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學(第五版)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本書敦聘多位國內各大醫院病理學專科醫師及大專醫護院校教資深教師聯合撰寫,並由邢福柳教授總校閱,實為國內編撰「病理學」之最佳陣容。
全書共十八章,第一到八章為為總論 (general pathology) ,闡述疾病的共通原理或原則,包括:細胞傷害、炎症與修復,體液與血液動力障礙,增生、腫瘤及癌症,遺傳疾病,環境傷害與營養疾病,感染性疾病,免疫疾病等;第九到十八章為各論 (systemic pathology) ,依序說明心血管、呼吸、血液、消化、泌尿、生殖、神經、內分泌、骨骼與關節及肌肉、皮膚及眼睛等發生於人體各系統的疾病。
全書採用全彩印刷,圖文精美,清晰易讀。各章章末編有近年國考考題,並收錄醫事放射師國考最新試題,且於內文以粗體字標示國考重點,讓讀者快速掌握內容重點,方便考前複習。2010年第一版出版後即獲得廣大迴響,每次改版均依最新訊息和國考的考題加以更新。
第五版延襲前四版的優點,依最新國考題更新各章章末的學習評量,並依採用本書授課的教師們反饋的建議,將各章中較為艱深的內容刪除,讓本書更為精簡適用。
全書共十八章,第一到八章為為總論 (general pathology) ,闡述疾病的共通原理或原則,包括:細胞傷害、炎症與修復,體液與血液動力障礙,增生、腫瘤及癌症,遺傳疾病,環境傷害與營養疾病,感染性疾病,免疫疾病等;第九到十八章為各論 (systemic pathology) ,依序說明心血管、呼吸、血液、消化、泌尿、生殖、神經、內分泌、骨骼與關節及肌肉、皮膚及眼睛等發生於人體各系統的疾病。
全書採用全彩印刷,圖文精美,清晰易讀。各章章末編有近年國考考題,並收錄醫事放射師國考最新試題,且於內文以粗體字標示國考重點,讓讀者快速掌握內容重點,方便考前複習。2010年第一版出版後即獲得廣大迴響,每次改版均依最新訊息和國考的考題加以更新。
第五版延襲前四版的優點,依最新國考題更新各章章末的學習評量,並依採用本書授課的教師們反饋的建議,將各章中較為艱深的內容刪除,讓本書更為精簡適用。
目錄
第一章 緒論
1-1 疾病
1-2 病理學的範圍及內涵
第二章 細胞傷害、炎症與修復
2-1 細胞的構造
2-2 細胞適應
2-3 細胞傷害的原因及機制
2-4 變性及細胞死亡
2-5 炎症
2-6 修復
第三章 體液與血液動力障礙
3-1 脫水
3-2 水腫
3-3 充血與鬱血
3-4 出血
3-5 血栓形成
3-6 栓塞
3-7 梗塞
3-8 休克
第四章 增生、腫瘤及癌症
4-1 基本定義
4-2 癌症的形成原因及相關危險因子
4-3 腫瘤的分類及命名
4-4 癌症的分級及分期
4-5 癌症的檢查與診斷
4-6 癌症的蔓延與治療
4-7 臺灣地區的癌症流行病學
第五章 遺傳疾病
5-1 染色體異常的疾病
5-2 基因缺陷的疾病
5-3 多因子疾病
第六章 環境傷害與營養疾病
6-1 化學性傷害
6-2 物理性傷害
6-3 營養疾病
第七章 感染性疾病
7-1 概論
7-2 病毒感染
7-3 細菌感染
7-4 黴菌感染
7-5 寄生蟲感染
第八章 免疫疾病
8-1 基礎免疫學
8-2 過敏反應
8-3 移植器官與組織的免疫反應
8-4 免疫缺乏疾病
8-5 自體免疫疾病
第九章 心臟血管疾病
9-1 血管疾病
9-2 心臟疾病
第十章 呼吸系統疾病
10-1 上呼吸道疾病
10-2 肺臟及氣道疾病
10-3 胸膜疾病
第十一章 造血系統疾病
11-1 紅血球的疾病
11-2 血小板及凝血機制異常疾病
11-3 白血球疾病
11-4 淋巴腺疾病
11-5 脾臟疾病
11-6 胸腺疾病
第十二章 消化系統疾病
12-1 口腔疾病
12-2 食道疾病
12-3 胃部疾病
12-4 小腸及大腸直腸疾病
12-5 肝臟疾病
12-6 膽囊及膽道疾病
12-7 胰臟疾病
第十三章 泌尿系統疾病
13-1 腎臟疾病
13-2 輸尿管、膀胱與尿道疾病
第十四章 生殖系統疾病
14-1 男性生殖系統疾病
14-2 女性生殖系統疾病
14-3 乳房疾病
第十五章 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15-1 構造與功能
15-2 先天性病變及周產期腦部損傷
15-3 感染性疾病
15-4 中樞神經系統創傷
15-5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15-6 血管性病變
15-7 椎體外徑疾病
15-8 其他神經系統病變
第十六章 內分泌系統疾病
16-1 腦下腺疾病
16-2 甲狀腺疾病
16-3 副甲狀腺疾病
16-4 腎上腺疾病
16-5 胰臟內分泌組織疾病
16-6 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症候群
第十七章 骨骼、關節及肌肉疾病
17-1 骨骼疾病
17-2 關節疾病
17-3 肌肉疾病
17-4 軟組織腫瘤
第十八章 皮膚疾病及眼睛疾病
18-1 皮膚疾病
18-2 眼睛疾病
索引
1-1 疾病
1-2 病理學的範圍及內涵
第二章 細胞傷害、炎症與修復
2-1 細胞的構造
2-2 細胞適應
2-3 細胞傷害的原因及機制
2-4 變性及細胞死亡
2-5 炎症
2-6 修復
第三章 體液與血液動力障礙
3-1 脫水
3-2 水腫
3-3 充血與鬱血
3-4 出血
3-5 血栓形成
3-6 栓塞
3-7 梗塞
3-8 休克
第四章 增生、腫瘤及癌症
4-1 基本定義
4-2 癌症的形成原因及相關危險因子
4-3 腫瘤的分類及命名
4-4 癌症的分級及分期
4-5 癌症的檢查與診斷
4-6 癌症的蔓延與治療
4-7 臺灣地區的癌症流行病學
第五章 遺傳疾病
5-1 染色體異常的疾病
5-2 基因缺陷的疾病
5-3 多因子疾病
第六章 環境傷害與營養疾病
6-1 化學性傷害
6-2 物理性傷害
6-3 營養疾病
第七章 感染性疾病
7-1 概論
7-2 病毒感染
7-3 細菌感染
7-4 黴菌感染
7-5 寄生蟲感染
第八章 免疫疾病
8-1 基礎免疫學
8-2 過敏反應
8-3 移植器官與組織的免疫反應
8-4 免疫缺乏疾病
8-5 自體免疫疾病
第九章 心臟血管疾病
9-1 血管疾病
9-2 心臟疾病
第十章 呼吸系統疾病
10-1 上呼吸道疾病
10-2 肺臟及氣道疾病
10-3 胸膜疾病
第十一章 造血系統疾病
11-1 紅血球的疾病
11-2 血小板及凝血機制異常疾病
11-3 白血球疾病
11-4 淋巴腺疾病
11-5 脾臟疾病
11-6 胸腺疾病
第十二章 消化系統疾病
12-1 口腔疾病
12-2 食道疾病
12-3 胃部疾病
12-4 小腸及大腸直腸疾病
12-5 肝臟疾病
12-6 膽囊及膽道疾病
12-7 胰臟疾病
第十三章 泌尿系統疾病
13-1 腎臟疾病
13-2 輸尿管、膀胱與尿道疾病
第十四章 生殖系統疾病
14-1 男性生殖系統疾病
14-2 女性生殖系統疾病
14-3 乳房疾病
第十五章 中樞神經系統疾病
15-1 構造與功能
15-2 先天性病變及周產期腦部損傷
15-3 感染性疾病
15-4 中樞神經系統創傷
15-5 中樞神經系統腫瘤
15-6 血管性病變
15-7 椎體外徑疾病
15-8 其他神經系統病變
第十六章 內分泌系統疾病
16-1 腦下腺疾病
16-2 甲狀腺疾病
16-3 副甲狀腺疾病
16-4 腎上腺疾病
16-5 胰臟內分泌組織疾病
16-6 多發性內分泌腫瘤症候群
第十七章 骨骼、關節及肌肉疾病
17-1 骨骼疾病
17-2 關節疾病
17-3 肌肉疾病
17-4 軟組織腫瘤
第十八章 皮膚疾病及眼睛疾病
18-1 皮膚疾病
18-2 眼睛疾病
索引
序/導讀
五版序
病理學是一門研究疾病的原因、發生機制、病理變化、病程及結果的一門科學。其作為連接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重要橋樑之一,在臨床上往往是醫療處置及預後的重要依據,在教學上則是醫護相關科系學生的重要必修學科之一。
本書內容可分為總論(general pathology)與各論(systemic pathology)兩大部分。總論主要介紹疾病的共通原理或原則,包括:細胞傷害、炎症與修復,體液與血液動力障礙,增生、腫瘤及癌症,遺傳疾病,環境傷害與營養疾病,感染性疾病,免疫疾病等。各論則具體說明發生於人體各系統的疾病,主要包括:心血管、呼吸、血液、消化、泌尿、生殖、神經、內分泌、骨骼、關節及肌肉、皮膚及眼睛等系統的疾病。經由深入淺出的安排,搭配了豐富的彩色圖片,希望使本書能成為一本內容完整且易於閱讀吸收的教材。在各章的章末安排有「學習評量」單元,精心選編了相關的國考題目,且於內文以粗體字標示國考重點,不僅可輔助讀者掌握各章的內容重點,亦可供讀者在準備考試時作為練習之用。
本書是由多位專業的病理醫師及病理學教師聯合編著而成,本書得以順利出版,必須感謝所有作者的熱心參與,在各自忙碌的臨床或教學工作之餘,為了達成提供莘莘學子們一本內容豐富且實用的病理學教科書這項使命,排除萬難挪出時間來完成撰稿及校稿的工作,其用心令人感佩。此外,特別感謝朱旆億醫師以及慈濟技術學院戴國峰老師協助全書稿件的整理、校對,並提供了許多寶貴實用的建議。
本書雖多次校對、力求完善,惟疏漏或不周之處在所難免,尚祈讀者及各界先進不吝指正,以使本書能更臻完善。
邢福柳 謹識
病理學是一門研究疾病的原因、發生機制、病理變化、病程及結果的一門科學。其作為連接基礎醫學與臨床醫學之間的重要橋樑之一,在臨床上往往是醫療處置及預後的重要依據,在教學上則是醫護相關科系學生的重要必修學科之一。
本書內容可分為總論(general pathology)與各論(systemic pathology)兩大部分。總論主要介紹疾病的共通原理或原則,包括:細胞傷害、炎症與修復,體液與血液動力障礙,增生、腫瘤及癌症,遺傳疾病,環境傷害與營養疾病,感染性疾病,免疫疾病等。各論則具體說明發生於人體各系統的疾病,主要包括:心血管、呼吸、血液、消化、泌尿、生殖、神經、內分泌、骨骼、關節及肌肉、皮膚及眼睛等系統的疾病。經由深入淺出的安排,搭配了豐富的彩色圖片,希望使本書能成為一本內容完整且易於閱讀吸收的教材。在各章的章末安排有「學習評量」單元,精心選編了相關的國考題目,且於內文以粗體字標示國考重點,不僅可輔助讀者掌握各章的內容重點,亦可供讀者在準備考試時作為練習之用。
本書是由多位專業的病理醫師及病理學教師聯合編著而成,本書得以順利出版,必須感謝所有作者的熱心參與,在各自忙碌的臨床或教學工作之餘,為了達成提供莘莘學子們一本內容豐富且實用的病理學教科書這項使命,排除萬難挪出時間來完成撰稿及校稿的工作,其用心令人感佩。此外,特別感謝朱旆億醫師以及慈濟技術學院戴國峰老師協助全書稿件的整理、校對,並提供了許多寶貴實用的建議。
本書雖多次校對、力求完善,惟疏漏或不周之處在所難免,尚祈讀者及各界先進不吝指正,以使本書能更臻完善。
邢福柳 謹識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