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小時讀通基礎機械設計【新裝版】
機械設計=科學的思考+組合元件的技術!內容簡介
機械系、機械工程系、電機系
成為工程師的第一步!
機械設計=科學的思考+組合元件的技術!
如何利用物理原理,
結合電子、材料的知識,
設計出會動的機械?
工程師必備能力!
從機構、結構、材料、元件,到迴路的設計!
簡單將機械分為會動的機構,以及不會動的結構。利用運動原理,綜合去思考材料強度與特性、機械的結構組成,認識各種元件的功能,並學習以電子迴路控制機械動作!
融合力學、材料力學、數位電路,介紹各種機械零件與設計要點,最全面的機械設計入門書!解決機械製造的疑難雜症!
國立台灣大學機械系副教授 劉霆 審訂
目錄
序..............................................................4
第1章 設計開始...9
1 關於設計...10
設計是以科學方式思考,以技術方式組合而成的...10
數位製作的浪潮正蜂擁而至...11
新生指導...14
2 機構設計...15
3 結構設計...16
4 材料設計...17
5 元件設計...18
機械元件...18
電子零件...19
6 迴路設計...20
專欄1 機械設計是科學嗎?...22
第2章 機構設計...23
1 機械運動...24
機械元件...24
運動的傳達...28
運動的變換...29
2 機構設計...31
將旋轉運動變換為往復運動的機構...31
設計課題1...31
往復滑塊曲柄機構的設計與製作...37
將旋轉運動變換為搖擺運動的機構...41
設計課題2...41
曲柄搖桿機構的設計與製作...47
3 各式各樣的機構...50
快回機構...50
蘇格蘭軛機構...50
日內瓦機構...51
司羅兩氏機構(Scott-Russell) ...51
泰奧楊森機構...52
第3章 結構設計...55
1 作用於材料的力...56
拉伸力...56
壓縮力...59
剪斷力...61
彎曲力...62
2 結構設計...64
材料應力-應變曲線圖...64
設計課題3...66
作用於樑的彎曲扭矩...69
截面係數與彎曲應力...71
探討改變秤方向時所施加的力...72
研討問題...74
關於應力集中...76
破壞力學...78
3結構的方法...80
作成三角形的結構...80
使應力不集中...82
椅子的設計...83
第4章 材料設計...85
1 材料性質...86
機械性質...86
電磁性質...96
2 金屬材料...98
鋼鐵材料...98
鋁材料...107
銅材料...111
鈦材料...114
3 塑膠材料...115
關於塑膠材料...115
塑膠材料的種類...115
複合材料...117
4 陶瓷材料...119
關於陶瓷材料...119
陶瓷材料的種類...119
專欄2 結構設計與材料設計...122
第5章 元件設計...123
1 機械元件...124
螺絲...124
齒輪...132
計算問題...140
皮帶與鏈條...141
軸承...144
聯軸器...149
彈簧...152
空氣壓縮機...155
2 電/電子零件...159
電阻...159
電容...161
線圈...162
二極體...163
電晶體...165
開關...167
感應器...170
馬達...172
螺線管(Solenoid) ...176
第6章 迴路設計...177
1 電的基本定律...178
歐姆定律...178
基爾霍夫定律...180
2 邏輯迴路...182
邏輯迴路的基礎... 182
邏輯運算...186
數位IC...188
半加法器...191
全加法器...192
3 序列控制...194
關於序列控制...194
序列圖與階梯圖...196
研討...202
4 反饋控制...204
關於反饋控制...204
控制系統的回應...206
PID控制...210
後記...215
索引...218
序/導讀
序
現在,世界正面臨著巨變,物品製造將在未來產生巨大轉變。截至目前為止,一般人所使用的物品,多是工廠大量生產的製品。然而,近年來「自造者與創客(Maker)」不斷增加,他們不屬於大企業,而是以個人為單位來製造物品。由個人或少數人創建的公司,不必使用成本很高的模具,即可藉由3D列印等方式,建立只接數百張或數千張訂單的一人工廠。即使只由一個人設計,也有辦法找到能夠實現這個創意的夥伴,並大量生產。
以前就有自己製作物品的人, 以 “Do it yourself ” 為口號;但這幾年流行的想法是 “Do it with others”,意指不是自己獨力做出物品,而是與同伴一起,共享製作技術。
近年來,國際上出現一個稱作「Fablab」的全民工坊,在網路上蔓延開來。那裡提供多樣化的工作機械,包含數位與類比的機械,讓人們能夠製造各式各樣的物品。這種數位製造實驗室所推行的不只是物品製造,聚集於此的人也不只是消費者,而是想自行生產物品的生活玩家。這裡形成了人們可以自行製造物品,在使用的過程中不斷改良,甚至自己修復物品的文化。
由 Fablab 的使用人數增加情形來看,物品製造與設計的過程可能會產生本質上的革新。
還沒有獨力完成過物品製造的人,若想從頭開始學習物品製造,將會遇到許多困難。應該有不少人煩惱著:「在哪裡學物品製造比較好?」
二○○八年我委託日本出版社出版《從基礎學機械工程》,很感謝它能再版。而本書乃延續前本著作,匯集了物品製造的基礎知識,希望對物品製造領域做出實際的貢獻。本書本著 “Do it with others” 的精神,希望能提供想從事物品製造的人協助,也希望各位讀者能充分運用本書。
本書是以虛構的大學「物品製造工科大學」(Monozukuri Institute of Technology)為背景,故事的主角為大學二年級的機械男和電子女,如同他們的名字,他們一個主修機械,一個主修電子。但他們都有輔修,機械男的輔修為電子,電子女的輔修為機械。本書故意安排這樣交錯的學習背景,讓這兩位學生不只是努力去掌握相關知識與技術,也想要與對方一起學習。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