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血淚漁場:跨國直擊台灣遠洋漁業真相

「報導者」年度調查報導《造假.剝削.血淚漁場》兩倍擴充完整版,新增深度訪查與後續追蹤
強推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看更多

出版情報

其實一開始,沒有人想要當壞人。

2017/05/08 「其實一開始,沒有人想要當壞人。」 看稿的時候,我總是一直想起上面那句話。 從第一次在新聞上看到海上喋血案,至今已經過了好些日子。原本以為是偶發性個案,漸漸地有些人也察覺出可能不是那麼一回事,只是海洋離得好遠,船隻搖晃得船上的臉孔也難看清。 行人曾經試著接近漁業,做出了以近海漁業為主題的《討海魂》,那時主要著重在技藝與記憶的留存,船員也都是台灣人,作法與生態自成一格;而遠洋漁業位在我們手搆不及的地方,於是與海的聯繫就只能先擱置了。 記得2016年底第一次看見《報導者》的年度專題《造假‧剝削‧血淚漁場》,行人全辦公室就大為驚豔,難得在台灣看到這麼精闢的報導,動人的人物摹寫和精準的批判力道兼具,在網路上想必能有一番發酵。如果能合作成書,將這份火力延燒並推廣到更多人的眼前,那麼也許就能讓議題更加深化、漁工更快得到正常的人道待遇、遠洋漁業已經遲了的轉型腳步也能更迅捷。 很幸運的是,《報導者》也期待發展成書,於是特地重新調度工作,再度回到漁業現場採訪與整理資料,在短時間之內就擴充了超過一倍的分量,更詳細也更全面地探討過一輪。為了讓這個議題在被眾聲喧嘩埋沒前再一次被聽見,我們協調出雙方辦得到的最快時間點,把書做出來。人力物力壓縮到極點,為了品質的堅持也不會因此放鬆,讓我不禁想笑說該不會本書不只記錄了漁工與海洋的血淚,連雪莉、佑恩、宜婷和涵文這四位作者以及行人的血淚也都匯流進去了吧。而設計師啟巽也大力幫忙,讓已夠有張力的書名獨自說話,該被看見的眼淚和傷痕則不過度渲染地靜靜落下。 終於,當一切都順利到位,發稿前我坐在早已無人的辦公室裡把稿件看過最後一次,比起初看網站文章時更深沉的一拳又打入了心裡。工作效率低落而成累贅的人、怒罵毆打同儕的人、舉起致命凶器的人、濫用海洋資源的人,和把眼光從違規報告上轉開的人……他們原本都只是希望工作能完成,自己和家人能靠著一份薪水生活的普通人,但是環境、時代和產業的變遷讓他們無意或有意地遺忘與失能,然後成了被譴責的存在。《血淚漁場》多方呈現了各個環節中人們的聲音,讓讀者得以了解一切歪曲傾斜的原因,從而想到怎麼挽救危機、弭平傷痕。雖然有些人事物已經失去了,但從此起點,希望轉變能邁步前行。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台印跨國調查報導,對台灣遠洋漁業總體檢
●「報導者」年度調查報導《造假.剝削.血淚漁場》兩倍擴充完整版,新增深度訪查與後續追蹤
●從產業端的船東、集團大老闆,到孤身上船的觀察員,地毯式訪談揭露不為人知的工作內幕,並建立完整產業全貌
●照片為實地進入印尼中爪哇拍攝

在遙遠的海上,台灣漁業闖出了傲人成績:擁有的遠洋漁船數量世界第一,秋刀魚、烏賊和鮪魚等三大漁獲的捕獲量分居世界第一、三、四名,每年遠洋漁業的產值也高達438億元。

光鮮亮麗的數字養活了數萬家庭,但在背後,以最低成本追求最大發展的邏輯,早已悄悄侵蝕台灣漁業的根基。為了繼續維持榮景,壓榨和剝削是「必經」之路,不只對海洋生物窮盡捕撈,對船上的人們也必須榨乾最後一份氣力;而造假也成為「必然」之惡,漁獲報告隱蔽過多數量和保育類才能維護漁權,仲介也假造證件才能把便宜而未經訓練勞力送上漁船。

這種苟且行事的習慣不僅造成台灣漁業在國際之間惡名昭彰,屢屢被裁罰;也使得漁業從業人員的生命安全與人權面臨莫大威脅,甚至出了許多起喋血刑案;最糟糕的是,拖延不決的結果,使得台灣錯過轉型的機會,當保育觀念、產業投資和國際規定都早已改變,台灣漁業卻仍原地打轉,漸漸賠上了未來。

從一件令人心寒的漁工死亡案開始,報導者要層層剝開台灣漁業虛華的數字包裝,顯露出令人難堪的真相。事實或許讓人有些悲傷,也有些憤慨,但這份調查報導小書,在成書之前就開始推動了一些改變,無論是大眾的注目或是從業人員的警醒,都是漁業邁向重生不可或缺的力量。

名人推薦

推薦人

 

趙德胤(金馬最佳導演)

夏曼藍波安(世界島嶼的作家)

翁秀琪(報導者文化基金會董事長)

顧玉玲 (社運工作者)

廖鴻基(海洋文學作家)

李志德(資深新聞工作者)

林立青(現職監工兼寫作工)

顏寧(綠色和平海洋專案主任)

——支持真相

編輯推薦

其實一開始,沒有人想要當壞人。

看稿的時候,我總是一直想起上面那句話。

從第一次在新聞上看到海上喋血案,至今已經過了好些日子。原本以為是偶發性個案,漸漸地有些人也察覺出可能不是那麼一回事,只是海洋離得好遠,船隻搖晃得船上的臉孔也難看清。

行人曾經試著接近漁業,做出了以近海漁業為主題的《討海魂》,那時主要著重在技藝與記憶的留存,船員也都是台灣人,作法與生態自成一格;而遠洋漁業位在我們手搆不及的地方,於是與海的聯繫就只能先擱置了。

記得2016年底第一次看見《報導者》的年度專題《造假‧剝削‧血淚漁場》,行人全辦公室就大為驚豔,難得在台灣看到這麼精闢的報導,動人的人物摹寫和精準的批判力道兼具,在網路上想必能有一番發酵。如果能合作成書,將這份火力延燒並推廣到更多人的眼前,那麼也許就能讓議題更加深化、漁工更快得到正常的人道待遇、遠洋漁業已經遲了的轉型腳步也能更迅捷。

很幸運的是,《報導者》也期待發展成書,於是特地重新調度工作,再度回到漁業現場採訪與整理資料,在短時間之內就擴充了超過一倍的分量,更詳細也更全面地探討過一輪。為了讓這個議題在被眾聲喧嘩埋沒前再一次被聽見,我們協調出雙方辦得到的最快時間點,把書做出來。人力物力壓縮到極點,為了品質的堅持也不會因此放鬆,讓我不禁想笑說該不會本書不只記錄了漁工與海洋的血淚,連雪莉、佑恩、宜婷和涵文這四位作者以及行人的血淚也都匯流進去了吧。而設計師啟巽也大力幫忙,讓已夠有張力的書名獨自說話,該被看見的眼淚和傷痕則不過度渲染地靜靜落下。

終於,當一切都順利到位,發稿前我坐在早已無人的辦公室裡把稿件看過最後一次,比起初看網站文章時更深沉的一拳又打入了心裡。工作效率低落而成累贅的人、怒罵毆打同儕的人、舉起致命凶器的人、濫用海洋資源的人,和把眼光從違規報告上轉開的人……他們原本都只是希望工作能完成,自己和家人能靠著一份薪水生活的普通人,但是環境、時代和產業的變遷讓他們無意或有意地遺忘與失能,然後成了被譴責的存在。《血淚漁場》多方呈現了各個環節中人們的聲音,讓讀者得以了解一切歪曲傾斜的原因,從而想到怎麼挽救危機、弭平傷痕。雖然有些人事物已經失去了,但從此起點,希望轉變能邁步前行。

文/行人文化編輯部

作者

李雪莉

《報導者》總主筆、台大新聞所兼任助理教授。入行十七年,曾任《天下雜誌》副總編輯、影視中心總製作人,駐點過北京,獲過國內外獎項。加拿大McGill大學Sauvé Scholar、香港中文大學中國研究中心訪問學者。
以記者為終身志業。

林佑恩

《報導者》攝影記者。倫敦大學金匠學院攝影與城市文化碩士。獲二〇一六台灣新聞攝影大賽肖像優選與系列照片優選、以《亞洲森林浩劫──誰讓地球禿了頭》入圍二〇一六年曾虛白新聞獎。
希望能夠一直拍下去,用影像說更多故事。

蔣宜婷

《報導者》記者。曾為獨立媒體《新聞e論壇》、《焦點事件》記者。畢業於政大公行系,台大新聞所。二〇一六年以新聞遊戲《急診人生》、《新屋大火週年調查報導》入圍卓越新聞獎。
目前不打算做其他工作。

鄭涵文

《報導者》記者。曾任《聯合報》醫藥記者。畢業於台大外文系、政大新聞所。二〇一六年以《看見高雄土地傷痕》調查報導獲卓越新聞獎。
著迷於資訊圖表,不明所以地和醫藥、海洋及廢棄物特有緣分。

目錄

前言 重訪奴役之路

第一部 漁工血淚
I:一名印尼漁工之死
II:牛頭與他的「商品」
III:夢的彼岸
IV:通往大海的村子

第二部 海上王國
V:福爾摩沙的沈默艦隊
VI:觀察員之怒與悲  
VII:與海搏生死的人
阿美族船長討海記
漁撈長半世紀的討海心聲
被遺忘在索馬利亞的輪機長
VIII:困港的遠洋漁業

第三部 後話
VIIII:因為共生,所以追求真相與改變
X:跨國調查報導的想像與過程

試閱


牛頭與他的「商品」

憑著朋友的記憶,我們到了Wadina住的漁村。位在印尼中爪哇直葛市(Tegal)北岸、鄰爪哇海的村子,像長年浸在海裡,被撈起來曬乾,散發著腥腥鹹鹹的味道。

這是個男人缺席的村子。Wadina的丈夫做了一輩子的漁民,前陣子過世,他們的三個兒子從小跟著父親在鄰海捕魚。父親的船至今還繫在泊船處,太久沒用,引擎都給人「借走」了,而男孩們早已往更遠的大海去。

掙一個足夠翻身、遙遠的夢。

再也等不到的兒子

眼裡能見的海,或是更遠的大海,都是Wadina想像不到的地方。她每天騎著貸款來的機車在漁港跟市場間批貨、販賣燻烤過的魚乾,運氣好時,一天賺兩百元台幣,收入微薄,勉強打平一家人開銷。

「我有去過台灣。」在村裡見著的幾個男人,都對我們說上幾句不流利的台語,而這是最常講的一句。其他多是零星的單詞,像是「前鎮」、「東港」、「兩年」,前兩者是台灣兩大遠洋漁船港口,後者是他們的合約期。

這個五千人居住的漁村,八成以上的男人跑過台灣漁船。七○年代左右,日本人來這招募船員,但不知道從何時開始,人們都來台灣工作。根據當地團體印尼漁民協會(Indonesia Fisherman Association)統計,二十多萬人居住的直葛市,一年就有五千多名漁工來台灣工作,「這是全印尼輸出最多漁工到台灣的地方,」執行長Jamaluddin告訴我們。

台灣人認識的印尼,從不包括這個漁村,但村民們對世界的美好想像,一定有台灣。

新式平房沾著鄰人欽羨的目光,去台灣跑過船的男人,存幾年錢,把家翻修了,外牆鋪起花俏磁磚,寬敞而氣派。「台灣有很多有錢人、很多大樓,所有東西都很豪華,有很多很多快樂的事情。如果你去台灣,你會過得更快樂。」Wadina的女兒Nova說。

她們的一派天真樂觀,卻換回悲劇結尾的故事。Wadina的大兒子Visa Susanto已經六年沒有回家了。Visa是二○一三年特宏興案的主嫌,這艘從宜蘭蘇澳到南太平洋捕鮪魚的小型鮪延繩釣船,出海半年後,Visa及其他五名漁工,因為不堪船長虐待,反擊並殺害船長。Visa被台灣法院判處二十八年的刑期,目前仍在台北監獄服刑。

Wadina小心翼翼抱著手邊僅有的Visa照片。手機相機畫素差,照片裡Visa的臉孔失焦、模糊不清,恍惚間又像個陌生人。Wadina不知道,從小乖巧、顧家的Visa,為什麼會做出這樣的事來。

不過Visa並非個案,根據農委會漁業署統計,近十年來,台灣就有二十三起外籍漁工犯下的海上喋血案件。遠洋漁船開出去,就是隔絕又險峻的大海,狹小船艙成了這些漁工搖晃晃的海牢,離岸上的牢其實不遠。

為剝削開大門的「境外聘僱」

台灣遠洋漁業有著輝煌的紀錄:年產值新台幣四百三十八億元,擁有全球最多的遠洋漁船。但撐起整個產業的基層漁工,卻是長期被犧牲的一群人。

一九九五年行政院主計處針對當年「台灣地區農林漁牧業調查」所做的研究,揭示了台灣漁業的勞動困境:勞動供給缺乏、所得偏低。其中又以僱員比例最高的遠洋漁業,需求最為殷切。陸上工作薪資調高,加上漁船環境艱苦,遠洋船員一波波從澎湖、小琉球的漁民,到一九八○年代的原住民船員,他們都漸漸回到岸上,討海人少了。

因低薪所致的「缺工」,政府決定用更低廉的外籍勞力來解決。一九七六年,農委會在業者要求下,准許台灣漁船在國外港口僱用外籍漁工。這些漁工因為工作場域在海上以及其他國家的港口,不在台灣境內,市場上於是以遠低於台灣國內的價格聘僱,便宜的中國船員在九○年代成為一時首選。

但輸出國很清楚,勞力剝削是種慢性傷害。二○○二年中國禁止漁工輸出台灣,原因無他:薪水太低、充滿漏洞的合約、船員安置及勞動條件差勁。

再次面臨缺工,農委會於是用盡方法獎勵漁船僱用其他外籍漁工,開啟了「境外聘僱辦法」。雖然目前無論是遠洋或沿近海漁船都可僱用外籍漁工,但遠洋漁船的「境外聘僱」從此與沿近海漁船「境內聘僱」分成兩軌,薪資差異大,更由不同主管機關管轄。

沿近海「境內聘僱」的外籍漁工、廠工,和本國勞工一樣,都受勞動部的《勞動基準法》保障,基本薪資為兩萬零八元台幣,但一名境外聘僱印尼菜鳥漁工,月薪是九千元台幣。二十年前台灣船員的薪水,至少有一萬六千元台幣。

同為勞工,走「境外聘僱」的外籍漁工,卻不為勞動部管理,不受《勞基法》保障,他們沒有勞健保,一切交由市場決定。

政府開了境外聘僱大門,讓遠洋漁業開始豢養一群無限下探低價人力的台灣仲介。他們在亞洲行走,從中國往北到北韓,往南踏足印尼、泰國、柬埔寨,就為了找能吃苦、聽話、廉價的漁工。

畢竟簽下合約,一抵就是漁工兩年的自由。漁船上的苦,岸上的人難以想像,有時海只是海,四望無船,等待魚群成了窒息的折騰;漁獲多的時候,漁工又時常連著一個禮拜,每天只睡兩小時,累到不行,甚至有人選擇跳船。漁工猝死落海、船被另一艘漁船撞沉而受困他國,都時有所聞。

仲介不停歇地競逐低價。遠洋漁船上,不同國籍的漁工有不同的「國際行情」,從事仲介的印尼華僑W小姐說,近期越南籍漁工減少,除了逃跑率高,另一原因就是越南政府將漁工底薪調為一萬兩千元,經過仲介報價,又變成一萬五千元,薪水調漲,船老闆便稱負擔不起。

這幾年遠洋漁船成本的確增加,競爭也更為激烈,船老闆砸重本與太平洋島國買捕撈權,也付出昂貴的油錢,但講到提高漁工薪資,不時會聽到這類答案:「把遠洋漁船,調到跟國內近海的薪水一樣、《勞基法》基本薪資,我們遠洋漁業全部死光光。」

於是,當年輕、順服,耐寒且適應艱苦環境的北韓漁工,因為北韓遭受聯合國制裁、不得輸入後,仲介便及時在印尼找到同樣令人滿意的勞力,這些漁工樂觀、溫順,而且價格最低。

根據漁業署統計資料,境外聘僱的人數年年增加,十年內成長三倍。二○一五年,就有一萬四千六百二十七位外籍漁工,透過境外聘僱在台灣遠洋船工作。其中一半以上漁工,便來自印尼。

但印尼漁工也成了多數喋血案的主角。Visa是特宏興號的資深漁工,二○○久年開始替被殺害的船長工作,他跟多數人一樣,不到二十歲,年紀輕輕就上船。第二趟出海時他告訴母親,存一筆錢,回來要跟女友結婚。雖然法院認定殺機來自船長暴力管教,但Visa自己也不知道,心心念念要回家,怎麼會犯了如此嚴重的錯誤。

從漁工身上賺回來

有些故事,可以明確摸到釀成錯誤的線頭,但這群漁工的悲劇,卻是一團纏捲的線,藏著兩地緊密的剝削體系。為了瞭解系統如何運作,《報導者》與印尼調查媒體《Tempo Magazine》,兩組團隊多次前往雅加達、中爪哇直葛市、台灣前鎮、東港、小琉球、基隆等地,進行採訪調查,同時交叉比對官方與仲介資料,勾勒出漁工被剝削的全貌。

在這個體系裡,我們發現,船老闆與一名漁工間,一隔就是三層仲介者,他們緊密分工,舖好一條輸送漁工上台灣漁船的途徑。保障暢通的承諾,是每個角色都能從中圖利。

最先與漁工接觸的掮客稱為牛頭(Sponsor),他們在村莊裡閒晃、四處拉人上船,透過他們,沒有跑船經驗、人脈關係,不具備相關知識,也不知道怎麼準備出國資料的印尼男人,得到了一個脫貧翻身的機會。這些牛頭通常不需花言巧語,只要轉述鄰里間的成功案例,再跟漁工掛保證,「去台灣可以賺很多錢」,就能得到信任。

一名牛頭Ade說,他向仲介所介紹一名漁工賺三百元台幣,一個月可以介紹十人,「現在(台灣)需求越來越高,(漁工)有沒有經驗都可以。」

直葛地區一間中型的仲介所PT.BAHARI與不少牛頭合作,Ade是其中一人。該仲介所百分之八十五的漁工派送到台灣,一個月約兩百多名。PT.BAHARI與台灣仲介簽約,負責招募漁工,處理相關文件。

但台灣仲介下單來得又兇又急,接單的印尼仲介為了招募更多漁工、賺取利潤,必須行賄打通印尼各政府部門。仲介W小姐說,只有靠關係、多付錢給中間人,證件才能在一、兩個禮拜出來,否則就要等上好幾個月。PT.BAHARI的執行長AgusRiyanto也向我們透露,他們處理的所有文件,只有護照不能造假。

印尼總統佐科威(Jokowi)二○一六年十月突擊印尼交通部,當場以收賄為由逮捕六名官員。其中一項重要發現,就是由印尼交通部認證的船員證,近百本都是同一組船員號碼。

對仲介跟船老闆來說,賭上高風險,這筆生意得帶來更好的利潤。這一層一層,都得從漁工身上要回來。

PT.BAHARI的執行長AgusRiyanto說,他們獲利不高,每派一個漁工,台灣仲介給他們兩千五百五十元作為招聘費。但從《報導者》取得另一家印尼仲介與台灣仲介的合作備忘錄中,可以知道行情不僅於此,其招聘費為一萬五千元,是菜鳥漁工近兩個月的薪水。

仲介W小姐則不願透露她抽取多少佣金。與她合作的牛頭,每介紹一個漁工,至少要費用一千元,「這已經是最便宜的,」她說,Ade報給我們的行情是錯誤的,一般牛頭費都要三千到六千元,而這些最後都要台灣仲介承擔。如果牛頭費用太高,她最後也是扣船員薪水。


使人為奴的現代化契約

一名菜鳥漁工能拿到的薪水,往往比談定的九千元台幣來得更少。

上船兩年,除了攤抵仲介辦理證件的費用,還需扣除七至九個月的押金,漁工們前幾個月實領的月薪可能只有一千五百元台幣。高達三萬元的押金,漁工需完成合約才能領回,但漁工流動率高,仲介W小姐說,船長可以任意更換漁工。根據我們所得到的合約內容,上頭寫下「漁工需絕對服從船長命令,若違規,即能遣返」的嚴格字句。

《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二○一五年調查報導揭發東南亞漁工被虐、關進牢籠。台灣版的血汗海鮮看似文明也高明,是讓所有苛扣、奴役、不平等都出於自願。

《報導者》透過台灣漁工團體、印尼仲介及印尼當地團體取得多份漁工合約,翻譯後發現,合約條文裡還苛扣漁工薪資,更有處罰條款。

「若工作後船長發現本人無法工作,本人願意無反抗地回國。」

「我充分瞭解,當公司或船長叫我做事或工作,不管那些是否為船員的工作,我隨時可以上任。」

「船主在以下狀況下有權利解約,並從本人薪水扣除回國費用:

a. 在工作期間內被發現有肺結核、愛滋病、心臟病、癲癇、神經疾病、或傳染病
b. 不良的行為、壞行為
c. 違反中華民國台灣所規範的正常行為
d. 不執行船長的指令以及違反船上的規則
e. 喝酒鬧事、吸毒、打架
f. 無故逃離離開船」

漁工一旦遭解約、遣返回國,押金一扣,可能什麼錢都領不到,還要自己付回程機票,最後一身負債,甚至連帶處罰家人。

「我充分瞭解我在國外如果逃跑、偷懶、要求返國或是因犯錯被遣返回國,印尼仲介公司有權利要求我的家人繳交罰款和其他費用(如:罰款、機票、交通費),如果我的家人不願意支付,根據法律,印尼仲介公司可以控告我的家人,我的家人最高必須支付一千美元給印尼仲介公司。」

上述的合約內容,身為主管機關的漁業署,毫無掌握。

漁業署要求漁船船主需與船員協議,簽訂合約。該合約從漁業署網站下載,除了薪水欄可以自由填寫外,其他契約內容都不可擅自變動。換句話說,上述的所有內容都不該出現。政府所擬的定型化契約,僅要求漁工「服從船長的合理指揮督導」,並沒有任何關於保證金扣款、處罰家屬的約定。

但業主實際執行的不是這份官方合約,而是另一份由印尼仲介發出、台灣仲介留存的合約。由於多數漁工教育程度不高,僅有國中小學歷,印尼仲介在漁工出發前一刻才給漁工簽署,他們來不及對內容深究,就趕著簽名上船,大部分漁工甚至連合約影本都沒拿到。

二○一六年十月,監察院因一起印尼境外聘僱漁工死亡的案件,對漁業署提出糾正案,該案諸多疑點之一,便是該漁工有兩份內容截然不同的合約。

漁業署副署長黃鴻燕接受《報導者》專訪時指出:「兩份合約是完全不可思議。漁工和仲介簽這樣的合約是私下行為,不該是政府責任,仲介商在搞鬼嘛,一方面給我(政府)定型化合約,一方面跟漁工簽不同的合約。」

暗地裡額外簽下的不平等契約,漁業署認為漁工與印尼仲介簽訂的契約並非我國能管轄範圍,況且,這是個案不是常態。

但經《報導者》走訪以及取得的多份合約,發現這已行之有年,而且陷漁工於危險境地。教育程度不高的漁工經常只有五分鐘閱讀,有時甚至沒看過合約,由仲介代為簽名;他們未充分理解自己走的是沒有保障的境外聘僱軌道、可能遭遇遠洋漁船上頭的惡劣環境。他們在多層的仲介裡「被走私」進漁工的銷售通路裡。對於這些,漁業署毫無掌握。

即使不少受訪的船老闆說,船開出去,要賺錢,就不能虧待漁工,但沒有人能夠保證上萬名外籍漁工,簽下的是一份被合理對待的合約,還是一筆漂流兩年的賣身契?(節錄)

文/蔣宜婷
共同採訪/李雪莉、鄭涵文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9445139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196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相關商品

全選
※ 出版日十年以上商品需另下訂,調貨時間較長,無法與一般商品合併結帳,敬請見諒。
看更多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3 出貨 參考庫存量:1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