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美國人的方法教出獨立自主的小孩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開學季特談價惠JBL耳機68折起、溫控快煮杯結帳驚喜價↓點我去逛逛
用閱讀開啟視野,讓書成為照亮你人生的光
【金石堂選書】本月推薦您這些好書👉 快來看看
內容簡介
在美國,孩子感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
讓每一位父母關注孩子成長,從培養孩子學會選擇開始。在選擇時,父母是旁觀者,是建議者,是引領者、指導者,而非抉擇者。還孩子選擇的權利,讓孩子在不斷選擇中成長,再成長!
一個國家國民的道德品質如何,取決於這個國家的人民對其子女的教育,也就是家庭對子女的品質教育水準。孩子是家庭教育的鏡子,家庭教育得好,孩子可以成為天使;教育得不好,孩子可能成為魔鬼。因此,對孩子的品質教育不僅關係到孩子個人的成長,甚至還關係到一個國家的命運。
許多孩子受到父母的寵愛,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舒適生活,他們不知道父母勞動的艱辛,體會不到獨立生活的能力對他們的重要性,認為生活的一切都來得那麼容易,那麼自然。如是長此以往,就會使孩子滋生貪圖安逸、不思進取的思想,這樣,顯然是不利於孩子今後走向社會發展的,因此,父母應該從小對孩子嚴格要求,對孩子進行生活自理方面的培養和訓練,讓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成自我料理、自我管理和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
在美國,為了讓孩子感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無論是父母還是教師都沒有特權去支配或限制孩子的行為,在孩子一生成長的大多數情況下,師長都不能代替他們對客觀事物進行選擇。
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會面臨很多選擇的機會,這些選擇機會對於孩子來說,是他們成長的機遇,讓孩子經歷選擇,孩子的能力會不斷提升。每做一次選擇,孩子的經驗、能力便提高一次。因此,父母要放手給孩子機會,不能越俎代庖,事事代替,讓孩子成為現成的接受者,這樣的孩子將來的發展與成長是可悲的,人生遭遇是可憐的。
讓每一位父母關注孩子成長,從培養孩子學會選擇開始。在選擇時,父母是旁觀者,是建議者,是引領者、指導者,而非抉擇者。還孩子選擇的權利,讓孩子在不斷選擇中成長,再成長!
讓每一位父母關注孩子成長,從培養孩子學會選擇開始。在選擇時,父母是旁觀者,是建議者,是引領者、指導者,而非抉擇者。還孩子選擇的權利,讓孩子在不斷選擇中成長,再成長!
一個國家國民的道德品質如何,取決於這個國家的人民對其子女的教育,也就是家庭對子女的品質教育水準。孩子是家庭教育的鏡子,家庭教育得好,孩子可以成為天使;教育得不好,孩子可能成為魔鬼。因此,對孩子的品質教育不僅關係到孩子個人的成長,甚至還關係到一個國家的命運。
許多孩子受到父母的寵愛,過慣了「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舒適生活,他們不知道父母勞動的艱辛,體會不到獨立生活的能力對他們的重要性,認為生活的一切都來得那麼容易,那麼自然。如是長此以往,就會使孩子滋生貪圖安逸、不思進取的思想,這樣,顯然是不利於孩子今後走向社會發展的,因此,父母應該從小對孩子嚴格要求,對孩子進行生活自理方面的培養和訓練,讓孩子做到自己的事情自己做,養成自我料理、自我管理和熱愛勞動的良好習慣。
在美國,為了讓孩子感到自己是自己的主人,無論是父母還是教師都沒有特權去支配或限制孩子的行為,在孩子一生成長的大多數情況下,師長都不能代替他們對客觀事物進行選擇。
孩子成長的不同階段,會面臨很多選擇的機會,這些選擇機會對於孩子來說,是他們成長的機遇,讓孩子經歷選擇,孩子的能力會不斷提升。每做一次選擇,孩子的經驗、能力便提高一次。因此,父母要放手給孩子機會,不能越俎代庖,事事代替,讓孩子成為現成的接受者,這樣的孩子將來的發展與成長是可悲的,人生遭遇是可憐的。
讓每一位父母關注孩子成長,從培養孩子學會選擇開始。在選擇時,父母是旁觀者,是建議者,是引領者、指導者,而非抉擇者。還孩子選擇的權利,讓孩子在不斷選擇中成長,再成長!
目錄
第一章 好品質是孩子贏得成功的機遇
三歲定八十,好品質好人生 14
培養孩子助人為樂的精神 18
自利反而失利 22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26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31
虛榮心是毒藥 36
教育孩子做一個真誠的人 39
「信用」兩字,受教一生 44
嫉妒不利於孩子成長 48
讓孩子充滿信任感 52
認識自己,走向成功的前提 56
杜絕孩子說謊的習慣 61
第二章 獨立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溫室裡的花朵,美麗但脆弱 66
過度保護孩子,等於阻礙他成長 69
小鬼應早當家 74
讓孩子收起依賴的惡習 78
從小教會孩子理財意識 82
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讓孩子遇事有主見 86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90
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95
過分關心孩子,他會沒有抵抗力 99
第三章 堅持到底,培養孩子頑強的意志
鼓勵孩子再堅持一下 106
有一種成功叫磨難 110
接受失敗,迎接成功 113
讓孩子重視小事,堅持從小事做起 117
鍛鍊孩子的抗壓能力 120
讓孩子把一件事情堅持做下去 123
有取捨的放棄才能更好前行 126
打敗你的永遠是自己 129
第四章 讓孩子學會調節情緒、控制衝動
傾聽孩子的心靈之音 136
跟孩子交朋友 140
正確對待孩子的要求 145
學會欣賞你的孩子 149
培養孩子豐富的情感 154
訂協議可以有效約束孩子的情緒 159
幫助孩子約束行為 162
幫助孩子控制情緒 167
培養孩子的膽識 172
制定合理的「家規」 176
第五章 興趣可以給你造就小天才
幫助孩子實現他的夢想 182
給孩子創造一個自由的空間 186
讓孩子找興趣,不要讓興趣找他 190
缺乏想像會扼殺孩子探索的興趣 194
讓孩子學習思考 198
打破孩子的定勢思維 202
不要剪掉孩子夢想的翅膀 206
發現孩子的興趣,挖掘孩子的潛能 210
正確應對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13
第六章 人際關係很重要
交往能力強,孩子未來好 220
教孩子獲得好人緣的技巧 225
讓孩子學會讚美別人 230
小心眼會傷害孩子的人際關係 234
教孩子學會與人分享 238
禮貌待人生活更美好 242
好口才成就孩子良好的人際關係 247
為人處世要大氣 251
讓孩子學會推己及人 255
讓孩子學會大聲說「不」 260
與人合作,做有團隊意識的人 264
三歲定八十,好品質好人生 14
培養孩子助人為樂的精神 18
自利反而失利 22
生於憂患,死於安樂 26
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 31
虛榮心是毒藥 36
教育孩子做一個真誠的人 39
「信用」兩字,受教一生 44
嫉妒不利於孩子成長 48
讓孩子充滿信任感 52
認識自己,走向成功的前提 56
杜絕孩子說謊的習慣 61
第二章 獨立是孩子一生的財富
溫室裡的花朵,美麗但脆弱 66
過度保護孩子,等於阻礙他成長 69
小鬼應早當家 74
讓孩子收起依賴的惡習 78
從小教會孩子理財意識 82
培養孩子的自主意識,讓孩子遇事有主見 86
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90
給孩子選擇的權利 95
過分關心孩子,他會沒有抵抗力 99
第三章 堅持到底,培養孩子頑強的意志
鼓勵孩子再堅持一下 106
有一種成功叫磨難 110
接受失敗,迎接成功 113
讓孩子重視小事,堅持從小事做起 117
鍛鍊孩子的抗壓能力 120
讓孩子把一件事情堅持做下去 123
有取捨的放棄才能更好前行 126
打敗你的永遠是自己 129
第四章 讓孩子學會調節情緒、控制衝動
傾聽孩子的心靈之音 136
跟孩子交朋友 140
正確對待孩子的要求 145
學會欣賞你的孩子 149
培養孩子豐富的情感 154
訂協議可以有效約束孩子的情緒 159
幫助孩子約束行為 162
幫助孩子控制情緒 167
培養孩子的膽識 172
制定合理的「家規」 176
第五章 興趣可以給你造就小天才
幫助孩子實現他的夢想 182
給孩子創造一個自由的空間 186
讓孩子找興趣,不要讓興趣找他 190
缺乏想像會扼殺孩子探索的興趣 194
讓孩子學習思考 198
打破孩子的定勢思維 202
不要剪掉孩子夢想的翅膀 206
發現孩子的興趣,挖掘孩子的潛能 210
正確應對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 213
第六章 人際關係很重要
交往能力強,孩子未來好 220
教孩子獲得好人緣的技巧 225
讓孩子學會讚美別人 230
小心眼會傷害孩子的人際關係 234
教孩子學會與人分享 238
禮貌待人生活更美好 242
好口才成就孩子良好的人際關係 247
為人處世要大氣 251
讓孩子學會推己及人 255
讓孩子學會大聲說「不」 260
與人合作,做有團隊意識的人 264
試閱
第一章 好品質是孩子贏得成功的機遇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發展迅速的時代,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在這重要的歷史階段,如果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為社會需要的棟樑,也是對人類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是,現在不少的父母付出了努力,卻往往和效果不成正比。原因就是許多父母不會培養好品質的孩子。其實好品質的孩子都有共同的優點,這都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注意培養他們的心理品質,特別是自主的意識和能力。所以說,想教育好孩子,就要從小教起,他才會有一個成功的人生。
三歲定八十,好品質好人生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壯成長,可以說父母是一個比一個更疼愛孩子,不管是在物質上還是在精神上都給予孩子最大的滿足,可謂「可憐天下父母心」。然而,假如你是一個優秀的父母,就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情商,給予孩子一份最好的禮物——良好的品質。因為,好品質是孩子贏得成功的資本。
品質,從字面上理解,應當包括品格和素質兩個方面。品格更多地展現為外化的東西,而素質卻更多地展現為內在的素養。孩子良好品質的形成,既受其自身方面因素的影響,同時也受到家庭、社會等方面外在因素的影響。
俗話說:「一歲看小,三歲看老」,「三歲定八十」。一個人的品質如何,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其幼年時期所受的教育。所以說,一個國家國民的道德品質如何,取決於這個國家的人民對其子女的教育,也就是家庭對子女的品質教育水準。孩子是家庭教育的鏡子,家庭教育得好,孩子可以成為天使;教育得不好,孩子可能成為魔鬼。因此,對孩子的品質教育不僅關係到孩子個人的成長,甚至還關係到一個國家的命運。
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看,父母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質,就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從平時抓起
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講,孩子良好品質的養成,是靠父母平時潛移默化式的教育來進行的。只有在平時的日常教育中,讓孩子從所見、所聞、所遇、所為的事情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真正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品質。
首先,父母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是人生的第一課,也是最基本的課程,生活習慣的好壞,不僅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孩子綜合素質的展現。它包括飲食、起居、排便、衛生等習慣,做到按時睡眠、起床、安靜睡眠並有正確的睡姿,不挑食、不偏食、細嚼慢嚥,飯前便後正確洗手、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等。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適當為孩子立規矩,如玩具玩完後必須放回原處,逐漸養成自己的東西自己整理和愛清潔、講衛生、有條理的好習慣。
其次,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禮貌看起來是種外在行為的表現,實際上它反映著人的內心修養,展現一個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識。要教育孩子,學習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如「您好」、「請」、「謝謝」、「對不起」、「請原諒」。同時,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文明舉止,見人要熱情打招呼,別人問話要先學會傾聽,並有禮貌地回答,保持服裝整潔,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再次,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孩子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成績有很大的影響,與孩子的成材直接相關。它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學習好的孩子學習習慣都比較好,而學習不好的孩子多數並不是因為腦子笨,而是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不長時間看電視、玩電腦遊戲,不需要父母的督促、陪伴能自覺完成學習任務,學習專心認真,經常進行廣泛的閱讀,知道珍惜時間,知道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等。
二、從小事抓起
孩子的良好品質,有很多是具體的,甚至是從細微的事件中養成的。記得有一首歌歌詞是這樣的:「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給警察叔叔手裏邊。」這首歌表達了,即使是撿到了一分錢,也不要佔為己有。孩子在上學期間,有時候看到別的同學的什麼文具比較喜歡,因為對所有權的概念還不是太明確,就會偷偷地放進自己的書包裏。儘管對孩子的這種行為還不宜定論為「偷」,但如果不及時指出並及時糾正,就會影響到孩子良好品質的養成。
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孩子才能和別人友好相處,積極追求美好的事物,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具有高度責任感,將來才能在社會上成為可敬的人。它包括各種行為規則,尊敬關愛長輩,不隨地大小便,不損壞花草、樹木,愛護公共財物,遵守交通規則,能換位思考,團結友愛等。
良好的思維習慣有助於孩子從正確的角度和方面思考問題,有助於孩子能力的鍛鍊,知識的獲取以及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地解決問題。如:善於觀察,勤於動腦,遇到問題能獨立思考和解決,特別是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父母要讓孩子愛惜勞動成果,讓孩子勞動不是為了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而是為了培養孩子初步的勞動習慣,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同時勞動也是孩子認識世界的主要手段之一。父母要求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脫衣服、學著鋪床疊被等,另外幫家長做些家務事,如:幫助擺碗筷、擦桌、掃地、倒垃圾等。
二十一世紀是一個發展迅速的時代,是一個人才輩出的時代,在這重要的歷史階段,如果能把自己的孩子培養成為社會需要的棟樑,也是對人類做出了重要的貢獻。但是,現在不少的父母付出了努力,卻往往和效果不成正比。原因就是許多父母不會培養好品質的孩子。其實好品質的孩子都有共同的優點,這都是在孩子很小的時候,父母就注意培養他們的心理品質,特別是自主的意識和能力。所以說,想教育好孩子,就要從小教起,他才會有一個成功的人生。
三歲定八十,好品質好人生
每位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茁壯成長,可以說父母是一個比一個更疼愛孩子,不管是在物質上還是在精神上都給予孩子最大的滿足,可謂「可憐天下父母心」。然而,假如你是一個優秀的父母,就應該注重培養孩子的情商,給予孩子一份最好的禮物——良好的品質。因為,好品質是孩子贏得成功的資本。
品質,從字面上理解,應當包括品格和素質兩個方面。品格更多地展現為外化的東西,而素質卻更多地展現為內在的素養。孩子良好品質的形成,既受其自身方面因素的影響,同時也受到家庭、社會等方面外在因素的影響。
俗話說:「一歲看小,三歲看老」,「三歲定八十」。一個人的品質如何,很大程度上是取決於其幼年時期所受的教育。所以說,一個國家國民的道德品質如何,取決於這個國家的人民對其子女的教育,也就是家庭對子女的品質教育水準。孩子是家庭教育的鏡子,家庭教育得好,孩子可以成為天使;教育得不好,孩子可能成為魔鬼。因此,對孩子的品質教育不僅關係到孩子個人的成長,甚至還關係到一個國家的命運。
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看,父母要培養孩子良好的品質,就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從平時抓起
從家庭教育的角度來講,孩子良好品質的養成,是靠父母平時潛移默化式的教育來進行的。只有在平時的日常教育中,讓孩子從所見、所聞、所遇、所為的事情中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才能真正讓孩子養成良好的品質。
首先,父母要培養孩子良好的生活習慣。生活是人生的第一課,也是最基本的課程,生活習慣的好壞,不僅影響孩子的身心健康而且也是孩子綜合素質的展現。它包括飲食、起居、排便、衛生等習慣,做到按時睡眠、起床、安靜睡眠並有正確的睡姿,不挑食、不偏食、細嚼慢嚥,飯前便後正確洗手、早晚刷牙,飯後漱口等。父母要根據孩子的年齡特點,適當為孩子立規矩,如玩具玩完後必須放回原處,逐漸養成自己的東西自己整理和愛清潔、講衛生、有條理的好習慣。
其次,讓孩子養成良好的文明禮貌習慣。禮貌看起來是種外在行為的表現,實際上它反映著人的內心修養,展現一個人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識。要教育孩子,學習使用文明禮貌用語,如「您好」、「請」、「謝謝」、「對不起」、「請原諒」。同時,要注意培養孩子的文明舉止,見人要熱情打招呼,別人問話要先學會傾聽,並有禮貌地回答,保持服裝整潔,站有站相,坐有坐相。
再次,是培養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良好的學習習慣對孩子的學習興趣與學習成績有很大的影響,與孩子的成材直接相關。它包括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性學習。學習好的孩子學習習慣都比較好,而學習不好的孩子多數並不是因為腦子笨,而是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如:不長時間看電視、玩電腦遊戲,不需要父母的督促、陪伴能自覺完成學習任務,學習專心認真,經常進行廣泛的閱讀,知道珍惜時間,知道什麼時間做什麼事情等。
二、從小事抓起
孩子的良好品質,有很多是具體的,甚至是從細微的事件中養成的。記得有一首歌歌詞是這樣的:「我在馬路邊,撿到一分錢,把它交給警察叔叔手裏邊。」這首歌表達了,即使是撿到了一分錢,也不要佔為己有。孩子在上學期間,有時候看到別的同學的什麼文具比較喜歡,因為對所有權的概念還不是太明確,就會偷偷地放進自己的書包裏。儘管對孩子的這種行為還不宜定論為「偷」,但如果不及時指出並及時糾正,就會影響到孩子良好品質的養成。
養成良好的道德習慣,孩子才能和別人友好相處,積極追求美好的事物,自覺遵守社會行為規範,具有高度責任感,將來才能在社會上成為可敬的人。它包括各種行為規則,尊敬關愛長輩,不隨地大小便,不損壞花草、樹木,愛護公共財物,遵守交通規則,能換位思考,團結友愛等。
良好的思維習慣有助於孩子從正確的角度和方面思考問題,有助於孩子能力的鍛鍊,知識的獲取以及運用所學的知識靈活地解決問題。如:善於觀察,勤於動腦,遇到問題能獨立思考和解決,特別是要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
父母要讓孩子愛惜勞動成果,讓孩子勞動不是為了創造物質和精神財富,而是為了培養孩子初步的勞動習慣,促進孩子身心健康成長。同時勞動也是孩子認識世界的主要手段之一。父母要求孩子自己能做的事情自己做,自己穿脫衣服、學著鋪床疊被等,另外幫家長做些家務事,如:幫助擺碗筷、擦桌、掃地、倒垃圾等。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