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mme un chef一個作家的料理練習曲
內容簡介
1977年,一道鮭魚排佐酸模醬,讓貝涅.彼特(Benoît Peeters)感受到如同詩人克勞岱(Paul Claudel)在巴黎聖母院得到天啟般的震撼。原本以為自己是文學使徒的他,從此踏上料理的不歸路。曾為法國當時獨樹一格的文學家羅蘭.巴特(Roland Barthes)的學生,貝涅出版了兩本小說,成為了一名全職作家,在廚藝路上,他跌跌撞撞,卻從不願放棄。然而,看似分歧的抉擇,終將聚匯一處,為人生譜出層次豐富的醍醐之味。
「廚師必須懂得付出。少了愛,盤中的料理不會有感情,貝涅也就不會寫下這篇故事……料理與書寫,相輔相成,不可分割。」──米其林三星主廚∣皮耶.加尼葉
故事前導:
貝涅.彼特(Benoît Peeter)生於法國,童年在比利時度過,家中對日常飲食並不注重。高中時,貝涅回到巴黎求學,成為羅蘭.巴特的學生。此時,法國料理界正好興起「新派料理」的風潮,他漸漸萌生對料理的興趣。某日,貝涅與女友一時興起,決定到慕名以久的Les Frères Troisgros餐廳吃一頓奢侈大餐,沒想到,首次嘗到美食的貝涅彷彿醍醐灌頂、受到天啟,從此踏上料理的自學之路。
進行論文的同時,貝涅為了賺取生活費,開始了外燴廚師的工作。隨著指導教授羅蘭.巴特過世,貝涅關於《丁丁歷險記》的論文不了了之,然而卻成為了一名小有成就的小說家──寫作逐漸占滿了他的生活,大廚夢也告一段落。雖然最終選擇了文學,貝涅仍熱愛料理,並與不少星級名廚成為好友,包括作風前衛、充滿創造力,卻英年早逝的Willy Slawinski。
在文學與料理的岔路上,貝涅幾度孤注一擲,然而,最終他體悟到,這兩門藝術在他的人生中本是密不可分……。
登場餐廳
Chez denis︱Grand Véfour︱L’Archestrate︱Alain Chapel︱Michel Guérard ︱Les Frères Troisgros ︱Vivarois ︱Villa Lorraine︱Apicius︱La Cravache d’or ︱Bruneau ︱El Bulli
作者推薦的餐廳(營業中)
Pierre Gagnaire︱地址:6 rue Balzac, 75008 Paris
David Toutain︱地址:25 rue Surcouf, 75007 Paris
Ze Kitchen Galerie ︱主廚:William Ledeuil 地址:4 rue des Grands Augustins, 75006, Paris
Les Prés d’Eugénie – Michel Guérard ︱地址:334 rue René Vielle, 40320 Eugénieles-Bains
Maison Troisgros︱地址:728 route de Villerest, 42155 Ouches
Anne-Sophie Pic︱地址:285 avenue Victor Hugo, 26000 Valence
La Grenouillère︱主廚:Alexandre Gauthier 地址:19 rue de la Grenouillère, 62170, La Madelaine-sous-Montreuil
Saquana︱主廚:Alexandre Bourdas 地址:22 Place Hamelin, 14600 Honfleur.
名人推薦
醍醐推薦(按姓名首字筆畫排列)
LIZ(高琹雯)︱Taster 美食加創辦人
宜手作 ︱《一起帶.冷便當》作者
林裕森︱葡萄酒作家
松露玫瑰︱烹飪書籍作者及譯者
陳陸寬︱貓下去敦北俱樂部負責人
黃麗如︱酒途旅人
葉怡蘭︱飲食生活作家‧《Yilan美食生活玩家》網站創辦人
劉永智︱蜂蜜暨葡萄酒作家
盧怡安︱飲食作家
韓良憶︱飲食旅遊作家
蘇彥彰︱咖啡與法式餐飲顧問
「雖說是個被文學耽誤的大廚,貝涅.彼特一樣藉由廚藝的學習與經歷成就了很不一樣的人生。」──《一起帶.冷便當》作者 宜手作
「以精準的筆法呈現文學與美食的聖殿,至情至性的記載美好的年代。」──酒途旅人 黃麗如
「沒有波濤轉折、無甘無苦的人生是黑白的,替人生上色有許多種方法,本書主角的人生畫筆則是溫暖人心的料理。以色香味料理後的人生自有飽滿光彩。」──蜂蜜暨葡萄酒作家 劉永智
「對做菜充滿熱情與有趣的一本書。」──咖啡與法式餐飲顧問 蘇彥彰
國外好評
「這是一個關於人生旅途與學習,更是關於分享的故事。」 ──《ELLE》雜誌
「令人吮指回味的漫畫。」──《L’EXPRESS》雜誌
「秀色可餐的漫畫!」──LEFOODING.COM網站
「精心烹調的美味之作。」──《LES INROCKUTIBLES》雜誌
「精彩的文人自傳,揭露其出人意表的美食家身分。」──《LIBÉRATION》(解放報)
「和鬥牛犬餐廳的戈貢佐拉乳酪球一樣充滿驚喜美味。」──《LE MONDE》(世界報)
「令人垂涎!」──《PAGE DES LIBRAIRES》雜誌
「豐富精彩,充滿奇聞軼事……有如美味大鍋煮。」──《LE PARISIEN》(巴黎報)
「簡直可以一口吞下的書!」──RTL電台
「迷人又感性的美食告白。」──《TÉLÉRAMA》週報
「保證一見鍾情。」──《VERSION FÉMINA》週報
編輯推薦
(文/積木文化編輯部)
先從書名開始談起吧!原文書名「Comme un Chef」直翻是「宛如大廚」,語出自故事進行到中間,主人翁貝涅(作者本人)招待一位友人共進晚餐時,那位友人脫口而出:「Tu cuisines comme un chef !」(你根本就是大廚嘛);那時,貝涅尚未將料理視為可能的志業。這本漫畫,是法國作家貝涅.彼特(Benoit Peeters)的人生故事:出生於六○年代的公務員家庭,一路上皆被期許要成為學者文人,卻在大學時代與料理結下不解之緣。雖然,在這部漫畫裡穿梭來去的皆是響噹噹的文學家和名廚,然而還有一個元素在背景中持續流淌、將大家串接起來,那就是音樂──從收音機裡流瀉出來,在貝涅的口中哼著,由羅蘭.巴特隨興彈奏,或是酒足飯飽的一家人同聲歡唱──這些音樂透露出故事的時代背景,以及人物的心境,而中文書名《一個作家的料理練習曲》就是這樣來的。
在《一個作家的料理練習曲》裡,有曾想要成為主廚的作家,有曾想要成為畫家的主廚,有放棄了哲學投向葡萄酒懷抱的教師,半夜開計程車糊口的攝影師,有從一而終的漫畫家、高談闊論的理想家、不食人間煙火的富人,和進不了館子的窮學生……,這些人物就像不同食材一樣交互碰撞,產生出意想不到的多層次風味,雖然這是一個人的自傳,卻也牽連起眾多他人的人生故事;一但翻開書頁,就像揭開一道料理的鐘形罩,首先你看見了造型和色彩,然後你拿起餐具碰觸盤中食物,感覺到它們的質地,接著你把食物放入口裡品嘗,驚訝於原來是這種味道,隨著一口接一口,不同的體驗層層疊疊,最後你彷彿懂了些什麼,但說不出來,唯有品嘗者心中有譜,甚至臉上會有淚。
俐落清新的畫風,意有所指但又淡然的敘事風格,中國-柬埔寨裔的法國漫畫家「海月水母」(Aurelia Aurita)是能夠畫好這個故事的不二人選。這本書的畫面就如貝涅所追求的料理境界:純然、簡單但深刻的滋味,在行雲流水地往下讀時,彷彿有一陣陣帶著清新花香(或淡淡廚房油煙味)的風,若有似無地吹過,在不知不覺中留下動人伏筆。色彩,是這本漫畫的另一個要角。剛開始,你以為一下子就看到端倪:只有食物是彩色的;但到後來,偶然間,色彩也會出現在意想不到的地方,例如歡笑的眾人,一張剪報、花園,或是菜單。我努力想要找出這些色彩現身時的共同點,最後得到的結論是,在這部漫畫中,色彩會出現在人與人高度連結的時刻。或許兩位作者要告訴我們的是,人生,就像一頓大餐,只要有認真走過,無論最終走向何方,箇中滋味已足以讓人微笑不語。
序/導讀
貝涅的故事始於1958年。而從那時起,我則已經知道我的一生將會在廚房度過。
身為餐飲家族的長子,我別無選擇,4歲就戴上高高的廚師帽。即便後來我自己也選擇走上料理一途,但看著當時的照片,仍難免希望當初的我有權做決定。
電影、文學、素描、建築、繪畫、攝影、設計……,取得甜點職業證照多年後,我才開始接觸這些領域,也明白了無論是走哪條路,都必須非常勤奮,光有天分是遠遠不夠的;這和做甜點一樣。
我來自聖艾提安(Saint-Étienne),那是個一切都在近在咫尺、卻又與世隔絕的城市。
為了讓工作更有意義,我必須在當時既定成俗的傳統料理之外,創造其他展現自我的方式。這並不是在摸索風格,更不是遊戲,而是為了料理的基本:我必須激起愉悅的感受。眾人視我為狂人或藝術家,然而我自始至終是個廚師,是製造幸福的匠人。慷慨是料理中最重要的特質,廚師必須懂得付出。少了愛,盤中的料理不會有感情,貝涅也就不會寫下這篇故事。
我長大了,也老了,這本漫畫中的各個年代與時期我都經歷過。以前,廚師一點都不性感,我們隱藏自己、盡可能不引人注意,躲在圍裙後面,試圖用香皂和鬍後水掩蓋深入皮膚和頭髮的各種氣味。
如今,「主廚」爭相成為檯面上的人物,披著一身潔淨的白或深沉的黑,在螢幕裡亮相,然而離開鏡頭前,廚師的日常仍數十年如一日。輸贏得失並沒有改變,做出美味的料理永遠非易事。
廚師追求的不是被愛,而是付出愛。漫畫家「海月水母」的筆觸充分傳達了這一點──經典雋永,而且賞心悅目。
寫下這段話的同時,我想到兩個小男孩——貝涅和皮耶,兩段相仿的命運,傳達出一樣的經歷──料理與書寫,相輔相成,不可分割。
皮耶.加尼葉(Pierre Gagnaire):
法國巴黎米其林三星餐廳「Pierre Gagnaire」主廚,於2015年被評為「世界上最好的廚師」。料理風格簡代、簡單,如音樂一般細膩、溫柔,且具藝術性。其餐廳在倫敦、東京和港皆有分店。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