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中醫是這樣治病的──保精、養氣、守神,突破僵化的診病及養生思維
內容簡介
古中醫,是治病的科學,也是養生的智慧。
我們的身體不僅是一副軀殼,而是精、氣、神三寶結合的生命體,三者相互滋養、轉化,充盈則康,虧損則病。
作者余浩自幼隨祖輩學醫,累積了數十年的臨床與教學經驗,他將古中醫的智慧與精神濃縮於本書,既論養生之道,也揭示治病之法。引領我們理解:
✔養生的根本,在於保精、養氣、守神──守護生命的根本,固本方能少病。
✔治病的核心,就在於調和陰陽、疏通氣血。「上工調神」,高明的醫生不是治肉體,而是治神。
作者更分享良方十二字訣──「陰陽對,同名配,三才位,全息匯」,提供醫者臨床時可依循的思路和法則。全書以豐富的實操案例、古方思路與日常保健法,展示古中醫如何「內病外治、身心並養」。啟發讀者以古中醫的整體觀來調養身心,未病先防,活出真正健康的生命狀態。
我們的身體不僅是一副軀殼,而是精、氣、神三寶結合的生命體,三者相互滋養、轉化,充盈則康,虧損則病。
作者余浩自幼隨祖輩學醫,累積了數十年的臨床與教學經驗,他將古中醫的智慧與精神濃縮於本書,既論養生之道,也揭示治病之法。引領我們理解:
✔養生的根本,在於保精、養氣、守神──守護生命的根本,固本方能少病。
✔治病的核心,就在於調和陰陽、疏通氣血。「上工調神」,高明的醫生不是治肉體,而是治神。
作者更分享良方十二字訣──「陰陽對,同名配,三才位,全息匯」,提供醫者臨床時可依循的思路和法則。全書以豐富的實操案例、古方思路與日常保健法,展示古中醫如何「內病外治、身心並養」。啟發讀者以古中醫的整體觀來調養身心,未病先防,活出真正健康的生命狀態。
目錄
1 人體生命活動的運作原理
一、人有三寶──精、氣、神
二、肉體、能量與意識
三、歸根曰靜
四、心無雜念方能養神
五、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2 養生就是養精、養氣、養神
一、養生最忌盲目跟風
二、身心合一
三、神、氣、形相合
3 養生重點之養神
一、養神為養生之重
二、識神和元神
三、靜坐時為什麼要看鼻尖,眼睛半睜半閉?
4 養生重點之養氣
一、氣從何而生
二、氣從何而耗
三、氣的運行
5 養生重點之養形
一、養形體,吃對很重要
二、五氣與養形
三、五味與養形
四、五氣太過的危害
五、養形的原則
六、從氣與神的角度看養形
6 治病之術十二字(上)
一、治病十二字
二、陰陽對
7 治病之術十二字(中)
一、同名配
二、三才位
8 治病之術十二字(下)
一、身是菩提樹,舌是菩提葉
二、身體狀態如何,從手一看便知
三、活用治病十二字治療疾病
四、全息匯與象思維
9 通過望診判斷身體狀態
一、陽神與陰神
二、神的幾種狀態
三、通過望局部可以判斷神的狀態
10 通過切診判斷精氣神狀態
一、按診
二、脈診
11 內病外治養生法
一、中醫治病,根本在於調氣
二、十一種外治保健法
12 藥食養生法
一、煉精化氣,煉氣還神,煉神還虛
二、藥食養氣
三、補精更要惜精
四、調神貴在清淨
五、最好的養生
一、人有三寶──精、氣、神
二、肉體、能量與意識
三、歸根曰靜
四、心無雜念方能養神
五、萬物負陰而抱陽,沖氣以為和
2 養生就是養精、養氣、養神
一、養生最忌盲目跟風
二、身心合一
三、神、氣、形相合
3 養生重點之養神
一、養神為養生之重
二、識神和元神
三、靜坐時為什麼要看鼻尖,眼睛半睜半閉?
4 養生重點之養氣
一、氣從何而生
二、氣從何而耗
三、氣的運行
5 養生重點之養形
一、養形體,吃對很重要
二、五氣與養形
三、五味與養形
四、五氣太過的危害
五、養形的原則
六、從氣與神的角度看養形
6 治病之術十二字(上)
一、治病十二字
二、陰陽對
7 治病之術十二字(中)
一、同名配
二、三才位
8 治病之術十二字(下)
一、身是菩提樹,舌是菩提葉
二、身體狀態如何,從手一看便知
三、活用治病十二字治療疾病
四、全息匯與象思維
9 通過望診判斷身體狀態
一、陽神與陰神
二、神的幾種狀態
三、通過望局部可以判斷神的狀態
10 通過切診判斷精氣神狀態
一、按診
二、脈診
11 內病外治養生法
一、中醫治病,根本在於調氣
二、十一種外治保健法
12 藥食養生法
一、煉精化氣,煉氣還神,煉神還虛
二、藥食養氣
三、補精更要惜精
四、調神貴在清淨
五、最好的養生
試閱
第一講ᅠᅠ人體生命活動的運作原理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長壽,想要健康長壽,養生就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談到養生,你會發現,自己身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養生知識和產品,這些方法有沒有用呢?如果沒有用,就不會流傳,因此,所有的養生方法基本上都有用。既然都有用,為什麼要搞這麼複雜、這麼多呢?因為每一種養生方法都只適用於一部分人,比如有些人打太極,有些人晨跑,有些人站樁,有些人辟穀,有些人吃素,有些人釣魚……各種各樣,五花八門。
我們都想長壽,怎樣找到適合自己的養生方式呢?這需要我們去思考養生的原理,弄清楚原理之後再去養生,這樣就不會一窩蜂地追逐流行。我們一定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理之後才可以有的放矢。
今天給大家講第一課:人體生命活動的運作機制。看起來簡單的一句話,其實是個大話題,生命活動怎麼運作,要想講透很難,我儘量把自己對生命活動的理解分享給大家。
一、人有三寶──精、氣、神
1.「休」字裡面幾個「人」?
我先來講一個字,休息的「休」,人字旁,右邊一個木頭的「木」,對於這個字,我的道家師父張至順道長在很多場合都講過,他第一次來武當山和我見面的時候,問我:「休息的『休』你知道怎麼寫嗎?」
我答:「休息的『休』不是人字旁,旁邊一個木頭的『木』嗎?」
張道長又問:「有幾個『人』呢?」
我答:「一個『人』加一個『木』啊。」
張道長再問:「究竟幾個『人』呢?」
我答:「一個『人』啊。」
老道長當時就說:「唉!小夥子,悟性不夠!」
我當時也沒有深入思考就說,後來才發現休息的「休」不是一個「人」,是兩個「人」,左邊人字旁是一個「人」,右邊一個木頭的「木」,一橫一豎中間還有一個「人」,所以是兩個「人」。
那麼各位,你們晚上躺在床上休息的時候,有沒有一種感覺,你的肉體躺在床上休息,但你大腦中的那個人一直沒有休息,他到處跑,有時幹活兒,有時和別人打架,畫面還非常清晰,當你做夢的時候,是不是很有畫面感?顯得還很真實。你躺在床上休息,夢中的那個人是誰呢?這個弄清楚了,才真正對人體的運作機制有點感覺,不知大家有沒有體會過這種情況。
2.看不見的那個「人」
「休」字是兩個「人」,一個是我們能看到肉體的這個人,還有看不見的那個「人」,我們把他稱作「神」。如果不好理解,我們來舉個例子。
一輛車在馬路上行駛,車子能正常行駛有幾個條件:第一,車的性能正常,如果車壞了就不能行駛;第二,開車的司機正常,如果司機沒駕照、酒後開車或身體不適,那麼車就沒法正常行駛。只有司機和車兩者都正常,車才能正常行駛。
我們只看到肉體的人,而沒看到神,就像我們只看到馬路上車在動,而沒看到司機在操控車。其實司機比車更重要,因為是司機在操控車,如果沒有司機,車就是死物,是動不了的,人也一樣,我們的肉體裡面是什麼呢?裡面是我們的心意識這個神,它在控制我們的肉體,這個心意識的神就像司機,而我們的肉體就是這部車。
3.養生要內外雙修
我們談養生的時候,經常談的是吃什麼,比如補腎的、祛濕的、補血的、活血的、疏肝的、補脾的、開胃的食物或者藥物。我們吃菜、喝酒,都是為了滿足我們肉體的需求,讓肉體在食物的充養下長得更健壯一些。那麼大家想過沒有,人的肉體就和車一樣,車要經常養護,但你有沒有養護好司機呢?車養護得再好,司機喝醉酒了去開,照樣開不好,車即使沒有清洗、沒有打蠟,沒有保養得很漂亮,但是車的性能是好的,司機也正常,照樣開得很好。平時我們都很重視車的養護,而忽略了司機的重要性,養生也一樣,我們常常重視肉體的養護,而忽視了肉體裡面那個「司機」的養護。儒家有句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裡的「修身」不是修肉體,而是修內在的「我」,修內在的心。「腹有詩書氣自華」,修的是我們內在的東西。
有個俗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很多普通老百姓認為,人要自私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說你都不為自己考慮,不自己照顧好自己,老天爺都不饒你。真實意思:「為」不讀ㄨㄟˋ,讀ㄨㄟˊ,大家可以搜尋下「為」是什麼意思?「為」是改變的意思。就是人不改變自己內在,不修身,將天誅地滅。如果一個人不修身,不改變內在,我行我素,不遵循道,最終將英年早逝。「天誅地滅」並不是說老天爺把他殺了,而是當人的心神靜不下來、不遵循天地之道的運行法則的時候,最終將為天地所不容。
有些年輕人很壯實,到醫院檢查沒什麼問題,但是每天熬夜、打麻將、吃喝嫖賭,沒過三五年就把身體透支了,突然就會暴病而死。體檢只是檢查肉體最粗淺的層面,而內在的氣、能量的層面是看不到的,更不用說本我層面了。這就跟我們檢查車輛是一樣的,車去做車況檢查的時候,只檢查車輛,不檢查司機,如果這個司機精神不正常,開車一樣會出問題。所以我們要意識到修身修的是什麼。
二、肉體、能量與意識
1.汽車行駛的重要條件
人的構成,包括有形的肉體和無形的意識,意識就是神。這兩者是怎麼連接的呢?神是怎麼指揮肉體的呢?肉體要運動,需要能量支援,提供的能量叫氣,如果氣不夠,神是沒法指揮肉體的。天有三寶日月星,人有三寶精氣神,「精」就是有形的肉體,「氣」就是肉體中無形的能量,「神」就是上層意識。就像車一樣,車就是肉體,司機就是神,人體運動需要氣,車要運動需要耗油耗電,也就是能量,汽車性能正常、有油有電、有動力、司機正常,具備這幾個條件,汽車才能正常行駛。
人有精氣神,神駕馭氣,支配肉體,如果有想法,但沒有氣,比如一個人忙了一天很累,回到家中,有氣無力地癱倒在沙發上,腦子裡想做飯吃,這個是神在想,但身體不願意動,就想休息會兒,這是肉體裡面的氣不夠了。當氣足了,在神的指導下,肉體才能完成神的旨意,是這樣的原理。
那麼氣在什麼地方呢?氣為什麼看不見摸不著呢?形承載著氣,就像家裡的燈一樣,燈泡有電才能亮,為什麼我們看不到電呢?電在電線裡面,有形的電線承載著無形的電流,人體也是一樣,有形的肉體承載著氣。
2.煉精化氣,煉氣還神,煉神還虛
《醫宗金鑒》有句話:「未有宇宙氣生形,已有宇宙形寓氣。」就是說在這個世界沒有形成的時候,是氣化生形,形蘊含著氣,氣在形的裡面。
「從形究氣曰陰陽」,從有形的形去探究背後無形的氣,看氣運行的模式,有形的肉體是陰,無形的氣是陽。
「即氣觀理曰太極」,從氣的角度去看氣的運行模式,其升降開闔的運行模式就是太極運行模式。所以打太極不是練肉體,而是練背後無形的氣,有些人練反了,把姿勢打得很標準,馬步蹲得很好,最後膝關節得了病。
形承載氣,氣能濡養神,煉精化氣,煉氣還神,煉神還虛。氣可以養神,所以當形很健康的時候,可以轉化無形的氣,無形的氣可以養神。
它們在一個軸線上,神在高維度,形在低維度,低維度的形轉換成氣,慢慢向上養神。
形可以轉化成氣,氣也可以轉化成形,「未有宇宙氣生形」就是氣可以化形,「已有宇宙形寓氣」大家可能不好理解,那怎麼理解呢?比如地上有一攤水,是有形的,它被太陽一晒就叫氣化,氣化往上升為水蒸氣,到天上變成雲,就變成無形的了,當雲中的水氣遇冷凝結,就變成雨水、雪花或者冰雹,降到地面上。地面上的水變成水蒸氣到天上叫形化為氣,是有形轉化無形,天空中的水蒸氣冷卻之後,再回到地面上,由陽向陰轉化,這叫氣轉化為形,所以形和氣是相互轉化的,轉化無時無刻不在進行,所以形中時時刻刻含有氣。
3.減肥、增肥要順應時節
人的肉體時刻在進行著有形和無形的交換。白天的時候,大自然陽氣旺盛,人體從有形向無形轉化多一些,白天的活動在耗我們的氣,那氣從哪裡來的呢?是有形的肉體轉化成的。白天吃的食物都是有形的,會轉化成能量,我們體內的脂肪也可以轉化成能量,白天這些有形物質轉化為氣。晚上睡覺的時候呢?這些能量就要收回來,向有形轉化,所以小孩子長身體抽高,都是在晚上,大家注意一下地裡的莊稼,白天它不長,晚上才會往上長。有形的東西要長大需要氣的轉化。
「未有宇宙氣生形」,春夏季節天氣熱,人體有形的氣化加強,所以春天和夏天很多人都能瘦下來,很少人是夏天長胖的,因為天氣熱,氣化加強。按一年四季分,春天和夏天屬陽,秋天和冬天屬陰,春夏以升散為主,秋冬以收藏為主,春天、夏天相當於一天之中的白天,秋天、冬天相當於一天之中的晚上,春天和夏天是有形向無形轉化,秋天和冬天是無形向有形轉化,所以人在春天和夏天會瘦一些,秋天和冬天會慢慢長肉。將這個理論加以運用,胖的人要想減肥的話,就要在白天多運動,春天和夏天多運動,促進氣化。瘦的人想長胖,就要使氣向有形轉化,讓心靜下來,心放寬的時候,心寬體胖,氣就開始轉換成有形的肉體,這是氣化的原理。
三、歸根曰靜
1.胖和尚,瘦書生
用腦過度會耗氣,因為精化氣,氣養神,耗神會消耗體內的氣,而氣由精轉化而來,所以耗神太過會消耗我們的腎精,消耗我們的氣。所以想要長胖,思想就要簡單點,心要寬要靜,怎麼才能靜呢?《道德經》云:「歸根曰靜。」氣往下收,歸到根上去,歸到腎,歸到下丹田,往下收一收,就叫「歸根曰靜」,就跟冬天大自然的氣往下收一樣,所以冬天都很寧靜。
神只有清靜的時候,才能減少對氣的消耗,氣消耗少的時候,才會向有形轉化,我們肉體才能壯實。有句俗話:「胖和尚,瘦書生。」和尚平日參禪打坐,思想放空,不耗神,所以他吃素也長胖;書生吃肉也長不胖,因為讀書人用腦過度,就像我們高三的學生,有幾個胖的?基本沒有,都瘦,因為每天做大量的題目,用腦多,所以就耗氣,耗氣就耗精,耗精之後有形的肉體就瘦。
2.上工調神,下工調形
反過來,當神寧靜、氣往下收的時候,氣就向有形轉化,有形的肉體就壯實了。所以,治病「上工調神」,高明的醫生不是治肉體,而是治神。就像國家一樣,一個國家想減少交通事故,不是把車的品質造得越來越好,因為交通事故發生最根本的原因不在於車,而在於司機,所以國家反覆培訓司機、考核司機、處罰司機,最終的目的都是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我們的神就是「司機」,想要人不得病就跟想讓車不出交通事故一樣,要找我們體內的「司機」,也就是神,肉體養得再好,像汽車一樣養護,天天擦洗、保養、打蠟、拋光,再怎麼保養,不小心還是會出事故,因為車禍的根本原因在司機,所以人健康狀況的好與壞,還是在神,是神在指揮肉體。
大家想想,當我們半夜還在刷手機的時候,肉體其實已經很累了,它想睡覺,但是指揮我們肉體的神不想睡,它很亢奮,這就導致我們的肉體跟著受罪,最後生病或死亡。死亡的原因是肉體衰敗了嗎?不是的,父母給了我們肉體,我們用了五十年、六十年、七十年,其實已經很不錯了。
要想長壽延年,不要在肉體上花太多精力,當然肉體也需要養,但更多時候是養好「司機」,「司機」養好了,肉體才有恢復的機會。很多重病患者找我看病,我苦口婆心地勸導他們早點休息,適當鍛煉,給他們開藥吃,他們總覺得這個藥喝下去,自己體內的痰、瘀血化開了,病就好了。他們沒有想到,肉體得病,是神瞎指揮導致的。所以「上工調神」,最高級的養生是養神,「下工調形」,最低級的養生是養形,那再下等的呢?就是在外表上做文章了,戴個項鍊、戒指、手鐲之類,希望通過戴玉鐲、黃金來防病,這些都是身外之物,就更次了。當我們回歸時,所有的東西都是往內求的,找到根本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哦,是這樣的。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自己健康長壽,想要健康長壽,養生就是一個繞不開的話題。談到養生,你會發現,自己身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養生知識和產品,這些方法有沒有用呢?如果沒有用,就不會流傳,因此,所有的養生方法基本上都有用。既然都有用,為什麼要搞這麼複雜、這麼多呢?因為每一種養生方法都只適用於一部分人,比如有些人打太極,有些人晨跑,有些人站樁,有些人辟穀,有些人吃素,有些人釣魚……各種各樣,五花八門。
我們都想長壽,怎樣找到適合自己的養生方式呢?這需要我們去思考養生的原理,弄清楚原理之後再去養生,這樣就不會一窩蜂地追逐流行。我們一定要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明理之後才可以有的放矢。
今天給大家講第一課:人體生命活動的運作機制。看起來簡單的一句話,其實是個大話題,生命活動怎麼運作,要想講透很難,我儘量把自己對生命活動的理解分享給大家。
一、人有三寶──精、氣、神
1.「休」字裡面幾個「人」?
我先來講一個字,休息的「休」,人字旁,右邊一個木頭的「木」,對於這個字,我的道家師父張至順道長在很多場合都講過,他第一次來武當山和我見面的時候,問我:「休息的『休』你知道怎麼寫嗎?」
我答:「休息的『休』不是人字旁,旁邊一個木頭的『木』嗎?」
張道長又問:「有幾個『人』呢?」
我答:「一個『人』加一個『木』啊。」
張道長再問:「究竟幾個『人』呢?」
我答:「一個『人』啊。」
老道長當時就說:「唉!小夥子,悟性不夠!」
我當時也沒有深入思考就說,後來才發現休息的「休」不是一個「人」,是兩個「人」,左邊人字旁是一個「人」,右邊一個木頭的「木」,一橫一豎中間還有一個「人」,所以是兩個「人」。
那麼各位,你們晚上躺在床上休息的時候,有沒有一種感覺,你的肉體躺在床上休息,但你大腦中的那個人一直沒有休息,他到處跑,有時幹活兒,有時和別人打架,畫面還非常清晰,當你做夢的時候,是不是很有畫面感?顯得還很真實。你躺在床上休息,夢中的那個人是誰呢?這個弄清楚了,才真正對人體的運作機制有點感覺,不知大家有沒有體會過這種情況。
2.看不見的那個「人」
「休」字是兩個「人」,一個是我們能看到肉體的這個人,還有看不見的那個「人」,我們把他稱作「神」。如果不好理解,我們來舉個例子。
一輛車在馬路上行駛,車子能正常行駛有幾個條件:第一,車的性能正常,如果車壞了就不能行駛;第二,開車的司機正常,如果司機沒駕照、酒後開車或身體不適,那麼車就沒法正常行駛。只有司機和車兩者都正常,車才能正常行駛。
我們只看到肉體的人,而沒看到神,就像我們只看到馬路上車在動,而沒看到司機在操控車。其實司機比車更重要,因為是司機在操控車,如果沒有司機,車就是死物,是動不了的,人也一樣,我們的肉體裡面是什麼呢?裡面是我們的心意識這個神,它在控制我們的肉體,這個心意識的神就像司機,而我們的肉體就是這部車。
3.養生要內外雙修
我們談養生的時候,經常談的是吃什麼,比如補腎的、祛濕的、補血的、活血的、疏肝的、補脾的、開胃的食物或者藥物。我們吃菜、喝酒,都是為了滿足我們肉體的需求,讓肉體在食物的充養下長得更健壯一些。那麼大家想過沒有,人的肉體就和車一樣,車要經常養護,但你有沒有養護好司機呢?車養護得再好,司機喝醉酒了去開,照樣開不好,車即使沒有清洗、沒有打蠟,沒有保養得很漂亮,但是車的性能是好的,司機也正常,照樣開得很好。平時我們都很重視車的養護,而忽略了司機的重要性,養生也一樣,我們常常重視肉體的養護,而忽視了肉體裡面那個「司機」的養護。儒家有句話「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這裡的「修身」不是修肉體,而是修內在的「我」,修內在的心。「腹有詩書氣自華」,修的是我們內在的東西。
有個俗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很多普通老百姓認為,人要自私點,人不為己,天誅地滅,說你都不為自己考慮,不自己照顧好自己,老天爺都不饒你。真實意思:「為」不讀ㄨㄟˋ,讀ㄨㄟˊ,大家可以搜尋下「為」是什麼意思?「為」是改變的意思。就是人不改變自己內在,不修身,將天誅地滅。如果一個人不修身,不改變內在,我行我素,不遵循道,最終將英年早逝。「天誅地滅」並不是說老天爺把他殺了,而是當人的心神靜不下來、不遵循天地之道的運行法則的時候,最終將為天地所不容。
有些年輕人很壯實,到醫院檢查沒什麼問題,但是每天熬夜、打麻將、吃喝嫖賭,沒過三五年就把身體透支了,突然就會暴病而死。體檢只是檢查肉體最粗淺的層面,而內在的氣、能量的層面是看不到的,更不用說本我層面了。這就跟我們檢查車輛是一樣的,車去做車況檢查的時候,只檢查車輛,不檢查司機,如果這個司機精神不正常,開車一樣會出問題。所以我們要意識到修身修的是什麼。
二、肉體、能量與意識
1.汽車行駛的重要條件
人的構成,包括有形的肉體和無形的意識,意識就是神。這兩者是怎麼連接的呢?神是怎麼指揮肉體的呢?肉體要運動,需要能量支援,提供的能量叫氣,如果氣不夠,神是沒法指揮肉體的。天有三寶日月星,人有三寶精氣神,「精」就是有形的肉體,「氣」就是肉體中無形的能量,「神」就是上層意識。就像車一樣,車就是肉體,司機就是神,人體運動需要氣,車要運動需要耗油耗電,也就是能量,汽車性能正常、有油有電、有動力、司機正常,具備這幾個條件,汽車才能正常行駛。
人有精氣神,神駕馭氣,支配肉體,如果有想法,但沒有氣,比如一個人忙了一天很累,回到家中,有氣無力地癱倒在沙發上,腦子裡想做飯吃,這個是神在想,但身體不願意動,就想休息會兒,這是肉體裡面的氣不夠了。當氣足了,在神的指導下,肉體才能完成神的旨意,是這樣的原理。
那麼氣在什麼地方呢?氣為什麼看不見摸不著呢?形承載著氣,就像家裡的燈一樣,燈泡有電才能亮,為什麼我們看不到電呢?電在電線裡面,有形的電線承載著無形的電流,人體也是一樣,有形的肉體承載著氣。
2.煉精化氣,煉氣還神,煉神還虛
《醫宗金鑒》有句話:「未有宇宙氣生形,已有宇宙形寓氣。」就是說在這個世界沒有形成的時候,是氣化生形,形蘊含著氣,氣在形的裡面。
「從形究氣曰陰陽」,從有形的形去探究背後無形的氣,看氣運行的模式,有形的肉體是陰,無形的氣是陽。
「即氣觀理曰太極」,從氣的角度去看氣的運行模式,其升降開闔的運行模式就是太極運行模式。所以打太極不是練肉體,而是練背後無形的氣,有些人練反了,把姿勢打得很標準,馬步蹲得很好,最後膝關節得了病。
形承載氣,氣能濡養神,煉精化氣,煉氣還神,煉神還虛。氣可以養神,所以當形很健康的時候,可以轉化無形的氣,無形的氣可以養神。
它們在一個軸線上,神在高維度,形在低維度,低維度的形轉換成氣,慢慢向上養神。
形可以轉化成氣,氣也可以轉化成形,「未有宇宙氣生形」就是氣可以化形,「已有宇宙形寓氣」大家可能不好理解,那怎麼理解呢?比如地上有一攤水,是有形的,它被太陽一晒就叫氣化,氣化往上升為水蒸氣,到天上變成雲,就變成無形的了,當雲中的水氣遇冷凝結,就變成雨水、雪花或者冰雹,降到地面上。地面上的水變成水蒸氣到天上叫形化為氣,是有形轉化無形,天空中的水蒸氣冷卻之後,再回到地面上,由陽向陰轉化,這叫氣轉化為形,所以形和氣是相互轉化的,轉化無時無刻不在進行,所以形中時時刻刻含有氣。
3.減肥、增肥要順應時節
人的肉體時刻在進行著有形和無形的交換。白天的時候,大自然陽氣旺盛,人體從有形向無形轉化多一些,白天的活動在耗我們的氣,那氣從哪裡來的呢?是有形的肉體轉化成的。白天吃的食物都是有形的,會轉化成能量,我們體內的脂肪也可以轉化成能量,白天這些有形物質轉化為氣。晚上睡覺的時候呢?這些能量就要收回來,向有形轉化,所以小孩子長身體抽高,都是在晚上,大家注意一下地裡的莊稼,白天它不長,晚上才會往上長。有形的東西要長大需要氣的轉化。
「未有宇宙氣生形」,春夏季節天氣熱,人體有形的氣化加強,所以春天和夏天很多人都能瘦下來,很少人是夏天長胖的,因為天氣熱,氣化加強。按一年四季分,春天和夏天屬陽,秋天和冬天屬陰,春夏以升散為主,秋冬以收藏為主,春天、夏天相當於一天之中的白天,秋天、冬天相當於一天之中的晚上,春天和夏天是有形向無形轉化,秋天和冬天是無形向有形轉化,所以人在春天和夏天會瘦一些,秋天和冬天會慢慢長肉。將這個理論加以運用,胖的人要想減肥的話,就要在白天多運動,春天和夏天多運動,促進氣化。瘦的人想長胖,就要使氣向有形轉化,讓心靜下來,心放寬的時候,心寬體胖,氣就開始轉換成有形的肉體,這是氣化的原理。
三、歸根曰靜
1.胖和尚,瘦書生
用腦過度會耗氣,因為精化氣,氣養神,耗神會消耗體內的氣,而氣由精轉化而來,所以耗神太過會消耗我們的腎精,消耗我們的氣。所以想要長胖,思想就要簡單點,心要寬要靜,怎麼才能靜呢?《道德經》云:「歸根曰靜。」氣往下收,歸到根上去,歸到腎,歸到下丹田,往下收一收,就叫「歸根曰靜」,就跟冬天大自然的氣往下收一樣,所以冬天都很寧靜。
神只有清靜的時候,才能減少對氣的消耗,氣消耗少的時候,才會向有形轉化,我們肉體才能壯實。有句俗話:「胖和尚,瘦書生。」和尚平日參禪打坐,思想放空,不耗神,所以他吃素也長胖;書生吃肉也長不胖,因為讀書人用腦過度,就像我們高三的學生,有幾個胖的?基本沒有,都瘦,因為每天做大量的題目,用腦多,所以就耗氣,耗氣就耗精,耗精之後有形的肉體就瘦。
2.上工調神,下工調形
反過來,當神寧靜、氣往下收的時候,氣就向有形轉化,有形的肉體就壯實了。所以,治病「上工調神」,高明的醫生不是治肉體,而是治神。就像國家一樣,一個國家想減少交通事故,不是把車的品質造得越來越好,因為交通事故發生最根本的原因不在於車,而在於司機,所以國家反覆培訓司機、考核司機、處罰司機,最終的目的都是減少交通事故的發生。我們的神就是「司機」,想要人不得病就跟想讓車不出交通事故一樣,要找我們體內的「司機」,也就是神,肉體養得再好,像汽車一樣養護,天天擦洗、保養、打蠟、拋光,再怎麼保養,不小心還是會出事故,因為車禍的根本原因在司機,所以人健康狀況的好與壞,還是在神,是神在指揮肉體。
大家想想,當我們半夜還在刷手機的時候,肉體其實已經很累了,它想睡覺,但是指揮我們肉體的神不想睡,它很亢奮,這就導致我們的肉體跟著受罪,最後生病或死亡。死亡的原因是肉體衰敗了嗎?不是的,父母給了我們肉體,我們用了五十年、六十年、七十年,其實已經很不錯了。
要想長壽延年,不要在肉體上花太多精力,當然肉體也需要養,但更多時候是養好「司機」,「司機」養好了,肉體才有恢復的機會。很多重病患者找我看病,我苦口婆心地勸導他們早點休息,適當鍛煉,給他們開藥吃,他們總覺得這個藥喝下去,自己體內的痰、瘀血化開了,病就好了。他們沒有想到,肉體得病,是神瞎指揮導致的。所以「上工調神」,最高級的養生是養神,「下工調形」,最低級的養生是養形,那再下等的呢?就是在外表上做文章了,戴個項鍊、戒指、手鐲之類,希望通過戴玉鐲、黃金來防病,這些都是身外之物,就更次了。當我們回歸時,所有的東西都是往內求的,找到根本的時候,我們才知道,哦,是這樣的。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