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薪翻倍的向上轉職法:六個讓你從B級到S級越來越值錢的職能心法
活動訊息
內容簡介
這本書會讓你工作越換越高薪!
據統計,有60%上班族3年未調薪、12%甚至10年未加薪!
你的薪資漲幅是否跟不上通膨?你是否很衝破職涯隱形界線?
★美國No.1創投官方指導人員
★哈佛博士、哥倫比亞MBA官方指導員
★LG U+最年輕專任委員
寫給職場停滯焦慮者的職業管理X人際關係X薪資增值筆記
你的職涯是否遇到瓶頸?
你是否有轉職困擾?
當你不知道究竟要怎麼選、不確定要去向何方,
請記得──
不要根據數字選擇工作,而是用成長潛力選擇工作。
運用本書六個職涯新習慣,成功向上轉職,工作越換越好!
以自身經歷職場的兩種世界:
1. 傳統升遷模式:12年薪資漲幅兩倍,但重要的升遷卻一直無望,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
2. 向上轉職模式:5年內薪資漲幅N倍,達成時間、空間、工作自主。
作者將經驗與方法全數傾囊相授,讓所有在職涯受挫、迷茫的人都可以按圖索驥,一步一步讓薪資實質增加。
★六個職涯新習慣,為向上轉職奠定基礎
• 分辨煤氣燈效應及指導的差異
• 在金錢面前誠實
• 厚臉皮地推廣自己
• 脫離舒適,追尋讓你不適的事物
• 問「為什麼」
• 善用名為「敏感」的武器
★四堂價值連城的職涯諮詢課,幫助你取得成功
1. 跳槽與輪調:幫助你找出願景、整理需求、制定行動計畫
2. 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教你了解自己的部門、挖掘自己的競爭力、尋找會讓你向上移動的關鍵人物
3. 認可與薪水:找出隱藏的薪資在哪、檢核年度考核、跳槽帶動薪資
4. 人際關係與領導力:改變時間、地點、主題,依照不同情境制定對策
據統計,有60%上班族3年未調薪、12%甚至10年未加薪!
你的薪資漲幅是否跟不上通膨?你是否很衝破職涯隱形界線?
★美國No.1創投官方指導人員
★哈佛博士、哥倫比亞MBA官方指導員
★LG U+最年輕專任委員
寫給職場停滯焦慮者的職業管理X人際關係X薪資增值筆記
你的職涯是否遇到瓶頸?
你是否有轉職困擾?
當你不知道究竟要怎麼選、不確定要去向何方,
請記得──
不要根據數字選擇工作,而是用成長潛力選擇工作。
運用本書六個職涯新習慣,成功向上轉職,工作越換越好!
以自身經歷職場的兩種世界:
1. 傳統升遷模式:12年薪資漲幅兩倍,但重要的升遷卻一直無望,付出與收穫不成正比。
2. 向上轉職模式:5年內薪資漲幅N倍,達成時間、空間、工作自主。
作者將經驗與方法全數傾囊相授,讓所有在職涯受挫、迷茫的人都可以按圖索驥,一步一步讓薪資實質增加。
★六個職涯新習慣,為向上轉職奠定基礎
• 分辨煤氣燈效應及指導的差異
• 在金錢面前誠實
• 厚臉皮地推廣自己
• 脫離舒適,追尋讓你不適的事物
• 問「為什麼」
• 善用名為「敏感」的武器
★四堂價值連城的職涯諮詢課,幫助你取得成功
1. 跳槽與輪調:幫助你找出願景、整理需求、制定行動計畫
2. 工作的價值和意義:教你了解自己的部門、挖掘自己的競爭力、尋找會讓你向上移動的關鍵人物
3. 認可與薪水:找出隱藏的薪資在哪、檢核年度考核、跳槽帶動薪資
4. 人際關係與領導力:改變時間、地點、主題,依照不同情境制定對策
目錄
推薦序
前研
開始向上轉職前的確認事項1
開始向上轉職前的確認事項2
PART 1. 職涯也需要變化球
第一章|緩慢的成長無法讓你成功
•我如何在三十多歲時成為大型企業的專門委員?
•改變我的職涯地圖
第二章|在職涯投出變化球的人
•對抗人們的偏見
•在職涯投出變化球
•達成破壞性成長的品牌
•職涯中需要匱乏和抗拒
PART 2. 製造出變化球的六個職場習慣
第三章|分辨煤氣燈效應及輔導的差異
•拒絕被煤氣燈操縱控制
•戰勝職場煤氣燈操縱的三個步驟
第四章|對金錢誠實
•必須對金錢誠實的原因
•我的價值就會成為我的職業
第五章|厚臉皮地推廣自己
•為什麼要主動出擊宣傳自己
•宣傳自己的五個方法
•至今仍害怕宣傳自己的原因
第六章|Meet Up——脫離舒適,尋找不適
•你是通才還是專才?
•在公司裡,通才致勝
•成為通才的方法
第七章|問「為什麼」
•為什麼要問「為什麼」?
•真正的「為什麼」與假的「為什麼」
第八章|善用名為「敏感」的武器
•敏感也無所謂
•如何培養感性洞察力
PART 3. Elaine的職涯諮詢中心
第九章|離職與輪調
Q1在公司看不到願景
Q2 我想跳槽,提升我的薪資
Q3.我在同一間公司待了10 年,我會被淘汰嗎?
Q4.害怕公司內的調職
Q5.我待的公司是一個夕陽產業•Tip為了離職,每年都要做的事!
第十章|工作的價值和意義
Q1.我的工作好像是後勤部門的工作
Q2. 我並不是決策會議中的一員,等我升職後,就會好轉了吧?
Q3.我為什麼要這麼努力工作呢?
第十一章|認可與薪水
Q1.我的薪水跟朋友相比太少了
Q2.其他設計師比我更受他人認可
Q3.我是否該推銷自己?雖然這與我的個性不符
Q4. 每次評價都是B 級,我想成為被評價為S 級的人才
第十二章|人際關係與領導力
Q1.我跟組長太不合了 198
Q2.隔壁組的組員被職場性騷擾了
Q3.我提過許多團隊內的問題,卻還是沒有改變
Q4. 職業婦女該如何掌握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Q5. 團隊中只有我一個人是女性,覺得很孤單,我該如何和他人相處?
前研
開始向上轉職前的確認事項1
開始向上轉職前的確認事項2
PART 1. 職涯也需要變化球
第一章|緩慢的成長無法讓你成功
•我如何在三十多歲時成為大型企業的專門委員?
•改變我的職涯地圖
第二章|在職涯投出變化球的人
•對抗人們的偏見
•在職涯投出變化球
•達成破壞性成長的品牌
•職涯中需要匱乏和抗拒
PART 2. 製造出變化球的六個職場習慣
第三章|分辨煤氣燈效應及輔導的差異
•拒絕被煤氣燈操縱控制
•戰勝職場煤氣燈操縱的三個步驟
第四章|對金錢誠實
•必須對金錢誠實的原因
•我的價值就會成為我的職業
第五章|厚臉皮地推廣自己
•為什麼要主動出擊宣傳自己
•宣傳自己的五個方法
•至今仍害怕宣傳自己的原因
第六章|Meet Up——脫離舒適,尋找不適
•你是通才還是專才?
•在公司裡,通才致勝
•成為通才的方法
第七章|問「為什麼」
•為什麼要問「為什麼」?
•真正的「為什麼」與假的「為什麼」
第八章|善用名為「敏感」的武器
•敏感也無所謂
•如何培養感性洞察力
PART 3. Elaine的職涯諮詢中心
第九章|離職與輪調
Q1在公司看不到願景
Q2 我想跳槽,提升我的薪資
Q3.我在同一間公司待了10 年,我會被淘汰嗎?
Q4.害怕公司內的調職
Q5.我待的公司是一個夕陽產業•Tip為了離職,每年都要做的事!
第十章|工作的價值和意義
Q1.我的工作好像是後勤部門的工作
Q2. 我並不是決策會議中的一員,等我升職後,就會好轉了吧?
Q3.我為什麼要這麼努力工作呢?
第十一章|認可與薪水
Q1.我的薪水跟朋友相比太少了
Q2.其他設計師比我更受他人認可
Q3.我是否該推銷自己?雖然這與我的個性不符
Q4. 每次評價都是B 級,我想成為被評價為S 級的人才
第十二章|人際關係與領導力
Q1.我跟組長太不合了 198
Q2.隔壁組的組員被職場性騷擾了
Q3.我提過許多團隊內的問題,卻還是沒有改變
Q4. 職業婦女該如何掌握工作與生活的平衡?
Q5. 團隊中只有我一個人是女性,覺得很孤單,我該如何和他人相處?
序/導讀
我如何在三十多歲時成為大型企業的專門委員?
正如許多學生一樣,我在就學時也無法理解為何要上學,要我學習我就學習、我考試我就考試、要我上好大學我就照辦,完全不曾思考未來要做什麼,就只是交了申請書,念了大學,而就業也同樣是上述過程的延伸,我也把就業當成學校,同樣視為理所當然,認為這是我該做的事。
我自2005 五年1 月起所展開的職涯,就只是一條平滑的直線,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就像其他人一樣,從主任、課長、組長一路晉升上去,就這樣過了十二年,我相信自己已經成為消費者品牌的專家,然而,我薪資的漲幅卻與物價的漲幅大同小異。2005 年時,我的年薪為3,000 萬韓元;2017 年時,我的年薪為6,000 萬韓元。雖然光看數字,薪資漲幅達到兩倍,但以上升的速度來看,每年只漲了5%至6%。升職這點也一樣,雖然看起來很快速,但我在請產假和育嬰假時,都分別錯過了一次晉升機會,仔細算起來,晉升速度其實與一般男性員工相去不遠。
2017 年,我在一次穩操勝券的晉升競爭中落馬,我第一次思考為何我一直以來都未能得到認可。就學時期,因為人們的期待值很低,所以我可以輕鬆的心態應對。我對那些持反對意見的人們提出的意見充耳不聞,默默地走我的路。然而,在公司裡卻不同,因為上司會給予評價,我不能無視他們的建議,也不能隨心所欲,十二年來,我就這樣只在上司規定的範疇內工作。我的職涯中最重要的就是上司的飯碗。為了上司加班、聚餐、為了上司忍受不公不義。有一位同事散佈了我的惡意謠言,並在吸菸區域公然誹謗我,雖然我想將此事向上呈報,卻在上司的勸阻之下,選擇壓下作罷。
「對不起,但他工作表現很好,妳就當沒這回事吧。」
因為未來還得推出一個全新品牌,還必須提升銷售額,當時的我,比起名譽更重視團隊合作;比起正義,我更看重晉升,但我得到的回應卻是「今年恐怕很難升上G6(事業部長級)了,對不起」。
上司終究不會為我的未來負責。2017 年是我首次開始思考是否該聽從他們所說的話、做他們指派的事情。當我得知自己晉升失敗時,我請教上司未來職涯的建議。
「因為妳年輕,所以才會落選,明年應該就沒問題了。」
「成就更具體一點會更好。」
「展現出更專注於公司事務的樣貌會更好。」
雖然上司提出了各式各樣的意見,但我總覺得自己至今以來所做的事情遭人視而不見。年齡並非我能控制的,只要有能力,獲得破格晉升的人也不在少數。
我也不斷達成成就,認真工作、為公司奉獻;我對上司一片忠誠,換來的卻是老生常談的建議。反正上司又不會為我的職涯負責,那上司說的話又有什麼意義?雖然乍聽之下,似乎是對下屬的建議,但終究不過是為了讓自己輕鬆工作,擅自決定下屬的界線罷了。
泰國飼養大象時,會把小象綁在一根棍子上。當牠發現自己不管再怎麼行動,都無法越過棍子設下的界線時,牠就會逐漸放棄前往更寬闊的地方。隨著時間流逝,大象越長越大,雖然牠已經大到了能擺脫棍子設下的界線了,牠卻彷彿已經習慣了那個界線,再也無法越過。
我彷彿變成了那頭大象。直到那時,才意識到我必須打破上司設下的職涯界線,就像就學時期打破他人為我設下的界線一樣。我決定推翻上司所說的話。接著,我開始重新構思我的職涯。
「年齡不是問題,我明明是最年輕的組長,為什麼不能成為最年輕的事業部長?」
「沒有具體績效的人都能當事業部長了,為什麼我要接受這種評價?」
「我失去了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善盡職責,為什麼卻在晉升時滑鐵盧?」
直到喊出「可惡,那是你個人的想法!」時,職涯才能得到顛覆性的成長。只有你能決定自己的界線、決定自己要走的路時才能成功。
2017 年,當我決定從CJ 辭職,我的年薪是6,000 萬韓元。五年後的今日,我的年薪提高了數倍,晉升為大企業最年輕的專任委員。
如此大幅度的職涯變化,也引起了週遭人的嫉妒和懷疑。「她是從哪來的?憑什麼領這麼高薪?」、「她究竟有什麼能力讓人用這麼高的薪水聘請她?」諸如此類的謠言四處流傳,讓我十分難受。我的朋友們也曾問我「我們不是走一樣的新人招聘流程嗎?為什妳的薪水這麼高?」、「我也想提升我的薪水,但我不曉得該怎麼做,妳可以告訴我訣竅嗎?」希望得到一些資訊。但我確確實實地感受到了我的職涯受人認可,這也為我帶來了很大的安慰,不,而是得到了更多的動力。
現在的我,是首位教授總經理團隊思考設計(Design Thinking)方法論的公司內部講師,負責針對公司內、外三十多個新興事業提出建議。怎麼會發生這種事情呢?一切都是從我不聽從這個世界給予我的建議開始的。當然,向我提出建議的人也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取得了成功,而他們的方法也並不是錯誤的答案,然而,現今世代的文化、產業、思考方式都已然不同,將前一個世代的文化套用在現今世代是不對的。
正如許多學生一樣,我在就學時也無法理解為何要上學,要我學習我就學習、我考試我就考試、要我上好大學我就照辦,完全不曾思考未來要做什麼,就只是交了申請書,念了大學,而就業也同樣是上述過程的延伸,我也把就業當成學校,同樣視為理所當然,認為這是我該做的事。
我自2005 五年1 月起所展開的職涯,就只是一條平滑的直線,並沒有太大的變化。就像其他人一樣,從主任、課長、組長一路晉升上去,就這樣過了十二年,我相信自己已經成為消費者品牌的專家,然而,我薪資的漲幅卻與物價的漲幅大同小異。2005 年時,我的年薪為3,000 萬韓元;2017 年時,我的年薪為6,000 萬韓元。雖然光看數字,薪資漲幅達到兩倍,但以上升的速度來看,每年只漲了5%至6%。升職這點也一樣,雖然看起來很快速,但我在請產假和育嬰假時,都分別錯過了一次晉升機會,仔細算起來,晉升速度其實與一般男性員工相去不遠。
2017 年,我在一次穩操勝券的晉升競爭中落馬,我第一次思考為何我一直以來都未能得到認可。就學時期,因為人們的期待值很低,所以我可以輕鬆的心態應對。我對那些持反對意見的人們提出的意見充耳不聞,默默地走我的路。然而,在公司裡卻不同,因為上司會給予評價,我不能無視他們的建議,也不能隨心所欲,十二年來,我就這樣只在上司規定的範疇內工作。我的職涯中最重要的就是上司的飯碗。為了上司加班、聚餐、為了上司忍受不公不義。有一位同事散佈了我的惡意謠言,並在吸菸區域公然誹謗我,雖然我想將此事向上呈報,卻在上司的勸阻之下,選擇壓下作罷。
「對不起,但他工作表現很好,妳就當沒這回事吧。」
因為未來還得推出一個全新品牌,還必須提升銷售額,當時的我,比起名譽更重視團隊合作;比起正義,我更看重晉升,但我得到的回應卻是「今年恐怕很難升上G6(事業部長級)了,對不起」。
上司終究不會為我的未來負責。2017 年是我首次開始思考是否該聽從他們所說的話、做他們指派的事情。當我得知自己晉升失敗時,我請教上司未來職涯的建議。
「因為妳年輕,所以才會落選,明年應該就沒問題了。」
「成就更具體一點會更好。」
「展現出更專注於公司事務的樣貌會更好。」
雖然上司提出了各式各樣的意見,但我總覺得自己至今以來所做的事情遭人視而不見。年齡並非我能控制的,只要有能力,獲得破格晉升的人也不在少數。
我也不斷達成成就,認真工作、為公司奉獻;我對上司一片忠誠,換來的卻是老生常談的建議。反正上司又不會為我的職涯負責,那上司說的話又有什麼意義?雖然乍聽之下,似乎是對下屬的建議,但終究不過是為了讓自己輕鬆工作,擅自決定下屬的界線罷了。
泰國飼養大象時,會把小象綁在一根棍子上。當牠發現自己不管再怎麼行動,都無法越過棍子設下的界線時,牠就會逐漸放棄前往更寬闊的地方。隨著時間流逝,大象越長越大,雖然牠已經大到了能擺脫棍子設下的界線了,牠卻彷彿已經習慣了那個界線,再也無法越過。
我彷彿變成了那頭大象。直到那時,才意識到我必須打破上司設下的職涯界線,就像就學時期打破他人為我設下的界線一樣。我決定推翻上司所說的話。接著,我開始重新構思我的職涯。
「年齡不是問題,我明明是最年輕的組長,為什麼不能成為最年輕的事業部長?」
「沒有具體績效的人都能當事業部長了,為什麼我要接受這種評價?」
「我失去了工作與生活的平衡,善盡職責,為什麼卻在晉升時滑鐵盧?」
直到喊出「可惡,那是你個人的想法!」時,職涯才能得到顛覆性的成長。只有你能決定自己的界線、決定自己要走的路時才能成功。
2017 年,當我決定從CJ 辭職,我的年薪是6,000 萬韓元。五年後的今日,我的年薪提高了數倍,晉升為大企業最年輕的專任委員。
如此大幅度的職涯變化,也引起了週遭人的嫉妒和懷疑。「她是從哪來的?憑什麼領這麼高薪?」、「她究竟有什麼能力讓人用這麼高的薪水聘請她?」諸如此類的謠言四處流傳,讓我十分難受。我的朋友們也曾問我「我們不是走一樣的新人招聘流程嗎?為什妳的薪水這麼高?」、「我也想提升我的薪水,但我不曉得該怎麼做,妳可以告訴我訣竅嗎?」希望得到一些資訊。但我確確實實地感受到了我的職涯受人認可,這也為我帶來了很大的安慰,不,而是得到了更多的動力。
現在的我,是首位教授總經理團隊思考設計(Design Thinking)方法論的公司內部講師,負責針對公司內、外三十多個新興事業提出建議。怎麼會發生這種事情呢?一切都是從我不聽從這個世界給予我的建議開始的。當然,向我提出建議的人也以他們自己的方式取得了成功,而他們的方法也並不是錯誤的答案,然而,現今世代的文化、產業、思考方式都已然不同,將前一個世代的文化套用在現今世代是不對的。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