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中醫:古傳中醫闡微(簡體中文版)
The Celestial Secrets of Real TCM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唐‧王冰序《黃帝內經》時說,《素問》《靈樞》本各有九卷,“雖復年移代革,而授學猶存,懼非其人,而時有所隱,故第七一卷,師氏藏之,今之奉行,惟八卷爾”。
本書所述“古傳中醫”,正是“時有所隱”但仍然“授學猶存”的那部分真傳,這部分的內容,才是中華民族的真正絕學——上古的天人之學、性命之學。《問道中醫》目前公開的,雖只是冰山一角,但已足以一新世人耳目。
本書從陰陽、經絡等中醫基礎入手,探索中醫本質,解讀《黃帝內經》,闡釋養生真要,指出人體自身有大藥,理法一如,有一整套完整完備的理論和方法指導人們實修實證,達到身心健康,以道證醫,以醫證道。
書中介紹了四十餘種自我鍛煉、調理方法,對治各種身心疾患。其中收錄的作者與網友問答,一如現場問診,令人豁然開朗,極具指導價值。書末收錄本書養生方法索引、古傳中醫答疑,談禪論道,啟迪人心。
本書所述“古傳中醫”,正是“時有所隱”但仍然“授學猶存”的那部分真傳,這部分的內容,才是中華民族的真正絕學——上古的天人之學、性命之學。《問道中醫》目前公開的,雖只是冰山一角,但已足以一新世人耳目。
本書從陰陽、經絡等中醫基礎入手,探索中醫本質,解讀《黃帝內經》,闡釋養生真要,指出人體自身有大藥,理法一如,有一整套完整完備的理論和方法指導人們實修實證,達到身心健康,以道證醫,以醫證道。
書中介紹了四十餘種自我鍛煉、調理方法,對治各種身心疾患。其中收錄的作者與網友問答,一如現場問診,令人豁然開朗,極具指導價值。書末收錄本書養生方法索引、古傳中醫答疑,談禪論道,啟迪人心。
目錄
序文
PREFACE/Prof. Stephan M. Wagner
序/瓦格納博士
PREFACE/Prof. Xiaojuan Li
序/李曉娟教授
自序/胡塗醫
目錄
《第一編》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古傳中醫掃盲
你也可掌握些醫道
陰虛VS陽虛
陰虛VS陽虛(續)
“陰陽”他說
“陰陽”他說(續)
“腎”VS“精”
談談“心”
略說“精、氣、神”
略說“雙盤”
略說“丹田”
略說河圖洛書
胎息、打坐及辟谷
慎用六味地黃丸
自學中醫——明師就在經典中
學習中醫——四診八綱一把“明師”
道醫的鐵指標
《第二編》法於陰陽,和於術數—中醫本質探微
從糊塗醫治糊塗腸炎說起——真氣運行有規律
糊塗醫治糊塗腫瘤——聚則成形,散則為氣
糊塗醫治糊塗氣管炎——應季而治
“法于陰陽,和於術數”
自古醫道不分家
大道無形本相通
醫道之至極
全憑心意用功夫
略說“因果病”
如何用“數”來治病
《第三編》決死生,處百病—經絡旁通
傳統中醫對經絡的認識
古人如何發現經絡
什麼人能看到經絡
經絡走勢和類型
你是什麼經絡類型
如何判斷經絡類型
經絡運行的規律
“經絡”是將錯就錯的東西
經絡本來就是“通”的
最後幾張窗戶紙
略說《行氣玉佩銘》
一法通全身氣路
一分鐘測試經絡類型
《第四編》至道之宗,奉生之始—《黃帝內經》點滴
德全不危
人有多種
略說“象數”
和以所宜
辨列星辰
象似日月
獨立守神
呼吸定息
神機氣立
《第五編》因天之序,合道而行—古傳中醫養生
二十四小時如何過——寅時(肺)
二十四小時如何過——卯時(大腸)
二十四小時如何過——辰時(胃)
二十四小時如何過——巳時(脾)
二十四小時如何過——午時(心)
二十四小時如何過——未時(小腸)
二十四小時如何過——申時(膀胱)
二十四小時如何過——酉時(腎)
二十四小時如何過——戌時(心包)
二十四小時如何過——亥時(三焦)
二十四小時如何過——子時(膽)
二十四小時如何過——丑時(肝)
夏季養生,無厭於日
秋季養生,無外其志
冬季養生,無擾乎陽
春季養生,以使志生
秋養肺陰好安眠
《第六編》返觀內照,千里診病—古傳中醫秘傳
說說千里診病
治神與養身——說說古傳中醫的“五知”
人體有個拒絕病毒的開關
人體有個糾正頸椎、腰椎毛病的開關
人體有條退燒、止咳通道
教你如何少做夢
治療“抑鬱症”妙法
保護肝膽的妙法
“玄關”VS“先天一氣”
正身、內省、止息——且說醫家如何用功
根治前列腺炎秘法
且說采陰補陽(成人版)
重感冒九針療法
你也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
對治緊張、壓力的方法
後記
問道中醫——古傳中醫答疑
養生方法索引
千里診病案例
關於名字
關於拍打、拉筋、牽引
關於針灸、拔罐、放血
關於腸胃病
關於癌症、腫瘤
關於腰腿、脊椎病
關於腎病、牙病、耳病、脫髮
關於眼病、耳病、鼻病
關於婦科疾病、懷孕、避孕
關於小兒問診、老人問診
關於肛瘺、皮膚病、痘痕、濕疹
關於佛家、道家
談禪論道
人體經絡圖示
PREFACE/Prof. Stephan M. Wagner
序/瓦格納博士
PREFACE/Prof. Xiaojuan Li
序/李曉娟教授
自序/胡塗醫
目錄
《第一編》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古傳中醫掃盲
你也可掌握些醫道
陰虛VS陽虛
陰虛VS陽虛(續)
“陰陽”他說
“陰陽”他說(續)
“腎”VS“精”
談談“心”
略說“精、氣、神”
略說“雙盤”
略說“丹田”
略說河圖洛書
胎息、打坐及辟谷
慎用六味地黃丸
自學中醫——明師就在經典中
學習中醫——四診八綱一把“明師”
道醫的鐵指標
《第二編》法於陰陽,和於術數—中醫本質探微
從糊塗醫治糊塗腸炎說起——真氣運行有規律
糊塗醫治糊塗腫瘤——聚則成形,散則為氣
糊塗醫治糊塗氣管炎——應季而治
“法于陰陽,和於術數”
自古醫道不分家
大道無形本相通
醫道之至極
全憑心意用功夫
略說“因果病”
如何用“數”來治病
《第三編》決死生,處百病—經絡旁通
傳統中醫對經絡的認識
古人如何發現經絡
什麼人能看到經絡
經絡走勢和類型
你是什麼經絡類型
如何判斷經絡類型
經絡運行的規律
“經絡”是將錯就錯的東西
經絡本來就是“通”的
最後幾張窗戶紙
略說《行氣玉佩銘》
一法通全身氣路
一分鐘測試經絡類型
《第四編》至道之宗,奉生之始—《黃帝內經》點滴
德全不危
人有多種
略說“象數”
和以所宜
辨列星辰
象似日月
獨立守神
呼吸定息
神機氣立
《第五編》因天之序,合道而行—古傳中醫養生
二十四小時如何過——寅時(肺)
二十四小時如何過——卯時(大腸)
二十四小時如何過——辰時(胃)
二十四小時如何過——巳時(脾)
二十四小時如何過——午時(心)
二十四小時如何過——未時(小腸)
二十四小時如何過——申時(膀胱)
二十四小時如何過——酉時(腎)
二十四小時如何過——戌時(心包)
二十四小時如何過——亥時(三焦)
二十四小時如何過——子時(膽)
二十四小時如何過——丑時(肝)
夏季養生,無厭於日
秋季養生,無外其志
冬季養生,無擾乎陽
春季養生,以使志生
秋養肺陰好安眠
《第六編》返觀內照,千里診病—古傳中醫秘傳
說說千里診病
治神與養身——說說古傳中醫的“五知”
人體有個拒絕病毒的開關
人體有個糾正頸椎、腰椎毛病的開關
人體有條退燒、止咳通道
教你如何少做夢
治療“抑鬱症”妙法
保護肝膽的妙法
“玄關”VS“先天一氣”
正身、內省、止息——且說醫家如何用功
根治前列腺炎秘法
且說采陰補陽(成人版)
重感冒九針療法
你也有“過目不忘”的記憶力
對治緊張、壓力的方法
後記
問道中醫——古傳中醫答疑
養生方法索引
千里診病案例
關於名字
關於拍打、拉筋、牽引
關於針灸、拔罐、放血
關於腸胃病
關於癌症、腫瘤
關於腰腿、脊椎病
關於腎病、牙病、耳病、脫髮
關於眼病、耳病、鼻病
關於婦科疾病、懷孕、避孕
關於小兒問診、老人問診
關於肛瘺、皮膚病、痘痕、濕疹
關於佛家、道家
談禪論道
人體經絡圖示
試閱
《第一編》提挈天地,把握陰陽—古傳中醫掃盲
你也可掌握些醫道
寫下這個標題,我知道很多學院派的中醫專家學者會詰難:中醫學院有的是專家學者,他們也不一定能教出一名良醫。一個不上中醫學院的普通人,怎麼可能掌握些醫道呢?
是的,任何一個普通人,只要得真傳,人人皆有機會!
那麼,什麼樣的東西是“真傳”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以診法為例,先來看看所謂的“真傳”學什麼,順便談談中醫的學法。
古代的“診法”,指的是望、聞、問、切。其基本原理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的基礎上,是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病因病機等中醫理論的具體運用。醫家教徒弟,有兩種教法。第一種,也就是普通拜師學醫的,學的就是這些基本原理,原理貫通以後,方法就很簡單了,一般把把脈、看看舌,基本就可下診斷結論。這要學多長時間?一般需要一年至三年的時間,這一至三年,還不是從早到晚學,而是白天幫師父家幹點雜活,洗藥拖地,端茶倒水,晚上幫忙泡泡藥甚至倒洗腳水,如果師父開心,就講一兩句,不開心就啥也別想得到。師父為什麼這麼“壞”?除了家裏多個免費“工人”的經濟因素,就是古代師道尊嚴的原因,而且,上古沒有“中醫”的觀念,醫道不分家,傳醫就是傳道,寧可失傳也不誤傳,師父必須對徒弟進行所謂“磨性”的訓練,把你的心性磨平了,真東西才能教給你。讓你幹粗活甚至無故責罵你,就是為了磨平你的心性,學了出去,才不至於辱沒師門。古代的學字怎麼寫?“學”,上半部分是兩隻手,捧著一個“爻”,爻是什麼?《易經•系辭》說“道有變動,故曰爻”,說的是手中要掌握變動之道,下半部分就是屋子底下一個“子”,你首先得處於低位,在家裏好好做人子弟,師父的大道之理才能從上往下灌給你!磨你、用你是為了“灌”給你。等到一段時間的磨煉、考察,覺得你適合做自己衣缽傳人的,用的就是第二種教學方法:不談理論,直接就在身體上訓練出望、聞、問、切的本事來。這要花多長時間?
一般一個晚上就可全會!——是的,一個晚上的教學,便可教會你古傳“診法”。只是這一個晚上能做到的事兒,明師們往往要磨煉你N個晚上。
很多人會說,這怎麼可能?簡直是天方夜譚,太過玄妙,不可能!
聖人說,“大道至簡”,越是真理應該越簡單明瞭,越是高深的醫道應該越簡單。所以古人才常常說“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好的東西歷來都不“多”。
中醫這一行,本來就是很玄妙的。你看中醫的“醫”字,在殷商甲骨文裏寫作“醫”,其部首為“矢”為“殳”,《說文解字》說“矢,弓弩矢也”,而“殳”也是古代的兵器,《考工記•廬人》賈公彥疏:“殳長丈二而無刃,可以擊打人。”兩個都是可致命的利器,表示破壞力大,遇到“巫”了,就得“醫”,有的救了。那麼“巫”是什麼?《說文解字》說:“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後世很多學者都因此而認為“巫”就是裝神弄鬼的人,其實,歷史上乃至現在農村社會裏確有不少裝神弄鬼的“巫”,那是假“巫”,真“巫”是“能事無形”,即通達無形之事理的人,以簡單的“舞”技練習就能讓你安下心神的人。在民智未開的時代,這類人容易被神化,而擁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因此假巫跑出來濫竽充數混飯吃也就不奇怪了。以至於後來的醫學名家,不得不痛斥“巫”。最早出來罵巫的中醫界大佬是神醫扁鵲,《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裏就有他“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的怒吼。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醫”字後來演變成了“醫”,不用“巫”,用“酉”(即藥酒)了。現今簡體字的“醫”則乾脆啥意義也沒有了,中國古文字已經被我們折磨得奄奄一息了。
中醫的玄妙之處,正是它的“巫”的方面鮮為人知!事實上,中醫最神奇的精髓,全在這上面。
“巫”的方面是什麼?就是古人探索天地、自然、生命三大領域的方法論。方法論解決了,“理通法自明”,治病方法就可以自己回家編去!“道有變動”才是“學”,回家去給人治病是“習”。孔夫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夫子的本意是學了就要會變通並且經常實踐它,這樣才會使學問、技術不斷提高而自己也因此而快樂,而不是說學習了以後經常復習就很快樂了。
所以在古代,學中醫,其實就是學“道”學方法,先從自個兒身上開始,把自己的身體折騰通了,就能一通百通。所以我才說,您也可以成為名中醫。只要方法得當,智商正常,不需要多長時間,人人皆可以自學掌握一定程度的醫道,慧根、悟性好的,保不定還能成良醫!如果您還不信,就請想一想歷史上那些光輝燦爛的名字——鬼穀子、華佗、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他們誰也沒有上過什麼中醫學院。
那麼究竟怎麼樣,才能讓你進入醫道之門呢?它的訓練方法、必學內容、需要時間,作為一個普通人該從何入手,我們以後的文章再談。
你也可掌握些醫道
寫下這個標題,我知道很多學院派的中醫專家學者會詰難:中醫學院有的是專家學者,他們也不一定能教出一名良醫。一個不上中醫學院的普通人,怎麼可能掌握些醫道呢?
是的,任何一個普通人,只要得真傳,人人皆有機會!
那麼,什麼樣的東西是“真傳”呢?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以診法為例,先來看看所謂的“真傳”學什麼,順便談談中醫的學法。
古代的“診法”,指的是望、聞、問、切。其基本原理是建立在天人合一的整體觀念的基礎上,是陰陽五行、藏象經絡、病因病機等中醫理論的具體運用。醫家教徒弟,有兩種教法。第一種,也就是普通拜師學醫的,學的就是這些基本原理,原理貫通以後,方法就很簡單了,一般把把脈、看看舌,基本就可下診斷結論。這要學多長時間?一般需要一年至三年的時間,這一至三年,還不是從早到晚學,而是白天幫師父家幹點雜活,洗藥拖地,端茶倒水,晚上幫忙泡泡藥甚至倒洗腳水,如果師父開心,就講一兩句,不開心就啥也別想得到。師父為什麼這麼“壞”?除了家裏多個免費“工人”的經濟因素,就是古代師道尊嚴的原因,而且,上古沒有“中醫”的觀念,醫道不分家,傳醫就是傳道,寧可失傳也不誤傳,師父必須對徒弟進行所謂“磨性”的訓練,把你的心性磨平了,真東西才能教給你。讓你幹粗活甚至無故責罵你,就是為了磨平你的心性,學了出去,才不至於辱沒師門。古代的學字怎麼寫?“學”,上半部分是兩隻手,捧著一個“爻”,爻是什麼?《易經•系辭》說“道有變動,故曰爻”,說的是手中要掌握變動之道,下半部分就是屋子底下一個“子”,你首先得處於低位,在家裏好好做人子弟,師父的大道之理才能從上往下灌給你!磨你、用你是為了“灌”給你。等到一段時間的磨煉、考察,覺得你適合做自己衣缽傳人的,用的就是第二種教學方法:不談理論,直接就在身體上訓練出望、聞、問、切的本事來。這要花多長時間?
一般一個晚上就可全會!——是的,一個晚上的教學,便可教會你古傳“診法”。只是這一個晚上能做到的事兒,明師們往往要磨煉你N個晚上。
很多人會說,這怎麼可能?簡直是天方夜譚,太過玄妙,不可能!
聖人說,“大道至簡”,越是真理應該越簡單明瞭,越是高深的醫道應該越簡單。所以古人才常常說“真傳一句話,假傳萬卷書”。好的東西歷來都不“多”。
中醫這一行,本來就是很玄妙的。你看中醫的“醫”字,在殷商甲骨文裏寫作“醫”,其部首為“矢”為“殳”,《說文解字》說“矢,弓弩矢也”,而“殳”也是古代的兵器,《考工記•廬人》賈公彥疏:“殳長丈二而無刃,可以擊打人。”兩個都是可致命的利器,表示破壞力大,遇到“巫”了,就得“醫”,有的救了。那麼“巫”是什麼?《說文解字》說:“巫,祝也。女能事無形,以舞降神者也。”後世很多學者都因此而認為“巫”就是裝神弄鬼的人,其實,歷史上乃至現在農村社會裏確有不少裝神弄鬼的“巫”,那是假“巫”,真“巫”是“能事無形”,即通達無形之事理的人,以簡單的“舞”技練習就能讓你安下心神的人。在民智未開的時代,這類人容易被神化,而擁有崇高的社會地位,因此假巫跑出來濫竽充數混飯吃也就不奇怪了。以至於後來的醫學名家,不得不痛斥“巫”。最早出來罵巫的中醫界大佬是神醫扁鵲,《史記•扁鵲倉公列傳》裏就有他“信巫不信醫,六不治也”的怒吼。這也就解釋了為什麼“醫”字後來演變成了“醫”,不用“巫”,用“酉”(即藥酒)了。現今簡體字的“醫”則乾脆啥意義也沒有了,中國古文字已經被我們折磨得奄奄一息了。
中醫的玄妙之處,正是它的“巫”的方面鮮為人知!事實上,中醫最神奇的精髓,全在這上面。
“巫”的方面是什麼?就是古人探索天地、自然、生命三大領域的方法論。方法論解決了,“理通法自明”,治病方法就可以自己回家編去!“道有變動”才是“學”,回家去給人治病是“習”。孔夫子說“學而時習之,不亦說乎”,孔夫子的本意是學了就要會變通並且經常實踐它,這樣才會使學問、技術不斷提高而自己也因此而快樂,而不是說學習了以後經常復習就很快樂了。
所以在古代,學中醫,其實就是學“道”學方法,先從自個兒身上開始,把自己的身體折騰通了,就能一通百通。所以我才說,您也可以成為名中醫。只要方法得當,智商正常,不需要多長時間,人人皆可以自學掌握一定程度的醫道,慧根、悟性好的,保不定還能成良醫!如果您還不信,就請想一想歷史上那些光輝燦爛的名字——鬼穀子、華佗、張仲景、孫思邈、李時珍……他們誰也沒有上過什麼中醫學院。
那麼究竟怎麼樣,才能讓你進入醫道之門呢?它的訓練方法、必學內容、需要時間,作為一個普通人該從何入手,我們以後的文章再談。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