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貳拾醫典:家庭健康營養照護全書

  • 9 378
    420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最專業、最完整的預防營養醫學指南  終於上市!
 
★ 20年來場場爆滿、一位難求臺大醫院【午餐約會】活動精華秘笈
★ 由醫師深入淺出講解各疾病成因;營養師打造103道美味食譜
★ 預防勝於治療,有目地的飲食,能為自己及全家人打造不生病的生活
 
飲 食、藥物和運動是病患與慢性病共存的不二法門,但光是提供住院病人的治療伙食是不夠的,因此臺大醫院營養室開始有了「午餐約會」的構想,並於每個月的第三 個星期六,利用午餐的時間,一面用餐一面宣導營養飲食的重要,希望能透過治療飲食的團體衛教,協助病患們落實飲食治療。「午餐約會」自1995年舉辦至今 剛好滿20年,共舉辦240餘場。
 
本書的架構規劃與「午餐約會」的流程一致。首先由醫師介紹各種疾病、症狀及治療方法,接著由營養師指出要改善這些症狀或問題時,您最需要也最適合的營養是什麼,最後列出在家方便烹煮、營養均衡的一餐,讓大家來參照學習。只要依照書中的建議,就可以獲得健康。
 
由 43位臺大醫師、營養師團隊、資深廚師全力打造「午餐約會」的精華集結,收錄了各年齡層常見疾病的成因、症狀、治療方式、飲食建議,以及專業廚師的烹調示 範。內容包含五大面向:【腸胃金鐘罩】【生活習慣殺手】【寶刀未老】【美力大進擊】【均衡的生活】,共二十個健康主題,103道食譜,書中均詳述發生原 因、症狀、預防及改善方法,幫助全家人增強免疫力、遠離疾病。
 
◎腸胃系統篇:包含膽結石飲食、胃食道逆流、脂肪肝、大腸癌飲食;
◎生活習慣篇:包含代謝症候群、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心血管疾病、生活習慣病;
◎寶刀未老篇:包含退化性膝關節炎、預防失智、黃斑部病變;
◎美力進擊篇:包含更年期保養、夏日皮膚的美白保養,及骨質疏鬆;
◎均衡生活篇:包含了樂活紓壓、免疫疾病、癌症面面觀、過敏、素食保健等。
 
這是一本全年齡層的預防營養醫學專書,除了可提供家庭保健的健康指南,亦可提供營養師、醫師等專業人士,作為飲食保健及預防疾病之重要參考書籍。
 
本書特色
 
等危機出現才開始去了解疾病,太慢!
從疾病成因出發,學習如何用吃來預防疾病,才有用。
最專業、最完整的預防營養醫學指南  終於上市!
 
你是否曾經看著身旁親朋好友「突然」得病,開始擔心下一個會不會是自己?快快矯正觀念,危險因子的出現不突然,可能一直存在你身邊!因此,預防醫學重要性更勝事後求名醫!為自己的生命做功課,事先了解疾病、用「吃」來預防,才是踏出建構健康人生的第一步。
 
本書包含五大面向【腸胃金鐘罩】【生活習慣殺手】【寶刀未老】【美力大進擊】【均衡的生活】,並從其中細分二十個健康主題,讓讀者可以按圖索驥,輕鬆找到擔憂的疾病,同時注意到生活疏忽之處,幫助全家人增強免疫力、遠離疾病。
 
臺大營養部【午餐約會】20年精華集結,共有23位專業醫師、20位專業營養師的疾病預防飲食建議,以及5位臺大資深廚師的烹飪示範。
 
包羅萬象食譜共103道,易學易做,不會做菜的人也能輕易烹煮營養美味的一餐。面對食安問題:自己煮、最安心 。
 
為家庭不可或缺、隨時可以檢索的疾病預防、飲食醫療寶典。

名人推薦

專業推薦
 
陳石池 臺大醫院副院長
黃璉華 臺大醫院護理部主任
賴鴻緒 臺大醫院外科部主任
楊榮森 臺大醫院骨科部主任
鄭金寶 臺大醫院營養室主任

目錄

推薦序
 
(一)家庭健康必備的工具書   /  陳石池 臺大醫院副院長
(二)落實飲食治療,提升醫病品質 / 黃璉華 臺大醫院護理部主任
(三)飲食健康,是預防醫學最重要的一環 / 賴鴻緒 臺大醫院外科部主任
(四)午約健康營養飲食對策 / 楊榮森 臺大醫院骨科部主任
(五)午餐約會二十年—預防醫學營養飲食實踐者 / 鄭金寶 臺大醫院營養室主任
 
【腸胃金鐘罩】   
認識膽結石  │  王秀伯醫師 / 鄭金寶營養師
胃食道逆流  │  曾屏輝醫師 / 馮馨醇營養師
寶貝你的肝,彩色你的人生  │  楊培銘醫師 /  鄭千惠營養師 
腸保健康-談大腸直腸癌   │  梁金銅醫師 / 黃雅珮營養師
 
【生活習慣殺手】       
預防代謝症侯群  │  莊志明醫師 / 陳乃嘉營養師 
淺談第2型糖尿病的成因與預防  │  張以承、莊立民醫師 / 彭惠鈺營養師  
高血壓及得舒飲食  │  王治元醫師 / 蕭佩珍營養師
高血脂飲食與生活習慣調整  │  蘇大成醫師 / 陳珮蓉營養師
生活習慣病的防治  │  蔡兆勳醫師 / 林京美營養師       
淺談心血管疾病  │  王宗道醫師 / 賴聖如營養師
 
【寶刀未老】       
預防失智,憶不容遲  │  邱銘章醫師 / 孫萍營養師
銀髮族的視力殺手-老年性黃斑部病變  │  楊長豪醫師 / 唐怡伶營養師
退化性膝關節炎  │  林昀毅、王亭貴醫師 / 陳燕慈營養師    
       
【美力大進擊】   
更年期保養  │  江盈澄醫師 / 呂孟凡營養師
骨質疏鬆症  │  楊榮森醫師 / 柳宗文營養師
夏日美妍大作戰  │  蔡呈芳醫師 / 黎佩軒營養師
 
【均衡的生活】           
樂活舒壓  │  朱柏青醫師 / 陳慧君營養師
防癌面面觀  │  高祥豐、鄭安理醫師 / 郭月霞營養師  / 游雅婷營養師
過敏疾病患者與飲食  │  江伯倫醫師         
素食與疾病保健  │  楊榮森醫師 / 姜智礬營養師

序/導讀

【推薦序1】
 
家庭健康必備的工具書
陳石池 / 臺大醫院副院長,臺大醫學院急診醫學科教授
 
本院營養室從1995年開始舉辦「午餐約會」以來,到今年剛好滿20年,每年舉辦12~14場,到現在共舉辦240餘場。主要是利用午餐的時間,一面用餐一面宣導營養飲食的重要,告訴大家如何吃的營養,以確保個人健康。這種不用花費太多時間,又可兼顧學習的效果是相當值得推廣的活動。
 
20年來,這些演講的內容包括5大篇:腸胃金鐘罩、生活習慣殺手、寶刀未老、美力大進擊、均衡的生活等,由臺大醫院臨床各科部醫師,包括腫瘤醫學部、小兒部、外科部、內科部、環境暨職業醫學部、家庭醫學部、骨科部、復健部、神經部、眼科部、皮膚部等23位主任級醫師和教授,加上20位營養師及5位廚師聯合撰寫而成。書中首先由醫師介紹各種疾病或病痛及其治療方法,接著營養師指出要改善這些症狀或問題時,您最需要、最適合的營養是什麼,以及如何來補充,同時列出一些生活中自己可以烹飪的各種食物,讓大家來學習,只要您依照書中的步驟,就可以獲得這些營養,書中同時也會告訴您烹調時要注意的小技術,所以您不但可以吃的健康,您也有機會成為一位健康的小廚師喔!
 
大家都知道「病從口入」是非常重要的觀念,所以只要您吃的有營養,健康一定是屬於您自己的。相信本書的出刊,會讓社會大眾對書中的這些病痛或疾病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同時也了解當面臨這些問題時,告訴自己如何來吃的營養吃的健康。如此,不但會造福自己,也會造福自己的家人,可以說是一本家庭健康必備的工具書,值得大家來閱讀。
 
【推薦序2】
 
落實飲食治療,提升醫病品質
黃璉華 / 護理部主任 
 
回首20年前,我擔任營養部主任時,深感營養部提供住院病人的治療伙食,彙集營養師的專業以及廚師的技藝,嘉惠病患住院期間的飲食需求。我們都知道飲食、藥物和運動是病患與慢性病共存的不二法門,光是提供住院病人的治療伙食是不夠的,因此有了午餐約會的構想,希望能透過治療飲食的午餐約會,加上團體衛教,教給病患出院後在攝食的注意事項,協助他們落實飲食治療。
 
時光飛逝,一轉眼的功夫,午餐約會已開辦20周年。在這20年裡,營養師精進治療飲食的學理與實務,廚師們也成為提供色香味俱全治療飲食的專家。大家在這260多次午餐約會的活動裡,服務病患,也自我成長,帶來無以言喻的成就感。期許未來午餐約會長長久久,繼續造福更多的民眾。
 
【推薦序3】
 
飲食健康,是預防醫學最重要的一環
賴鴻緒 / 臺大醫院外科部主任
 
「午餐約會」在台大醫院已有20年歷史。此約會結合了醫師、營養師的專業醫療講座,並有廚師美味餐點供應,在溫馨健康的氣氛中,提供參與民眾能獲得疾病預防、治療及正確營養知識,並在廚師廚藝的指導下,可應用到日常飲食生活。本人擔任營養部主任期間,發現午餐約會是臨床營養師與民眾交流的絕佳機會,考慮到場場爆滿,民眾反應相當熱烈,便委請當時的鄭金寶副主任(現已榮升為主任)積極規劃,並在台大醫院李源德院長及林芳郁副院長大力支持下,將人數從每月40人拓展至80-100人,迄今參加人數已達2萬4千人左右,成果豐碩,相當令人欣慰。
 
由於台灣大環境及國人生活型態的改變,近年來愈吃愈精緻,運動卻愈來愈少,代謝症候群相關現象愈來愈普遍,慢性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威脅著民眾的健康也愈來愈深。以預防營養醫學的角度,營養室每月舉辦的社區講座「午餐約會」,累積多年經驗,更邀請參與過的醫師、營養師及廚師共同合作推出此書,希望藉由此書幫助民眾提升對飲食健康的重視,也經由對健康飲食知識的了解,做出對自己健康最佳的餐點。本人非常高興此書之出版特別寫此推薦序文,希望大家開卷有益,對自己及家人的健康都有極大助益。
午餐約會,可維護你(妳)我的健康!
 
【推薦序4】
 
午約健康營養飲食對策
楊榮森 / 臺大醫院骨科部主任
 
自古以來,人們一直都在追求美好,許多現代化文明與進步,帶來了更多更大的便利與舒適的生活品質,也提昇更高的文化;但是這些快樂和成就的基礎,仍在於健康和平安,這也是人類生命與生活上的重大基本目標。有賴於醫學的神速進步,許多診治科技化的先進發展,讓當代人們的壽命延長,但相對而言,當代文明社會也出現許多慢性疾病,如心臟病、癌症、骨質疏鬆、高血壓、痛風、高血脂、糖尿病等;而深究其中病因,可見到許多疾病都與飲食息息相關,唯有健康的生活形式,均衡的飲食和適量的運動,才是健康的關鍵。
當今引起飲食不當的原因之一,即是生活形式發生重大改變,人們開始活得更為忙碌,運動活動的時間減少,現下工商社會的飲食文化也亮起紅燈,食品供應方式從傳統市場當日產銷方式,轉變為大賣場的冷凍冷藏食品,加上化學合成技術進步,不少食品混雜著化學物質,如調味料、起雲劑、食品化工產品、反式脂肪等;加上食品充裕,人們經常過度飲食無節制,這種種因素共同造成前述疾病,因此唯有從根本的健康飲食著手,才是防範諸多慢性疾病的根本之道。
 
臺大醫院營養室有鑑於此,從20年前開始,一直致力於推廣和落實健康飲食的觀念,以謀求國民的健康,全營養室上下不遺餘力。除供應健康飲食之外,更舉辦非常多場的午餐約會,邀請各領域的醫師專家、營養師套廚房,面對面指導民眾,共同討論對健康十分重要的寶貴醫療、營養和飲食相關知識和資料,這是一種綜合的活動,每次的午餐約會活動,都是場場圓滿,且滿意度很高,這也是支持營養室一直舉辦此類活動的原動力。回首這項活動,將於2015年屆滿20年,20年的歲月並不算短,這份堅持值得支持與鼓勵。
 
但由於許多民眾提及,午餐約會名額有限,常常報不到名而未能參加,留下些許遺憾。營養室乃籌劃出版精美的書籍供民眾參考,同時也選在這個二十週年的時刻,邀請先前現身說法的專家們,一起來見證此段令人感念和歡欣的歲月,此本營養室針對午餐約會的創作,書名為《貳拾醫典》。本書內容涵蓋歷年主辦之主題,共邀集48位專家作者,共同合作執筆撰寫完成此書,包含本院內、外、骨、皮膚、神經、婦產、腫瘤、職業防治等各科醫師共23位、本室營養師20位及5位廚師,共同完成本著作。本書內容分為腸胃金鐘罩、生活習慣殺手、寶刀未老、美力大進擊和均衡的生活等五大項目,題目內容廣泛且深入;而且除了醫師、營養師文章外,本書另含102道由營養師設計、廚師烹調之食譜,使本書更顯出色、深入淺出且又實用,相當珍貴。
 
這本書是臺大營養室全體同仁和相關專家的心血力作,一定會是每個家庭所需要的疾病飲食索引,對保健而言,非常重要,且書籍編排完善,讓讀者可以快速查詢,有幸受邀自感榮幸,故樂於為本書寫序。
 
【推薦序5】
 
午餐約會二十年—預防醫學營養飲食實踐者
鄭金寶 / 營養室主任
 
歷史發展沿革
 
午餐約會源自民國84年,在戴東原前院長的期許以及黃璉華主任的積極策劃之下,開始第一次的午餐約會,也開啟了「預防醫學走入民眾」的時刻,正式結合醫師、營養師以及廚師的營養健康飲食,與民眾面對面一邊用餐一邊暢談疾病預防、營養知識以及烹調美味餐點的實際行動,在台灣營養界率先開辦且邁入專業營養服務的新紀元。
 

試閱

認識膽結石 文◎王秀伯醫師
膽道系統主要包括:膽囊、肝內膽管、總肝管和總膽管。膽囊外觀呈梨形,位於肝臟下面,經膽囊管(cystic duct)與總膽管連接。膽道系統可有幾類疾病,而膽結石為其中最常見者。膽結石可發生於膽囊、肝內膽管及總膽管內。台灣一般人的盛行率約為5%-10%之間。近年來由於國人偏向西方飲食的習慣,膽囊結石及膽道結石的流行率不斷地上升,而肝內結石則變少。
膽結石的種類
依據組成不同可分成三 種:膽固醇結石 (cholesterol gallstones)、黑色素結石 (black pigment stones)和棕色素結石 (brown pigment stones)。在西方國家,以膽汁中的膽固醇過度飽和為形成結石的白色膽固醇結石。而在我國,則以膽道感染所造成的色素結石為主。而在肝硬化、血液病病患則因對膽汁代謝有問題或溶血,而以黑色結石為主。
膽結石的成因
膽道系統形成結石的因素繁多,絕大多數膽結石不是以膽固醇含量為主,就是以膽紅素的含量為主。結石形成的最基本原因,膽汁組成比例改變所導致,就是膽固醇在膽汁中呈飽和甚至過飽和的狀態;或是非結合膽紅素在膽汁中相對地增多,然後才發生一系列膽結石形成的過程。
膽結石的自然病史
根據研究,多數膽結石患者可長期無症狀(60-80%)。有研究指出,無症狀膽結石患者追蹤10年有15%、20年18%的機會,會產生膽結石相關之疼痛。另一意大利之追蹤研究,無症狀膽結石患者會產生膽結石相關之疼痛之機會為2年11.9%、4年16.5%及10年25.8%;10年後,則有3%無症狀膽結石患者會產生膽結石相關之併發症,如膽囊炎、胰臟炎、阻塞性黃疸等。
膽結石相關的危險因子
年齡、性別(女多於男)、懷孕(改變膽固醇的新陳代謝,膽囊收縮能力降低)、肥胖與快速體重減輕、手術(切除迷走神經引起膽膽收縮不良、迴腸切除)、感染(傷寒、寄生蟲)、膽管阻塞、溶血性貧血、迴腸疾病(克隆氏症、結核)、肝管形態異常(肝內結石形成有關)、藥物(避孕藥、Clofibrate、Ceftriaxone、Octreotide)、全靜脈營養(膽囊收縮能力降低)。
膽結石相關的併發症
膽囊結石可造成急性膽囊炎、膽囊積膿、慢性膽囊炎、膽囊癌等病理變化,而膽囊結石掉入總膽管更可引發膽管炎或急性胰臟炎。肝內結石則以發膽管炎為主。肝內膽管結石有合併膽管癌的問題,在解剖的案例中,肝內膽管結石合併有膽管細胞癌(cholangiocarcinoma)有10%。而臨床報告則2.4-5%。台灣外科醫學會曾提醒,肝內膽管結石術後如果有重複膽管炎、體重減輕、貧血、不易治療之疼痛,應小心膽管細胞癌之合併存在。
膽結石會有何症狀(如何發現)
多數膽囊內結石患者可長期甚至終生無症狀,常在接受超音波檢查時發現。而症狀之出現,常起因於結石之移行。臨床症狀可分為一般症狀與急性症狀,消化不良和脂肪耐受不良通常是膽囊疾病的一般症狀。膽囊結石之急性症狀主要有劇烈上腹部或右上腹疼痛,典型的膽絞痛是持續性的,並會向右肩胛區放射。結石通過膽囊管時可產生阻塞症狀,暫時性的膽囊管阻塞會引起腹痛,而持續性阻塞則引起急性膽囊炎。黃疸、寒顫、高燒起因為膽道阻塞合併發炎、感染。
膽結石如何治療
一般建議,無症狀膽囊結石先追蹤即可。一旦出現症狀或併發症則進行手術切除。合併糖尿病或需長期應用靜脈營養的病人,有人建議做預防性膽囊切除。腹腔鏡膽囊切除術已成為有症狀膽囊結石症治療的主要方法。急性膽囊炎手術前,首先包括禁食、靜脈補充液體和電解質、靜脈注射抗生素治療。如不馬上手術,必要時得先進行經皮穿肝膽囊引流術(PTCCD(放射線科))引流。膽管結石,目前可利用內視鏡取石法(逆行性膽胰管攝影術(ERCP))之技術,將結石由膽管中取出。其成功率為90%以上。藉由操作內視鏡清除結石的方法,儼然已成為主流;而手術開刀,反而成為內科治療失敗後及特殊情況下的治療選擇。膽囊結石合併膽管結石的情況,目前多以ERCP去除膽管內結石,然後進行腹腔鏡膽囊切除術,為二階段治療。至於肝內結石,主要以手術為主,也有部分醫院進行經皮穿肝膽道鏡來治療肝內膽管結石,惟需時較久。
如何預防與保養
一般而言,膽結石雖知其相關危險因子,並無預防其發生之法。重要的是早期知道自己有膽結石,避免結石發作(避免高脂食物),而發作時及時就醫,為最好之策。

膽結石病人怎麼吃? 文◎鄭金寶 / 營養室主任
有關膽結石的飲食,我們可以從三個面向談起:(1)已經罹患膽結石,但尚未開刀;(2) 已經開刀割除膽囊的飲食;以及(3) 預防膽結石發生的飲食。
未開刀膽結石病人之飲食
對於還未開刀的膽結石病人,首要之道是減少因為飲食而造成發作不適。通常醫師會建議病人採用低脂飲食以避免膽結石發作造成疼痛,雖然沒有確定的研究證實減少飲食中的脂肪與減輕疼痛有關,不過至少對於出現脂肪瀉的人,低脂飲食是必須的。而低脂飲食會導致患者的體重減輕,所以原本體重就偏瘦的人,應該諮詢營養師尋求協助。膽結石病人的飲食原則雖然建議低脂,但絕對不需要”無脂”飲食,脂肪也是人體必要的營養素。而因為肥胖和快速減重都是膽結石的危險因子,所以體重過重的人,應該要減重,但是千萬不能快速減重,以一週減0.5公斤的速度較佳。
另外,有些人吃某些特定食物就會引發疼痛,此時就要小心避免這些食物。最後當然不要忘了要攝取豐富的新鮮蔬菜水果,纖維質攝取不足也是引發膽結石形成的因素之一哦!
建議的飲食選擇 不建議的飲食選擇
 少量多餐。
 脂肪攝取量控制在低於30%總熱量,可以諮詢營養師如何達到這個目標。
 選擇無脂或低脂的食物。注意看看食品包裝的營養標示,選擇每份脂肪含量低於3克的食物。  高脂或油炸的食物
 口味重的食物
 會產氣的食物
開刀後的病人飲食
膽囊切除之後雖然成為”無膽”一族,但無膽只是沒有膽囊,膽汁還是有的。因為膽汁是由肝臟製造,膽囊只是貯存膽汁的地方。所以此時並不需要採用低脂飲食,當然也非不忌口的開始高脂飲食。健康飲食的脂肪攝取量建議是占總熱量的30%。剛開完刀的階段,要慢慢漸近的增加脂肪以提高適應性。
不過在動過刀之後,建議應該回想一下,哪些飲食和生活習慣讓我容易有膽結石?經過動刀之痛後,我可以改變哪些不好的飲食習慣,讓這個痛提醒我們往健康飲食之路邁進。
最後我們就來看看,哪些飲食因素容易誘發膽結石的形成,平日應儘量避免,如此才能預防膽結石的發生。
預防膽結石的生活與飲食型態
根據發表在美國臨床營養學雜誌的報告1,多坐少動的生活型態、動物性脂肪和精製糖攝取過高,以及纖維質攝取不足的飲食型態,都是促使膽結石形成的危險因子。所以我們可以在飲食和生活型態上做些調整,以預防膽結石的形成:
1、 健康減重與避免肥胖:肥胖者膽汁中的膽固醇比例較高,比較容易會結晶變成膽結石。所以體重過重的人,應該做好體重控制,但必須注意減重的速度。一般建議的健康減重速度是一週約減0.5公斤,如果一週減1~1.5公斤以上就容易增加膽結石的形成,或使得原本沒有症狀的膽結石變成有症狀的膽結石。所以說,減重是有幫忙的,但不要減得太快。減重時,如果自覺很努力,但體重就是減不下來,該怎麼辦呢?除了諮詢營養師外,要把握一個大原則:不要吃高熱量的食物。
2、 避免高熱量、高油脂飲食:高熱量或高脂飲食會使得膽汁的膽固醇比例增加,而容易沈澱形成結石。所以減重時先不論體重是否有降低,應先將飲食中的熱量和脂肪減少下來,「好事」自然就會跟著來。
3、 增加纖維質、減少精製飲食和甜食:不論胖瘦,精製澱粉類和甜食攝取過量,或是富含纖維的蔬菜、水果或全穀類食品攝取不足的人,都比較容易產生膽結石。其實,纖維質是體內好菌的食物來源,好菌長得好,會讓壞菌長得少。如果飲食的纖維質攝取不足,壞菌增加,可能因而刺激膽汁膽固醇分泌增加。所以食量大老是覺得吃不飽時,可以多選擇食用新鮮的蔬菜水果;若是還是很想吃米飯時,應將白米、白麵粉換成全穀根莖類,例如全麥、糙米、胚芽米、地瓜或馬鈴薯等,不但可減少熱量,還可增加纖維的攝取量。如果自己不胖,飲食量也不大,那還要注意什麼呢?...你有吃早餐嗎?你一天吃幾餐?
4、 三餐正常、記得吃早餐:膽結石形成的原因,除了膽汁中的膽固醇比例過高,膽囊收縮的頻率減少也是重要的因素。由於膽囊必須經由進食的刺激才會收縮,所以如果長時間空腹,就像一杯鮮果汁放著不動就會出現沈澱的果渣;膽汁在久久不動的膽囊中,膽固醇就會堆積變成結晶。所以不吃早餐、每天進餐次數較少的人,膽囊不動的時間比較長,結石的機率也會增加。就讓我們從一天的早餐開始健康的飲食、為身體加好油、讓一天充滿活力的動起來吧!

參考文獻
1. Diet, physical activity, and gallstones--a population-based, case-control study in southern Italy. Misciagna G, Centonze S, Leoci C, Guerra V, Cisternino AM, Ceo R, Trevisan M. Am J Clin Nutr. 1999 Jan;69(1):120-6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581355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64
    • 商品規格
    • 16開19*26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7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