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用內科醫學,臨床診斷與照護應用:中西醫觀點下的病因解析×臨床症狀×飲食照護……掌握常見慢性病的診斷原則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痛風、糖尿病、甲狀腺癌、急性白血病、
B型病毒性肝炎、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
從病因到飲食,融合中西醫觀點
全面掌握診療與營養照護的關鍵
飲食建議+實用菜單,讓健康管理有依據、好實行!
▎整合中西醫觀點,強化臨床應用
本書從中西醫整合的視角切入,深入探討內科常見疾病的診斷、治療與營養照護。全書強調理論與實踐結合,內容不僅涵蓋現代西醫診療準則,也納入中醫辨證施治的觀念,提供醫師與醫護人員多元的診療參考依據。透過跨領域的觀點整合,本書有助於提升臨床治療的全面性與個別化照護品質。
▎涵蓋多種內科常見疾病
本書內容廣泛,涵蓋多種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與代謝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痛風、類風溼性關節炎、骨關節炎、脂肪肝、慢性腎臟病、甲狀腺疾病、女性內分泌疾病(如月經異常與更年期症候群)等。每一章節均從病因病機、臨床表現、診斷標準、藥物治療到營養照護進行系統性的說明,使讀者能夠清楚掌握每種疾病的全貌,便於實際應用於診療與照護工作中。
▎強調營養治療與飲食介入
本書一大特色在於深入探討各疾病的營養照護策略,針對不同病症提供個別化的營養建議與飲食控制要點,並附上多種食譜與菜單範例,具高度實務操作性。例如在糖尿病章節中,詳細介紹碳水化合物交換、血糖指數調控與營養素分配原則;痛風與高尿酸血症部分,則強調普林攝取控制與低鹽飲食的重要性。這些飲食介入措施不僅作為輔助治療,更是慢性病長期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圖表豐富,資料組織清晰
書中運用了圖表、重點整理與臨床對照表,幫助讀者快速掌握關鍵知識,亦利於教學與實務培訓使用。章節結構嚴謹,各疾病內容按標準醫學架構呈現,條理清晰,讓使用者能迅速查詢所需資料。此種設計對於臨床人員、實習學生與營養專業人員而言,皆具有極高的參考與實用價值。
本書特色:本書以中西醫整合觀點出發,內容涵蓋內科常見疾病如糖尿病、痛風、高血脂、肝病與腎病等,結合理論與臨床實務,強調營養介入在慢性病管理中的角色,並提供多元飲食建議與菜單,協助臨床醫護及營養專業人員依個別病況擬定治療策略。全書兼具醫學專業性與實用價值,是一本適用於教學與臨床應用的內科診療與營養參考書。
B型病毒性肝炎、帕金森氏症、阿茲海默症……
從病因到飲食,融合中西醫觀點
全面掌握診療與營養照護的關鍵
飲食建議+實用菜單,讓健康管理有依據、好實行!
▎整合中西醫觀點,強化臨床應用
本書從中西醫整合的視角切入,深入探討內科常見疾病的診斷、治療與營養照護。全書強調理論與實踐結合,內容不僅涵蓋現代西醫診療準則,也納入中醫辨證施治的觀念,提供醫師與醫護人員多元的診療參考依據。透過跨領域的觀點整合,本書有助於提升臨床治療的全面性與個別化照護品質。
▎涵蓋多種內科常見疾病
本書內容廣泛,涵蓋多種臨床常見的慢性疾病與代謝性疾病,包括糖尿病、高尿酸血症、痛風、類風溼性關節炎、骨關節炎、脂肪肝、慢性腎臟病、甲狀腺疾病、女性內分泌疾病(如月經異常與更年期症候群)等。每一章節均從病因病機、臨床表現、診斷標準、藥物治療到營養照護進行系統性的說明,使讀者能夠清楚掌握每種疾病的全貌,便於實際應用於診療與照護工作中。
▎強調營養治療與飲食介入
本書一大特色在於深入探討各疾病的營養照護策略,針對不同病症提供個別化的營養建議與飲食控制要點,並附上多種食譜與菜單範例,具高度實務操作性。例如在糖尿病章節中,詳細介紹碳水化合物交換、血糖指數調控與營養素分配原則;痛風與高尿酸血症部分,則強調普林攝取控制與低鹽飲食的重要性。這些飲食介入措施不僅作為輔助治療,更是慢性病長期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環。
▎圖表豐富,資料組織清晰
書中運用了圖表、重點整理與臨床對照表,幫助讀者快速掌握關鍵知識,亦利於教學與實務培訓使用。章節結構嚴謹,各疾病內容按標準醫學架構呈現,條理清晰,讓使用者能迅速查詢所需資料。此種設計對於臨床人員、實習學生與營養專業人員而言,皆具有極高的參考與實用價值。
本書特色:本書以中西醫整合觀點出發,內容涵蓋內科常見疾病如糖尿病、痛風、高血脂、肝病與腎病等,結合理論與臨床實務,強調營養介入在慢性病管理中的角色,並提供多元飲食建議與菜單,協助臨床醫護及營養專業人員依個別病況擬定治療策略。全書兼具醫學專業性與實用價值,是一本適用於教學與臨床應用的內科診療與營養參考書。
目錄
前言
第一部分 營養治療
第二部分 內分泌疾病
第三部分 血液疾病
第四部分 感染疾病
第五部分 老年疾病
參考文獻
第一部分 營養治療
第二部分 內分泌疾病
第三部分 血液疾病
第四部分 感染疾病
第五部分 老年疾病
參考文獻
試閱
第一部分 營養治療
第一節 治療膳食
治療膳食是針對某些疾病而製作的,其膳食營養素組成與平衡膳食不同,透過定量增加或減少某些營養素的方法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治療膳食種類很多,主要有低蛋白膳食,低脂膳食,低膽固醇膳食,低糖類膳食,高纖或低纖膳食,低鈉膳食,高或低鉀膳食。
一、低蛋白膳食
(一)適用對象
適於急性腎炎、急慢性腎功能不全、肝昏迷或昏迷前期患者。
(二)膳食原則
(1)低蛋白質供給量,每日供給蛋白質0.6~0.8g/kg。在蛋白質限量範圍內要設法供給適當量的含優質蛋白較多的食品,如蛋、乳、瘦肉類等,目的是增加必需胺基酸的攝取量,避免營養不良,必要時應輔以麥澱粉飲食或腎病專用蛋白粉。
(2)應根據病情隨時調整蛋白質的供應量。
(3)能量供給要充足。為了防止體內能量不足時消耗蛋白質供能,造成營養不良,應保證能量供給充足。如果進食量難以滿足需求,應使用腸內或腸外營養製劑。
(4)應供給充足的礦物質和維生素。
(5)注意烹調方法,在食品製備方面注意色、香、味、形多樣化,不提倡加色素以促進食慾。
(三)食譜舉例
早餐:牛奶(200mL),麥澱粉蒸餃(麥澱粉75g,瘦豬肉25g,白菜100g)。
午餐:麥澱粉烙餅(麥澱粉100g),木須肉(瘦豬肉25g,雞蛋50g,黃瓜150g,乾木耳3g),蝦皮冬瓜(蝦皮5g,冬瓜100g)。
晚餐:炒麵(麥澱粉100g,雞胸肉50g,胡蘿蔔100g),山藥泥(山藥100g)。
烹調用油:30g;食鹽:6g。
該食譜總熱量:1,654kcal。其中蛋白質41.9g,占總熱量的10%;脂肪48.1g,占總熱量的25%;碳水化合物274.9g,占總熱量的65%。
二、低脂膳食
(一)適用對象
適於急慢性胰臟炎、膽囊炎、膽結石、膽道阻塞、肥胖症、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及與脂肪吸收不良有關的其他疾病患者,如腸黏膜疾患、胃切除和短腸症候群等所引起的脂肪便等患者。
(二)膳食原則
1.降低每日膳食中脂肪的供給量
一般平衡膳食中的脂肪占總熱量的20%~30%,一日平均供給量為50g以下。低脂膳食要求降低脂肪的供給量,根據限制脂肪的嚴格程度分為三種:
(1)嚴格限制脂肪膳食,脂肪總量(包括食物所含脂肪及烹調油)每日不超過15g。
(2)中度限制脂肪膳食,脂肪總量(包括食物所含脂肪及烹調油)每日不超過30g。
(3)輕度限制脂肪膳食,脂肪總量(包括食物所含脂肪及烹調油)每日不超過50g。
2.食物選擇
選用含脂肪少的食物,如低脂/脫脂奶、豆腐、豆干、豆漿、去皮去油的肉禽魚類、新鮮蔬菜水果,減少烹調用油。
3.烹調方法
可選用蒸、燉、煮、熬、燴、滷、拌等方法。
4.少用和禁用的食物
油炸、油煎食物。食物應清淡,少刺激性,易於消化。
5.脂肪便
脂肪便可導致多種營養素的流失,包括熱量、必需胺基酸、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以及鈣、銅、鋅等可能與游離脂肪酸結合並隨糞便排出的礦物質,因此應注意進行必要的補充。
(三)食譜舉例
早餐:豆漿(250mL),饅頭(麵粉75g),熗拌黃瓜條(黃瓜100g),煮雞蛋(雞蛋50g)。
午餐:米飯(稻米150g),肉絲炒豆角絲(瘦豬肉50g,豆角150g,乾木耳4g),番茄蛋花湯(番茄100g,雞蛋10g)。
晚餐:烙餅(麵粉100g),香菇炒油菜(油菜150g,鮮香菇50g),紅燒白帶魚(白帶魚75g),小米粥(小米25g)。
烹調用油:15g;食鹽:6g。
該食譜總熱量:1,761kcal。其中蛋白質79g,占總熱量的18%;脂肪35.8g,占總熱量的18%;碳水化合物291.1g,占總熱量的64%。
第一節 治療膳食
治療膳食是針對某些疾病而製作的,其膳食營養素組成與平衡膳食不同,透過定量增加或減少某些營養素的方法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治療膳食種類很多,主要有低蛋白膳食,低脂膳食,低膽固醇膳食,低糖類膳食,高纖或低纖膳食,低鈉膳食,高或低鉀膳食。
一、低蛋白膳食
(一)適用對象
適於急性腎炎、急慢性腎功能不全、肝昏迷或昏迷前期患者。
(二)膳食原則
(1)低蛋白質供給量,每日供給蛋白質0.6~0.8g/kg。在蛋白質限量範圍內要設法供給適當量的含優質蛋白較多的食品,如蛋、乳、瘦肉類等,目的是增加必需胺基酸的攝取量,避免營養不良,必要時應輔以麥澱粉飲食或腎病專用蛋白粉。
(2)應根據病情隨時調整蛋白質的供應量。
(3)能量供給要充足。為了防止體內能量不足時消耗蛋白質供能,造成營養不良,應保證能量供給充足。如果進食量難以滿足需求,應使用腸內或腸外營養製劑。
(4)應供給充足的礦物質和維生素。
(5)注意烹調方法,在食品製備方面注意色、香、味、形多樣化,不提倡加色素以促進食慾。
(三)食譜舉例
早餐:牛奶(200mL),麥澱粉蒸餃(麥澱粉75g,瘦豬肉25g,白菜100g)。
午餐:麥澱粉烙餅(麥澱粉100g),木須肉(瘦豬肉25g,雞蛋50g,黃瓜150g,乾木耳3g),蝦皮冬瓜(蝦皮5g,冬瓜100g)。
晚餐:炒麵(麥澱粉100g,雞胸肉50g,胡蘿蔔100g),山藥泥(山藥100g)。
烹調用油:30g;食鹽:6g。
該食譜總熱量:1,654kcal。其中蛋白質41.9g,占總熱量的10%;脂肪48.1g,占總熱量的25%;碳水化合物274.9g,占總熱量的65%。
二、低脂膳食
(一)適用對象
適於急慢性胰臟炎、膽囊炎、膽結石、膽道阻塞、肥胖症、高脂血症、心血管疾病患者,以及與脂肪吸收不良有關的其他疾病患者,如腸黏膜疾患、胃切除和短腸症候群等所引起的脂肪便等患者。
(二)膳食原則
1.降低每日膳食中脂肪的供給量
一般平衡膳食中的脂肪占總熱量的20%~30%,一日平均供給量為50g以下。低脂膳食要求降低脂肪的供給量,根據限制脂肪的嚴格程度分為三種:
(1)嚴格限制脂肪膳食,脂肪總量(包括食物所含脂肪及烹調油)每日不超過15g。
(2)中度限制脂肪膳食,脂肪總量(包括食物所含脂肪及烹調油)每日不超過30g。
(3)輕度限制脂肪膳食,脂肪總量(包括食物所含脂肪及烹調油)每日不超過50g。
2.食物選擇
選用含脂肪少的食物,如低脂/脫脂奶、豆腐、豆干、豆漿、去皮去油的肉禽魚類、新鮮蔬菜水果,減少烹調用油。
3.烹調方法
可選用蒸、燉、煮、熬、燴、滷、拌等方法。
4.少用和禁用的食物
油炸、油煎食物。食物應清淡,少刺激性,易於消化。
5.脂肪便
脂肪便可導致多種營養素的流失,包括熱量、必需胺基酸、脂溶性維生素A、維生素D、維生素E、維生素K,以及鈣、銅、鋅等可能與游離脂肪酸結合並隨糞便排出的礦物質,因此應注意進行必要的補充。
(三)食譜舉例
早餐:豆漿(250mL),饅頭(麵粉75g),熗拌黃瓜條(黃瓜100g),煮雞蛋(雞蛋50g)。
午餐:米飯(稻米150g),肉絲炒豆角絲(瘦豬肉50g,豆角150g,乾木耳4g),番茄蛋花湯(番茄100g,雞蛋10g)。
晚餐:烙餅(麵粉100g),香菇炒油菜(油菜150g,鮮香菇50g),紅燒白帶魚(白帶魚75g),小米粥(小米25g)。
烹調用油:15g;食鹽:6g。
該食譜總熱量:1,761kcal。其中蛋白質79g,占總熱量的18%;脂肪35.8g,占總熱量的18%;碳水化合物291.1g,占總熱量的64%。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