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拉克對工商企業的貢獻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集結全球管理學與社會科學領域卓越思想家的評論性精華,
深入探討彼得‧杜拉克終其一生追求的核心主題。
本書以杜拉克的思想為基石,
引領讀者穿越數十年的洞察與影響。
本著作匯聚了管理學和社會科學領域卓越思想家的精彩論文,深刻探討了彼得‧杜拉克終其一生所追求的主題。作者群以杜拉克的思想為沃土,展現了他們的觀點如何在過去數十年間深受杜拉克著作的啟發。
本書並非對杜拉克的觀點進行冗長解說,而是激發國際知名學者,包括麥克魯漢、萊維特、克朗茲伯格、藻利重隆等,對杜拉克的思想提出深刻且坦誠的評論。
書中共涵蓋了五個主要領域:杜拉克的哲學框架、管理學的實踐與理論、創業:經濟層面、國際環境以及企業與社會。結尾以杜拉克親自撰寫的後記為本書劃下完美句點。
深入探討彼得‧杜拉克終其一生追求的核心主題。
本書以杜拉克的思想為基石,
引領讀者穿越數十年的洞察與影響。
本著作匯聚了管理學和社會科學領域卓越思想家的精彩論文,深刻探討了彼得‧杜拉克終其一生所追求的主題。作者群以杜拉克的思想為沃土,展現了他們的觀點如何在過去數十年間深受杜拉克著作的啟發。
本書並非對杜拉克的觀點進行冗長解說,而是激發國際知名學者,包括麥克魯漢、萊維特、克朗茲伯格、藻利重隆等,對杜拉克的思想提出深刻且坦誠的評論。
書中共涵蓋了五個主要領域:杜拉克的哲學框架、管理學的實踐與理論、創業:經濟層面、國際環境以及企業與社會。結尾以杜拉克親自撰寫的後記為本書劃下完美句點。
目錄
PARTⅠ 背景
引言
CHAPTER 01. 杜拉克的鮮活遺澤 萊維特 撰
CHAPTER 02. 杜拉克思想的起源 傅瑞伯格 撰
CHAPTER 03. 杜拉克的哲學架構 博納帕特 撰
CHAPTER 04. 前來聆聽的人 麥克魯漢、聶維特 合撰
CHAPTER 05. 杜拉克、整體論和史穆茨 庫克、查普曼 合撰
PART Ⅱ 管理學的實踐與理論
CHAPTER 06. 杜拉克:經理人的教授 尤偉克 撰
CHAPTER 07. 對《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的評價 芮奇 撰
CHAPTER 08. 對《杜拉克談高效能的5個習慣》的評論 莫里斯 撰
CHAPTER 09. 向了解工業社會中的行為邁進 贊德 撰
CHAPTER 10. 工商企業的研究者 賀爾尼 撰
PART Ⅲ 創業:經濟層面
CHAPTER 11. 杜拉克對行銷的影響 柯爾賓 撰
CHAPTER 12. 美國企業的創新與創造力 凱米 撰
CHAPTER 13. 管理時代的創業 羅伊斯 撰
CHAPTER 14. 新福特主義 藻利重隆 撰
CHAPTER 15. 「永遠簡單」──杜拉克的貢獻係數 狄爾 撰
PART Ⅳ 國際環境
CHAPTER 16. 杜拉克對德國與歐洲創業家再興的影響 葛羅斯 撰
CHAPTER 17. 杜拉克對經濟發展的貢獻 凱瑟伍德 撰
CHAPTER 18. 杜拉克與日本管理 高宮進 撰
PART Ⅴ 企業與社會
CHAPTER 19. 杜拉克這位老師 傅拉賀堤 撰
CHAPTER 20. 管理層的社會責任 史文森 撰
CHAPTER 21. 創業型醫院的演進 羅森伯格 撰
CHAPTER 22. 專訪杜拉克談管理顧問角色 吉本斯 撰
CHAPTER 23. 技術變革史學者杜拉克 克朗茲伯格 撰
後記 杜拉克 撰
引言
CHAPTER 01. 杜拉克的鮮活遺澤 萊維特 撰
CHAPTER 02. 杜拉克思想的起源 傅瑞伯格 撰
CHAPTER 03. 杜拉克的哲學架構 博納帕特 撰
CHAPTER 04. 前來聆聽的人 麥克魯漢、聶維特 合撰
CHAPTER 05. 杜拉克、整體論和史穆茨 庫克、查普曼 合撰
PART Ⅱ 管理學的實踐與理論
CHAPTER 06. 杜拉克:經理人的教授 尤偉克 撰
CHAPTER 07. 對《彼得.杜拉克的管理聖經》的評價 芮奇 撰
CHAPTER 08. 對《杜拉克談高效能的5個習慣》的評論 莫里斯 撰
CHAPTER 09. 向了解工業社會中的行為邁進 贊德 撰
CHAPTER 10. 工商企業的研究者 賀爾尼 撰
PART Ⅲ 創業:經濟層面
CHAPTER 11. 杜拉克對行銷的影響 柯爾賓 撰
CHAPTER 12. 美國企業的創新與創造力 凱米 撰
CHAPTER 13. 管理時代的創業 羅伊斯 撰
CHAPTER 14. 新福特主義 藻利重隆 撰
CHAPTER 15. 「永遠簡單」──杜拉克的貢獻係數 狄爾 撰
PART Ⅳ 國際環境
CHAPTER 16. 杜拉克對德國與歐洲創業家再興的影響 葛羅斯 撰
CHAPTER 17. 杜拉克對經濟發展的貢獻 凱瑟伍德 撰
CHAPTER 18. 杜拉克與日本管理 高宮進 撰
PART Ⅴ 企業與社會
CHAPTER 19. 杜拉克這位老師 傅拉賀堤 撰
CHAPTER 20. 管理層的社會責任 史文森 撰
CHAPTER 21. 創業型醫院的演進 羅森伯格 撰
CHAPTER 22. 專訪杜拉克談管理顧問角色 吉本斯 撰
CHAPTER 23. 技術變革史學者杜拉克 克朗茲伯格 撰
後記 杜拉克 撰
試閱
引言
本書的出版構想,來自教授休息室的一次閒談。當時本書的兩位編纂者正在製作一份「十大優秀人物」(ten best)的排行榜,列出當今管理思維的主要塑造者。我們的結論是,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的名字必須出現在名單的前三名內。隨後,我們向許多來自其他大學的學術界同行和一些頂尖的企業家,也提出製作排行榜時的這個問題。我們的非正式調查結果強化並證實了我們最初的信念。在我們的大部分訪談中,杜拉克都名列榜首。著名的觀察家克里斯托(Irving Kristol)認為,杜拉克不僅是偉大的管理思想家,也是我們這個時代頂尖的社會批評家。
調查中還發現,儘管杜拉克獲得高度評價,但是對於他的思想或著作,還沒有一整本書的評價。因此,我們著手進行,接洽可能共同撰稿完成「一本關於杜拉克的書」的朋友與學者,結果發現反應十分積極。
我們必須在一開始就聲明,這本選集不會假裝是針對杜拉克的權威性研究。那是未來某個學者的任務。本書的目標較小,僅指出杜拉克的影響範圍,並為他非凡的事業生涯提供某些深入見解。本書的目的也在於從每位撰稿者的個人經驗,來評量和評價杜拉克的著作。
由於杜拉克的整體觀取向讓我們無法進行簡單的分類,我們認為最好讓每位撰稿者都努力捕捉杜拉克思維的其中一個層面。我們必須致歉的是,本書缺乏對杜拉克作為社會學者、歷史學者、政治學者的任何正式分析。更不幸的是,可望在這些領域撰文的學者由於有其他要事,不得不遺憾地謝絕我們。我們特別感到惋惜的是在未能得到賓州大學的戴爾(Ernest Dale)和佩斯大學的馬修斯(Richard Matthews)撰文的情況下,本書即已付梓。他們因為事務纏身而無法參與。
然而,這樣的失望絲毫未減我們對既有撰稿者的感激,他們在這項智識的探索之旅中,給予我們非凡的支持與合作。
最後,我們要感謝紐約大學出版社肯特拉(Chris Kentera)和布爾(Robert Bull)兩位先生的合作、哈維(Edmund Harvey)先生在編輯上的協助,還有海因里希斯(Janet Heinrichs)小姐全心全意在打字上的協助。最後,但絕不是最不重要的,我們感謝真正造就了這本書的人──我們的朋友暨導師彼得.杜拉克。
博納帕特
傅拉賀堤
本書的出版構想,來自教授休息室的一次閒談。當時本書的兩位編纂者正在製作一份「十大優秀人物」(ten best)的排行榜,列出當今管理思維的主要塑造者。我們的結論是,彼得.杜拉克(Peter Drucker的名字必須出現在名單的前三名內。隨後,我們向許多來自其他大學的學術界同行和一些頂尖的企業家,也提出製作排行榜時的這個問題。我們的非正式調查結果強化並證實了我們最初的信念。在我們的大部分訪談中,杜拉克都名列榜首。著名的觀察家克里斯托(Irving Kristol)認為,杜拉克不僅是偉大的管理思想家,也是我們這個時代頂尖的社會批評家。
調查中還發現,儘管杜拉克獲得高度評價,但是對於他的思想或著作,還沒有一整本書的評價。因此,我們著手進行,接洽可能共同撰稿完成「一本關於杜拉克的書」的朋友與學者,結果發現反應十分積極。
我們必須在一開始就聲明,這本選集不會假裝是針對杜拉克的權威性研究。那是未來某個學者的任務。本書的目標較小,僅指出杜拉克的影響範圍,並為他非凡的事業生涯提供某些深入見解。本書的目的也在於從每位撰稿者的個人經驗,來評量和評價杜拉克的著作。
由於杜拉克的整體觀取向讓我們無法進行簡單的分類,我們認為最好讓每位撰稿者都努力捕捉杜拉克思維的其中一個層面。我們必須致歉的是,本書缺乏對杜拉克作為社會學者、歷史學者、政治學者的任何正式分析。更不幸的是,可望在這些領域撰文的學者由於有其他要事,不得不遺憾地謝絕我們。我們特別感到惋惜的是在未能得到賓州大學的戴爾(Ernest Dale)和佩斯大學的馬修斯(Richard Matthews)撰文的情況下,本書即已付梓。他們因為事務纏身而無法參與。
然而,這樣的失望絲毫未減我們對既有撰稿者的感激,他們在這項智識的探索之旅中,給予我們非凡的支持與合作。
最後,我們要感謝紐約大學出版社肯特拉(Chris Kentera)和布爾(Robert Bull)兩位先生的合作、哈維(Edmund Harvey)先生在編輯上的協助,還有海因里希斯(Janet Heinrichs)小姐全心全意在打字上的協助。最後,但絕不是最不重要的,我們感謝真正造就了這本書的人──我們的朋友暨導師彼得.杜拉克。
博納帕特
傅拉賀堤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