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學脈診一本通【圖解版】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脈象,就是透過察覺氣血變化,發現健康問題
用三根手指,掌握五臟六腑的變化
脈診,是中醫「望、聞、問、切」診病中重要的一環,是中醫辨證治療的重要依據。透過脈象可以得知一個人的氣血運行狀況,同時結合望、聞、問診的綜合評估,就能客觀評斷病證,對症治療。
從科學的角度來說,脈象是心臟功能最直接的表現,而心臟的搏動、心氣的盛衰、血管的通利、氣血的盈虧,都直接影響各臟腑的功能。藉由察覺脈象的緩急、強弱、長短、虛實、滑澀、浮沉等不同現象,及時發現身體的毛病,必要時盡速就醫。
.數脈、疾脈、促脈跳動都偏快,如何區別?
.女性經、孕、產等特殊時期診脈,該注意什麼?
.診小兒脈與成人脈時,有何不同?
本書以簡單、實用的原則,有系統地介紹脈診的基礎知識和學習脈診的基本方法,帶領讀者認識28種常見脈象以及健康的平脈。同時,也會進一步學習如何辨證確診,並藉由特效方跟按摩方,用日常就能操作的辦法,自診自療,為健康把關。
本書特色
◎介紹脈診的基本理論與技巧,如寸關尺定位、脈診指力與布指方法、脈診姿勢與注意事項。
◎從診脈力度、脈位深淺、脈管彈性等,說明8種相似脈象與9種相對脈象的區分方法。
◎28種常見脈象分析,圖文對照,清楚明瞭。
◎102種對應的健康問題講解,從延伸辯證幫助初學者確診。
◎88個調理特效藥膳方、77個舒緩穴位按摩方,自行緩解常見健康問題。
◎附錄說明多種影響脈象的因素,婦女及小兒等特殊脈象的診斷方法。
目錄
前言
本書使用說明
【 Part 1 居家輕鬆學脈診】
一、神奇的脈診
.脈象反應的是氣血的運行狀況
.脈象是心臟功能的直接表現
.脈象是五臟的「監視器」
.不能單靠脈診來確定疾病
二、脈診的準備工作
.最佳診脈時間——清晨
.診脈的姿勢
三、脈診的基本技巧
.寸關尺的定位
.寸關尺對應的臟腑
.確定診脈指力
.手指的要求和布指的方法
.呼吸法測脈動次數
.切脈時不聊天
.診脈的手法
.切脈不低於五十動
.測脈搏跳動的快慢——至數
.脈象的歸類
.幾種脈象的混合出現——相兼脈
.相似脈象的區分
.相對脈象的區分
【 Part 2 診脈掌握身體健康】
.平脈——身體健康,陰陽平衡
有胃
有神
有根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浮脈——主表證
脈象解析
寸口三部脈象
對應的健康問題
.沉脈——多主裏證
脈象解析
寸口三部脈象
對應的健康問題
.遲脈——多主陰證、寒證
脈象解析
寸口三部脈象
對應的健康問題
.數脈——多主陽證、熱證
脈象解析
寸口三部脈象
對應的健康問題
.疾脈——多主急性熱病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緩脈——多主脾胃虛弱及濕證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虛脈——多主各種虛證
脈象解析
寸口三部脈象
對應的健康問題
.實脈——多主各種實證
脈象解析
寸口三部脈象
對應的健康問題
.滑脈——多主飲食過度
脈象解析
寸口三部脈象
對應的健康問題
.澀脈——多主津液虧虛、氣血瘀滯
脈象解析
寸口三部脈象
對應的健康問題
.長脈——多主陽證、實證、熱證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短脈——多主氣虛不足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洪脈——多主熱證
脈象解析
寸口三部脈象
對應的健康問題
.細脈——多主虛弱證
脈象解析
寸口三部脈象
對應的健康問題
.微脈——氣虛陰陽具虛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弦脈——多主各種肝病
脈象解析
寸口三部脈象
對應的健康問題
.緊脈——多主各種寒證引起的疼痛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芤脈——主血液或津液大量散失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革脈——多主寒證、虛證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牢脈——多主裏證實寒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濡脈——多主氣血虧虛
脈象解析
寸口三部脈象
對應的健康問題
.弱脈——多主氣血陰陽俱不足
脈象解析
寸口三部脈象
對應的健康問題
.散脈——多主元氣離散
脈象解析
寸口三部脈象
對應的健康問題
.伏脈——主邪氣內伏、厥證、痛證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動脈——主心臟疾病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促脈——主心律失常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節脈——主急性心臟問題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代脈——主心跳規則細歇止
脈象解析
對應的健康問題
附錄1 對脈象有影響的一些因素
附錄2 女性特殊時期診脈注意事項
附錄3 怎麼幫小兒診脈?
序/導讀
編輯的話
中醫最讓人感到神奇的地方,除了針灸之外,把脈無疑也是其中之一。只要在手腕處輕輕按壓,就能看出患者是否腸胃不適、咳嗽已有一段時間,甚至連睡不好、頭暈腦脹的情況也能一一辨識。
◎ 為什麼把脈這麼神奇?
◎ 脈診的原理是什麼?
◎ 為什麼從脈搏的跳動就能看出五臟六腑的情況?
脈診,是透過脈象的變化,觀察氣血運行的狀況,進而掌握身體的健康狀態。氣血之所以能在體內順利運行,仰賴心臟與五臟六腑的協同運作。這些變化,會透過脈搏的「位、次、形、勢」等特徵反映出來,呈現出一個人當下的身心狀況。
脈診的原理與操作手法其實並不複雜,但需要時間慢慢體會,才能掌握精準度,也為自己多增加一種認識健康的方式。
《自學脈診一本通》以簡單易懂的方式,為一般讀者介紹脈診的基本概念與入門方法。透過28種常見脈象,對應日常生活中百餘種常見健康問題,並針對每種可能的症狀,提供對應的食療建議和穴位按摩法,改善體質,遠離病痛。
例如,若發現左手關部出現「數脈」(跳動次數超過每分鐘90下),伴隨失眠、多夢、口苦等情況,可能就是肝熱鬱積所引起的實熱症狀。此時,每天喝一杯苦瓜芹菜汁,並搭配按摩腳背上的「太衝穴」,就能有助於緩解不適。
讀完這本書,你不會變成能夠「懸絲診脈」的神醫,但你可以學會如何觀察脈搏的異常反應,提早察覺潛在的健康問題,及時透過調整作息與飲食;必要時,主動尋求專業醫師的協助。
前言
中醫診病講究「望、聞、問、切」,其中「切」就是診脈。根據寸口三部的脈象,來瞭解全身的氣血運行情況,是中醫尋找病因的重要理論依據。
診脈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但是又不像小說和影視作品描述的那樣,輕輕一搭就什麼都知道了,再有經驗的老中醫也不可能單從脈象就確認一個人得了什麼病,還需要與「望、聞、問」結合起來,綜合分析之後才能下結論。
診脈又是有章可循的事情,掌握了正確的方法,一般人也可以自行學習一點簡單的脈診知識,多一個了解自己身體健康的方法。脈診的原理和手法都不難,診脈的精確度則需要時間慢慢積累。
本書以簡單、實用的原則,介紹了脈診的基礎知識和學習脈診的基本方法,附帶介紹28種常見脈象的可能病證,以及進一步的辨證確診和特效方、按摩方,方便讀者一邊學習,一邊試用。
特別提醒讀者朋友:如果通過初學脈診,發現了一點健康問題,也要諮詢專業醫生,再對症下藥,切勿自己盲目進行治療。
王桂茂
試閱
PART 1 居家輕鬆學脈診
一、神奇的脈診
脈象反映的是氣血的運行狀況
人為什麼能健康地活著?或者說人健康的物質基礎是什麼?從中醫的角度講,這種基礎就是氣血。
正是因為氣血在體內五臟六腑和其他每一個角落的不斷循環運行,才能讓我們的身體得到滋養,從而能健康地活著。身體的一切健康問題都與氣血問題有關。
氣血運行並不是抽象的,不是看不見、摸不著的。脈象,其實就是氣血運行的一種表現形式。所以中醫透過脈象的變化來察覺氣血運行的變化,進而發現身體的健康問題。
要是氣血不足,則脈象細弱或虛軟無力;氣滯血瘀,則脈象細澀而不利;氣盛血流暢行,則脈多洪大滑數。
在脈診法出現的初期,中醫診脈並不像現在大多數醫師一樣,只摸手腕,還要包括人迎穴、跗陽穴,稱為「三部九候診脈法」。後來,經過長期發展成為現在以手腕為主的脈診法,只要透過左右手腕的「寸關尺」部位,就可以大致掌全身的健康狀況。
脈象是心臟功能的直接表達
現代科學證明,血管的搏動其實是心臟跳動引起的,所以脈象是心臟功能最直接的表現。脈象的產生,與心臟的搏動、心氣的盛衰、血管的通利、氣血的盈虧以及各臟腑的協調作用,都直接相關。
‧ 心臟的搏動
《黃帝內經素問五臟生成》說:「諸血者,皆屬於心。」《黃帝內經素問六節髒象論》說:「心者其充在血脈。」這些論述說明,脈動原出於心,脈搏是心功能的具體表現。因此,脈搏的跳動與心臟搏動的頻率、節律基本一致。
‧ 脈管的舒縮
《黃帝內經素問脈要精微論》說:「夫脈者,血之府也。」脈是氣血運行的通道。《黃帝內經靈樞決氣》說:「壅遏營氣,令無所避,是謂脈。」說明血管還有約束、控制和推進血液沿著血管運行的作用。當血液由心臟排入血管,則血管必然擴張,然後血管依靠自身的彈性收縮,壓迫血液向前運行。血管這種一舒一縮的功能,既是氣血周流、循行不息的重要條件,也是產生脈搏的重要因素。所以血管的舒縮功能正常與否,則直接影響脈搏,並產生相應的變化。
‧ 心陰與心陽的協調
心血和心陰是心臟生理功能活動的物質基礎,心氣和心陽主導心臟功能活動。心陰、心陽的協調,是維持脈搏正常的基本條件。當心氣旺盛,血液充盈,心陰、心陽調和時,心臟搏動節奏和諧有力,脈搏亦從容和緩,均勻有力。相反時則可能出現脈搏的過大或過小、過強或過弱、過速或過遲等不同變化。
所以,透過脈診,一些心臟問題可以很清楚地表現出來。
脈象是五臟的監視器
脈象的形成不僅與心、脈、氣、血有關,同時與臟腑的整體功能活動也有密切關係。
‧ 肺臟
肺主氣,司呼吸。肺對脈的影響,首先表現在「肺與心」以及「氣與血」的功能聯絡上。由於氣對血有運行、統藏、調攝等作用,所以肺的呼吸運動是主宰脈動的重要素。
一般情況下,呼吸平緩則脈象徐和;呼吸加快,脈率亦隨之急促;呼吸勻和深長,脈象流利盈實;呼吸急迫淺促或肺氣壅滯則呼吸困難,脈象多細澀;呼吸不已則脈動不止,呼吸停息則脈搏亦難以維持。所以,前人也將脈搏稱為「脈息」並有「肺朝百脈」的說法。
‧ 脾胃
脾胃能運化水穀精微,為氣血生化之源,是「後天之本」。氣血的盛衰和水穀精微的多寡,表現為脈之「胃氣」的多少。脈有胃氣為平脈(健康人的脈象),胃氣少為病脈,無胃氣為死脈。所以臨床上根據胃氣的盛衰,可以判斷疾病預後。同時,血液之所以能在血管中正常運行而形成脈搏,還依賴脾氣的統攝,使血液不溢於血管之外而在血管內運行,即「脾主統血」。
‧ 肝臟
肝藏血,具有貯藏血液、調節血量的作用。肝主疏泄,可使氣血調暢,經脈通利。肝的生理功能失調會影響氣血的正常運行,進而引起脈象的變化。
‧ 腎臟
腎藏精,為元氣之根,是臟腑功能的動力源泉,也是全身陰陽的根本。腎氣充盛,則脈搏重按不絕,尺脈有力,是謂「有根」;若精血衰竭,虛陽浮越則脈象變浮,重按不應指,是為「無根脈」,提示陰陽離散、病情危篤。
所以說,五臟六腑的任何變化,都會在脈象上有所體現。因此脈診是中醫診病最重要的手段之一。
不能單靠脈診來確定疾病
我們經常在影視作品中看到,某神醫一搭脈,馬上就能確認某人得了什麼疑難雜症。所以人們都把脈診想像成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實際上並非如此中醫講究的是整體觀念、辨證論治,需要經由全方位的診斷,才能確認一個人得了什麼病,應該怎麼對症下藥。
脈診只是中醫「望、聞、問、切」四診中的一種,必須與其他診法結合運用。所以在本書中除了教大家怎麼診脈以外,在涉及疾病和健康問題的時候,也會提供其他的辨證方式,以達到客觀、準確的效果。
至於那種一搭脈馬上開藥,甚至懸絲診脈的「神醫」,其實可以說是一種不負責任的做法。
二、脈診的準備工作
最佳診脈時間——清晨
「診法常以平旦,陰氣未動,陽氣未散,飲食未進,經脈未盛,絡脈調勻,氣血未亂,故乃可診有過之脈。」——宋•崔嘉彥•《脈訣》
最佳的診脈時間,是在早上剛起床、還沒有吃早餐、沒有做運動的時候,這也是自己在家診脈的優勢。因為脈象與氣血的運行狀態息息相關,飲食、運動、情緒等都會影響氣血運行,從而影響脈象,對於判斷健康問題時會造成一定干擾。
清晨剛起床、未進食時,體內外的環境比較穩定,脈象能比較準確地反映人體的生理情況,同時也比較容易發現病理性脈象。
另外,情志變化也會影響診脈的準確性。所以脈診時一定要保持心境平和。去醫院門診時,通常診間都要求安靜,其他患者在外等候。有經驗的醫師可能會問「走路、還是開車來的」、「早上吃什麼了」等一些看似跟診病無關的問題,其實也是為了減少外部因素的干擾。
診脈的姿勢
診脈的姿勢對於脈診的結果也會有影響,所以正確的診脈姿勢也很重要。
患者正坐或者仰臥,前臂自然向前平展,約與心臟位置同高手腕伸直,手掌向上,手指微彎在手腕關節下面墊一個鬆軟的脈枕或者一條折疊的毛巾,讓寸口部完全伸展露出,氣血暢通,便於診察脈象。
如果是側臥,下面手臂受壓或上臂扭轉,脈氣不能暢通;如果手臂過高或過低,與心臟不在同樣高度時,都可能影響氣血的運行,導致脈象失真。
自己診脈時最好也採取這樣前臂舒展的姿勢,不要把手臂折疊到胸前診脈。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