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R的乘法關係:虛擬實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
內容簡介
這本書並非一本討論技術的書籍,而是希望能讓讀者了解VR的發展歷程,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這些原本只能在實驗室看到的研發、或是遊戲玩家們的小眾技術,變成了重要的主流技術,並應用於大眾的日常生活中。回溯到本書的主題「VR的乘法關係」,我們可以理解為現在最熱搜的元宇宙其實也是VR的一種乘法關係的大躍進。雖然元宇宙還需要時間繼續催化和推動,不過我們可以看到在後疫情的新常態生活中,虛擬世界的應用將會持續演化與融合在我們生活中,也提供未來人們更多元的交流平台。看完這本書,或許會發現新冠疫情是危機也是轉機,不僅提供原本停滯不前的虛擬實境一個新的舞台,也快速提供虛擬實境跨領域的機會。
目錄
前 言4
緒論6
1. VR的過去
VR的前身11
初步的五感互動經驗17
VR的航空夢20
初步建立統一名詞26
快速研發的發展27
跨出實驗室33
手機與VR設備的結合38
VR發展的百花齊放40
2. VR的跨域應用
VR x 高危險性訓練44
VR x 教育48
VR x 藝術52
VR x 導覽57
‧ 博物館導覽 P57
‧ 活動型導覽 P59
VR x 建築古蹟61
‧ 虛擬長安城 P64
‧ 虛擬聖索菲亞教堂 P66
‧ 萬圓之園 P69
‧ 日本軍艦岩 P71
‧ 虛擬劉銘傳 P73
‧ 虛擬建築古蹟壁畫文物保存 P76
VR x 建築應用79
VR x 傳播、社交、會議82
3. VR的下一步: VR /AR/MR/XR、元宇宙、以及其他
AR89
MR和XR94
元宇宙95
結語101
緒論6
1. VR的過去
VR的前身11
初步的五感互動經驗17
VR的航空夢20
初步建立統一名詞26
快速研發的發展27
跨出實驗室33
手機與VR設備的結合38
VR發展的百花齊放40
2. VR的跨域應用
VR x 高危險性訓練44
VR x 教育48
VR x 藝術52
VR x 導覽57
‧ 博物館導覽 P57
‧ 活動型導覽 P59
VR x 建築古蹟61
‧ 虛擬長安城 P64
‧ 虛擬聖索菲亞教堂 P66
‧ 萬圓之園 P69
‧ 日本軍艦岩 P71
‧ 虛擬劉銘傳 P73
‧ 虛擬建築古蹟壁畫文物保存 P76
VR x 建築應用79
VR x 傳播、社交、會議82
3. VR的下一步: VR /AR/MR/XR、元宇宙、以及其他
AR89
MR和XR94
元宇宙95
結語101
序/導讀
緒論
這幾年《乘法人》這個名詞在網路上是常常能見的熱門搜尋字, 很多人給《乘法人》的解釋等同於跨界、連結的多元角色,但其實乘法這個名詞的意義除了結合不同的能力和技能之外,更有透過不同領域的整合來轉化為創新能量。 因此本書書名【VR 的乘法關係】,亦是希望能以跨越領域的維度來串連虛擬實境 (Virtual Reality, 簡稱 VR) 與其他領域的整合應用;找出乘法之間的相同處與相異處進行連結,並且強化工作效率。自 2016 年陸續發表了一系列的虛擬實境 (Virtual Reality, VR) 技術,並定位為 VR 元年,意味著我們的生活行為模式在人機互動的快速進 程推動下,邁入新紀元。2019 年新冠疫情改變了世界運轉的模式,也讓我們看到了很多原本只能在小說或電影中才能看到的事情提前出現。 因應新冠疫情 (COVID-19) 造成的社交安全距離與線上工作的需求,在「新常態 New Normal」生活模式下, 居家辦公或學習的模式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模式,虛擬實境提供了人們許多生活改變後的幫助,讓人類提早進入未來世界。針對後疫情時代,哈佛商業評論雜誌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也特別探討了企業教育訓練虛擬實境化的下一步。2021 年結合虛擬 與現實世界的元宇宙 (Metaverse) 這個名詞成為全球熱搜的名詞, 由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 (Mark Zuckerberg) 提出了 2026 年的元宇宙願景;原本有點後繼無力的虛擬實境這個領域,也好似被打了強心針一般;大家對元宇宙這個名詞非常好奇的同時,也開始對元宇宙所敘述的虛擬世界和虛擬實境 (VR) 產生了興趣; 不過多數人的認知依然停留在使用頭戴式顯示器、或數據手套的既定印象。其實元宇宙時代的虛擬實境不僅止於其技術性的開發,隨著虛擬實境技術與各種專業的媒合與各行各業的跨域應用上,開始改變了大部份產業的設計思維 (Design Thinking) 與工作型態。 有些人說,是否將虛擬實境 (Virtual Reality, 簡稱 VR)、擴增實境 (Augmented Reality,簡稱 AR)、混合實境 (Mixed Reality, 簡稱 MR)、延展實境 (Extended Reality,簡稱 XR) 這些技術,再加上數 據技術、5G、以及人工智慧 (AI)、區塊練 (Blockchain) 等相關技 術進行整合之後,就能整合成元宇宙 ? 其實元宇宙的定義是有不同的觀點與各種的解釋角度, 其中一重點在於是否能將現實生活與虛擬替身即時連結,並能提供經濟生產的平台。目前元宇宙的技術還處於發展中的階段,但是元宇宙一詞的出現,使沉寂一時的虛擬實境 (VR) 再次變得熱門,因此在認識元宇宙的同時,可以先從虛擬實境的發展歷史來認識元宇宙的前身。透過本書【VR的乘法關係】,期待使讀者能認識虛擬實境與我們生活上的連結, 並且了解這些連結是如何漸漸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行為模式。 本書並非科學或技術研究的文章,而是希望能以簡單易懂的內容,幫助更多人初步認識元宇宙所探討的虛擬世界,但重點著重於虛擬實境的起源與其相關的發展。 現有虛擬實境的書籍,多半以大篇幅的版面介紹各種軟體上的應用,或是提供最新技術的分享。不過本書的重點是希望能透過簡單的文字敘述,將虛擬實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以說故事的方式進行介紹與分享。
這幾年《乘法人》這個名詞在網路上是常常能見的熱門搜尋字, 很多人給《乘法人》的解釋等同於跨界、連結的多元角色,但其實乘法這個名詞的意義除了結合不同的能力和技能之外,更有透過不同領域的整合來轉化為創新能量。 因此本書書名【VR 的乘法關係】,亦是希望能以跨越領域的維度來串連虛擬實境 (Virtual Reality, 簡稱 VR) 與其他領域的整合應用;找出乘法之間的相同處與相異處進行連結,並且強化工作效率。自 2016 年陸續發表了一系列的虛擬實境 (Virtual Reality, VR) 技術,並定位為 VR 元年,意味著我們的生活行為模式在人機互動的快速進 程推動下,邁入新紀元。2019 年新冠疫情改變了世界運轉的模式,也讓我們看到了很多原本只能在小說或電影中才能看到的事情提前出現。 因應新冠疫情 (COVID-19) 造成的社交安全距離與線上工作的需求,在「新常態 New Normal」生活模式下, 居家辦公或學習的模式改變了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模式,虛擬實境提供了人們許多生活改變後的幫助,讓人類提早進入未來世界。針對後疫情時代,哈佛商業評論雜誌 ( Harvard Business Review) 也特別探討了企業教育訓練虛擬實境化的下一步。2021 年結合虛擬 與現實世界的元宇宙 (Metaverse) 這個名詞成為全球熱搜的名詞, 由臉書創辦人馬克祖克柏 (Mark Zuckerberg) 提出了 2026 年的元宇宙願景;原本有點後繼無力的虛擬實境這個領域,也好似被打了強心針一般;大家對元宇宙這個名詞非常好奇的同時,也開始對元宇宙所敘述的虛擬世界和虛擬實境 (VR) 產生了興趣; 不過多數人的認知依然停留在使用頭戴式顯示器、或數據手套的既定印象。其實元宇宙時代的虛擬實境不僅止於其技術性的開發,隨著虛擬實境技術與各種專業的媒合與各行各業的跨域應用上,開始改變了大部份產業的設計思維 (Design Thinking) 與工作型態。 有些人說,是否將虛擬實境 (Virtual Reality, 簡稱 VR)、擴增實境 (Augmented Reality,簡稱 AR)、混合實境 (Mixed Reality, 簡稱 MR)、延展實境 (Extended Reality,簡稱 XR) 這些技術,再加上數 據技術、5G、以及人工智慧 (AI)、區塊練 (Blockchain) 等相關技 術進行整合之後,就能整合成元宇宙 ? 其實元宇宙的定義是有不同的觀點與各種的解釋角度, 其中一重點在於是否能將現實生活與虛擬替身即時連結,並能提供經濟生產的平台。目前元宇宙的技術還處於發展中的階段,但是元宇宙一詞的出現,使沉寂一時的虛擬實境 (VR) 再次變得熱門,因此在認識元宇宙的同時,可以先從虛擬實境的發展歷史來認識元宇宙的前身。透過本書【VR的乘法關係】,期待使讀者能認識虛擬實境與我們生活上的連結, 並且了解這些連結是如何漸漸改變了我們的生活行為模式。 本書並非科學或技術研究的文章,而是希望能以簡單易懂的內容,幫助更多人初步認識元宇宙所探討的虛擬世界,但重點著重於虛擬實境的起源與其相關的發展。 現有虛擬實境的書籍,多半以大篇幅的版面介紹各種軟體上的應用,或是提供最新技術的分享。不過本書的重點是希望能透過簡單的文字敘述,將虛擬實境的過去、現在、與未來,以說故事的方式進行介紹與分享。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