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真正首富羅特希爾德家族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台灣第一本】介紹世界真正首富 羅特希爾德家族 專書
史上最神秘、掌控全球黃金市場200年,富可敵4個美國!
原來,我們讀的近代歷史大事,不過是他們的幾筆交易;
原來,我們所謂的世界經濟與政治,始終操控在他們手中!
我們都被《富比士》騙了!
「國際金融之父」梅耶.羅特希爾德,率領5個兒子
透過政商利益交換、戰爭走私,積攢出足以敵4個美國的巨富
建立人稱「第六帝國」的世界史上第一個跨國金融體系
一手掌控全球黃金市場達200多年
世界真正首富羅特希爾德家族
寫下人類史上最悠久、最神秘的世界首富神話!
歷史學家說:19世紀歐洲有六大勢力,英、普、奧、法、俄五大帝國,「第六帝國」則是羅特希爾德家族!
政治學家說:二戰前的美國政治,民主黨是屬於摩根家族,共和黨是屬於洛克斐勒家族;而這兩大家族,全都屬於羅特希爾德家族!
經濟學家說:2004年以前,全球每日黃金交易的開盤價一律由羅特希爾德家族決定。鼎盛時期的他們,掌控全球超過一半的財富!
生物學家說:世界上共有241種瀕臨絕種的珍稀生物,皆以「羅特希爾德」家族姓氏命名。
任何對商業史、金融史有研究的人,如果從未聽說過羅特希爾德這個名字,就如同
學音樂不知道有貝多芬、學物理不知道有愛因斯坦、學化學不知道有諾貝爾一樣,不可思議!
羅特希爾德家族究竟有多少財富?至今仍無人能說出準確答案,人們只知道,自一七四三年起,第一代家族創始人梅耶在猶太貧民窟起家,到了約一八五○年左右,羅特希爾德家族在不到一百年內,就已擁有六十億美元的財富;如果以六%的報酬率計算,一百六十多年後的今天,他們的資產至少超過五十兆美元,這幾乎是美國全年GDP的四倍,是二○一○年世界首富的近一千倍!
這個神秘而古老的猶太家族,代代相傳,堅守著「兄弟不分家」、「傳子不傳女」的祖訓,拓展金融版圖。透過緊密情報網與走私交易,他們迅速累積財富,在滑鐵盧戰役創下金融史上最早的「對沖」交易,賺進家族第一統金,確立了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主導地位。至一八二五年,羅氏家族在世界金融領域的影響力和作用越來越強大,他們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家族式國際銀行集團,形成了遍布倫敦、巴黎、維也納和那不勒斯的金融商業帝國。
兩百多年來,世界上的每一場重要戰爭與革命,背後都有羅特希爾德家族的影子。他們為戰爭雙方提供從軍火公司上市、融資,到發行國家戰爭債券、戰後的賠款承銷、國家重建等一系列方案,精心策劃,引爆問題後,再親手化解危機。
時至今日,羅氏家族與各國政界的往來仍非常活躍,正因為跟政府靠得近,所以知道政府想什麼、需要什麼,也知道他們害怕什麼。對羅氏家族而言,沒有戰爭與和平,也沒有犧牲或榮譽,他們的眼中只有「墊腳石」。從親附威廉王子到提拔鐵血宰相梅特涅,羅氏家族展現難以動搖的影響力,向世人宣告:「政治和金融從來都是手拉手的。」許多歐洲政界人物如:德國前總理施洛德(Gerhard Schröder)、法國前總統薩科齊(Nicolas Sarkozy)上任之前,就早已是羅氏家族的好友了。
為了擴大勢力及協助猶太民族建立以色列國,羅特希爾德家族積極參與政治活動。第三代的列昂內爾,是英國第一位猶太裔國會議員,其子奈提更在一八八五年,破天荒受封為英國史上首位猶太終身貴族;今日在以色列首都,最主要幹道甚至是以「羅特希爾德大道」為名。
如果你以為,羅特希爾德家族的投資領域僅限於此,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十九世紀時,他們不僅是全世界最大的藝術收藏家,還擁有歐洲最頂級的一流酒莊,銷售地區遍及世界各地的上流社會;許多知名藝術大師如畢卡索等人,都皆曾在酒瓶上為他們親手設計獨一無二的酒標;他們所投資的賽馬,曾留下連勝十八場的冠軍紀錄;第五代的華特爾,則是當時聞名世界的生物學家,至今為止,包括一百五十三種昆蟲、四十八種鳥類、十八種哺乳動物、十四種植物、三種魚、三種蜘蛛和二種爬行動物,都以「羅特希爾德」命名!
本書特色
▇台灣第一本介紹,世界真正首富「羅特希爾德家族」的專書。
▇看盡世界第一位「紅頂商人」——梅耶.羅特希爾德驚人的政商手段與智慧。
▇補寫自18世紀以來,政治金融掛鉤的近代史。看「國際金融之父」梅耶.羅特希爾德,如何率領5個兒子,透過政商利益交換、戰爭走私特權、建立跨歐的金融帝國,積攢出足以敵4個美國的巨富。向世人血淋淋展示,「政治和金融從來都是手拉手的」。
▇詳述人稱「第六帝國」的羅氏家族,如何從黃金、股市、債券到酒莊、藝術品等廣泛的投資領域,加上精湛的外交手腕、緊密的通信網絡、獨到的經商模式,成功操控世界金融市場。
▇補足我們慣於跟隨美國管理思潮、教科書總視「和平」為常態,卻忽略如何發戰爭財,或利用改朝換代的大變動賺進財富的策略智慧。
▇除美國外,家族經營與其資產的累積,才是各國經濟活動中最大的誘因及成果。本書補充了台灣向來忽略的「家族企業」經營與管理。
史上最神秘、掌控全球黃金市場200年,富可敵4個美國!
原來,我們讀的近代歷史大事,不過是他們的幾筆交易;
原來,我們所謂的世界經濟與政治,始終操控在他們手中!
我們都被《富比士》騙了!
「國際金融之父」梅耶.羅特希爾德,率領5個兒子
透過政商利益交換、戰爭走私,積攢出足以敵4個美國的巨富
建立人稱「第六帝國」的世界史上第一個跨國金融體系
一手掌控全球黃金市場達200多年
世界真正首富羅特希爾德家族
寫下人類史上最悠久、最神秘的世界首富神話!
歷史學家說:19世紀歐洲有六大勢力,英、普、奧、法、俄五大帝國,「第六帝國」則是羅特希爾德家族!
政治學家說:二戰前的美國政治,民主黨是屬於摩根家族,共和黨是屬於洛克斐勒家族;而這兩大家族,全都屬於羅特希爾德家族!
經濟學家說:2004年以前,全球每日黃金交易的開盤價一律由羅特希爾德家族決定。鼎盛時期的他們,掌控全球超過一半的財富!
生物學家說:世界上共有241種瀕臨絕種的珍稀生物,皆以「羅特希爾德」家族姓氏命名。
任何對商業史、金融史有研究的人,如果從未聽說過羅特希爾德這個名字,就如同
學音樂不知道有貝多芬、學物理不知道有愛因斯坦、學化學不知道有諾貝爾一樣,不可思議!
羅特希爾德家族究竟有多少財富?至今仍無人能說出準確答案,人們只知道,自一七四三年起,第一代家族創始人梅耶在猶太貧民窟起家,到了約一八五○年左右,羅特希爾德家族在不到一百年內,就已擁有六十億美元的財富;如果以六%的報酬率計算,一百六十多年後的今天,他們的資產至少超過五十兆美元,這幾乎是美國全年GDP的四倍,是二○一○年世界首富的近一千倍!
這個神秘而古老的猶太家族,代代相傳,堅守著「兄弟不分家」、「傳子不傳女」的祖訓,拓展金融版圖。透過緊密情報網與走私交易,他們迅速累積財富,在滑鐵盧戰役創下金融史上最早的「對沖」交易,賺進家族第一統金,確立了在國際金融市場上的主導地位。至一八二五年,羅氏家族在世界金融領域的影響力和作用越來越強大,他們創建了世界上第一個家族式國際銀行集團,形成了遍布倫敦、巴黎、維也納和那不勒斯的金融商業帝國。
兩百多年來,世界上的每一場重要戰爭與革命,背後都有羅特希爾德家族的影子。他們為戰爭雙方提供從軍火公司上市、融資,到發行國家戰爭債券、戰後的賠款承銷、國家重建等一系列方案,精心策劃,引爆問題後,再親手化解危機。
時至今日,羅氏家族與各國政界的往來仍非常活躍,正因為跟政府靠得近,所以知道政府想什麼、需要什麼,也知道他們害怕什麼。對羅氏家族而言,沒有戰爭與和平,也沒有犧牲或榮譽,他們的眼中只有「墊腳石」。從親附威廉王子到提拔鐵血宰相梅特涅,羅氏家族展現難以動搖的影響力,向世人宣告:「政治和金融從來都是手拉手的。」許多歐洲政界人物如:德國前總理施洛德(Gerhard Schröder)、法國前總統薩科齊(Nicolas Sarkozy)上任之前,就早已是羅氏家族的好友了。
為了擴大勢力及協助猶太民族建立以色列國,羅特希爾德家族積極參與政治活動。第三代的列昂內爾,是英國第一位猶太裔國會議員,其子奈提更在一八八五年,破天荒受封為英國史上首位猶太終身貴族;今日在以色列首都,最主要幹道甚至是以「羅特希爾德大道」為名。
如果你以為,羅特希爾德家族的投資領域僅限於此,那可就大錯特錯了!十九世紀時,他們不僅是全世界最大的藝術收藏家,還擁有歐洲最頂級的一流酒莊,銷售地區遍及世界各地的上流社會;許多知名藝術大師如畢卡索等人,都皆曾在酒瓶上為他們親手設計獨一無二的酒標;他們所投資的賽馬,曾留下連勝十八場的冠軍紀錄;第五代的華特爾,則是當時聞名世界的生物學家,至今為止,包括一百五十三種昆蟲、四十八種鳥類、十八種哺乳動物、十四種植物、三種魚、三種蜘蛛和二種爬行動物,都以「羅特希爾德」命名!
本書特色
▇台灣第一本介紹,世界真正首富「羅特希爾德家族」的專書。
▇看盡世界第一位「紅頂商人」——梅耶.羅特希爾德驚人的政商手段與智慧。
▇補寫自18世紀以來,政治金融掛鉤的近代史。看「國際金融之父」梅耶.羅特希爾德,如何率領5個兒子,透過政商利益交換、戰爭走私特權、建立跨歐的金融帝國,積攢出足以敵4個美國的巨富。向世人血淋淋展示,「政治和金融從來都是手拉手的」。
▇詳述人稱「第六帝國」的羅氏家族,如何從黃金、股市、債券到酒莊、藝術品等廣泛的投資領域,加上精湛的外交手腕、緊密的通信網絡、獨到的經商模式,成功操控世界金融市場。
▇補足我們慣於跟隨美國管理思潮、教科書總視「和平」為常態,卻忽略如何發戰爭財,或利用改朝換代的大變動賺進財富的策略智慧。
▇除美國外,家族經營與其資產的累積,才是各國經濟活動中最大的誘因及成果。本書補充了台灣向來忽略的「家族企業」經營與管理。
名人推薦
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 溫肇東【專文推薦】
NEWS98電台「財經晚點名」節目主持人 阮慕驊【聯名推薦】
FM96.7環宇電台「趙靖宇時間」節目主持人 趙靖宇【聯名推薦】
NEWS98電台「財經晚點名」節目主持人 阮慕驊【聯名推薦】
FM96.7環宇電台「趙靖宇時間」節目主持人 趙靖宇【聯名推薦】
目錄
羅特希爾德家族大事年表
推薦序 富可敵國的時代意義──溫肇東
羅特希爾德家族男性成員族譜
前言 我們都被《富比士》騙了
1「第六帝國」崛起
羅氏家族的創始人──梅耶
做不了富二代就做富一代
垃圾裡撿古幣的「破爛王」
蹲下跪下,是為了跳得更高
經營五代的銀行收歸國有
別人悲觀時,他們卻看見希望
別人搶生意殺紅眼時,他們卻選擇放棄
不做看不懂的買賣,退出全球黃金定價系統
遇見貴人,賠錢生意也要做
狂熱的古幣愛好者——威廉王子
吃一時的虧,占不完的便宜
對方無損/於我有利,成交
2情報比黃金更重要
即使是風,也要嗅一嗅它的味道
比官方更快速的情報網
英國女王也請羅氏家族幫忙送信
世界第一家跨國銀行誕生了
兄弟分赴五國,打造跨國家族企業
千萬英鎊打造的跨歐高效通訊網
羅氏家族眼底的歐洲毫無秘密
誰是劍橋第五傑?
神秘的菁英「使徒會」
宣告遲來的清白
靠走私狠發戰爭財
瞞天過海的走私計畫
英國政府御用的「黃金走私犯」
堅持黑箱操作,大隱於市
影響力遠比財富更重要
3無堅不摧的羅氏五虎
羅氏祖訓:傳子不傳女
父子合夥,攜手創立家族企業
企業重於家族,女性成員禁享公司利益
羅氏家族的第一桶金
拿破崙的失敗,是羅氏家族的勝利
拯救英格蘭銀行行動
站穩歐洲金融市場上的主導地位
「只要團結一致,你們就所向無敵」
三年一期的合作協議
利益均分,共享歐洲金融市場
霸菱家族對羅氏的霸凌
復仇,把霸菱勢力趕出歐洲
兄弟聯手平息「七月革命」危機
革命爆發的潛在威脅
消彌戰火維護家族利益
羅氏家族的總司令──納坦
險釀成兄弟鬩牆的皇位爭奪戰
不可撼動的羅家支柱
挑戰羅氏家族的「鬥士」之死
席捲而來的新銀行熱潮
以毒攻毒的反擊計畫
壓垮動產信用銀行的最後一根稻草
以「反猶」為名的金融之爭
4與國王一起散步
「政府」是羅氏家族最大的客戶
眼裡沒有戰爭或和平,只有「墊腳石」
政治社交決定了商人的命運
攀附權貴首要打通「握有鑰匙的人」
利益均霑是經營政商關係的家傳祕法
哈布斯堡的高牆倒了
金融史上最狡猾的一次財務操作
慧眼獨具押寶威靈頓
整整增值二千五百倍!
培植政治明星操控歷史發展
俾斯麥頻頻向羅家示好
羅家看著邱吉爾長大
為救公債價格,力阻法奧戰爭
法國小報搧風點火法奧之間的戰爭
一封密信打消梅特涅開戰的念頭
一次戰爭就能造就一個富翁
十億賠款之爭
一手促成《法蘭克福條約》簽訂
上流社會的通行證——榮譽爵位
「黑森漢諾公國王宮代理人」
英國歷史上第一位猶太終身貴族
5 借力使力的致富法則
借別人的鞋子穿,比打赤腳走更快
羅氏家族成了威廉王子的投資代理人
利用票期時間差機伶鑽缝投資
政府人脈是座挖不盡的金礦
不計代價買下蘇伊士運河
名正言順把手伸進英國的政治與外交
選邊加入反革命陣線
三助奧地利政府撲滅革命之火
有條件支持「神聖同盟」
向遠東發展是正確的方向
攔截俄國在中國擴張勢力
調解列強分贓中國利益的和事老
推一把,中國國門大開了!
連面對死亡都不忘從中牟利
法國股市突然刮起一陣怪風
做空,再反手做多,順便把遺產稅做掉
6羅氏家族的投資守則:先別急著揮棒
征服上流社會的拉菲酒莊
一桶六二五○法郎的拉菲紅酒
二戰後羅氏家族酒莊重現江湖
收藏古董是品味更是投資
歐洲最大的收藏家
羅氏家族的宮殿──沃德斯登莊園
靜候時機,晉升地產大亨
超過三%的投資報酬率才出手
首開先例的羅氏家族
全世界最大的藝術品收藏家
偏愛十七世紀荷蘭畫家的名作
「以最少的錢,買到最好的畫」
鞏固中國市場的霸主地位
吉利集團併購案的幕後推手
複製歐洲的成功模式
7新浪潮衝擊下傳奇不滅的秘密
打破祖訓,外人投入家族企業
從合夥人制度走向有限公司制
雅各帶領羅氏家族開闢創投事業
近親通婚的家規失守
半數家族成員都是嫁娶「自己人」
猶太菁英透過聯姻擴大財富領土
生不出兒子,家產繼承出現警訊
從第六代起,女兒開始介入家族生意
媒體崛起,打不贏它就加入它
「如果無法受人愛戴,那就使人敬畏」
五大銀行跨國合夥模式終於瓦解
大家開始為各自的利益打算
大勢所趨,家族企業走向獨立經營
8羅氏家族的遠見與卓識
串起國家利益的鐵路投資
以斐迪南國王為名的北線鐵路
十九世紀歐洲的鐵路大王
戰爭也奪不走的家族寶藏
二戰期間被掩埋的猶太寶藏
「戰爭來來去去,只有羅特希爾德是永存的」
比國家債券更好賺的礦產投資
掌握稀有資源,掘出另一座新帝國
美酒、佳餚、上流社會
英國首相也難以抗拒的羅氏家宴
舞會消弭了根深柢固的種族偏見
堅守「為人理財」的企業初衷
衍生金融商品從不在羅氏家族的眼裡
中國企業專屬的財富管家
9複製羅氏家族的財富信仰
帶著猶太信仰漂流四方
盡最大努力為猶太人謀福利
協助猶太移民創建以色列國
為信仰而奮鬥的政治之路
歷經十四次「革命」的議會鬥士
首位以舊約聖經宣誓的猶太議員
以色列建國的幕後推手
買下猶太人在以色列的第一塊地
改變歷史的《貝爾福宣言》
永遠的敵人──希特勒
二戰讓家族財富盡入希特勒囊中
羅氏成員和收藏品都無一倖免
高舉「大衛星」標誌的上帝之子
以色列國旗誕生
以色列在巴基斯坦正式立國
信守羅家使命的「契約之民」
無法原諒的背教行為
拒絕同族聯姻的漢娜
家族成員冷眼看待「厄運」降臨
10童話一樣的羅家軼聞趣事
羅氏家族的後花園
園藝意外成了另類「家族事業」
讓維多利亞女王也流連忘返的羅家花園
上流社會的奢華標誌──狩獵
要蒼白的兒子們鍛鍊體格,買下一塊獵場
獵場是最佳的情報站
羅氏家族的世界級音樂大師們
「我親愛的朋友羅西尼」
蕭邦也是從羅氏家族竄紅的
流連羅家門下的大文豪
浪漫主義詩人海涅要求借貸
海涅報恩
金融與藝術的完美交流
為藝術,富翁也願扮乞丐
畢卡索、達利進駐木桐酒莊畫瓶籤
賽馬也成生財工具
從「爵士」到「總統」都是奪冠的一流賽馬
八十一場連勝紀錄,迅速堆起新財庫
在金融世家長大的生物學家
訓練斑馬拉車的「胖子華特爾」
二百四十一種以羅特希爾德為名的物種
推薦序 富可敵國的時代意義──溫肇東
羅特希爾德家族男性成員族譜
前言 我們都被《富比士》騙了
1「第六帝國」崛起
羅氏家族的創始人──梅耶
做不了富二代就做富一代
垃圾裡撿古幣的「破爛王」
蹲下跪下,是為了跳得更高
經營五代的銀行收歸國有
別人悲觀時,他們卻看見希望
別人搶生意殺紅眼時,他們卻選擇放棄
不做看不懂的買賣,退出全球黃金定價系統
遇見貴人,賠錢生意也要做
狂熱的古幣愛好者——威廉王子
吃一時的虧,占不完的便宜
對方無損/於我有利,成交
2情報比黃金更重要
即使是風,也要嗅一嗅它的味道
比官方更快速的情報網
英國女王也請羅氏家族幫忙送信
世界第一家跨國銀行誕生了
兄弟分赴五國,打造跨國家族企業
千萬英鎊打造的跨歐高效通訊網
羅氏家族眼底的歐洲毫無秘密
誰是劍橋第五傑?
神秘的菁英「使徒會」
宣告遲來的清白
靠走私狠發戰爭財
瞞天過海的走私計畫
英國政府御用的「黃金走私犯」
堅持黑箱操作,大隱於市
影響力遠比財富更重要
3無堅不摧的羅氏五虎
羅氏祖訓:傳子不傳女
父子合夥,攜手創立家族企業
企業重於家族,女性成員禁享公司利益
羅氏家族的第一桶金
拿破崙的失敗,是羅氏家族的勝利
拯救英格蘭銀行行動
站穩歐洲金融市場上的主導地位
「只要團結一致,你們就所向無敵」
三年一期的合作協議
利益均分,共享歐洲金融市場
霸菱家族對羅氏的霸凌
復仇,把霸菱勢力趕出歐洲
兄弟聯手平息「七月革命」危機
革命爆發的潛在威脅
消彌戰火維護家族利益
羅氏家族的總司令──納坦
險釀成兄弟鬩牆的皇位爭奪戰
不可撼動的羅家支柱
挑戰羅氏家族的「鬥士」之死
席捲而來的新銀行熱潮
以毒攻毒的反擊計畫
壓垮動產信用銀行的最後一根稻草
以「反猶」為名的金融之爭
4與國王一起散步
「政府」是羅氏家族最大的客戶
眼裡沒有戰爭或和平,只有「墊腳石」
政治社交決定了商人的命運
攀附權貴首要打通「握有鑰匙的人」
利益均霑是經營政商關係的家傳祕法
哈布斯堡的高牆倒了
金融史上最狡猾的一次財務操作
慧眼獨具押寶威靈頓
整整增值二千五百倍!
培植政治明星操控歷史發展
俾斯麥頻頻向羅家示好
羅家看著邱吉爾長大
為救公債價格,力阻法奧戰爭
法國小報搧風點火法奧之間的戰爭
一封密信打消梅特涅開戰的念頭
一次戰爭就能造就一個富翁
十億賠款之爭
一手促成《法蘭克福條約》簽訂
上流社會的通行證——榮譽爵位
「黑森漢諾公國王宮代理人」
英國歷史上第一位猶太終身貴族
5 借力使力的致富法則
借別人的鞋子穿,比打赤腳走更快
羅氏家族成了威廉王子的投資代理人
利用票期時間差機伶鑽缝投資
政府人脈是座挖不盡的金礦
不計代價買下蘇伊士運河
名正言順把手伸進英國的政治與外交
選邊加入反革命陣線
三助奧地利政府撲滅革命之火
有條件支持「神聖同盟」
向遠東發展是正確的方向
攔截俄國在中國擴張勢力
調解列強分贓中國利益的和事老
推一把,中國國門大開了!
連面對死亡都不忘從中牟利
法國股市突然刮起一陣怪風
做空,再反手做多,順便把遺產稅做掉
6羅氏家族的投資守則:先別急著揮棒
征服上流社會的拉菲酒莊
一桶六二五○法郎的拉菲紅酒
二戰後羅氏家族酒莊重現江湖
收藏古董是品味更是投資
歐洲最大的收藏家
羅氏家族的宮殿──沃德斯登莊園
靜候時機,晉升地產大亨
超過三%的投資報酬率才出手
首開先例的羅氏家族
全世界最大的藝術品收藏家
偏愛十七世紀荷蘭畫家的名作
「以最少的錢,買到最好的畫」
鞏固中國市場的霸主地位
吉利集團併購案的幕後推手
複製歐洲的成功模式
7新浪潮衝擊下傳奇不滅的秘密
打破祖訓,外人投入家族企業
從合夥人制度走向有限公司制
雅各帶領羅氏家族開闢創投事業
近親通婚的家規失守
半數家族成員都是嫁娶「自己人」
猶太菁英透過聯姻擴大財富領土
生不出兒子,家產繼承出現警訊
從第六代起,女兒開始介入家族生意
媒體崛起,打不贏它就加入它
「如果無法受人愛戴,那就使人敬畏」
五大銀行跨國合夥模式終於瓦解
大家開始為各自的利益打算
大勢所趨,家族企業走向獨立經營
8羅氏家族的遠見與卓識
串起國家利益的鐵路投資
以斐迪南國王為名的北線鐵路
十九世紀歐洲的鐵路大王
戰爭也奪不走的家族寶藏
二戰期間被掩埋的猶太寶藏
「戰爭來來去去,只有羅特希爾德是永存的」
比國家債券更好賺的礦產投資
掌握稀有資源,掘出另一座新帝國
美酒、佳餚、上流社會
英國首相也難以抗拒的羅氏家宴
舞會消弭了根深柢固的種族偏見
堅守「為人理財」的企業初衷
衍生金融商品從不在羅氏家族的眼裡
中國企業專屬的財富管家
9複製羅氏家族的財富信仰
帶著猶太信仰漂流四方
盡最大努力為猶太人謀福利
協助猶太移民創建以色列國
為信仰而奮鬥的政治之路
歷經十四次「革命」的議會鬥士
首位以舊約聖經宣誓的猶太議員
以色列建國的幕後推手
買下猶太人在以色列的第一塊地
改變歷史的《貝爾福宣言》
永遠的敵人──希特勒
二戰讓家族財富盡入希特勒囊中
羅氏成員和收藏品都無一倖免
高舉「大衛星」標誌的上帝之子
以色列國旗誕生
以色列在巴基斯坦正式立國
信守羅家使命的「契約之民」
無法原諒的背教行為
拒絕同族聯姻的漢娜
家族成員冷眼看待「厄運」降臨
10童話一樣的羅家軼聞趣事
羅氏家族的後花園
園藝意外成了另類「家族事業」
讓維多利亞女王也流連忘返的羅家花園
上流社會的奢華標誌──狩獵
要蒼白的兒子們鍛鍊體格,買下一塊獵場
獵場是最佳的情報站
羅氏家族的世界級音樂大師們
「我親愛的朋友羅西尼」
蕭邦也是從羅氏家族竄紅的
流連羅家門下的大文豪
浪漫主義詩人海涅要求借貸
海涅報恩
金融與藝術的完美交流
為藝術,富翁也願扮乞丐
畢卡索、達利進駐木桐酒莊畫瓶籤
賽馬也成生財工具
從「爵士」到「總統」都是奪冠的一流賽馬
八十一場連勝紀錄,迅速堆起新財庫
在金融世家長大的生物學家
訓練斑馬拉車的「胖子華特爾」
二百四十一種以羅特希爾德為名的物種
序/導讀
推薦序
富可敵國的時代意義
溫肇東
華人常講富不過三代,這是經濟、社會、人類行為慣常的現象,還是顛撲不破的真理、自然法則?有沒有地域文化的限制?對於不同的民族或不同的時代,會有一些例外嗎?在日本和歐洲,我們可以看到有「千年志氣」的達人或中小企業,以其「與時俱進」的專業精神與技藝,維持家族的傳統及驕傲。台灣由於日據時代受到限制,無法發展現代企業,從戰後到現在,仍介於二、三代之間,因此尚不足以評斷富能否過三代。反觀歷史長河,中華民族的大賈大富中,卻沒有像羅特希爾德家族,縱跨六個世代,仍然維持其財富或影響力。
十八世紀以前的有錢人或商賈,其致富的原因多半來自土地及自然資源(各種礦產、黃金、鑽石)。在工業革命以前,紡織機器尚未為現代工廠帶來雛型,當時只有家庭手工業,商人基本上從事的是買賣、貿易等行業。到十九世紀下半葉,才有現代公私部門的銀行及財政體系,以及因技術及經營概念的創新而致富的鐵路、鋼鐵、電力大王。大航海時代以來市場疆域拓展的效應,以及跨國企業的獲利模式,也才在逐漸成熟中。就在這多方「現代化」體制新舊交替的歷史機緣中,羅氏家族算是生逢其時。
傳統的商賈所能做的生意,多半和特許及其在政治結構中所卡的位置有關(今天是不是也如此?)因此「改朝換代」是一大風險,其所代表的不只是表層的政商關係,而是更深層的科技(關鍵生產要素的位移)、社會關係(財富分派與財政管理的優劣),以及導致民心向背的政治風潮。主流的商賈或富豪人家要有多大的敏感性,才能有前瞻性地投資或押對關係,如何和正在形成中的勢力及既有政權之間保持平衡距離。羅氏家族在十九世紀初,歐洲民族國家一一建立之際,為其提供適時的財政支援而發跡興起;與民國建立時,山西票號商崩解(如電影<白銀帝國>),國民政府的財政是那些家族在奧援,其及後續家業的發展,是同工異曲的近代史。
從企業管理或創新管理的角度,怎麼解讀羅氏家族的財富積累及營運呢?本書的作者十分年輕,但可看出其用功及對議題設定的敏感性,台灣較少有這樣年紀的作者會去發想這樣的題目。是因為台灣沒有這樣的市場?其實,從日據時代,台灣也有四大家族、五大家族的歷史,但其事業與財富的追蹤,較屬於稗官野史的小眾市場,通常不會在商管學院的課堂內討論。
像羅氏家族事業規模大而範疇廣,中國大陸的銀行家、企業家或許可以有相同的企圖,因中國的經濟體夠大,未來有機會能夠影響全球的政經發展。在台灣,企業家「立足台灣,放眼天下」,固然是大家熟知的口號,但在實際上能落實的很有限。鴻海及台積電或許已達世界級的層次,但要有再多的企業發展到像三星或現代,可能不是台灣的強項,至少不是大部分人努力的目標。
目前商管學院裡的企業管理受到美國管理思潮的影響,分析是以「企業」為單位,且是以資本市場上的股民利益為前提。多從專業經理人的角度,奉「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為圭臬,而不是以富豪家族利益的角度來發展管理模式。因此,「家族企業」或「家族史」就不再是商管學院研究者的興趣所在,白手起家、從無到有的「創業精神」,以及「美國夢」,反而順勢成了社會主流。事實上,在美國以外的地區,從實際的田野現場,家族經營與其資產財富的積累,才是經濟活動中的誘因及成果表現;在大規模戰爭前後,商賈或企業如何自處、因應,如何配合國家(覆巢之下無完卵),這類主題卻較少被提及論述。
畢竟美國因百年來沒在境內經歷過戰爭,管理教科書以「和平」為常態,如何發戰爭財或利用改朝換代的大變動賺進財富,也不是商管理論重視的焦點。其實經濟的「戰爭」每天都在進行著(如石油危機、金融危機),科技典範的改朝換代也是家常便飯,在戰場上企業本來就是進進出出,但「政治」卻是企業家較難掌握與控制的,只能當外生變數去適應它。
書中也點出資訊情報網的重要性,在過去的年代裡,情報網和政商社交尤其有絕對的關係。例如,與羅氏家族一樣,日本商社也以其全球綿密的關係網絡來收集情報,也曾在各次戰爭前後的「多空對戰」中獲取利益。但今天網際網路的公開性與公共性,同時媒體被要求透明化的監督甚嚴,想要掌控媒體的企圖都會受到一定的制衡。
而社交網絡的建立和名人社交圈的經營有關。在西方名人社交圈,和紅酒、名畫、音樂、打獵都脫不了關係,華人社會也正在學習這些運作。扶輪社、獅子會是一種較平民化的版本,有類似的功能,只是為不同的階層與族群服務。
「企業家族」值得稱頌的原因何在?因其財富的積累,還是家族精神的傳承?羅氏家族「富可敵國」,跨世代、跨朝代、跨國界,但目前行事相當低調,不管是財富獲取、積累的技巧,或家族標榜的精神都不主動宣揚。「政商關係良好」其實是兩面刃,家族企業的傳承與繼承,或許羅氏家族有一些經驗可以學習,但經商做生意還有其他管理技巧或基本的原則需要遵守。那麼,作者究竟要我們讀者從中學習什麼?獲得什麼?
任何組織都有其生命週期,羅馬帝國也有結束的一天。羅氏家族的案例有趣之處在於,它發展的脈絡與近代史重疊,讓我們可同時回顧過去兩百年的大小政經事件,以及現代化的過程,包括:現代銀行體系的建構、鐵路興起、蘇伊士運河開通、以色列建國等。而隨著時代的推進,近年來科技的快速發展、各國政治的民主化、公司治理的提升,使創業或累積財富的典範也不斷在轉變;我們可以看到新時代的富豪如:比爾.蓋茲,其退場及財富處理就和洛克菲勒有所不同。羅氏家族的案例,正可讓我們從時序的脈絡中,掌握更清楚的演變,更加理解新時代的商業典範。
(本文作者為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
富可敵國的時代意義
溫肇東
華人常講富不過三代,這是經濟、社會、人類行為慣常的現象,還是顛撲不破的真理、自然法則?有沒有地域文化的限制?對於不同的民族或不同的時代,會有一些例外嗎?在日本和歐洲,我們可以看到有「千年志氣」的達人或中小企業,以其「與時俱進」的專業精神與技藝,維持家族的傳統及驕傲。台灣由於日據時代受到限制,無法發展現代企業,從戰後到現在,仍介於二、三代之間,因此尚不足以評斷富能否過三代。反觀歷史長河,中華民族的大賈大富中,卻沒有像羅特希爾德家族,縱跨六個世代,仍然維持其財富或影響力。
十八世紀以前的有錢人或商賈,其致富的原因多半來自土地及自然資源(各種礦產、黃金、鑽石)。在工業革命以前,紡織機器尚未為現代工廠帶來雛型,當時只有家庭手工業,商人基本上從事的是買賣、貿易等行業。到十九世紀下半葉,才有現代公私部門的銀行及財政體系,以及因技術及經營概念的創新而致富的鐵路、鋼鐵、電力大王。大航海時代以來市場疆域拓展的效應,以及跨國企業的獲利模式,也才在逐漸成熟中。就在這多方「現代化」體制新舊交替的歷史機緣中,羅氏家族算是生逢其時。
傳統的商賈所能做的生意,多半和特許及其在政治結構中所卡的位置有關(今天是不是也如此?)因此「改朝換代」是一大風險,其所代表的不只是表層的政商關係,而是更深層的科技(關鍵生產要素的位移)、社會關係(財富分派與財政管理的優劣),以及導致民心向背的政治風潮。主流的商賈或富豪人家要有多大的敏感性,才能有前瞻性地投資或押對關係,如何和正在形成中的勢力及既有政權之間保持平衡距離。羅氏家族在十九世紀初,歐洲民族國家一一建立之際,為其提供適時的財政支援而發跡興起;與民國建立時,山西票號商崩解(如電影<白銀帝國>),國民政府的財政是那些家族在奧援,其及後續家業的發展,是同工異曲的近代史。
從企業管理或創新管理的角度,怎麼解讀羅氏家族的財富積累及營運呢?本書的作者十分年輕,但可看出其用功及對議題設定的敏感性,台灣較少有這樣年紀的作者會去發想這樣的題目。是因為台灣沒有這樣的市場?其實,從日據時代,台灣也有四大家族、五大家族的歷史,但其事業與財富的追蹤,較屬於稗官野史的小眾市場,通常不會在商管學院的課堂內討論。
像羅氏家族事業規模大而範疇廣,中國大陸的銀行家、企業家或許可以有相同的企圖,因中國的經濟體夠大,未來有機會能夠影響全球的政經發展。在台灣,企業家「立足台灣,放眼天下」,固然是大家熟知的口號,但在實際上能落實的很有限。鴻海及台積電或許已達世界級的層次,但要有再多的企業發展到像三星或現代,可能不是台灣的強項,至少不是大部分人努力的目標。
目前商管學院裡的企業管理受到美國管理思潮的影響,分析是以「企業」為單位,且是以資本市場上的股民利益為前提。多從專業經理人的角度,奉「經營權與所有權分離」為圭臬,而不是以富豪家族利益的角度來發展管理模式。因此,「家族企業」或「家族史」就不再是商管學院研究者的興趣所在,白手起家、從無到有的「創業精神」,以及「美國夢」,反而順勢成了社會主流。事實上,在美國以外的地區,從實際的田野現場,家族經營與其資產財富的積累,才是經濟活動中的誘因及成果表現;在大規模戰爭前後,商賈或企業如何自處、因應,如何配合國家(覆巢之下無完卵),這類主題卻較少被提及論述。
畢竟美國因百年來沒在境內經歷過戰爭,管理教科書以「和平」為常態,如何發戰爭財或利用改朝換代的大變動賺進財富,也不是商管理論重視的焦點。其實經濟的「戰爭」每天都在進行著(如石油危機、金融危機),科技典範的改朝換代也是家常便飯,在戰場上企業本來就是進進出出,但「政治」卻是企業家較難掌握與控制的,只能當外生變數去適應它。
書中也點出資訊情報網的重要性,在過去的年代裡,情報網和政商社交尤其有絕對的關係。例如,與羅氏家族一樣,日本商社也以其全球綿密的關係網絡來收集情報,也曾在各次戰爭前後的「多空對戰」中獲取利益。但今天網際網路的公開性與公共性,同時媒體被要求透明化的監督甚嚴,想要掌控媒體的企圖都會受到一定的制衡。
而社交網絡的建立和名人社交圈的經營有關。在西方名人社交圈,和紅酒、名畫、音樂、打獵都脫不了關係,華人社會也正在學習這些運作。扶輪社、獅子會是一種較平民化的版本,有類似的功能,只是為不同的階層與族群服務。
「企業家族」值得稱頌的原因何在?因其財富的積累,還是家族精神的傳承?羅氏家族「富可敵國」,跨世代、跨朝代、跨國界,但目前行事相當低調,不管是財富獲取、積累的技巧,或家族標榜的精神都不主動宣揚。「政商關係良好」其實是兩面刃,家族企業的傳承與繼承,或許羅氏家族有一些經驗可以學習,但經商做生意還有其他管理技巧或基本的原則需要遵守。那麼,作者究竟要我們讀者從中學習什麼?獲得什麼?
任何組織都有其生命週期,羅馬帝國也有結束的一天。羅氏家族的案例有趣之處在於,它發展的脈絡與近代史重疊,讓我們可同時回顧過去兩百年的大小政經事件,以及現代化的過程,包括:現代銀行體系的建構、鐵路興起、蘇伊士運河開通、以色列建國等。而隨著時代的推進,近年來科技的快速發展、各國政治的民主化、公司治理的提升,使創業或累積財富的典範也不斷在轉變;我們可以看到新時代的富豪如:比爾.蓋茲,其退場及財富處理就和洛克菲勒有所不同。羅氏家族的案例,正可讓我們從時序的脈絡中,掌握更清楚的演變,更加理解新時代的商業典範。
(本文作者為政大科技管理研究所教授)
試閱
前言 我們都被《富比士》騙了「在尊貴與平凡的排序上,財富一直是最重要的指標,而且正日漸成為衡量個人價值的唯一標準。如果你想證明自己,就必須參與這個遊戲;如果你不參與,那麼你就注定淪為次等。」這是經濟學大師梭羅(Lester Thurow)對於「財富」二字一針見血的描述。不管你是否願意,無論是億萬富豪還是平民布衣,無論是貴商巨賈還是販夫走卒,都情不自禁地懷揣財富夢想,有意無意地關注財富故事。於是,每年的「富比士全球富豪榜」就會吸引億萬人的眼球。二○一二年三月初,美國《富比士》雜誌(Forbes)富豪榜的最新榜單千呼萬喚始出來。墨西哥電信巨頭卡洛斯‧史林(Carlos Slim),以六百九十億美元身家成為新科首富;比爾‧蓋茨(Bill Gates)以六百一十億美元屈居次席,其後依序為華倫‧巴菲特(Warren Buffett)、貝爾納‧阿爾諾(Bernard Arnault,法國酩悅軒尼詩-路易威登集團總裁)、阿曼西奧‧奧爾特加(Amancio Ortega Gaona,西班牙Inditex時裝集團總裁)等富豪榜上的常客。在海內外媒體瘋狂炒作下,世界首富的帽子總是在蓋茨和巴菲特這些婦孺皆知的巨賈間輪流傳遞,如果你對此信以為真的話,那就被徹底愚弄了。所謂「大道無形」,真正的超級富豪從未公之於眾,他們總是隱藏在商業舞台最深處,甚至連全球主流媒體都已淪為他們財富遊戲的工具,被嚴密掌控。「第六帝國」比史林更富有的人是誰?誰是隱藏在財富盛宴背後真正的霸主?他到底在做什麼生意?運用什麼策略快速累積財富?他的成功如何複製?碩大的問號像夜幕下矗立的燈塔,指引千萬追尋者爭先恐後拍響財富殿堂的門環。答案是:羅特希爾德(Rothschild),地球上最古老最神祕的財富家族。羅特希爾德家族究竟有多少財富?至今仍無人能說出準確答案,人們只知道,在一八五○年左右,這個家族就已擁有六十億美元財富;如果以六%的報酬率計算,到一百六十年後的今天,他們的資產至少超過五十兆美元,這幾乎是美國全年GDP的四倍,是二○一○年世界首富的近一千倍。或許今天「羅特希爾德」這五個字不再像一百多年前那樣如雷貫耳,畢竟家族成員早已散落在世界各個角落,而且他們總是躲在金融大鱷或銀行財閥身後操控全球經濟,越發神祕莫測。然而,關於羅特希爾德的傳奇仍在延續,各界學者對羅特希爾德家族的描述眾說紛紜,千姿百態。歷史學家說,十九世紀時歐洲有六大勢力,前五位分別是大英帝國、普魯士(後來的德意志帝國)、法蘭西、奧匈帝國、俄國,第六位是羅特希爾德家族;此後,「第六帝國」成為羅特希爾德的另一種稱呼。政治學家說,在二十世紀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美國政治格局中,「民主黨是屬於摩根家族的(Morgan),而共和黨是屬於洛克斐勒家族的(Rockefeller)。」然而,「洛克斐勒和摩根,都曾經是屬於羅特希爾德的!」羅特希爾德控制全球經濟命脈近兩個世紀,他們是「貨幣戰爭」最早的策畫者和實施者。經濟學家說,羅特希爾德家族鼎盛時所掌控的財富占當時全球財富的一半,他們不但控制世界主要經濟體國債的發行權,而且每天黃金交易的開盤價也由他們確定。證券業、房地產業、珠寶和藝術品業各三分之一的財富由他們掌控,只給別人留了一○%。生物學家說,有一種鳥,頭頂的鳳冠絢麗斑斕、尾部的翎毛烏黑油亮,更神奇的是,無論雌鳥還是雄鳥都能孵化幼雛,且據說全世界目睹過其風姿的人不超過一百位。鳥類學家給它取的名字就是「羅特希爾德」,據說已瀕臨滅絕,十分珍稀。更有意思的是,與這種鳥擁有共同名字的生物還包括:五十八種鳥、十八種哺乳動物(包括貝林戈長頸鹿〔Baringo Giraffe〕)、十四種植物(包括一種罕見的拖鞋蘭和一種火焰百合)、三種魚、三種蜘蛛和兩種爬蟲類動物。美食家說,有一種由蜜餞、白蘭地和香草製成的舒芙蕾,以及一種由明蝦、白蘭地和乳酪放在麵包上烤製而成的開胃酥,也名叫羅特希爾德。不僅如此,在以色列以羅特希爾德命名的城鎮和街道不計其數,南極洲有座島也名叫羅特希爾德,甚至在百老匯的音樂劇中、在《猶太人幽默集》裡,在幾乎所有有西方人的地方,都經常會出現羅特希爾德這個名字。即便將所有關於羅特希爾德的故事和評論匯總起來,甚至連八卦逸聞都不放過,也不足以準確描述人類歷史上迄今最龐大的金融帝國,控制全球經濟的真相。對於從事任何學術領域的研究者來說,如果從未聽說過羅特希爾德這個名字,就如同音樂系的學生不知道貝多芬、物理系的學生不知道愛因斯坦、化學系的學生不知道諾貝爾那樣孤陋寡聞,不可思議。而對於金融或經濟從業者來說,一旦風聞羅特希爾德家族有風吹草動,他們的每一根寒毛都會在第一時間豎起,甚至難以呼吸。戰火下發跡起家在時間並不算短的二百多年裡,圍繞羅特希爾德家族功過成敗的爭論,一直沒有休止過。陰謀論者譴責他們是歷次重大戰爭和經濟危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