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解長照介護,急狀況處置指南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臺灣已於2018年邁入高齡社會,2025年可能會再進入超高齡社會,
	隨著人口結構的高齡化,需要醫療照護的長者也越來越多。
	要如何提供最完善的照護,該如何應對緊急狀況,是每位照護者都該了解的。
	長輩忽然昏厥了怎麼辦?怎麼判斷生命徵象?該立刻叫救護車嗎?
	別慌、別害怕,按部就班進行照護!
	
	圖解急救方式╳送醫流程解說╳照護重點提醒,
	該做的事、應當避免的事,各式各樣該知道的醫學知識,
	讓最專業的日本團隊及臺灣第一線人員告訴你!
	
	照護重點一:照護現場狀況百百種,先學先瞭解,才能讓應對萬無一失
	在照護現場,有許多想得到或想不到的意外情形發生,如長輩可能會突然劇烈腹痛、突然嘔吐和腹瀉,這時該如何進行照護?可能遭到感染的排泄物和嘔吐物又該怎麼處理?長輩如果跌到的話,造成的瘀傷、骨折,也有建議的處理方式嗎?要是照護中,發現長輩食慾不振、便秘、排尿困難,或是腰痛和關節痛,有沒有適宜的處置方式?本書特別整理了各種照護現場可能會發生的狀況,提供清楚明確的指引,讓你應對上萬無一失!
	
	照護重點二:熟悉送醫流程,事先準備資料,面對緊急狀況不用慌
	遇到緊急狀況需要送醫,難免會心慌混亂,萬一因此忘記告訴醫師的重要的醫療相關紀錄就不好了,因此事前演練送醫流程、準備好要提供給醫師的資料都是相當重要!本書整理了送醫時要告知醫療人員的資訊與相關表單,讓你即使面臨緊急狀況需要送醫,也能冷靜應對!
	
	照護重點三:讓最專業的日本團隊與臺灣第一線人員一起關心長輩的健康
	本書的作者為日本的照護及醫療研究會,提供日本第一線的照護指南,所有狀況都是參考現場的實際應對,讓照護者們都能為長輩們提供最適切的幫助!另外,本書也特別邀請在護理所及居家服務長照機構服務的臺灣第一線人員進行審訂,不只再次把關正確性,也讓書籍內容貼切符合臺灣的狀況!讓最專業的醫療人員,一起關心、照顧長輩的健康!
	
	*訂閱Youtube【樂齡幸福生活】觀看更多專業照護新知
	
	最新影音:
	護理師介紹急症狀況處理:【中風急症】、【異物吸入】
名人推薦
	業界誠心推薦
	
	汪秋蓉 台灣居護董事長
	李若綺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執行長
	李淑貞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ICF暨輔助科技研究中心主任
	林哲弘 祥寶尊榮長照集團董事長
	陳乃菁 陳乃菁診所院長
	陳景寧 中華民國家庭照顧者關懷總會秘書長
	康仕仲 智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張慶光 樂齡網總經理
	詹鼎正 台大醫院老年醫學部主任
	劉  芳 臺北醫學大學高齡健康暨長期照護學系主任
	 
	生命關頭無所畏懼!照顧者可透過本書提升照顧戰備力,因為生命的考驗,說來就來,不會問你準備好了沒!唯有累積自己實力,才能為每一次的照護做好準備!——汪秋蓉 台灣居護董事長
	
	推薦給居家照顧者的必備指南,可以幫忙冷靜應對各種緊急狀況。——康仕仲 智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
目錄
	推薦序
	前言
	本書使用方法
	 
	PART1急救基本技術
	什麼是急症?基本的急救處理是什麼?
	評估個案反應和意識程度
	如何打開呼吸道及進行胸外按壓
	正確使用AED的方法
	復甦姿勢和休克姿勢
	如何判斷是否呼叫救護車
	流暢的救護報案方法
	從生命徵象能知道的事
	因應夜間突發的緊急狀況
	攸關末期治療的「預立醫療諮商ACP」和「預立醫療決定書AD」
	社區式長期照護之實踐
	製作急救聯繫表
	 
	PART2依症狀分類.需要立即呼叫救護車的症狀
	意識障礙
	麻木
	劇烈頭痛
	眩暈
	專欄:什麼是老年症候群?
	口齒不清
	痙攣
	劇烈胸痛
	專欄高齡者的身體及症狀特徵
	心律不整
	發紺
	休克狀態
	窒息、呼吸困難
	劇烈腹痛
	突然嘔吐
	突然腹瀉
	專欄如何清理易感染的嘔吐物及排泄物?
	咯血、嘔血
	大便突然出血
	吸入異物引起的呼吸困難
	跌倒而造成的頭部瘀傷、骨折
	燒燙傷
	溺水
	中暑
	專欄:「衰老」死因的人口逐年增加
	 
	PART3現場急救處置
	食慾不振
	便秘
	排尿困難
	咳嗽
	持續低燒
	疑似蜂窩性組織炎
	皮膚發癢
	腰痛、關節痛
	健忘
	出血
	疑似受虐
	附件:急救報告表
	 
	PART4參考資料
	常用醫護術語
	各種疾病症狀索引
序/導讀
	推薦序
	
	臺北市立萬芳醫院高齡醫學科主任 林英欽醫師
	
	隨著人口老化的加速與生活型態的改變,長期照護已經成為一個重要的課題,長期照護不僅關係到個人、家庭的健康和生活品質,也關係到社區、社會和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因此,推廣長期照護相關知識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
	
	未來社區對長期照護的需求愈來愈高,但是往往面臨資源不足和品質不一的問題。為了解決這些問題,不論是受照顧者、家庭成員,或是長期照護員,都需要對長期照護有更深入的了解和學習,以滿足不斷增加的供需市場。
	
	本叢書是一個關於長期照護的系列,旨在全面地介紹長期照護的各種相關問題和知識,包括照護服務、照護模式、照護品質、照護對象和提供照護者等。透過深入淺出的介紹,涵蓋身體、心理、角色認知與實務操作等,並且關注不同年齡、性別和文化背景的照護對象和照護者,希望能夠提供一個全面的視角,幫助讀者更好理解和應對長期照護的挑戰。
	
	匯集了實務專家學者的經驗和智慧,叢書中涵蓋各種長期照護的場域與相關問題,並羅列長期照護過程中可能出現的現場狀況與處理技巧,包括全方位基礎的醫學知識、居家照護父母的完善準備、安全友善的護理、緊急狀況的處置、預防與改善肢體攣縮等,而對於失智症患者,從同理他們眼中的世界、學習跟他們說話的方式,到設法減輕其心理沮喪,以及疫情下如何延緩失智惡化的種種作為等,面面俱到、鉅細彌遺,可以說是一套長期居家照護的百科全書。
	
	感謝所有參與本叢書編寫的團隊和編輯,以及所有關注長期照護議題的讀者。我們希望這套書能夠成為一個有益的工具,幫助照護對象、照護團隊、政策制定者和社會大眾更好了解和應對長期照護的挑戰,為長期照護盡一份心力。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