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成功,先讓腦袋就定位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擺脫自我設限的框架,就能發揮 140% 的潛力!
資源和機會是完成工作所必須的要素。有些人在職場上屢屢碰壁,苦尋不著機會,也爭取不到資源,形成惡性循環;有些人卻像具有「心想事成」的能力,不論想做什麼,周遭總有人會主動協助。作者認為「心想事成」並非單純好運,而是平時就需要累積的能量,方法則是:
■廣結善緣——積極參與各種活動。
■走出去——樂於分享、和人群互動。
■Speak Out! ——把需求大聲說出來。
■自助——而後才會人助、天助。
■熱心助人——自己的事就是眾人的事;眾人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唯有勇敢走出自己的框架,不要因為面子、身段、怕別人學等因素而束縛自己,資源和機會才能流通,讓自己進入正向循環:能觸及更廣泛的資源,藉以完成更多工作、提升工作效率與品質、拓展人際網絡,再進而能掌握更多資源和機會。
在職場上奮鬥,最重要的並不是擁有哪些技能或證照,而是每個工作者對職場與對自己的定位、所抱持的態度與思維。不對自己設限,才會因為全心投入工作而獲得影響力,逐漸嶄露頭角。
誠如《自慢》作者、城邦媒體集團何飛鵬首席執行長所說:「一個人擁有正確的觀念與態度,不見得能立即成功;但是如果缺乏正確的觀念與態度,就算一時幸運,終究還是會打回原形,難逃失敗。」只有讓腦袋裡的觀念和態度就定位了,工作績效才會出類拔萃,因而比別人更有機會發揮所長、開拓更多可能性,才能多所歷練,釋放自己最大的潛力!
目錄
前言 我擁有「心想事成」的能力
第一章 不對自己設限
自我的定位與學習
頭銜來自於名實相稱
頭銜不等於職場影響力
切換角色與角度,延伸工作範圍
機會來前,先做好準備
第二章 權力來自於工作投入
不在職場搞自閉,積極儲蓄人脈資源
「挑戰」是增強實力的最佳推手
三人行必有我師,是突破與成長的不二法門
快向「傳聲筒」說拜拜,建立「自慢」的專業
別忘了,成就是屬於團隊的
第三章 把自己當CEO
不想當將軍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把自己當作老闆」的觀念
一念之間,潛能的發揮從三○%到一四○%
開啟水平式思考,培養CEO的實力
提升水平式思考功力的方法
結語 解開束縛自己的繩子
序/導讀
【前言】
我擁有「心想事成」的能力
許多時候,只要我動心起念想做的事情,周遭總會有親朋好友適時地提供相關資訊或資源,讓我順利完成,朋友們也因此認為我是天生具有「心想事成」能力的人。朋友們認為:這類天生具有「心想事成」能力的人,往往能夠將自己的意念透過腦波傳遞出去,與他人交流產生耦合,讓想要做的事情如願完成。
我不太相信這種說法,實在是太玄妙了!我的看法是:所謂「心想事成」絕非是透過「耦合」,而是必須不設限地經由自己去做些事情、做些改變、做些嘗試……,唯有透過執行力,去起而行、去積極促成,並經過一連串碰撞之後,才有可能讓想法落實。換言之,「心想事成」真正的定義應該是:心想之後,必須真正去身體力行、去做了,才會在一連串碰撞之後,讓事情圓滿達成。
心想事成的五個小祕方
換言之,我的字典裡是沒有「心想事成」這回事的!如果一定要找出「心想事成」訣竅的話,我的小祕方是:
一、廣結善緣——積極參與各種活動
平時就應該多參與各項活動,比如說,客戶或廠商舉辦的研討會、展覽、餐會、球敘或是某些小型團體的聚會、讀書會等,透過不同的管道和觸角,認識更多不同領域、專長的朋友,廣結善緣,建立良好寬廣的人際網絡,一旦有任何需求時,都能找到專家請益,也能做更多生活或工作上的相互連結。
二、走出去——樂於分享、和人群互動
平日就應該培養願意和其他人分享、交流、請益的習慣。當你有任何需求時;或是工作、生活上遇到瓶頸、困擾,心生煩悶之際;抑或是正在進行中的方案、計畫,思緒一時被卡住,不得其解時,就要走出去,拜訪之前所建立起來的人際網絡,透過分享、請益,尋求突破或解決方案。
三、Speak Out!——把需求大聲說出來
一定要把自己的問題說出來,因為只有當需求被說出來以後,才可能帶來更多解決問題的回應,或許這次談話的對象沒有適當的解決方法,可是他會繼續幫你把問題傳遞出去,如此一傳十、十傳百,能夠幫你解決問題的人總有一天會出現。相對地,如果不敢說出來,就是自我封閉,自己將自己設限在問題的框框之中,可能會讓問題困擾自己很久,也很可能會永遠找不到答案,所以我總會積極地「Speak Out!」,任何機會都不會放過。
四、自助——而後才會人助、天助
雖然有問題時,要積極地將問題「Speak Out!」,但是,別忘了「心想事成」最重要的原動力還是在「自己」。一旦確立目標,自己必須用心、積極地搜尋相關資訊,努力聯繫一切可接觸的管道,並挖掘任何可能連貫的線索,自己該做的基本工絕不能偷懶,只有自己將功夫做足了,「心想」才會開始發揮自助、人助,而後天助的鏈結綜效。
五、雞婆(熱心)、樂於助人——自己的事就是眾人的事;眾人的事就是自己的事
俗諺:「一枝草一點露。」同樣地,想要「心想事成」,日常結善緣的心就不可少,所以平日就應該要具備適度的雞婆(熱心),主動關心、提供所需,一旦有機會接收到別人的問題時,也應該盡心盡力協助解決,若是自己沒有能耐,也樂於幫忙傳播出去,讓別人的問題或需求可以得到助力。
跳出框框,資源和機會才能通暢無礙
以上就是我總是能夠「心想事成」的背後祕密,也是我屢試不爽的訣竅;無論任何事情,我都不會因為面子、身段、怕別人學、不好意思等莫名的框框將自己套住,也因此,一直以來,只要我想要知道或想要做到的事情,無論是個人的困擾或是工作上的問題,我總會想盡各種管道找資源、積極對外傳遞出去,也因此,往往之後就會跑出我需要的資源。比如說:當你正在思考或規劃某個方案時,不妨將心中的藍圖或初步想法和其他人分享、請益,讓方案在成形前更趨完善,也可能因此獲得更多、更廣泛的資源。
案例一:從一杯果汁到第二核心事業
某天,朋友請我喝果汁並告訴我說:「這是一杯很不一樣的果汁。」我看了看實在不知道有何不同。
朋友說:「這是一杯經過高壓殺菌處理的果汁,運送過程不需要冷凍,只需要冷藏。」我突然靈機一動:如果食材都可以透過高壓殺菌處理的話,是否可以較長時間維持它的新鮮度,也不用擔心食安的問題……。於是,我非常有興趣地向他請教更多的細節,並和其他朋友分享這樣的概念。
數日後,「心想事成」的魔法開始發酵了。
有位朋友告訴我星巴克有引進一台這樣的設備,可以安排我去參觀;另外一位朋友則帶我去拜訪他在南部經營漁業養殖的親戚,還有一位朋友安排我拜會台灣檢驗科技公司(SGS)的高階主管,深度交換許多想法……。一開始,我根本沒預期到這些朋友會有這樣的人際網絡,也沒想到在分享、請益的過程中,他們幫我引薦了一些不容易見到的對象,也突破了某些想法,進而勾勒出大聯大集團第二核心事業「新聯大」未來發展的可行方案之一:建構以「健康商品」為訴求的通路平台。
在這平台之上,以提供有機、認證或經過特殊處理的健康商品為核心,結合許多與食品檢驗、加工及食譜、冷凍物流、高壓殺菌處理等,與產業鏈相關的聯盟合作夥伴,讓所有上、中、下游的廠商、客戶都可以透過這個通路平台,安心並順暢地買賣、交流。
這是意想之外的發展,始於一杯看似再平常不過的果汁所帶來的契機,透過一連串「走出去」、「Speak Out」的過程,透過長期「廣結善緣」人際網絡的互動、分享和散布,漸漸具足了相關條件,形成一個新興可行的商業模式。
公事如此,生活上的困擾和需求,我也一向如此。比如說,身體不舒服、腰痠、哪兒扭到或頭痛了很久,如果不敢說出來,就是自我封閉,可能永遠找不到答案;相對地,若能抱持著虛心的態度和開放的心,往往只要開口說一句:「唉!這個腳痛了很久都不會好。」可能就會有人跳出來告訴你:「哪邊有不錯的醫生,我以前的疼痛就是這樣被治好的。」
案例二:聲音突然中斷
記得前幾年,有時我講話講到一半,就會突然斷聲。我一連找了三位耳鼻喉科的專科醫生,希望尋求專業協助,經過各式精密檢查,聲帶都很正常,沒有發現問題。三位耳鼻喉科醫生的處方都是繼續追蹤,半年後再來檢查。
然而我的毛病並未獲得改善。事實上,為了這個毛病,我感到非常困擾,於是,每次遇到朋友,我都會把這個問題拿出來講,講著講著,某天真的「好運」發生了,有位朋友告訴我說:「沒問題!多唱唱歌就好了。」因為同樣的毛病也曾發生在他哥哥身上。
我聽從這位朋友的建議,每天回家就唱卡拉OK,開開嗓,後來唱了兩個禮拜,「奇蹟」悄然來臨,備受困擾的斷聲毛病真的不藥而癒了,原來是聲帶「沾黏」之故!從此,我便常常在左岸八里附近的淡水河畔騎著單車,看城市建物,看水鳥、山景、水景,看倒影,看晨霧、夕陽、夜景,聽潮聲……邊哼歌、邊騎車不僅變成我生活中最大的享受,也兼具運動等一舉多得的功效。
之前,我還以為是開太多會、講太多話導致如此,所以,為了避免惡化,反而刻意減少說話,結果剛好適得其反。所以說,碰到問題絕對不要因為面子問題、不好意思等框架就閉門造車,否則不但壓力會愈來愈大,還可能於事無補,「幸運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