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忘東忘西的人生:即使得了失智症,我也想要試著一個人生活,絕對不要放棄人生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日本Amazon銷售No.1,最熱銷的失智症書籍
	★這是一本由失智症患者本人執筆,最真切的告白與生活紀錄
	★「即使得到了失智症,也絕對不要放棄人生!」
	患者親自告訴您,得到失智症這件事雖然非常令人遺憾,卻絕對不是不幸;即使是得到了失智症,依然能夠幸福生活。
	
	★本書適用對象
	‧已經罹患失智症的人
	‧失智症照護者或是照護機構
	‧擔心自己罹患失智症的人,或懷疑自己有輕微症狀者
	‧希望能幫助失智症患者、希望世界更美好的人
	
	別以為你就不會失智!!
	失智症並非老年人的專利,
	部分早發病患甚至三、四十歲時就出現症狀。
	
	如果你平常記憶力不錯,卻突然忘了重要會議,或在回家的路上突然失去方向感,
	微波爐剛加熱的晚餐、正在放的洗澡水、進門時開門的鑰匙,轉身就忘記了……等,這些可能都是罹患失智症的警訊。
	
	本書作者30幾歲時,他就開始因為過勞而停職;40幾歲時,他開始記憶力出現了變化;51歲時,他正式被醫生診斷出罹患阿茲海默症……
	
	當他的記憶開始出現迷航……
	
	「我沒有辦法立刻說出我要說的話。」
	「對已經相處12年之久的人,我居然無法立刻就叫出他們的名字。」
	「如果不看手機上顯示的日期,我根本搞不清楚今天是哪一天。」
	「我不記得昨天發生了什麼事。」
	「我不記得曾經領過錢,但存摺裡卻留有紀錄。」
	「明明已經買了晚餐的便當,我卻忘了這件事,又買了晚餐的材料。」
	「為了要洗澡而放了熱水之後,我卻完全忘了要去洗澡。」
	「我想要寄信給A,結果卻寄給了B。」
	「即使是常去的店,我仍然經常會迷路。」
	「我無法管理金錢。」
	「我已經沒有辦法寫出『青菜』的漢字了。」
	「我甚至已經寫好了遺書。」
	
	雖然做很多事都變得不方便,但我是不會輸給失智症的!
	
	失智症患者最真切的告白:「最大的敵人其實不是病症本身,而是那些錯誤的偏見。」
	
	◎對於患者本人,我想說:
	不要為自己失去的能力煩惱、嘆息,而要相信自己還保有的能力。
	即使得到了失智症,依然可以過著快樂且有意義的生活。不要絕望,而要抱持著希望!
	正是因為得到了失智症,反而可以不用在意他人、與他人比較,請把時間花在自己喜歡的事情上。
	如果一個人沒有辦法努力,就和其他罹患相同疾病的夥伴們試著互相聯繫吧!
	如此一來,你將獲得勇氣,能夠感受到自我,同時也能把自己心中所想的事傳達給周遭的人。
	即使得到了失智症,也不要放棄人生!
	像我,就沒有放棄。
	
	◎對於家人,我想說:
	失智症患者本人,並不是什麼事都沒有在想,他只是無法立刻做出判斷,或者是把心中所想的事化作言語說出口而已。
	由於記憶發生障礙的緣故,或許同樣的事必須多說幾遍、多問幾遍,但還是請各位多聽聽患者本人的說法。
	因為患者本人必須麻煩家人照顧,或許會成為一種負擔,但如果他能夠在家事等方面,做些簡單的幫忙的話,還請分配一些工作給他。如此一來,患者本人也能夠產生自己仍然具有用處的真實感,進而產生自信。
	要是什麼都不做的話,症狀可能會很快就惡化;相反地,如果給他一點事情做,或許會有延緩症狀惡化的效果也說不定。
	失智症患者絕對不會希望因為自己的緣故,使負責照顧的家人變得疲憊。
	
	◎對於醫生和照護者,我想說:
	
	醫生們在告知確診時,我認為應該要有階段性的考量,關於之後的症狀,也應該告知會因人而異。
	而後,失智症患者本人如果能夠收到一些具有積極性、建設性的話語,則更是令人感謝。
	就算問題無法解決也無所謂,我們所希望的,就是醫生能夠多給我們一些安心感。
	
	我們不希望護理人員和照護者做的事包括:
	以蒙混的方式來應付,或者是說謊。
	明明當事者自己能夠做的事,卻代替他動手完成。
	甚至將患者當作是只具有幼兒程度的能力或經驗的人。
	以權力或威脅使患者擔心,或者是感到不安。
	責備患者,指責他做了什麼,或是沒有做些什麼。
	沒有用可以讓他理解的方式,像是用緩慢的速度,或是使用簡單的話語來說話。
	以其做了不被認可之事為由,就不把他當作夥伴,或將他趕走,不讓他共同參與等等。
	無視於或不認真看待患者本人的心情。
	這樣的對待方式,將會使失智症患者感到受傷,甚至奪去他們活下去的希望。
	
	◎對於其他居民,我想說:
	我們不應該認為失智症患者就是和自己不一樣的人。
	得到失智症的人,並不是什麼都不了解的人,也不是劣等的人,更不是可憐的人。
	我們不想老是被關在療養院或是醫院裡,而想到街上買買東西,或是到咖啡店裡聊聊是非等,我們仍然希望可以過著跟得到失智症之前相同的生活。
	也因此,對於失智症這樣的疾病,還請大家正確地予以理解。
	失智症患者不管做什麼事,都需要花上更多的時間,也經常會失敗,像這樣的時刻,還請大家給予溫暖的守護。
	對我們來說,如果在我們生活的地區有能夠給予我們支持的人,將是非常有幫助的。
	
	◎對於所有人,我想說:
	得到了失智症之後,自己的生活及人生,將會產生巨大的變化。
	得到失智症這件事雖然非常令人遺憾,卻絕對不是不幸。
	得到了失智症之後,雖然有許多不能夠做的事,但還是有許多可以做的事。
	失智症患者並不是什麼都沒有在想,而是可以營造出豐富的精神生活,並且加以度過的人。
	失智症患者們的存在,並不是社會上的「負擔」,即使是年老,即使是在生活上有變得不自由的地方,不管是誰,都希望可以活得像自己,堂堂正正地生活。
	為了那些正與失智症共同生活的眾多人們,以及接下來也許會得到失智症的無數人們,讓我們共同創造一個即使得到了失智症,依然能夠幸福生活的社會吧!
名人推薦
	名人推薦
	
	★國際NGO工作者 褚士瑩 專文推薦
	
	★【各界真心推薦】
	台北榮總神經醫學中心副主任、國立陽明大學醫學院醫學系教授 王署君
	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教授 王培寧
	國際演說家 吳娟瑜
	電影監製 李烈
	節目主持人 林書煒
	春禾劇團教學兼藝術總監 郎祖筠
	律師、法學教授陳長文  
	知名導演 楊力州
	國際NGO工作者 褚士瑩
	前台北榮民總醫院一般神經內科主任、國立陽明大學神經學科臨床教授劉秀枝
	天主教失智老人社會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鄧世雄   好評推薦
	
	來自失智症患者最真實且誠摯的心聲──「我得了失智症,但我不會放棄自己,也請你們不要放棄我!」認真面對這個疾病,努力對抗這個疾病,雖然無法逆轉病程,但絕對可以減緩病程,並降低對個人和家庭的衝擊。──台北榮民總醫院神經內科教授 王培寧醫師
	
	原來失智者也有想傳達的心聲。自從媽媽失智後,家人就面臨了不懂事小孩般的任性和猜疑心,當時只認為她生病了,需要子女更多耐心的陪伴。
	看了這本書,我才驚訝地發現,社會上存在著許多對失智者的偏見,誤以為得了此病之後,人生就只有逐漸失憶和等待死亡而已。
	其實失智者是可以自行組成互助團體的;其實失智者是有能力清楚地呈現自己的生活現況的;其實失智者可以透過IT設備的使用,讓自己的生活自由且自立;其實失智者正在努力改變社會對他們的偏見。
	看了這本書後,相信你也會對失智者有極大的改觀和支持。
	──國際演說家 吳娟瑜
	
	啊!得到失智症的人,他們的想法,其實和我們一般人是一樣的。
	不安、希望,還有想要生存下去的願望……這些事,身體都很清楚地知道。有了這本書之後,相信將可以毫無疑問地加以應對。
	──日本公益財團法人明爽福址財團會長 堀田力
	
	這本書是佐藤雅彥先生從感受到自己出現失智症徵兆的時候開始,經過十年以上的時間,將他每一天留下的龐大數量的筆記,以及為了演講和採訪等工作自行製作整理的資料,再加上依其談話形成的文字稿,重新整理而成。伴隨著記憶障礙等症狀一同生活,實際上會是怎樣的體驗呢?像這樣在生活裡,一個又一個詳細而真實的描寫,可以說是本書的精華。要理解失智症,「傾聽患者本人的說法」是最簡單的一條捷徑,而佐藤先生正以其自身做了很好的示範。──失智症照護研究.東京研習中心 永田久美子 
	
	「即使得到失智症也不要放棄!」佐藤雅彥先生的生活方式和面對人生的態度,可說是超越所有失智症患者及其家屬的侷限,給予了許多人勇氣。──日本失智症照護研究.東京研習中心 名譽中心長 長谷川和夫
目錄
	真心推薦
	推薦序一:失智症的說書人
	推薦序二:真實傳達失智症患者的心聲
	寫在前面
	
	Chapter 1 我所走過的每一天
	那些年,我的人生經歷
	三十二歲,身體開始出現警訊
	四十五歲,身體突然出現異常
	五十一歲,我被告知罹患失智症
	感到不安,看不到自己的未來
	剛開始一個人生活,我驚慌失措
	請一定要開始對外尋求協助
	嘗試與失智症的夥伴的互相交流
	旁觀您的人生,思考自我價值
	
	Chapter 2 努力創造自己的生活方式
	失智症患者還是能自由自在的生活
	失智症者生活日常
	用自己的方式過日子
	我也想要每天都愉快又充滿活力 
	即使有一些不努力的時候也無所謂
	不讓失智症繼續惡化,請這樣做
	
	Chapter 3傳達當事人的心聲
	請消除您對於失智症的偏見
	用演講來讓世人了解失智症
	失智症患者本人的呼籲
	我與克莉斯汀‧布萊登的公開對談
	關於失智症患者的煩惱和希望
	成立    「日本失智症Working Group」
	
	Chapter 4我想說的這些話,給家屬和患者
	對於患者本人,我想說
	對於患者家人,我想說
	對於醫生,我想說
	對於護理人員和照護者,我想說
	對於其他人,我想說
	對於政府機構和行政官員,我想說
	對於所有的人,我想說
	
	寫在最後
	附錄1:失智症相關網站(日本)
	附錄2:失智症相關網站(台灣)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