聰明懶人學:不瞎忙、省時間、懂思考,40則借力使力效率工作術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比爾蓋茲、賈伯斯、彼得杜拉克一致認同:
	「簡單,是最高級的複雜!」
	
	為什麼TED的演講時間僅有18分鐘?
	為什麼iPhone款式的選擇如此少?
	夜市中受歡迎的攤位,為什麼只賣少樣產品?
	網路上傳閱廣的懶人包,為什麼是3分鐘內就能看懂的?
	
	惰性是人與生俱來的天性,無論是產品、文章或演講,
	如果得耗費太多成本,就難以讓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研究指出,具有懶人特質的人在簡化任務及流程上最具創新力,
	為了減輕工作負擔,他們願意先投入時間及腦力找出好方法後,再好好享受新方法所帶來的好處。
	
	比爾蓋茲說:「我讓懶人做困難的工作,因為懶人能夠找到最簡單的方法完成任務。」
	千萬別小看懶人,因為推動著地球旋轉的,往往正是這些懶腦袋!
	
	聰明的懶人不會把時間填滿,懂得留白才有進步的空間。
	聰明的懶人不會拘泥於目標,懂得適時的捨棄與轉彎。
	聰明的懶人不會安排太多的「雜務」及「雜物」,懂得簡約才能創造更大的效率。
	
	本書從五個角度來教你全新的懶人思維:
	懶人摸魚學──想要抓大魚,先學會摸魚
	懶人定位學──抓對方向,少走冤枉路
	懶人職場學──弄對角色,少浪費力氣
	懶人幸福學──情緒是成本,既貴又不值
	懶人經濟學──創新的動力,原始於懶惰
	
	讓你掌握懶人成功者的特質,打造屬於你自己的懶人成功法則!
	
	惰性是人們與生俱來的,觀眾的注意力及時間有限,
	東西再棒,如果需耗費人們太多的成本,很難有印象。
	
	不少的管理評論指出,具有懶人特質的人在簡化任務及流程上最具創新力,為了減輕工作負擔,他們願意先投入時間及腦力找到好方法後,再好好享受新方法所帶來的好處。
	
	過去的工廠搬運需仰賴人力,於是有人想到在木板上裝輪子,發明了手推車。
	手推車還是很費力,於是有人想到將引擎裝到推車上,發明了拖運車。
	
	拖運車還是很費時,於是有人發明了自動輸送帶。從此工廠的產能及效率大幅提升創造效能及效率,是身為一個聰明懶人必須的,用最少的投入時間創造最大的產出,人氣專欄「記帳士的商管筆記」作家紀坪認為,最具有影響力、創造力的成功者,都是擅於為自己、為他人,找到偷懶好方法的人;想簡化工作、讓事情變得更簡單,讓產能「效率高」,懶不是廢,是一種思考方式!想創新先從耍懶開始!
	
	懶人學必學心法
	1.創造自己的效能及效率,是身為一位聰明懶人必須的。
	2.創意型人才懂得留白,找到獨處的時間及空間,留給自己。
	3.如果想要創造最大的效能與效率,就要提供一些滿足人們惰性的機會。
	4.東西太複雜,就難以去突破人們的意識、前意識及潛意識產生影響力,愈簡單的東西愈具價值。
	5.知識經過融會貫通後能創造價值的,就是人們的「智慧」。
	6.正因為懶,才會去找好書、找好老師、找好的專業,找出最輕鬆的途徑完成目標。
	7.沒有雜物,才能物盡其用,沒有雜務,才能人盡其才。
	8.要當一個聰明的懶人,就別費神費力的過度冒險。
	9.聰明懶人最失敗的,不是獵不到新顧客,而是留不住老顧客。
	10.惟有敢於重新歸零「轉彎」,才能找到最適合自己的方向,認識自己的不足。
	11.為自己找到一個最適當的定位,才能少走些麻煩路,用最省力的方式,產生最大化的價值。
	12.當一個聰明的懶人,不是逼自己要為勤奮而勤奮,而是順應興趣所在,找到可發展的競爭優勢。
	13.有所成就者,通常不是考卷拿高分的人,而是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專長及天賦的人。
	14.做個專注在擅長科目的獵人,主動的掌握自己的渴望,更容易達成設定的目標。
	15.情緒是一種成本,無論是與人衝突、互相批評,聽人抱怨或是說教,都是機會成本的付出。
	16.創新從來就不是真正在創造,只不過是將過去人們都沒有想到的元素連接在一起。
	17.當一個人,將大部分的時間及注意力,放在自己可控制的範圍中時,他就會變成主動型的人。
	18.不關你的事,別太雞婆,把自己顧好最重要。
	19.槓桿要放在對的地方,笨的人花很大力氣,只能驅動一點點,聰明的人花一點點力氣,卻能帶來驚人的動能。
	20.別浪費力氣在抱怨他人,惟有如此,才有機會打破他人滿載成見的眼鏡。
	
	本書特色
	
	1.圖解化──每篇的內容在文章開頭先點出,讓讀者一目瞭然。
	2.主題創新──偷懶有理!其實是能空出更多的時間來創作與發明。
	3.內容有用──透過許多知名成功者的實例,讓讀者不要讓忙變成盲。
	
	名人推薦
	
	李錫錕(POWER錕,台大政治學系教授)
	走路痛(知名YouTuber,宅文創說書人)
	姚詩豪(「大人學」共同創辦人)
	郭瑞坤(中山大學公事所教授兼所長)
	盧希鵬(台科大專任特聘教授,《C2B逆商業時代》作者)
	齊聲推薦(以上順序按首字筆劃排列)
	
	我這個人很簡單,但連我這種懶人都可以讀完的懶人學,一定不簡單。――知名YouTuber走路痛
	
	單純、簡化、換位思考或許是一道良方,也是「懶哲學」的極致精髓。――中山大學公事所教授兼所長郭瑞坤
	
	菁英們,要記住,世人多半是懶的,絕對不要假設群眾都跟你們一樣勤快與上進;如果你不懶,你無法了解群眾在想什麼,如果你不懶,也無法設計出占大多數的懶人想要的科技。――台科大專任特聘教授盧希鵬
目錄
	PART1  懶人摸魚學──想要抓大魚,先學會摸魚
	1-1  效率──懶人用乘法思考,提升效能與效率
	1-2  留白──適當的留白,才有進步的空間
	1-3  簡單──簡單又能聚焦,才會被人記住
	1-4  簡化──重組與簡化,一勞而永逸
	1-5  簡約──扔掉「雜務」及「雜物」,容納新思維
	1-6  避險──管理風險,不輕易冒險
	1-7  口碑──耕耘老顧客,建立「好口碑」經濟
	1-8  目標──要有放棄的勇氣,才能找到最適合的目標
	
	PART2  懶人定位學──找對方向,少走冤枉路
	2-1  定位──找到正確的位置,才能發揮真正的價值
	2-2  興趣──順應自己的興趣,發展競爭優勢
	2-3  天賦──發掘專長與天賦,方能事半功倍
	2-4  學歷──重要的不是學歷,而是能否轉化為實力
	2-5  經歷──經歷就是資源,別浪費曾走過的路
	2-6  強項──改善弱點,不如強化強項
	2-7  破綻──消弭破綻,才能走得更遠
	2-8  選擇──做對選擇,比勤奮更重要
	
	PART3  懶人職場學──弄對角色,少浪費力氣
	3-1  跟牛頓學職場「慣性」、「加速度」及「反作用力」
	3-2  跟達爾文學職場「天擇」、「地擇」、「性擇」
	3-3  「點、線、面」思考,決定你的價值
	3-4  善用「豬、狗、貓」人才,事半而功倍
	3-5  要當個旁觀者、找碴者,還是收穫者?
	3-6  「幹話」人人會講,結果大不相同
	3-7  把握「權力」範圍,才能避免「越權」
	3-8  「利他」或是「利己」,找到最有利的平衡點
	
	PART4  懶人幸福學──情緒是成本,既貴又不值
	4-1  懂得計算「情緒成本」,才不會勞心又勞力
	4-2  活用「衝突管理」,才能激盪創新火花
	4-3  無謂的批評,只是在浪費時間
	4-4  過度的抱怨,影響的是人際關係
	4-5  分享而不說教,溝通零障礙
	4-6  善意的謊言減少了衝突,還是帶來不必要的麻煩?
	4-7  懂得拒絕,不要被牽著鼻子走
	4-8  快樂經濟學,掌握幸福競爭力
	
	PART5  懶人經濟學──創新的動力,原始於懶惰
	5-1  經濟──開發懶人思維,找到創新經濟的動力
	5-2  創新──不需無中生有,但要打破既有框架
	5-3  創意──與其大手筆投入,不如開創有趣話題
	5-4  可控──專注於可控範圍,才能帶來最高產值
	5-5  深耕──處處蜻蜓點水,不如深耕經營
	5-6  槓桿──用最小的力氣,達到最大的行銷效果
	5-7  動腦──體力活是加法,腦力活是乘法
	5-8  標籤──別被成見所困,創造獨一無二的價值
序/導讀
	推薦序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而人性多半是「懶」的
	盧希鵬 台灣科技大學資訊管理系專任特聘教授
	
	作者是我的學生,本來不想為這本書寫序的,因為懶。但是翻了一下,發現這本書好有趣啊,讓人欲罷不能,因為他寫出人性的深處,就是個「懶」字。
	
	這本書很有意思,強調懶惰才會成功。其實不動腦筋的懶人是不會成功的,懶人會成功,是因為會獨立思考,動腦筋的懶人,才會有聰明的辦法。譬如,這本書描述,貓、狗與豬看起來都懶懶的,但是他們的懶,卻懶得不一樣。豬懶得動腦,只能算是個人手;狗懶卻忠心,是個人才;貓的懶,卻有著自己的獨立思考,是個人物。
	
	我從小就不喜歡愚公移山的故事,因為愚公是個勤勞的笨蛋,愚公不僅害了自己,還害了子孫。勤勞不是不好,而且非常重要,只是如果用了愚蠢的辦法,勤勞只會加速悲劇的發生。懶惰也不是美德,只是這是人性,如果你不懶,就無法了解人性,為了要滿足人性,必須想出聰明的辦法。
	
	如果我來改寫愚公移山這個故事,我就會說有一天愚公發懶,覺得用鏟子移山太累了,就去台灣科技大學讀研究所,學會了火藥與機械移山的方式,於是轟的一聲,山就給炸平了,還學了創新創業商業模式,從此,他的子孫不僅僅不用移山,靠著愚公的技術專利,過著榮華富貴的日子。這個故事的結局,總覺得比原本愚公移山的結局好很多。
	
	我跟學生說,天底下有四種人,愚公算是勤勞的笨蛋,常常誤事還沾沾自喜,有點像海綿寶寶,為人熱情,但常毀了別人;還有一種是勤快的聰明人,這種人是最好的幹部,是稀有動物,要好好珍惜;第三種是懶惰的笨蛋,這種懶,將讓你一事無成,但是對組織社會沒有什麼殺傷力;而第四種是懶惰的聰明人,這種人就是個人物,因為要懶,所以就要聰明。
	
	我在台灣科技大學時常提醒學生,你們是一群不正常的人,因為你們必須要考到所有學生的前百分之五才能進來,前百分之五是菁英,菁英都是一群不正常的人,因為他們勤快、上進、聰明。但是不要忘了,這個社會是由另外百分之九十五的人組成,而他們,多半是懶惰的人。所以菁英想出來的辦法,這個世界多半都無法接受。
	
	科技始終來自於人性,人性都是懶的,所以成功的科技一定要滿足懶人的需求,必須要將科技的使用做到毫不費力,讓懶人也學得會,也愛用,這是科技滿足人性的關鍵。菁英為什麼愛講「幹話」,因為他們以為世人都像他們一樣勤快與聰明,懶人聽起來心中自然想罵髒話。菁英們,要記住,世人多半是懶的,絕對不要假設群眾都跟你們一樣勤快與上進,如果你不懶,你無法了解群眾在想什麼;如果你不懶,也無法設計出占大多數的懶人想要的科技。讓我們一起學習發懶吧,了解懶人的想法,你就離成功更近一步了。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