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DNA:鳥之卷
Work DNA: The Bird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一九九八年起,《工作DNA》在中國時報的浮世繪版上,以專欄方式與讀者見面,連載一年多,佳評如潮。一九九九年,出版成書。
二00六年,作者於出版大陸版的同時,增加許多篇幅,而有修訂版問世。
再隔六年的二0一二年,作者大幅增訂修編,出版《工作DNA增訂三卷本》,把「鳥」、「駱駝」、「鯨魚」這分別代表「基層」、「中堅幹部」、「決策者」三種不同層次工作者的主題,各自獨立成卷,成為:《工作DNA鳥之卷》、《工作DNA 駱駝之卷》、《工作DNA 鯨魚之卷》。
本書特色
熱情與勤快,是鳥的基因。
The bird needs to be passionate and diligent.
工作DNA鳥之卷
剛出社會不久的新鮮人,像是一隻鳥——剛剛孵化,開始要學習飛翔的小鳥。
小鳥面對廣闊的天地,好處是機會無窮,無限的空間任其展翅。但是小鳥也要注意自己到底要如何成長。小鳥的機會,就是你還沒有被環境、習慣、條件所侷限或制約,因此各種新奇的嘗試與可能,都在你的雙翼之下。
小鳥,需要熱情與勤快。
二00六年,作者於出版大陸版的同時,增加許多篇幅,而有修訂版問世。
再隔六年的二0一二年,作者大幅增訂修編,出版《工作DNA增訂三卷本》,把「鳥」、「駱駝」、「鯨魚」這分別代表「基層」、「中堅幹部」、「決策者」三種不同層次工作者的主題,各自獨立成卷,成為:《工作DNA鳥之卷》、《工作DNA 駱駝之卷》、《工作DNA 鯨魚之卷》。
本書特色
熱情與勤快,是鳥的基因。
The bird needs to be passionate and diligent.
工作DNA鳥之卷
剛出社會不久的新鮮人,像是一隻鳥——剛剛孵化,開始要學習飛翔的小鳥。
小鳥面對廣闊的天地,好處是機會無窮,無限的空間任其展翅。但是小鳥也要注意自己到底要如何成長。小鳥的機會,就是你還沒有被環境、習慣、條件所侷限或制約,因此各種新奇的嘗試與可能,都在你的雙翼之下。
小鳥,需要熱情與勤快。
試閱
雄飛吧,鳥!
工作的人,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階段:出社會不久的新鮮人、中堅幹部,與高層主管。
這三個階段的人,可以比擬為三種動物。
剛出社會不久的新鮮人,像是一隻鳥。剛剛孵化,開始要學習飛翔的小鳥。
工作了一段時間,成為公司或組織裡的中堅幹部之後,成了一隻駱駝。
有幸,或者有需要,從中堅幹部更上層樓,成為一個公司或組織的決策者,那就是成了一條鯨魚。
三種動物,各有不同的環境,各有不同的生存條件,各有不同的發展機會與風險。如果我們能認清這些,那就比較可能讓自己生存得更自在一些,比較可能擺脫一些近於宿命的糾纏,也比較可能發生更有力的進化。
這本書講的是鳥的故事。
剛出社會不久,或是在公司基層的人的故事。
小鳥,面對廣闊的天地。好處是機會無窮,無限的空間任其展翅。但是小鳥也要注意自己到底要如何成長。
小鳥的機會,就是你還沒有被環境、習慣、條件所侷限或制約,因此各種新奇的嘗試與可能,都在你的雙翼之下。
你可以選擇成家鳥,駐足別人屋簷下。
你可以選擇成林鳥,起居在一座深邃的森林裡。
你可以選擇成候鳥,隨季節的變化而周遊各地。
但是,也要小心。太多新奇的選擇,會讓你眼花撩亂。
或者,你選擇成為了一種你的體力與本質都不適合去當的鳥。
或者,你不停地變換自己生存的方式,最後忘了自己是一隻什麼樣的鳥。
或者,你選擇方便地離人群很近的覓食方式,很容易成為別人彈弓下的獵物。
鳥的工作基因,是熱情與勤快。
不發揮這兩點,即使你還在鳥的階段,卻已經早衰,暮氣沉沉。
你越能善加發揮這兩點,越能讓自己成為一隻充滿希望與力量的鳥。以及,進化為下一階段的駱駝。
但,並不是成為駱駝之後,你就不需要鳥的基因。
你會發現,不論是成了駱駝還是鯨魚,如果你都能不忘保有鳥的基因,你的工作會更有澎湃,人生會更廣?。
同樣地,如果在鳥的階段,你就能及早植入駱駝和鯨魚的基因,你會發現,當別人還是海鷗的時候,你可以成為展翅萬里的巨鷹。
雄飛吧,鳥!
1心態
少年英雄的夢想寶劍
我留著一張照片,我第一個工作時候的。
堆著稿件的辦公桌後,我向後斜倚著一張椅子,雙手環叉在腦後。往右前方的窗外像是在遠眺什麼,又像在想什麼。但是眼鏡反光,看不出神情。
那是一位攝影家拍的。當時他和長橋出版社有密切的合作,經常來公司。不知怎麼就幫我這個毛頭小伙子拍了照片,還用心地沖洗出來送我。我對那張照片是怎麼拍下的氛圍完全不記得了。唯一記得的,那是梁正居的作品。
每次看那張照片,我都會想:當時他看著窗外,到底在想什麼呢?沒有任何印象。我那時很努力地工作,可是對未來並沒有任何規劃,或是想像。我今天在做的事情,是我當時丁點也沒想過的。當時在出版業工作,是我很不情願的事情,只是走投無路下的將就(請參閱本書〈一個排斥了三十年的工作〉一文)。
可是,當時如果有個夢想,多好。
不為什麼,只為了和那個年輕的狀態相配。夢想應該和年輕相配,不就像是寶劍應該和英雄相搭?合理,又自然?
但偏偏這個說來合理又自然的事情,事實上卻並不會那麼自然地發生。我自己當年沒什麼夢想可言,固然有些特別的因素,但今天的年輕人,經過中學和大學的十年教育下來,當他走出校門,進入社會的時候,很可能就算是能具備什麼,但夢想經常不會在內。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問題出在哪裡,再來看怎麼解決。
夢想,是個心智的遊戲。
打一個比喻的話,是個RPG遊戲,角色扮演的遊戲。
要玩好RPG遊戲,很重要的關鍵是:你要遭遇很多人,去取得很多寶物。夢想這個心智的遊戲要玩得好,很重要的關鍵是:你也要遭遇很多人,取得很多寶物。在現實世界裡,這要怎麼發生?
有兩個可能。
一個是行萬里路。少年時候就壯遊四方。
一個是讀萬卷書。少年時候就大量閱讀,神交古今中外的人物,臥遊寰宇。
而這兩件事,在我們目前以考試教育為主的學校裡,很難發生。我們在中學這個階段,只行考試路,只讀考試書。當我們年齡正好飢渴於壯遊、神遊這個世界的時候,卻被禁錮於學校、補習班,以及種種考試所構成的囹圄之中,吞嚥的只是教科書和參考書所攪拌出來的牢飯而已。
我們的大學也幫不上什麼忙。
原來,我們在中學階段經過了大量的閱讀,大範圍地對古今世界與人物展開過探索之後,大學是我們夢想遊戲一個新階段的開始。大學階段有一種銜接作用—一方面把我們上一個階段探索過的夢想整理出更清楚的方向,另一方面也為我們接下來想要實現的夢想,開始準備資糧。
然而在今天的現實裡,一個少年進入大學,往往只是考試分配的結果,發生不了上述的銜接作用。今天年輕人那麼愛玩網路上的RPG遊戲,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他在現實生活裡扮演的都是父母為他設定的角色,不是他自己的選擇。
因此,一個新進社會的人,最好有一個體認:他在找的工作,不應該只是為自己拿一份薪水而己。
他在找的工作,應該是他人生一個新階段的開始。終於,他有機會重新設定自己夢想的「出廠狀態」,重新醞釀、規劃自己的夢想。
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個多年沒機會考慮自己夢想的人,要他一下子提出自己的夢想,是強人所難。
但是,我是一個當年進出版業談不上有夢想可言,事隔十六年後才發現自己夢想的人。由我的經驗來看,一時不知道自己的夢想沒有關係,最重要的是不能忘記自己需要夢想。只要時刻記住這個夢想的重要,你的夢想,總有一天會讓你想起它。
少年英雄,要配一把夢想的寶劍。2觀念
三十歲以前不要計較的事情
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告訴他求學階段是人生最幸福的時期,他可能聽不太進去。只有出了社會之後,我們才會回頭發現求學的日子多麼令人懷念。
出了社會,進入工作生涯之後,我們每個人還會有段相當於學生階段的求學時期。只是同樣地,這段可能是我們工作生涯中最幸福的時期,同樣也最容易遭到忽視。
我會說:這段時期就是從我們踏出社會,到三十歲之前的一段時期。這段時期,我們對自己的工作和行業幾乎還掌握不到重點,經驗談不上,專業談不上,薪水最微薄,待遇最低下,負重最重,受責也最重,何況還加上最容易受到愛情與婚姻的煎熬。不過,我們對自己行業與工作的認知,都是由這段時間而開始的。不論這段時間的經驗愉快與否,都將對我們接下來的發展產生延續與深遠的影響。我們唯一可以憑仗的,只有自己的努力與勞力,加上一點對未來的幻想與熱情。所以,我會比喻為求學階段的學生。
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善用這個階段呢?
我只能說,不要計較你的工作負重與待遇,盡量去接受折磨、訓練。不要忘了,在此之前,我們要學習任何東西,都要支付學費給學校,才可能受教。而現在開始,是有人在支付我們薪水而受教。所以,不要想太多。也許,我們應該盡量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行業或工作,但即使不能如願,不論這個行業如何、公司如何、老闆如何,其實都不干我們的事。要注意的只有一點,趁我們還可以從這個工作和公司裡學到東西的時候,盡量去學習。絕不要因為待遇太低而離開一個公司,只能為這個公司給你的負擔與學習的機會不夠,而離開這個公司。
在這個階段,一個薪水豐厚又輕鬆的工作,一定是最隱形的毒藥。
我自己這段養成期大概有五年的時間。想起來,那段時間每天有人幫你改稿,每天督促你做各種最基本的訓練,真是幸福。尤其後來我們老闆要編一本雜誌,要我每個月都得閱讀五十多種國外期刊。最後雖然雜誌沒編得成,但是每個月要讀五十多種期刊的經驗,卻成為一直持續到今天的受益,以及懷念。我對雜誌與出版的多少概念,都可追溯到那段時間。
在以前的年代,在學徒制還盛行的年代,這段時間的持續往往在十年以上。今天,隨著各種社會條件的變遷,這段時間的持續已經大幅縮短。有時候,甚至縮為幾個月的時間。過去,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學生,要幾年的時間才能熬得上一個小主管的工作,今天,很多行業往往只需要幾個月就可以了。
對很多初出社會的年輕人而言,可能覺得這是個十分令人雀躍的機會與時代。但我總覺得有些遺憾與可惜。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特質,要體會這種特質(還談不上掌握這種特質),沒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不足以奏功的。這種養成期越長,事實上對我們日後的持續成長越有助力。
三十歲之前,有很多事真的不應該計較得太細。
工作的人,大致可以分為三種階段:出社會不久的新鮮人、中堅幹部,與高層主管。
這三個階段的人,可以比擬為三種動物。
剛出社會不久的新鮮人,像是一隻鳥。剛剛孵化,開始要學習飛翔的小鳥。
工作了一段時間,成為公司或組織裡的中堅幹部之後,成了一隻駱駝。
有幸,或者有需要,從中堅幹部更上層樓,成為一個公司或組織的決策者,那就是成了一條鯨魚。
三種動物,各有不同的環境,各有不同的生存條件,各有不同的發展機會與風險。如果我們能認清這些,那就比較可能讓自己生存得更自在一些,比較可能擺脫一些近於宿命的糾纏,也比較可能發生更有力的進化。
這本書講的是鳥的故事。
剛出社會不久,或是在公司基層的人的故事。
小鳥,面對廣闊的天地。好處是機會無窮,無限的空間任其展翅。但是小鳥也要注意自己到底要如何成長。
小鳥的機會,就是你還沒有被環境、習慣、條件所侷限或制約,因此各種新奇的嘗試與可能,都在你的雙翼之下。
你可以選擇成家鳥,駐足別人屋簷下。
你可以選擇成林鳥,起居在一座深邃的森林裡。
你可以選擇成候鳥,隨季節的變化而周遊各地。
但是,也要小心。太多新奇的選擇,會讓你眼花撩亂。
或者,你選擇成為了一種你的體力與本質都不適合去當的鳥。
或者,你不停地變換自己生存的方式,最後忘了自己是一隻什麼樣的鳥。
或者,你選擇方便地離人群很近的覓食方式,很容易成為別人彈弓下的獵物。
鳥的工作基因,是熱情與勤快。
不發揮這兩點,即使你還在鳥的階段,卻已經早衰,暮氣沉沉。
你越能善加發揮這兩點,越能讓自己成為一隻充滿希望與力量的鳥。以及,進化為下一階段的駱駝。
但,並不是成為駱駝之後,你就不需要鳥的基因。
你會發現,不論是成了駱駝還是鯨魚,如果你都能不忘保有鳥的基因,你的工作會更有澎湃,人生會更廣?。
同樣地,如果在鳥的階段,你就能及早植入駱駝和鯨魚的基因,你會發現,當別人還是海鷗的時候,你可以成為展翅萬里的巨鷹。
雄飛吧,鳥!
1心態
少年英雄的夢想寶劍
我留著一張照片,我第一個工作時候的。
堆著稿件的辦公桌後,我向後斜倚著一張椅子,雙手環叉在腦後。往右前方的窗外像是在遠眺什麼,又像在想什麼。但是眼鏡反光,看不出神情。
那是一位攝影家拍的。當時他和長橋出版社有密切的合作,經常來公司。不知怎麼就幫我這個毛頭小伙子拍了照片,還用心地沖洗出來送我。我對那張照片是怎麼拍下的氛圍完全不記得了。唯一記得的,那是梁正居的作品。
每次看那張照片,我都會想:當時他看著窗外,到底在想什麼呢?沒有任何印象。我那時很努力地工作,可是對未來並沒有任何規劃,或是想像。我今天在做的事情,是我當時丁點也沒想過的。當時在出版業工作,是我很不情願的事情,只是走投無路下的將就(請參閱本書〈一個排斥了三十年的工作〉一文)。
可是,當時如果有個夢想,多好。
不為什麼,只為了和那個年輕的狀態相配。夢想應該和年輕相配,不就像是寶劍應該和英雄相搭?合理,又自然?
但偏偏這個說來合理又自然的事情,事實上卻並不會那麼自然地發生。我自己當年沒什麼夢想可言,固然有些特別的因素,但今天的年輕人,經過中學和大學的十年教育下來,當他走出校門,進入社會的時候,很可能就算是能具備什麼,但夢想經常不會在內。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問題出在哪裡,再來看怎麼解決。
夢想,是個心智的遊戲。
打一個比喻的話,是個RPG遊戲,角色扮演的遊戲。
要玩好RPG遊戲,很重要的關鍵是:你要遭遇很多人,去取得很多寶物。夢想這個心智的遊戲要玩得好,很重要的關鍵是:你也要遭遇很多人,取得很多寶物。在現實世界裡,這要怎麼發生?
有兩個可能。
一個是行萬里路。少年時候就壯遊四方。
一個是讀萬卷書。少年時候就大量閱讀,神交古今中外的人物,臥遊寰宇。
而這兩件事,在我們目前以考試教育為主的學校裡,很難發生。我們在中學這個階段,只行考試路,只讀考試書。當我們年齡正好飢渴於壯遊、神遊這個世界的時候,卻被禁錮於學校、補習班,以及種種考試所構成的囹圄之中,吞嚥的只是教科書和參考書所攪拌出來的牢飯而已。
我們的大學也幫不上什麼忙。
原來,我們在中學階段經過了大量的閱讀,大範圍地對古今世界與人物展開過探索之後,大學是我們夢想遊戲一個新階段的開始。大學階段有一種銜接作用—一方面把我們上一個階段探索過的夢想整理出更清楚的方向,另一方面也為我們接下來想要實現的夢想,開始準備資糧。
然而在今天的現實裡,一個少年進入大學,往往只是考試分配的結果,發生不了上述的銜接作用。今天年輕人那麼愛玩網路上的RPG遊戲,不是沒有原因的。因為他在現實生活裡扮演的都是父母為他設定的角色,不是他自己的選擇。
因此,一個新進社會的人,最好有一個體認:他在找的工作,不應該只是為自己拿一份薪水而己。
他在找的工作,應該是他人生一個新階段的開始。終於,他有機會重新設定自己夢想的「出廠狀態」,重新醞釀、規劃自己的夢想。
當然,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一個多年沒機會考慮自己夢想的人,要他一下子提出自己的夢想,是強人所難。
但是,我是一個當年進出版業談不上有夢想可言,事隔十六年後才發現自己夢想的人。由我的經驗來看,一時不知道自己的夢想沒有關係,最重要的是不能忘記自己需要夢想。只要時刻記住這個夢想的重要,你的夢想,總有一天會讓你想起它。
少年英雄,要配一把夢想的寶劍。2觀念
三十歲以前不要計較的事情
對大部分學生來說,告訴他求學階段是人生最幸福的時期,他可能聽不太進去。只有出了社會之後,我們才會回頭發現求學的日子多麼令人懷念。
出了社會,進入工作生涯之後,我們每個人還會有段相當於學生階段的求學時期。只是同樣地,這段可能是我們工作生涯中最幸福的時期,同樣也最容易遭到忽視。
我會說:這段時期就是從我們踏出社會,到三十歲之前的一段時期。這段時期,我們對自己的工作和行業幾乎還掌握不到重點,經驗談不上,專業談不上,薪水最微薄,待遇最低下,負重最重,受責也最重,何況還加上最容易受到愛情與婚姻的煎熬。不過,我們對自己行業與工作的認知,都是由這段時間而開始的。不論這段時間的經驗愉快與否,都將對我們接下來的發展產生延續與深遠的影響。我們唯一可以憑仗的,只有自己的努力與勞力,加上一點對未來的幻想與熱情。所以,我會比喻為求學階段的學生。
那麼,我們到底應該怎樣善用這個階段呢?
我只能說,不要計較你的工作負重與待遇,盡量去接受折磨、訓練。不要忘了,在此之前,我們要學習任何東西,都要支付學費給學校,才可能受教。而現在開始,是有人在支付我們薪水而受教。所以,不要想太多。也許,我們應該盡量選一個自己喜歡的行業或工作,但即使不能如願,不論這個行業如何、公司如何、老闆如何,其實都不干我們的事。要注意的只有一點,趁我們還可以從這個工作和公司裡學到東西的時候,盡量去學習。絕不要因為待遇太低而離開一個公司,只能為這個公司給你的負擔與學習的機會不夠,而離開這個公司。
在這個階段,一個薪水豐厚又輕鬆的工作,一定是最隱形的毒藥。
我自己這段養成期大概有五年的時間。想起來,那段時間每天有人幫你改稿,每天督促你做各種最基本的訓練,真是幸福。尤其後來我們老闆要編一本雜誌,要我每個月都得閱讀五十多種國外期刊。最後雖然雜誌沒編得成,但是每個月要讀五十多種期刊的經驗,卻成為一直持續到今天的受益,以及懷念。我對雜誌與出版的多少概念,都可追溯到那段時間。
在以前的年代,在學徒制還盛行的年代,這段時間的持續往往在十年以上。今天,隨著各種社會條件的變遷,這段時間的持續已經大幅縮短。有時候,甚至縮為幾個月的時間。過去,一個大學剛畢業的學生,要幾年的時間才能熬得上一個小主管的工作,今天,很多行業往往只需要幾個月就可以了。
對很多初出社會的年輕人而言,可能覺得這是個十分令人雀躍的機會與時代。但我總覺得有些遺憾與可惜。每個行業都有每個行業的特質,要體會這種特質(還談不上掌握這種特質),沒有相當長的一段時間,是不足以奏功的。這種養成期越長,事實上對我們日後的持續成長越有助力。
三十歲之前,有很多事真的不應該計較得太細。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