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第十一輯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由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主辦的「第11屆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研討會」中所發表的論文,包括司法院院長許宗力大法官,以及時任University of Hong Kong,現於University of Virginia任教的David S. Law教授所發表的二篇主題演說,還有李建良特聘研究員、陳淳文教授、黃舒芃特聘研究員、官曉薇副教授、林超駿教授、邱羽凡副教授、范秀羽副教授、賈文宇副教授、林昕璇助理教授、林慈偉博士候選人等多位學者之學術論著十篇,思考說理縝密、法學論證嚴謹,殊值讀者典藏!
目錄
主編序 i
主題演說:憲法法院作為積極立法者 許宗力 1
主題演說:Comparing the Taiwanese Constitutional Court’s Approach to Comparativism David S. Law 41
基本權釋義學與憲法學方法論──基本權思維工程的基本構圖 李建良 197
議事阻撓與少數保障之憲法規範初探 陳淳文 235
若隱若現的立法形成自由:婚姻自由的保證抑或障礙?──評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 黃舒芃 291
婚姻平權與法律動員──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前之立法與訴訟行動 官曉薇 331
試論刑案釋憲溯及效力──從憲訴到非常上訴 林超駿 379
勞動契約從屬性認定標準之趨勢與反思──兼論平臺工作者之「勞工性」 邱羽凡 467
從「我們的憲法」、「我們」到「我們的釋憲者」:形塑非國民之憲法上權利主體 范秀羽 555
拘束力或說服力?分析我國釋憲實務中的「前解釋」 賈文宇 613
論大規模政府監控之資訊隱私保障──評析美國聯邦法院相關裁判 林昕璇 643
從公政公約第14條第5項論刑事上訴三審之限制──兼評最高法院相關刑事裁判及司法院釋字第752號解釋 林慈偉 699
事項索引 Index 1
案例索引 Index 13
主題演說:憲法法院作為積極立法者 許宗力 1
主題演說:Comparing the Taiwanese Constitutional Court’s Approach to Comparativism David S. Law 41
基本權釋義學與憲法學方法論──基本權思維工程的基本構圖 李建良 197
議事阻撓與少數保障之憲法規範初探 陳淳文 235
若隱若現的立法形成自由:婚姻自由的保證抑或障礙?──評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 黃舒芃 291
婚姻平權與法律動員──司法院釋字第748號解釋前之立法與訴訟行動 官曉薇 331
試論刑案釋憲溯及效力──從憲訴到非常上訴 林超駿 379
勞動契約從屬性認定標準之趨勢與反思──兼論平臺工作者之「勞工性」 邱羽凡 467
從「我們的憲法」、「我們」到「我們的釋憲者」:形塑非國民之憲法上權利主體 范秀羽 555
拘束力或說服力?分析我國釋憲實務中的「前解釋」 賈文宇 613
論大規模政府監控之資訊隱私保障──評析美國聯邦法院相關裁判 林昕璇 643
從公政公約第14條第5項論刑事上訴三審之限制──兼評最高法院相關刑事裁判及司法院釋字第752號解釋 林慈偉 699
事項索引 Index 1
案例索引 Index 13
序/導讀
主編序
由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主辦的「第11屆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研討會」,是在2017年11月13、14兩日舉行,距離本書的集結出版,已有四年的時間。本次會議邀請到司法院院長許宗力大法官,以〈憲法法院作為積極立法者〉為題,發表第一日的主題演說。許院長不但在就任前已是國內的權威公法學者,更時任司法院院長,沒有比許院長更適合發表這演說題目的人選,會議結束後更蒙許院長同意,將其演說內容收錄為《中研院法學期刊》第25期的特稿,以進一步供國內憲法學者研究、討論。第二日的主題演說,則由時任University of Hong Kong,現於University of Virginia任教的David S. Law教授發表主題演說,題目為Comparing the Taiwanese Constitutional Court’s Approach to Comparativism。
本次會議除邀稿外,為落實本所培養研究人才之職責,以協助有志於從事憲法學研究之青年,廣泛接觸各種法學研究方法,並提供青年法學研究者發表論文之場域,另外增加部分名額開放投稿,最終並邀請四位博士候選人/博士後研究人員參與本次會議發表論文,這四位年輕學者目前也多於中研院和國內大專院校任教。在這兩天中,我們就「憲法、人權公約與社會權」、「同性婚姻」、「憲法解釋效力」與「憲法釋義學」、「憲法與政治」、「基本權利」這六項會議主題,舉行六場次的研討會,深入討論了發表於本次會議的15篇研討會論文。我們由衷感謝所有報告人、評論人、主持人以及與會來賓共襄盛舉,讓我們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這項備受各界重視的學術傳統下,能夠有所傳承與開拓。
在會議結束後,為了讓作者們有充裕的時間完成論文的修改、投稿與期刊發表,我們數度展延了本書的收稿時限,感謝本書所有作者的體諒與配合。本書收錄了第11屆「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的2篇主題演說稿,還有10篇曾於當次會議發表、復經作者增補修改完成的學術論文。在過去兩年間,全球經歷了Covid-19的大流行,這場大流行不但改變了許多人的一生,也相當程度上改變了人民與政府之間的權力平衡關係,有學者認為這是對憲政體制的一種自然實驗,將淘汰、調整各種不再適合21世紀的憲政設計。我們或許可以從此一觀點來看,本書各篇所提出的論旨與觀點,是否可經受時間的考驗。期盼本書的集結出版,不僅為第11屆會議的研討盛況留下紀錄,還可以觸發更多的省思與討論,進而對當代臺灣的憲政研究與憲政實踐,做出實質而且重要的貢獻。
李柏昇辛苦地協助了本次研討會的籌辦與執行。本書的編輯與後製,則幸有陳婉瑜和葉欣怡的大力協助。謹在此誌記並感謝她們對於本書的付出與功勞。
林建志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2021年11月18日
由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主辦的「第11屆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研討會」,是在2017年11月13、14兩日舉行,距離本書的集結出版,已有四年的時間。本次會議邀請到司法院院長許宗力大法官,以〈憲法法院作為積極立法者〉為題,發表第一日的主題演說。許院長不但在就任前已是國內的權威公法學者,更時任司法院院長,沒有比許院長更適合發表這演說題目的人選,會議結束後更蒙許院長同意,將其演說內容收錄為《中研院法學期刊》第25期的特稿,以進一步供國內憲法學者研究、討論。第二日的主題演說,則由時任University of Hong Kong,現於University of Virginia任教的David S. Law教授發表主題演說,題目為Comparing the Taiwanese Constitutional Court’s Approach to Comparativism。
本次會議除邀稿外,為落實本所培養研究人才之職責,以協助有志於從事憲法學研究之青年,廣泛接觸各種法學研究方法,並提供青年法學研究者發表論文之場域,另外增加部分名額開放投稿,最終並邀請四位博士候選人/博士後研究人員參與本次會議發表論文,這四位年輕學者目前也多於中研院和國內大專院校任教。在這兩天中,我們就「憲法、人權公約與社會權」、「同性婚姻」、「憲法解釋效力」與「憲法釋義學」、「憲法與政治」、「基本權利」這六項會議主題,舉行六場次的研討會,深入討論了發表於本次會議的15篇研討會論文。我們由衷感謝所有報告人、評論人、主持人以及與會來賓共襄盛舉,讓我們在「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這項備受各界重視的學術傳統下,能夠有所傳承與開拓。
在會議結束後,為了讓作者們有充裕的時間完成論文的修改、投稿與期刊發表,我們數度展延了本書的收稿時限,感謝本書所有作者的體諒與配合。本書收錄了第11屆「憲法解釋之理論與實務」學術研討會的2篇主題演說稿,還有10篇曾於當次會議發表、復經作者增補修改完成的學術論文。在過去兩年間,全球經歷了Covid-19的大流行,這場大流行不但改變了許多人的一生,也相當程度上改變了人民與政府之間的權力平衡關係,有學者認為這是對憲政體制的一種自然實驗,將淘汰、調整各種不再適合21世紀的憲政設計。我們或許可以從此一觀點來看,本書各篇所提出的論旨與觀點,是否可經受時間的考驗。期盼本書的集結出版,不僅為第11屆會議的研討盛況留下紀錄,還可以觸發更多的省思與討論,進而對當代臺灣的憲政研究與憲政實踐,做出實質而且重要的貢獻。
李柏昇辛苦地協助了本次研討會的籌辦與執行。本書的編輯與後製,則幸有陳婉瑜和葉欣怡的大力協助。謹在此誌記並感謝她們對於本書的付出與功勞。
林建志
中央研究院法律學研究所副研究員
2021年11月18日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