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展覽專刊
內容簡介
寫生,是運用畫筆與色彩,將眼前三維空間的景物轉化為平面作品,使觀者無論身處何時何地,都能透過畫作看見繪者的眼中風景。臺灣畫家陳澄波正是一位熱愛寫生的藝術家,他的作品幾乎都在對象前完成,亦留下數張於現場寫生的得意照片。二二八事件後,陳澄波不幸離世,他的妻子張捷則以秘密收藏,為這段熱切卻早逝的生命「寫生」,亦為臺灣歷史留下關鍵證物。
本展覽展出近年由陳澄波家屬捐贈予臺史博的重要藏品,並與陳澄波文化基金會、中研院臺灣史研究所合作,再集結來自全臺6處美術館及機構的展件,共同呈現陳澄波與張捷所處的時代。其中包含張捷的刺繡、陳澄波的遺書,以及他描繪家人與家庭主題的作品,如《自畫像》、《我的家庭》、《小弟弟》、《祖母像》、《初秋》及寫生名作《嘉義街景》等。亦收錄二十餘枚寄送親友的明信片,圖像包含親筆繪圖或時下藝術作品,可窺見陳澄波溫暖的性格與對藝術的熱愛。
目錄
02 序|文化部部長|李遠
06 以生命與愛為時代寫生|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館長|張隆志
10 無需自我審查的張捷──她憑一己之力完成夙願,更保留了無聲勝有聲的控訴!財團法人陳澄波文化基金會董事長|陳立栢
15 來自1947年3月25日的一張底片|海馬迴光畫館創辦人|李旭彬
23 寫生家族的另一場聚會|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副研究員|黃裕元
34 總說
36 生命之章
52 半樓仔頂的秘密
70 超級藏家──張捷
96 咱的家庭
120 街道上的畫家
156 為世界留下的
序/導讀
序|文化部部長|李遠
我對陳澄波的認識,始於35年前製作的電視紀錄片《尋找臺灣生命力》,1990年時的我,為了探問臺灣的未來,在影片中帶入了在不同時代、不同政治環境下,仍執著於繪畫臺灣的畫家,其中一位就是陳澄波。
2025年適逢臺灣前輩藝術家陳澄波誕辰130周年,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以「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為題,首度將陳澄波的妻子張捷並列為展示核心,以物的生命史映照出人的生命史,帶觀眾重回其時代風景。臺史博的展覽讓我特別動容的是,原來後人得以親炙陳澄波的藝術作品,是靠著張捷女士在陳澄波於二二八事件受害之後,無畏巨大的政治陰霾籠罩,長年將陳澄波的所有畫作、照片書信、各式文件與繪畫用具等,藏在他們故居的「半樓仔頂」。
陳澄波文化基金會除了大力支援本次展覽的前置研究與策劃,也早在2016年起陸續將珍貴的文物捐贈給臺史博,讓張捷與陳澄波的故事得以在博物館永久保存與推廣。畫家的長孫,同時也是基金會現任的董事長Chen Li-po曾表示,一般人只要談及陳澄波,都會聯想到二二八,這點他絕不排斥。他說:「但是,我們很努力讓二二八變成陳澄波生命脈絡裡的一個逗點。」
由於張捷堅持多年的「藏」與基金會對藝術教育的持續推廣,陳澄波的人生故事和作品並沒有畫上句號,反而透過各種方式代代相傳。而這次結合臺史博等國內博物館與基金會的力量所推出的「陳澄波百三系列活動」,更讓社會大眾從不同的視角來重新認識陳澄波的藝術創作,也看見不一樣的陳澄波。
臺史博的「寫生的故事:張捷、陳澄波與其時代風景特展」透過常民生活的角度,呈現出鮮活、熱情的張捷與陳澄波,貼近其與家人親友間的交誼與情感,也反映了臺灣社會在時局變動下的文化韌性。有了這些記憶的共感、共享,深化社會大眾對本土藝術的認識與熱愛,文化也才能累積、傳承、創新與再生。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