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0926_夏季暢銷第三波BN

創業的常識:頂級投資人告訴你的創客生存法則

  • 9 441
    490
  • 分類:
    中文書財經企管領導/管理創業開店
    追蹤
    ? 追蹤分類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分類新品通知。
  • 作者: 艾誠 追蹤 ? 追蹤作者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作者新書通知。
  • 出版社: 香港中和 追蹤 ? 追蹤出版社後,您會在第一時間收到出版社新書通知。
  • 出版日:2016/07/26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一部為創業者量身打造的創業實戰書籍

一本創業者絕對生存手冊

創新工廠創始人李開復、IDG資本創始合夥人熊曉鴿、真格基金創始人徐小平、紅杉資本中國合夥人周逵、聯想樂基金董事長賀志強、高瓴資本創始人張磊、今日資本總裁徐新、信中利資本董事長汪潮湧、順為資本CEO許達來、美圖秀秀董事長蔡文勝、北極光創投創始合夥人鄧鋒、紀源資本管理合夥人符績勳、賽富基金亞洲合夥人閻焱,13位頂級投資人,給你創業的答案。

如何抓住風口?如何管理團隊?如何面對逆境?如何讓你的企業更值錢……

 

近兩年,移動互聯網的高速發展,以及“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國家政策的推動,使創業風氣盛行,各種資本也紛紛進入,一時之間,幾乎所有的咖啡館都湧動著創業者,無數厚積薄發或一夜暴富的創業故事挑動著人們的神經。然而,熱鬧之下,泡沫也日益膨脹,“資本寒冬”呼嘯之下,極高的“死亡概率”之下,創業者如何過冬,如何堅挺,如何成功?艾問傳媒創始人、獨立雙語主持人艾誠對話中國風險投資圈最有話語權的領袖人物,包括李開復、熊曉鴿、徐小平、周逵、賀志強、張磊、徐新、汪潮湧、許達來、蔡文勝、鄧鋒、符績勳、閻焱,匯聚頂尖創投人的閱歷與經驗,為創業者建言,指導創業者實戰,幫助創業者規避風險,同時為當下狂熱的創投熱潮提供清醒的聲音。

作者

艾誠


知名主持人、小紅裙代言人、艾問創始人。出品日播《艾問每日人物》、季播《艾問頂級人物》、年度《艾問人物榜單》。此外,她聯合創立了中國流量最大財經新媒體微刊矩陣,包含《政商參閱》、《投資家》等,2015年閱讀量突破6億。
 

曾任中央電視台駐紐約財經評論員、世界銀行國際金融總公司投資顧問,多次受邀主持博鰲亞洲論壇、世博會、APEC等財智盛會。畢業於哈佛大學,2016年當選福布斯亞洲30位30歲以下影響力人物,2012年被世界經濟論壇授予“全球傑出青年”稱號,熱衷公益和傳媒政策研究。

目錄

序言1 多點敬畏和智慧 少點急功近利

序言2 我離開創投圈與名利無關,與幸福有關

自 序 甚麼是創業的常識?

 

第一章 人人都可以創業嗎?

第四次創業潮

創業是把商機變成商業財富

創業的三大利好環境

全民創業時代的泡沫

徐小平:廢話,當然人人都可以創業!

 

第二章 誰是創業成功的少數人?

裸泳的大多數

成功者的基因

天命比人事重要

沒有答案就是最好的答案

蔡文勝:另類草根天使

 

第三章 創業的風口是甚麼?

一種模式,兩種結局

風口就是順勢而為

風口的可預見性

未來的兩大風口

許達來:雷軍旗下資本如何佈局風口?

 

第四章 如何組建創業核心團隊?

團隊是創業成功的靈魂

誰是合適的人?

怎麼找到你的合夥人?

“老大”比團隊重要

閻焱:投資人的專業與孤獨

 

第五章 創業初期如何選擇投資人?

來勢洶湧的投資熱

不是所有的投資人都適合你

創業者與投資人的最短路徑

良性創投關係的標準

賀志強:企業犯錯誤,投資人莫著急!

 

第六章 如何設計商業模式?

投資人首要關心的問題

成功商業模式的兩幅“畫像”

商業模式設計的順序

創新商業模式

周逵:如何設計成功的商業模式?

 

第七章 怎麼管理創業團隊?

創業最大的難題:不懂管理

高效團隊激勵機制

管人,管心,管自己

初創公司的管理模式

李開復:向死而生,我修的創業學分

 

第八章 如何讓你的公司更值錢?

粉飾出的太平

做最好的消費者體驗

夢想的力量

投資者的角色同樣重要

張磊:最好的投資不需要退出

 

第九章 如何面對創業逆境?

創業是向死而生

在別人恐懼時貪婪

創始人關係管理

錢多、錢少都是“病”

符績勳:為甚麼我撮合優酷、土豆?

 

第十章 如何成功退出?

投資就是為了退出

上市是最好結果

併購是主流方式

資本回報與企業價值的衝突

徐新:創業要爭做行業第一

序/導讀

多點敬畏和智慧 少點急功近利

 

小艾是我北京大學的學妹,也是我的安徽老鄉。我母親是皖南人,她是黃山人。我們都是美國公共政策專業畢業,學術上好多背景也很接近,所以我們聊得來。

 

小艾愛折騰,在紐約聯合國工作之餘考了哈佛大學甘迺迪學院,畢業後去了華盛頓的世界銀行國際金融總公司,沒幾天又被央視“招安”,做了財經節目主持人兼評論員。在專業但傳統的財經媒體工作一段時間後,她決定自己折騰了。創業總是非常累人,尤其是做媒體。她太累的時候也跟我嘮叨幾句,我倒是挺鼓勵她的,因為覺得她聰明、能幹、有情懷,但更重要的是,她和正在讀這本書的你一樣都趕上了一個好時代:政策挺、估值高、錢多,尤其是互聯網對傳統媒體的衝擊給媒體行業帶來了無窮的機會!以小艾的智商、能力和品質,我相信她會是中國媒體行業的一個標誌性人物,當然一定也會賺錢的!

 

時下年輕人創業和投資最時髦,小艾即是其中一分子,也是一個觀察者。這種雙重身份使得她比一般媒體人對有關投資和創業的問題有更深的感悟。現在出版的《創業的常識》一書集合了她對時下中國頂級創業者和投資人的採訪,涵蓋了有關創業、投資的成功與失敗的幾乎所有重大問題。對於那些想創業和已經在創業路上的年輕人來說,是珍貴的經驗分享;對於那些投資人來說,是避免風險、減少失敗的苦口良藥。在中國,風險投資的長足發展其實不過是近十年的事。像這樣一本沒有雕飾,沒有空談,全是來自創業、投資第一線的成功者智慧經驗的集成,此書應該是第一部。

 

多點敬畏和智慧,少點急功近利,是本書大多數被訪者的心願。語言真實但不一定好聽,認真讀完一定受益匪淺。但真正能靜下心來讀完的能有多少人呢?在時下轟轟烈烈的速食文化下,靜下心來看書是一件非常奢侈的事。相信還是有很多真正渴望成長的年輕人會認真讀懂這本書的價值,並分享給你們的創投圈子。我也相信這些頂級投資人用良心和教訓分享的點滴中,一定會幫助你“用實力讓情懷落地”。

 

我也和大家分享一下2015年10月12日我受邀在“艾問頂級投資人之創客法則”年會上的講話。

 

“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這是狄更斯的《雙城記》裡開篇第一句話,對目前的中國而言特別適宜。在今天,最好的時代就是互聯網,但也是最壞的時代。我們看傳統經濟,中國經過30多年的改革,幾乎每個地方的傳統經濟都面臨巨大的困難。中國過去幾年消耗了一半以上的鋼鐵。最近200年之內,全世界大概1 / 4的鋼鐵是我們生產的,河北省佔了整個鋼鐵生產量的1 / 2,但是它的產能是過剩的。我們消耗了全世界60%的水泥和30%的銅鐵。我們的水泥廠是全世界最大的。產能過剩,傳統行業已經到了生死關頭。大量的二三線傳統行業已經活不下去了。這是一個英雄輩出的年代,一個人站起來是一件事,一個人倒下來也是一件事。比如埃隆.馬斯克做特斯拉,大家都認為他是喬布斯一樣的英雄,但是你們可能不知道,過去一個星期特斯拉的股票跌了16%,今天《華爾街日報》(The Wall Street Journal)上寫有可能馬斯克一夜之間從英雄變成罪人。

 

最近流行用自拍桿自拍,但是都關注自己,而忽略了他人的存在,導致道德崩潰。放高利貸的改叫眾籌,耳機改叫可穿戴設備,辦公室出租叫孵化器,攪局叫風險投資。創業之所以成為風尚,是因為人們都相信風來了豬也能飛上去,於是等風、跟風、忽悠成為眼下創業的新常態。

 

我們碰到的情況就是,創業企業在點擊率、用戶數轉化率等數據方面造假,而且造假已經成為中國互聯網的常態。我曾經呼籲,我也看到我們做創投的同事也在呼籲,希望能夠講真話,但是在這樣一個大潮下,目前還是大家都說假話,而且說得越來越離譜。比如我們發現一個真實的情況,融了2000萬人民幣,結果說成2000萬美元,好多融資都是把人民幣改成了美元。融了8000萬說成上億的,這個也有。但是現在大規模地說假話,我們投資人20年來還是第一次見到。大量O2O和P2P公司瀕臨倒閉,我相信今後還會有更多。根據我們過去20年的投資實踐,無論在中國還是美國,成功率大概不超過1%。今天我們看到的創業公司,大概95%以上幾年以後會死掉。問題在於,創業成功到底需要甚麼?

 

甚麼是創業?說白了就是自個兒幹。說得更好聽一點,更學術點,創業是指創業者發現商業機遇,並且把商業機遇變成商業價值。一定要有商業價值。從我們的體會來講,第一,要有眼光。100個人都看到你就沒有機會了,要稍微比別人早一點看到。第二,要把機遇做成價值,得要有操作能力。創業需要有組織能力,小艾他們是一波人,而不是一個人幹。另外,要有創新。今天開餐館說不定也能賺錢,但是這通常不是機構投資人能夠投資的。其實在我們生活中有大量的經濟活動並不適合機構投資人來投,比如說捏腳,大家覺得挺舒服,但是捏腳就不容易投,基本上一繳稅就完了。創業要有價值才能夠創新。怎樣才能創造價值?通常創造價值包含兩個方面,一個是創造新的產品和服務,別人沒有做過的。

 

現在大家都在說互聯網思維,我經常在琢磨,歷史上的科學發展,對於我們人類最重要的就是蒸汽機。瓦特發明了蒸汽機,他的發明超過互聯網,因為這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用動力推動我們的活動。但是我從來沒有聽說過蒸汽機思維。我們讀書的計算機時代,從大計算機到個人電腦,我也沒聽說過有計算機思維,為甚麼到了互聯網時代就有互聯網思維?互聯網思維就是常識。

 

創造價值的另一個方面是創新的服務,以更低的成本提供產品和服務。為甚麼這麼難?你在相當長的時間裡不要犯一個大錯,因為犯一個大錯你就失敗了,所以要有很多小的成功。

 

我們發現在人類歷史上,大事件發生的時候,一定是尊崇大數據。就創業來講,成功不是正態定義,只有這麼幾個人成功,他的價值所有人就會加起來。很有意思,過去幾年,我們發現往往在一個基金裡,會有一個項目的回報超過整個基金其他項目的回報。所以創業成功屬於特定人群。我要是知道誰能成功誰不會成功,今天立馬放棄投資,去算命。

 

哈佛大學有位經濟學教授講,企業家精神,其中一個是首創精神,還有成功慾、冒險精神、以苦為樂、精明理智和事業心。時下創業的冬季源自對財富和聲名的渴望,大多數成功的創業者是為實現某個夢想和超越。我天天上班要坐一個小時地鐵,我不想幹了,就在家裡賣車,這是創業。所以創業不是高大上。但是創業能走多遠,和公司能做多大,比如說要掙100萬還是一個億,這個就很重要了。我跟馬雲很熟,2001年起我代表軟銀做了三年阿里巴巴的董事,馬雲大家都知道,特別會說,因為做過老師。這哥們兒一個特點就是特別會忽悠,但是他忽悠的東西還真行。2001年正好是全球互聯網泡沫,那時候美國沒錢,矽谷差不多完了,中國沒錢,矽谷也沒錢,日本有錢。我講中國投資,馬雲講中國互聯網,馬雲講得慷慨激昂,滿嘴白沫。馬雲到今天還是,他真信這玩意兒。我要像他肯定不信這玩意兒,這個是不一樣的。所以非常重要的一點就是,你要真想把一件事做大,一定要有一個超越自身利益的東西。

 

現在講擁抱90後,這是扯淡。創業成功的大部分在30~38歲,90後啥都不懂,怎麼可能創業比別人好,唯一一個可能,手游做得比別人好,70後、80後都不玩。

 

巴菲特講的長長的雪道,就是市場一定要大。巴菲特說投資挺簡單,找長長的雪道,最好雪還要濕一點。他說得很簡單,我們賠得稀裡嘩啦。巴菲特的話只是聽一聽而已,學不到。

 

大家把營利模式搞糊塗了,甚麼叫企業?企業就是以贏利為天職的。未來多賺錢、現在少賺錢是可以的,但是一定要知道怎麼賺錢。不管做甚麼,創業一定要有一個比較清晰的營利模式。

 

另外要有核心競爭力,甚麼叫核心競爭力?說白了就是別人不大容易超過你。說得更精確一點就是,要有定價的能力,沒有定價能力就別幹。

 

還要進行制度化、透明化管理,企業專權專制,等到做大就不行了。我們企業早期犯了好多錯誤,2000年好的項目,從美國空降回來CEO(首席執行官)、CFO(首席財務官)、COO(首席運營官),結果90%的項目全死了。現在很多民營企業家今天投物流,明天投外匯,結果沒幾天企業破產了。

 

最後我講一下對商機的把握,領先0.5步。太早做的基本上都死掉了。但是企業基因最重要的就是要有一個好的領袖。

 

我盡量讓講的本來很枯燥的東西生動一些。領袖特別重要,甚麼叫領袖?我們知道領袖一定是聰明人,我們經常聽到這個人很笨、那個人很聰明,但是甚麼叫笨?基本上很少有人研究。美國對聰明人有系統

試閱

第一章 人人都可以創業嗎?

創業者最壞的結局,是回到他原點的最高處,成為職場上炙手可熱的人。有甚麼不好呢?拿著我的錢試了一把,證明了自己,摸清長板短板,然後再重新出發,這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一次社會試驗,這個試驗每天都在進行著。 ── 徐小平

創客法則

① 創業就是一個創業者,通過自己的能力發現商機,並且通過他和團隊的能力,變成商業財富的過程。

② 創業其實最大的原動力還是賺錢!只是到了某一階段,你賺到錢了,才會昇華至為理想、為社會、為國家做點不一樣的事情。

③ 除了獲取財富,創業更是成長,是創新,甚或改變世界,即從無到有,從舊到新的過程,也可以是從小到大,從弱到強。

④ 集體扎堆創業之下,泡沫也不可避免。有最美好的願望,也必須做最壞的打算。沉下心做產品,踏踏實實走好創業的每一步,提供人們需要的東西,才是創業全部的秘密。

⑤ 創業大潮,如同挪亞方舟,帶著創業成功的少部分人,奔向了更美好的前方,留在沙灘上的更多的是炮灰。

⑥ 創業成功是一件很幸運的事,是小概率事件,而每一個人的創業歷程都有各自的跌宕起伏與悲欣,他們的成功很難複製。

⑦ 無論何時創業,都必須具備商業常識,如使命與願景,注重用戶至上、用戶需求導向、用戶體驗、創新……其歷史源遠流長,可追溯到人類在世界種下的第一顆商業種子。而這些常識,可能是一些創業者在創業一開始就忽視,甚至拋棄的。

⑧ 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說,其實投資人也是在創業,只不過,普通意義上的創業者是將自己的創意和產品、服務推向市場,投資人則是將手中的資本推向創業和創業者這個“市場”。就此來說,在今天的創業大潮中,創業者和投資人是當之無愧的兩大主角,沒有創“一號”和創“二號”之別!

⑨ 沒有連續失敗的創業者,只有連續創業的企業家。永不言敗是創業最需要的態度。

⑩ 為甚麼創業就一定要成功?我覺得這是社會的愚昧,難道一定要成功嗎?寫作要成功嗎?第四次創業潮

今天的時代,到底是甚麼樣的時代?

是一個點子冒出來,就有金花四濺的時代。屌絲可以華麗麗地逆襲,“苦孩子”們又能白手起家了,新手賣個萌就能跨界……無數厚積薄發、一夜暴富、快速致富的故事,不斷醞釀著、流動著,激發著人們的創業情緒。小小的肉夾饃能拉來潘石屹做俯臥撐作秀,90後CEO余佳文說“明年給員工發一個億”……氣勢磅礴的夢想,簡單樸素的夢想,經過多年蓄勢,已決意在這個激蕩的時代噴湧而出。

90 後創業素描

2014年8月,每天早晨一過9點,北京朝外SOHO一層的“伏牛堂”,就會散發出一股裹挾著麻辣氣息的肉香。店內一角的廚房裡,戴著一副黑框眼鏡,還帶著書生氣的老闆張天一,正守在一大鍋米粉前。米粉在鍋裡咕咕冒泡,他熟練地做著米粉:米粉盛碗,澆上泛著紅油的肉汁……

就在兩個月前,他還是北京大學法學院在讀研究生。考研成績專業第一,出版了兩本書,北大“演講十佳”,知名律師事務所實習經歷……這份光鮮的簡歷,應該可以幫助他找到一份不錯的工作。但是,24歲的他卻“騎起自行車”,和3個合夥人東拼西湊了10萬元,在北京環球金融中心地下一層一間37平方米的角落裡,開起第一家牛肉米粉店“伏牛堂”。

在這家只有14個座位、“比路邊攤好一點”的牛肉米粉店,北大法學碩士張天一有個諢號“阿香婆”:創業之初,店裡的牛肉都由他炒製。幾乎每天,他都要忙到半夜,衣服上沾滿了牛肉味,右手變得越來越強壯。

伏牛堂開業之初,因為地下一層地址不好,門庭冷落。張天一與合夥人憑藉90後互聯網創造商機的敏銳直覺,利用社交網絡進行精準營銷,微博、微信、社區論壇中凡是標籤“湖南”的用戶,都成為他們的目標顧客。張天一的一篇自述《我碩士畢業為甚麼賣米粉》在朋友圈被瘋轉,他和伏牛堂成為熱門。

6月25日,第二家伏牛堂開業,面積足足有180多平方米。兩天後,北大法學院畢業典禮前一天,也正是伏牛堂開業第85天,張天一他們共賣出14362碗牛肉粉,最多一天賣出600碗,日銷售額最高達兩萬元。11月中旬,張天一定下的“年底賣出10萬碗粉”達成,比他的計劃提前一個半月。資本嗅覺靈敏,紛至沓來。自2014年5月,伏牛堂已經獲得險峰華興、IDG(美國國際數據集團)資本與真格基金的投資,估值已經有數千萬元。現在,伏牛堂已經擁有3家店,團隊人數達到30多人,全部都是90後,超過50%是大學生。張天一還一直在招攬人才,為今後的擴張做準備。

有人質疑就餐時間並未在伏牛堂看到預想中的火爆場面,張天一的回應很淡定:“以前那種火爆的場面是`不正常的好´,現在才是立得住的`正常的好´。”在這個大家都在談論情懷、思維的年代,好好地將每一碗粉賣好,是張天一這個90後“牛”創業者最接地氣的看法。

然而,開店賣米粉本來就是一個小而美的生意,資本大量介入的意義何在?參與投資的真格資本創始人徐小平認為,張天一和伏牛堂讓他想到了星巴克。一杯咖啡可以開遍62個國家,擁有1.8萬多間門店,一碗米粉是不是也有可能?不是說沒有可能,只是現在還沒有看到更多跡象。

在很多人眼中,90後涉世未深,還未掙脫父母懷抱,其實他們中的很多人和張天一一樣,已經做起一件被認為是“大人”才能做的事情 ── 創業。只是,這些90後在“任性”創業,經歷喧囂和火爆之後,也正體驗著創業亙古未變的殘酷:

90後“妹紙”馬佳佳,原本是中國傳媒大學的一名高才生,2012年6月畢業當天,在學校附近開了一家創意情趣用品店,並創辦北京泡否科技有限公司,主營情趣用品實體店+B2C零售商城,獲樂博資本600萬元天使投資。

然而,資本注入沒能讓泡否持續“興奮”。2015年初,人們發現泡否網站打不開,馬佳佳親口承認“倒閉了倒閉了”。泡否關閉後,她的微博頭銜變成“社區High創始人,《時尚COSMO》digital總編輯”。再次創業狀況如何,也只能拭目以待了。

在微信圈中,一款迅速爆紅的應用“臉萌”,也是一個典型的90後創業項目。“臉萌”創始人郭列為“準90後”,出生於1989年,但是他的大部分團隊成員都是90後,其面對的用戶也以90後為主。當資本、誇讚等一切燈光都投射到這群年輕人身上,人們卻發現,臉萌悄無聲息地從視野中消失了。升騰、隕落如流星,作為一款產品,臉萌讓人腦洞大開,但模式簡單,易於被複製,再加上資本的介入讓年輕團隊壓力驟增,注定其只是瞬間綻放的“煙火”。能否再次燃起,要看造化了。

2014年10月,出生於1992年的付小龍,在朋友圈裡確認他的“戀愛筆記”獲得世紀佳緣180萬美元A輪投資,迎來了創業生涯的重要節點。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在這個創業與資本來去匆匆的時代,年輕的創業者、優秀的創意、資本的過早過度“寵愛”,再加上媒體的添油加醋,不一定能產生預想的結果。誰知道,180萬美元和付小龍的“戀愛筆記”是不是資本圈的又一場豪賭,或是創業者的又一次任性?

……

財經作家吳曉波曾預言:未來三五年,中國將迎來有史以來最大的創業潮!現在,這股創業大潮已然波濤洶湧、不可阻擋。

小貼士

你必須了解的中國四次創業潮

自1978年改革開放大幕拉開至今,中國經歷了四次創業潮。

第一次,20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初期個體戶、鄉鎮企業式的創業潮。這次大潮活下來的是“傻子瓜子”年廣久、全國最著名廠長馬勝利等人,然而,大部分企業在歲月的沖刷中已經蕩然無存。

第二次,是所謂的“92派”,政府官員、科研所知識分子“下海”熱潮。這次大潮活下來的是萬科、聯想等集團,然而,在時代的發展中,他們的經營模式和方向被迫轉型。

第三次,是20世紀90年代末,互聯網泡沫中各種網絡經營式的創業潮。這次大潮活下來的是騰訊、百度等互聯網企業。現在,他們已經從曾經初始的單一業務,比如即時通信、搜索,演變為兼併收購投資的互聯網集團。

第四次,就是2010年以來,新經濟環境下政府與市場共同催生的大眾創業潮。與前三輪創業潮相比,這次創業潮覆蓋人群更廣,參與度更高,聲勢更浩大,但因草根化衍生出的盲從現象也比較嚴重。

當下的互聯網風口有電商,比如聚美優品、唯品會、京東商城,衍生出來的有O2O,是服務的電商化。在群魔亂舞中,很多風險投資基金會投在一條賽道和一個風口相互競爭的企業。但是誰將獨佔鰲頭?只能盡人事聽天命。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金石堂門市 不限金額免運費
      7-11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全家便利商店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ok便利商店 順豐 7-11便利商店

詳細資料

詳細資料

    • 語言
    • 中文繁體
    • 裝訂
    • 紙本平裝
    • ISBN
    • 9789888369560
    • 分級
    • 普通級
    • 頁數
    • 384
    • 商品規格
    • 25開15*21cm
    • 出版地
    • 香港
    • 適讀年齡
    • 全齡適讀
    • 注音
    • 級別

商品評價

訂購/退換貨須知

加入金石堂 LINE 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加入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完成綁定』,隨時掌握出貨動態
金石堂LINE官方帳號綁定教學

提醒您!!
金石堂及銀行均不會請您操作ATM! 如接獲電話要求您前往ATM提款機,請不要聽從指示,以免受騙上當!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1.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2.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3.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4.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5.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6.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 網友掛保證,絕不踩雷書單如下 ↓↓↓
預計 2025/09/26 出貨 購買後進貨 
金石堂門市 全家便利商店 ok便利商店 萊爾富便利商店 7-11便利商店
World wide
活動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