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體壇御用整復師,教你舒筋整骨不求人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五大區塊、30種惱人病症,
不論是全身痠痛、眼睛疲勞、腸胃不適等,
都能運用隨手可得的用品,在自己能夠承受的範圍內,
自在地在任何時間,以最舒服的方式按壓。
林書豪、高國輝、林俊傑、陳信安、朱木炎、吳岱豪、陳建州、林煜清等, 多位重量級運動明星共同推薦。
超級運動員的肌肉痠痛、各種運動傷害等,往往需要比起一般人更高規格的處理,不僅要快速緩解、要立即收效,再者還要能疏通經絡、重建肌肉的良好防護功能。
長年擔任體壇台灣之光林書豪、王建民、陽岱鋼、朱木炎、楊淑君等,貼身整復調理師的羅師傅,其按摩手法是一種科學按摩技術,以扎實的中醫骨傷推拿經驗,融合肌肉、骨骼、經絡、穴道進化統整為一,以醫理內外相生相應深層調理,有別於一般保健按摩和傳統國術,是最適合現代人身體痠痛腫脹、僵硬無力的救星,最簡易的按摩手法。
在本書中,以清楚照片,分部圖解穴位、經絡與推拿手法,易讀易懂易學,讓一般人即能對症下穴,點到症狀除,長期用以做為日常保健,亦能促使氣血循環、調整臟腑功能等,在家中就能享受專業推拿師傅的深厚功夫。
現代人常掛在嘴邊的「頭好痛」、「老是感覺好累」、「肩膀總是覺得好硬」、「晚上都睡不好」,這些訴說的症狀在經過醫學的檢查後,往往是找不出原因的,即使吃藥也無法解決。
身體穴位推拿是老祖宗運用累代中醫的治療經驗,為人類病痛找出自救與他救的智慧之道。
本書以照片圖解形式說明,人人皆能使用的活絡筋骨按摩手法。透過適當的穴位按壓,就能夠調整到對應的肌肉甚至臟腑,不但可解決身體疲勞與痠痛,亦可免於服用西醫止痛藥對身體器官帶來的副作用,簡易達到舒緩症狀的效果。
本書羅列六個章節,區分身體五大區塊、30種惱人病症,不論是全身痠痛、眼睛疲勞、腸胃不適等各種最常見的不適症狀,都能運用隨手可得的用品,在自己能夠承受的範圍內,自在地在任何時間,以最舒服的方式按壓。
名人推薦
林書豪、高國輝、林俊傑、陳信安、朱木炎、吳岱豪、陳建州、林煜清等, 眾多重量級人士共同推薦。
目錄
作者序
推薦序
經脈 正面&背面&側面 走向圖
CH1 中國傳統的驚人自療
不需要依賴藥物的自療
指壓的魅力
消除肌肉的緊張
回歸骨骼的位置
隨手刮痧
十二原穴操
CH2 頭&臉的症狀
頭痛
頭頂疼痛
偏頭痛
頭後疼痛
前頭痛
視力模糊老化
眼皮跳動
眼睛疲勞充血、痠脹痛
眼睛浮腫 (泡泡眼)、黑眼圈
流鼻水
臉水腫 (豬頭臉)
自律神經失調 (疲勞感 焦慮 情緒低落 注意力不集中)
睡眠品質差 (失眠 多夢 淺眠)
CH3 頸&肩&臂的症狀
肩頸僵硬、痠痛
落枕
五十肩
手肘疼痛 (網球肘)
手腕疼痛&手指刺痛、麻木(腕隧道症候群,滑鼠手)
手腕橈側、大拇指疼痛 (媽媽手)
CH4 胸&背的症狀
胸悶
胃食道逆流
心悸
上背(肩胛骨)疼痛
CH5 腰&臀的症狀
背中疼痛
腰痛
尾椎疼痛
髖部疼痛
CH6 腳的症狀
水腫緊繃 靜脈屈張
痠痛疲勞 小腿僵硬
膝蓋內側疼痛
膝蓋外側疼痛
序/導讀
試閱
如果把人體比喻成城市,經絡就是它的交通網路,是氣血的運行通道,負責營養和代謝廢物的運輸。在正常情況下,人體的經絡系統是暢通的。但是當人體受到外在邪氣的攻擊,或是內在情緒變化的影響,會使氣血的運行失調,從而導致經絡受損,氣滯則血瘀,而瘀血又會反過來影響全身或局部氣血的運行,造成相關不為的不適或疼痛。
因為經絡分布於全身各處,所以瘀血症也可以發生在人體的各個部位,也以各種不同的徵狀表現。
正是由於氣滯血瘀的病症發生如此廣泛,所以活血化瘀的治療用途廣泛。
中醫有一句話:「不通則痛、痛則不通」;「實則痛、或腫、或隆起;虛則癢、或陷」。在西醫的肌肉解剖學的觀念裡面,「實」代表肌肉處於興奮或發炎的狀態;相對的,「虛」就是抑制或虛弱的狀態。氣血是行走在肌肉縫隙間與骨肉間的經絡之上,因此,經脈中的氣血運行發生堵塞,按壓時就會引起疼痛。
這也就是中醫陰陽平衡的觀念。人體如果失去了平衡,在外就會在經絡行走的路線上產生酸、麻、脹、痛、僵硬、冷、熱、無力等狀況;在內則影響五臟六腑循環。進而又影響到精神、情緒等問題。
穴位指壓與一般按摩SPA不同,且並非一定要在按壓時痛到受不了才有用。適當的力道應能產生酸、脹等感覺,甚至能產生循經感傳為宜。
每人對痛的接受程度不一,且每個穴位在體內的深度不一。一般來說,會根據不同的穴位,使用身邊唾手可得的工具,在自己能夠承受痛的範圍內,自在地在任何時間,以最舒服的方式按壓。
穴位經絡如果有不通的現象,按壓時會有酸麻脹痛的感覺,最大的變化,在於調理後僵硬的部位獲得軟化,或是塌陷的地方有發紅浮起。時間長短通常以按壓至不痛為原則。如果要計算時間,則以五至十次的深呼吸為一個循環,接著再換下一個位置。
消除肌肉的緊張
肌肉是藉由收縮來產生作用,所以當肌肉主動或被動性的攣縮、變短,就無法作用。像是長時間的動作不良,就算是被動的原因;而受傷、重複性的動作、過度負重,則算是主動的原因。
當肌肉變短,肌腱產生拉力,就容易產生肌腱炎、媽媽手、肩關節炎等症狀;而當肌肉過力拉長時,則是產生張力,造成筋膜的血液循環不良,像是膏肓痛就是很標準的例子。而筋絡是行走在肌肉和肌肉的縫隙、筋膜之間,還有關節骨頭處。若是氣血不暢,就會引發肌肉的痠痛。這時只要運用中國老祖的智慧,運用一些筋絡或穴位,就可以快速找出不平衡的地方,讓肌肉恢復平衡,解除身體不適的症狀。
再者,人體所運行的氣,是看不到的,是很抽象的。但是,肌肉束和肌肉束之間,也就是氣的通道。如果肌肉過度疲勞,累積了乳酸,讓肌肉緊繃、變短、變硬、沾粘,自然就會影響氣的運行。
穴道按壓最重要的是『得氣』。得氣就是循經感傳,也就是在按壓時,有痠麻脹痛等等特殊的感覺,而且可以隨著經絡傳達到病變的部分。像是按壓小腿的足三里,有的人就會覺得胃會蠕動;按壓腳部的丘墟,胸口可能會感覺痛痛的;或是按壓背部的俞穴,都會影響到相對應的臟腑,甚至產生變化。但是這些變化會因為體質或敏感性的不同,每個人的感受也不太相同。
還有,氣血的調整需要時間,不給身體時間是無法達成任務的。
回歸骨骼的位置
以全身的骨骼來說,脊椎是最重要的一個部份,更是自律神經的所在位置。在脊椎從上到下的兩側,還有對應著不同臟器和十二經絡的俞穴,更突顯出脊椎的重要性。
脊椎分為:頸椎、胸椎、腰椎、薦椎和尾椎。好的姿勢是維持正常脊椎的生理曲度,正確的曲度是一個雙S的曲線。
當頸椎變直,讓椎間縫隙不見,或是當腰椎過度前突或變直,都會造成脊椎失衡,影響到五臟六腑的俞穴,進而影響生理的平衡,引發各種疾病。
像是常見的駝背,就會造成胸椎錯位,壓迫心肺功能,影響橫膈膜,造成一連串自律神經失調的狀況。
頭痛
頭痛的範圍很廣泛,只要是頸部以上的部位,涵蓋臉部的疼痛,都叫頭痛。事實上,大腦並沒有疼痛的接受器,所以大腦本身不會痛,會感受到痛的都是頭部的組織,包括:皮膚、肌肉、血管等等接受到刺激,而產生疼痛感。
根據研究調查,台灣有超過十萬人是天天有頭痛的症狀。而每月至少發生一次頭痛的人,更是高達六成。屏除外傷的因素,百分之九十以上的頭痛,都是頸縮性的疼痛和偏頭痛。會引發頭痛的因素有很多,像是長期處於緊張環境、出入溫差過大的環境、處在吵鬧或空氣不流通的空間、維持特定姿勢、心情不好、焦慮不安、飲食不節制、喜好吃冰冷食物、受到風寒,或是女生有經前症候群、經期不順,都會引發頭痛。
尤其很多人都不知道,攝食加工食品、醃漬肉類、咖啡、乳酪等等,也是會造成頭痛的原因。因為這幾類食物內的一些化學物質,會影響較敏感的腦部,引起神經、血管的變化。如果血管受到刺激而收縮,使得血流不順暢、腦部缺血,或者受到刺激而擴張、發炎,就會引發頭痛。
而之所以會在不同的部位感受到疼痛,是因為不同經絡的氣血不順,會引發不同肌肉的緊縮,並壓迫神經,因此造成不同區塊的疼痛。
前頭痛
凡是額頭、眼睛、鼻子周圍,涵蓋眉陵骨和臉頰部位的疼痛,都算是前頭痛。疼痛時,額頭會有悶悶的脹痛感,有時會往兩邊擴散造成偏頭痛。
前頭痛發生的時候,多是因為鼻子過敏、感冒鼻塞來引發。疼痛時對眼睛也有影響,會導致眼壓高,覺得脹痛,或乾澀流淚。
眼周肌肉群有額肌、鼻眉肌、皺眉肌,屬於膀胱經和督脈、膽經的巡行區塊。因此想舒緩前頭痛引發的眼睛不適,可以選擇位在皺眉肌上的攢竹,以及位在眼輪閘肌的睛明。這兩個屬於膀胱經的穴位,在刺激後可以改善因為頭痛而造成眼壓過高的狀況,尤其在按壓後會有眼睛一亮的感覺。
位在額肌上的陽白,和位在眉陵骨上的魚腰,是可以清頭明目的重要穴位。因此刺激後除了可以緩解頭痛外,對於眼睛疲勞的狀況也有很好的消除效果。
基於上病下治的道理,可以選擇腳踝外側的崑崙,刺激這個穴位有去風化濕的效果,對於改善感冒, 風寒造成的鼻塞很有幫助。位在小腳趾頂端的至陰,算是人體最末端的穴位,刺激後可以預防氣血積在遠端,增加頭足的氣血迴流。
鼻子內有一層鼻黏膜,會因為感冒或是過敏而腫大,造成阻塞時,就是鼻塞的發生。當鼻塞時,因為鼻粘膜腫大而壓迫鼻腔四周,改變鼻腔或鼻竇內的負壓,而覺得頭昏腦脹,引發頭痛,甚至壓迫眼周或臉頰並引發疼痛。想要緩解因為鼻塞而造成的頭痛,要挑選在鼻周的穴位,包括位在鼻根的印堂、鼻子兩側的迎香、巨髎、顴髎,位在鼻尖的素髎,以及鼻下的禾髎。
牙齦腫脹時,也會造成頭部疼痛,這是因為由於牙齒有三叉神經分佈,當牙齒或牙齦發生疾病時,會經由神經蔓延引起區域性的抽痛。而引發牙齦腫脹的原因,多是在疲累或熬夜後引致胃火過大有關,中醫稱為「陽明痛」。要舒緩疼痛,可以透過遠處取穴的方式。
在手背虎口處的合谷,是對付疼痛的萬用穴,並且因為合谷是大腸經的原穴,而大腸經的巡行會經過下牙齦和臉頰周圍,因此按壓後的效果很明顯。
在腳背上的內庭,屬於胃經,因胃經巡行經過上牙齦,可以洩除因胃火引起的牙痛。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