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抱他的人
老師是提供給弱勢孩子,公平正義機會的最後一道防線。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教育部閱讀史懷哲獎得主,2020年教育界最引頸期盼的書。許慧貞老師推動閱讀30年,把書帶到每一個孩子心裡,是她的信仰,更是一生懸命。
我以身為公立學校的老師為榮。
因為許多孩子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
而老師是提供給他們公平、正義機會的最後一道防線。
教育部閱讀史懷哲獎得主
〈我可能是最後抱他的人〉影片讓所有人淚崩。
20,000多次觀看,媒體屢次轉傳。
2020年教育界最引頸期盼的書。
30年來,把書帶到每一個孩子心裡,
是她的信仰,
更是一生懸命。
※國家圖書館館長、大學教授、醫師、教育家、老師、校長、作家等17位各領域專家學者熱淚推薦。
作文課上,「爸爸打媽媽。」他說。
我一陣心驚,但故作鎮定:「好,就寫下來。」
但「爸」寫錯,「媽」寫錯,連「打」都寫個兩邊出頭。然而這時錯字已不是重點,我問他:「然後呢?」
「然後我就保護媽媽。」
我拍拍他的頭:「後來呢?」
「後來媽媽就離開我了。」
「你真勇敢。」我緊緊環抱他一下,希望能將支持的力量傳遞給他。
阿傑倒抽一口氣,很緊繃的樣子,看來是很久沒人抱他了。
但憾事發生了……
這是深埋與沉寂在許慧貞心裡的真實故事,阿傑的離去,讓許慧貞至痛體悟:
「不是每個孩子都有機會成長在書香環繞的環境,
但無論出身貧富,所有的孩子都將來到公立學校老師的眼前。
我們是提供給他們公平、正義機會的最後一道防線,
我因之以身為公立學校的老師為榮。」
戮力推動閱讀30年,深植且鏤刻在許慧貞心裡的是:該如何做,才能讓閱讀成為孩子生命中的一條救命索。
但許慧貞又從不只是一位閱讀老師,曾經歷偷書事件以及被霸凌,讓她更貼近孩子的心,而她也總能在制式的成績表現之外,獨具慧眼地看見孩子的天賦,並給予高度肯定。這大大鼓舞著孩子,讓孩子在跌跤時,仍有力量奮起;在失意時,不失去心中的微光與溫暖,甚至願意去走那稀少人踏上的人生路,而無限地成就自己。
名人推薦
◎何則文(作家/青年職涯教練/企業主管)、林怡辰(國小教師、《從讀到寫》作者)、陳麗雲醫師撰推薦序。
◎丘美珍(媽媽悅讀基地創辦人)、宋怡慧(作家/新北市立丹鳳高中圖書館主任)、李佳燕(家庭醫師)、李崇建(作家/教育家)、李貞慧(閱讀推廣人)、陳昭珍(國立臺灣師範大學圖書資訊學研究所教授)、陳清圳(雲林縣樟湖生態中小學校長)、梁語喬(苗栗縣致民國中圖書教師)、番紅花(親職作家)、溫美玉(溫老師備課party創始人)、曾淑賢(國家圖書館館長/輔大講座教授)、劉安婷(為台灣而教基金會(Teach For Taiwan)創辦人)、鄭俊德(閱讀人)、蘇明進(國小教師/作家)熱淚推薦(依姓氏筆劃順序排列)
◎何則文(作家/青年職涯教練/企業主管):
老師問我:為什麼總是不交作業,寧願每天被罰抄課文,不能下課玩耍呢?
那個十一歲的小男孩卻反問老師:「老師,為什麼我們要努力念書?就算我成績好,上了建中、台大,賺了大錢,我最後也是死,而路邊的乞丐也是死,既然大家最後都一樣,那我到底為了什麼要努力?」
原本,我想老師又要講什麼大道理。但許老師卻很淡定地回:「我也不知道。」當時我震撼了,空氣在瞬間凝結,就好像時間暫停一樣。對於這種意外的答案,我也頂不了嘴。這是第一次我聽到,也有老師不知道答案的事情。
「那是你的人生,你這一生為什麼而努力,只有你自己能找到解答,我不能告訴你答案。只有你能為你的人生負責,但是我、你可以透過閱讀,跟古往今來的人們對談,找到屬於你的人生的答案。」許老師很平靜地這樣說,但這卻成為我這一生印象最深的幾個人生場景之一。
◎林怡辰(國小教師、《從讀到寫》作者):
我追隨慧貞老師超過十年了。
在那個「閱讀」還是奇怪名詞的年代裡,坊間的書籍甚少,到底怎麼讓孩子愛上書,從書中找到自己的一方園地,我到處都找不到路徑,是慧貞老師的《上閱讀課囉》、《寶寶愛閱讀》,讓我在沙漠中找到一片綠洲。藉由書裡分享的內容、組織班級的閱讀活動、圖書館教育的課程思考,甚至在我有自己的孩子之後,更成為陪伴他們閱讀的最佳引導書籍。
記得在我初任教師那些因為推動閱讀而受挫的時光、被叫到校長室喝咖啡的沮喪、家長寧可印考卷也不願意讓孩子看書時,也是慧貞老師的書,給了我好多信心和鼓舞。也有人這樣堅持著喔!對我來說,慧貞老師就是閱讀的光。有這樣的前輩在前面引導著,讓我常常抹乾眼淚,重新出發,並再次思考怎麼讓班上的孩子領略閱讀的美好。
而這樣一路提燈的前輩,現在出書了。在我讀完後,心裡沸騰。這些推動閱讀的困難和受挫,轉眼,慧貞老師已經走了三十年了。「三十年」是怎樣的概念?堅持一路以來不放棄,又是怎樣的信念?
◎陳麗雲醫師:
我要大力地推薦這本書。因為,這本書中除了令人感動的故事敘事之外,也提供了不少珍貴的參考書單。這些書單,不但有慧貞多年來在教學現場經常使用的繪本或圖書文本,更難得的是,慧貞貼心地在每一篇文章裡,不藏私地提供了許多她個人閱讀的私房書。這些私房閱讀書單,正是她看待每一個事件,每一個孩子處遇背後的教育思維與心法。正因這樣長期大量閱讀,累積了足夠的生命哲學底蘊,使得她在面對各種教學現場,始終保有足夠的信念與熱情。
目錄
009【推薦序一】「只有你能找到你生命的解答」我與許老師的十八年師生緣/何則文(作家、青年職涯教練、企業主管)
016【推薦序二】三十年如第一日的閱讀路/林怡辰(國小教師、《從讀到寫》作者)
021【推薦序三】銜著天命推閱讀的「圖書女騎士」/陳麗雲醫師
028【自序】閱讀與陪伴──就這樣學著當一位老師
040【序曲】我可能是最後抱他的人
輯一 閱讀的初始,挫敗與感動
050窗邊的小妞妞
057寫給媽媽的信
065是他讓我堅持當老師
073小小哲學家
083搗蛋背後的悲傷
094「美麗的花兒 終有落下的時候」
106校園裡的人類學家
117李家同回信給孩子
輯二 我在偏鄉,植下一顆顆閱讀種子
128閱讀是一道光
138過動兒的榮譽勳章
148隱藏版美女
158三秒膠事件
168渾然天成的喜劇演員
178睡到天荒地老的阿弘
輯三 從不放棄,以閱讀翻轉人生
188老師,我想告訴妳我的祕密
196花蓮的「圖書騎兵隊」
206你是那個跟我們說《勇氣》的老師
216我想成為麵包師
222為讀故事,孩子與ㄅ、ㄆ、ㄇ奮戰
231在天涯海角推動閱讀──「第四世界運動」
240獻給中學生的讀書會──我的「越讀者聯盟」
249Keep reading
252【附錄一】如果你是父母,這樣讓孩子愛上閱讀
如果你是父母,這樣讓孩子愛上閱讀
264【附錄二】許慧貞老師的「經典閱讀」書單
序/導讀
【推薦序一】「只有你能找到你生命的解答」我與許老師的十八年師生緣
◎何則文(作家、青年職涯教練、企業主管)
永遠記得那是四年級升五年級的暑假,當時學校都有開一期六百元的泳訓班,姑姑怕我在家裡不知道幹嘛,跑出去遊蕩,都會把我送去游泳,消耗體力。那天泳訓班結束,我頂著因為戴泳鏡被太陽曬成「負片熊貓」的臉,準備走出龍安國小校門回家去。在經過穿堂的時候,看到布告欄被貼得密密麻麻的。
那是分班名單出來了,我立刻到處找我的名字,看看有沒有跟我最好的朋友們分到同一班。這時候泳訓班的教練,也是學校體育老師看到當時不到一百五十公分矮小的我,正踮著腳在到處「查榜」,問了我一句:「則文,你分到哪班了?」
「六班。」
「六班?是許慧貞老師的班啊?那你要乖一點啊,許老師是很嚴格的老師。」
那是我第一次聽到許老師的名字。
這之後就展開了我跟許老師的「對抗」之旅。還記得剛開學時,老師要全部同學拿起抹布跟水桶,把教室地板擦一遍,然後宣布,今天開始,進教室都要脫鞋子,所以地板必須要保持絕對乾淨。就這樣,我們的打掃時間,往往是孩子們像一休和尚卡通裡寺廟的和尚般,拿起抹布,老老實實地擦地板。
我童年的印象,對老師是又愛又恨,許老師是一個很豪爽、大剌剌的老師。對閱讀有很強烈的執著,彷彿相信可以透過「閱讀」那些比課本厚好幾倍的課外書,就能拯救全世界一樣。
小時候,最喜歡老師在上國語課時,總是會把國字用小篆或者其他更古早的型態寫出來,跟我們講造字典故,然後介紹這個字的「兄弟姊妹」,讓對我來說無聊的國語課變得很有趣。每個字都好像活了過來,有自己的性格跟故事。
老師後來甚至出過讓我們編輯、製作屬於「自己的報紙」、做手工書,讓孩子自己規劃畢旅行程等等,到今天仍記憶猶新的超有趣創新作業,讓上課變成一件很有趣的事情。這些當時的小活動都很深刻地影響了我日後的發展。
但是,如果你是在十八年前認識我,會看到那個下課時,總是在教室後面站著罰抄課文,被罰無數次,仍冥頑不靈、不願意交作業的頑劣分子。當時只要不交作業,老師祭出的大禮就是下課時,站著罰抄當時教到的國語課文一次。我這種一天就可以累積四、五筆帳的,永遠沒有把課文抄完的一天,所以我期待國語課教到的是新詩,因為如果是長篇散文,那簡直是抄到崩潰。
我當時是個不起眼的學生,成績很不怎樣。愛耍寶的我,有時候也會被其他小朋友當成「怪胎」。而且我的字特別醜,當時下課時,老師常常在後面的導師座位改作業到一半,突然喊起我名字說:「何則文,你怎麼可以把字寫得這麼醜啊!」甚至念到小學六年級,我還可以把自己的名字寫錯,寫成「何貝文」。
當時懷孕的老師還跟我說:「每天看你醜成這樣的字,胎教都不好了。如果以後我兒子寫字也很醜,我就要找你算帳!」結果後來好像真的一語成讖了,老師也會跟自己的兒子開玩笑說,這個則文哥哥就是害你寫字很醜的元兇。
其實,我當時最討厭「閱讀課」跟「讀書會」,但這卻是許老師最喜歡、最重視的課程。每週的閱讀課,老師會要小朋友們分組、討論讀書會。一開始,不喜歡看書,且根本沒看書的我,往往就閉嘴,在旁邊發呆,也不會參與討論。我一開始,也是一個不怎麼講話的小朋友。
有一次,老師卻特意點我起來。只有大概翻過書的我,只好開始根據印象,七拼八湊地鬼扯。原本想可能會被老師當眾揭穿我根本沒看書,沒想到,老師卻在全班面前說:「何則文,想不到你平常不說話,今天講的東西還滿有意思的嘛。真是『不鳴則已,一鳴驚人』啊!」
那次的歪打正著,讓我開始覺得看書好像也是滿有趣的事情。兩年下來,我們也看了好多本書,其中《少年小樹之歌》甚至成為影響我一生的書籍,也讓我後來在大學有個「小樹」的綽號。
而真正讓我開始熱愛閱讀,卻也是一次跟老師對話激盪出的火花。還記得那是一天只有上半天課的下午,同學都回家了,就只剩下我跟許老師在教室「對峙」。老師問我:為什麼總是不交作業,寧願每天被罰抄課文,不能下課玩耍呢?
那個十一歲的小男孩卻反問老師:「老師,為什麼我們要努力念書?就算我成績好,上了建中、台大,賺了大錢,我最後也是死,而路邊的乞丐也是死,既然大家最後都一樣,那我到底為了什麼要努力?」
原本,我想老師又要講什麼大道理。但許老師卻很淡定地回:「我也不知道。」當時我震撼了,空氣在瞬間凝結,就好像時間暫停一樣。對於這種意外的答案,我也頂不了嘴。這是第一次我聽到,也有老師不知道答案的事情。
「那是你的人生,你這一生為什麼而努力,只有你自己能找到解答,我不能告訴你答案。只有你能為你的人生負責,但是我、你可以透過閱讀,跟古往今來的人們對談,找到屬於你的人生的答案。」許老師很平靜地這樣說,但這卻成為我這一生印象最深的幾個人生場景之一。
在那之後,我就開始踏上追尋人生目標的閱讀之旅。國、高中時,雖然我是個叛逆、愛鬧事的孩子,大、小過不斷,高中甚至留級,念了四年。教科書我雖然念得不好,不過,座位上總是有堆積如山的課外書。
高中時,我是那種教官會照三餐來查勤的人。教官進我們班時,往往第一個就找我在哪裡,是不是我又跑出去胡鬧。後來回母校演講時,輔導主任還談起當年教官每次進到輔導室都抱怨「這次又是何則文,每次都是他在鬧事」的趣事。
但意外的是,高中時,有次教官又來巡堂,看到班上有張沒人坐的桌椅,堆滿了比人還高的書。教官翻一翻書,他很意外,那是《戰國策》、老莊、《文心雕龍》之類,一般高中生不會看的古書。教官好奇之下,問這是誰的,當同學回答「何則文」時,教官瞪大眼睛,不敢置信。
「想不到你小子平常這麼愛鬧事,竟然還滿有學問的嘛!」
而許老師給我的人生禮物「閱讀」,伴隨了我一生,也帶給我許多的機遇,成就了今天許多的可能。大學畢業後,我幾次去花蓮找老師。過去十幾年,老師對閱讀的熱愛不但不減當年,甚至愈加深刻;而當年不起眼的小男孩,後來也成為風流倜儻的大帥哥了。
想起來我讀小學時,當時的許老師已經出版許多著作,我總是驕傲地跟別班的好友說,我的導師可是一位「作家」呢!而過了十八年,我在許老師的影響下,也成為一個出了四本書的作家,讓老師驕傲地說:「我教閱讀這麼多年,竟然也教出一個作家了。」甚至在讀書會,她還帶著小朋友讀讀這位「老學長」的書。
最奇妙的是,當時出版社會發現我,是因為上網搜尋許老師的訊息時,看到了我曾經寫一篇懷念當時許老師教導的文章,因而注意到這個也很愛寫文章的小伙子。只能說,因緣是何等不可思議。
小學那個曾經看到書本就反感的我,如果能坐哆啦A夢的時光機,看到十八年後的自己會成為一個作家,一定會不敢相信吧!但是這就是許老師的魔力,這就是「閱讀的力量」,而我也相信,這本書這些深刻而真實的故事,也一定能改變那千千萬萬打開它閱讀的人們的人生。
那麼,現在,就讓我們一起「上閱讀課」吧!
【推薦序二】三十年如第一日的閱讀路
◎林怡辰(國小教師、《從讀到寫》作者)
我追隨慧貞老師超過十年了。
在那個「閱讀」還是奇怪名詞的年代裡,坊間的書籍甚少,到底怎麼讓孩子愛上書,從書中找到自己的一方園地,我到處都找不到路徑,是慧貞老師的《上閱讀課囉》、《寶寶愛閱讀》,讓我在沙漠中找到一片綠洲。藉由書裡分享的內容、組織班級的閱讀活動、圖書館教育的課程思考,甚至在我有自己的孩子之後,更成為陪伴他們閱讀的最佳引導書籍。
記得在我初任教師那些因為推動閱讀而受挫的時光、被叫到校長室喝咖啡的沮喪、家長寧可印考卷也不願意讓孩子看書時,也是慧貞老師的書,給了我好多信心和鼓舞。也有人這樣堅持著喔!對我來說,慧貞老師就是閱讀的光。有這樣的前輩在前面引導著,讓我常常抹乾眼淚,重新出發,並再次思考怎麼讓班上的孩子領略閱讀的美好。
而這樣一路提燈的前輩,現在出書了。在我讀完後,心裡沸騰。這些推動閱讀的困難和受挫,轉眼,慧貞老師已經走了三十年了。「三十年」是怎樣的概念?堅持一路以來不放棄,又是怎樣的信念?
從熱血的小荳荳兒童圖書館到私立學校、台北到花蓮、學校到社區、都市到偏鄉……不同的地區、不同的背景、不同的孩子,慧貞老師這本《最後抱他的人》娓娓道來,在這三十年路途中,遇過的許多不同孩子的故事:
從兒童故事館的幼兒小妞妞的第一張閱讀證,閱讀怎麼讓慧貞老師發現自己的初心;當遇到有自己獨特意見的孩子,哲學家也能在閱讀中找到自己的一方園地;推動閱讀被家長質疑的時候,孩子最終可以用閱讀裡的字句,在需要的時候,跳出來幫忙同學一把;面對自閉症的孩子,閱讀怎麼讓一位老師讀懂他的語言,讓其他孩子醞釀出對自閉症孩子的溫柔;孩子從五分鐘都坐不住,到後來寫信給名人,還能收到李家同教授回信&hel
待,經過時光的醞釀,孩子經過長時間的淬煉、成長,長大後,孩子捎來的字句,總是能讓我們在面對現實的考驗時,可以多一點希望,這,也是閱讀教會我們的。
偏鄉的孩子令人心疼,也是因為這樣,閱讀的力量更見珍貴。偏鄉的孩子無法選擇自己的出生,但是「閱讀」可以讓他們改變後面命運的走向。藉由閱讀和老師的引導,孩子不斷地了解自己、看見世界,也肯定起自己的價值和擁有自信的眼光。閱讀讓孩子知道自己不孤單,老師讓孩子發現自己仍有人溫暖關懷,一步一步,孩子漸漸自我肯定,活出自己想要的人生,最後,這些孩子,能夠重新站在公平、正義的起跑線上,重新為自己,出發!
不同年齡、不同地區、不同特質的孩子,慧貞老師都從閱讀切入,給予他們閱讀的自由、抒發心得的自由,並從孩子的本身特質出發,高度肯定、隨時陪伴。每一篇故事都是一個孩子深入的剖析和觀察,但其實,同時間,班上卻是二十幾位,將近三十位的孩子。慧貞老師用心觀察孩子,看見孩子們背後沒有說出口的寂寞、傷痕和不被理解的痛苦,再經由閱讀轉化,讓孩子在書籍中被療癒。孩子重新看見自己、看見世界的精采,然後,孩子重新站起,去追夢。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書中的〈三秒膠事件〉。不管是怎麼樣的老師,年資多少、獲獎無數,但面對新的孩子,總是會有新的挑戰。這樣一位孜孜矻矻,努力付出的老師,她的車子鑰匙孔也曾被孩子黏住三秒膠,可以想見其挫敗。「認真去愛的,沒有不受傷的,尤其是越認真、越毫無保留的,受傷越重」。在慧貞老師的文字中,不難讀到挫敗和受傷、萬念俱灰和自我懷疑,可,也是閱讀的力量讓她重新站起,獲得願意再試一次的勇氣。慧貞老師在文末中寫道,她在雷夫老師的書中獲得的:「我相信,當我每天走進教室,我應該已經按下改變世界的按鈕。」在高付出的教職中,面對不成熟的孩子,投下真心,而受傷的時候,這些書上的文字和故事,總是能讓人有重新相信的勇氣,讓人撫平傷痕,傻傻地再次付出。
這本書籍的每篇文字最後,都介紹了文章中相關的書籍,有些是讓孩子閱讀的書目,有些是老師自己價值觀和信念引領的重要書,可以讓我們按圖索驥,延伸閱讀。閱讀的人很難明確說出哪些書籍對自己的確切影響,但,那些書籍如果對自己產生複雜的化學變化,那麼終將成為信念,成為行動,變成我們生命的價值。慧貞老師書末寫到:「只要翻開書頁,就等於打開了通往世界的道路,可以任意悠遊古今中外,停駐任何想望的所在。一本本的書,承載的是無數古往今來想傳遞心意的偉大靈魂。我總期盼我的學生能透過閱讀,在其中找到一輩子不離不棄的心靈摯友。」
我想,就像慧貞老師最後說的:keep reading! 翻開這本《最後抱他的人》,和堅持三十年閱讀路的慧貞老師相遇在書籍閱讀路上吧!
【推薦序三】銜著天命推閱讀的「圖書女騎士」
◎陳麗雲醫師(前門諾小兒科主任、花蓮新象協會創會理事長、新象繪本館創辦人、吳尊賢愛心獎得獎人)
印度靈性導師拉瑪那尊者曾經說過一句名言:「凡是註定會發生的事,就一定會發生。」
回顧這些年來,慧貞與我的相識、相知,以及慧貞之所以到花蓮來教書,或者,慧貞跟「新象繪本館」的合體,齊力推廣閱讀,成為花蓮版的「圖書騎士隊」,這些,好像都是命中註定的。因為,當慧貞踏上花蓮的第一天,就莫名其妙地被我「堵」了。
我是個小兒科醫師,同時也是三個小孩的媽媽。因為想要多些時間陪孩子成長,所以,辭去了門諾醫院小兒科主任的職務,轉任看診時間較有彈性的基層診所醫師。民國八十七年初,在我陪伴自己三個孩子共讀的過程中,意外地發現了繪本是很棒的陪伴和教養工具,於是,我把即將裝修的小兒科診所,用心打造成一個溫馨的繪本空間。那一段期間,我在週間忙著看診,但在週末假日,我總是開心地帶著一群家長和孩子們,在診所進行小大讀書會,推廣親子共讀。那真是生命中一段最美好的時光。
民國九十二年四月二十三日,我和小大讀書會的故事媽媽以及「花蓮新象協會」的夥伴,共同創辦了花蓮最早的兒童圖書館「新象繪本館」。有了這間夢寐以求的繪本館,可是,館長的人選呢?雖然,我是掛名館長,可是我心裡十分明白,要帶領孩子們進入深度的閱讀,一定找要找到更專業的人來當館長。
繪本館成立三個月後,我無意間讀到一篇聯合報的報導,提到台北龍安國小有位許慧貞老師,不但帶領班上的孩子,在兩年之間讀完五十本經典文學作品,學生還乖乖寫心得筆記。看到報導的當下,我的心裡非常興奮,這位許慧貞老師,不就是我朝思暮想的館長人選嗎?於是,我請新象協會的同仁,一定要想辦法跟報社「盧」到慧貞老師的電話。
兩天之後,終於拿到了慧貞的聯絡方式。正在忙著看診的我,找到一點看病的空檔,趕快撥了手機,邀請慧貞來當館長。巧合的是,慧貞接到我的電話那天,她本人剛好就在花蓮,參加小學教師甄試,於是,等她甄試完畢後,我就把慧貞請來了新象繪本館。
就這樣,與我素昧平生的許慧貞,被我一通電話拐來當新象繪本館義務職的館長。如今,十七年過去了,慧貞一手撐起「新象繪本館」,不論是繪本館的志工訓練或者館慶活動的設計,她都親力親為。慧貞的點子新,活動力強,往往讓新象協會每年進行的閱讀活動,有著非常令人讚嘆的創意。過去這些年,慧貞在花蓮各地推動閱讀的成果,大家都有目共睹。她不但翻轉體制內的校園閱讀,也跟著新象協會的貨櫃屋行動圖書館、小太陽行動圖書車到部落關懷偏鄉,並且,為了要把好書留在部落,鼓勵偏鄉的孩子就近閱讀,還籌資打造了幾個小而美的「小小自由圖書館」,讓部落的孩子們自由借閱,自由歸還。
如果說,許慧貞這一生是銜著天命來為花蓮推閱讀的,真的一點也不為過。我也常私下這麼想,與其說慧貞是來協助我的新象繪本館,還不如說,新象繪本館有可能是我為她預備的。
雖然,這不是慧貞的第一本著作,但是,這本書肯定是她多年來推廣閱讀的重要代表作。因為,這本書的書寫年份前後長達三十年,足足涵蓋了她從大學畢業初次當兒童圖書館員的夢想奮戰;初次出道,當小學老師的青澀熱情;直到她隨夫婿移居花蓮,在明義國小任教後的教學奇遇;以及,她和新象協會的閱讀團隊走遍花蓮偏鄉的感動;還有,她特別為中學生閱讀量身打造的「越讀者聯盟」的青少年關懷。每一篇文章,都是慧貞因著閱讀與不同的孩子生命相遇的精采對話,也是她陪伴秉賦特異不被主流社會看好的孩子,好不容易攀越閱讀山丘的全記錄。慧貞的文字書寫,有著她獨特的直率風格,有畫面、有張力,還帶著一點灰色幽默,卻又直接擊中淚點。我一篇篇地讀著,覺得自己好像正在觀看一幕又一幕「說好不哭」的單元劇,看著看著,眼淚不自覺地掉下來。
書中那幾個特異的孩子,在許慧貞這位魔法馴獸師耐心而有技巧的帶領下,不論原生家庭是如何的困難、扭曲,造成孩子的種種行為偏差;或是源自孩子與生俱來的發育、發展異常,導致過動或者自閉──這些孩子,都曾經在慧貞的陪伴帶領下,或多或少或短或長地享受過一段美好的閱讀時光。幾個特別的孩子當中,我稍稍有印象的,是那篇〈我可能是最後抱他的人〉裡的阿傑,以及「三秒膠事件」裡的阿祥。
其中,阿傑是讓人最心疼的。在阿傑短暫又悲慘的人生當中,因為慧貞老師的出現,而讓他在生命消失之前,至少有過那麼一段短短而美好的閱讀時光。事發前幾天,從來不曾寫信的阿傑,竟然真誠而開心地寫了一封感謝卡片,送給他喜愛的慧貞老師。看到慧貞因為阿傑的意外傷心不已,我試著提醒並為她打氣:「妳不覺得妳有可能是最後一個抱他的人嗎?」也因為阿傑,新象協會才有了後續的上山蹲點計畫。我們在阿傑住過的山邊部落,借用廢棄的教室,打造了一座守護部落青少年的據點。我們用閱讀紀念阿傑,並且,持續陪伴著阿傑的兒時同伴長大。
阿祥,則是在某一年「新象繪本館」的館慶中表演木乃伊而一砲而紅的孩子。那一年,館慶的活動主題是「閱讀世界通,視野大不同」。我們鼓勵家長輪流上台,講述不同國家的繪本故事,並讓孩子們穿戴不同國家的服飾。最後,館慶活動來到最高潮,是一個全身捲著白色衛生紙捲,一動也不動的木乃伊。原來,他就是慧貞筆下「三秒膠事件」闖禍後,特別來贖罪的學生。
讀完整本書,我除了感動,還有深深的欽佩。彷彿看到許慧貞這樣一個瘦瘦弱弱的奇女子, 因著一份對閱讀深信不疑的信念,以及一顆不忍孩子的慈悲心,用盡了她三十年的寶貴青春,守護孩子,當孩子的閱讀推手。我常覺得,她就像唐吉軻德一樣,不斷地揮舞著手上那把閱讀的寶劍,奮戰著升學主義下壓迫孩子的成人世界;她也像是麥田捕手,戴上一雙閱讀打造的手套,癡心地想要抓住那些不被現實社會肯定,即將墜落山崖的孩子。
閱讀對孩子未來人生的影響,真的是既深又遠,這也正是慧貞一生懸命,要牽引所有的孩子走向閱讀之路最大的動力。就像她在書中說的:「書讀了,書中的哲理金句就種在孩子心裡了。」也許有一天,當孩子們碰到人生的困境,那些哲理金句就會在適當的時候不經意地跳出來,陪伴著處境艱辛的孩子,度過生命中一個又一個難關 。
我要大力地推薦這本書。因為,這本書中除了令人感動的故事敘事之外,也提供了不少珍貴的參考書單。這些書單,不但有慧貞多年來在教學現場經常使用的繪本或圖書文本,更難得的是,慧貞貼心地在每一篇文章裡,不藏私地提供了許多她個人閱讀的私房書。這些私房閱讀書單,正是她看待每一個事件,每一個孩子處遇背後的教育思維與心法。正因這樣長期大量閱讀,累積了足夠的生命哲學底蘊,使得她在面對各種教學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