十年的研究,將過去營養學強調「一體適用」的基礎觀念,進展到以個體為單位,根據個人代謝狀況來攝取不同營養比例的飲食原則,堪稱代謝型態飲食的經典鉅著。
1.巿面上所有探討飲食和健康的書籍,多是說明:哪些食物具有什麼營養素、對人體有什麼功能,以及如何選擇食物等,這些內容只是專注在食物本身,沒有一本書真正告訴人們如何知道自己體質與真正吃對適合自己的食物。
2.本書是第一本有關代謝型態與健康飲食關係的書籍。
3.本書歷經20年的科學研究,結合眾多菁英學者和專業人士的智慧和心血,匯集而成。清楚並有系統性地闡述個人獨特體質特性、專業問卷自我檢測分析個人體質狀態、相對體質的飲食計劃和食譜、正確採購適合自己的飲食及問與答,讀書可透過本書獲得完整的個人保健概念。
4.每章可獨立也可互相串連成系列。如:第二章以故事敘述個人代謝型態檢測的發展歷史,第六章為問卷自我檢測,第七章則對應檢測後之行動計劃
5.對於慢性疲勞、體重過重、情緒不穩、體力衰退等惱人的疾病症狀,甚至癌症、糖尿病、肥胖等現代文明病,書中皆有詳述發生原因及改善方法。
6.本書可提供國人做為自我保健首要參考書籍,亦能提供營養師、心理師、運動保健師及醫師等專業人士作為指導民眾保健及預防疾病之重要參考書籍,了解個人體質和根本問題,共同提升國人健康狀態。
本書特色
.第一本提供自我檢測問卷以分析個人體質、提供完整飲食計劃與食譜的實用書籍。
.第一本教人如何吃對適合自身代謝型態的健康書籍。
.第一本以科學為根基、從打造健康細胞著手的專業書籍。
.第一本專為個人量身打造,兼具醫療與自然養生之用的保健書籍。
第一本關於代謝型態與健康飲食的重要經典!
你知道每人的體質不同,適合的飲食就會天差地別嗎?
大家都說有益健康的食物,真的適合每一個人?
為什麼明明飲食很清淡,減肥卻老是失敗?
吃錯食物,連情緒與精神狀態都會大受影響?
風行美國數十年、經過嚴謹科學實驗證明並取得專利註冊商標,引導你了解自己的體質,找出真正讓你身心健康的飲食型態!
美國代謝型態(Metabolic Type及 Metabolic Typing)專利檢測技術權威領導人威廉.林茲.沃爾科特(William L. Wolcott)累積自身長達三十年的研究,將過去營養學強調「一體適用」的基礎觀念,進展到以個體為單位,根據個人代謝狀況來攝取不同營養比例的飲食原則,堪稱代謝型態飲食的經典鉅著。
1.巿面上所有探討飲食和健康的書籍,多是說明:哪些食物具有什麼營養素、對人體有什麼功能,以及如何選擇食物等,這些內容只是專注在食物本身,沒有一本書真正告訴人們如何知道自己體質與真正吃對適合自己的食物。
2.本書是第一本有關代謝型態與健康飲食關係的書籍。
3.本書歷經20年的科學研究,結合眾多菁英學者和專業人士的智慧和心血,匯集而成。清楚並有系統性地闡述個人獨特體質特性、專業問卷自我檢測分析個人體質狀態、相對體質的飲食計劃和食譜、正確採購適合自己的飲食及問與答,讀書可透過本書獲得完整的個人保健概念。
4.每章可獨立也可互相串連成系列。如:第二章以故事敘述個人代謝型態檢測的發展歷史,第六章為問卷自我檢測,第七章則對應檢測後之行動計劃
5.對於慢性疲勞、體重過重、情緒不穩、體力衰退等惱人的疾病症狀,甚至癌症、糖尿病、肥胖等現代文明病,書中皆有詳述發生原因及改善方法。
6.本書可提供國人做為自我保健首要參考書籍,亦能提供營養師、心理師、運動保健師及醫師等專業人士作為指導民眾保健及預防疾病之重要參考書籍,了解個人體質和根本問題,共同提升國人健康狀態。
本書特色
.第一本提供自我檢測問卷以分析個人體質、提供完整飲食計劃與食譜的實用書籍。
.第一本教人如何吃對適合自身代謝型態的健康書籍。
.第一本以科學為根基、從打造健康細胞著手的專業書籍。
.第一本專為個人量身打造,兼具醫療與自然養生之用的保健書籍。
名人推薦
美國自然醫學博士、美國維爾康天然診所院長 陳俊旭
安那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五福
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 黃士懿
台大心理學系名譽教授 柯永河
台北富邦銀行總經理 韓蔚廷
安那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 陳五福
臺北醫學大學保健營養學系教授 黃士懿
台大心理學系名譽教授 柯永河
台北富邦銀行總經理 韓蔚廷
目錄
推薦序一 你吃對了嗎?—先建立正確觀念 陳俊旭
推薦序二 吃對食物,做自己健康的主人 陳五福
推薦序三 營養科學的現代新觀念 黃士懿
推薦序四 食物決定你的健康 柯永河
推薦序五 食物就是最好的藥 韓蔚廷
致謝
前言
序言
第 一 章 別人的食物可能是你的毒藥
第 二 章 代謝型態發展簡史
第 三 章 全新的醫療思維
第 四 章 營養學革命
第 五 章 傳統診斷的侷限
第 六 章 找出你的代謝型態
第 七 章 吃對你的代謝型態
第 八 章 常見問題
第 九 章 微調你的飲食
第 十 章 量身訂作減重計畫
第十一章 除了飲食,還要注意什麼?
第十二章 如何做個聰明的消費者?
附錄A 疑難排解測試
附錄B 九大基礎體內平衡控制機制
附錄C 各代謝型態的營養補充品
參考書目
索引
推薦序二 吃對食物,做自己健康的主人 陳五福
推薦序三 營養科學的現代新觀念 黃士懿
推薦序四 食物決定你的健康 柯永河
推薦序五 食物就是最好的藥 韓蔚廷
致謝
前言
序言
第 一 章 別人的食物可能是你的毒藥
第 二 章 代謝型態發展簡史
第 三 章 全新的醫療思維
第 四 章 營養學革命
第 五 章 傳統診斷的侷限
第 六 章 找出你的代謝型態
第 七 章 吃對你的代謝型態
第 八 章 常見問題
第 九 章 微調你的飲食
第 十 章 量身訂作減重計畫
第十一章 除了飲食,還要注意什麼?
第十二章 如何做個聰明的消費者?
附錄A 疑難排解測試
附錄B 九大基礎體內平衡控制機制
附錄C 各代謝型態的營養補充品
參考書目
索引
序/導讀
推薦序一
你吃對了嗎?──先建立正確觀念
三年來,我曾經受邀替十幾本書寫過推薦序,而這本《代謝型態飲食全書》,是我所推薦的書籍當中,最重要的一本。這本書中所提出的觀念,是許多生機飲食的愛好者、營養師、醫師,所嚴重缺乏的知識。代謝型態的知識,在華人世界裡,除了我在《吃錯了,當然會生病!》、《吃對了,永遠都健康!》有概略性的介紹之外,幾乎鮮少有其他作者或專家提及。我很高興這本《代謝型態飲食全書》的中譯本終於問世,如果能發揮它的影響力,一定會對想追求健康的華人有很大的助益。
這本書,詳細解釋一個劃時代的知識──代謝型態。我第一次接觸代謝型態的觀念,是我在美國唸自然醫學院的最後一年,臨床指導教授薛爾曼醫師告訴我們代謝型態的觀念有多麼重要,而且如何徹底改變他的開業方式。他本來專精草藥學與同類療法,但是,由於發現病人常常因為吃錯代謝型態的食物,導致身體出現各種不平衡的症狀。與其給予草藥或其他天然藥物,薛爾曼醫師發現,只要正確檢測出病人的代謝型態,然後調整飲食的比例,很多疾病就可以漸漸改善,甚至不藥而癒。
當年,身為實習醫師的我,實在無法判斷教授所言可靠與否,吃對食物比例真的有這麼重要嗎? 畢業後有幸到加州的克里斯多醫師診所進一步學習檢測方法,然後加以應用在自己和病人身上,我才開始確定它的真實性與重要性。幾年的臨床累積下來,我發現很多人的血糖不穩、慢性疲倦、腎上腺衰竭、頭昏眼花、情緒不穩、免疫力下降、甚至肥胖,都和代謝型態失衡有密切關係,有時只要簡單地調整飲食比例,就可以把困擾多時的毛病治好,效果之好,時常出人意料。
我自己也是代謝型態的忠實擁護者,每天身體力行,奉行不悖,若是有幾餐吃錯比例,敏感的我就可以感覺到身體開始失衡。我常常四處演講,有時甚至一天要從早上講到晚上,但卻不會累、聲音也不沙啞。很多聽眾問我怎麼辦到的?可以講到晚上還是精力十足? 其實,我的祕密之一,就是要根據自己的代謝型態,吃對食物比例。如果我吃錯了,就不容易維持體力。
八十年來,雖然代謝型態是由西醫師、牙醫師、自然醫學醫師、脊骨神經醫師等等專家所貢獻集合而成的一門學問,但是,它所代表的精神,其實正是自然醫學的精隨。在此書的一開始,你就會看到一些古老原住民飲食,雖然吃的食物極端不同,卻都讓人強健有力。目前的營養學和醫學還有許多盲點,而且太過於微觀,以致無法解釋很多簡單的現象。此書中充滿許多宏觀的看法,可以激勵讀者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健康。
如果你是初次閱讀本書,你可能還不能理解這本書的重要。你一定要親自體驗看看,把自己的代謝型態測出來,然後改變飲食,你就會漸漸發現身體真的不一樣。正確的代謝型態飲食我已經奉行多年,這本書對我而言,不是「重要」兩個字可以形容,而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健康寶典。想要維持優良的生理運作,或是要促進身體健康,我強烈推薦讀者細讀此書,加以靈活運用,您一定會大有收穫的!
最後,希望各位讀者能建立正確觀念,身體力行,永保健康!
美國自然醫學博士、美國維爾康天然診所院長
陳俊旭
推薦序二
吃對食物,做自己健康的主人
第一次接觸「代謝型態學說」是在去年八月,我剛好結束一個頗完整的身體檢查,健康狀況大致良好,只有血糖和血壓偏高了些。於是我聽從營養專家建議,開始採用最科學的「代謝型態檢測」來作為飲食控管。
回想自己幼年時期,家境清寒、飲食節制、生活簡約,沒有多餘的時間和金錢吃喝玩樂,打工賺學費之餘,就愛讀書、爬山,倒也練就一身好體能。成年後,赴美求學旅居多年,忙於開創自己的事業,創投多家公司,雖忙但頗樂在其中。從未間斷爬山的習慣,也讓我一直保持旺盛的精神和體能。近年來,對於自己有三高的傾向,仔細思考,應是長久以來對於「吃」這件事,總是不在意好還是不好,只要有吃就好!不過這幾年來,基於健康維持的考量,也響應環保,開始茹素。
經過百題的代謝型態問卷檢測,再針對生理異常數值,找到了我的代謝型態——「平衡型的飲食」,也就是在我的一餐食物中,醣類要占45%,蛋白質和脂肪食物則占55%。如果我的飲食大部分偏向醣類食物,或者偏向蛋白質、油脂食物就不符合我的代謝型態飲食計劃。雖然我不是很清楚每樣食物的比例要如何計算,但針對我習慣的飲食,記錄二週後評估,發現我確實沒有吃對適合我的型態食物,經過四週的調整後,倒是觀察到偏高的血糖值逐漸改善。
對於「代謝型態學說」的印象,我並沒有深入了解,但我向來支持專業的研究和建議。既然代謝型態檢測技術在美國已發展超過三十年,而且有數萬人運用它來做個人量身的飲食計劃,獲得成功健康改善。此外,國內有人願意克服語言藩籬、投資心血去學習並把它作為研究論文,相信值得嘗試。
從小到大很多事情我們不盡然可以自己做主,但對於「吃」這件事情,每天都要發生好幾回,我們是可以做自己的主人,擁有絕對的掌控權。我十分認同作者在第一章就談到的「別人的食物可能是你的毒藥」(One man’s food is another’s poison)這句羅馬古老的智慧語言。每個人應該瞭解自己的體質,吃對適合自己的食物,加上適度的運動與舒壓,就有益於健康。但要如何吃出健康,就是一門學問了。
相信讀者可從本書豐富的內容,獲得寶貴的知識和方法。並祝福各位成為管理自己健康的主人!幸福平安
安那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陳五福
推薦序三
營養科學的現代新觀念
相較於早期的傳統生活,近年來,有愈來愈多國人因工作及生活壓力,長期為焦慮、頭痛、失眠、蕁麻疹等雜症所苦,甚至罹患癌症等可怕疾病。殊不知,這些問題的產生皆與飲食極大的關連。由於飲食不當,導致營養無法均衡攝取,進而危及具保護與修復功能的免疫系統,讓人體容易受到有毒物質、環境汙染及其他腫瘤疾病的攻擊。因此,若想擁有健康的身體,首要之務,便是強化自身的免疫系統。然而,想要擁有強而有力的免疫系統,則有賴於健康的飲食方法。
《代謝型態飲食全書》敘述了古老飲食智慧與人類生存的歷程,內容深入淺出,雖然是譯自英文原著,卻頗能吸引吾人的閱讀。文中提到相當多現代飲食與傳統飲食的差異與造成差異的原因。傳統時代對飲食與醫學知識的解讀,大都由個人經驗與觀察而得,而現代醫學與科學對於如何解讀飲食對健康的影響,猶如科學拼圖一般,越趨明確。兩者之間看似並無交集,但實則不然,由本書所提供的資訊或可一見端倪。
筆者從事營養科學教育工作多年,總是想盡辦法藉由臨床與生活中的實例,來引導學生們愉快學習營養與慢性疾病的相關學問,本書已具備上述吸引讀者的特色。此外,譯者審慎譯出原著的精華,提供給廣大讀者新的思維,應是閱讀本書的另一個收穫吧!
臺北醫學大學 保健營養學系教授
黃士懿
推薦序四
食物決定你的健康
最近,因為授課忙,難有時間走筆續寫,三年尚未完成的習慣心理學系列書的第六冊《良好思考習慣》那本書。不過,偶爾在腦中想,一旦該書殺青,則打算寫一本「良好飲食習慣」。覺得「良好飲食習慣」是一個人維持心理健康的至要基礎之一。
怎樣的吃法、吃什麼一個人才能身體健康,打好心理健康的穩固基礎呢?有撰寫這一本書的願景,因此最近頗留意於此議題的相關資料,包括新聞報導以及新書介紹。但是,一直以來有個印象,關於吃什麼,一個人才會保持健康,或拾回健康的訊息雖然數不盡,但內容常常前後不一致,有時甚至互相矛盾,或南轅北轍。因為著書的行為要慎重考慮它對於讀者群的影響後果,尤其與讀者的生理健康息息相關的「良好飲食習慣」之類的書;因為此類書籍所記載的內容必須是肯定會帶來好影響的,能造福人群的,不然不如一字不寫。
當站在選擇參考資料的十字路口時,恰巧接獲商周出版的推薦邀請。詳知該書的名稱和內容後,自忖那就是我望穿秋水盼等了多時的那類參考資料,所以很快地對他表示樂意為其效勞。
接到稿本後,我就忙中抽空瀏覽了每章的題目,以及第一章的前面幾頁。唸了第一章的標題:「別人的食物可能是你的毒藥」的感覺是著者的用詞未免太誇張,所以就在第一頁空白處寫下了「這怎麼可能?」的評語,帶著好奇心和半信半疑的心,我繼續把小標題「古老的飲食智慧」的一節讀完;覺得這一節的內容雖是充滿了神奇色彩,但是並非天花亂墜,而是「言之有物」、「有憑有據」的。所以我在同頁的譯稿空白處又寫下一段批語:「好像是神話,一千零一夜的阿拉伯天方夜譚,但是又有證據的科學式敘述」。
就這樣,我讓自己的好奇心以及追尋新知識的慾求欲罷不能地每天一有時間就把譯稿捧在手中貪讀下去。時值寒流正在北台灣肆虐,人人喊「冷呀冷呀」的新曆年剛過的節季,向來怕冷的我卻忘了寒氣,邊唸邊用紅筆在譯稿上的每一重點處劃下紅線,幾乎每頁都少不了五條以上的。可見,我唸得多出神,也可見此書的內容舖滿了令人撿不完的黃金知識稻穗。
第二章的章名是「代謝型態發展史」。內容比比皆是扣人知識心弦,令人產生知性感動的內容。看完了這一章,我感動之餘,不得不又在空白處寫下「這是醫療史上的革命性發現」。
第三章取名為「全新的醫療思維」,章內有「對抗醫學」、「對症醫學」和「另類醫學」等新名稱。作者認為,過去的傳統醫學和新興的另類醫學都屬於「症狀和疾病導向思維」的醫學,較能有效處理,急
你吃對了嗎?──先建立正確觀念
三年來,我曾經受邀替十幾本書寫過推薦序,而這本《代謝型態飲食全書》,是我所推薦的書籍當中,最重要的一本。這本書中所提出的觀念,是許多生機飲食的愛好者、營養師、醫師,所嚴重缺乏的知識。代謝型態的知識,在華人世界裡,除了我在《吃錯了,當然會生病!》、《吃對了,永遠都健康!》有概略性的介紹之外,幾乎鮮少有其他作者或專家提及。我很高興這本《代謝型態飲食全書》的中譯本終於問世,如果能發揮它的影響力,一定會對想追求健康的華人有很大的助益。
這本書,詳細解釋一個劃時代的知識──代謝型態。我第一次接觸代謝型態的觀念,是我在美國唸自然醫學院的最後一年,臨床指導教授薛爾曼醫師告訴我們代謝型態的觀念有多麼重要,而且如何徹底改變他的開業方式。他本來專精草藥學與同類療法,但是,由於發現病人常常因為吃錯代謝型態的食物,導致身體出現各種不平衡的症狀。與其給予草藥或其他天然藥物,薛爾曼醫師發現,只要正確檢測出病人的代謝型態,然後調整飲食的比例,很多疾病就可以漸漸改善,甚至不藥而癒。
當年,身為實習醫師的我,實在無法判斷教授所言可靠與否,吃對食物比例真的有這麼重要嗎? 畢業後有幸到加州的克里斯多醫師診所進一步學習檢測方法,然後加以應用在自己和病人身上,我才開始確定它的真實性與重要性。幾年的臨床累積下來,我發現很多人的血糖不穩、慢性疲倦、腎上腺衰竭、頭昏眼花、情緒不穩、免疫力下降、甚至肥胖,都和代謝型態失衡有密切關係,有時只要簡單地調整飲食比例,就可以把困擾多時的毛病治好,效果之好,時常出人意料。
我自己也是代謝型態的忠實擁護者,每天身體力行,奉行不悖,若是有幾餐吃錯比例,敏感的我就可以感覺到身體開始失衡。我常常四處演講,有時甚至一天要從早上講到晚上,但卻不會累、聲音也不沙啞。很多聽眾問我怎麼辦到的?可以講到晚上還是精力十足? 其實,我的祕密之一,就是要根據自己的代謝型態,吃對食物比例。如果我吃錯了,就不容易維持體力。
八十年來,雖然代謝型態是由西醫師、牙醫師、自然醫學醫師、脊骨神經醫師等等專家所貢獻集合而成的一門學問,但是,它所代表的精神,其實正是自然醫學的精隨。在此書的一開始,你就會看到一些古老原住民飲食,雖然吃的食物極端不同,卻都讓人強健有力。目前的營養學和醫學還有許多盲點,而且太過於微觀,以致無法解釋很多簡單的現象。此書中充滿許多宏觀的看法,可以激勵讀者從另一個角度來思考健康。
如果你是初次閱讀本書,你可能還不能理解這本書的重要。你一定要親自體驗看看,把自己的代謝型態測出來,然後改變飲食,你就會漸漸發現身體真的不一樣。正確的代謝型態飲食我已經奉行多年,這本書對我而言,不是「重要」兩個字可以形容,而是一本「不可或缺」的健康寶典。想要維持優良的生理運作,或是要促進身體健康,我強烈推薦讀者細讀此書,加以靈活運用,您一定會大有收穫的!
最後,希望各位讀者能建立正確觀念,身體力行,永保健康!
美國自然醫學博士、美國維爾康天然診所院長
陳俊旭
推薦序二
吃對食物,做自己健康的主人
第一次接觸「代謝型態學說」是在去年八月,我剛好結束一個頗完整的身體檢查,健康狀況大致良好,只有血糖和血壓偏高了些。於是我聽從營養專家建議,開始採用最科學的「代謝型態檢測」來作為飲食控管。
回想自己幼年時期,家境清寒、飲食節制、生活簡約,沒有多餘的時間和金錢吃喝玩樂,打工賺學費之餘,就愛讀書、爬山,倒也練就一身好體能。成年後,赴美求學旅居多年,忙於開創自己的事業,創投多家公司,雖忙但頗樂在其中。從未間斷爬山的習慣,也讓我一直保持旺盛的精神和體能。近年來,對於自己有三高的傾向,仔細思考,應是長久以來對於「吃」這件事,總是不在意好還是不好,只要有吃就好!不過這幾年來,基於健康維持的考量,也響應環保,開始茹素。
經過百題的代謝型態問卷檢測,再針對生理異常數值,找到了我的代謝型態——「平衡型的飲食」,也就是在我的一餐食物中,醣類要占45%,蛋白質和脂肪食物則占55%。如果我的飲食大部分偏向醣類食物,或者偏向蛋白質、油脂食物就不符合我的代謝型態飲食計劃。雖然我不是很清楚每樣食物的比例要如何計算,但針對我習慣的飲食,記錄二週後評估,發現我確實沒有吃對適合我的型態食物,經過四週的調整後,倒是觀察到偏高的血糖值逐漸改善。
對於「代謝型態學說」的印象,我並沒有深入了解,但我向來支持專業的研究和建議。既然代謝型態檢測技術在美國已發展超過三十年,而且有數萬人運用它來做個人量身的飲食計劃,獲得成功健康改善。此外,國內有人願意克服語言藩籬、投資心血去學習並把它作為研究論文,相信值得嘗試。
從小到大很多事情我們不盡然可以自己做主,但對於「吃」這件事情,每天都要發生好幾回,我們是可以做自己的主人,擁有絕對的掌控權。我十分認同作者在第一章就談到的「別人的食物可能是你的毒藥」(One man’s food is another’s poison)這句羅馬古老的智慧語言。每個人應該瞭解自己的體質,吃對適合自己的食物,加上適度的運動與舒壓,就有益於健康。但要如何吃出健康,就是一門學問了。
相信讀者可從本書豐富的內容,獲得寶貴的知識和方法。並祝福各位成為管理自己健康的主人!幸福平安
安那健康管理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長
陳五福
推薦序三
營養科學的現代新觀念
相較於早期的傳統生活,近年來,有愈來愈多國人因工作及生活壓力,長期為焦慮、頭痛、失眠、蕁麻疹等雜症所苦,甚至罹患癌症等可怕疾病。殊不知,這些問題的產生皆與飲食極大的關連。由於飲食不當,導致營養無法均衡攝取,進而危及具保護與修復功能的免疫系統,讓人體容易受到有毒物質、環境汙染及其他腫瘤疾病的攻擊。因此,若想擁有健康的身體,首要之務,便是強化自身的免疫系統。然而,想要擁有強而有力的免疫系統,則有賴於健康的飲食方法。
《代謝型態飲食全書》敘述了古老飲食智慧與人類生存的歷程,內容深入淺出,雖然是譯自英文原著,卻頗能吸引吾人的閱讀。文中提到相當多現代飲食與傳統飲食的差異與造成差異的原因。傳統時代對飲食與醫學知識的解讀,大都由個人經驗與觀察而得,而現代醫學與科學對於如何解讀飲食對健康的影響,猶如科學拼圖一般,越趨明確。兩者之間看似並無交集,但實則不然,由本書所提供的資訊或可一見端倪。
筆者從事營養科學教育工作多年,總是想盡辦法藉由臨床與生活中的實例,來引導學生們愉快學習營養與慢性疾病的相關學問,本書已具備上述吸引讀者的特色。此外,譯者審慎譯出原著的精華,提供給廣大讀者新的思維,應是閱讀本書的另一個收穫吧!
臺北醫學大學 保健營養學系教授
黃士懿
推薦序四
食物決定你的健康
最近,因為授課忙,難有時間走筆續寫,三年尚未完成的習慣心理學系列書的第六冊《良好思考習慣》那本書。不過,偶爾在腦中想,一旦該書殺青,則打算寫一本「良好飲食習慣」。覺得「良好飲食習慣」是一個人維持心理健康的至要基礎之一。
怎樣的吃法、吃什麼一個人才能身體健康,打好心理健康的穩固基礎呢?有撰寫這一本書的願景,因此最近頗留意於此議題的相關資料,包括新聞報導以及新書介紹。但是,一直以來有個印象,關於吃什麼,一個人才會保持健康,或拾回健康的訊息雖然數不盡,但內容常常前後不一致,有時甚至互相矛盾,或南轅北轍。因為著書的行為要慎重考慮它對於讀者群的影響後果,尤其與讀者的生理健康息息相關的「良好飲食習慣」之類的書;因為此類書籍所記載的內容必須是肯定會帶來好影響的,能造福人群的,不然不如一字不寫。
當站在選擇參考資料的十字路口時,恰巧接獲商周出版的推薦邀請。詳知該書的名稱和內容後,自忖那就是我望穿秋水盼等了多時的那類參考資料,所以很快地對他表示樂意為其效勞。
接到稿本後,我就忙中抽空瀏覽了每章的題目,以及第一章的前面幾頁。唸了第一章的標題:「別人的食物可能是你的毒藥」的感覺是著者的用詞未免太誇張,所以就在第一頁空白處寫下了「這怎麼可能?」的評語,帶著好奇心和半信半疑的心,我繼續把小標題「古老的飲食智慧」的一節讀完;覺得這一節的內容雖是充滿了神奇色彩,但是並非天花亂墜,而是「言之有物」、「有憑有據」的。所以我在同頁的譯稿空白處又寫下一段批語:「好像是神話,一千零一夜的阿拉伯天方夜譚,但是又有證據的科學式敘述」。
就這樣,我讓自己的好奇心以及追尋新知識的慾求欲罷不能地每天一有時間就把譯稿捧在手中貪讀下去。時值寒流正在北台灣肆虐,人人喊「冷呀冷呀」的新曆年剛過的節季,向來怕冷的我卻忘了寒氣,邊唸邊用紅筆在譯稿上的每一重點處劃下紅線,幾乎每頁都少不了五條以上的。可見,我唸得多出神,也可見此書的內容舖滿了令人撿不完的黃金知識稻穗。
第二章的章名是「代謝型態發展史」。內容比比皆是扣人知識心弦,令人產生知性感動的內容。看完了這一章,我感動之餘,不得不又在空白處寫下「這是醫療史上的革命性發現」。
第三章取名為「全新的醫療思維」,章內有「對抗醫學」、「對症醫學」和「另類醫學」等新名稱。作者認為,過去的傳統醫學和新興的另類醫學都屬於「症狀和疾病導向思維」的醫學,較能有效處理,急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