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有鬼嗎?
內容簡介
顛覆你對親子繪本的想像
媽媽和五歲孩子共同完成的怪奇創作
一位熱愛藝術的母親與五歲孩子攜手創作,
透過繪畫,將親子間的情感緊密連結起來。
有一天,作者和一群媽媽朋友帶孩子出遊入宿飯店,
其中一位媽媽讓所有孩子寫下或畫下旅遊記事,
當時五歲的兒子也拿到一隻筆塗鴉,
這時孩子畫畫只有線條,沒有外廓。
作者看兒子畫得十分入迷,忍不住問:
「你畫的是什麼呢?」
沒想到孩子指著畫中的一處說:「這個是鬼。」
接著,再指著另一處說:「那個也是鬼。」
聽完後全身發麻的作者,整晚失眠,
一直想:「真的有鬼嗎?」
「鬼在哪兒呢?」
名人推薦
好評推薦
★台灣資深兒童文學工作者林真美 溫暖推薦
「用媽媽的『體溫』,為孩子創作繪本。蘇雅純總是能從生活中撿拾一些讓人會心的素材,經過去蕪存菁的淬煉歷程,再加一點巧思……,最後大筆一揮,就完成了讓人驚嘆的繪本。
這本親子連袂完成的作品,雖簡單卻極具新意。除了可以看到大人小孩『尬畫』的自然對比,也看到了親子融成一氣後所展現的美好果實。」
──資深兒童文學工作者 林真美
序/導讀
作者序
我覺得「媽媽」這個角色,讓自己又一次地當了小孩。我教育孩子,孩子卻是教我更多。繪本創作這件事,就是我向孩子學習而得到的禮物。
在陪伴孩子過程中,孩子那最原始、最單純的感官,每每觸動我把那感動的一刻畫下來。那是我開始畫畫的起因。孩子拿著筆到處塗鴉,我看見的是他的快樂、專注、重複、堅持、自由的、不害怕的、不在乎別人眼光的……就只是「單純的畫」,時間感彷彿消失了一樣。我學到用孩子這樣的態度來畫畫,經歷了「心流」,一種沉浸在事物中忘我享受喜悅滿足的感覺,這是我向孩子學習而得到的禮物。
我現在還在文大美術學系藝術研究所在學,先前是國立藝專廣播電視科畢業,有孩子以前,從事傳播媒體相關工作。我工作還算樂在其中,至今回味無窮。
其實從懷孕一開始,我心裡想的卻是我還沒完成我在紐約Long Stay的夢想。當我先生提出期望:我專職在家帶孩子,心裡有很多的抗拒……我覺得我沒準備好要當媽媽,我還向先生開出條件,若堅持我在家,那要找褓母,原因是24小時若跟孩子在一起,我會瘋掉。
但太神奇的是,我親餵孩子母乳時,媽媽愛孩子的天性,似乎透過孩子吸吮著媽媽乳汁,將兩人心連心緊密的連接起來(我後來畫了一本《我要喝ㄋㄟㄋㄟ》)。接下來的好幾年,都是24小時和孩子連在一起。很甘願!
《真的有鬼嗎?》是我和最小的兒子(今年10歲)一起創作的。故事創意發想來源是,我和一群媽媽朋友帶孩子出遊入宿飯店,其中一位媽媽讓所有孩子寫下或畫下旅遊記事,當時三歲的兒子也拿到一隻筆塗鴉,這時孩子畫畫只有線條,沒有外廓。
他邊畫,我邊問:「你畫的是什麼呢?」他答:「這個是鬼。」「那個也是鬼。」聽完我全身發麻。「真的有鬼嗎?」那晚,我失眠了。平安回家後,想想真是太好笑了,所以轉化這個笑話後,當做《真的有鬼嗎?》的文本。
試閱
我覺得「媽媽」這個角色,讓自己又一次地當了小孩。我教育孩子,孩子卻是教我更多。繪本創作這件事,就是我向孩子學習而得到的禮物。
在陪伴孩子過程中,孩子那最原始、最單純的感官,每每觸動我把那感動的一刻畫下來。那是我開始畫畫的起因。孩子拿著筆到處塗鴉,我看見的是他的快樂、專注、重複、堅持、自由的、不害怕的、不在乎別人眼光的……就只是「單純的畫」,時間感彷彿消失了一樣。我學到用孩子這樣的態度來畫畫,經歷了「心流」,一種沉浸在事物中忘我享受喜悅滿足的感覺,這是我向孩子學習而得到的禮物。
我現在還在文大美術學系藝術研究所在學,先前是國立藝專廣播電視科畢業,有孩子以前,從事傳播媒體相關工作。我工作還算樂在其中,至今回味無窮。
其實從懷孕一開始,我心裡想的卻是我還沒完成我在紐約Long Stay的夢想。當我先生提出期望:我專職在家帶孩子,心裡有很多的抗拒……我覺得我沒準備好要當媽媽,我還向先生開出條件,若堅持我在家,那要找褓母,原因是24小時若跟孩子在一起,我會瘋掉。
但太神奇的是,我親餵孩子母乳時,媽媽愛孩子的天性,似乎透過孩子吸吮著媽媽乳汁,將兩人心連心緊密的連接起來(我後來畫了一本《我要喝ㄋㄟㄋㄟ》)。接下來的好幾年,都是24小時和孩子連在一起。很甘願!
《真的有鬼嗎?》是我和最小的兒子(今年10歲)一起創作的。故事創意發想來源是,我和一群媽媽朋友帶孩子出遊入宿飯店,其中一位媽媽讓所有孩子寫下或畫下旅遊記事,當時三歲的兒子也拿到一隻筆塗鴉,這時孩子畫畫只有線條,沒有外廓。
他邊畫,我邊問:「你畫的是什麼呢?」他答:「這個是鬼。」「那個也是鬼。」聽完我全身發麻。「真的有鬼嗎?」那晚,我失眠了。平安回家後,想想真是太好笑了,所以轉化這個笑話後,當做《真的有鬼嗎?》的文本。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