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嬰童醫理:從醫者素養到臨床技術,細述小兒醫學的診治精髓與要義

  • 9 288
    320
  • 分類:
    中文書醫療保健中醫養生疾病診治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侯江紅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崧燁文化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24/12/25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融合名醫經驗與創新思路】
從醫者素養到常見病症診療全面剖析
將中醫理論、臨床實踐與醫學教育緊密結合
一部以脾胃為核心的中醫兒科診療全書

▎以「論」為綱
全書結構嚴謹,分為上論、中論和下論三部分,主題清晰明確。上論探討小兒醫學的基礎,包括醫者素養、師徒傳承、育兒理念等內容,奠定兒科醫學的思想基石;中論專注於臨床技法,詳述治則治法、外治技術以及方藥的應用;下論則圍繞常見多發病症的辨證論治,結合案例剖析診治關鍵,實用性極高。此架構既突出小兒醫學的學科特性,又便於讀者系統學習。

▎核心理念:脾胃為本
本書多次強調「脾常不足」為小兒疾病的關鍵病機,詳細分析脾胃在小兒成長、免疫及常見病中的核心作用。從脾胃的保健到針對性治療,書中列舉大量案例與經驗,細述小兒脾胃相關病症如積滯、疳證、哮喘等的診治方法,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此核心理念不僅貫穿全書,也成為指導臨床的重要指引。

【臨床實例與診治策略】
書中融入大量臨床案例,如小兒久咳、溼瘡、血病等,詳細記錄病情特徵、診療過程及效果評估,直觀展現中醫診病的細節和辨證思路。作者將中醫理法結構與臨床實踐緊密結合,提出簡單易行的診療技巧,尤其強調四診合參的重要性,這對初學者和基層醫生具有極大的指導意義。

【學術傳承與臨床教育】
書中特別提到師徒關係與學術傳承的重要性,認為兒科醫生需多臨床、多思悟,學習名醫經驗,方能形成自我特色。作者主張以書為師,透過案例與理論的研讀,幫助後學者突破臨床局限,領悟兒科醫學的深層精髓,這為中醫教育提供了寶貴的啟發。

【寫作風格與實用價值】
全書語言平實易懂,論述深入淺出,既有理論的嚴謹性,又有臨床的實用性,適合各類讀者。無論是資深醫生還是初學者,都能從中獲得啟發,掌握實用技術。同時,書中對中醫理念與現代醫學差異的闡釋,幫助讀者更全面地理解中醫兒科的獨特價值。


本書特色:本書彙集侯江紅教授數十載臨床經驗,闡述小兒醫學核心理念及中醫辨證與治療系統。全書以「論」為綱,涵蓋小兒醫者素養、常見病症診治及實用技法,理論與實踐結合,特別強調脾胃在小兒疾病中的重要性。書中詳述診治策略,結合實例與傳統中醫理法,為醫者提供名醫精髓與實用指導,是中醫兒科不可多得的參考佳作。

作者

侯江紅

畢業於中醫系。現兒科診療中心主任、中醫兒科主任醫師、博士研究生指導教授等。著有《嬰童醫案》、《小兒發熱》、《小兒體質學說》等書。

目錄

前言
上論 小兒醫者的根本:童道與醫道之要
中論 小兒醫者的標準:簡法精妙、技藝圓融
下論 小兒醫者的關鍵:臨床辨證與實踐能力
附錄

序/導讀

前言

  臨證數十載,總該有些東西示於同道,佐參於臨床,希望有所裨益。有同道之良師益友諫言寫一個理、法、方、藥系列書,左思右想,總覺太大太深,學識無以及,能拿出手的也僅是一些臨床芻議小技,最終以「嬰童四書」概為書名,亦即四本有關小兒臨床的經驗體會的書:一為《嬰童醫理》;二為《嬰童醫案》;三為《嬰童釋圖》;四為《嬰童釋問》。所以冠名「嬰童」,乃「小兒」又稱,且較為順口而已。尋問同道,皆以為可,遂定下《嬰童四書》。雖四書淺薄,但皆源於臨證之悟、之驗,且吾有臨證留痕之習,數載臨床存積了不少筆墨,所以,若是僅供同道佐參,還算有些意義。
  中醫之道深奧莫測,探索之路無止境,仁則見仁,智則見智,各抒己見,百家爭鳴,故望同道指正!
  《嬰童醫理》,簡書臨證中為小兒醫之感悟、觀點、體會、經驗,或共識,或識證之技,或臨證施治之法,或前人醫理之釋,凡此諸多,皆為嬰童醫理,內容題目,皆以「論」為名,如「小兒脾胃論」、「小兒問診論」、「小兒亞健康論」、「小兒欲病論」,名稱以傳統中醫稱謂冠首,無者冠以現代名詞、名稱,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論」、「小兒秋瀉論」等。所謂「論」者,小議之論也,非故弄虛玄之意。書分上論、中論和下論。上論者,關乎小兒之如何吃、睡、玩,或為醫之道,為師之表,為徒之守,或四診之技,或研讀古人之悟。中論者,關乎臨證之治法、治則、外治之術、方藥之論、調理之技,總關小兒臨證施治之驗。下論者,關乎臨證多發病症之議,關乎小兒常見多發之病、之證,如「小兒汗證八法論」、「小兒上病下取論」、「小兒咳嗽四人論」、「小兒退熱八法論」、「小兒『三炎』論」、「小兒血病論」等。全書均為吾臨證之小技小法,又因擅長脾胃之論,故諸論從脾胃者居多。各論表述或多或少,不以長短為要,有寥寥數語者,也有長篇之文,蓋從心悟而定。
  《嬰童醫案》,乃臨證有效醫案。醫案之述,遵其實況,皆為臨證例項,入書標準為有效。其有效皆為親自隨訪,或隨於即時,或訪於日後因他病就診之機,原始紀錄皆有紙質、錄影,或有圖片。醫案題目或始自病名、證名、症名、治法、病因、病機,不以定式,如「小兒久咳案」、「小兒手足心萎黃案」、「上病下取療麥粒腫案」、「母子同治案」,無相應中醫名稱者,冠以現代醫學名稱,如「小兒皰疹性咽峽炎案」。小兒為病,多為常見多發之恙,疑難雜症不眾,故《嬰童醫案》皆為小兒臨證之雕蟲小技,羞於大家之閱,僅為基層同道小參。案中所施之方,均源自臨證經驗之方,不外「消積方」、「感熱方」、「咳嗽方」、「亞康方」、「嬰瀉方」五方,諸案多為五方加減化裁而來。為此,原本欲定書名為「嬰童五方醫案」,基於與餘三書名稱相配,故仍以「嬰童醫案」為名。吾以為,擅長簡明之法,調治繁雜之疾者,力薦也!《嬰童醫案》,言述臨證治病之小故事。

試閱

1 小兒醫道論
  小兒醫,最不易。兒醫在古時又稱為啞科,啞者,不語也。小兒有疾不能自訴,疼痛亦不能言,多以哭鬧而察之。兒醫之輩,必感之疾苦,速察其病,明其病位,正如《難經》所言「望而知之謂之神」,凡為小兒醫者必崇尚望診之技。小兒科,無小事,蓋因小兒非成人之縮形,又不可同病同治論,如小兒之病,發病容易,傳變迅速,易虛易實,易寒易熱,必明辨小兒之特別,方可審慎治之。醫者,小兒醫為之貴,上工為小兒醫者甚少。
  為小兒醫,必知識多。一要精習中醫之理、方藥之性;二要精習諸科之知,如內、外、皮膚、五官、骨傷;三要學習育兒之道、教兒之術,以揆小兒之心理。
  為小兒醫,應熟知育兒、教兒之常識。蓋因小兒不言苦狀,而父母雖知兒之習性,歷兒之成長,日以照顧,卻不知何為病候,故為小兒醫者,除詳詢父母,亦應學習父母,有益為醫者識候、明理、預後。
  為小兒醫,必多臨證、勤思悟、詢疑問,如是方令診療之術熟中生巧、巧中生妙、妙中生神也。如遇一貧血患兒,中醫診斷為氣血虛弱證,我們首先要思考氣血虧虛原因,是因其造血之物匱乏?還是造血功能失常?還是氣血消耗過度?溯本求源,追蹤病之演變軌跡,揆度病情之變化,常自問「怎麼會這樣?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此兒會這樣?什麼原因會令小兒這樣?」正向推理,反向論證,歷練四診之技。如此則醫理漸明,醫術漸精。
  為小兒醫,必善總結,常歸納,擁舉一反三之能。為此,為小兒醫者,應親為書寫病歷,完成資料保留,每遇患兒複診,必查閱前診之史,詢其服藥情況,詳知服藥反應,捫問數個為什麼,不效自問為什麼,效驗者亦問為什麼,為小兒醫應習眾家之長,以富自我之技。然,學習之中宜多思悟,不可知其然,不尋其所以然,一知半解。如有醫者言,小兒健脾不如運脾,何為健脾,何為運脾,何時健脾,何時運脾,什麼可以健脾,什麼可以運脾,雖一字之異,但臨證之中則變化無窮。
  為小兒醫,必明辨中醫與現代醫學之別。現代醫學注重看人患之病,強調診療統一、規範,更重視微觀、局部。而中醫則注重看患病之人,強調因人而異之不可複製性,更重視宏觀、整體。若此,必煉其悟性,精習醫理,令己擅長用簡單之法處理複雜問題,研習概括複雜臨證問題至簡單之醫理,尋上位病機、測疾病之預後,達到未病先防、既病防變之目的。如小兒熱驚之預判、預防。
  為小兒醫,必思路清。思路者,即解決臨證問題之方法、路徑。臨證之時應辨明病之要衝,擇其方法,選其處方,擇時擇機,遵其路徑。吾多從脾胃之治,蓋因小兒脾常不足,卻生機蓬勃、發育迅速,所需水穀之精微又富,小兒脾胃猶如「小馬拉大車」,最易變生百病。如臨證一患兒急躁易怒、情緒難控,病雖為情緒變化,似同心病、肝病,但又見納差、腹脹、苔厚、便祕,知其病位仍為中焦,從脾胃調之,諸證皆失。吾思之,小兒之疾,多責之於脾胃。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6264161954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2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0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