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理專業倫理與實務(含法律) (第二版)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本書集合多位在護理、醫學及醫護相關法學方面具備深厚學養及豐富實務與教學經驗的專家學者編寫而成,內容豐富充實,兼顧理論與實務,深獲醫學倫理權威蔡甫昌教授的肯定並撰文推薦,是學習護理專業倫理的絕佳教材。
全書共10章,分為兩大部份:前3章是第一部份,闡述護理倫理及其概念、原則、規範和倫理決策;第4章到第10章為第二部份,分別探討生殖科技、兒科、精神科、長期照護、瀕死與死亡、人體試驗及器官移植與捐贈、愛滋個案等護理倫理議題,啟發讀者從這些倫理議題的探討中,提升倫理素養、道德敏感度、批判性思考及倫理思辨力,並應用於護理照護實務中,落實促進全人健康的理念。
護理人員在執業過程中,常因角色關係、價值觀差異等因素,面臨難以抉擇的情境,而形成倫理困境,如何在合乎倫理原則並維護整體人員身、心需求的情況下做出適當的抉擇,是醫護人員必定要修習的課題。因此,護理倫理教育不能停留在背誦教條與規範,應著重在內化成為護理人員面對相關情況下的直覺反應,做出最適合的倫理決策。
本書一大特色即是減少理論的闡述與論說,而使用許多影片及案例,來引導讀者討論與思考護理倫理相關議題。
如此設計,不僅適合做為課程教材,也十分適合醫療、養護院所做為同仁讀書會的指定讀物以及電影欣賞會的指引,可依據不同科別,一起觀賞書中提示的影片,觀影後相互討論,深入探討各科常面臨到的倫理議題,凝聚共識,做為院所內護理及醫事人員評估、決策、執行以及檢討倫理相關問題的依據。
第二版主要增加了護理執業的法律相關議題,並探討護理人員之法定權利與義務。此外,每章皆附有問題討論區,以方便讀者在咀嚼消化每章內容後,藉由問題討論來做反思,引導讀者思索倫理與法律相關問題。書中的討論題均為開放討論的問題,並無標準答案,不提供解答。
全書共10章,分為兩大部份:前3章是第一部份,闡述護理倫理及其概念、原則、規範和倫理決策;第4章到第10章為第二部份,分別探討生殖科技、兒科、精神科、長期照護、瀕死與死亡、人體試驗及器官移植與捐贈、愛滋個案等護理倫理議題,啟發讀者從這些倫理議題的探討中,提升倫理素養、道德敏感度、批判性思考及倫理思辨力,並應用於護理照護實務中,落實促進全人健康的理念。
護理人員在執業過程中,常因角色關係、價值觀差異等因素,面臨難以抉擇的情境,而形成倫理困境,如何在合乎倫理原則並維護整體人員身、心需求的情況下做出適當的抉擇,是醫護人員必定要修習的課題。因此,護理倫理教育不能停留在背誦教條與規範,應著重在內化成為護理人員面對相關情況下的直覺反應,做出最適合的倫理決策。
本書一大特色即是減少理論的闡述與論說,而使用許多影片及案例,來引導讀者討論與思考護理倫理相關議題。
如此設計,不僅適合做為課程教材,也十分適合醫療、養護院所做為同仁讀書會的指定讀物以及電影欣賞會的指引,可依據不同科別,一起觀賞書中提示的影片,觀影後相互討論,深入探討各科常面臨到的倫理議題,凝聚共識,做為院所內護理及醫事人員評估、決策、執行以及檢討倫理相關問題的依據。
第二版主要增加了護理執業的法律相關議題,並探討護理人員之法定權利與義務。此外,每章皆附有問題討論區,以方便讀者在咀嚼消化每章內容後,藉由問題討論來做反思,引導讀者思索倫理與法律相關問題。書中的討論題均為開放討論的問題,並無標準答案,不提供解答。
目錄
Part I 緒論
Ch 01 護理的價值觀
1-1 護理的定義
1-2 護理的價值與價值觀
1-3 倫理與道德
1-4 討論與分析
Ch 02 醫護倫理概念
2-1 醫護倫理學簡介
2-2 醫護倫理歷史沿革
2-3 倫理理論
2-4 生命醫學倫理原則
2-5 倫理規則
Ch 03 護理倫理規範與倫理決策
3-1 病人的權利與義務
3-2 護理倫理規範
3-3 護理倫理決策過程
3-4 醫護團隊合作倫理
Part II 護理倫理議題分析
Ch 04 生殖科技倫理議題
4-1 基因遺傳工程倫理議題
4-2 人工協助生殖的議題
4-3 代理孕母
4-4 墮胎的議題
Ch 05 兒科的倫理議題
5-1 兒童之人權
5-2 最佳利益準則
5-3 新生兒與嬰兒健康照護的議題
5-4 兒童與青少年醫療照護之倫理議題
5-5 兒科倫理委員會
Ch 06 精神科的倫理議題
6-1 成人與精神科倫理概論
6-2 思覺失調症之議題
6-3 強制就醫之議題
6-4 資源分配之議題
Ch 07 長期照護的倫理議題評估
7-1 長期照護的倫理
7-2 身體約束的議題
7-3 老人受虐的議題
Ch 08 瀕死與死亡的倫理議題
8-1 與死亡相關的倫理議題
8-2 自然死、自殺、安樂死與安寧療護之定義
8-3 自殺、安樂死、自然死與安寧療護的關係
Ch 09 人體試驗的倫理議題
9-1 人體試驗概論
9-2 新藥試驗的議題
9-3 基因治療的議題
9-4 護理人員在人體試驗的角色擴展
Ch 10 其他特殊倫理議題
10-1 器官移植與器官捐贈議題
10-2 愛滋個案醫學倫理的議題
Part III 護理執業的法律相關問題
Ch11護理人員執業相關法律規定
11-1 護理助產人員的資格與業務
11-2 護理人員的法定權利與義務
11-3 設置護理機構的法律規定
Ch 12 醫療糾紛的預防與處理
12-1 醫療糾紛簡介
12-2 常見的醫療糾紛
12-3 醫療糾紛的預防及處理
Ch 13 病歷相關的法律問題
13-1 關於病歷的法律規定
13-2 電子病歷的隱私保護原則
13-3 偽造與竄改病歷的法律問題
13-4 「個人資料保護法」對個人隱私資料的規範
附錄 護理專業倫理相關重要法案與文獻
Ch 01 護理的價值觀
1-1 護理的定義
1-2 護理的價值與價值觀
1-3 倫理與道德
1-4 討論與分析
Ch 02 醫護倫理概念
2-1 醫護倫理學簡介
2-2 醫護倫理歷史沿革
2-3 倫理理論
2-4 生命醫學倫理原則
2-5 倫理規則
Ch 03 護理倫理規範與倫理決策
3-1 病人的權利與義務
3-2 護理倫理規範
3-3 護理倫理決策過程
3-4 醫護團隊合作倫理
Part II 護理倫理議題分析
Ch 04 生殖科技倫理議題
4-1 基因遺傳工程倫理議題
4-2 人工協助生殖的議題
4-3 代理孕母
4-4 墮胎的議題
Ch 05 兒科的倫理議題
5-1 兒童之人權
5-2 最佳利益準則
5-3 新生兒與嬰兒健康照護的議題
5-4 兒童與青少年醫療照護之倫理議題
5-5 兒科倫理委員會
Ch 06 精神科的倫理議題
6-1 成人與精神科倫理概論
6-2 思覺失調症之議題
6-3 強制就醫之議題
6-4 資源分配之議題
Ch 07 長期照護的倫理議題評估
7-1 長期照護的倫理
7-2 身體約束的議題
7-3 老人受虐的議題
Ch 08 瀕死與死亡的倫理議題
8-1 與死亡相關的倫理議題
8-2 自然死、自殺、安樂死與安寧療護之定義
8-3 自殺、安樂死、自然死與安寧療護的關係
Ch 09 人體試驗的倫理議題
9-1 人體試驗概論
9-2 新藥試驗的議題
9-3 基因治療的議題
9-4 護理人員在人體試驗的角色擴展
Ch 10 其他特殊倫理議題
10-1 器官移植與器官捐贈議題
10-2 愛滋個案醫學倫理的議題
Part III 護理執業的法律相關問題
Ch11護理人員執業相關法律規定
11-1 護理助產人員的資格與業務
11-2 護理人員的法定權利與義務
11-3 設置護理機構的法律規定
Ch 12 醫療糾紛的預防與處理
12-1 醫療糾紛簡介
12-2 常見的醫療糾紛
12-3 醫療糾紛的預防及處理
Ch 13 病歷相關的法律問題
13-1 關於病歷的法律規定
13-2 電子病歷的隱私保護原則
13-3 偽造與竄改病歷的法律問題
13-4 「個人資料保護法」對個人隱私資料的規範
附錄 護理專業倫理相關重要法案與文獻
序/導讀
總校閱序
德國哲學家康德曾說過:「人生在世有二件事,會隨著歲月的遞增,讓人愈發感覺到它的不可思議或令人讚嘆,那就是頭頂上的星空與內心的道德定律。」換言之,世界上最美麗的除了天上的星星、地上的花朵,還有人的良知,不忘 「初衷」是最令人珍貴的熱情。
就健康照護產業而言,護理人員與個案接觸之頻繁及互動距離之接近,遠勝於所有醫事人員。因此,在保持個案安全、自主、尊嚴、隱私、權益…層面,護理人員肩負著關鍵性角色,執業倫理成為護理人員專業社會化的核心能力。
本書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有關護理倫理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為闡述各項照護的倫理議題;第三部分則探討護理執業相關的法律議題。為避免倫理概念涉及哲學意涵的艱澀與抽象,本書作者群運用實際案例與電影賞析,以增進其可讀性與理解度。
護理專業的本質是人性化照護,與利他的服務,向善是無庸置疑的。「向」的動力來自「誠」,其消極面為正心、不計較,積極面則是誠意,身居何種角色就該做什麼,正心誠意即人類最寶貴的心智活動-自我反思,反思是凝視自己,與自我對話的能力。
照護專業的倫理議題,其核心元素在捍衛個案資訊的機密性(Confidentiality),擬訂措施的完整性(Integrity),與實務的可用性(Availability),此皆攸關人的良知與道德定律。期盼各位讀者在瀏覽本書過程,思辨護理實務可能面對的各項倫理議題,藉由反思,心澄慮淨的看見自己、看見別人,以採取最妥適的護理措施,成為個案與家屬信賴的稱職護理人員。
胡月娟 謹識
推薦序
護理專業是最貼近健康照護工作(health care practice)核心的醫療專業,護理人員每日照顧病患、與病家密切互動,是整體醫療照護工作的基礎,關係到病患與家屬切身的權益與福祉,也維繫著醫療照護系統的運作。正因為如此,發生在醫療工作中的各種生死倫理兩難,隨時都呈現在護理工作之中,挑戰著護理人員們的倫理思維、溝通技巧與問題解決能力;護理人員面對護理倫理難題可謂是家常便飯。因此,「護理倫理學(nursing ethics)」對於護理專業而言,是養成過程必備的基本能力;護理倫理的知識(knowledge)、思考方法(thinking skill)與溝通技巧(communication skill)無疑地是每位護理人員必須熟悉掌握的臨床技術及「生存技能」。積極的方面可幫助護理人員做出正確的道德判斷、提升醫療服務品質、促進醫病關係,消極的方面則是可以確保護理人員執業之合法性,避免醫療糾紛與訴訟的產生。
本書集合了國內熱心護理與醫學倫理教學與研究的11位優秀醫護教師,以兼顧理論介紹與實務應用的方式來撰寫,內容涵蓋了基本的護理價值、倫理理論、倫理規範與決策,以及臨床專科常見的生殖基因倫理、兒童青少年倫理、精神醫學倫理、長期照護倫理、末期照護倫理、人體試驗倫理、器官移植倫理、愛滋照護倫理、護理執業的法律相關問題等主題。基於提升教學使用上之思考性與互動性,每一章節皆提供了相關的電影、案例與討論問題,十分方便教師們使用。相信本書的出版,對於我國護理倫理教育,提供了一個生動、有趣又實用的教材,本人特此為序推薦。
蔡甫昌 謹識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生命倫理學博士
臺大醫學院醫學教育暨生醫倫理學科暨研究所教授
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主治醫師
臺灣大學生醫倫理中心主任
衛生福利部醫學倫理委員會委員
德國哲學家康德曾說過:「人生在世有二件事,會隨著歲月的遞增,讓人愈發感覺到它的不可思議或令人讚嘆,那就是頭頂上的星空與內心的道德定律。」換言之,世界上最美麗的除了天上的星星、地上的花朵,還有人的良知,不忘 「初衷」是最令人珍貴的熱情。
就健康照護產業而言,護理人員與個案接觸之頻繁及互動距離之接近,遠勝於所有醫事人員。因此,在保持個案安全、自主、尊嚴、隱私、權益…層面,護理人員肩負著關鍵性角色,執業倫理成為護理人員專業社會化的核心能力。
本書分成三大部分,第一部分是有關護理倫理的基本概念;第二部分為闡述各項照護的倫理議題;第三部分則探討護理執業相關的法律議題。為避免倫理概念涉及哲學意涵的艱澀與抽象,本書作者群運用實際案例與電影賞析,以增進其可讀性與理解度。
護理專業的本質是人性化照護,與利他的服務,向善是無庸置疑的。「向」的動力來自「誠」,其消極面為正心、不計較,積極面則是誠意,身居何種角色就該做什麼,正心誠意即人類最寶貴的心智活動-自我反思,反思是凝視自己,與自我對話的能力。
照護專業的倫理議題,其核心元素在捍衛個案資訊的機密性(Confidentiality),擬訂措施的完整性(Integrity),與實務的可用性(Availability),此皆攸關人的良知與道德定律。期盼各位讀者在瀏覽本書過程,思辨護理實務可能面對的各項倫理議題,藉由反思,心澄慮淨的看見自己、看見別人,以採取最妥適的護理措施,成為個案與家屬信賴的稱職護理人員。
胡月娟 謹識
推薦序
護理專業是最貼近健康照護工作(health care practice)核心的醫療專業,護理人員每日照顧病患、與病家密切互動,是整體醫療照護工作的基礎,關係到病患與家屬切身的權益與福祉,也維繫著醫療照護系統的運作。正因為如此,發生在醫療工作中的各種生死倫理兩難,隨時都呈現在護理工作之中,挑戰著護理人員們的倫理思維、溝通技巧與問題解決能力;護理人員面對護理倫理難題可謂是家常便飯。因此,「護理倫理學(nursing ethics)」對於護理專業而言,是養成過程必備的基本能力;護理倫理的知識(knowledge)、思考方法(thinking skill)與溝通技巧(communication skill)無疑地是每位護理人員必須熟悉掌握的臨床技術及「生存技能」。積極的方面可幫助護理人員做出正確的道德判斷、提升醫療服務品質、促進醫病關係,消極的方面則是可以確保護理人員執業之合法性,避免醫療糾紛與訴訟的產生。
本書集合了國內熱心護理與醫學倫理教學與研究的11位優秀醫護教師,以兼顧理論介紹與實務應用的方式來撰寫,內容涵蓋了基本的護理價值、倫理理論、倫理規範與決策,以及臨床專科常見的生殖基因倫理、兒童青少年倫理、精神醫學倫理、長期照護倫理、末期照護倫理、人體試驗倫理、器官移植倫理、愛滋照護倫理、護理執業的法律相關問題等主題。基於提升教學使用上之思考性與互動性,每一章節皆提供了相關的電影、案例與討論問題,十分方便教師們使用。相信本書的出版,對於我國護理倫理教育,提供了一個生動、有趣又實用的教材,本人特此為序推薦。
蔡甫昌 謹識
英國曼徹斯特大學生命倫理學博士
臺大醫學院醫學教育暨生醫倫理學科暨研究所教授
臺大醫院醫學研究部主治醫師
臺灣大學生醫倫理中心主任
衛生福利部醫學倫理委員會委員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