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1126_2026手帳年曆

Feel Good每一天:超人氣德國醫生的100+健康密碼,啟動身體免疫力

  • 79 356
    450

活動訊息

普發一萬放大術:滿千登記抽萬元好禮

2025聖誕禮物展—為朋友家人準備暖心驚喜!點我逛逛選禮物↓↓↓↓↓↓

活動倒數!11/26前參與,抽總價值2萬元購書金!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德國百萬訂閱「菲力醫師」有大志
他想要成為「扁鵲的哥哥」,
在生病之前就治癒!所以他說:
\\現在就要開始注重健康管理//
\\而不是幾十年後才開始!//
健康,當下就有感,而不僅僅是遙遠的未來!
享受快樂生活好品質,「現在」「當下」就從日常開始

★本書特色
   ★全齡抗衰老保健方法書!
  ★德國百萬訂閱醫生的無藥生活提案,親身實證科學健康指南
  ★改善當下生活品質,更能為未來的健康打下良好基礎,兼具實用性與前瞻性的健康指南。
  ★養成健康的習慣,現在、當下、馬上就有感,天天好感覺
  ★啟動身體的自然療癒力,紓壓、睡眠、飲食、運動與心理的實證身心健康全書
  ★從自律神經、荷爾蒙到免疫力,立即有感的全方位身心健康法100+
★機智騙過你的胃,跟著80/20飲食原則,飽足、滿足又不長胖!

★作者的話
▍最理想的情況是,我們只需要為了預防性檢查和疫苗接種,短暫地回診就好。這不只是對病患有好處,也能讓我們的醫療體系喘口氣。
▍每天都可以獎勵自己,想獎勵幾次都可以。
▍如果你覺得,運動就是痛苦,那麼這本書就超適合你。
▍當你現在開始照顧自己的健康,你是在為「現在」而做。當然也會為未來好,但重點主要是「現在」。而我必須說,大多數書都沒這樣講。

《黃帝內經》云:「上醫治未病」。活躍於社群媒體的德國百萬訂閱菲力醫師,也希望能夠「治未病」。以他自身體驗與實證,佐以多項最新醫學研究結果(而且有些研究的題材非常有趣!),寫出這本全身心健康指南。輕鬆、幽默而易讀,希望大眾也可以獲得現在、當下就有感的健康知識與實用方法。

想望的「快樂」生活,奠基於健康的身心狀態。
保健不僅是為了將來,重點是「現在」,是「當下」的生活能不能變得更好。
明白總是來的太遲,生病之後才深刻體會健康的重要。因此,現在就要照顧好健康和體能。但這是否意味著很麻煩?是否需要不斷運動和吃蔬菜?不,跟隨菲力醫生就不會這樣。

本書建立在「醫生的職責不是等病人生病了,才為他們醫治疾病,而是在一般人成為病人之前,就為他們治療」的基礎概念上。以親和力與專業度,在社群媒體廣受歡迎的菲力醫生,提供經過親身實證的經驗100+心法、小技巧與常識,不需要「克制」、「犧牲」個人喜好,或者每天與罪惡感拔河,從知致行,帶領我們將健康的生活方式,無痛融入每天的日常。

★超過百萬訂閱的「菲力醫生」,說明自己決定寫書的三個動機:
◎首先,他看到德國坊間的健康類書籍,對於健康「管理」的概念往往基於「現在犧牲一點,現在嚴格一點,為了將來的身體健康。」例如,今天吃一顆蘋果取代一頓大餐,這樣幾週後的抽血指數會好看一點;或者今天少抽一根煙,降低未來罹患肺癌的可能。菲力醫生想藉由分享自己親身實證的健康生活坊式,讓你也可以體會「現在就健康」的生活,現在「立刻可以享受到好的生活品質」。
◎第二,坊間的健康書籍多半針對人體器官或者特定疾病,但菲力醫生認為整體的健康是全方位、息息相關的,例如,飲食和睡眠相關,身體某部位的問題跟精神狀態息息相關。
◎第三,將健康的生活風格融入日常生活中。例如,運動就像把健康的習慣像「寫程式」一樣,環環相扣且系統性地寫入日常生活中。如果「運動」讓你隔天全身痠痛,即非能讓現在的你立刻感受到健康的方法。

★重點簡介
「很多人都認為,為了將來的享受,現在必須先有所犧牲:像是提撥退休金,是為了日後能夠安享晚年;而健康飲食、規律運動,也被看作是為了在高齡時擁有健康身體的『長期投資』。關於這點,我有不一樣的看法:只要你現在開始吃得健康、開始運動,身體就會立刻給你回應。當你開始健康飲食,食物吃起來立刻就會變得更美味!對我來說,重點是現在,是你當下的生活能不能變得更好。我希望你『今天』就能感覺到更好!」──菲力醫生的作者序

★重點整理
現在、當下就可以做到,解答所有人最迫切的保健疑問!
 天天好感覺:美好生活的十二個要點
 四大面向:有益身心大腦健康的簡單撇步
 結合科學與實踐,提升幸福感的日常練習
 淺顯易懂:簡單易懂的文字,解釋複雜的生物學和醫學保健常識
 個人經驗分享:作者菲利醫生的實踐經驗集大成
 根據最新醫學實證數據說明:現在就要開始保健的原因
 實用健康指南:100+每個人都該知道的知識以及簡單易施行的方法
 自然融入日常生活,提升身心健康的技巧與小提醒

★專業推薦:短語版(依來函序)

▧能讓人改變不良習慣甚至成癮行為的不是禁令,而是擁有選擇的自由。菲力醫師清楚而專業的文字,幫助讀者做出更好選擇,輕鬆養成受用一生的健康習慣!──羅佳琳醫師,芳療抗衰老醫師、臺安醫院家醫科主任、臺灣芳香醫學醫學會創會理事長

▧在菲力醫師嚴謹思考與鋪排之下,這本書很完整地呈現一個人應該有的鍛鍊。所有成功人士,都有自己一套規律的健康操練,當我們進入菲力醫師幽默風趣的專業世界,自然而然隨著富含邏輯的身心靈正念徹底鍛鍊一次,在面對未來的生命幽谷風暴,都將處之泰然。
──翁紹評醫師,知名生殖醫學醫師、愛群醫療機構創辦人暨執行長

▧中醫的養生之道正是以「上醫治未病」為目標,許多生活習慣看似無傷大雅,卻偷偷消磨你的健康,跟著菲力醫師淺顯易懂的話,「現在」開始自然輕鬆養生之道。
──廖哲誼醫師,知名免疫中醫師、溪垣中醫診所院長

★好評推薦──媒體推薦
「菲力克斯·伯恩特醫生揭示了什麼對身體和心理有益。」──《世界報》
「如何保持並維持健康。」──《聰明飲食》
「以輕快靈巧的方式解釋如何維持健康。」──《藥局藥劑師》
「菲力醫生(Doc Felix)太棒了。我很少讀到一本由醫生撰寫的書籍能既幽默又具科學性。強烈推薦閱讀!」──烏爾里希·赫特克邁爾,《故事工廠》

★讀者推薦──5星級好評★

必備之選:「這本書的內容具有科學依據,並以教育學和教學法的方式編排,讓我們能夠以易於記憶的方式獲得關於身體和心理的全方位訊息,以及關於健康飲食、運動和身體活動的具體建議。我認為每章結尾都有『菲力醫生的專欄小問答』是個絕妙的主意,回答我最想知道的核心問題。對於那些想要獲得關於身體和心理的專業知識、了解健康飲食的重要性、運動和身體活動,以及通過有效管理壓力、能量來源、睡眠等方面來獲得更健康、更快樂生活的具體建議和技巧的人來說,這本書是必備之選。」

我強烈推薦這本書:「內容寫得淺顯易懂,配有精美的插圖和實用的建議。我也很喜歡需要自己完成的練習任務。菲力醫生在這本書中分享了他的親身經歷,就像平常一樣展現出他親切的一面。希望還能有續作。」

超棒且易讀的書:「一開始我有些懷疑,因為我已經有很多醫學書籍了。菲力醫生讓我感到驚喜。他成功地從整體角度看待問題,並用簡單易懂的方式解釋醫學知識。我對書中的許多內容很有共鳴,也很開心地發現,原來我已經做對了不少事情!這本書提供了一些容易實施的小建議,而我會更加努力去做的是:說謝謝,和懷著感恩的心。非常感謝菲力醫生寫了這本好書。」

輕鬆寫作,易於閱讀:「閱讀這本書本身就能幫助減壓。行文輕鬆自在,很容易理解,有些地方還真的很有趣。透過作者分享的一些個人生活片段,讀起來就像在和他聊天一樣。我在書中很多地方都能找到自己的影子,常常會想『對,這個我很熟悉』,有時候還會想『被抓到了!』我一定能實踐書中的許多建議,也很期待在日常生活中看到正面的改變。」

影音介紹


名人推薦

【推薦序】(依來函序)

專業推薦1
健康,身、心相互影響
──羅佳琳醫師(芳療抗衰老醫師、臺安醫院家醫科主任、臺灣芳香醫學醫學會創會理事長)

從醫之後,我一直注重「抗衰老」相關的預防醫學,也不是很喜歡「開藥」,因為只有醫生最清楚藥物的傷害與影響。

身為醫師,我們看得是疾病的成因,而非只是「解決」已經顯現出來的症狀。身與心的狀態會相互影響,許多人忽略了這一點。菲力醫生在書中也談到了生理與心理會相互影響。

他提到:一個人夜晚的睡眠狀況,就是白天「怎麼過」的結果;除了外在環境的影響,能否與自己和平共處,會直接影響到睡眠。提供科學性解決方法之餘,他也提醒讀者:反思自己,是否可以改變生活方式或調整人生方向,來讓自己睡得好。

也就是說,療癒「身體」(結構),「抗衰老」、「呷百二」(以真正達到人類極限年紀一百二十歲為目標),不僅從有徵兆開始,及早保健,同時也要療癒「內在」的問題。

只要患者能夠在沒有副作用的情況下好轉,就可以說是符合了醫療的本質。能讓人改變不良習慣甚至成癮行為的不是禁令,而是擁有選擇的自由。菲力醫師清楚而專業的文字,幫助讀者做出更好選擇,輕鬆養成受用一生的健康習慣。

專業推薦2
走過幽谷,活出光亮——《Feel Good每一天》的身心靈喜悅之旅
──翁紹評醫師(知名生殖醫學醫師、愛群醫療機構創辦人暨執行長)

試管嬰兒雖然已經是很成熟的技術,但還是難免有其失敗率。陪伴病人走過療程,在她們可能陷入短暫的生命幽谷,隨之產生的焦慮、壓力、失眠、身心疲憊,是她們成功之前蠻重要的支持力量。同時,每天門診,面對喜怒哀樂不同情緒的病人,心情就像在坐雲霄飛車,可能上一位好興奮,下一位又是苦痛悲傷。這些情緒變動已不再是少數人的困境,而是現代人生活的共通挑戰。

《Feel Good每一天》這本書,就像是一盞溫柔的燈,照亮了我走出幽谷的路。它不只是一本健康指南,更是一份生活哲學的邀請——邀請我們以正念為起點,重新認識自己,重新選擇如何生活,有健康的身心也才能照顧病人、家人與自己。

書中從壓力管理、睡眠品質、飲食習慣、運動方式,到身體接納、免疫力提升、快樂思維,每一章節都以科學為基礎,卻又不失人性溫度。作者用幽默、誠懇的語氣,讓我們在閱讀中不斷點頭、微笑,甚至感動。

我特別被書中關於感恩與快樂的章節深深觸動。研究顯示,感恩不僅能提升幸福感,還能改善睡眠、強化免疫力。

作者

作者簡介
菲力克斯·伯恩德(Felix M. Berndt)
一九九二年生於德國哈根。在海德堡與杜塞道夫完成醫學院學業後,開始以「菲力醫生」(Doc Felix)網名書寫關於健康、營養與運動的部落格,並獲得廣大迴響,在社群媒體頻道擁有超過百萬名粉絲,他的影片點擊次數高達數百萬次,兼具娛樂性與資訊性;超過兩百萬Podcast下載,超過一百八十萬全球訂閱者,並陸續增加中。

協力作者簡介
琪拉.布呂克(Kira Brück)
一九八二年生,自由記者與作家。撰稿主題包含:健康、社會與文化,文章曾發表於《明鏡線上》(Spiegel Online) 與《世界報》(Die Welt)等媒體。

譯者

譯者簡介
方思評
  喜歡透過閱讀認識世界,夢想是開一間書店。東吳大學德國文化學系碩士,曾至德國交換一學年,並在德國生活兩年半。翻譯領域包含生物科技、設計布展、以及機械。曾任職於生技公司,注重專有名詞的準確性與閱讀流暢度。

審訂醫師簡介
陳銘源
中山醫學大學醫學系畢,現任凱禾診所醫師。歷任高雄榮總神經內科,高雄榮總住院整合醫學科主治醫師。

目錄

◢◤【推薦序】(依來函序)

◤專業推薦1 健康,身、心相互影響

──羅佳琳醫師(芳療抗衰老醫師、臺安醫院家醫科主任、臺灣芳香醫學醫學會創會理事長)

◤專業推薦2 走過幽谷,活出光亮——《Feel Good每一天》的身心靈喜悅之旅

──翁紹評醫師(知名生殖醫學醫師、愛群醫療機構創辦人暨執行長)

◤專業推薦3 「現在」開始自然、輕鬆養生之道

──廖哲誼醫師(知名免疫中醫師、溪垣中醫診所院長)



◢◤作者序:想要感覺身心舒暢嗎?

 

◢◤第1章:別讓壓力壓垮你

◤壓力到底是什麼?

◤長期壓力會造成什麼影響?

◤這是壓力,然後呢?

◤如何預防壓力的產生?

◤為什麼我們有時候甚至「想要」壓力?

◤我自己是怎麼對抗壓力的?

▧菲力醫生的專欄小問答:

|每個人對壓力的反應都一樣嗎?

|生理壓力和心理壓力有什麼差別嗎?

 

◢◤第2章:睡得健康

◤睡眠到底是什麼?

◤我可以如何改善睡眠品質?

▧菲力醫生的專欄小問答:

|睡覺也能變瘦,真的嗎?

 

◢◤第3章 吃得開心

◤我的身心舒暢飲食原則

◤我怎麼「吃」?

▧菲力醫生的專欄小問答:

|我正在考慮改吃純素。這樣會不健康嗎?

|你對代糖這一類的東西有什麼看法?

|間歇性斷食聽起來很棒,但我想和孩子們一起吃早餐

 

◢◤第4章 動起來

◤我的身心舒暢運動祕訣

◤運動對健康有什麼影響

▧菲力醫生的專欄小問答:

|每天訓練,這樣真的健康嗎?

|男性和女性有不同的訓練菜單,對嗎?

 

◢◤第5章 愛你的身體

◤演化與時尚視角下的審美標準

◤身體自愛(Body Positivity)

◤給身體更多的愛

▧菲力醫生的專欄小問答:

|要怎麼樣對自己的身體感到自信舒適?

|我想變瘦,該怎麼做?

|減重對我來說真的超難。這是什麼原因呢?

 

 

◢◤第6章 訓練你的免疫力

◤透過流汗,增強免疫力

◤透過運動,建立良好的免疫系統

◤透過健康的心理,建立良好的免疫系統

◤透過飲食,建立良好的免疫系統

◤透過睡眠,建立良好的免疫系統

▧菲力醫生的專欄小問答:

|我應該透過膠囊或市售益生菌飲品來幫助我的腸道菌群運作嗎?

|我需要補充營養品來增強免疫力嗎?

 

◢◤第7章 保持健康

◤活到老,學到老的好處

◤向孩子們學習

▧菲力醫生的專欄小問答:

|除了興趣之外,什麼能幫助我開始學習?

|什麼時候學習最容易?

 

◢◤第8章 讓自己充滿能量

◤從陽光獲得能量

◤從音樂獲得能量

◤透過人與人的交流,獲得能量

◤從食物獲得能量

◤透過喝水,獲得能量

◤孩子們,是能量專家

◤進入「心流」,獲得能量

▧菲力醫生的專欄小問答:

|要怎麼做才能快速、輕鬆地補充能量?

|該怎麼判斷自己是暫時精力低落,還是真的出了比較嚴重的問題?

 

 

◢◤第9章 快樂思考,開心生活

◤快樂的人具備哪些特質?

◤快樂荷爾蒙:多巴胺與血清素

◤金錢使人快樂?

◤透過感恩,加倍快樂

▧菲力醫生的專欄小問答:

|當讓人生氣或惱怒的事情發生時,我要怎麼在短時間內重新讓自己快樂起來?

|我可以怎麼幫助別人變快樂?

|如果我身邊有人正感到不快樂,我該怎麼看待自己的快樂呢?

 

◢◤特別收錄1:身心舒暢指南:美好生活的十二項要點

 

◢◤特別收錄2:有益健康的行為方式

|對你的身體

|對你的飲食

|對你的心理

|對你的大腦

 

致謝

資料來源

序/導讀

【作者序】想要感覺身心舒暢嗎?

嘿,親愛的讀者,
你無法想像在你翻開這本書的此刻,我有多開心!你願意帶著這本書和我一起踏上旅程,真的太棒了。在這趟探索身體奧祕的旅程裡,你會更了解自己的身體是怎麼運作的,也會發現,健康地生活,原來可以是多麼的美好。
在開始這趟旅程之前,請先讓我致上誠摯的感謝。你手中拿著這本書,代表你信任我和我的專業,而這份信任對我來說意義重大。

你可能會想問,為什麼我要寫這本書?原因其實很簡單:我希望我們都能盡可能減少在候診室裡等待的時間。最理想的情況是,我們只需要為了預防性檢查和疫苗接種而短暫造訪醫生就好。這不僅對病患有益,也能大大減輕醫療體系的負擔。當然,我知道這個理想實際上難以達成,畢竟有太多疾病是我們無法掌控的。不過,只要我們盡力善待自己的身體與心理,保持身心健康、不至於生病,我們就有可能更接近這個理想。而且,這一切必須從「現在」就採取行動,而不是等到數十年後才要補救。

很多人認為,為了將來過得好,現在必須先有所犧牲:像是人們提撥退休金,是為了日後享有寬裕的晚年;而健康飲食與規律運動,也被看作是為了在高齡時擁有健康身體的「長期投資」。關於這點,我有不一樣的看法:只要你現在開始吃得健康、開始運動,你的生活立刻就會獲得改善;當你開始健康飲食,食物立刻就會變得更美味!我關注的重點是「現在」,是當下即擁有更好的生活。我希望你今天就能擁有美好感覺!

你或許會好奇,既然我是醫師,為什麼不選擇在醫院或是診所工作?這並不是因為我對治療或病人缺乏興趣。恰恰相反,我希望自己能在工作中扮演更主動、積極的角色,而不是被動地處理已經發生的問題。我發現,透過社群媒體分享醫學知識,是實現這個目標的有效途徑。這讓我有機會接觸更多人,鼓勵大家透過健康的生活方式變得更快樂。在我看來,要過得快樂,唯一的途徑就是建立有意識、健康的生活模式。最棒的是:過健康的生活,其實一點都不複雜,也不無聊。事實上,過健康的生活超級有趣!

你會讀到這裡,表示你真的關心自己的身體。說真的,沒有什麼比這更讓我開心的了!我一直相信,只要我們了解自己的身體和心理怎麼運作,想要過上健康又快樂的生活就變得容易得多。在這本書裡,你會獲得許多實用的建議和小技巧。更棒的是,這麼做,還可能讓你活得更長壽!

那就讓我們一起出發,展開這段探索身體的旅程。我會在旅程中盡力扮演一個稱職的導遊,帶你了解,當你:

•吃東西、
•睡覺、
•運動、
•感受到壓力、
•和伴侶親密、
•或是感到筋疲力盡的時候,
•你的身體正在發生哪些事情。

或許你會問:「這些知識到底能幫上什麼忙?」答案是:超級多。因為你一定也曾經對這些問題感到疑惑:

•為什麼我在午餐之後總是覺得疲倦?
•為什麼在和人擁抱之後我會感到快樂?
•為什麼在我緊張的時候會感覺肌肉緊繃?

讀完這本書,你會對自己的身體產生全新的感受,並了解為什麼在某些情況下身體會有這些反應。這些對身體的認識,會讓你更了解自己,也更知道如何善待自己的身體。並且讓你重新愛上自己的身體。

同時,我也想幫助你了解:你的身體最喜歡被如何對待,才能發揮最佳功能並保持健康。因為你的身體就是個令人驚嘆的奇蹟,每一秒都在默默支撐、維繫著你的生命。

在這本書裡,我也會不時與讀者們分享,自己邁向健康生活的旅程。我也是經過一步一步的努力才走到這裡。像是我小時候超討厭運動,後來唸大學時也常常處於壓力爆表的狀態。我也會告訴你,在我人生的這個階段,最讓我感到後悔的事情是什麼。
接下來的各個章節,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如何把健康的生活方式更自然地融入日常生活之中。這本書的最後幾頁,我整理了一份清單,列出書中所提到的「有益健康的行為方式」。如果你需要一份健康生活的入門指南,這份清單或許可以給你一些靈感,幫助你開始。

那麼,就讓我們出發吧!今天開始,只有一個目標:Feel Good每一天!
享受你的生活,愛你的身體,照顧好自己。
擁有健康的人生,才叫過癮!

你的
菲力(Doc Felix)

試閱

長期壓力會造成什麼影響?(部分試閱)
壓力不只會影響血液,還會影響我們的肌肉張力(Muskeltonus)。人類擁有可以意識控制、用來完成動作的肌肉,例如手臂和腿上的骨骼肌。我們也有無法隨意控制的肌肉,例如血管壁中的平滑肌。我們可以直接控制骨骼肌,但平滑肌則無法自主控制,頂多只能間接影響。
這裡我想舉兩個例子,你肯定也經歷過!我們一起來進行小小的實驗:

想一想你的前任,或是任何一件最近讓你感到情緒激動或興奮的事情(像是政治、討人厭的同事,或《星際大戰》續集)。
現在仔細感覺一下你的身體──你注意到什麼了?
你有發現,你的肌肉瞬間變得緊繃嗎?

有趣的是,當你處於憤怒或壓力狀態之中,是無法讓肌肉保持放鬆的,同樣的情況也適用於恐懼。也就是說,心理狀態與身體之間始終存在著連結,心理與生理,兩者不斷地彼此影響、相互作用。

現在我們來談談不隨意肌(譯注:此處特指平滑肌)。這些肌肉雖然看不見,但在我們情緒激動(比如進入「戰或逃」模式)之時,卻能非常明顯地感受到它們的存在,例如,我們的消化系統和泌尿系統。男性應該都有過這樣的經驗:你正在小便斗前準備放鬆,結果老闆突然走進來,還站在你旁邊。糟了,這下你怎麼也尿不出來了。原因是,一條小小的括約肌(編按:內括約肌),就在這時緊閉了起來。

因為在壓力狀態下,身體有太多更緊急的事要處理,而小便顯然不是當務之急。這其實也很合理,在危險的情境下,血液應該集中到腿部,而不是流向陰莖。畢竟你靠雙腿才能戰鬥或逃跑,而陰莖……,基本上幫不上忙。這也解釋了為什麼有時候,男人在壓力大的狀態下在床上會表現不佳。因為直覺告訴我們,下一秒就有一隻老虎要衝過來──儘管實際上身邊只是躺著一位漂亮的女生,或者,一位帥哥。


九、機智騙過你的胃(部分試閱)

如果你覺得自己偶爾吃得太多,這裡有幾個有用的小技巧可以幫上你的忙。不過,首先你要了解自己的消化機制是怎麼運作的。(中略)

接著進入所謂的胃階段(gastric phase),這時才進入真正的進食過程,胃部也會因食物進入而開始膨脹。我們在進食的時候會先咀嚼,切碎後的食物經過食道進入胃中,胃會伸展,並同時開始分泌胃酸。到目前為止,這一切聽起來都合情合理。這時,牽張接受器(stretch receptors)開始反應,顧名思義,它們會對胃的膨脹做出反應,並向大腦傳遞訊號:「嘿,上面的,我快要飽了喔!」我們的飽食中樞位於下視丘,大腦會在這裡接收來自荷爾蒙、神經元,以及胃部傳入神經的訊號,因此「飽足感」其實是在腦中產生的。

現在的情況是這樣的,我覺得這非常有趣,要讓胃部產生這種「被撐大」的感覺,其實需要達到一定的體積,大約是四百毫升左右。如果食物的量低於這個數字,胃就不會發出飽足訊號。這也說明了為什麼吃少量零食(不幸地)無法真正填飽肚子。因此,與其在辦公室亂抓一把茶水間的小熊軟糖,不如選擇份量較多、健康的食物會更理想。

特別是當你不只想吃得健康,還希望減肥瘦身時,這點就更重要了:加工食品的能量密度(energy density)通常都比新鮮天然的食物來得更高。也就是說,在份量相同的情況下,加工食品的熱量更高。原理很簡單:蘋果的體積大,足以填充我們的胃、讓我們有飽足感,但熱量低;相較之下,美式小吃攤常見的油炸蘋果派體積小,既填不了胃,也無法讓我們產生飽足感,但能量密度比新鮮蘋果高得多,熱量也更多。從演化的角度來看,我們的身體其實還沒搞懂「為什麼這些食物體積不大,卻塞進那麼多熱量」。這就是許多人會默默發胖的原因。

天然食物中,只有少數具有高熱量密度。最典型的代表就是堅果,是真正的熱量炸彈;但蔬菜、水果、沙拉和肉類的能量密度都很低。

規則是:食物在胃裡停留的時間越長,飽足感就越持久。而胃排空的速度越慢,胃中的營養素就越濃縮,也就是說食糜越濃稠。我認為這是一個有趣的提示,因為胃總得在某種程度上區分飲水與進食,所以另一個重要的建議是:別把熱量「喝」下去!糟糕的是,我們不是只喝水,有時候也會喝加了鮮奶油的星冰樂、汽水,或小麥啤酒。這些飲料不僅本身熱量高,而且因為缺乏膳食纖維,而部分抑制我們天然的飽足機制,導致我們最終吃得更多。

順帶一提,食物中的脂肪最能延緩胃排空的時間。相較於碳水化合物或是蛋白質,脂肪所含的熱量至少有兩倍以上。舉例來說,一克的脂肪熱量是九大卡,一克的蛋白質熱量則是四大卡。現在猜猜看,一克的酒精,熱量有多少呢?我會在這章的結尾告訴你答案。

還有一點很重要:當咀嚼過的食物進到我們的胃部時,我們不會立刻收到胃部正在膨脹的訊號。進食後釋放的荷爾蒙必須先到達它的作用部位。有些必須先與神經細胞接合,這需要一點時間。這都表示:飽足感會延遲產生。這中間大約需要二十分鐘的時間來讓大腦接收到訊號。但是,大部分的人約十分鐘就吃完一餐了。

因此,這裡還有一個小技巧:在吃飯前二十分鐘先喝一大杯的水,讓胃部膨脹並傳送出適當的訊號。堅持這個習慣的人,還可以額外省下一些錢,因為自來水幾乎不花錢,但是汽水、能量飲料、雞尾酒和昂貴的外帶咖啡都需要錢。你還可以試著這樣做來讓「胃部膨脹」:在餐前二十分鐘吃點水果、蔬菜或是沙拉。這樣你的肚子裡就會先有一份健康營養的食物,在吃正餐的時間也不會這麼餓。或許你還記得小時候常聽到的老話:飯前不要吃零食,不然等到吃飯時間就會沒胃口了。這句話說得也沒錯,而且這也是一個我們可以好好利用的生理機制!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053773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0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本商品會員日滿額金幣加碼回饋最高15倍
預計 2025/12/02 出貨 上市後立即出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