飛機的構造與飛行原理(全彩修訂版)
內容簡介
	許多人都欣賞噴射客機在藍天中優雅飛行的樣子,
	然而,重達好幾百噸的飛機是如何在天空中飛行的呢?
	
	◎民航機為什麼不能在空中翻轉?
	◎噴射引擎是什麼樣的結構?
	◎超音速客機的障礙是什麼?
	◎緊急事故發生時的應變措施為何?
	◎降落需要多長的距離?
	◎如何在嚴寒又低壓的高空中保持機身完整?
	
	從飛機最基本的飛行原理、引擎與機身的結構、力學與飛行角度的影響、升力與阻力之間的關係,到通訊設備以及操縱舵面的結構等,以容易理解的實例、淺顯易懂的圖解方式,透過實際的公式計算,徹底解開隱藏在飛機中的飛行祕密。
	
	本書特色
	
	1、了解關於飛機你想知道的一切!重達百噸的飛機如何飛行、噴射發動機如何運作、飛機在高空極寒低壓下如何保持穩定等,本書使用大量插圖,以容易理解的實例,從基礎開始解釋飛機的運作原理。不只是飛機的飛行力學、客機的種類、飛機的各個構造與功能、飛行系統與引擎、飛行狀況的應對,到安全機制的解密,解答關於飛機你想知道的各種問題。
	2、作者是著名航空解說家,以實際參與過航線任務的角度,解說飛機構造、性能及飛航等,希望能以容易理解的方式將關於飛機的一切傳達給讀者。
目錄
	序  重拾對於飛機的旺盛求知欲
	
	第1章  何謂噴射客機?
	1-01 仙女的羽衣與伊卡洛斯的翅膀
	1-02 鳥為什麼能在天空中飛翔?
	1-03 雞為什麼不會飛?
	1-04 企鵝也會「飛」!
	1-05 世界上第一位飛上天的人是誰?
	1-06 升力不只有飛翔的能力而已
	1-07 最適合飛機飛行的高度在平流層
	1-08 國際標準大氣是大氣的「標準」
	1-09 空氣驚人的力量!
	1-10 機翼承受從空氣而來的反作用力
	1-11 升力與阻力的公式
	1-12 飛機在飛行當中的力量關係為何?
	1-13 飛機是如何往前飛行的呢?
	1-14 飛機需要多大的力量才能飛行?
	專欄1 美麗又危險的平流層
	
	第2章  噴射客機的種類
	2-01 航空器和飛機之間的差異
	2-02 民航機為什麼不能在空中翻轉呢?
	2-03 飛機各個構造的作用
	2-04 機翼形狀五花八門的原因
	2-05 如果利用音速飛行就會產生震波!
	2-06 現在之所以會沒有超音速客機的原因
	2-07 在客機之中沒有單引擎飛機的理由
	2-08 螺旋槳飛機和噴射機的差別
	2-09 馬力與推力的差別
	專欄2 飛機不是以正北為基準而是以磁北為基準
	
	第3章  為了翱翔天際的必備系統
	3-01 飛機上的駕駛艙是什麼模樣?
	3-02 飛機飛行的三個方向
	3-03 操縱桿與飛機動作的關係
	3-04 掌控飛機飛行狀態的飛行儀器
	3-05 飛機要如何確定自己的位置呢?
	3-06 不斷進化的自動駕駛
	3-07 如何測量飛機的飛行速度?
	3-08 飛機飛行的高度為何?
	3-09 著陸系統的構造
	3-10 安全著陸的必備裝置
	3-11 在飛機起降時發揮作用的襟翼
	3-12 用油壓裝置遠端操控舵面的方式
	3-13 冷氣與加壓之間的關係
	3-14 輔助動力系統的功能
	3-15 保護飛機的各式防覆冰系統
	3-16 將空氣的力量用到極限
	3-17 輔助飛行的各種通訊設備
	3-18 如何供給飛機所需的電力?
	3-19 飛機的燃料槽在哪裡?
	專欄3 黑夜和月夜差很大!
	
	第4章  噴射引擎是什麼?
	4-01 何謂燃氣渦輪引擎?
	4-02 噴射引擎的登場
	4-03 噴射引擎的推力是什麼?
	4-04 能有效率地產生動能的方法是?
	4-05 逐漸成為主流的渦輪扇葉引擎
	4-06 扇葉的功用是?
	4-07 扇葉的轉動數大概是多少?
	4-08 引擎的動力產量為何?
	4-09 用手操控的飛機加速器
	4-10 如何增加輸出功率?
	4-11 什麼是引擎的反向噴射?
	4-12 噴射引擎的飛行儀器有哪些?
	4-13 掌控推力大小的飛行儀器
	4-14 啟動引擎的方法
	4-15 引擎產生的四種力量
	專欄4 什麼是飛機的「Check List」(檢查表)
	
	第5章  噴射客機的航行狀況
	5-01 飛機運作之前哨站
	5-02 飛機起飛前的準備情形
	5-03 飛機的飛行計畫是什麼?
	5-04 由精密的計算算出飛機能搭載的燃料量
	5-05 出發和抵達目的的時間是怎麼算出來的?
	5-06 為什麼要點亮紅色的燈光呢?
	5-07 飛機利用各種推力在天空中飛行
	5-08 飛機的起飛速度有多快?
	5-09 飛機需要多長的距離才能起飛?
	5-10 飛機起飛時才會使用到的襟翼的祕密
	5-11 飛機不是靠升力提高高度的!
	5-12 飛機是利用什麼來提升高度的呢?
	5-13 客機能夠飛多高?
	5-14 儀器的速度與空氣的速度
	5-15 對地速度是由風速來計算
	5-16 稍微有點恐怖的馬赫世界
	5-17 正確測量飛行高度的方法
	5-18 如何決定巡航高度?
	5-19 巡航的主流是「經濟巡航」
	5-20 飛機用多大的力量巡航呢?
	5-21 如果飛機重量愈重下降的速度會愈慢嗎?
	5-22 何謂飛機下降中的閒置力?
	5-23 加壓不是指把壓力增加到1大氣壓
	5-24 飛機在盤旋時重量最重!
	5-25 即使在濃霧中飛機還能找到跑道的原因
	5-26 客機的降落距離大概是多少?
	專欄5 各種種類的簡報類型
	
	第6章  噴射客機的安全政策
	6-01 在飛機上為什麼要關閉行動電話?
	6-02 中止啟動的引擎時
	6-03 如果起飛時引擎故障怎麼辦?
	6-04 在起飛時一定要將桌子歸位的原因
	6-05 緊急時可以排出燃料減輕機身重量
	6-06 引擎故障的代表事例為何?
	6-07 保護機身的各式防火措施
	6-08 不可或缺的防雪、防冰策略
	6-09 如果機艙內急速減壓該怎麼辦?
	6-10 該前進還是該回頭?由時間決定
	6-11 即使在太平洋正中央也不會迷路!
	6-12 在太平洋正中央發生危機!
	6-13 防止衝撞發生的策略是?
	6-14 降落與否的判斷基準
	6-15 保障飛行安全的「CRM」
	6-16 飛航組員的危機處理訓練「LOFT」
	6-17 定期檢查才是確保安全的良方
序/導讀
	作者序
	
	重拾對於飛機的旺盛求知欲
	
	「民航機可以在空中翻轉嗎?」「噴射引擎是如何出力的?」「從飛機看窗外明明都是雲霧,為什麼還有辦法降落呢?」「為什麼在起飛和降落時,必須把椅背豎直和桌子歸位呢?」……在搭乘飛機的同時,你是不是也會有這樣的疑惑呢?要不要和我們一起動動腦,想一下這些看似單純問題的解答呢?
	在孩提時,我們常常會追著大人問「為什麼?為什麼?」問得大人暈頭轉向,但在我們慢慢長大之後,卻不知不覺地也漸漸遺忘了當時旺盛的求知欲。本書將以這些已被遺忘的「為什麼?為什麼?」為基礎,解答關於飛機的種種問題。
	為了解答這些疑問,本書將以底下幾項為重點進行解說:
	˙即使犧牲嚴密性,也要讓大家能夠用感受的方式理解。
	˙為了以「百聞不如一見」的方式學習,將以圖解方式說明。
	˙不只提供計算公式,更讓大家藉由實際的數值了解狀況。
	˙讓大家從身邊的例子開始思考。
	首先在第1章中,將提出升力和浮力的差別,並且以為什麼會產生升力的原因為研究題材。關於升力的發生原因有很多種說法,但在本書中將單純地把升力當作是空氣的反作用力來進行解說。我會想這麼做的原因,是因為比起大量地堆疊專業術語,如果能讓大家用直覺的方式來理解相關的問題更顯重要。
	第2章將會提到飛行器和飛機的差異,以及調查沒有單引擎飛機的理由等。此外,在本章中探討音速和飛機的關係也是其中相當重要的題目之一。
	第3章則進一步說明飛機的構造及系統。為什麼說是飛機的系統呢?這是因為飛機裡有相當多裝置都是有系統地相互連接,才使得飛機能夠在天空中飛行。這個為了使飛機能夠飛上天的系統,只要有一個裝置故障就會連帶影響整體運作,所以每個裝置都有好幾層的備用模式。雖然說了解這些備用模式的架構也是相當有趣,但在此,主要還是將重點放在設置這些備用模式的理念上。
	接著,在第4章將從噴射引擎是如何發出動力的、它的大小大概是如何來進行解說,並盡可能地用接近實際數值的東西來做運算,讓大家能夠感受到它力量的大小。
	第5章則從有在空中航行經驗的人的觀點,講解有關飛機運行的相關話題。在飛機實際飛行中,了解實際數值也是很重要的。因此,為了讓大家能夠實際體會到飛機在飛行時的力量關係,在本書中不單單只提出公式,而是利用實際數值將其力量關係運算出來,讓大家理解飛行時各自不同的力量大小。
	第6章的主要內容是針對飛機的安全對策進行說明。每架飛機都有根據最糟情況所設置的緊急系統,才能安心地在天空航行著。因此,在搭飛機時總有很多注意事項,或許大家會覺得搭飛機比搭其他交通工具還要麻煩,但是從風險管理的觀點來看,這些規定都是相當重要的。
	當你讀完本書,下次再搭飛機時,如果能想起本書的內容並發出「原來如此!」的共鳴,那就是本書達成目的了。
	飛機的工作就是在天空中飛行,為了安全且確實地實踐這份工作,需要相當多的事前準備。包括調查準備事項,以及探討其成因,其實都相當有趣。我衷心期盼這本書能夠成為各位讀者愛上飛機、並進而思考飛機大小事的起點。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