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稅!你不可不知道的稅務調查?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本書特色
實務上稅務案件繁多,解釋函令更是多如牛毛,然而一般民眾對於稅務調查的流程,往往不甚了解,一旦遭遇突如其來的稅務調查,更容易因不瞭解程序及救濟方式而不知所措。本書即是為了讓民眾瞭解稅務調查而寫作,除整理與稅務調查相關之法規外,更利用淺顯易懂的案例與文字,說明稅務調查流程中常見議題並釐清相關觀念,並清楚說明救濟之管道以及面對稅務調查時可據以主張、應對之方式,希望以本書建立對稅務調查流程、救濟方式之基本瞭解後,得以更加從容不迫面對稅務調查。
目錄
第一章 什麼是稅務調查?/1
一 何謂稅務調查?法律上之依據為何? 3
二 稅務機關發動稅務調查時,可得調查之範圍為何? 10
三 稅務機關發動稅務調查時,可得調查之對象為何? 12
四 稅務機關職權調查義務之履行程度? 15
五 稅務機關進行稅務調查有哪些常見之瑕疵? 17
六 稅務調查程序當事人之協力義務有哪些? 21
七 稅務調查程序中,當事人未履行協力義務之效果為何? 25
第二章 稅務調查之法源依據/29
一 行政程序法 31
二 稅捐稽徵法 45
三 所得稅法 59
四 加值型及非加值型營業稅法 73
五 遺產及贈與稅法 77
六 土地稅法及相關規定 103
七 關稅法、海關緝私條例 113
八 貨物稅條例 120
第三章 稅務調查之流程/125
一 稅務調查之開始 127
二 稅務調查之進行 130
三 稅務調查之終結 144
四 重啟調查之限制 155
五 稅務協談 171
第四章 稅務調查與刑事偵查/193
一 國稅局製作之筆錄得否做為刑事程序判決之依據? 195
二 刑事調查程序中所查得之資料,得否交由國稅局作為補稅或裁罰依據? 198
三 稅務調查程序違法取得資料之證據能力 202
四 於我國逃漏稅是否也會有刑事責任? 205
五 公司逃漏稅有無刑事責任?哪些人又會受到追訴與處罰? 209
六 面對稅務調查的時候,如何避免衍生其他刑事責任?把資料通通都刪除或碎紙碎掉是不是就沒事了? 213
七 遇到假稅務調查真刑事偵查時,要如何因應及主張權利? 218
八 什麼是「一事不二罰」?在稅法領域有沒有適用呢? 226
第五章 救濟/237
一 我收到課稅處分了!請問該怎麼救濟? 239
二 稅務調查程序委任代理人是否一定要有委任書呢? 246
三 稅務機關未依稅捐稽徵法第11條之5提醒納稅義務人為有利之主張,是否違法? 248
四 稅捐稽徵機關於稅務調查時未通知被調查者調查或備詢之事由及範圍是否違法? 251
五 稅捐稽徵機關未盡稅務職權調查原則之救濟 253
六 納稅義務人對於課稅處分之要件事實有舉證之義務嗎? 255
七 稅捐機關命補稅或裁罰時未盡舉證責任是否違法? 257
序/導讀
主編序
終日乾乾,與時偕行─《易經乾卦‧文言》
在寰瀛法律事務所工作,永遠不愁無學習的機會與空間,隨著時間飛逝,不知不覺也從剛到所的實習律師,慢慢地成為行政法組最資深的律師,依稀記得剛進寰瀛行政法組時,李元德律師與許多優秀的學長姐們團隊剛完成了「促參法Q&A-100個有關辦理BOT、OT等案件的重要問題」一書,心中一部分是羨慕、一部分是忐忑自己是否有能力完成這樣的工作。
之後,除了承辦受任案件外,也透過行政法組這樣的平台不斷地在公平交易法、政府採購法等領域深耕累積經驗,並就重要釋字、決議與判決進行研析討論,其中,一直默默在耕耘的一塊就是稅法領域。當時在吳世宗律師的帶領下,我們從簡單的財報慢慢地深入到稅法領域。期間亦與國內專業稅法雜誌─稅務旬刊合作,定期針對稅務相關釋字、決議、實務見解、主管機關函釋等發表文章。陸續也有許多會計師出身的律師、稽徵機關退下來轉任律師的前長官加入團隊之中,一起在各類稅務案件中合作,就這樣一邊辦案、一邊討論、學習、發表文章,慢慢累積經驗。
接著,在某一日的聚會裡,主持律師葉大殷律師談到臺北市市長被查稅的新聞,詢問在座同仁當我們客戶被查稅的時候,可以提供何種專業建議,就這樣同仁分享著辦案經驗與想法,席間葉律師提及日本租稅調查程序書籍完備,但臺灣卻少有針對稅務調查的法律專書,因此期許同仁能以自身辦案經驗及所學出版臺灣稅務調查專書。雖已有協助池泰毅律師「個資法百問」出版經驗,但其實都是池律師在張羅所有的事情,故起初對於本書應該要以怎樣之體例、架構、呈現方式等,均毫無頭緒,但在一群堅強同事謝承益律師、黃麗容律師、李宗霖律師、林俊宏律師(會計師)、王嘉琪律師、黃傑律師、方瑋晨律師、廖國翔律師,以及後來加入的鄧輝鼎律師(會計師)通力合作下,讓這事情也變得不這麼遙不可及,一步一步地從大綱、議題、型式、內容、分工、撰寫、修改、校稿,到最後的書名、封面等,終於在大家的努力下完成了這本書的初始樣貌,也在新學林出版社編輯的大力協助編排下,讓這書生動、活化了起來,就呈現現在各位所看到的樣貌。
最後,現今社會生活及商業活動日新月異,稅務法律領域亦與時俱進,希望本書內容得令讀者在面對稅務調查時,對於相關問題能有一定之基礎知識及知悉可能之解決方向。但實際稅務案件複雜程度不一,本書難免有掛一漏萬之情形,敬請各位讀者先進不吝指正,並期許藉由本書及專業稅務顧問之協助,在面對稅務事件之調查,都能順利圓滿,不會旁生不必要的枝節,並以此書作為寰瀛法律事務所二十週年行政法小組之工作成果之一,期許寰瀛法律事務所能與各位讀者先進一起砥礪、成長並永續發展!
洪國勛
2017年8月1日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