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美食壹之選
壹週刊記者多年全台特搜精彩美食報導總集結!--修訂版內容簡介
修訂版
本書是壹週刊多年精彩美食報導總集結,由一批專業「美食特搜員」上山下海全台跑透透,把所有寶島美味,全都「打包」在一起,書裡沒有高不可攀的價位,不擺美食高姿態,由壹週刊美食及旅樂記者鄭重推荐175種讓人吃了會上癮的台灣好滋味,全台特搜78家經典小吃、64攤夜市美味推荐,還有正港海味餐廳以及食不厭精高招傳授,讓人在不景氣寒流中,重新發現生活之美好。
全書分四大單元
小吃傳香
台北橋滷肉香、老圓環美味續攤、雙連台味小吃、眷村家常菜、彰化、北斗肉圓爭香、鹿港古早味、赤崁樓古都美食、港都鹽埕老味道…這些味道為人留住最美的記憶,是寶島魅力之所在。
Fun夜市
寧夏、華西街、士林、師大、基隆、南機場、逢甲等七大夜市精彩小吃總集,還有各大夜市獨門小吃特搜,聲光效果十足的夜市,為台灣夜生活展開出親切又精彩的一頁。
就愛海鮮
行家帶路到王功摸蛤啖蚵、東石&布袋嚐蚵香鮮食、拜訪台南虱目魚故鄉、大啖噴香土魠魚羹,還有海鮮獨門菜及正港海味推荐,吃過才知道海裡鮮滋味這麼多!
食不厭精
炸豬排的美味秘密、尋找花東夢幻雞、香味會竄腦的大肥鵝.、打敗寒流的美味薑母鴨、人氣超旺不敗滷味店家….,美食挑剔客必讀的食不厭精絕招。
書裡推荐的泰半是親切且價格實惠又有特色的小吃店家,還有一般人遺忘或不知道的地道美食。
本書是壹週刊多年精彩美食報導總集結,由一批專業「美食特搜員」上山下海全台跑透透,把所有寶島美味,全都「打包」在一起,書裡沒有高不可攀的價位,不擺美食高姿態,由壹週刊美食及旅樂記者鄭重推荐175種讓人吃了會上癮的台灣好滋味,全台特搜78家經典小吃、64攤夜市美味推荐,還有正港海味餐廳以及食不厭精高招傳授,讓人在不景氣寒流中,重新發現生活之美好。
全書分四大單元
小吃傳香
台北橋滷肉香、老圓環美味續攤、雙連台味小吃、眷村家常菜、彰化、北斗肉圓爭香、鹿港古早味、赤崁樓古都美食、港都鹽埕老味道…這些味道為人留住最美的記憶,是寶島魅力之所在。
Fun夜市
寧夏、華西街、士林、師大、基隆、南機場、逢甲等七大夜市精彩小吃總集,還有各大夜市獨門小吃特搜,聲光效果十足的夜市,為台灣夜生活展開出親切又精彩的一頁。
就愛海鮮
行家帶路到王功摸蛤啖蚵、東石&布袋嚐蚵香鮮食、拜訪台南虱目魚故鄉、大啖噴香土魠魚羹,還有海鮮獨門菜及正港海味推荐,吃過才知道海裡鮮滋味這麼多!
食不厭精
炸豬排的美味秘密、尋找花東夢幻雞、香味會竄腦的大肥鵝.、打敗寒流的美味薑母鴨、人氣超旺不敗滷味店家….,美食挑剔客必讀的食不厭精絕招。
書裡推荐的泰半是親切且價格實惠又有特色的小吃店家,還有一般人遺忘或不知道的地道美食。
目錄
小吃傳香
Fun夜市
就愛海鮮
食不厭精
美食全蒐索
夜市全蒐索
Fun夜市
就愛海鮮
食不厭精
美食全蒐索
夜市全蒐索
試閱
內容文摘
聖巴索大教堂為俄羅斯的頂尖建築,融合了西洋建築的潮流和俄羅斯的文化,隨著身體擺動可感受到不同的動態之美,兼具雕刻和色彩美感的建築,9個形狀大小各異的塔樓巧妙地搭配,創造出動態卻均衡的空間。
探索聖巴索大教堂
象徵莫斯科的聖巴索大教堂位於克里姆林廣場東南方。俄羅斯帝國的伊凡大帝為了紀念成功驅逐統治了200年的蒙古族而建造,西元1561年完工。當時名叫巴索的修士,1588年葬於教堂東北方的別館,因而起用聖巴索名號稱呼此建築。
拜占庭建築式樣反映了俄國地區的傳統,同時也發展為獨特的式樣。聖北大教堂有6公尺高,拱廊平台上方修築了9座塔,中央塔樓之外的8座塔均衡分布。以4個中型大小的塔為主體,間入4座小塔在其中,各個形狀不同,屋頂為洋蔥狀的圓形屋頂,47公尺高的中央塔樓,屋頂是圓錐形美麗的拜占庭雕刻式樣。聖巴索的9座塔是整體的,但同時兼具各自獨特的形狀,外觀看來十分協調,卻也帶著幾分奇異氛圍。
8座塔連結呈星星形狀,中間是四方形房間,中心十字軸線端上是八角形塔,間隙出的4個缺角則是心形塔。8座塔空間獨立,以迴廊和階梯連結,壁面採伊斯蘭教式樣的花紋和幾何紋樣、聖經內容的溼壁畫,以及拜占庭式樣的馬賽克等裝飾而成。17世紀中葉,在東南方向增建了三角形屋頂的錘塔,分在南北方建造出入口;16世紀中葉覆以紅色磚石,最後在17世紀添加色調明亮的美術裝飾。
以俄羅斯感性打造的拜占庭頂級建築
聖巴索大教堂
所有的文化都具有美感,有哪一個時代或社會不執著於美的追求呢?建築如何以藝術形式呈現?要達到極致美,建築才能留存於歷史,但建築的美是什麼呢?美的建築像有機體一樣,大致來說是對稱的,但聖巴索教堂卻是非對稱的;建築的美一般都始自靜止的剎那,然而聖巴索大教堂的美卻在於流動之間;建築的美在於節制和單純,然而聖巴索卻在眩麗色彩和型態上誇飾、空間上多采多姿的美。它是莫斯科人驅逐外來入侵的紀念碑,俄羅斯的感性再生於俄羅斯拜占庭式的頂級建築,然而最為重要的是,它是任何一座建築都沒能實現的,一種帶有律動感、緊張感的建築美學。聖巴索大教堂和克里姆林宮並稱為莫斯科的象徵。
說到莫斯科,任誰都會想到克里姆林宮和聖巴索大教堂。俄羅斯是一塊把自身原有的東西和外來的東西融合、有著強韌自我中心的土地。克里姆林宮由義大利的建築家們設計建造,古俄羅斯建築曾經是拜占庭文明的一支支流,然而聖巴索大教堂是只有在俄羅斯才能展現的東西。
隨著視覺的動態而呈顯的多變化空間,輪替不停。回歸到其所象徵的原形來看,聖巴索的美不是單純視覺的美,而是人類和建築空間交互作用間併發出的詩意動態美學。聖巴索大教堂從心靈深處掀起神和人間、自然和歷史之間的覺醒,是克服了建築史中反覆出現的偉大建築美學而迸出的新的一種覺悟。
天空是暗灰色的,我打算一整天都待在紅場,路上還留有殘雪。我穿越地下道一走出來,就看到以紅色城牆為背景的聖巴索大教堂,宛如幻象的風貌,我站在跨越了語言界限的地方。拱廊平台上有教會9座獨立的塔樓,各自是完整的個體,聚集起來又形成一個整體空間,隨著腳步移動變化形象,沒有內部空間的小塔建築在東邊,中心塔樓以及後來增建的八角塔在東南邊,擴張了整體空間。以十字軸上的八角塔為主體,乍見單純的結構,實際卻是面積、高度都不同的8座心塔與八角塔的組合。
無與倫比的美,它不僅是座豎立在此的建築物,更像是在人和建築之中掀起空間張力的惑星。我仰望她的瞬間,人和教堂之間,生成出一個世界,我感覺得到此處迷惑、牽引人心走進其內的真實張力。倘若我們站在偉大的藝術之前,內心會開始動搖,聖巴索大教堂把我們牽引進歷史的時間、故事的空間裡,這就是偉大的建築。
我墜落進聖巴索的空間,它的美無法言喻,它匯聚了所有的東西:嚴正的幾何學和自由奔放的混沌有機體、結構力學的完整性加上結構上的破格,還有與周邊的調和;獨一無二,歷史的證言和宣告、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等等,本無法兩立的兩種個體交織在一起,熾熱的和冰冷的東西同時並存的中庸智慧,成為建築工學而實現了。
進入內部空間後,建築的完整性被結構和空間進一步表現出來,內部空間填滿畫作。韓國的多寶塔、石窟岩、聖德大王鐘所具有的複合與單純的合一,以及幾何學上的秩序和有機的秩序的合一,以更大規模的空間美麗地形象化了。建築家雅可夫列夫的天才深深打動我,我的無奈被野心、欲望給取代,原來建築可以如此大有可為;歷史可以用人類的抽象文字加以創造,而他們正在創造,真是令人驕傲。
建造聖巴索的這些真正的天才,融彙西洋建築史的大潮流和俄羅斯的傳統,呈現出一個偉大空間,非常俄羅斯的,同時也是世界性、人類的遺產,而且非常民族性,僅僅是世界性的觀點無法建造出偉大的東西,一定要兩個條件齊備,才能產生創造。站在聖巴索,心底每個角落如果沒有被感動一一掠過,那就不是建築家了,在這裡閱讀得到俄羅斯文明的形象語言和希臘正教的精神世界。我大步地橫越廣場,環顧廣場四周,在克林姆林廣場和大型購物中心古姆之間隔130公尺寬,歷史博物館與聖巴索間有695公尺,4座建築物圍繞出大廣場。羅馬時代這裡是大廣場,之後的數百年,曾是最大的市場;15世紀開始,成為連接俄羅斯整個城市的道路中心,19世紀更名為「紅場」(krasnaya),原為「美麗的」意思。我要去圖書館找一些資料,以便更加了解聖巴索,我想找的是古時候聖巴索的舊地圖和紅場的圖,以及聖巴索教堂的圖。我去了古董店買了50年前出版的聖巴索風景明信片,還有拿破崙垮台那年的聖巴索地圖,可惜太大了帶不回去,最後只好放棄;我至少得在圖書館找到地圖影本。在倫敦,我一定要去一趟地圖書店,向人打聽到書店所在,還為此走了2公里的路,好不容易買到莫斯科旅遊指南。今天晚上,我想在紅場過夜。到了夜晚,看到燈火照射的聖巴索,周邊建築物淹沒在黑暗中,顯現建造當時的風貌。我在離開首爾前操勞過度,現在感受到勞累了;回到飯店,一躺下來就睡得很沉,1個小時後醒來,精神瞬時清爽不少。窗外大雪紛飛,我走在4月初雪的雪花之中,黑幕跟隨著雪花湧現,徐徐降落在紅場上方。雪絮很粗糙,颳起寸步難移的強風了,燈火一盞、兩盞亮了起來。面對聖巴索的燈打亮了,9座塔樓在黑暗中緩緩開展出自己的空間,擴大為巨大形象、充滿聲響的廣場。這一刻我的情感洶湧得無以言喻,我和聖巴索在不知不覺中合而為一;我化為第10座塔,悠悠緩緩環顧四周,突然間我回到了450年前的時光。
只有克里姆林宮和聖巴索大教堂被納入光線之中,每座塔化為數十、數百種面貌展現自身,型態和空間之美宛如交響樂在光線裡開展。建築原該存在於光線中,透過光的投射向世間展現空間,黑暗中,光線原理重現,黑暗中聖巴索超越時間展露其空間的美;在建築的向度裡,它讓我們感受材料和色彩擁有的深度。現在雪勢大了,掃過我的臉孔,幾乎是等候了45年才能親臨實境,我終於看到了超越想像、建築的真正面貌。在這樣的日子裡,我真想喝上一杯酒,在飄雪的紅場踱來晃去;1個多鐘頭之後,我爬上了樓高20層的餐廳,向下俯瞰紅場和克林姆林宮,邊喝起伏特加邊佐魚子醬當下酒菜,身體雖然疲憊,卻是個幸福的夜晚。
聖巴索大教堂為俄羅斯的頂尖建築,融合了西洋建築的潮流和俄羅斯的文化,隨著身體擺動可感受到不同的動態之美,兼具雕刻和色彩美感的建築,9個形狀大小各異的塔樓巧妙地搭配,創造出動態卻均衡的空間。
探索聖巴索大教堂
象徵莫斯科的聖巴索大教堂位於克里姆林廣場東南方。俄羅斯帝國的伊凡大帝為了紀念成功驅逐統治了200年的蒙古族而建造,西元1561年完工。當時名叫巴索的修士,1588年葬於教堂東北方的別館,因而起用聖巴索名號稱呼此建築。
拜占庭建築式樣反映了俄國地區的傳統,同時也發展為獨特的式樣。聖北大教堂有6公尺高,拱廊平台上方修築了9座塔,中央塔樓之外的8座塔均衡分布。以4個中型大小的塔為主體,間入4座小塔在其中,各個形狀不同,屋頂為洋蔥狀的圓形屋頂,47公尺高的中央塔樓,屋頂是圓錐形美麗的拜占庭雕刻式樣。聖巴索的9座塔是整體的,但同時兼具各自獨特的形狀,外觀看來十分協調,卻也帶著幾分奇異氛圍。
8座塔連結呈星星形狀,中間是四方形房間,中心十字軸線端上是八角形塔,間隙出的4個缺角則是心形塔。8座塔空間獨立,以迴廊和階梯連結,壁面採伊斯蘭教式樣的花紋和幾何紋樣、聖經內容的溼壁畫,以及拜占庭式樣的馬賽克等裝飾而成。17世紀中葉,在東南方向增建了三角形屋頂的錘塔,分在南北方建造出入口;16世紀中葉覆以紅色磚石,最後在17世紀添加色調明亮的美術裝飾。
以俄羅斯感性打造的拜占庭頂級建築
聖巴索大教堂
所有的文化都具有美感,有哪一個時代或社會不執著於美的追求呢?建築如何以藝術形式呈現?要達到極致美,建築才能留存於歷史,但建築的美是什麼呢?美的建築像有機體一樣,大致來說是對稱的,但聖巴索教堂卻是非對稱的;建築的美一般都始自靜止的剎那,然而聖巴索大教堂的美卻在於流動之間;建築的美在於節制和單純,然而聖巴索卻在眩麗色彩和型態上誇飾、空間上多采多姿的美。它是莫斯科人驅逐外來入侵的紀念碑,俄羅斯的感性再生於俄羅斯拜占庭式的頂級建築,然而最為重要的是,它是任何一座建築都沒能實現的,一種帶有律動感、緊張感的建築美學。聖巴索大教堂和克里姆林宮並稱為莫斯科的象徵。
說到莫斯科,任誰都會想到克里姆林宮和聖巴索大教堂。俄羅斯是一塊把自身原有的東西和外來的東西融合、有著強韌自我中心的土地。克里姆林宮由義大利的建築家們設計建造,古俄羅斯建築曾經是拜占庭文明的一支支流,然而聖巴索大教堂是只有在俄羅斯才能展現的東西。
隨著視覺的動態而呈顯的多變化空間,輪替不停。回歸到其所象徵的原形來看,聖巴索的美不是單純視覺的美,而是人類和建築空間交互作用間併發出的詩意動態美學。聖巴索大教堂從心靈深處掀起神和人間、自然和歷史之間的覺醒,是克服了建築史中反覆出現的偉大建築美學而迸出的新的一種覺悟。
天空是暗灰色的,我打算一整天都待在紅場,路上還留有殘雪。我穿越地下道一走出來,就看到以紅色城牆為背景的聖巴索大教堂,宛如幻象的風貌,我站在跨越了語言界限的地方。拱廊平台上有教會9座獨立的塔樓,各自是完整的個體,聚集起來又形成一個整體空間,隨著腳步移動變化形象,沒有內部空間的小塔建築在東邊,中心塔樓以及後來增建的八角塔在東南邊,擴張了整體空間。以十字軸上的八角塔為主體,乍見單純的結構,實際卻是面積、高度都不同的8座心塔與八角塔的組合。
無與倫比的美,它不僅是座豎立在此的建築物,更像是在人和建築之中掀起空間張力的惑星。我仰望她的瞬間,人和教堂之間,生成出一個世界,我感覺得到此處迷惑、牽引人心走進其內的真實張力。倘若我們站在偉大的藝術之前,內心會開始動搖,聖巴索大教堂把我們牽引進歷史的時間、故事的空間裡,這就是偉大的建築。
我墜落進聖巴索的空間,它的美無法言喻,它匯聚了所有的東西:嚴正的幾何學和自由奔放的混沌有機體、結構力學的完整性加上結構上的破格,還有與周邊的調和;獨一無二,歷史的證言和宣告、神的世界和人的世界等等,本無法兩立的兩種個體交織在一起,熾熱的和冰冷的東西同時並存的中庸智慧,成為建築工學而實現了。
進入內部空間後,建築的完整性被結構和空間進一步表現出來,內部空間填滿畫作。韓國的多寶塔、石窟岩、聖德大王鐘所具有的複合與單純的合一,以及幾何學上的秩序和有機的秩序的合一,以更大規模的空間美麗地形象化了。建築家雅可夫列夫的天才深深打動我,我的無奈被野心、欲望給取代,原來建築可以如此大有可為;歷史可以用人類的抽象文字加以創造,而他們正在創造,真是令人驕傲。
建造聖巴索的這些真正的天才,融彙西洋建築史的大潮流和俄羅斯的傳統,呈現出一個偉大空間,非常俄羅斯的,同時也是世界性、人類的遺產,而且非常民族性,僅僅是世界性的觀點無法建造出偉大的東西,一定要兩個條件齊備,才能產生創造。站在聖巴索,心底每個角落如果沒有被感動一一掠過,那就不是建築家了,在這裡閱讀得到俄羅斯文明的形象語言和希臘正教的精神世界。我大步地橫越廣場,環顧廣場四周,在克林姆林廣場和大型購物中心古姆之間隔130公尺寬,歷史博物館與聖巴索間有695公尺,4座建築物圍繞出大廣場。羅馬時代這裡是大廣場,之後的數百年,曾是最大的市場;15世紀開始,成為連接俄羅斯整個城市的道路中心,19世紀更名為「紅場」(krasnaya),原為「美麗的」意思。我要去圖書館找一些資料,以便更加了解聖巴索,我想找的是古時候聖巴索的舊地圖和紅場的圖,以及聖巴索教堂的圖。我去了古董店買了50年前出版的聖巴索風景明信片,還有拿破崙垮台那年的聖巴索地圖,可惜太大了帶不回去,最後只好放棄;我至少得在圖書館找到地圖影本。在倫敦,我一定要去一趟地圖書店,向人打聽到書店所在,還為此走了2公里的路,好不容易買到莫斯科旅遊指南。今天晚上,我想在紅場過夜。到了夜晚,看到燈火照射的聖巴索,周邊建築物淹沒在黑暗中,顯現建造當時的風貌。我在離開首爾前操勞過度,現在感受到勞累了;回到飯店,一躺下來就睡得很沉,1個小時後醒來,精神瞬時清爽不少。窗外大雪紛飛,我走在4月初雪的雪花之中,黑幕跟隨著雪花湧現,徐徐降落在紅場上方。雪絮很粗糙,颳起寸步難移的強風了,燈火一盞、兩盞亮了起來。面對聖巴索的燈打亮了,9座塔樓在黑暗中緩緩開展出自己的空間,擴大為巨大形象、充滿聲響的廣場。這一刻我的情感洶湧得無以言喻,我和聖巴索在不知不覺中合而為一;我化為第10座塔,悠悠緩緩環顧四周,突然間我回到了450年前的時光。
只有克里姆林宮和聖巴索大教堂被納入光線之中,每座塔化為數十、數百種面貌展現自身,型態和空間之美宛如交響樂在光線裡開展。建築原該存在於光線中,透過光的投射向世間展現空間,黑暗中,光線原理重現,黑暗中聖巴索超越時間展露其空間的美;在建築的向度裡,它讓我們感受材料和色彩擁有的深度。現在雪勢大了,掃過我的臉孔,幾乎是等候了45年才能親臨實境,我終於看到了超越想像、建築的真正面貌。在這樣的日子裡,我真想喝上一杯酒,在飄雪的紅場踱來晃去;1個多鐘頭之後,我爬上了樓高20層的餐廳,向下俯瞰紅場和克林姆林宮,邊喝起伏特加邊佐魚子醬當下酒菜,身體雖然疲憊,卻是個幸福的夜晚。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