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者的關鍵溝通力,讓你30秒掌控全局!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花時間仔細溝通固然很重要,不過,在日常生活裡,也有必須立刻得出結論的時候,對吧?
如同運動選手與演員,在選拔會或舞台表演等場合沒辦法「慢慢來」,
希望更多人能察覺,在短時間內表現自我有多麼重要!
作者於15歲時赴美,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在美國期間遇見了貝勒•卡洛利與瑪爾達•卡洛利夫婦。被稱為「傳奇教練」的卡洛利夫婦,以指導過羅馬尼亞體操選手娜迪亞‧科馬內奇(Nadia Elena Comăneci)聞名。作者於是在他們身邊學習體操選手的指導方法,並活用選手培育的知識,回國展開諮詢業務,開辦針對企業而設的培訓課程與針對個人而設計的職涯諮詢。
除了諮詢事業之外,作者還舉辦了「名人支援」課程,招收對象是運動選手與藝人、演員,提供他們學習支援及溝通指導,參加的受訓生都具備特殊的背景。他們在選拔會或舞台表演等重視「剎那」的世界裡爭勝負,必須在短時間內強烈又正確地表現自我,因此沒辦法「慢慢來」。
不過,就算是大眾眼中「值得注目的年輕個性派演員」、備受關注的受訓生,本來也是普通的中學生、高中生或大學生。其中有些人也曾經因為不明白溝通方法而相當苦惱。他們憑藉學習體諒對方的溝通能力一點一點地掌握成功,並獲得相當的地位。本書所介紹的溝通技術並非只適用於從事特殊職業者,而是人人都可應用、且人人都需要的關鍵時刻溝通術。
試著想想,不管多麼費時的溝通,一開始都是從大約30秒程度的短暫時間起步。優秀的推銷員談買賣時,最初也是從打招呼開始;共度一生的夫妻邂逅時,不也是先從簡短的自我介紹開始嗎?本書希望讓大家了解,在短時間內表現自我有多麼重要,並提供那些沒辦法正確又迅速地傳達想說內容的人,正確的溝通技術與心靈上的支持。
「你能從準備打烊的星巴克買到咖啡嗎?」或許對於絕大多數的人來說,這是一項不可能的任務,但使它不可能達成的原因,卻是因為我們打從一開始就不認為這個目標會實現!
從客觀角度來看會認為絕對無法成功的狀況,在我們身邊要多少有多少。不過,作者藉由案例想傳達給讀者的觀念是:「只要不放棄地展開行動,與對象面對面地溝通,想改變情況並非絕無可能。而且,花費的時間只需短短30秒!只要掌握正確的溝通技術,在短短30秒內,你就能實現自己心中那看似不可能達成的願望。」
本書特色
選手與演員的選拔會、舞台自我表現術!
在重視「剎那」的世界裡爭勝負,你必須以短時間來表現自我。
本書教你如何在30秒內正確、迅速又深刻地傳達你想說的話。
帶領你成為優秀溝通者,打開對方即將關上的心門!!
六大溝通情境技法一次傳授,使你掌控全局迎向成功!
30秒令人產生興趣╱30秒使人理解╱30秒徵詢意見╱30秒催促人下判斷╱30秒促使人行動╱30秒感動他人
目錄
序言……3
基礎篇
希望想打動別人的你,
首先知道這些事
溝通是與對方共同進行的作業……20
Chapter1
溝通的六個準備
重點① 你想怎麼做?(將目的明確化)……26
重點② 對方是什麼樣的人?(閱聽者研究)……29
重點③ 以什麼順序傳達什麼訊息?(欲傳達訊息的邏輯結構)……34
重點④ 何時傳達?(溝通的最佳時機)……38
重點⑤ 由誰傳達?(效果最佳的敘述者)……42
重點⑥ 如何打動人心?(效果最佳的傳達方式)……46
Chapter2
成為優秀溝通者的七個心理建設
心理建設① 說「謝謝」與「對不起」時由衷而發……56
心理建設② 時時收集情報,給予真正需要的對象……62
心理建設③ 最大限度活用言語之外的手段……65
心理建設④ 先感動自己……68
心理建設⑤ 將聽者一路護送到結論……72
心理建設⑥ 時時保持上進心,不疏於練習……76
心理建設⑦ 行動做到足以獲得周圍信賴……79
Chapter3
掌握溝通技術
靈活運用四種溝通風格……86
溝通的四種風格/案例① 熬夜製作資料/
案例② 網站改版/不選錯風格即可避免摩擦
何時傳達結論才有效……98
應該後傳達結論?還是先傳達結論?案例① 對實習生介紹業務/
案例② 在「求職活動研討會」上演講
選擇傳播的邏輯‧風格……105
結論+依據的模式/結論+方法的模式/結論+詳情的模式
用「言語」以外的訊息打動對方的五個提示……112
【1】讓身體動作及表情變得豐富……112
【2】在聲音、音量、節奏、間隔上下工夫……115
【3】利用適當的緊張感……120
【4】用身邊的小工具表演……124
【5】用服裝強調「態度」……126
實踐訓練篇
30秒打動對方
六個案例分析
嘗試挑戰訓練……132
Session1
30秒令人產生興趣……
通往「下一階段」的重要步驟/給予對方他想要的情報/
訣竅是連結共通點與相關情報
訓練 令人產生興趣① 用30秒做自我公關……138
訓練 令人產生興趣② 用30秒勾起別人對自家公司產品的興趣……142
Session2
30秒使人理解……146
成功就能獲得符合期待的反應/配合對方在傳達方法上下工夫/
舉易懂的例子做說明/MECE分析法與編組
訓練 使人理解① 用30秒向初次見面的人傳達自己的情報……154
訓練 使人理解② 用30秒向出差中的人說明如何走到目的地……158
Session3
30秒徵詢意見……162
對方的意見是新點子的寶庫/決定主軸再徵詢意見/
如何使用意見交給領導者決定
訣竅是連結共通點與相關情報
訓練 徵詢意見① 用30秒請人幫忙填寫問卷……166
訓練 徵詢意見② 用30秒徵詢對「食物」的意見……170
Session4
30秒催促人下判斷……174
若非完全同意就沒有意義可言/重點在於評估基準的傳達方式
訓練 催促人下判斷① 用30秒請人判斷哪一個旅行行程規劃更好……178
訓練 催促人下判斷② 用30秒請人判斷該購買哪一個產品……182
Session5
30秒促使人行動……186
集合多人之力達成無法獨自完成的目標/貝勒•卡洛利式「推動他人法」
訓練 促使人行動① 用30秒下指示,重新評估作業內容……192
訓練 促使人行動② 用30秒下指示,收拾混亂局面……196
Session6
30秒感動他人……200
訴諸情感的高階技巧/透過溝通給予人們活下去的希望
訓練 感動他人① 用30秒介紹溫暖人心的故事……206
訓練 感動他人② 用30秒傳達一封信的感動……210
結語……214
序/導讀
前言
當出版社提出這本書的企劃案時,我一瞬間猶豫過是否接受執筆的工作。
「30秒,打動人心。」
這個主題真的關係到正確的溝通方式嗎?我如此思考著。
在本書中也會提到,所謂的溝通是一種持續性的活動,而非只求當前情況順利就足夠。
因此,儘管對主題本身很感興趣,但我也非常介意這個問題。
在此請容我簡單介紹一下自己的經歷。
我15歲時赴美,畢業於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之後便穿梭於美國與日本之間,逐漸建立起我的職業生涯。而在美國期間的一次「邂逅」,徹底改變了我的人生。
我遇見了貝勒‧卡洛利與瑪爾達‧卡洛利夫婦。
被稱為「傳奇教練」的卡洛利夫婦,以指導過羅馬尼亞體操選手娜迪亞‧科馬內奇(Nadia Elena Comăneci)而聞名。
我在他們身邊學習體操的指導方法,同時深受他們倆「打動人心」的天賦才華所吸引。後來,我活用習自卡洛利夫婦的選手培育知識,回國展開諮商業務,開辦針對企業而設的培訓課程與針對個人設計的職涯諮詢服務。
如同前面所言,在課程裡,我一貫教導學員們認識「溝通的持續性」有多重要。然而,最近在指導溝通的過程中,我感受到了某種「變化」。那來自於講座學員們的意見。
「我很清楚花費時間仔細溝通的重要性。不過,有時候也會想立刻得到答案。」
聽到他們殷切的期望,令我動念想寫一本書,給予那些沒辦法正確又迅速地傳達想說內容的人心靈上的支持。
試著想想,不論是多麼費時的溝通,一開始都是從大約30秒左右的短暫時間起步。優秀的推銷員談買賣,最初是從打招呼開始的。共度一生的夫妻邂逅時,不也是先從簡短的自我介紹開始嗎?
我希望讓更多人察覺,在短時間內表現自我有多麼重要。
懷抱著這樣的想法,使我決定撰寫這本書。
其實本公司(hopes股份有限公司)除了諮商業務之外,還設有「名人支援」的課程。招收對象為運動選手與藝人、演員,提供他們學習上的支援以及溝通指導,參加的受訓生都各自具有特殊的背景。
他們在選拔會或舞台表演等重視「剎那」的世界裡爭勝負,必須在短時間內強烈又正確地表現自我。因此,在那裡凡事都沒辦法「慢慢來」。
不過,就算是被大眾視為「值得注目的年輕演技派演員」而備受關注的受訓生,原本也只是普通的中學生、高中生或大學生。其中有些人曾經和各位一樣,因為不明白溝通的方法而感到相當苦惱。他們靠著學習為對方著想的溝通能力,一點一點地掌握成功,並獲得現在的地位。
希望大家理解,本書所介紹的溝通技術並非只適用於特殊的職業,而是人人都可應用、且人人都需要的技能。
其實我決定執筆,還有另一個理由。
「如何在短時間內打動對方?」面對這個主題,使我回想起一件事。是關於我過去所教過的受訓生,M小姐的趣事。
內容或許有點長,但為了讓大家理解本書的立場,請容我做個介紹。
第一次遇見M小姐,是在一場為大學生開設的留學說明會上。
當說明會進入提問和回答階段時,會場後方有人筆直地舉起手來。那位目不轉睛地注視著我的女生,便是M小姐。由於她專注的姿勢令人印象深刻,我從幾名欲發問者中選中她,並答覆了她的問題。
不久之後,她參加了我的留學諮商課程。
我開始指導包含她在內的數名受訓生。
課程每天持續數小時,有時會一直上到深夜。
此時,我決定做一件事。
我會挑一名受訓生,並吩咐他完成一項任務。內容是:「等時間一到10點30分,就去星巴克買咖啡回來。」
晚間10點30分。
那是本公司對面的星巴克打烊的時間。
去準備打烊的店裡買咖啡,是個頗為困難的任務。
店家方面自然希望能早點收拾完畢,打烊之後還有文書作業與清潔工作等待處理,因此就算客人再怎麼懇求「請賣咖啡給我」,店員也只會充滿歉意地回絕「我們今天打烊了……」。
我之所以指派受訓生們這個任務,是認為在這種困難的情況下買咖啡,可以作為溝通上的訓練。
話雖如此,也不能對咖啡店造成困擾。因此在介於打烊與未打烊之間的時機執行,是這個任務的重點。
有趣的是,每當我吩咐M小姐執行這個任務時,她一定會一邊拿著咖啡一邊笑咪咪地回到教室。但學業成績遠比她優秀的其他受訓生,卻總是空手而回,並告訴我「老師,星巴克打烊了,沒買到~」。
為什麼其他受訓生辦不到,唯獨M小姐能成功呢?
這是因為學業成績好的學生,往往有「馬上尋求唯一正解」「想遵循規則」的傾向。也就是不肯跳脫框架思考。
他們在前往星巴克時,打從一開始就認定「打烊後不可能買得到咖啡」,然後開口第一句話就是「今天沒賣了,對嗎……?」。
而另一方面,M小姐在考高中和考大學時,都有過在最後關頭突破難關的經驗,很有自信地認為「無論周遭的人怎麼說,只要相信自己做得到,就一定做得到」。因此,她從一開始就相信自己的要求不會遭到拒絕,並面帶笑容地走過去跟店員說「晚安!」。
有一次我偷偷地觀察她是怎麼買咖啡的。
身高166公分的她個子很高,一邊說「那個~打擾一下~」,一邊微微彎下腰,探頭看向咖啡店內。店裡的員工看見之後,走過來打開門鎖。
此時她向店員露出燦爛的笑容,以開朗嘹亮的嗓音表明她喜歡星巴克咖啡的理由,以及無論如何都想喝到咖啡的需求。
而她投以微笑的對象,自然想看見她更多的笑容,因此回答「好的」,並準備製作咖啡。
在相同的狀況下,如果一開始就聽見「今天沒賣了,對嗎?」「現在不能點咖啡了吧?」這種消極的問法,恐怕店員也會想順勢回答「是的,很抱歉」。否定的態度與言語,會製造出使對方說「NO」的氣氛。
各位或許會覺得:「什麼,就這麼簡單?」
不過,她所實踐的行動,真的就是「這麼簡單」。但那種態度,正是她與其他學生之間最大的差異點。
就像這樣,「只要能和別人面對面地交談,就必定能夠實現自己的願望」,她具備了這樣的特質。
我想藉由這樁趣聞告訴大家,即使看似不可能的案例,透過適當的溝通,也有辦法改變狀況。而且只需短短的時間即可做到。
其實M小姐的故事還有續集。
有一次,我問了她這個問題:
「妳的特長是什麼?」
對於這個問題,她露出一如往常的笑容回答:
「我的特長是『打開快要關上的門』。」
她所說的「門」,並不只是剛打烊時的星巴克大門。
同時也是人們的「心門」。
從客觀角度來看會認為絕對無法成功的狀況,在我們身邊要多少有多少。不過,只要不放棄地展開行動,想改變狀況也並非毫無可能。而且,花費的時間只需要短短30秒。
請你也參考本書,去打開更多的門扉吧!
試閱
*應該先傳達結論?還是後傳達結論?
即使選擇了適合的溝通風格,但光靠這樣還不一定能打動對方。
因為無論使用哪一種風格,如果未能將發送者欲傳播的訊息正確地傳達給接收者,一切都將失去意義。
那麼,該怎麼做才能使溝通對象正確理解你想傳達的訊息?
此時需要的是「邏輯能力」。
接下來,我將說明如何有條有理地傳達訊息。
有條理的訊息包含了「結論」與「論點」。
結論是對於溝通對象所提出問題的直接答覆,先說出結論,可將訊息內容極為簡單易懂地傳達給對方。
然而,「簡潔易懂地傳達訊息=打動人心」這則等式未必能夠成立。
先傳達結論,有時候反而會激怒對方或使對方陷入沮喪,因而沒做出符合你所期望的行動。要想促使他人展開行動,就必須依照當下的情況來選擇適合的接洽方式。
接洽方式大致可分為兩種。
一種是先陳述結論、後陳述論點的「直接傳達法」。另一種則是先陳述論點、後陳述結論的「迂迴傳達法」。
我來舉一個切身的例子。
當通知部下「你的年薪要調漲」時,先說出結論也不成問題。
但相反地,通知部下年薪將被調降時,則必須先說明經濟狀況惡化,或他的工作表現未能達到公司期望的事實等形成結論的背景,等對方做好一定程度的心理準備之後,再傳達結論比較穩當。如果突然告訴他「你的年薪要調降」,部下恐怕會大受打擊,甚至可能對你產生強烈的反彈。
就像這樣,探討應該先傳達結論較好,還是後傳達結論為佳非常重要。
接著,請試著思考在不同的案例中,選擇哪一種接洽方式更具效果。
(表)
先傳達結論較好?後傳達結論為佳?
先傳達結論的接洽方式
在什麼情況下有效果? 具體實例
對方對結論感興趣時 向重視結果的業務部長報告負責範圍的銷售額
希望對方在短時間內理解內容時 影印機出租公司的業務員向客戶介紹影印機的使用方法
確信對方將正面看待結論時 通知部下加薪消息後傳達結論的接洽方式
在什麼情況下有效果? 具體實例
對方對形成結論的背景感興趣時 向態度保守的公司提出沒有先例的宣傳提案時,說明這種做法的風險有多低
希望在得出結論過程中所做的努力獲得認可時 告訴對方你付出多少努力才在比稿中勝出,傳達爭取到的開發項目的重要性
希望對方自行推導出結論時 給予部下建議,讓他們去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希望對方直到最後都保持興趣時 談論自己體驗過的不尋常經歷,勾起對方的興趣
對方負面看待結論的可能性很高時 告訴部下因公司業績不振而不發獎金
(表)
案例① 向實習生介紹業務內容
你的公司每年會收50名實習生。學生經由應聘申請表與面試審核,只有被判斷為對公司業務內容興趣濃厚,且具備合適資質的人才會進入錄取候補名單。
實習生以10人為一組,在多個部門分別體驗1週的業務內容,實習時間為10週。
在開始工作前的10分鐘裡,你得向實習生介紹業務內容。
這個狀況設有時限,又必須簡潔易懂地傳達訊息,所以選擇先傳達結論的接洽方式更具效果。
另外,由於這些學生是主動參與,並且從篩選中脫穎而出,所以不需特意提及參加實習的意義與從中可獲得的好處。
就算突然從「要進行的作業有哪些?」「這項作業的目的是什麼?」這些核心部分切入說明,實習生應該也能迅速地適應業務內容才對。
案例② 在「求職活動研討會」上演講
你受邀擔任大學母校「求職活動研討會」的演講嘉賓。
校方委託你以成功社會人代表的身分,告訴正在求職的學弟妹們「只要努力必將獲得成果」。於是,你決定以大學時代全心投入的田徑運動為例進行演講。
講稿的主要內容如下:
「我以前總是當替補選手,成績秒數沒有進步。由於一再受傷,也考慮過退出社團。不過,最後我選擇積極地投入練習,結果終於在大學的最後一場比賽正式出賽。那種巨大的成就感,只有跨越瓶頸的人才體會得到。」
在此情況下,選擇先傳達背景(論點),最後傳達結果的接洽方式更具效果。
假如一開頭就拋出「我靠著努力當上正式選手!」這個結論(故事高潮),演講將缺乏趣味。不僅如此,學生們更有可能因此感到不以為然:「什麼啊,成功人士跑來自吹自擂而已嗎?」
他們想聽的是如何邁向成功的過程,而非盡快向你打聽出結論。甚至在表達面臨瓶頸的狀況時,如果能添加幾分戲劇性,將更能獲得共鳴。
把正式出場比賽的結果保留到最後才說,透過這樣的安排,你的訊息更能確實地觸動學生們的心。
說來可能離題,但我很喜歡聽奧運奪牌選手說話。一般來說,運動員之間在交談時,大都有先說結論的傾向。
畢竟他們都是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練習、贏得獎牌的人物,習慣於短時間內察覺重點,並簡短地加以表達。
不過有趣的是,在參加記者會和電視節目時,他們會先傳達背景再談結論。而且談論的話題通常以失敗經驗與失意難過的感受為中心,而非成功經驗。
我曾對此感到不可思議,某天請教了一位經常出現在媒體上的金牌選手。
「我會區別與熟知運動世界的人交談時,以及透過媒體發言時的說話方式。」
那位選手如此說明。
這是否意味著,能夠成為一流選手的人,在掌握溝通重點上都具備有一定的能力呢?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