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當令食補養生‧健康活到天年
春養肝、夏養心,無病一身輕
中醫養生智慧,天然食補調理
養生靠自己,提高免疫力
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春夏食療10大明星食材全公開
●營養師推薦168道養生元氣料理
●中醫師專業建議:春夏食養生活保健妙招
你今天吃對了嗎?
省錢進補,發揮最大食療功效
吃出活力與健康
聰明健身就在生活實踐中!
●春夏季節如何正確進補,你知道嗎?
●春天容易傷風感冒,如何防治?
●吃對了,夏天火氣大自然都消了?
●小心吹冷氣引發中暑,花錢又傷身?
●喝錯飲料,身體反而越喝越渴?
●清涼飲料無法消暑,反而傷腸胃?
身體健康的關鍵:順時養生
保健身體要從一年之初春季開始。春夏養陽,百病不侵,健康活到天年!
中醫強調「順食養生」,主張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有各自的養生重點。瞭解食物屬性,對症食補,順應自然變化,掌握健康關鍵秘訣,從春季開始進行保養,效果加倍;春天不感冒、夏天不火大,就連秋冬常見毛病問題,也能一次解決;身體健康、抵抗力強,自然不生病!
本書特色
◎168道調養體質健康料理
飲食決定健康,專家推薦10大類春夏養身天然食材,設計168道幸福養身的美味簡易家常料理,詳細分析營養成分與功效,發揮驚人食療效果;享受美食,同時吃出健康。
◎中醫養生秘訣漢方調理
專業中醫養生觀念,教您從根本保養身體,食療保健、穴位按摩、運動鍛鍊強身,用簡單不花錢、自然無負擔的方法,增強體質,為健康加分。
◎養生達人提供居家保健自療法
專家現身說法,從飲食、穿著、生活習慣、居家環境,全方位說明,告訴您如何居家自我保健,正確養生得健康。
春養肝、夏養心,無病一身輕
中醫養生智慧,天然食補調理
養生靠自己,提高免疫力
做好自我健康管理
●春夏食療10大明星食材全公開
●營養師推薦168道養生元氣料理
●中醫師專業建議:春夏食養生活保健妙招
你今天吃對了嗎?
省錢進補,發揮最大食療功效
吃出活力與健康
聰明健身就在生活實踐中!
●春夏季節如何正確進補,你知道嗎?
●春天容易傷風感冒,如何防治?
●吃對了,夏天火氣大自然都消了?
●小心吹冷氣引發中暑,花錢又傷身?
●喝錯飲料,身體反而越喝越渴?
●清涼飲料無法消暑,反而傷腸胃?
身體健康的關鍵:順時養生
保健身體要從一年之初春季開始。春夏養陽,百病不侵,健康活到天年!
中醫強調「順食養生」,主張春、夏、秋、冬四個季節,有各自的養生重點。瞭解食物屬性,對症食補,順應自然變化,掌握健康關鍵秘訣,從春季開始進行保養,效果加倍;春天不感冒、夏天不火大,就連秋冬常見毛病問題,也能一次解決;身體健康、抵抗力強,自然不生病!
本書特色
◎168道調養體質健康料理
飲食決定健康,專家推薦10大類春夏養身天然食材,設計168道幸福養身的美味簡易家常料理,詳細分析營養成分與功效,發揮驚人食療效果;享受美食,同時吃出健康。
◎中醫養生秘訣漢方調理
專業中醫養生觀念,教您從根本保養身體,食療保健、穴位按摩、運動鍛鍊強身,用簡單不花錢、自然無負擔的方法,增強體質,為健康加分。
◎養生達人提供居家保健自療法
專家現身說法,從飲食、穿著、生活習慣、居家環境,全方位說明,告訴您如何居家自我保健,正確養生得健康。
目錄
【作者自序】 當令進補 健康加分 洪尚綱 中醫師
【營養師序】 冬病夏治 養生事半功倍 蕭千祐 營養師
Part1 不能不知的春夏養生新主張
Q1 春夏季節也要保養身體?
Q2 春夏季節的養生重點?
Q3 春天涼爽宜人,卻容易感冒?
Q4 「春季癢」是怎麼一回事?
Q5 夏天如何降火氣?
Q6 春夏兩季可以進補嗎?
Q7 吃冰、吹冷氣是消暑最佳良方?
Q8 春季如何用穴位按摩保健身體?
Q9 夏季如何用穴位按摩趕走煩躁?
Part 2 168道春夏食療特效食譜
春夏養生食材1蔬菜類(芹菜、韭菜、大白菜、空心菜、油菜花、菠菜、花椰菜、高麗菜、番薯葉、青江菜、茼蒿、番薯、牛蒡、紅蘿蔔、蘆筍、茭白筍、竹筍、白蘿蔔、百合、馬鈴薯、洋蔥、山藥、愛玉、豌豆、毛豆、四季豆、黃豆芽)
●香芹涼拌海蜇 ●酸甜韭菜翡翠卷 ●紅豆白菜湯 ●蝦米空心菜
●蔥醬香拌油菜花 ●綠菠炒金玉木耳 ●清炒鮮筍綠花椰 ●高麗菜炒雞肉
●蟹絲燴番薯葉 ●蔬果養生飲 ●萵苣蘋果汁 ●養生紫薯粥
●牛蒡雞肉清湯 ●紅蘿蔔洋芋湯 ●蘆筍蘿蔔湯 ●香菇炒茭白筍
●黃瓜鮮筍拌蝦仁 ●蘿蔔絲炒豬肉 ●百合炒雞絲 ●綠芹洋芋蛋沙拉
●糖醋涼拌三絲 ●高纖蘋果山藥絲 ●清涼檸檬愛玉凍 ●豌豆洋蔥糙米飯
●紅茄毛豆燜香菇 ●鮮甜四季豆炒蛋 ●銀芽炒油豆腐
春夏養生食材2瓜果類(茄子、苦瓜、胡瓜、絲瓜、南瓜、秋葵、玉米、玉米筍、小黃瓜、甜椒、番茄、冬瓜、青椒)
●退火紫茄粥 ●清心苦瓜排骨湯 ●脆瓜金針排骨湯 ●樹子絲瓜
●金瓜炒米粉 ●秋葵香拌豆腐 ●金黃玉米燴甜豆 ●三彩鮮蔬炒肉片
●小黃瓜炒肉絲 ●紅甜椒炒烏魚 ●紅茄燴鱸魚 ●清涼冬瓜鳳梨汁
●蜂蜜蔬果汁
春夏養生食材3水果類(奇異果、桑椹、梅子、西瓜、紅棗、枇杷、鳳梨、百香果、木瓜、荔枝、芒果、香瓜、檸檬、蓮霧、梨子、柿子、甘蔗、番石榴、草莓、桃子、香蕉、烏梅、哈密瓜、葡萄柚、水蜜桃、蘋果、櫻桃)
●養生奇異果炒飯 ●冰糖桑椹燕麥粥 ●紅燒梅香百頁 ●西瓜銀耳甜湯
●紅棗仙楂肉片湯 ●枇杷海鮮沙拉 ●生菜鮭魚鬆 ●百香鮮蝦沙拉
●明蝦時蔬木瓜塔 ●百合清炒荔枝 ●芒果涼拌鮮貝 ●鮮甜香瓜鱈魚
●青檸香烤鱈魚 ●蓮霧鮮橙汁 ●黃瓜香梨汁 ●西瓜蜜梨汁
●山藥甘蔗汁 ●番石榴奇異果汁 ●酸甜莓果紅茶 ●美顏果醋飲
●濃醇香蕉芝麻豆漿 ●桂香烏梅雪泥 ●香甜哈密瓜雪泥 ●莓果葡萄柚冰沙
●百香水蜜桃冰沙 ●優格雙果沙拉 ●百香繽紛水果塔
春夏養生食材4五穀雜糧、堅果、豆類(薏仁、紫米、糙米、燕麥、蓮子、蕎麥、花生、核桃、松子、芝麻、黃豆、綠豆、紅豆)
●退火薏仁糙米茶 ●腰果紫米飯 ●養生三豆糙米飯 ●冰糖燕麥甜粥
●金針蓮子湯 ●蘋果醋拌蕎麥涼麵 ●紅白蘿蔔滷花生 ●香炒核桃秋葵
●枸杞松子翡翠蛋 ●芝麻香炒牛蒡 ●香芹黃豆清湯 ●芝麻綠豆飯
●椰香綠豆沙 ●抹茶甜薯紅豆麻糬 ●紅豆杏仁豆腐
春夏養生食材5菇蕈類(杏鮑菇、香菇、柳松菇、鴻禧菇、蘑菇、秀珍菇、竹笙、金針菇、草菇、美白菇、黑木耳、白木耳)
●和風涼拌什錦菇 ●香菇芥菜湯 ●鮮菇炒豌豆苗 ●柳松菇燴綠花椰
●鮮美野菇魚片粥 ●蘑菇燴青江菜 ●野菇炒鮮蔬 ●清蒸彩蔬秀珍菇
●枸杞雙菇炒蛋 ●蘆筍炒竹笙 ●甜豆清炒金針菇 ●鮮蟳燴草菇
●黃瓜清炒美白菇 ●時蔬炒木耳 ●冰糖銀耳雞蛋羹
春夏養生食材6海藻類(珊瑚草、海帶、海帶芽、紫菜、海藻、洋菜)
●彩蔬涼拌珊瑚草 ●排毒芝麻海帶湯 ●薑炒木須海帶絲 ●辣味昆布牛蒡絲
●海帶芽小排粥 ●山藥蘿蔔涼拌海帶芽 ●黃豆涼拌海帶芽 ●紫菜芝麻拌飯
●紫菜炒蛋 ●檸香海藻冷麵 ●蘋果海藻沙拉 ●滑嫩仙草凍
●寒天金薯泥
春夏養生食材7香料類(薄荷、大蒜、薑、蔥、蒜苗、胡椒、辣椒)
●清爽薄荷粥 ●薄荷蘆薈水晶凍 ●薄荷青草茶 ●排毒蒜香炒飯
●山藥南瓜拌香蒜 ●薑汁燒肉蓋飯 ●香梨蜂蜜薑茶 ●蔥燒豬肉
●青蔥糙米粥 ●黃鳝炒蒜苗 ●蒜苗炒香腸 ●胡椒香拌甜豆
●箭筍辣炒雞絲
春夏養生食材8肉類(動物肝臟、豬肉、牛肉、羊肉、雞肉)
●塔香三鮮豬肝麵 ●肉排佐三絲 ●四季豆烤肉捲 ●鮮菇瘦肉粥
●牛肉粉絲煲 ●紅酒醋拌銀芽牛肉 ●香根牛肉 ●金瓜燴羊肉
●豌豆苗燉羊肉 ●白菜燴雞肉 ●香煎金針嫩雞
春夏養生食材9海鮮類(鮪魚、鮭魚、海鰻、鱔魚、黃魚、白帶魚、虱目魚、蝦、干貝、墨魚、軟絲、透抽、蜆、魷魚、蛤蜊、鳳螺、海瓜子)
●爭鮮生魚片 ●金黃鳳梨鮭魚拌飯 ●蒲燒鰻豆皮壽司 ●鮮蔬炒鱔魚
●蒜子燒黃魚 ●香檸青蔥燴帶魚 ●樹子虱目魚 ●芒果炒鮮蝦
●彩蔬炒干貝 ●蒜味涼拌墨魚 ●柚香墨魚鮮沙拉 ●甜豆炒軟絲
●蘆筍炒透抽 ●蒜味涼拌鮮蜆 ●韭菜炒魷魚 ●蒜炒蛤蜊青江菜
●芥蘭炒蛤蜊 ●沙茶炒鳳螺 ●塔香海瓜子
春夏養生食材10藥膳茶飲(薏仁、綠茶、靈芝、鬱金、枸杞、菊花、西洋參、浮小麥、東洋參、黃耆、薰衣草、桂花、荷葉、薄荷、山楂、柴胡)
●排毒雙豆薏仁茶 ●清爽絲瓜綠茶 ●沁涼蘆筍綠茶 ●夏枯草靈芝茶
●鬱金靈芝茶 ●香菊枸杞茶 ●龍井菊花茶 ●蔗香參茶
●浮小麥參茶 ●玫瑰參耆茶 ●薰衣草橙花茶 ●馬鞭草香桂茶
●荷葉薄荷茶 ●仙楂烏梅茶 ●柴胡佛手柑茶
Part 3 元氣滿分春夏生活保健法
春季養生就要這樣做
夏季養生就要這樣做
春夏宜食10大明星食材
預防感冒與中暑5大絕招
春季排毒的3種和緩運動
夏季養心的2大解悶體操
【營養師序】 冬病夏治 養生事半功倍 蕭千祐 營養師
Part1 不能不知的春夏養生新主張
Q1 春夏季節也要保養身體?
Q2 春夏季節的養生重點?
Q3 春天涼爽宜人,卻容易感冒?
Q4 「春季癢」是怎麼一回事?
Q5 夏天如何降火氣?
Q6 春夏兩季可以進補嗎?
Q7 吃冰、吹冷氣是消暑最佳良方?
Q8 春季如何用穴位按摩保健身體?
Q9 夏季如何用穴位按摩趕走煩躁?
Part 2 168道春夏食療特效食譜
春夏養生食材1蔬菜類(芹菜、韭菜、大白菜、空心菜、油菜花、菠菜、花椰菜、高麗菜、番薯葉、青江菜、茼蒿、番薯、牛蒡、紅蘿蔔、蘆筍、茭白筍、竹筍、白蘿蔔、百合、馬鈴薯、洋蔥、山藥、愛玉、豌豆、毛豆、四季豆、黃豆芽)
●香芹涼拌海蜇 ●酸甜韭菜翡翠卷 ●紅豆白菜湯 ●蝦米空心菜
●蔥醬香拌油菜花 ●綠菠炒金玉木耳 ●清炒鮮筍綠花椰 ●高麗菜炒雞肉
●蟹絲燴番薯葉 ●蔬果養生飲 ●萵苣蘋果汁 ●養生紫薯粥
●牛蒡雞肉清湯 ●紅蘿蔔洋芋湯 ●蘆筍蘿蔔湯 ●香菇炒茭白筍
●黃瓜鮮筍拌蝦仁 ●蘿蔔絲炒豬肉 ●百合炒雞絲 ●綠芹洋芋蛋沙拉
●糖醋涼拌三絲 ●高纖蘋果山藥絲 ●清涼檸檬愛玉凍 ●豌豆洋蔥糙米飯
●紅茄毛豆燜香菇 ●鮮甜四季豆炒蛋 ●銀芽炒油豆腐
春夏養生食材2瓜果類(茄子、苦瓜、胡瓜、絲瓜、南瓜、秋葵、玉米、玉米筍、小黃瓜、甜椒、番茄、冬瓜、青椒)
●退火紫茄粥 ●清心苦瓜排骨湯 ●脆瓜金針排骨湯 ●樹子絲瓜
●金瓜炒米粉 ●秋葵香拌豆腐 ●金黃玉米燴甜豆 ●三彩鮮蔬炒肉片
●小黃瓜炒肉絲 ●紅甜椒炒烏魚 ●紅茄燴鱸魚 ●清涼冬瓜鳳梨汁
●蜂蜜蔬果汁
春夏養生食材3水果類(奇異果、桑椹、梅子、西瓜、紅棗、枇杷、鳳梨、百香果、木瓜、荔枝、芒果、香瓜、檸檬、蓮霧、梨子、柿子、甘蔗、番石榴、草莓、桃子、香蕉、烏梅、哈密瓜、葡萄柚、水蜜桃、蘋果、櫻桃)
●養生奇異果炒飯 ●冰糖桑椹燕麥粥 ●紅燒梅香百頁 ●西瓜銀耳甜湯
●紅棗仙楂肉片湯 ●枇杷海鮮沙拉 ●生菜鮭魚鬆 ●百香鮮蝦沙拉
●明蝦時蔬木瓜塔 ●百合清炒荔枝 ●芒果涼拌鮮貝 ●鮮甜香瓜鱈魚
●青檸香烤鱈魚 ●蓮霧鮮橙汁 ●黃瓜香梨汁 ●西瓜蜜梨汁
●山藥甘蔗汁 ●番石榴奇異果汁 ●酸甜莓果紅茶 ●美顏果醋飲
●濃醇香蕉芝麻豆漿 ●桂香烏梅雪泥 ●香甜哈密瓜雪泥 ●莓果葡萄柚冰沙
●百香水蜜桃冰沙 ●優格雙果沙拉 ●百香繽紛水果塔
春夏養生食材4五穀雜糧、堅果、豆類(薏仁、紫米、糙米、燕麥、蓮子、蕎麥、花生、核桃、松子、芝麻、黃豆、綠豆、紅豆)
●退火薏仁糙米茶 ●腰果紫米飯 ●養生三豆糙米飯 ●冰糖燕麥甜粥
●金針蓮子湯 ●蘋果醋拌蕎麥涼麵 ●紅白蘿蔔滷花生 ●香炒核桃秋葵
●枸杞松子翡翠蛋 ●芝麻香炒牛蒡 ●香芹黃豆清湯 ●芝麻綠豆飯
●椰香綠豆沙 ●抹茶甜薯紅豆麻糬 ●紅豆杏仁豆腐
春夏養生食材5菇蕈類(杏鮑菇、香菇、柳松菇、鴻禧菇、蘑菇、秀珍菇、竹笙、金針菇、草菇、美白菇、黑木耳、白木耳)
●和風涼拌什錦菇 ●香菇芥菜湯 ●鮮菇炒豌豆苗 ●柳松菇燴綠花椰
●鮮美野菇魚片粥 ●蘑菇燴青江菜 ●野菇炒鮮蔬 ●清蒸彩蔬秀珍菇
●枸杞雙菇炒蛋 ●蘆筍炒竹笙 ●甜豆清炒金針菇 ●鮮蟳燴草菇
●黃瓜清炒美白菇 ●時蔬炒木耳 ●冰糖銀耳雞蛋羹
春夏養生食材6海藻類(珊瑚草、海帶、海帶芽、紫菜、海藻、洋菜)
●彩蔬涼拌珊瑚草 ●排毒芝麻海帶湯 ●薑炒木須海帶絲 ●辣味昆布牛蒡絲
●海帶芽小排粥 ●山藥蘿蔔涼拌海帶芽 ●黃豆涼拌海帶芽 ●紫菜芝麻拌飯
●紫菜炒蛋 ●檸香海藻冷麵 ●蘋果海藻沙拉 ●滑嫩仙草凍
●寒天金薯泥
春夏養生食材7香料類(薄荷、大蒜、薑、蔥、蒜苗、胡椒、辣椒)
●清爽薄荷粥 ●薄荷蘆薈水晶凍 ●薄荷青草茶 ●排毒蒜香炒飯
●山藥南瓜拌香蒜 ●薑汁燒肉蓋飯 ●香梨蜂蜜薑茶 ●蔥燒豬肉
●青蔥糙米粥 ●黃鳝炒蒜苗 ●蒜苗炒香腸 ●胡椒香拌甜豆
●箭筍辣炒雞絲
春夏養生食材8肉類(動物肝臟、豬肉、牛肉、羊肉、雞肉)
●塔香三鮮豬肝麵 ●肉排佐三絲 ●四季豆烤肉捲 ●鮮菇瘦肉粥
●牛肉粉絲煲 ●紅酒醋拌銀芽牛肉 ●香根牛肉 ●金瓜燴羊肉
●豌豆苗燉羊肉 ●白菜燴雞肉 ●香煎金針嫩雞
春夏養生食材9海鮮類(鮪魚、鮭魚、海鰻、鱔魚、黃魚、白帶魚、虱目魚、蝦、干貝、墨魚、軟絲、透抽、蜆、魷魚、蛤蜊、鳳螺、海瓜子)
●爭鮮生魚片 ●金黃鳳梨鮭魚拌飯 ●蒲燒鰻豆皮壽司 ●鮮蔬炒鱔魚
●蒜子燒黃魚 ●香檸青蔥燴帶魚 ●樹子虱目魚 ●芒果炒鮮蝦
●彩蔬炒干貝 ●蒜味涼拌墨魚 ●柚香墨魚鮮沙拉 ●甜豆炒軟絲
●蘆筍炒透抽 ●蒜味涼拌鮮蜆 ●韭菜炒魷魚 ●蒜炒蛤蜊青江菜
●芥蘭炒蛤蜊 ●沙茶炒鳳螺 ●塔香海瓜子
春夏養生食材10藥膳茶飲(薏仁、綠茶、靈芝、鬱金、枸杞、菊花、西洋參、浮小麥、東洋參、黃耆、薰衣草、桂花、荷葉、薄荷、山楂、柴胡)
●排毒雙豆薏仁茶 ●清爽絲瓜綠茶 ●沁涼蘆筍綠茶 ●夏枯草靈芝茶
●鬱金靈芝茶 ●香菊枸杞茶 ●龍井菊花茶 ●蔗香參茶
●浮小麥參茶 ●玫瑰參耆茶 ●薰衣草橙花茶 ●馬鞭草香桂茶
●荷葉薄荷茶 ●仙楂烏梅茶 ●柴胡佛手柑茶
Part 3 元氣滿分春夏生活保健法
春季養生就要這樣做
夏季養生就要這樣做
春夏宜食10大明星食材
預防感冒與中暑5大絕招
春季排毒的3種和緩運動
夏季養心的2大解悶體操
序/導讀
作者自序
當令進補 健康加分
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中醫師 洪尚綱
中醫養生學和預防醫學的創立和發展,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開始,其中的一大重點即強調「順應四時」的重要性。《素問-金匱真言論》中所說的「五藏應四時,各有收受」,闡明人體五臟功能系統與四時陰陽消長變化,是互相收受通應的。這個人與自然界視為一體的整體觀點,在往後中醫學的發展,包括臨床針灸治療、選方用藥、食療藥膳、氣功養息等諸方面,都具有指導意義。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出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時養生基本原則,根據四時的特點「發陳」、「蕃秀」、「容平」、「閉藏」,認為人體調攝精氣神當順從其時、順應其特點。由此可知養生進補不單純是冬天的專利,其時四時皆有可依循的養生之道。能做到隨四時陰陽而調神,則個體生機不息;若違逆了這個法則,則會造成相關臟腑的損傷,最終導致疾病的發生。中醫界有所謂:善治病者當順時令、養天和,而防患於未然。這個觀點若在生活上力行,自然能達到「苛疾不起」、「長命百歲」。
本書是繼《秋冬養生特效食譜》之後,再推出關於春夏養生的藥膳食譜,對於重視健康優於一切的現代民眾來說,能了解中醫順應四時的養生觀點,比只知單純進補,來的重要許多。配合四時的特點,選用適合自己的飲食,並配合正確作息,不用特別練功或盲目靠健康食品補缺,也可以擁有健康的身體。書中內容淺顯易懂,藥膳料理亦適合普羅大眾,希望藉此推廣四季養生的觀念,讓養生成為全民運動。
營養師序
冬病夏治 養生事半功倍
長庚科技大學養生保健講師&營養師 蕭千祐
近來氣候變化異常,人的節律和代謝也嚴重受到干擾,因此一到冬季,許多病症顯得格外嚴重,例如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風濕性關節炎、手腳冰冷症、胃寒、腹痛、腹瀉、經痛等。為了避免冬季一到,上述症狀就不請自來,「冬病夏治」格外重要。
「夏治」指在較為炎熱之時候,採用適當的食療,提早做身體的調養。食物是最好的醫藥,傳統醫學所使用的藥材,常是一般的食物。正所謂「藥療不如食療」,因此利用食療才能有效「正本清源」。
本書提供春夏之季排毒淨身的有效方式,並提供具體對應疾病的食療方式,能夠因時、因地、因人制宜,有效「寓醫於食」。跟著本書,必能強健體質,達到食療養生目的。
當令進補 健康加分
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中醫師 洪尚綱
中醫養生學和預防醫學的創立和發展,早在先秦時期就已經開始,其中的一大重點即強調「順應四時」的重要性。《素問-金匱真言論》中所說的「五藏應四時,各有收受」,闡明人體五臟功能系統與四時陰陽消長變化,是互相收受通應的。這個人與自然界視為一體的整體觀點,在往後中醫學的發展,包括臨床針灸治療、選方用藥、食療藥膳、氣功養息等諸方面,都具有指導意義。
《素問-四氣調神大論》中提出了「春夏養陽,秋冬養陰」的四時養生基本原則,根據四時的特點「發陳」、「蕃秀」、「容平」、「閉藏」,認為人體調攝精氣神當順從其時、順應其特點。由此可知養生進補不單純是冬天的專利,其時四時皆有可依循的養生之道。能做到隨四時陰陽而調神,則個體生機不息;若違逆了這個法則,則會造成相關臟腑的損傷,最終導致疾病的發生。中醫界有所謂:善治病者當順時令、養天和,而防患於未然。這個觀點若在生活上力行,自然能達到「苛疾不起」、「長命百歲」。
本書是繼《秋冬養生特效食譜》之後,再推出關於春夏養生的藥膳食譜,對於重視健康優於一切的現代民眾來說,能了解中醫順應四時的養生觀點,比只知單純進補,來的重要許多。配合四時的特點,選用適合自己的飲食,並配合正確作息,不用特別練功或盲目靠健康食品補缺,也可以擁有健康的身體。書中內容淺顯易懂,藥膳料理亦適合普羅大眾,希望藉此推廣四季養生的觀念,讓養生成為全民運動。
營養師序
冬病夏治 養生事半功倍
長庚科技大學養生保健講師&營養師 蕭千祐
近來氣候變化異常,人的節律和代謝也嚴重受到干擾,因此一到冬季,許多病症顯得格外嚴重,例如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風濕性關節炎、手腳冰冷症、胃寒、腹痛、腹瀉、經痛等。為了避免冬季一到,上述症狀就不請自來,「冬病夏治」格外重要。
「夏治」指在較為炎熱之時候,採用適當的食療,提早做身體的調養。食物是最好的醫藥,傳統醫學所使用的藥材,常是一般的食物。正所謂「藥療不如食療」,因此利用食療才能有效「正本清源」。
本書提供春夏之季排毒淨身的有效方式,並提供具體對應疾病的食療方式,能夠因時、因地、因人制宜,有效「寓醫於食」。跟著本書,必能強健體質,達到食療養生目的。
試閱
◎ 春夏季節也要保養身體?
中醫主張人要「順時養生」,依據不同季節,採取不同養生方式,春夏也該養生
順時養生,身體就健康
在養生觀念上,中醫強調「順時養生」,主張四季有不同的養生重點及方式,人們應該依據不同的季節,採取不一樣的養生方式。
根據古人的觀察與統計,發現四季氣候的轉移,是按照一定的次序轉變,例如,春天溫暖,夏天炎熱,秋天涼爽,冬天寒冷。人如果能順應自然的變化,適時養生,身體就會健康。
四季養不同的氣
古人將一年分為24個節氣,每一季各有6個節氣,每一季都有其天然之氣,且特性皆有所不同。例如:春天之氣主生發、夏天之氣主成長、秋天之氣主收斂、冬天之氣主封藏。
根據中醫理論,四季是一個完整的循環。不論是春、夏、秋、冬,都有其象徵意義,不僅僅只是單純的季節。春天就像是人生命的初始,萬物的開端,打穩了根基,到了夏天才能盡情伸展、生長。接著秋天來臨時,才有豐碩的果實可以收成,到了冬天,才有足夠本錢儲備能量,提供身體一個安穩的環境。
◎ 只有秋冬才需要養生?
不論是哪個季節,都有各自的養生重點,疏忽任何一個,對身體健康皆會有影響。
說到養生,許多人似乎都認為,只有秋冬才需要養生。實際上這樣的觀念不盡正確。中醫認為,四季裡的氣,呈現不斷變化的狀態,當氣節變化時,我們的生活模式、行為活動甚至情志反應,也該跟著變化,這樣才能正確養生。春夏兩季,有著自己的節氣與自然之氣,要養生就該順應它們。若違反這一自然節律,在春天時不養生,會損傷肝氣,以至於夏天來臨時,抵抗力降低,罹患各種寒性疾病。夏天不養生,會損傷心氣,到了秋天容易引發咳嗽等症狀,若沒及時調整,冬天則會重複發病。
中醫所謂的養生,不單單指飲食,生活習慣、衣著、情緒控制等都在其範疇之內。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順時養生是最大原則。
◎ 春夏季節的養生重點?
春天主生發宜養肝,夏天主成長宜養心
肝,是春天養生的重點
中醫裡所說的肝,包含肝臟、中樞神經系統、自律神經系統,以及身體循環系統的工作,此外,它跟眼睛功能也有關連。中醫認為,肝主要具有調暢氣機、調節情志、促進脾胃功能的作用。
根據五行理論,春天屬木,對應於人體則為肝。春天是體內肝膽經脈活動最為旺盛的季節,也是調養肝臟最好的時機。把肝養好了,才能達到淨化調養、穩定情緒的目的。
心,是夏天養生的重點
中醫裡所謂的心,主要負責調節血的流動、維持神經系統的功能,此外,它與人的精神有密切關連。
根據五行理論,夏天屬火,對應於人體為心。養心、養清是夏天養生的重點。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夏天氣溫高,促使人體血管擴張,皮膚血流量增加,加重心臟的負擔。再者,炎熱的天氣,又會使得汗量增加,當出汗過多,血液的黏稠度加大,心臟需要更用力,才能維持血液輸送的流暢度,以至於夏季時,心臟特別勞累,需要好好保養,倘若疏忽,讓心的功能失調,我們不僅會精神委靡、遲鈍,身體健康更會受到影響。
◎ 春夏兩季可以進補嗎?
進補是為了增強身體機能,春夏兩季可以進補,也應適當進補
說到進補,一般人往往只注重秋、冬季節的進補。《黃帝內經‧素問》說提到:「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四時指的就是四季。中醫認為,大自然四季的氣候變化,與人類的生命活動,有著密切的影響,特別是健康方面。實際上,為了讓身體機能,足以應付四季的變化,春夏兩季也應該要適當進補才對。
春夏進補重點在於「養陽」
中醫認為,「補」這個動作,主要是為了加強身體的機能,讓每個人有足夠的抵抗力,應付環境的變化。「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是中醫的保健概念,強調保養身體,應該趁著還沒有生病之前進行,而非等到生病了才治療。
中醫強調「順時養生」,不同季節有不同的養生重點,飲食進補是養生中重要的一環,春夏兩季當然也需要進補。所謂進補,不見得是要服用一大堆中藥材,在日常生活飲食中,挑選正確的食材,採用正確的烹煮方法,就是保健身體的最佳做法。
根據中醫的理論,春夏兩季陽盛於外而虛於內,秋冬兩季則是陰盛於外而虛於內,要進補需要從根本補起,因此春夏兩季進補的重點在於「養陽」。唯有把陽氣養足,才不會讓身體在秋冬兩季出現令人困擾的小毛病。
春季 溫和進補,強健肝臟,排毒淨身
春天主肝,風為春天的主氣,風多襲於肝,因此「平肝熄風、滋養肝陰」是進補的要點。在強健肝臟方面,建議可以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例如菠菜、花椰菜、萵苣等,其所含的抗氧化營養素,能促進肝細胞活化,加強肝臟機能。另外,春天體內排毒功能旺盛,透過適當的飲食,多吃能加強代謝、促進血液循環的食物,如蔥、韭菜等,能把冬天積存體內的廢物、毒素排乾淨,達到體內環保功效。
春天養生要達到「防寒、防溫熱」的目的,養陽是重點,但要清淡溫和進補,別挑太油膩、燥熱的食材,才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夏季 清涼進補,清熱利濕,保護脾胃
炎炎夏日,氣溫飆升,身體出汗量大,體力的消耗也大。這時候,當然需要適時進補,緩解夏季氣候、環境,對身體所造成「耗氣傷津」的狀況。
夏天進補的要點是「清熱利濕、益氣生津、健脾和胃」。暑與濕是夏季的主氣,多吃一些清熱利濕的食物,例如紅豆、薏仁、冬瓜、苦瓜等,能祛熱解暑並化解體內的濕氣。為了補充夏季流失的津液,可以多吃些紅棗、木耳、番石榴。此外,濕暑之氣容易阻礙脾胃的運化,不小心過量的冷飲也會傷脾胃,因此,夏天進補應該要多吃些能健脾和胃的食物,例如玉米、南瓜、彩椒等。
夏天是陽氣最旺盛的季節,依據中醫順時養生的觀念,應該要保護體內陽氣,此時,要以清淡的飲食、涼性的食材來養生,如此才能讓身體與自然達到和諧狀態。
◎ 春夏預防感冒、中暑的5大絕招
注意環境、飲食,穿對衣服,睡眠充足,不用怕春天感冒、夏天中暑
第一招:維持愉快的心情,養成運動習慣,能預防感冒
運動對身體好,雖然是老生常談,但對於免疫力的提升而言,運動的確是最簡易卻又最有效的方法。
春天是改善體質的好時機,多運動,可以促使血液循環更順暢,活化身體細胞。提醒大家,運動前別忘了暖身,避免各種運動傷害。
根據研究,運動不僅能強健體魄,在過程中,還能促使腦內啡的分泌,讓心情愉悅。不良的情緒,會導致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進而使得免疫力下降,相反,愉悅的情緒,則有助於提升免疫功能,抵擋來勢洶洶的感冒病毒。
第二招:足夠的睡眠,是對抗病毒的基本需求
預防感冒的方式很多,例如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場合、出入醫院要戴口罩、勤洗手等,不過,具備足夠的免疫能力,是對抗病毒侵襲的關鍵。
現代人習慣晚睡,隔天往往睜著惺忪的睡眼去上班。偶爾睡眠不足,對健康影響有限,但長期下來,則會面臨抵抗力下降的狀況。這時候,感染感冒的機率就會上升。
想要擁有足夠的本錢對抗病毒侵襲,睡飽是必要條件。充足的睡眠,可以讓大腦跟身體獲得充分休息,提升免疫力,強化身體對抗感冒病毒的能力。
第三招:維持室內通風,預防中暑
多數人以為,只有在大太陽底下,才有機會中暑。實際上,室內濕氣太重,熱氣多,也有可能導致中暑的發生。
悶熱的夏天,要特別注意室內的通風狀況,若一天24小時吹冷氣,常常讓門窗緊閉,會使得濕氣滯留於體內,排不出來。定時讓室內通風,讓身體透氣,順便把汗排出來,皮膚才不會失去調節能力,最終引發中暑等不適。
第四招:喝對飲料,以免越補充水分,體內反而越缺水
夏天汗量大,補充水分是必要的。不過,含有咖啡因的飲品,例如咖啡、茶,容易引起身體水分的流失,要謹慎飲用。口渴的時候,最好的解渴飲料就是白開水。夏天想要預防中暑,應該要多喝開水。
第五招:穿對衣服,比不穿衣服還聰明
有些人夏天的時候喜歡打赤膊,認為這樣最涼快,最能幫助散熱,也就最不容易中暑。實際上,在皮膚表面有小汗珠的情況下,散熱功能才能順暢。打赤膊會讓皮膚熱量增加,反而無法加速熱量的散發。
針對散熱而言,穿對衣服,其散熱效果會比不穿衣服還好。夏天應該多選擇棉質或麻質的衣物,幫助身體散熱,如此才能預防中暑的發生。
◎ 春夏食譜示範
和風涼拌什錦菇
滋補強身+對抗腫瘤
2人份
熱量:230.0大卡
蛋白質:7.3克
脂肪:14.8克
醣類:17.0克
膳食纖維:6.3克
材料:鴻禧菇、杏鮑菇、蘑菇、柳松菇各40克,新鮮香菇4朵,辣椒1/2支,蔥1/4支
調味料:橄欖油2小匙,白醋、白芝麻各1小匙,糖1/2小匙,麻油1/4小匙
作法:
1 香菇、蘑菇、杏鮑菇切塊;鴻禧菇、柳松菇?小朵;辣椒、蔥切末。
2 所有調味料混勻,作為醬汁。
3 菇類放入水中燙熟,撈起放涼後,淋醬汁即可。
健康養生功效:菇蕈類是著名的保健養生食物,所含的蛋白質可提供身體能量,達到滋補強身功效;多醣體能促使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幫助身體預防疾病、對抗癌症。
牛蒡雞肉清湯
穩定神經系統+避免感染
2人份
熱量:179.5大卡
蛋白質:16.3克
脂肪:3.0克
醣類:21.9克
膳食纖維:6.7克
材料:牛蒡100克,芫荽1/2支,雞胸肉60克,水3杯
調味料:醬油1/2小匙,麻油1/3小匙,鹽1/4小匙
作法:
1 牛蒡去皮,切薄片;芫荽切碎。
2 雞胸肉切片,用醬油、麻油醃15分鐘,再放入滾水中汆燙。
3 牛蒡和水倒入鍋中,煮滾後轉中火,再煮5分鐘。
4 加入雞肉片煮滾,再加鹽調味,最後撒芫荽即可熄火。
健康養生功效:牛蒡被稱為「東洋人參」,營養價值高,所含的鈣和鎂,能維持神經系統正常運作;胡蘿蔔素可保護細胞膜,避免身體受到感染;鉀有助於穩定血壓。
百合炒雞絲
寧心安神+增強體質
2人份
熱量:266.6大卡
蛋白質:25.2克
脂肪:11.7克
醣類:15.2克
膳食纖維:2.4克
材料:百合75克,芹菜1支,雞肉100克,大蒜1瓣,新鮮香菇2朵,蔥1支
調味料:橄欖油2小匙,糖1/2小匙,麻油、鹽、胡椒粉各1/4小匙
作法:
1 雞肉、香菇切絲,滾水汆燙至熟。芹菜、蔥切段,大蒜切末,百合泡水5分鐘。
2 熱油鍋,加百合、雞肉、香菇、蒜末、鹽、糖和胡椒粉,拌炒至百合呈透明狀。
3 加入蔥、芹菜和麻油拌勻,即可起鍋。
健康養生功效:百合有寧心安神的功效,所含的多種生物鹼,可滋補身體、增強體質。雞肉富含蛋白質與維生素B群,有助於安定神經。情緒較浮躁者,可多吃這道料理。
滑嫩仙草凍
清熱降火+涼血解毒
2人份
熱量:92.2大卡
蛋白質:0.1克
脂肪:0.0克
醣類:23.0克
膳食纖維:11.2克
材料:洋菜條15克,水5杯,仙草莖葉25克
調味料:糖水適量
作法:
1 洋菜條剪小段。
2 仙草莖葉洗淨,放入鍋中,加水,以小火敖煮約2小時。
3 撈出仙草莖葉,加入洋菜條,煮至溶解後放涼,移入冰箱冰鎮。
4 食用時,取適量仙草和糖水混勻即可。
健康養生功效:仙草有降火、清熱、涼血的功能,是絕佳的消暑聖品。適量食用這道具涼補功能的點心,對身體健康有益。夏天亦有口乾舌躁困擾者,可多吃。
冰糖桑椹燕麥粥
提神解勞+舒肝解鬱
2人份
熱量:570.0大卡
蛋白質:13.6克
脂肪:4.5克
醣類:118.7克
膳食纖維:4.2克
材料:桑椹50克,糯米100克,燕麥片40克,水4杯
調味料:冰糖2小匙
作法:
1 糯米、桑椹和水放入鍋中,煮滾後轉小火,熬煮30分鐘成粥。
2 加冰糖調味,最後再加燕麥片,燜10分鐘至熟即可。
料理祕訣:清洗桑椹時,用流動的清水多沖幾次即可,不需要大力搓揉。
健康養生功效:桑椹富含鐵質、維生素B群,有補氣、提神、消除疲勞、補血、養肝明目的功效。搭配糯米和燕麥一起食用,可對抗憂鬱,穩定不安的情緒。
芒果涼拌鮮貝
強身健體+避免感染
2人份
材料:芒果、鮮干貝各100克,青椒20克,蔥1支,辣椒1/2支,薑1片
調味料:檸檬汁1大匙,糖1/2小匙
作法:
1 芒果切丁,青椒切片,蔥切段。辣椒切碎,和檸檬汁、糖拌成醬汁。
2 湯鍋倒半鍋水,加蔥、薑煮滾,再加干貝以小火煮1分鐘後撈起。
3 芒果、干貝和青椒拌勻,再淋上醬汁即可食用。
健康養生功效:芒果含維生素A、C、菸鹼酸、鉀、鎂、鈣等營養成分,很適合在維生素代謝率高的夏天食用。芒果中大量的維生素A,有助於強健體質,對抗病毒感染。
黃瓜香梨汁
生津潤燥+降膽固醇
2人份
熱量:177.5大卡
蛋白質:1.4克
脂肪:0.9克
醣類:41.1克
膳食纖維:4.3克
材料:水梨250克,冷開水1/4杯,小黃瓜30克
調味料:蜂蜜1大匙,檸檬汁2小匙
作法:
1 水梨去皮和核,切小塊。小黃瓜洗淨,切段。
2 作法1、蜂蜜和檸檬汁放入果汁機中,加冷開水,均勻攪打成汁。
健康養生功效:水梨和小黃瓜含水量高,能生津潤燥、清熱降火,是夏季消暑解渴聖品。水梨中的果膠與纖維,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也可降低膽固醇,適量食用有益健康。
中醫主張人要「順時養生」,依據不同季節,採取不同養生方式,春夏也該養生
順時養生,身體就健康
在養生觀念上,中醫強調「順時養生」,主張四季有不同的養生重點及方式,人們應該依據不同的季節,採取不一樣的養生方式。
根據古人的觀察與統計,發現四季氣候的轉移,是按照一定的次序轉變,例如,春天溫暖,夏天炎熱,秋天涼爽,冬天寒冷。人如果能順應自然的變化,適時養生,身體就會健康。
四季養不同的氣
古人將一年分為24個節氣,每一季各有6個節氣,每一季都有其天然之氣,且特性皆有所不同。例如:春天之氣主生發、夏天之氣主成長、秋天之氣主收斂、冬天之氣主封藏。
根據中醫理論,四季是一個完整的循環。不論是春、夏、秋、冬,都有其象徵意義,不僅僅只是單純的季節。春天就像是人生命的初始,萬物的開端,打穩了根基,到了夏天才能盡情伸展、生長。接著秋天來臨時,才有豐碩的果實可以收成,到了冬天,才有足夠本錢儲備能量,提供身體一個安穩的環境。
◎ 只有秋冬才需要養生?
不論是哪個季節,都有各自的養生重點,疏忽任何一個,對身體健康皆會有影響。
說到養生,許多人似乎都認為,只有秋冬才需要養生。實際上這樣的觀念不盡正確。中醫認為,四季裡的氣,呈現不斷變化的狀態,當氣節變化時,我們的生活模式、行為活動甚至情志反應,也該跟著變化,這樣才能正確養生。春夏兩季,有著自己的節氣與自然之氣,要養生就該順應它們。若違反這一自然節律,在春天時不養生,會損傷肝氣,以至於夏天來臨時,抵抗力降低,罹患各種寒性疾病。夏天不養生,會損傷心氣,到了秋天容易引發咳嗽等症狀,若沒及時調整,冬天則會重複發病。
中醫所謂的養生,不單單指飲食,生活習慣、衣著、情緒控制等都在其範疇之內。想要擁有健康的身體,順時養生是最大原則。
◎ 春夏季節的養生重點?
春天主生發宜養肝,夏天主成長宜養心
肝,是春天養生的重點
中醫裡所說的肝,包含肝臟、中樞神經系統、自律神經系統,以及身體循環系統的工作,此外,它跟眼睛功能也有關連。中醫認為,肝主要具有調暢氣機、調節情志、促進脾胃功能的作用。
根據五行理論,春天屬木,對應於人體則為肝。春天是體內肝膽經脈活動最為旺盛的季節,也是調養肝臟最好的時機。把肝養好了,才能達到淨化調養、穩定情緒的目的。
心,是夏天養生的重點
中醫裡所謂的心,主要負責調節血的流動、維持神經系統的功能,此外,它與人的精神有密切關連。
根據五行理論,夏天屬火,對應於人體為心。養心、養清是夏天養生的重點。中醫認為,汗為心之液,夏天氣溫高,促使人體血管擴張,皮膚血流量增加,加重心臟的負擔。再者,炎熱的天氣,又會使得汗量增加,當出汗過多,血液的黏稠度加大,心臟需要更用力,才能維持血液輸送的流暢度,以至於夏季時,心臟特別勞累,需要好好保養,倘若疏忽,讓心的功能失調,我們不僅會精神委靡、遲鈍,身體健康更會受到影響。
◎ 春夏兩季可以進補嗎?
進補是為了增強身體機能,春夏兩季可以進補,也應適當進補
說到進補,一般人往往只注重秋、冬季節的進補。《黃帝內經‧素問》說提到:「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四時指的就是四季。中醫認為,大自然四季的氣候變化,與人類的生命活動,有著密切的影響,特別是健康方面。實際上,為了讓身體機能,足以應付四季的變化,春夏兩季也應該要適當進補才對。
春夏進補重點在於「養陽」
中醫認為,「補」這個動作,主要是為了加強身體的機能,讓每個人有足夠的抵抗力,應付環境的變化。「上工治未病,不治已病」,是中醫的保健概念,強調保養身體,應該趁著還沒有生病之前進行,而非等到生病了才治療。
中醫強調「順時養生」,不同季節有不同的養生重點,飲食進補是養生中重要的一環,春夏兩季當然也需要進補。所謂進補,不見得是要服用一大堆中藥材,在日常生活飲食中,挑選正確的食材,採用正確的烹煮方法,就是保健身體的最佳做法。
根據中醫的理論,春夏兩季陽盛於外而虛於內,秋冬兩季則是陰盛於外而虛於內,要進補需要從根本補起,因此春夏兩季進補的重點在於「養陽」。唯有把陽氣養足,才不會讓身體在秋冬兩季出現令人困擾的小毛病。
春季 溫和進補,強健肝臟,排毒淨身
春天主肝,風為春天的主氣,風多襲於肝,因此「平肝熄風、滋養肝陰」是進補的要點。在強健肝臟方面,建議可以多吃新鮮的蔬菜水果,例如菠菜、花椰菜、萵苣等,其所含的抗氧化營養素,能促進肝細胞活化,加強肝臟機能。另外,春天體內排毒功能旺盛,透過適當的飲食,多吃能加強代謝、促進血液循環的食物,如蔥、韭菜等,能把冬天積存體內的廢物、毒素排乾淨,達到體內環保功效。
春天養生要達到「防寒、防溫熱」的目的,養陽是重點,但要清淡溫和進補,別挑太油膩、燥熱的食材,才不會對身體造成負擔。
夏季 清涼進補,清熱利濕,保護脾胃
炎炎夏日,氣溫飆升,身體出汗量大,體力的消耗也大。這時候,當然需要適時進補,緩解夏季氣候、環境,對身體所造成「耗氣傷津」的狀況。
夏天進補的要點是「清熱利濕、益氣生津、健脾和胃」。暑與濕是夏季的主氣,多吃一些清熱利濕的食物,例如紅豆、薏仁、冬瓜、苦瓜等,能祛熱解暑並化解體內的濕氣。為了補充夏季流失的津液,可以多吃些紅棗、木耳、番石榴。此外,濕暑之氣容易阻礙脾胃的運化,不小心過量的冷飲也會傷脾胃,因此,夏天進補應該要多吃些能健脾和胃的食物,例如玉米、南瓜、彩椒等。
夏天是陽氣最旺盛的季節,依據中醫順時養生的觀念,應該要保護體內陽氣,此時,要以清淡的飲食、涼性的食材來養生,如此才能讓身體與自然達到和諧狀態。
◎ 春夏預防感冒、中暑的5大絕招
注意環境、飲食,穿對衣服,睡眠充足,不用怕春天感冒、夏天中暑
第一招:維持愉快的心情,養成運動習慣,能預防感冒
運動對身體好,雖然是老生常談,但對於免疫力的提升而言,運動的確是最簡易卻又最有效的方法。
春天是改善體質的好時機,多運動,可以促使血液循環更順暢,活化身體細胞。提醒大家,運動前別忘了暖身,避免各種運動傷害。
根據研究,運動不僅能強健體魄,在過程中,還能促使腦內啡的分泌,讓心情愉悅。不良的情緒,會導致神經、內分泌功能紊亂,進而使得免疫力下降,相反,愉悅的情緒,則有助於提升免疫功能,抵擋來勢洶洶的感冒病毒。
第二招:足夠的睡眠,是對抗病毒的基本需求
預防感冒的方式很多,例如避免到人多的公共場合、出入醫院要戴口罩、勤洗手等,不過,具備足夠的免疫能力,是對抗病毒侵襲的關鍵。
現代人習慣晚睡,隔天往往睜著惺忪的睡眼去上班。偶爾睡眠不足,對健康影響有限,但長期下來,則會面臨抵抗力下降的狀況。這時候,感染感冒的機率就會上升。
想要擁有足夠的本錢對抗病毒侵襲,睡飽是必要條件。充足的睡眠,可以讓大腦跟身體獲得充分休息,提升免疫力,強化身體對抗感冒病毒的能力。
第三招:維持室內通風,預防中暑
多數人以為,只有在大太陽底下,才有機會中暑。實際上,室內濕氣太重,熱氣多,也有可能導致中暑的發生。
悶熱的夏天,要特別注意室內的通風狀況,若一天24小時吹冷氣,常常讓門窗緊閉,會使得濕氣滯留於體內,排不出來。定時讓室內通風,讓身體透氣,順便把汗排出來,皮膚才不會失去調節能力,最終引發中暑等不適。
第四招:喝對飲料,以免越補充水分,體內反而越缺水
夏天汗量大,補充水分是必要的。不過,含有咖啡因的飲品,例如咖啡、茶,容易引起身體水分的流失,要謹慎飲用。口渴的時候,最好的解渴飲料就是白開水。夏天想要預防中暑,應該要多喝開水。
第五招:穿對衣服,比不穿衣服還聰明
有些人夏天的時候喜歡打赤膊,認為這樣最涼快,最能幫助散熱,也就最不容易中暑。實際上,在皮膚表面有小汗珠的情況下,散熱功能才能順暢。打赤膊會讓皮膚熱量增加,反而無法加速熱量的散發。
針對散熱而言,穿對衣服,其散熱效果會比不穿衣服還好。夏天應該多選擇棉質或麻質的衣物,幫助身體散熱,如此才能預防中暑的發生。
◎ 春夏食譜示範
和風涼拌什錦菇
滋補強身+對抗腫瘤
2人份
熱量:230.0大卡
蛋白質:7.3克
脂肪:14.8克
醣類:17.0克
膳食纖維:6.3克
材料:鴻禧菇、杏鮑菇、蘑菇、柳松菇各40克,新鮮香菇4朵,辣椒1/2支,蔥1/4支
調味料:橄欖油2小匙,白醋、白芝麻各1小匙,糖1/2小匙,麻油1/4小匙
作法:
1 香菇、蘑菇、杏鮑菇切塊;鴻禧菇、柳松菇?小朵;辣椒、蔥切末。
2 所有調味料混勻,作為醬汁。
3 菇類放入水中燙熟,撈起放涼後,淋醬汁即可。
健康養生功效:菇蕈類是著名的保健養生食物,所含的蛋白質可提供身體能量,達到滋補強身功效;多醣體能促使免疫系統產生抗體,幫助身體預防疾病、對抗癌症。
牛蒡雞肉清湯
穩定神經系統+避免感染
2人份
熱量:179.5大卡
蛋白質:16.3克
脂肪:3.0克
醣類:21.9克
膳食纖維:6.7克
材料:牛蒡100克,芫荽1/2支,雞胸肉60克,水3杯
調味料:醬油1/2小匙,麻油1/3小匙,鹽1/4小匙
作法:
1 牛蒡去皮,切薄片;芫荽切碎。
2 雞胸肉切片,用醬油、麻油醃15分鐘,再放入滾水中汆燙。
3 牛蒡和水倒入鍋中,煮滾後轉中火,再煮5分鐘。
4 加入雞肉片煮滾,再加鹽調味,最後撒芫荽即可熄火。
健康養生功效:牛蒡被稱為「東洋人參」,營養價值高,所含的鈣和鎂,能維持神經系統正常運作;胡蘿蔔素可保護細胞膜,避免身體受到感染;鉀有助於穩定血壓。
百合炒雞絲
寧心安神+增強體質
2人份
熱量:266.6大卡
蛋白質:25.2克
脂肪:11.7克
醣類:15.2克
膳食纖維:2.4克
材料:百合75克,芹菜1支,雞肉100克,大蒜1瓣,新鮮香菇2朵,蔥1支
調味料:橄欖油2小匙,糖1/2小匙,麻油、鹽、胡椒粉各1/4小匙
作法:
1 雞肉、香菇切絲,滾水汆燙至熟。芹菜、蔥切段,大蒜切末,百合泡水5分鐘。
2 熱油鍋,加百合、雞肉、香菇、蒜末、鹽、糖和胡椒粉,拌炒至百合呈透明狀。
3 加入蔥、芹菜和麻油拌勻,即可起鍋。
健康養生功效:百合有寧心安神的功效,所含的多種生物鹼,可滋補身體、增強體質。雞肉富含蛋白質與維生素B群,有助於安定神經。情緒較浮躁者,可多吃這道料理。
滑嫩仙草凍
清熱降火+涼血解毒
2人份
熱量:92.2大卡
蛋白質:0.1克
脂肪:0.0克
醣類:23.0克
膳食纖維:11.2克
材料:洋菜條15克,水5杯,仙草莖葉25克
調味料:糖水適量
作法:
1 洋菜條剪小段。
2 仙草莖葉洗淨,放入鍋中,加水,以小火敖煮約2小時。
3 撈出仙草莖葉,加入洋菜條,煮至溶解後放涼,移入冰箱冰鎮。
4 食用時,取適量仙草和糖水混勻即可。
健康養生功效:仙草有降火、清熱、涼血的功能,是絕佳的消暑聖品。適量食用這道具涼補功能的點心,對身體健康有益。夏天亦有口乾舌躁困擾者,可多吃。
冰糖桑椹燕麥粥
提神解勞+舒肝解鬱
2人份
熱量:570.0大卡
蛋白質:13.6克
脂肪:4.5克
醣類:118.7克
膳食纖維:4.2克
材料:桑椹50克,糯米100克,燕麥片40克,水4杯
調味料:冰糖2小匙
作法:
1 糯米、桑椹和水放入鍋中,煮滾後轉小火,熬煮30分鐘成粥。
2 加冰糖調味,最後再加燕麥片,燜10分鐘至熟即可。
料理祕訣:清洗桑椹時,用流動的清水多沖幾次即可,不需要大力搓揉。
健康養生功效:桑椹富含鐵質、維生素B群,有補氣、提神、消除疲勞、補血、養肝明目的功效。搭配糯米和燕麥一起食用,可對抗憂鬱,穩定不安的情緒。
芒果涼拌鮮貝
強身健體+避免感染
2人份
材料:芒果、鮮干貝各100克,青椒20克,蔥1支,辣椒1/2支,薑1片
調味料:檸檬汁1大匙,糖1/2小匙
作法:
1 芒果切丁,青椒切片,蔥切段。辣椒切碎,和檸檬汁、糖拌成醬汁。
2 湯鍋倒半鍋水,加蔥、薑煮滾,再加干貝以小火煮1分鐘後撈起。
3 芒果、干貝和青椒拌勻,再淋上醬汁即可食用。
健康養生功效:芒果含維生素A、C、菸鹼酸、鉀、鎂、鈣等營養成分,很適合在維生素代謝率高的夏天食用。芒果中大量的維生素A,有助於強健體質,對抗病毒感染。
黃瓜香梨汁
生津潤燥+降膽固醇
2人份
熱量:177.5大卡
蛋白質:1.4克
脂肪:0.9克
醣類:41.1克
膳食纖維:4.3克
材料:水梨250克,冷開水1/4杯,小黃瓜30克
調味料:蜂蜜1大匙,檸檬汁2小匙
作法:
1 水梨去皮和核,切小塊。小黃瓜洗淨,切段。
2 作法1、蜂蜜和檸檬汁放入果汁機中,加冷開水,均勻攪打成汁。
健康養生功效:水梨和小黃瓜含水量高,能生津潤燥、清熱降火,是夏季消暑解渴聖品。水梨中的果膠與纖維,有助於清除體內毒素,也可降低膽固醇,適量食用有益健康。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