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6~0919_開學季語言展

我的強迫症:腦海裡無法停止的執著與威脅,排山倒海

一本聰慧秀異、誠實自省到令人心疼的強迫症書寫。
強推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會員好評 ★★★★★(5)
  • 121個人喜歡
  • 9 288
    320

出版情報

不斷心疼同樣是強迫症患者的陳俞蒨,身為編輯,我卻是想要將心疼給她。

2022/09/19 如果你讀小二,約莫8歲,有天有個聲音突然在你耳際威脅:「如果你現在不去洗手,你爺爺就會出車禍而死。」 你會怎麼做?是趕快跑去洗手嗎?因為你很怕這事會成真。 當年8歲的陳俞蒨除了火速去洗手,她還用下課時間打了通電話回家,就為了確認早上用機車載她上學的爺爺真的是平安到家了。 其實不只是重覆洗手,小小年紀的陳俞蒨還不斷被威脅要走過去、走過來,再走過去,以及頻頻在作業及考卷上塗改、重寫,再塗改、重寫……如果陳俞蒨不乖乖聽話,可怖的威脅就不會停止,那些威脅是:「你如果不重寫,你父母會死。」「走回去,不然我就殺掉他們。」「他死得好……都是因為你呢。」 或許,你會說,就別理這些威脅啊,但對陳俞蒨來說,她一絲一毫都無法置之不理,因為她不能讓家人有任何受傷的可能性,一點點都不行。 日以繼夜,強迫症折磨著陳俞蒨。起初,陳俞蒨未曾告訴家人或老師,因為她不想被當成不正常或怪胎,而她也無法想像講出「我被自己威脅了」這樣不合邏輯的話,於是,她因塗改、重寫、塗改,導致作業寫太慢,老師的藤條狠狠落在她背上,那是熱辣辣的椎心之痛,甚至她因夜裡不斷被威脅著反覆去洗手而跌倒,想哭的她,也只能用力囓咬自己的手腕,以防自己哭出聲,因不想驚擾家人…… 這樣獨自一人對抗強迫症這大怪獸的日子,足足有7年。在這7年裡,無法不聽從強迫症的脅迫,當然痛苦又艱難,但更痛苦又艱難的是,那時才8歲的陳俞蒨,是獨自一個人。7年,將近2600個日與夜,沒有支持,沒有安慰,沒有傾聽。而陳俞蒨心理上的懼怕、煎熬,想來是百倍、千倍於生理上的折磨。 這也是陳俞蒨書寫《我的強迫症:腦海裡無法停止的執著與威脅,排山倒海》一書的緣由,她不希望有小小年紀,患有強迫症的孩子,如同她一般,是一個人承受著龐大的誤解,卻又不知曉自己身上發生什麼事。她渴盼她當年的無聲吶喊,甚至崩潰、想結束自己生命,不會再有人經歷。 身為編輯,我知曉這是陳俞蒨對強迫症患者的心疼,但我也想將心疼給予她。一如那日與陳俞蒨的碰面,我們聊到她對自己手腕的囓咬,她輕輕地說:「這不好。」而我回應:「沒有,沒有不好,那是當時的狀況下你所能做到的最好選擇。你一直做得很好,真的真的辛苦你了。」 謝謝陳俞蒨,願意揭開腥紅的傷口……

金石堂好好聽

曲目

聽全部
  • 1 書店員導讀

作者/書店員導讀/名人導讀



臺灣第一本由強迫症患者所書寫的罹病書。從8歲開始,她控制、隱忍,以一己之力,獨自對抗強迫症7年。她努力地裝成正常人,好讓自己能保護家人、交到朋友。
她從不知道該不該去為自己的行為解釋什麼,因為連她自己也不懂自己到底怎麼了。而正是這樣的寂靜,成了他人眼中,因為自己的錯誤而「百口莫辯」的情景。

如今的她,選擇在個人IG與FB粉專,藉由文字,傾聽與陪伴有強迫症困擾的患者、家長。希望幫助更多像她一樣沒有自信的強迫症孩子,讓同樣的誤會不會再次上演。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簡單卻顛覆的思辯,帶你穿越人生迷霧...自我成長書展75折起,滿額送保溫袋 👉逛逛去 

太多人活得太費力,我想為大家、包括我自己,找到比較省力、又能活得更舒服的方法。─蔡康永

內容簡介

金石堂強力推薦書 !

 

台灣第一本由強迫症患者書寫自身疾病的書。

‧台中文學獎 高中組第三名得主。
‧台灣第一本由強迫症患者書寫自身疾病的書。
‧一本聰慧秀異、誠實自省到令人心疼的強迫症書寫。
‧【特別企劃】精神科醫師Q&A。

金石堂選書
她18歲,患強迫症11年,其中7年獨自奮戰。
她想告訴台灣50萬的強迫症患者:
「接受自己,並不可恥,反而很有勇氣。」

醫生:「你們這個女兒可以去選總統了。她將來一定會做大事。」

‧考卷上滿是淚,她雖知曉答案,但卻無法停止一再塗改與重寫。
‧在不斷塗改、重寫下,她的作業遲交,老師的藤條狠打在她背上。
‧夜裡,不斷來回洗手、摔跌,她囓咬手腕,不讓自己哭出聲,以免家人察覺。

從8歲開始,一直到15歲,長達7年,她獨自忍受強迫症帶來的可怖夢魘。
無論是家人誤解或老師體罰,甚至一度她想結束生命,她都未曾說出這份祕密。
她控制、壓抑、偽裝,非常努力地活得像一個「正常人」。

-----------------------------------------------------------------------------------------------------------------
她對互有好感,向她告白的學長說:
「我,是個精神病患。我不是一個正常人。」
比起失去,她更怕擁有──

排山倒海的傷害,不僅來自強迫症,更來自他人的目光,後者更是深淵……
當強迫症嘲諷:「吃藥就是有病。你看他們看你的眼光,是不是很奇怪?別吃了吧。」
當她鼓起勇氣自剖,朋友說:「你這根本是有病吧。」
當她到醫院就診,婦人尖針芒刺的對話:「怎麼這麼小,就來看這個!」

她日夜與強迫症這啃噬心靈與自我的巨獸爭戰,而那些曾經走過的孤立無援、被操弄的身不由己、夜裡的無聲崩潰,甚至驚悚懷疑強迫症取代了自己……她不希望其他強迫症患者也經歷,於是,這本掀剝與袒露腥紅傷口的書,雖是以痛銘刻,但她遞出最溫暖的雙手,在個人IG與FB粉專,以文字接住有強迫症困擾的患者、家長。
她企盼,再沒人會被迫躲藏在暗黑的強迫症洞穴裡,且因太習慣黑,而抗拒、害怕明亮的陽光;她更企盼經由自己的書寫,能帶給患者及患者家人療癒與希望。

★本書特色:

◎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蔡淇華(作家;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撰推薦序。
余懷瑾(仙女老師;作家)、洪仲清(臨床心理師)、徐國能(師大國文系教授)、陳志恆(諮商心理師:暢銷作家)、蘇明進(大元國小教師)心疼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以我自己來說,我曾經無法抵擋這些暗黑的強迫思考。無論是太過於道德化的要求,或是與性有關的連結,或擔心犯了法律上無法接受的錯誤,或出現莫名想害了誰的念頭。
請允許我無法在這篇文章裡,將曾經彈跳出來的不合理思考列舉出來。對我來說,仍然無法那麼勇敢且坦誠地表露、公諸出來。
這一點,也是我在閱讀陳俞蒨《我的強迫症:腦海裡無法停止的執著與威脅,排山倒海》這本作品中,非常佩服、欣賞,且心疼作者的勇氣以及面對那生命中的脆弱。同時,也看見一位女孩想要突破生命中的困頓,破繭而出,令人動容的生命力。
在心理諮商與治療過程中,當兒童、青少年們願意將自己內在的不合理想法,向心理師坦誠地說出,這時已經反映了孩子正往好的改變跨了一大步。──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一個八歲的小女孩,第一次驚覺自己行為的異常,因為她的心裡不停歇地播放一個聲音:「走回去,不然我就殺掉他們。」
那是她自己的聲音,但她卻沒辦法讓那個聲音消失。要很久很久之後,她才知道,那叫「強迫症」,此後經年,都必須與之共生,甚至考慮與之共滅。
是的,痛苦不堪的女孩曾經威脅強迫症:「我要從窗戶跳下去。」
就醫後,醫生感受到女孩強大的內在,說她可以當總統。但在深夜裡,女孩也曾打開電腦,緩緩打上這些文字:「我已經無能為力了。我撐不下去了,我想要離開了。」
還好,女孩活了下來,而且在高二那年,走進我的辦公室……卸下心防,說出自己的故事,最後才有可能發生得獎、開專欄,甚至實現被出版社看見而出書的夢想……──蔡淇華(作家;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特別企劃:湯華盛醫師Q&A(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副院長;心禾診所執業醫師)
一、全台灣大約有多少強迫症患者?大多是何時發病?大部分的症狀是什麼?
二、強迫症有哪幾種類型?
三、強迫症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四、我如何判斷自己可能罹患強迫症,而需去接受治療?
五、強迫症有哪些治療方式?
六、強迫症能完全康復嗎?
七、您想給強迫症患者的建議
八、您想給強迫症患者家人的建議

◎本書作者陳俞蒨想告訴強迫症患者:
‧接受診療,並不是體現我們與常人不同,而僅僅是想為了更好的自己而努力而已。

‧強迫症的治療、病發持續的時程,每個人都不一定。就連我,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好。目前則是在努力地維持與它「和平並存」的關係。
而對於這種不確定性,我相信很多人會感到無助或絕望,有時候甚至理性地知道這不是任何人的錯,但還是會因而討厭起這個世界。
這很正常,真的。

‧對於這種情況,說出你的感受,真的會好一點。儘管那看似不會解決問題,但在你願意開口的那一刻,你自己也會感受到你是在乎自己的。你不再是從前總想著要逃避,忽略心裡所有求救訊號的你。
如果沒有人可以說,來找我吧。就算只有短暫的幾分鐘,我也會盡我所能的,把溫暖帶給你們。

‧未來的路,你不會是自己一個人,別害怕。

◎徐國能(師大國文系教授)對於台中文學獎獲獎作品〈馬上是多久〉的評語:
這是一篇非常有勇氣的作品,作者能正視自己所遇到的生命的困境,努力尋求答案,並向外找尋幫助自己的力量;更可貴的是能將這段寶貴的經驗,用文學的方式呈現出來,讓其他同樣在受苦的人得到安慰和信心。作者的文筆質樸,但帶著省察與幽默的色彩,這篇作品在勇氣之外,也閃爍著智慧的光輝,文學固然是個人的故事,但真正好的創作,就是用這種光輝,照亮在黑暗中惆悵摸索的人,這篇傑作在藝術表達及社會價值上都值得肯定。

編輯推薦

不斷心疼同樣是強迫症患者的陳俞蒨,身為編輯,我卻是想要將心疼給她。
文/張純玲(寶瓶文化副總編輯)



如果你讀小二,約莫8歲,有天有個聲音突然在你耳際威脅:「如果你現在不去洗手,你爺爺就會出車禍而死。」

你會怎麼做?是趕快跑去洗手嗎?因為你很怕這事會成真。

當年8歲的陳俞蒨除了火速去洗手,她還用下課時間打了通電話回家,就為了確認早上用機車載她上學的爺爺真的是平安到家了。
 
其實不只是重覆洗手,小小年紀的陳俞蒨還不斷被威脅要走過去、走過來,再走過去,以及頻頻在作業及考卷上塗改、重寫,再塗改、重寫……如果陳俞蒨不乖乖聽話,可怖的威脅就不會停止,那些威脅是:「你如果不重寫,你父母會死。」「走回去,不然我就殺掉他們。」「他死得好……都是因為你呢。」

或許,你會說,就別理這些威脅啊,但對陳俞蒨來說,她一絲一毫都無法置之不理,因為她不能讓家人有任何受傷的可能性,一點點都不行。
 
日以繼夜,強迫症折磨著陳俞蒨。起初,陳俞蒨未曾告訴家人或老師,因為她不想被當成不正常或怪胎,而她也無法想像講出「我被自己威脅了」這樣不合邏輯的話,於是,她因塗改、重寫、塗改,導致作業寫太慢,老師的藤條狠狠落在她背上,那是熱辣辣的椎心之痛,甚至她因夜裡不斷被威脅著反覆去洗手而跌倒,想哭的她,也只能用力囓咬自己的手腕,以防自己哭出聲,因不想驚擾家人……
 
這樣獨自一人對抗強迫症這大怪獸的日子,足足有7年。在這7年裡,無法不聽從強迫症的脅迫,當然痛苦又艱難,但更痛苦又艱難的是,那時才8歲的陳俞蒨,是獨自一個人。7年,將近2600個日與夜,沒有支持,沒有安慰,沒有傾聽。而陳俞蒨心理上的懼怕、煎熬,想來是百倍、千倍於生理上的折磨。
 
這也是陳俞蒨書寫《我的強迫症:腦海裡無法停止的執著與威脅,排山倒海》一書的緣由,她不希望有小小年紀,患有強迫症的孩子,如同她一般,是一個人承受著龐大的誤解,卻又不知曉自己身上發生什麼事。她渴盼她當年的無聲吶喊,甚至崩潰、想結束自己生命,不會再有人經歷。
 
身為編輯,我知曉這是陳俞蒨對強迫症患者的心疼,但我也想將心疼給予她。一如那日與陳俞蒨的碰面,我們聊到她對自己手腕的囓咬,她輕輕地說:「這不好。」而我回應:「沒有,沒有不好,那是當時的狀況下你所能做到的最好選擇。你一直做得很好,真的真的辛苦你了。」
 
謝謝陳俞蒨,願意揭開腥紅的傷口……

作者

陳俞蒨

2004年生,為一名已患病11年的強迫症患者。
2022年畢業於惠文高中,2022年考上彰化師範大學。2021年曾以〈馬上是多久〉一文獲台中文學獎高中職散文組第三名。
透過書寫自身故事獲得文學獎後,開始經營個人IG與FB粉專,接收來自各地的強迫症患者與家屬傾訴,藉由文字的溫度來暖和其受傷、不安及無助的心靈。
與此同時,也努力撰寫各類議題,提供讀者更豐富多元的閱讀饗宴,讓這條想幫助人的道路上——那個碎石佈滿的強迫症艱辛歷程,能夠覆上更多繁花,牽著更多人的雙手,陪著他們,一起走。

IG:https://reurl.cc/M0pZAL
粉專:https://reurl.cc/0pAD2K

目錄

009【推薦序】雖然怪,但我們想要活得自在/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015【推薦序】一個醫生說可以當總統,卻在死亡中活著的女孩/蔡淇華(作家;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輯一:腦中有個聲音對我說:「你在乎的人,都會因為你死掉。」
032初次見面,心魔
「走回去,不然我就殺掉他們。」

039藤條的痛,深深烙印在心上
我比誰都懦弱,也比誰都還要勇敢。

046能讓我好好睡一覺嗎?
「他死得好。」它突然開口。

052從「數羊」到「數落自己」
我像摔倒的第87隻羊,再無爬起的可能。

057青春悸動,如春泥萌芽的喜歡
兩個字,成為了一切的開始。

062筆耕下的反覆犁田
題目卷上,充滿立可帶縫補的殘破。

067那道無理的聲音,是我,還是它?
「嗯,我恨爺爺。」

074你,存在好久好久
死亡,我的強迫症一一幫我記著。

078終於不再被威脅的「第5瓶」飲料
我像個故障的機器人。

082梅雨時分,躊躇不決的祕密揭發
「我害怕……他知道我不是正常人。」

089是死了,但又活著
我威脅強迫症:「我要從窗戶跳下去。」

輯二:破口即是出口,是光照進來的地方 
096終於開口,卻成了一文不值的勇氣
媽媽回我:「不要想太多。」

101鑿出破口,第一束光的降臨
老師值得我託付已隱藏七年之久的祕密嗎?

107持續進攻,突破重重黑幕
醫生:「你們這個女兒可以去選總統了。她將來一定會做大事。」

114開枝繁葉,原來這就是戀愛嗎?
「我,是個精神病患。」

120我想,我能體諒
我想讓自己快一點長大。

126意外插曲,毀壞一切的白色恐慌
「怎麼這麼小,就要來看這個!」是壓垮我的最後一根稻草。

131多重修復,挽救一線生機(上)
他明明什麼都還沒說,卻也什麼都說了。

137秋風輕撫,終於習慣不再遮掩那些傷
不管重複幾次,男友都會陪我走。

143魔法般的包容之術
家裡「多了一個病人」?

147重生(下)
不只別人接受了我,我也開始接受這樣的自己。

152凜冬時節,即使離別,也還是感謝你的出現
「就到這裡就好了。」輕輕地,我放開他的手。

輯三:我的強迫症
158強迫性思想──那跳不過的五秒廣告
沒有雨後的彩虹,只有努力地撥去層層的雲而已。

164強迫性行為──怪異的踢踏舞者
我用力跳好每一拍,卻只換來毀壞踢踏舞者名聲的劣跡。

171強迫症會遺傳嗎?
恐懼,是造就強迫症茁壯、成長的一大原因。

176家長與老師如何察覺強迫症孩子發出的微弱求救訊號?
當孩子說「我好像有精神疾病」……

180家屬如何陪伴強迫症孩子:三「不」二「要」
強迫症患者最需要的是「適時」的陪伴。

187老師如何陪伴強迫症孩子:三「要」一「不」
要讓他知道──「你會一直在他身旁」。

192致 強迫症患者的一封信
「接受自己,並不可恥,反而很有勇氣。」

196【特別企劃】湯華盛醫師Q&A(前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副院長;心禾診所執業醫師)
一、全台灣大約有多少強迫症患者?大多是何時發病?大部分的症狀是什麼?
二、強迫症有哪幾種類型?
三、強迫症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四、我如何判斷自己可能罹患強迫症,而需去接受治療?
五、強迫症有哪些治療方式?
六、您想給強迫症患者的建議
七、您想給強迫症患者家人的建議

214【附錄】馬上是多久/第九屆,2021年台中文學獎高中職組散文類第三名

序/導讀

【推薦序】雖然怪,但我們想要活得自在/王意中(王意中心理治療所所長/臨床心理師)

如果你問我,這一生中,自己最接近哪一類精神疾病。悄悄告訴你:強迫症(OCD,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我曾經一腳跨了進去。雖然,我不太向旁人提及過往這相伴多年的折磨與痛苦。

強迫症是一種極度焦慮的疾患,當事人總是受苦於自己無法控制的強迫思考與強迫行為。

這些非理性的想法,總是衝動地不請自來,擾亂了思緒,卻擋也擋不住。自己雖然很理性地知道,這些強迫念頭其實是不存在的、不合理的,但卻又莫可奈何!只能任由強迫思考摧殘,喚起自己的極度焦慮,讓生活、學習、工作、感情、人際關係等停擺。

不能說的祕密,隱藏在年少的心裡。殘忍的是,對於心智正在發展的孩子來說,在有限的生命經驗中,卻得遭逢如同在煉獄般的焦慮,很是痛苦,很是煎熬。

對於這些強迫思考,無論是過往的自己,或是正面臨強迫症困擾的孩子們,內心總是充滿著矛盾。

想說又不知道該向誰說,不知道如何說,不知道說什麼。又怕說了之後,聽者的反應是嗤之以鼻、不以為然,或認為我自己沒事找事做,想太多了。

由於強迫思考的內容往往與現實差距很大,當事人很怕這些想法被他人知道,也很難將這些怪異的想法向其他人解釋,更別期待能夠獲得別人的諒解。

以我自己來說,我曾經無法抵擋這些暗黑的強迫思考。無論是太過於道德化的要求,或是與性有關的連結,或擔心犯了法律上無法接受的錯誤,或出現莫名想害了誰的念頭。

請允許我無法在這篇文章裡,將曾經彈跳出來的不合理思考列舉出來。對我來說,仍然無法那麼勇敢且坦誠地表露、公諸出來。

這一點,也是我在閱讀陳俞蒨《我的強迫症:腦海裡無法停止的執著與威脅,排山倒海》這本作品中,非常佩服、欣賞,且心疼作者的勇氣以及面對那生命中的脆弱。同時,也看見一位女孩想要突破生命中的困頓,破繭而出,令人動容的生命力。

在心理諮商與治療過程中,當兒童、青少年們願意將自己內在的不合理想法,向心理師坦誠地說出,這時已經反映了孩子正往好的改變跨了一大步。

這當中,反映了孩子對聽者的信任,以及他想要擺脫強迫思考的強烈動力。更重要的是,許多孩子們已經受不了那份壓抑的煎熬。
你會是那一位可以聆聽孩子內心想法的聽眾嗎?

由於強迫思考總是喚來高度的焦慮,為了緩和這些焦慮,當事人隨後伴隨了強迫行為,將注意力轉移到這些行為上,而讓自己獲得短暫的心情平穩。

但事與願違,因強迫行為耗費了當事人的許多時間、心思與心力,耽擱了、延誤了當下正在做的事;或自己的強迫行為讓他人感到怪異,為之側目。這些重複的強迫行為,自己只能極盡地隱藏,而讓自己倍感壓力。

當壓力浮現了,這時強迫思考又衝動地,如海浪般不請自來,極度焦慮又再度被喚起。這時,當事人就像面對無盡迴圈般,遭受強迫思考與強迫行為反覆地惡性循環,最後給困住了。

每回在心理治療所或校園輔導諮商中,接觸深受強迫症困擾的兒童、青少年,往往一次又一次地,勾起了自己過往那無人知曉的焦慮夢魘。同時也心疼這些孩子,長期以來得獨自面對生命中的焦慮折磨。

每個人的強迫思考及強迫行為不盡相同,但焦慮指數卻是相似的高。例如自己過往不時檢查再檢查,核對又核對。有時瓦斯關上了,自己又不時地再確認,一次又一次。深怕自己遺漏了一次,而產生無法想像的瓦斯氣爆,傷害了身旁的人。

或不允許自己有任何的塗改、擦拭的錯誤與瑕疵。只要一有錯,整張紙就是撕掉,再重來一次。任何寫字的字跡底下,一定得擺一把尺,每個字的底部都得要維持在一條水平線上。否則如鯁在喉,渾身不對勁。

或如同在演講當中,總是得要說好說滿,準時開始,準時結束。當中,如果提早幾分鐘下課,或主辦單位晚了一些時間開始,自己就會產生極度的不安與焦慮。心中盡是浮現了不合理的想法,認為自己占了便宜,偷了時間,讓所獲取的鐘點費有了瑕疵。而道德感作祟,深感焦慮,疲憊不堪。

閱讀到此,你可能發現我的矛盾。前面提及不想列舉,說出自己的強迫思考,此刻卻又點出自己曾經有的不合理的念頭。就是這種不敢說、卻又想要說,痛恨壓抑、又顧慮說出,反反覆覆地在強迫症患者的內心裡掙扎著。

閱讀《我的強迫症:腦海裡無法停止的執著與威脅,排山倒海》,提醒著我們眼前的女孩與男孩,依然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強迫症不是他們的全部。但強迫症需要被瞭解,需要被合理地對待。

當我們一般人遇上強迫症患者,是否會有一種面對「怪胎」(這也是一部描述強迫症的電影名稱)的感受?無論是隱藏的怪或外顯的怪。只是,強迫症患者所最期待的是能夠遇見「懂我」的那個人。

與其我們將注意力聚焦在患者古怪的強迫思考與強迫行為,倒不如好好地想想這些思考與行為底下,所要傳達的訊息與意義。這關係到真正的瞭解,如果你願意的話。

透過這本書,也讓我們有機會拋開「怪胎」這兩個字。透過作者的一字一句,試著細膩地感受,每個在生命中,曾經或正在經歷這不為人知的焦慮煎熬。

我們都很努力了,很努力地想要讓自己適應這個社會。而你我的友善與接納,將讓這些努力為強迫症患者帶來生命中,更為豐盛的果實。有朝一日,擺脫強迫症,讓心靈更加自由自在。
 

【推薦序】一個醫生說可以當總統,卻在死亡中活著的女孩/蔡淇華(作家;台中市立惠文高中圖書館主任)

「女孩聽到這話,頓了一下,隨即又傻笑地歪愣著頭,蹦蹦跳跳地走出教室,朝廁所方向走去。
在那短暫的路程中,女孩雖然往前走,但又時不時地往回踏一步;往前走、往回踏、再往前走……像是個小小的踢踏舞者,重複著自己的步伐,完美地核對拍子。」

看完這段文字,大部分讀者可能會以為這是一個唯美的少女輕小說。但很殘忍的,事實卻完全相反。這是一個八歲的小女孩,第一次驚覺自己行為的異常,因為她的心裡不停歇地播放一個聲音:「走回去,不然我就殺掉他們。」
那是她自己的聲音,但她卻沒辦法讓那個聲音消失。要很久很久之後,她才知道,那叫「強迫症」,此後經年,都必須與之共生,甚至考慮與之共滅。
是的,痛苦不堪的女孩曾經威脅強迫症:「我要從窗戶跳下去。」
就醫後,醫生感受到女孩強大的內在,說她可以當總統。但在深夜裡,女孩也曾打開電腦,緩緩打上這些文字:「我已經無能為力了。我撐不下去了,我想要離開了。」
還好,女孩活了下來,而且在高二那年,走進我的辦公室。
在〈多重修復,挽救一線生機〉(上)這一章裡,她如是記載我們「差點錯過」的相遇:

他們是如此的開朗和溫暖,是如此的關心著我。……
而其中還有一個人,是我的貴人。他是指導我寫作的蔡淇華主任。
還記得當時,我正為投稿文學獎的主題苦惱,而剎那間,強迫症的病狀又開始作亂,但就是那樣的焦慮,卻成為我靈感的關鍵,因此我忽然有個想法:「主任是一個那麼愛寫作的人,一定也喜歡聽故事,也許在聽到我的故事後,能給予我一些意見吧?」
果不其然,在我與他談的時候,強迫症經歷只講到第三句,我就發現他的眼神在發光,跟那時醫院的醫師一樣,是充滿希望與驚喜的目光。
他明明什麼都還沒說,卻也什麼都說了。
也是在那一刻我知道,也許我真的找到自己適合的題材了,而那個題材,正是困擾我心中許久的夢魘──「強迫症」。
可隨即……
「又來了。那種感覺,又來了。」面對主任期待的眼神,我卻只能強裝鎮定的,回以一個禮貌的微笑。
我心裡,好慌。
……
沉默了片刻,我終於開口。我對主任說:
「謝謝您,我回去會再想想的。」說完,禮貌地點頭示意後,我仍舊盡力保持微笑,轉身走出辦公室。

讀到這一段,我心中都暗叫「好險」。還好女孩終於卸下心防,說出自己的故事,最後才有可能發生得獎、開專欄,甚至實現被出版社看見而出書的夢想。
可是,你知道嗎?要女孩說出她自己最獨特的不堪,有多難嗎?
女孩發現,強迫症隨著年齡增長,年復一年地更嚴重時,她學會了逃避。
一個夏日的夜晚,她腦中那道無理的聲音,從她口中說出:「我恨爺爺。」
縱使她明白,這並不是出自於她的內心,她還是對自己的行為感到無比愧疚。
然而,口舌之刀,已經割傷親人。直到爺爺知道她有強迫症之後,才釋懷了。女孩在書中寫下:

他們釋懷的那一刻,我也釋懷了。

而女孩的國中導師,在女孩輕輕地在聯絡簿上面寫下小小的三個字—─OCD(強迫症的英文縮寫)後,還不理解她想傳出的求救信號。女孩好希望有更多人能了解強迫症。

其實,我一直都知道答案。我只是想要有一個人來告訴我:「你這樣做,沒有錯。你很棒。」好讓我能堅信自己一些,也試著相信別人一些。但現在看來,那個我憧憬的人,是我自己。
在思考了許久之後,我決定再給自己一次機會,我將希望放在班導身上。

導師終於知道女孩的辛苦後,如此回應她:「你應該早點告訴我的。你知道嗎?你就像是我的女兒一樣。老師很難過,一直都沒看出來……」
女孩形容聽到導師的話後,那種感覺:

緩緩地,如一道暖流般的聲音流淌入心中。我知道,老師想懂我,也想幫助我。
這是第一次,僅僅一句話,就療癒了我的疤。
那種感覺很奇妙,像是悠躺在水中,靜靜地感受每一刻陽光一樣。

好溫暖的形容,如果我們能更了解強迫症,就更能夠幫助那些與OCD孤軍奮戰的孩子。讀完這本書後,當你看見有人連續打了七七四十九次噴嚏時,不會再異眼相視,因為他的心底可能正有一個聲音在威脅他:「你不打的話,你在乎的人,都會因為你死掉。」所以為了愛,他會不斷地洗手,不斷地擦掉剛寫好的字。如果不夠理解,就有可能發生女孩遇到的悲劇:

「說吧,你為什麼寫那麼慢?」
「……」我低著頭,默默的看著桌面不語。
「為什麼不說話?是因為在學正確的握筆方式,才寫那麼慢嗎?」
……
可突然……「咻!」一聲巨響,伴隨著如雷擊般的疼痛襲來,我背上每一條筋脈都能感受到被藤條鞭打的灼熱。
我顫抖,微微打了哆嗦,眼淚流了下來。
是她,是我敬愛的老師,打了我……

為了不讓這樣的悲劇再度發生,女孩決定提起勇氣,在十八歲時,出版一本書,對這個世界分享她藏在心底良久的私密。包括她面對學長告白後,決定對他說出自己的不同。
接到訊息後,學長會離開?還是留下繼續陪伴?
書末還有許多知性的說明,讓你了解,強迫症會遺傳嗎?老師如何察覺強迫症孩子所發出的微弱求救訊號?家屬如何陪伴強迫症孩子?還有精神科醫師的Q&A,幫大眾快速理解強迫症。例如:全台灣大約有多少強迫症患者?強迫症有哪幾種類型?我如何判斷自己可能罹患強迫症?強迫症能完全康復嗎?
相信你一定與我一樣好奇。如果想解開這些好奇,甚至幫自己增能,更有能力去陪伴強迫症者,讓他們可以「悠躺在水中,靜靜地感受每一刻陽光」,你就不能錯過這位美麗女孩,陳俞蒨文字生涯的第一本處女作!

【自序】
致 強迫症患者的一封信


「接受自己,並不可恥,反而很有勇氣。」

致 那些與我同樣被強迫症所困擾,並努力與奮鬥的人們:

在布滿碎石的路上,放眼望去,彷彿都是無止境的強迫症病狀,每走一步,就深怕被戳破那已殘弱不堪的身軀。
我知道你累了,我也是。
不論是頻繁地與自己對話、重複不停的動作、無法整復的思想,又或單純地迷失了自己,這些都沒關係。我想跟你說:「你已經很棒了,真的。」
我知道這很難,但能不能試著,不要總是去數落自己、討厭自己,然後放棄自己呢?

你確實是不一樣,但那並不是缺點。
如果可以,請記住一句話:「缺口,即是出口,是光透進來的地方,是希望的方向。」
怎麼看待自己的症狀,同時也決定你會變成怎樣的你。
如果一昧地陷入自我的貶低中,不僅會讓你深感絕望,也會讓那個住在你心裡的它──「強迫症」有機可乘,使你的症狀愈來愈嚴重。
試著與自己溝通,與它並存。試著聆聽自己的內心,偶爾依賴他人的陪伴,讓你自己感受到是被在乎、被愛的,而不是忽略所有的情緒與心理,以及總是想把自己埋藏在無人知曉的地底。

「接受自己,並不可恥,反而很有勇氣。」
你是你。人本就不可能生而完美,你也不用符合誰的期待。
我知道很少人可以忽略他人的眼光,但至少作為第一步,你能願意為自己而努力,這就已經很足夠了。

強迫症的治療、病發持續的時程,每個人都不一定。
就連我,也不知道自己什麼時候會好。目前則是在努力地維持與它「和平並存」的關係。
而對於這種不確定性,我相信很多人會感到無助或絕望,有時候甚至理性地知道這不是任何人的錯,但還是會因而討厭起這個世界。
這很正常,真的。對於這種情況,說出你的感受,真的會好一點。
儘管那看似不會解決問題,但在你願意開口的那一刻,你自己也會感受到你是在乎自己的。
你不再是從前總想著要逃避,忽略心裡所有求救訊號的你。

如果沒有人可以說,來找我吧。
就算只有短暫的幾分鐘,我也會盡我所能地,把溫暖帶給你們。

未來的路,你不會是自己一個人,別害怕。

試閱

藤條的痛,深深烙印在心上

我比誰都懦弱,也比誰都還要勇敢。

國小三年級時,發生了一件足足成為我心裡陰影許久許久的事。

清晨的煦光搭著暖陽輕灑下來,我微微地睜開眼,享受還未到要被叫醒的時光。這片刻的寧靜,是讓我一天好心情的開始,也是暴風雨前的,祥和。

仍舊到了要去學校的時候,我拖著有些慵懶的身子,緩慢地走到廁所前,重複著關門、開門、關門……一切的一切都是那麼輕巧和溫柔的掙扎,因我深怕一不小心,就會被不遠處的姑姑發現。

終於在家人的催促下,我勉強地完成所有的重複動作,接著三步往前,又後退兩步、三步往前,又後退兩步地跑下樓搭車前往學校。

一路上,我艱難地跟自己對話,但其實我是自問自答,且說的內容都是一些被迫重複、沒有道理的句子。

例如:「打斷哥倫手之心」,每當有類似威脅我的想法出現在腦海時,我就會重複對自己說出這類的組合話語。

這在旁人看來毫無意義。實際上,我也早已忘卻是由哪幾個痛苦回憶組合而成這句話。

只知道說這句話,可以讓我短暫地停止那些威脅我的想法,所以我會一直重複不停地說著,說到時間彷彿流逝得愈加緩慢,慢到徹底地停了下來……

「到了。」隨著機車緩緩停下,爺爺開口。

「喔,喔……喔喔好。」突然從自己的世界被拉回現實,有些受驚。

但我努力地用看似恍神的眼睛,掩飾自己,對爺爺重複回答「喔」這個字。

下車後,我用盡最快的速度,小跑步進教室。但因為我是跑向前幾步,又跑後退幾步,所以不斷地被身後慢步行走的人超越。

不過,我還是很幸運地在時間內抵達,迎接早自習的時光。

熟練的我,拿起聯絡簿,開始抄寫黑板上的注意事項,然後,重寫、塗掉、重寫……宛如生態循環般生生不息。

但突然,我感受到陰沉不安的氣息籠罩在周圍。

我知道,我今天的症狀比平常嚴重。

隨著時間逝去,我越發地慌張,因為大家都已經抄寫好聯絡簿,交上去了,只剩我還沒寫完,但隨著心跳不停加快,「怦……怦……怦怦怦……」我也愈來愈沒辦法控制自己的想法,只能任由它一直操弄著我,我重寫、塗掉、重寫……

在費盡一番心力之後,我看著自己微微顫抖的雙手、與鉛筆墨摩擦的痕跡,戰戰兢兢地把聯絡簿繳交到老師桌上,深怕在忙公務的老師會突然轉過頭來。

「你過來!你為什麼那麼晚交?」我驚恐地一面緩緩轉過頭,一面祈禱老師不是在對我說話,可仔細一想,在場的學生還有誰比我動作更慢?

知道自己無望後,我索性邁出步伐,朝老師走去。

「快一點,好嗎?你以為自己很大牌嗎?」

艱澀地,每踏出一步對我來說都好痛苦,但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

我不知道我要怎麼樣才能走得更快;我不知道要怎麼樣,才能每件事只做一次就好。

看著老師愈來愈不耐煩的眼神,我真的好痛苦掙扎……

終於走到老師跟前。

尷尬、凍結的氣氛。我只能硬著頭皮,站直身子,等老師開口。

「說吧,你為什麼寫那麼慢?」

「……」我低著頭,默默地看著桌面不語。

「為什麼不說話?是因為在學正確的握筆方式,才寫那麼慢嗎?」

老師之所以會這樣問,是因為她之前發現我的握筆方式錯誤,便送了一枝三角筆給我,希望我能慢慢改過來。

但我心想:「如果我真的用那枝筆抄寫,想必到午休前,我都還寫不完……」

因為要練習把筆拿好,一定寫不快,而寫愈慢,就愈容易要擦掉,這是由於那些奇怪的想法能有更多的空間趁虛而入到我的腦袋裡。

那些到我腦袋裡的想法像是「你如果不重寫,你父母會死,而且就是因為你……」又或在我寫的當下,我的腦海會被迫竄入一些強迫性想法,例如:褻瀆神明,或是性方面的羞恥畫面。

所以事實上,我根本不會因為強迫症而寫字十分工整,反而是因為它,讓我寫的每個字都坑坑疤疤的。

「不……不是。」在思索了一番之後,我還是決定誠實回答。

但卻是迎來了更大的悲劇。

「不是,那是什麼?」

「……」

「你說話啊!!!」

我被嚇到了,但我還是努力地想保護自己,因為我害怕說出實情會被取笑,甚至被以荒謬的說謊不打草稿作結。

畢竟有誰會相信自己會威脅自己?有誰會相信我是因為腦海裡不斷有人對我說「若你不這麼做,你愛的人就會因為你而死去,而你也必須痛苦一輩子」呢?

我依舊安安靜靜地盯著桌面,努力地想讓自己盡快撐過這一切。

可突然……「咻!」一聲巨響,伴隨著如雷擊般的疼痛襲來,我背上每一條筋脈都能感受到被藤條鞭打的灼熱。

我顫抖,微微打了哆嗦,眼淚流了下來。

是她,是我敬愛的老師,打了我……

我發愣地盯著老師憤怒的面孔,緊接著快步轉過身,想離開這個煉獄,僅為保留那些殘破的尊嚴,以及醜陋的事實。可仍然,那個令我畏懼的聲音又從後方傳過來──「回來!不懂禮貌嗎你?」

我艱澀地停下腳步,一瞬間,各種負面情緒蜂湧而出,但還是敵不過該回去的念頭。

終於,我開口:「謝謝老師。」

***

也許,我還是選擇了保護自己。

在那一刻,我比誰都懦弱,也比誰都還要勇敢。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406313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2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5 則好評)
  • 90********218 說:
    2022-09-23
    自己本身是較隨性的生活風格,強迫症對我是一個只聽過,卻難以深入理解的症狀。藉由此書,能看到強迫症患者的辛苦,稍微窺見其生活的種種不便。從中,反思自己的生活樣態,俗語說:「過與不及」,看到強迫症的心酸,受苦於無法停止的強迫思考和強迫行為,了解了此症狀的痛苦之處。
  • 85********395 說:
    2022-09-09
    作者的文章帶著省察與幽默的色彩,
    閃爍著智慧的光輝,
    缺口,
    即是出口,
    是光透進來的地方,
    是希望的方向。
    接受自己,
    並不可恥,
    反而很有勇氣。
  • 94********337 說:
    2022-09-09
    每次看見心理疾病患者的自述總忍不住難過,這些人的傷痛沒有人看見,他們不只要跟自己戰鬥,還要面對旁人對他們"無病呻吟"的懷疑,希望大家都能給這些活在掙扎中卻堅持不傷害別人的患者多一點支持及鼓勵
  • li************267 說:
    2022-09-09
    展開看似成功的人物背後,其實也經歷過的挫折、痛苦、焦慮的時間管理過程,以及他們如何走過這條路,重新建立可以應戰各種困境的心理自信。要分享自己的真實生活是相當不容易的,願意分享自己走過這條路的故事,不只是光鮮的結果,更聚焦在重新爬起的過程,這更加不容易。
  • go**************192 說:
    2022-09-08

    藤條的痛深深烙印在心上我比誰都懦及十九世紀
  •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19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