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紀病毒COVID-19:不該爆發的全球大流行病,以及如何防止下一場浩劫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這是一場驚心動魄的人類與病毒對抗戰。
從病毒出現到人禍蔓延,所激起的抗疫圍堵戰線,以及這場全球災難可能的結局,
本書做了一段史詩般的科學紀實。
剖析病毒發展、新冠趨勢、政府行動、世衛功能的第一本書
疫情當前,最大敵人不是病毒,是我們自己!
我們需要以備戰般認真態度為全球大流行病做好準備。――比爾蓋茲
在恐慌與疫情的年代下必讀的啟蒙好書。――英國Kirkus書評
中央研究院院士賴明詔、台大公衛學院院長鄭守夏 推薦
病毒專家 何美鄉 導讀
每部災難片都始於科學家的話遭人漠視。
1957年亞洲流感致命人數兩百萬至四百萬;2003年SARS人人自危,全球付出四百億美元代價;2009年流感奪走超過二十萬條人命,損失五百五十億……過去數十年病毒警示不斷響起,血淚斑斑卻未讓我們學會教訓,更別提防範未然!
病毒感染已成為人類最大殺手,更甚戰爭和饑荒。
新冠肺炎造成的死亡持續攀升,有些是因不敵病毒,更多是因長期貧困、政治經濟受創、醫療系統不堪負荷而倒下。對抗病毒需要傳染病監測系統、超前部署、圍堵減災、疫苗開發,以及最重要的,敢於任事的國家與國際社會。
疫情第一線,剖析病毒發展、新冠趨勢、各國及世衛行動的第一本書。
作者以人類戰勝多數傳染病的故事揭開序幕,對比現在如何落得被新冠病毒攻陷。透過科學研究軼事、政府的錯與除錯、世衛進退維谷的角色、疫苗生產的進程與難題,歸納出迫切的因應之道及備戰能力。
名人推薦
各界讚譽
☆在恐慌與疫情的年代下必讀的啟蒙好書。――柯克斯書評Kirkus
☆正確且睿智的剖析,客觀評估現況,呼籲為未來的新興傳染病做好準備。――書單Booklist
☆麥肯齊是值得敬佩的作家,將她對新興傳染病的知識完美呈現書中。她可靠地闡釋新冠疫情如何發生、政府本來應該做什麼,以及若疫病再次爆發我們該怎麼因應;而這樣的大瘟疫絕對會再找上門的。――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
☆令人緊張的風險敘事,最終導向這場糟糕的全球大流行病。我們以為我們都知道了,實則不然。倘若從中學到教訓,就不能重蹈覆轍。――費城兒童醫院疫苗教育中心主任Paul Ofitt
☆引人入勝的內幕報導……如果有人問你為什麼新冠病毒會出現、我們如何預防下一個傳染病,請把這本書送給他。――加州大學聖地牙哥分校全球健康科學研究院副院長Steffanie Strathdee
☆值得一讀,由一位言之有物的作家所寫的第一本新冠疫情剖析。――科學記者暨作家Laura Spinney
☆清晰易讀,不可或缺。――圖書館雜誌Library Journal
☆沒有比麥肯齊更好的全球大流行病導讀人,她從一開始就身處其中。兼具權威性與易讀性,解釋災難如何發生,以及最重要的,若我們不改變它會再度發生。――英國記者與作家Tim Harford
目錄
前言 一切早有預警
作者說明
•大事不妙了 •很多人帶著病毒離開,無法把病毒召回
•疫情已經四處蔓延 •這一切可以避免嗎?
•意識形態在很多地方凌駕了公衛政策
•傳染病是人類最大的殺手 •生命自會找到出路
•應該優先提防的病毒清單 •研發新興疾病療法的難題
第三章 SARS, MERS ――不能說這一切毫無預警!
•病毒遲早會找上你身邊的人 •從SARS疫情中學到的五個教訓
•了解MERS的三個理由
第四章 不要怪罪蝙蝠
•我們不想傷害那些蝙蝠 •不尋常的基因序列
•為什麼是蝙蝠? •監控病毒和保護生態
第五章 從流感大流行看新冠肺炎之疫
•狡詐多變的流感病毒 •從豬流感到新冠肺炎 •我們學到了什麼教訓?
•悲劇已然發生,只是不知規模有多大 •我們其實沒有準備好
第六章 我們該如何對抗與因應疫情?
•我們需要什麼行動? •必須有更多人一起努力
•嚴密的監測與更好的預測能力 •任何地方有疾病就是每個地方都會有疾病
•認識敵人,選擇武器 •抗生素的風險
第七章 我們究竟會失去什麼?
•複雜互動成為無法預期的影響 •全球大流行病可能會變得多可怕?
•病毒演化適應人類的後果 •我們現在有機會做出改變
第八章 不該爆發的全球大流行病,以及如何防止下一場浩劫
•我們要看得出來自己身處險境 •這次抗疫經驗給未來的借鑑
•聯合全球的力量才能戰勝它 •國家必須怎麼做? •究責遊戲沒有幫助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