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工作,只有專業還不夠:洞悉自我、人際、組織、社會的新鮮人指南

【這社會跟你想像的不太一樣】一堂專給年輕人的職場通識課!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達洋貓《櫻花樹》一卡通

【開學大作戰】一卡通全面限時9折起

  • 會員好評 ★★★★★(2)
  • 2個人喜歡
  • 9 252
    280

出版情報

李偉文與AB寶邀請你加入工作聊天群組

2015/07/31 偉文老師曾在《電影裡的生命教育》系列,透過看電影與AB寶探討生命的課題與人生的意義,有些對話發人深省,有些分享令人豁然開朗。過去幾年,他也撰寫了許多本親子教養書籍,與父母們分享自己多年來的教養祕笈。 這是天下文化第一次與偉文老師合作出書,說實話有一種既陌生又興奮的感覺。陌生,是因為偉文老師首次書寫工作職場的書籍,可說是有別以往的一個里程碑,挑戰性十足;興奮,也是因為新書主題是如此有意義,不論是探索未來職涯的學生,或是初出茅廬的社會新鮮人,一定都能從偉文老師與AB寶的談話中獲益良多。 一開始收到偉文老師對於書籍大綱的想法,雖然看似簡略,但整體架構卻相當完整、清楚且有層次,顯然他對於一切早已胸有成竹;不需要多做調整,就能預見成書的模樣。單單從一份大綱,就足以看見偉文老師對於工作的敬業與認真,正與本書精神互相呼應。 而在編輯的過程中,還有一些令人驚嘆的意外插曲。 某天,偉文老師一連交來好幾篇稿子,並在信中提到他的文章是手寫稿,需要請助理打字後才能寄來,這做法顯然與現今追求效率的精神背道而馳;另一次與老師聯繫,才知道他已多年不使用手機,這在講究時效的社會裡簡直是不可思議。然而,偉文老師從來沒有因為手寫稿而耽誤工作,也沒有因為不使用手機而失聯;這些習慣反而更凸顯出他的積極與主動。 偉文老師與AB寶的親子對話,仍舊與以往一樣有趣、溫馨,不過談話內容已從電影、自然、教養,轉變為工作與職場。轉瞬間,AB寶已不再是稚氣未脫的青少年,而是能夠獨立思考、有自己觀點與想法的大學生,不時為談話激出許多不同的火花。不僅如此,從她們文筆流暢、優美的自序中,更能看出長期接受人文薰陶的內涵與思維。 偉文老師與AB寶談論許多獨特的觀點與做法,如:定時定量交朋友、組織「讀人會」、與企業管理不同的領導學、未來職涯的趨勢……仔細閱讀,你會發現本書內容與一般看重技術層面的書籍不同,而是展現出李偉文父女一貫的生活美學──以「浪漫」來面對人際、組織與社會。 工作,確實就像這次的新書所說──只有專業還不夠。從自我出發,逐步擴大到人際、組織,甚至是整個社會,究竟要有哪些預備才能在職場站穩腳步?雖然這次偉文老師談論的主題是「工作」,看起來與以往的親子教養不太相同,但字裡行間常透露出父親對子女的關愛,最終以一種不帶說教的親切叮嚀表達出來,期望為徬徨的下一代找到出路。 誠摯推薦你閱讀本書,加入李偉文與AB寶的工作聊天群組,相信必定會有耳目一新的收穫。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給年輕人的職前特訓班
 
進入社會前,到底有哪些職前預備,才能順利融入職場中?有鑑於雙胞胎女兒AB寶已經就讀大學,這回李偉文決定開一堂「職場通識課」,帶兩位女兒與時下的年輕人,先對真實職場加以認識一番。
 
透過聊天,李偉文了解到年輕人對職場的種種想像,並以自己多年經營組織、運作團隊的實際情況,分享怎麼建立起工作該有的好習慣、與人相處時要注意的細節、影響團隊的方法,以及面對社會與未來趨勢該如何安身立命…。
 
如果你現在對人生道路感到不安與迷惘,不妨聽聽李偉文與AB寶怎麼說吧!在溫馨而親切的親子對談中,種種疑問都將豁然開朗,並獲得勇往直前的生命力量!

名人推薦

職場圖文作家 馬克、「專案管理生活思維」平臺 張國洋、姚詩豪 真心推薦

目錄

推薦一 給年輕人的工作箴言 姚詩豪
推薦二 進入社會前的預備手冊 張國洋
自序一 這社會跟你想像的不太一樣 李偉文
自序二 最棒的一堂通識課 李欣澄(A寶)
自序三 「浪漫」的職場教戰守則 李欣恬(B寶)
 
第一章 職前自我預備
開始工作前,內建個人軟實力
一 、學校沒教的事,更重要
二 、不再被情緒低潮綁架
三 、大忙人,需要「不太夠的時間」
四 、不要只做分內之事
五 、勇敢走自己的路
六 、好習慣帶出高效能
七 、用紙筆做記錄
 
第二章 職場人際應對進退
掌握溝通訣竅,練就辦公室生存術
八 、說話流利,不如善於傾聽
九 、主導話題,閒聊也能有收穫
十 、別把白目當直率
十 一、交朋友也要「定時定量」
十 二、破解人與人之間的「祕密合約」
十 三、散發讓人尊敬的自信正能量
十 四、衝突免不了,重點是如何處理
十 五、將看得到的人都變成朋友
十 六、豬頭主管也是好跳板
十 七、管理上司就像養寵物
 
第三章 發揮組織影響力
弄懂群體心理,領導管理不卡關
十 八、分權好?集權好?動態平衡最好
十 九、目的不同,組織型態也不同
二 十、不要為開會而開會
二十一、找到感動,就能讓人心甘情願
二十二、獨立思考、充分交流,團隊創意源源不絕
二十三、了解人性,做事無往不利
二十四、制度與文化,帶領團隊翱翔
二十五、沒有企圖心,也能當好領導者
 
第四章 職涯發展與社會脈動
培養時代敏銳度,隨時調整核心能力
二十六、興趣是興趣,天賦是天賦
二十七、不逃避現實,也不放棄夢想
二十八、選大?選小?心態對了怎樣都好
二十九、當自己職業生涯的執行長
三 十、錢,其實不只是錢
三十一、未來是可以預見的
三十二、隨時注意策略轉折點
三十三、臺灣將來的競爭力與優勢
 
跋 一枝草,一點露

序/導讀

【作者序1】
 
這社會跟你想像的不太一樣
 
從小父母師長一再告訴我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只要用功,就會考高分」、「你對別人好,別人就會對你好」……由於聽得太多、太久,我們不知不覺以為這就是真理,直到離開學校後才發現,事情似乎不是這麼理所當然。
 
還是學生時,不論是老師或來校演講的名人、社會賢達,都會鼓勵你要追求自己的夢想:「只要不放棄,一定能實現自己的夢想。」可是為何在畢業後,長輩總會提醒:「你不能一直活在夢幻中,人要務實一點。」職場上的前輩也會好心的勸你:「醒醒吧!要面對現實。」
 
為何我們在課堂上聽到的人生大道理,常與離開學校後體會到的不太一樣呢?我相信自己當年的這些困惑,AB寶應該也會遇到。所以,等她們上大學後,我總會利用假日的相聚、聊天,與她們討論一些社會的潛規則,以及進入職場和人合作共事的注意事項,當然還有很多課堂從未提到的人際權力運作。
 
周遭朋友一方面憂心在少子化、高齡化的影響下,臺灣將來的年輕工作人口是否有足夠的競爭力。另一方面,我們也看見許多年輕人無法調適職場壓力,甚至逃回家裡當啃老族。這些擔心或許都是事實,但我們這些前輩也難逃教養不力的責任。「總該為下一代做點什麼事吧?」本書就是在這樣的心情下成形的。
 
未來是一個競爭愈來愈激烈、挑戰愈來愈大的社會,因此有人說:「二十紀末是焦慮的時代,到了二十一世紀,逐漸進入集體憂鬱的時代。」其實不論是焦慮或憂鬱,都是面對不確定時代的徬徨與恐懼。但也正因為這種競爭壓力,我反而常提醒自己,不要只是跟孩子談工作,談職業生涯,而是要談人生。我也常跟年輕朋友說:「與其談生涯規劃,不如思考自己想做怎樣的人。」
 
這些年報章雜誌熱中於報導成功的名人,書市裡最暢銷的是「有錢人怎麼想?」「有錢人做了哪些事?」學校老師與父母長輩不斷恐嚇孩子:「用功讀書才能考上好學校,有好學歷才能找到好工作、賺大錢!」孩子從大人言行與媒體的報導中,將賺大錢的人視為成功人物,逐漸建立起金錢至上的價值觀,這是我相當擔心的事。整個社會都在追求致富之道,總以為能找到某個祕訣並複製成功的方法,也產生了許多後遺症。
 
我們都知道,想賺大錢必須要努力,但就算一個人再努力,也不見得有機會能賺大錢。而太過強調祕訣與方法,一旦我們真的賺到錢,不免會認為這是因為本身比較聰明、厲害,成果是自己應得的,反而忽略一路上許多貴人的幫忙與機緣的助力。
 
我經常自問:「在陪伴孩子成長的過程,我的言談舉止是否不經意流露對有錢有勢者的欽羨?」在引領孩子探索未來時,我也要她們思考:「究竟什麼是成功?」我認為成功是有意義的過一生,這「意義」與世俗的名利地位無關,而是關乎自己對生命與價值的看法。我們不需要贏過別人才是成功,因為自己的人生意義是由自己來定義。快不快樂、幸不幸福,其實跟賺多少錢、工作職位高低都沒有關係,意義不是由那些可量化的數字決定。
 
我希望AB寶,以及許許多多已在工作(或即將進入職場)的年輕人都能體會到,真實人生是變幻莫測的,這世界變化愈來愈快,我們幾乎不可能知道所學的知識或技能,哪一些是將來能派得上用場的,哪一些是很快就被淘汰的。我相信只有透過不斷學習,才可能適應未來的世界,因為勇於做自己而湧現的求知熱情,是我們擁有最重要、最基本的能力啊!人生是一場饗宴,值得我們痛痛快快的大玩一場,一生是否活得精采,關鍵就在我們是否把生命發揮得淋漓盡致,不虛此生。
 
李偉文
 
【作者序2】
 
最棒的一堂通識課
 
上大學前,每天回到家,爸媽的問候語永遠不是「你吃飽了沒?」「今天考幾分?」而是「今天在學校有發生什麼好玩的事?」彼此分享爆笑的生活趣事,而一起爬山、聊書、聊電影更是我們家的共同記憶。
 
即使在升學壓力極大、被考卷填滿的高三生活,爸媽依然這麼問著。面對這問題,深陷於書海的我們總無奈的回答:「考試!考試!考試!還能有什麼好玩的!」
 
進入大學,我們就像在十字路口分道揚鑣,全家齊聚的時間變少了,各自走在開滿五顏六色花草、沿途風景壯麗新奇的學習道路上,處處是陌生新事物。
 
「爸,時間怎麼永遠不夠用啊?」「有時覺得開會雖然必要,但很沒有效率,該怎麼辦啊?」「媽,妳覺得我處理這件事的態度與方法好嗎?」
 
爸媽不用再以「今天有發生什麼好玩的事?」來誘拐我們說出心裡話,因為對於學習、對於人際、對於未來有太多想像與疑惑的我們,總急忙與爸媽分享,他們也不放過隨時「家庭對話」的機會。閱讀此書,就像重溫一次我們所有的對話,或許某些對話我們沒太多印象,或許我們沒那麼嚴肅,或許、或許……但書中討論的主題與場景,都是真確存在過的。
 
大學的通識教育課程,教授我們專業科目以外的學科:人文學、哲學、經濟學、心理學……四年時間、二十八學分的通識課,希望我們踩在知識巨人的肩膀上,成為更完整的人。還記得開學第一週,我看著琳琅滿目的課程選單,打聽著哪些課程超有內容、非選不可,最後只能感嘆時間太少、有趣的課程太多。
 
而這一年我上過最精彩的通識課,當然非這堂由老爸開講、沒有學分、沒有考試、沒有評分,甚至沒有固定上課時間的「老生常談人生通識課」莫屬了。修課學員有我、老妹,以及正在閱讀的您。面對生活選擇,當下有很多的疑惑與困惑,都能在與爸媽坦誠的交談裡清晰起來。
 
感謝出版社的用心,讓我們這年的家庭談話時光以紙本方式留念,感謝老爸、老媽和傻妹,以及本書的讀者。歡迎您與我們一同修這門一生都在修習、不斷磨練的人生通識課!
 
李欣澄(A寶)
 
【作者序3】
 
「浪漫」的職場教戰守則
 
閱讀這份書稿之於我,是一場蒙太奇式的回溯之旅,我回到了巷口前第二個轉彎的黃昏、某個踏著石階的午後時光、某段拉張椅子在客廳展開的秉燭夜談,剪輯淘選,解構建構。
 
平日有一搭沒一搭的聽了一些、想了一些、下意識的做了一些,但透過這本書的整理,許多價值觀又重新被築起並堅固。原本螢光筆隨時在側只是例行公事,沒想到翻完整本書稿,只見不直的直線和不圓的圓圈,大剌剌的在上頭盤踞著,甚至還驚覺自己莫名的對書稿直點頭(並非陷入昏迷,別誤會)。
 
畫線之於我,表示這段說得太對了,跟我想法一模一樣,或表示這段太新奇了,想要學起來。畫了好多佳句跟筆記,也許剛好呼應我遇到的問題與需要。我剛進大學這個小社會──一個還沒有這麼多黑暗面的職前試煉場。比起中學時大半課後時光都獻給不離不棄的參考書,大學有更多空白時間被書本以外,可能棄你不顧的「自己、別人、團隊」給填滿。
 
日前看完《被討厭的勇氣》,正震撼於作者對「所有煩惱都來自於人際關係」的執著信念。我發現《工作,只有專業還不夠》不只是一本「談工作」的書,更是「探討組織、人際與自己」的書。沒有人能自外於團體、社會,伴隨而來的,常是沒處理好的人際災難,甚至更難搞定的,是自己與自己的矛盾衝突。
 
面對各種教戰手冊,令人目眩,也令人徬徨,一面歡喜又有這麼多東西可以去學習、挑戰,一面憂慮萬家法則各說各話、滔滔不絕、永無止息。但我想這是一本「浪漫」的教戰守則。太技術層面的「快速教你學說話」、「速成領導力手冊」、「面對工作的九十九種方法」(純屬臆測捏造,若真有撞名只是意外)等,講求方法而非想法,總覺得隔靴搔癢。
【推薦序1】
 
給年輕人的工作箴言
 
沒養過小孩的我,看到本書的第一反應是:「咦!真的嗎?原來父親與兩個念大學的女兒之間,竟會出現那麼有趣卻又深層的對話!」光是這點,就讓我忍不住一頁頁的翻下去,最後還出現「生個小孩似乎也不錯」的念頭。
 
這本書很像是「蘇格拉底對話錄」親子版。偉文爸透過對話的方式,與孩子探討職場規則、人際關係與生涯發展這幾個說不清楚,也很難講明白的議題。他不給答案、不給指示,卻提出耐人尋味的思考與自身的經驗。許多觀念,我也常常向上班族談起,但偉文爸更厲害的地方在於,他能將這些觀念輕鬆帶給十幾二十歲的孩子,並引發更多的討論。
 
本書當然值得為人父母者一讀。如果本身即將邁入職場的人,不妨也看看這本書,因為你將聽到很多父母想告訴你,卻未必說得清楚的工作箴言!
 
(本文作者為「專案管理生活思維」平臺站長)
 
【推薦序2】
 
進入社會前的預備手冊
 
讀著李偉文先生的這本書,讓我覺得很有共鳴。因為其中對於未來趨勢、工作方法,以及提供給年輕人的思維態度,跟我們常在著作及網路上宣導的概念非常相近!尤其偉文先生在書中透過跟女兒對話的寫作技巧,讓較沒有社會經驗的年輕人,也能在心裡透過類似問答,輕鬆跟隨著他的思考脈絡,從淺而深的逐步思考。因此我非常建議年輕讀者細細閱讀本書,並從中獲得進入社會前的各類準備!
 
(本文作者為「專案管理生活思維」平臺站長)

試閱

「AB寶,妳們過來看一下這封信。」某個沒出門的假日,我在整理電腦裡的檔案時,看到上個月收到的一封電子郵件,便邀請AB寶一起過來討論。

一封白目的電子郵件

「哇!這是誰寫的?太誇張了!」A寶不可置信的說著。

「哈哈哈!『我不知道你的行情,開個價碼來吧!』這學生未免也太、太、太......」B寶也笑得說不下去了。

我嘆了口氣,語重心長的對她們說:「妳們千萬不要像這學生那麼白目,這還是國立大學最明星的科系呢!後來我去演講時,有特別注意這位跟我聯絡的同學,本人看起來是還好,只是寫信的語氣真的太白目了。其實在這之前,他們已經跟我通過好幾次信,敲日期、題目,一直到演講前幾天,大概是要跟學校申請經費,可能是老師聽說過我的名字,好心提醒他們要先跟我確認演講的費用,所以才會寄來這麼一封突兀又不禮貌的信!現在許多人都認為年輕人很白目,妳們說說看,什麼是白目?」

「白目就是搞不清楚狀況、沒禮貌,但又不知道自己沒禮貌。」A寶先回答。B寶也補充:「是不是有個俗語『哪壺不開提哪壺』?這種人也算是白目的人吧!」
A寶又想到:「有些大喇喇到處批評別人、自以為直率的人,其實也是沒有同理心的白目吧?」

不要亂踩別人的地雷

我點頭肯定她們的答案:「學生時代講錯話還無所謂,反正大家會念在是學生的分上,也就算了。但進入有利益關係、俗話說職場如戰場的公司,有時無心說錯一句話而惹毛了主管或同事,遲早都會出問題的,所以一定要小心。不要指望別人體諒你沒有惡意── 甚至是出自一片好心,因為得罪人就是得罪人,尤其如果碰觸到別人內心的隱疾或創傷,有人說那種怨恨是好幾輩子都忘不了的呢!」

AB寶吐了吐舌頭,一副「有那麼嚴重嗎?」的表情。

我告訴她們:「不要亂開別人的玩笑,這原則務必要謹記在心。長輩、上司、不熟的人當然別亂開玩笑,就算是好朋友也要注意。即使當事者常拿某些事情或缺陷消遣自己,但如果我們以為他自己都那麼說了,也拿那個缺點來說嘴,搞不好就得罪人了!有時我們在社會新聞中看到,幾個數十年的老友或好友一起喝酒聊天,忽然一言不合就打了起來。這個『一言不合』往往就是不懂察顏觀色,若是不小心碰觸到別人的禁忌,沒發現對方都變臉了還繼續說,就會發生這種悲劇。」

A寶有點感慨的說:「連老朋友都不能亂開玩笑,那人生不是很無趣嗎?」

我安慰A寶:「也不是說好朋友不能互虧,畢竟跟老友相處最棒的地方,就是很自在、不用客套,可以呈現最原本的自己。剛剛我是要提醒妳們,每個人內心一定都有某些最柔軟、不可碰觸的禁忌,如果知道就不要故意去踩地雷;若不知道而講錯話,看見對方變臉就要適可而止,而且要好好記下來,以後絕不要再犯。」

B寶有個疑問:「爸爸剛剛還提到,有時太直爽講真話也會變白目,難道我們不能說實話嗎?」

A寶提醒妹妹:「妳忘了我們以前看過的電影嗎?金凱瑞演的『王牌大騙子』,當他被下咒一天內只能說實話時,不是得罪所有的好朋友與同事,還因此丟了工作嗎?人有時候不能講真話,這也是『白色謊言』(White Lie)這名詞的由來吧?」

我嘉許A寶的回答,說:「對一個正常人來說,不說假話其實是很不容易的事,有人說一個能完全誠實,完全忠於自己想法的人,大概只有精神病院才找得到。記得著名的心理學家佛洛姆曾說過,精神病人其實才是健康的,因為他們並沒有出賣自我,只不過要抵抗的現實太過巨大,他們在捍衛自我中失敗了,所以我們就說他瘋了,所謂的正常人,其實就是能按照社會角色劇本乖乖演出的人。」

同樣的意思,只要說的方式不同,帶給別人的感受也會天差地別。

(本文為節錄,完整內文請見《工作,只有專業還不夠》第二章)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63207856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240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台灣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共2 則好評)
  • 97********980 說:
    2023-09-04
    這本書集合了多位名人的經驗和觀點,給予年輕人有關職場的建議,非常具體且實用,並且激勵人心,增加進入職場的信心和準備。
  • ap***.cj 說:
    2015-08-09
    這本書透過親子對話,傳達出新世代對職場該有的態度。書中有一句話非常好:「求夢想很好,但請用自己的錢。」這句話一語道破許多年輕人只顧追夢的迷思。在人生的道路上,年輕人要學習不逃避現實,也不放棄夢想。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