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1105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失智症預防:中年養成不失智的生活習慣

  • 9 252
    280
  • 分類:
    中文書醫療保健健康觀念銀髮健康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中谷一泰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譯者:李毓昭
  • 出版社: 晨星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6/01/12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65歲以後逐漸增加的失智症,
為全球高齡化社會不可避免的關鍵問題。


失智症不只會造成記憶力退化,還會影響到其他認知功能(如語言、情緒等),對生活造成全面性的傷害。我們無法預期自己與周遭的人是否會罹患失智症,但我們可以為未來做準備。本書介紹失智症的發病成因、症狀、類型、保健知識與治療方法。

【預防失智症的3大生活習慣】
.運動:可提高體內免疫細胞的運作,達到預防失智與憂鬱。
.活化腦力:從事動動腦活動,促進腦部的血液循環。
.飲食調養:蔬果、魚肉可預防動脈硬化、降低血壓。

每個人上了年紀之後,記憶力都會開始變差,會突然想不出人或物品的名稱。這其實都是腦部正常老化的結果,誰都有可能發生。但如果連家人的臉孔都不認得、忘記自己已經吃過飯,或是不知道自己人在哪裡,使日常生活發生問題,那就是一種疾病,即為失智症(重度癡呆)。

失智症患者的行為常會被誤解為「老番癲」、「老頑固」,甚至有些人覺得「人老了本來就會這樣」,因而疏忽了就醫的重要性。如果自己與身邊的突然有以下症狀時,應盡速就診檢查,別再不知不覺中忘記自己了。

失智症正常老化
.事情變得記不住也想不起來  
.無法訂立的計畫無法達成
.不知道現在幾點或身在何處   
.自理生活變得好困難
.開始突然有語言障礙,無法明確表達想法
.情緒轉變大,總是疑神疑鬼

本書以簡單易懂的文字搭配圖示,說明失智症發病原因、防治最新的進展等,給你健康的老年生涯。

本書特色

1.本書收錄失智症防治的最新進展與方法,帶領讀者澈底瞭解失智的預防關鍵。
2.以淺白的文字說明搭配圖表,清楚解析失智症的發病成因,並引導讀者瞭解三大類型的失智症。
3.提出具體的失智預防方法、證據,供讀者參考,如「地中海飲食有助於預防失智症」。

專家推薦

‧許醫師自然診所院長 腦神經外科暨自然療法專家 許達夫醫師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 中醫科主治醫師 失智症照護專家 林舜穀醫師

譯者

李毓昭

中興大學畢業,曾於日本遊學多年,回國後從事編輯與翻譯工作近二十餘年,譯作百餘本。譯著有《50歲以後,不要吃碳水化合物:不生病、不失智、不衰老的養生法》、《圖解:腸道健康法【修訂版】》等書。

目錄

失智症檢測
推薦序 「失智症」
前言 日本的失智症發病率全球第一

1 失智症與發病原因
何謂失智症
失智症的症狀
你也為自己的類似症狀而擔心嗎?
失智症在70歲以後會急遽增加
失智症的原因
*專欄 失智症並不是病名
失智症的原因 1 阿茲海默症
引發阿茲海默症的原因
阿茲海默症的症狀和演變過程
針對阿茲海默症的治療藥物
失智症的原因 2 血管性失智症
血管性失智症的原因
血管性失智症的症狀和演變過程
腦動脈硬化引起的證據
與血管性失智症有關的四個危險因素
脂質異常症/高血壓/吸菸/糖尿病
*專欄 高齡化社會中各種疾病的共通因素--吸菸
血管性失智症的治療藥物
原因是腦血管出血時/原因是腦血管堵塞時
*專欄 肥胖或隱藏性肥胖容易引發血管性失智症
預防血管性失智症復發的重點
失智症的原因3 帕金森氏症與路易小體型失智症
帕金森氏症的原因
帕金森氏症的初期症狀
帕金森氏症的發病的演變過程
*專欄 帕金森氏症蛋白質病因的發現秘辛
路易小體型失智症是新的疾病
帕金森氏症、路易小體型失智症的治療藥物

2 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奠基於科學原理與事實
如何預防阿茲海默症
阿茲海默症可以預防的根據
*專欄 運動預防失智症的多種機制
保護血管就能預防阿茲海默症
如何預防血管性失智症
首先要預防動脈硬化
*專欄 腦部得不到氧氣和葡萄糖就會發生失智症
蔬菜和水果的功效
魚的功效
*專欄 魚肉預防失智症的機制
如何預防帕金森氏症和路易小體型失智症
*專欄 預防失智症的有效用腦法

3 失智症防治的最新進展
阿茲海默症與帕金森氏症的關係
阿茲海默症與狂牛症有關嗎?
失智症的檢查法有革命性的進展
地中海飲食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證據
*專欄 橄欖油是預防與治療失智症的曙光
預防失智症和癌症需要葉酸嗎?
n3不飽和脂肪酸對失智症有效嗎?
要小心聳動的新聞
用iPS細胞治療帕金森氏症的可能性
阿茲海默症防治藥物的研發現況
結語 從中年養成預防失智症的生活習慣,同時預防癌症

序/導讀

作者序

日本的失智症發病率全球第一

沒有人希望自己或家人發生「不知身在何處」、「把花或紙張等不能吃的東西吃下肚」,或是「無法小心用火」等對周遭人造成困擾的情況。這種因為記憶力和判斷力隨著年紀衰退,而影響到日常生活的情形,就稱為失智症(舊稱癡呆症)。

根據統計,目前六十五歲以上的日本人當中,每十個人就有一人罹患失智症,而年紀越大比率則就越高;八十五歲以上的人當中,每三人就有一人患有失智症。更何況日本人的平均壽命很長,女性目前是八十六歲,男性是八十歲,一輩子可以長到將近九十高壽,但卻因失智症而無法長壽。

在如此超高齡化的社會中,失智症患者有增多的趨勢,根據二○一二年日本厚生勞動省的調查顯示,已經有四百六十二萬名失智症患者,如果持續增加,那二十年後將會達到九百二十萬人。換而言之,每一百個國民之中就有八人患有失智症。如果有這麼多人無法自理生活,不只會對當事者造成困擾,對社會也是嚴重的問題。

但失智症並不是正常的老化,在百歲以上的人瑞中,有一半以上沒有失智症。因此我們必須去探索如何才能正常老化,盡可能避免失智症。

話說回來,如同我的上一本書《癌症預防時代》所敘述,我本來是在研究癌症的預防,為什麼會來寫這本以「預防失智症」為主題,和癌症似乎全無關係的書呢?以下做個簡單的說明,供讀者參考。

我起先研究的是「癌症的發生機制」和「特效藥」,在一九七六年到一九七八年的期間發現,有致癌物質等因素使遺傳基因受傷時,就會發生癌症。而受傷所產生的癌症遺傳基因會下令製造一種蛋白質,其結構與原先的正常蛋白質不同,傳送訊息的功能也會跟著改變。造成的結果是正常細胞之間的訊息紊亂,導致癌細胞混亂且無限度地增殖。

既然癌細胞是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改變所造成的,於是分子細胞生物學的研究者就開始思考,能否用藥物來改變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使癌細胞變回正常細胞。實際上也找到了幾種能做到這一點的藥物,其中之一就是維甲酸(retinoic acid)。但當時的醫學組織普遍認為,癌症是致死的病症,絕無法用這種物質來治療真正的癌症病患。

但一九八八年上海大學的王博士等人卻用「維甲酸」治療急性前骨髓球性白血病患者,並於日後發表報告說,證明二十四人中有二十三人的白血病細胞消失而恢復健康。從此之後,陸續有人針對致癌的蛋白質研發「分子標靶藥物」。

一九九六年哈佛大學發表「癌症可以預防」的研究報告,指出只要改變生活習慣,就有可能預防癌症。現在癌症已經從「不治之症」變成「可以治癒、可以預防的疾病」,而這種觀念也逐漸深入民間。

然而,在一九八○年代結束時,雖然癌症的原因已經揭曉,也有特效藥問市,但阿茲海默症、帕金森氏症等失智症的原因依然不明。於是我利用之前累積的經驗,轉向研究失智症。一九九○年我們在昭和大學的研究小組發現了預防帕金森氏症的蛋白質,也就是β-synuclein(好共核蛋白,詳情請見內文)。後來又有美國的研究者發現帕金森氏症的病因,亦即α-synuclein(壞共核蛋白)。另外,也有學者研究發現,阿茲海默症是由稱為「乙型澱粉樣蛋白」的蛋白質碎片所造成的。

在分子細胞生物學的研究者眼中,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有一個共通點,也就是因某種蛋白質的結構和功能發生變化,進而造成正常細胞改變且發病。

癌症發生的原因揭曉之後,經過十至十二年就出現了特效藥。現在我們已經知道了阿茲海默症和帕金森氏症的原因,自然也希望這方面的特效藥能在近期內現身。

可惜目前失智症患者已多到令人詫異的程度,卻仍未找到預防或治療的方法。這就像以前把癌症視為「絕症」而聞之色變,對其預防和治療都不抱希望的情況。目前日本為超高齡化的社會,任何人都有可能罹患失智症。

我有一位恩師是東京大學的名譽教授,最令我驚愕的是「竟然連他也罹患失智症了」。這位教授年過八十依然在教壇上活躍,也過著與失智症無緣的生活,但有一天卻突然變得不認識身邊的人。原以為最不可能與失智症扯上邊的恩師發病了,以及失智症患者的異常增加,這些結果都讓我深深感覺到預防失智的重要性。

由於之前曾參與過關於預防帕金森氏症的蛋白質研究,因此我想要利用這段經驗,在本書以淺白的方式說明確實預防失智症的原理。但願讀者都能在閱讀本書之後,了解到失智症是可能預防的,並具體實踐有效的預防方法,走上正常老化之路。這麼做不僅是為了自己,也是為了家人和整個社會。


昭和大學名譽教授  理學博士
中谷一泰


推薦序

「失智症」預防勝於治療

在失智症門診當中,最常被患者親友問到的問題有兩個:「我能夠幫他做些什麼?」「我會不會也得失智症?」我的回答都是:「請他們先從了解失智症作起。」

隨著政府與民間單位的大力推廣,國人近年來漸漸對失智症有所認識,或多或少都在雜誌或電視上看過這個詞彙。但是,許多人對失智症的認識仍停留在「腦筋不靈活」、「記性不好」等印象。

其實失智症有非常多不同的類型,症狀也各有不同。當患者出現情緒變化、幻覺、妄想等各種症狀時,缺乏足夠認知的照顧者往往不知所措、也不了解如何面對和處理,本書中將阿茲海默症、血管性失智、帕金森氏症與路易體型失智症作了淺顯易懂的介紹,並將比較深入的知識用圖片清楚的解說,例如:疾病不同階段出現的症狀、藥物的作用原理、以及失智症和各種慢性病的關係等等。

雖然目前仍沒有有效的方法可以治癒失智症,但失智症發生的原因已有許多研究,對於會增加失智症風險的因素也漸漸明朗。我們也常常在LINE或Facebook群組上收到許多「吃什麼什麼可以保養大腦」、或是「保養大腦就靠這十招」這類的轉寄文章,但是內容常常流於以訛傳訛,進而影響大眾的認知。

本書由科學的證據分析,告訴我們哪些因素可以預防失智症,並提出飲食與生活習慣的建議。同時,作者也在書中探討了一些正在發展中的失智症的新療法。如果您是失智症患者的照顧者或親友,或是不希望以後得到失智症,都推薦您可以仔細的閱讀本書。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 中醫科 主治醫師
林舜穀中醫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443078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15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金石堂網書25週年慶
預計 2025/11/08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