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山上班族養生之道(經典改版)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為人處世,就在一個「順」字,心不順,則外在環境也就不會順。
從自身協調、鍛鍊氣血循環開始,在有形上求氣順,在無形上求心順。
跟著當代氣功大師一起從行住坐臥中修煉,
動靜並修、內外兼養,而至一炁流行。
順在志也,志在順也。
身順,就是把全身的氣血循環鍛鍊到完全順暢的地步;
心順,就是讓自己的精神領域清朗通透,沒有矛盾與衝突。
本書乃針對上班族因長期工作而引起的身體病況,及如何在工作場合中智慧圓融、為人處世,所寫的一本書。
全書分成兩篇:養性篇與養生篇。
養性篇著重在職場上做人、做事的道理,與企業管理之道。養生不離修心,唯有在工作中藉事煉心,才能磨練出圓融無礙的智慧,以致於一通百通,在任何情況下皆能自適、自在、自處,不受環境變遷的干擾。
養生篇乃針對上班族常見的五十種毛病,提出改善、調理的保健功法。每個功法均有詳盡的照片說明,從基礎循序漸進,引導讀者從功法的鍛鍊中提升性靈,最終達到動靜兼修、內外兼養的修行境界,並能體魄強健、沉著練達、事事洞明!
〔各界推薦〕
《李鳳山上班族養生之道》一書言及修身立命與處事做人之一貫大道,正是印證了先賢的思想。只要堅守正法、堅心有恆,盡心知性、健康長壽都在你的掌握中。這真是一本明體達用的好書。
──李可梅,著名美術家
這麼好而簡單易學的養生術,若能在企業界多加推廣,必能增加企業內外的和諧與團結,進而創造業績,同時也能提升生活品質。更期盼社會各界,甚至立法院諸公,都能開始練氣功,則社會更加和諧,全國上下能團結一致,國家興旺矣!
──詹仁道,前泰山企業集團總裁
本書除教上班族可練習的簡易功法外,並闡釋上班族正確工作觀的建立及職場應對的心態。職場亦如修行的道場,將氣功的順、鬆、靜、放、通等要訣應用在工作的待人接物上,是練氣的更高意境。如書中所言,將工作上的挑戰、人際上的磨難,轉念為修行上的「苦行」,得以化除心中的窒礙;累積自己一點善的力量,將無形轉化工作環境的氣氛。
──黃翠吟,前泰山文化基金會執行長
《李鳳山上班族養生之道》一書真是豐富又淺顯易懂,讓人沒有學習的壓力,卻又拍案叫絕!若上班族能從中體悟道理並加以實踐,必能氣宇非凡、氣定神閒、身心靈健康、創造幸福快樂的人生。
──張錦貴,曾任政治大學高階管理班教授
李師父與國科會合作十餘年,希望藉由現代的科技,證實相傳數千年,中國練武者口中看不見、摸不到的氣是存在的,讓人們對中國功夫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同時李師父傳授的不只是功夫,也藉由傳授功夫的過程傳授中國武者的精神。
──王端,曾任民生報家庭版主編
有人問追求健康的竅門是什麼?答案就在「人之生死,只在一呼一吸之間」;有人問哪一種運動最好?答案就在「身心靈合一的有氧運動──氣功」;有人問我大病後對於生活的看法?答案就在「生活就是修行場」。基於自己的經驗,讓我在閱讀李師父的《李鳳山上班族養生之道》時,非常確定這會是忙碌的現代人,快速入手認識氣功並體驗氣功好處的利器。
──馬雨沛,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助理教授兼祕書長
身為專業經理人,每日公私雜務,不知凡幾。跟隨李師父修習氣功以來,每逢困頓晦暗,或有思慮不清的時候,常默記師父傳授的口訣心法,體內之氣,自然循環,周而復始,直到心緒穩定,豁然開朗;遇事處決的思緒也為之丕變,態度從容自信且氣度寬宏。
──范瑞穎,前台灣大哥大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從自身協調、鍛鍊氣血循環開始,在有形上求氣順,在無形上求心順。
跟著當代氣功大師一起從行住坐臥中修煉,
動靜並修、內外兼養,而至一炁流行。
順在志也,志在順也。
身順,就是把全身的氣血循環鍛鍊到完全順暢的地步;
心順,就是讓自己的精神領域清朗通透,沒有矛盾與衝突。
本書乃針對上班族因長期工作而引起的身體病況,及如何在工作場合中智慧圓融、為人處世,所寫的一本書。
全書分成兩篇:養性篇與養生篇。
養性篇著重在職場上做人、做事的道理,與企業管理之道。養生不離修心,唯有在工作中藉事煉心,才能磨練出圓融無礙的智慧,以致於一通百通,在任何情況下皆能自適、自在、自處,不受環境變遷的干擾。
養生篇乃針對上班族常見的五十種毛病,提出改善、調理的保健功法。每個功法均有詳盡的照片說明,從基礎循序漸進,引導讀者從功法的鍛鍊中提升性靈,最終達到動靜兼修、內外兼養的修行境界,並能體魄強健、沉著練達、事事洞明!
〔各界推薦〕
《李鳳山上班族養生之道》一書言及修身立命與處事做人之一貫大道,正是印證了先賢的思想。只要堅守正法、堅心有恆,盡心知性、健康長壽都在你的掌握中。這真是一本明體達用的好書。
──李可梅,著名美術家
這麼好而簡單易學的養生術,若能在企業界多加推廣,必能增加企業內外的和諧與團結,進而創造業績,同時也能提升生活品質。更期盼社會各界,甚至立法院諸公,都能開始練氣功,則社會更加和諧,全國上下能團結一致,國家興旺矣!
──詹仁道,前泰山企業集團總裁
本書除教上班族可練習的簡易功法外,並闡釋上班族正確工作觀的建立及職場應對的心態。職場亦如修行的道場,將氣功的順、鬆、靜、放、通等要訣應用在工作的待人接物上,是練氣的更高意境。如書中所言,將工作上的挑戰、人際上的磨難,轉念為修行上的「苦行」,得以化除心中的窒礙;累積自己一點善的力量,將無形轉化工作環境的氣氛。
──黃翠吟,前泰山文化基金會執行長
《李鳳山上班族養生之道》一書真是豐富又淺顯易懂,讓人沒有學習的壓力,卻又拍案叫絕!若上班族能從中體悟道理並加以實踐,必能氣宇非凡、氣定神閒、身心靈健康、創造幸福快樂的人生。
──張錦貴,曾任政治大學高階管理班教授
李師父與國科會合作十餘年,希望藉由現代的科技,證實相傳數千年,中國練武者口中看不見、摸不到的氣是存在的,讓人們對中國功夫有更進一步的認識。同時李師父傳授的不只是功夫,也藉由傳授功夫的過程傳授中國武者的精神。
──王端,曾任民生報家庭版主編
有人問追求健康的竅門是什麼?答案就在「人之生死,只在一呼一吸之間」;有人問哪一種運動最好?答案就在「身心靈合一的有氧運動──氣功」;有人問我大病後對於生活的看法?答案就在「生活就是修行場」。基於自己的經驗,讓我在閱讀李師父的《李鳳山上班族養生之道》時,非常確定這會是忙碌的現代人,快速入手認識氣功並體驗氣功好處的利器。
──馬雨沛,淡江大學大眾傳播學系助理教授兼祕書長
身為專業經理人,每日公私雜務,不知凡幾。跟隨李師父修習氣功以來,每逢困頓晦暗,或有思慮不清的時候,常默記師父傳授的口訣心法,體內之氣,自然循環,周而復始,直到心緒穩定,豁然開朗;遇事處決的思緒也為之丕變,態度從容自信且氣度寬宏。
──范瑞穎,前台灣大哥大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
目錄
						〈專文推薦〉健康長壽法就是調氣養神    李可梅
〈專文推薦〉能創造業績、提升生活品質的氣功 詹仁道
〈專文推薦〉上班族保健的方便法門 黃翠吟
〈專文推薦〉樂在工作,邁向成功 張錦貴
〈專文推薦〉一個很真的人 王端
〈專文推薦〉生活修行就是一種生活形態 馬雨沛
〈專文推薦〉練氣健身,至正至善 范瑞穎
〈前言〉順在志也,志在順也
【養性篇】
人之生死,只在一呼一吸之間
行住坐臥皆不離「氣」
身心靈合一的有氧運動──氣功
每天十分鐘,十年不得了!
自己先明白,明師才會來
五行合襯,五色調和──辦公好風水
同流不同流?合污不合污?
經常換頭路,跟誰過不去?
生意相惜,企業互利
人人講義氣,不怕不景氣
為人處事,三七分帳
八關考量,完美企畫
溝通有技巧,共同致妙道
心懷悲憫,尊重到底,好人做盡
各守本分,互補其短──合作的最高法則
協調談判的高度技巧──順、轉、和
成功的領導人──五心查照
自信通神──理通、氣通、象通
伯樂不識千里馬,問題還是在自己
生活就是修行場
【養生篇】
練功注意事項
定靜安慮
揣摩疏通
曲中求直
坐定擎天
卑恭伏地
和合首俯
天行運轉
後顧無憂
中和無偏
平治正行
搖擺中定
懷抱滿足
應症對治檢索表(一)
應症對治檢索表(二)
				〈專文推薦〉能創造業績、提升生活品質的氣功 詹仁道
〈專文推薦〉上班族保健的方便法門 黃翠吟
〈專文推薦〉樂在工作,邁向成功 張錦貴
〈專文推薦〉一個很真的人 王端
〈專文推薦〉生活修行就是一種生活形態 馬雨沛
〈專文推薦〉練氣健身,至正至善 范瑞穎
〈前言〉順在志也,志在順也
【養性篇】
人之生死,只在一呼一吸之間
行住坐臥皆不離「氣」
身心靈合一的有氧運動──氣功
每天十分鐘,十年不得了!
自己先明白,明師才會來
五行合襯,五色調和──辦公好風水
同流不同流?合污不合污?
經常換頭路,跟誰過不去?
生意相惜,企業互利
人人講義氣,不怕不景氣
為人處事,三七分帳
八關考量,完美企畫
溝通有技巧,共同致妙道
心懷悲憫,尊重到底,好人做盡
各守本分,互補其短──合作的最高法則
協調談判的高度技巧──順、轉、和
成功的領導人──五心查照
自信通神──理通、氣通、象通
伯樂不識千里馬,問題還是在自己
生活就是修行場
【養生篇】
練功注意事項
定靜安慮
揣摩疏通
曲中求直
坐定擎天
卑恭伏地
和合首俯
天行運轉
後顧無憂
中和無偏
平治正行
搖擺中定
懷抱滿足
應症對治檢索表(一)
應症對治檢索表(二)
序/導讀
						  〔前言〕順在志也,志在順也
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有志向。有人志在事業成功,有人志在賺大錢,有人志在萬古流芳。也許身為公司主管的你,志在好好地管理部屬;也許身為下屬的你,志在好好管理自己的家庭。但是,不管你是要治理一件事物、一個團體、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國家,都要從「自治」開始。「自治」,就是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從自身的協調開始做起,讓自己的「心」順了。若不從「自治」上下功夫,其他外在的追求都是空談。因為當我們的「心」不順的時候,外在環境也就跟著不順,而當外在環境不順的時候,談任何治理都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人最重要的志向就在這一個「順」字!
怎麼「順」呢?首先要身順,身順就是把全身的氣血循環鍛鍊到完全順暢的地步。其次要心順,心順就是讓自己的精神領域清朗通透,沒有矛盾與衝突,完全協調。一切都要在陰陽調和上下功夫,把氣血練順,進而提升心與靈,如此則始終順水推舟,不會倒行逆施而碰到逆境。我們所有的為人處事,就在一個「順」字而已,先把這點掌握住,在有形上求氣順,在無形上求心順,這就是所有志向的根本,所以說「順在志也,志在順也」!
古今有許多修士或隱者,因一時的不得志,心甘情願沉溺在隱者的狀態,將心境寄託在某個人、或是家庭、或是骨董、或是琴棋書畫上,竭力追求敏銳的感觸,而達到超乎常人的地步。但是儘管他們追求心境超越物外的境界,卻仍然有不平之處,原因在哪裡?就在於「心」不順。就像一些人擁有金錢追求最好吃的、最好玩的,但是心裡還是覺得迷惑、混亂,或是憤憤不平,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當我們不斷地往外追求,渴望擁有一切、控制一切的時候,我們藉助的是外力、外物、外緣,並沒有在內物、內緣、內力、內心上下功夫。每個人都會想,能擁有一切是多麼地好,但是當擁有一切時卻又發現,所有一切都是短暫的,我們從擁有、占有、控制上都無法獲得永恆的喜悅。
很多人在城市待久了,覺得心境紛擾不安,於是在「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上下功夫。但是當他們樂山時,用腳去踏、用手去採,行為卻是不仁的。真正愛好山的人,走到哪兒算哪兒,上不去就遠遠地看著,細細地聽著,跟山產生互動。大家都喜歡天,可是有誰真的摸得到天呢?哪一個人不是望著天、冥思著天、感應著天?有誰能去攀天呢?有些人好水,卻用骯髒的手與身體去接近水,只不過是想借那水洗淨自己的身體,結果仍是骯髒的水,無所謂什麼樂水。有些人在著述上下好大的功夫,希望成為千古不朽的人,但又如何呢?只從外在訴求,是不容易真正提升自己的。
這本《李鳳山上班族養生之道》的目的就是要讓人們了解如何向內追求。我們回過頭來,從養生導引上下功夫,不假外求,不假外物,靠著身體的鍛鍊來強健體魄,借助自己的身心,慢慢地提升心靈的作用,把自己引領到形而上的學問去。如此,回過頭來,我們就更知道什麼是「物」的問題,也才能超脫外在的限制,內心不斷突破。如果不懂得養生導引,只於外在訴求,力量非常微薄,就如同寒氣入火室,一進去就被火吞噬了。
譬如古時的一些詩人,儘管他們心境上已經比常人超越,詩詞歌賦朗朗上口,令人羨慕不已。但是他們在頌詩時,一會兒泫然欲涕,一會兒豪氣干雲,心情千變萬化,雜草叢生,在生死之間尋尋覓覓,書讀得愈多,愈是感到渺茫,抓不到定向,到最後甚至借酒降之,借菸吐快,在暢飲中感覺自己的與眾不同,終其一生借著琴棋詩畫來聊表自己的與眾不同之處。如此是一點意義都沒有。
一個真正在道理上訴求的人,完全處在自適狀態,在自適狀態下能洞天之祕,徹地之微,洞徹天地的道理,自己該做什麼心裡都明白,何時該行?何時該止?一切都清清楚楚。人生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可貴的呢?這時候,生命中一切的荊棘坎坷,就彷彿一片雪花飄進了火熱的爐子裡,一下子就不見了;又如同冰進入火裡,一烤就消失了。
我們人生所要追求的就是這種感覺,從內在的順遂去影響外在,以致於內外完全安適平和,與自然合而為一。所以我們要在修道、聞道上下功夫。聞什麼「道」呢?簡單地講,從「養生之道」著手。「養生之道」怎麼做?先從「導引之道」去著手。
《李鳳山上班族養生之道》裡面所闡述的除了適合上班族的修身法門之外,還有各種修心、修性的觀念與方法。希望各位知道這些道理之後,能夠持恆、按部就班地鍛鍊,到最後,人人都能達到不假物適的境界,亦即是不需要借用外物、外力、外緣就能夠調適自己。到這地步,就算登堂入室了。希望各位朝這個方向去努力,不再蹉跎!
				人活在世界上,一定要有志向。有人志在事業成功,有人志在賺大錢,有人志在萬古流芳。也許身為公司主管的你,志在好好地管理部屬;也許身為下屬的你,志在好好管理自己的家庭。但是,不管你是要治理一件事物、一個團體、一個家庭,甚至一個國家,都要從「自治」開始。「自治」,就是把心思放在自己身上,從自身的協調開始做起,讓自己的「心」順了。若不從「自治」上下功夫,其他外在的追求都是空談。因為當我們的「心」不順的時候,外在環境也就跟著不順,而當外在環境不順的時候,談任何治理都是不可能的。所以,我們人最重要的志向就在這一個「順」字!
怎麼「順」呢?首先要身順,身順就是把全身的氣血循環鍛鍊到完全順暢的地步。其次要心順,心順就是讓自己的精神領域清朗通透,沒有矛盾與衝突,完全協調。一切都要在陰陽調和上下功夫,把氣血練順,進而提升心與靈,如此則始終順水推舟,不會倒行逆施而碰到逆境。我們所有的為人處事,就在一個「順」字而已,先把這點掌握住,在有形上求氣順,在無形上求心順,這就是所有志向的根本,所以說「順在志也,志在順也」!
古今有許多修士或隱者,因一時的不得志,心甘情願沉溺在隱者的狀態,將心境寄託在某個人、或是家庭、或是骨董、或是琴棋書畫上,竭力追求敏銳的感觸,而達到超乎常人的地步。但是儘管他們追求心境超越物外的境界,卻仍然有不平之處,原因在哪裡?就在於「心」不順。就像一些人擁有金錢追求最好吃的、最好玩的,但是心裡還是覺得迷惑、混亂,或是憤憤不平,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當我們不斷地往外追求,渴望擁有一切、控制一切的時候,我們藉助的是外力、外物、外緣,並沒有在內物、內緣、內力、內心上下功夫。每個人都會想,能擁有一切是多麼地好,但是當擁有一切時卻又發現,所有一切都是短暫的,我們從擁有、占有、控制上都無法獲得永恆的喜悅。
很多人在城市待久了,覺得心境紛擾不安,於是在「仁者樂山,智者樂水」上下功夫。但是當他們樂山時,用腳去踏、用手去採,行為卻是不仁的。真正愛好山的人,走到哪兒算哪兒,上不去就遠遠地看著,細細地聽著,跟山產生互動。大家都喜歡天,可是有誰真的摸得到天呢?哪一個人不是望著天、冥思著天、感應著天?有誰能去攀天呢?有些人好水,卻用骯髒的手與身體去接近水,只不過是想借那水洗淨自己的身體,結果仍是骯髒的水,無所謂什麼樂水。有些人在著述上下好大的功夫,希望成為千古不朽的人,但又如何呢?只從外在訴求,是不容易真正提升自己的。
這本《李鳳山上班族養生之道》的目的就是要讓人們了解如何向內追求。我們回過頭來,從養生導引上下功夫,不假外求,不假外物,靠著身體的鍛鍊來強健體魄,借助自己的身心,慢慢地提升心靈的作用,把自己引領到形而上的學問去。如此,回過頭來,我們就更知道什麼是「物」的問題,也才能超脫外在的限制,內心不斷突破。如果不懂得養生導引,只於外在訴求,力量非常微薄,就如同寒氣入火室,一進去就被火吞噬了。
譬如古時的一些詩人,儘管他們心境上已經比常人超越,詩詞歌賦朗朗上口,令人羨慕不已。但是他們在頌詩時,一會兒泫然欲涕,一會兒豪氣干雲,心情千變萬化,雜草叢生,在生死之間尋尋覓覓,書讀得愈多,愈是感到渺茫,抓不到定向,到最後甚至借酒降之,借菸吐快,在暢飲中感覺自己的與眾不同,終其一生借著琴棋詩畫來聊表自己的與眾不同之處。如此是一點意義都沒有。
一個真正在道理上訴求的人,完全處在自適狀態,在自適狀態下能洞天之祕,徹地之微,洞徹天地的道理,自己該做什麼心裡都明白,何時該行?何時該止?一切都清清楚楚。人生還有什麼比這個更可貴的呢?這時候,生命中一切的荊棘坎坷,就彷彿一片雪花飄進了火熱的爐子裡,一下子就不見了;又如同冰進入火裡,一烤就消失了。
我們人生所要追求的就是這種感覺,從內在的順遂去影響外在,以致於內外完全安適平和,與自然合而為一。所以我們要在修道、聞道上下功夫。聞什麼「道」呢?簡單地講,從「養生之道」著手。「養生之道」怎麼做?先從「導引之道」去著手。
《李鳳山上班族養生之道》裡面所闡述的除了適合上班族的修身法門之外,還有各種修心、修性的觀念與方法。希望各位知道這些道理之後,能夠持恆、按部就班地鍛鍊,到最後,人人都能達到不假物適的境界,亦即是不需要借用外物、外力、外緣就能夠調適自己。到這地步,就算登堂入室了。希望各位朝這個方向去努力,不再蹉跎!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