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3~1105_神奇柑仔店1920完結篇

終點前的分分秒秒:正視與省思臨終關顧中的反轉移歷程

方坊 金屬壓克力掛飾 25mm-喜寶(導角款)

方坊 金屬壓克力掛飾 25mm-喜寶(導角款)

【週年慶】情緒小夥伴全面9折

  • 1個人喜歡
  • 9 342
    380

出版情報

絕對不能當惡魔妨礙自然死

2013/07/18 「老」不是每個人都能享有,「死」卻是一定會出現的事,然而現代人面對「老」與「死」卻不如古人的豁達。目前飽受過度醫療之害的台灣人,「老」與「死」議題真的很值得我們來好好探討。 就在今年四月初,我看到中村仁一先生所寫的《大往生:最先進的醫療技術無法帶給你最幸福的生命終點》的翻譯初稿,我不禁要為他按好幾個讚。雖然台灣與日本許多的文化背景、法律規定不盡相同,但人們追求善生、善終的目標是一致的。雖然書中的某些論述與我的思維並非完全一樣,但作者對生死達觀的態度與不做無效醫療的論述,是我一直在努力推廣的理念。 雖然我沒見過中村先生,但透過生動有趣的文字,我彷彿親眼看到一位行醫多年、人生閱歷高達七十幾年,仁慈幽默的老頑童醫師在訴說著他對人生、對醫療的看法。我喜歡這位老醫師的直率,書中他提到老人家很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死給人看」,也就是設法在讓人守候的情況下自然死亡,病患本人不只要有決心和期望,更要有莫大的信念與覺悟,因為這個過程,不僅是將死亡這個自然活動,以原有形態讓周圍的人看,同時也是醫療相關人員視察自然往生的機會。 唯有透過死亡的觀察,活著的人才知道要怎麼活,才可以讓自己死的恰恰好,不會太早、也不會太晚。平常要怎麼活,才可以讓自己死得很安詳;平常要怎麼和人相處,才可以在死時有親愛的家人、朋友陪伴,而不是孤孤單單的告別人間。 在書中,中村先生用「惡魔般的家人」來稱呼強迫父母苟延殘喘、妨礙親人自然往生的人。他提到活著的人不能為了減輕自己的痛苦或滿足自我,就強迫即將死去的人承受額外的的醫療折磨。不管自己有多悲傷,到了「該死的時期,就應該讓父母好好地死去,這才是家人的愛。多麼坦白又真心的呼籲呀! 今後我也要時時叮嚀自己與醫療團隊,千萬不可以成為「惡魔般的醫療人員」,即便是常見的鼻胃管是否要插,也要好好的和病人、家屬來深談,千萬不要讓生命末期的病人受苦受難。 此外,中村先生舉辦多年「思考死亡」的集會與「模擬葬禮的集會」,透過生前告別式,讓與會者穿著自備的壽衣躺入棺木裏。此時,你就能清楚的知道在那非常有限的空間裏,能帶走的東西是極少的。透過這樣的歷練,引導人們去檢視日常生活中那些東西是必需品,必須保留;那些東西是非必需品,不必再買,甚至可以送人或丟棄,以保有多餘的空間與金錢。感情的處理也是一樣的,當每個人將物質慾望降到最低,時時想到「斷、捨、離」,就會有心思去追求心靈的提升。這樣的集會,引人深思,也真的很酷,因為在台灣很少有人會去做類似被認為是「觸霉頭」的事。但唯有真誠的面對死亡,才能激發人們真正的去過活每一天。 醫療不是萬能,因為生命有極限。人要認老、認份,這樣才能活得自在、歡喜。人生無常,要能捨才能得,醫療不能無限上綱,千萬別胡亂抵抗死亡,合理的分配醫療資源,讓急需醫療的患者得到最妥善的救治,末期病人得以善終。《大往生:最先進的醫療技術無法帶給你最幸福的生命終點》這本書,不僅讓我們見識到日本醫師對自然死的思維,也讓讀者重新審視生命的意義。我誠摯的推薦這本書給您。

活動訊息

金石堂,總有一本書懂你!雙11更好買,25家銀行信用卡分期0利率!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陪伴臨終哀慟者乃是極度個人的工作,助人專業者們不但深刻影響病人及家屬,也被他們深深影響。助人者們若有勇氣去指認並正視照顧臨終病人時全部的反應,就可用它來啟發、豐富自身的工作;反之,也許會看到自己被捲進難堪的局面。

本書的目的在於處理專業助人者在從事臨終關顧時產生的情緒反應與反轉移感覺,以便能以同理和關懷的態度,幫助病人尊嚴而頭腦清晰地面對臨終與死亡。作者群點出了最常見的反轉移反應:憤怒與厭惡;無能與失敗;無力與失去控制;挫敗與歉疚;哀傷與哀悼;恐懼創傷、情感上的痛苦、喪失、依賴與死亡;渴望被需要、被愛、被敬佩。

覺察反轉移反應可能帶來很大的幫助。助人專業者若能坦然面對自己的感覺,並接受這些感覺可能影響病人-專業人士的互動,不但能幫助病人,自己也會獲益:覺察和能力都會提高,能成為更有效的助人者;可以獲得資訊做為移情的橋樑,建立真正同理而有治療效果的關係;會因此成為更有洞察力、恢復力,也更全力以赴的個人與專業人士;在專業領域上和私人生活上都會成長。

名人推薦

方俊凱(台灣安寧照顧協會理事長)
余德慧(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教授)
李開敏(諮商師心理商、專授「生命末期的靈性需求」)
李玉嬋(臺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副教授/所長)
李慧玟(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一般精神科兼任醫師)
吳庶深(臺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助理教授)
呂素貞(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副執行長)
林綺雲(臺北護理學院生死教育與輔導研究所教授)
紀潔芳(教育部「生命教育學習網」共同主持人、吳鳳技術學院教授)
陳榮基(財團法人佛教蓮花基金會董事長)
陳如意(高雄榮民總醫院家庭醫學部安寧緩和醫學科主任)
陳俊欽(杏語心靈診所院長)
許煌汶(天主教若瑟醫院安寧病房主治醫師)
許禮安(張啟華文化藝術基金會執行長)
張嘉芳(財團法人中華民國(臺灣)安寧照顧基金會執行長)
趙可式(成功大學醫學院教授)
賴明亮(成大醫學院醫學系教授)
賴其萬(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賴念華(臺北教育大學心理與諮商學系專任副教授)
一致推薦(謹依姓氏筆劃排列)

作者

芮妮.卡茲(Renee S. Katz)

諮商師。在健康照護領域服務超過三十五年,其中至少有十年時間獻身安寧療護。雖然目前任職私人機構,她仍持續投入失落、哀慟及創傷失落的議題。是華盛頓科克蘭市長青醫院倫理委員會委員,死亡教育輔導學會(ADEC)會員。


泰瑞莎.強森(Therese A. Johnson)

加州臨床心理學家兼臨床社工師,生死學教育院士,主要研究領域為死亡、瀕死和哀慟。現任職西雅圖私人機構。超過二十五年以來,她陪伴瀕死及喪親的病人及家屬,並且在悲傷輔導、老年學、反轉移和成癮領域持續提供諮詢、教育和訓練。她於一九八五年獲得美國癌症學會傑出研究獎,一九八四年獲得美國癌症學會研究發展獎。卡茲博士是死亡教育輔導學會倫理及專業標準委員會的主席,也是華盛頓州心理學會副主席,在臨終關顧領域舉足輕重。

譯者

馮欣儀

曾任電視台國際新聞組新聞編譯、報社國際新聞中心編譯。大學主修英文,一九九五年於美國匹茲堡大學獲得大眾傳播碩士,現為專職譯者。


李淑珺

台大外文系畢業,輔仁大學翻譯研究所碩士,曾赴英國劍橋大學、聖安德魯大學進修,目前為自由譯者。

譯有《熟年大腦的無限潛能》、《卓越大學一流校長:MIT邁向卓越的策略》、《解剖自殺心靈》、《行動的反思團隊:家族治療中的合作式應用》、《道別之後》、《小魚舖,大奇蹟》、《穿越迷幻森林》、《志工實務手冊》、《快樂的十日課》、《非零年代》、《神奇城堡》、《躁鬱奇才》、

目錄

〈推薦序一〉曾受過傷的我,相濡以沫臨終的你/趙可式
〈推薦序二〉「少裝了!」──談專業痴迷/余德慧
〈推薦序三〉似曾相識燕歸來/賴明亮
〈推薦序四〉共譜兩人同行或三人共舞的樂章/林綺雲
〈主 編 序〉從反轉移省思中擷取智慧結晶,朝更有效能的照護前進/羅伯特.奈米爾博士(Robert A. Neimeyer)
〈英文版推薦序〉每個人心目中的適當死亡都不相同/威廉.華登博士(J. William Worden, PhD)

第一篇:導論
第一章:當個人的自我影響到專業工作時:簡介臨終關顧的情緒及反轉移

第二篇:臨終關顧的特殊議題
第二章:痛苦及照護專業
第三章:靈性關顧:生命末期的靈性需求
第四章:自主的誘惑:反轉移和協助自殺
第五章:徒勞與善行:臨終關護所面臨的倫理與反轉移
第六章:個案、臨床醫師和督導:臨終時刻平行歷程的舞蹈

第三篇:特殊族群及機構
第七章:臨終關顧中文化及種族的影響力
第八章:折磨、處決和遺棄:住院的末期病人及反轉移
第九章:逃過大屠殺,卻再度面對死亡:陪伴生還者走過瀕死階段
第十章:暴力死亡的恐懼與無助
第十一章:專業主業和我們的人性:陪伴臨終兒童

第四篇:個人-專業反思
第十二章:當面前的臉映照出我的臉:身為心理治療師與慟失愛女的母親
第十三章:我的未婚妻過世之前與之後:對於理性自殺與其他臨終決定的信念
第十四章:複雜的情感連結:個人-專業的故事

第五篇:對臨床工作的啟發:處理臨終關顧中反轉移的模式
第十五章:尊嚴的臨終模式:生命終點前的困難對話
第十六章:討論預立醫療計畫的情感障礙:務實的訓練法
第十七章:處理與檢視生命終期反轉移的團體介入

第六篇:總結
第十八章:內在的旅程:檢視反轉移及其對臨終關顧實務的影響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576937392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52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金石堂網書25週年慶
預計 2025/11/17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