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僱與被解僱:員工與企業如何保護自身權益
內容簡介
老闆、人資、主管與員工,不可不知的法律常識
員工無法勝任工作,是老闆說了算嗎?
求職謊報學歷,可否依法開除?
網路貼文批評公司,損害公司形象與商譽,罪不可赦?
員工蹺班跑哪去?何種行為算曠職?
頻頻遲到還假造打卡紀錄、口出三字經、動手打人、發生婚外情、性騷擾同事……
都屬於情節重大可直接開除?
公司虧損或業務緊縮,可以請員工走路嗎?
在試用期間解僱員工,是否符合勞基法規定?
企業發薪水請員工,對員工不滿意時,就可以 fire 員工嗎?
小心,事情可不是想像中的那樣喔!
企業或員工是否知道――
根據勞基法,認定員工「確不能勝任工作」的條件是什麼?
哪些違反勞動契約或工作規則的情形,才構成「情節重大」?
怎樣算是對雇主或同仁的「重大侮辱行為」?
經濟性解僱或懲戒性解僱,到底是什麼意思?
在提出改善績效計劃(PIP)之前,就要開除員工,想都別想!
看完本書――
企業更明白,在合法解僱員工之前,還有很多工作要完成;
員工可以更了解,我國法院比較保障勞工的工作權。
懂得越多,越能保護自身權益!
全書依主題分為 8 大章,共 41 篇,文字淺白易懂,流暢好讀。
每篇架構統一,段落如下:
第一段落:職場情境問題,附有答案選項,邀請讀者思考與判斷
第二段落:真實案例的案情摘要與爭議說明,具高度參考價值
第三段落:法院判決結果大公開,理由逐一分析,兼顧理論與實務,清楚明白
第四段落:葉茂林律師╱博士的專家建議,闡述勞基法精神,掌握判決要點,提供企業與員工具體改善作法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