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人琴音
活動訊息
想找書的時候,特別想偷看網友的書櫃... 原來大家都在看這本 ↓↓↓
內容簡介
一代武學宗師口傳心授 獨步天下的技擊與養生之法
掌風拳影裡的中國 彰顯一脈華夏文明的千古傳承
講述形意拳一門三代--尚雲祥、韓伯言、韓瑜在各自時代的遭遇,凸顯百年武人命運。首次披露尚門韓傳形意拳心法和“大刀向鬼子頭上砍去”的喜峰口之戰刀法。
目錄
前言 中華無跪禮 徐皓峰
(一) 稱門
一、泰山師兄
二、身上漂亮
(二) 為人
一、萬事不入
二、離家擒寇夜返還
三、修得門窗接天碧
四、棄家輕易歸時痛
五、誠懇即神靈
(三) 處世
一、古聲淡無味 不稱今人情
二、為我一揮手 如臨萬壑松
三、埋琴三千里 棄書五十年
四、絕句吟可唱 此身亦可老
五、琴歌不自愛 受貶無人聽
六、以心洗流水 秋雲暗幾重
七、師友凋零盡 一哭守孤城
(四) 應驗
一、正本清源待後生
二、一入江湖兵刃冷
三、好把舊書都讀過(尚門韓系形意點睛錄)
(五) 造物(喜峰口大刀術)
後記 退身家史 徐皓峰
序/導讀
【作者前言】
中華無跪禮
「豪」原本不是好詞,不受家鄉父老管束的人為豪,豪賈──不守規矩的商人,豪傑──率眾鬧事者,豪俠──被驅逐的個人暴力者。
大亂之時,豪俠遍地,改朝換代後,成了時代新貴,頑劣子弟──豪俠──新生貴族,身份轉換如水態三變。劉邦是個豪俠,帶著一幫豪俠建立漢朝,漢朝初期是文化災難。
另有一種俠,受人稱道,民間記憶裡,有貴族特徵,不是草莽。他們就是貴族,朝廷上失敗而流亡民間。因為有文化有手段,試圖暗中掌控一個地方,懲惡除兇,為了奪權,間接主持了正義。
他們神龍見首不見尾,做一事便消失了,說明試驗沒成功,又去了他方。試驗成了,就定居下來,隱跡藏形,轉成了鄉紳。
前兩種俠,一旦成事,便脫離大眾。不離大眾的是第三類──拳師。傳統中國不是法律懲罰型社會,是人情仲裁型社會,有了糾紛,不找官府,找行業外的第三方。
既然不是業內人士,不懂行怎麼辦?以人之常情評判就可以了,不是審理過程的是非曲直,仲裁的是結果,以誰也別太吃虧為標準。況且找仲裁人之前,矛盾雙方往往已想好了退讓的程度,藉仲裁人的口來確定。
清朝承擔仲裁的是走不上仕途的老秀才、告老還鄉的老官員、鏢局的老鏢師。科舉廢除、滿清推翻,老秀才老官員都不名譽了,鏢局業、保鏢護院業倒閉。火車運輸量大、安全,擠垮了鏢局。清末民初之際,官員普遍調用國家士兵給家裡站崗,不再聘私人,保鏢護院業失去了大宗雇主。
上世紀一十年代,北洋政府做現代化改革,不願社會動盪,想延續仲裁階層,選中了失業的武人,出錢出房,成立武術協會,實則是仲裁機構。
二十年代南京政府將武人收編到學校,成了西化教師。但社會需要仲裁,幫會頂了上來,杜月笙每天做的事是「茶敘」,一天趕六七場談判,當仲裁人。三十年代的幫會已不太像幫會。
民間自發地形成仲裁階層,證明北洋政府有遠見,可惜是幫會做了武人的事,先天有問題,還需要時間轉化。但歷史沒給時間,中日戰爭一爆發,社會結構全亂。
戰爭結束後,是一個既沒有形成法律又失去人情的局面。人心紊亂,武人的傳統形象被信任,再次充當起仲裁角色。
因為南京政府不再撥款,專業武術學校──國術館倒閉,武人多在普通中小學當外聘體育教師,回到家,義務負責附近的糾紛,不關家門,誰都可以推門而入。
八十年代北京天津還有此遺風,胡同裡搬來個會武術的老頭,有事都找他。武人文相,因為大部分時間不是處理武林糾紛,是處理民事糾紛,帶職業特徵,笑眼眯眯,見了他的臉,人就消了三分火氣。
武人的特徵是「練拳的規矩大,見面就磕頭」,在日漸西化的社會,武人之間保持著清朝禮節。
中華無跪禮,跪模仿的是唐宋的席地而坐。本是膝蓋向前地跪坐,不是下跪。
坐著,上身伏一下為行禮,來客身份高,就伏得深,頭部碰到席面。小津安二郎的電影《晚春》開篇,大拍特拍日本人家庭聚會的坐禮,一番唐宋風情。
明朝流行了桌椅,不再席地而坐,日常生活裡沒有下跪的事。祭孔子的時候下跪,也不是發明了跪禮,是模仿唐宋祭孔時席地而坐的舊貌。明朝人站成了習慣,站一會兒,席地坐一會兒,出現了「下跪」這個怪相。
下跪是祭孔時才有的事,明朝百姓向官員下跪,當官的不敢受,一定要跳開──下跪的用意是,我拿你當孔夫子尊重,你不能不主持公道。
下跪者不卑賤,受跪者忐忑,這是百姓的反抗方式。一旦出現了百姓下跪的事件,監察機構要核查這官員,當官的不敢讓百姓跪。
清朝皇帝要享受孔子待遇,才出現官員跪成一片的事。不能光官跪,官員要求百姓跪,朝廷的怪象轉到了民間。下跪畢竟不合禮法,於是從朝廷到民間開了許多不跪的活口。
秀才見官不跪,上歲數的人見官不跪。官員都是讀書人選上來的,清朝皇帝聘皇子的教書先生時,要向孔子像、教書先生下跪,等於還了讀書人的跪。跪是不明不白的事,攔跪成了禮節,攔著不讓跪,是尊重的表示。
老舍話劇《茶館》寫晚清,人跟人見面相互攔,誰也不真跪,單腿跪的都沒有。因為中華本無跪禮,人人彆扭,相互配合著給取消了。
民國武人是明朝軍官的後系,明朝滅亡後潛伏民間,一直要反清復明,所以保持明朝軍禮,晚輩向長輩行禮,是軍隊下級向上級行禮的翻版。軍人身有甲、頭有盔,鞠躬、下跪、磕頭都不方便,一般是兩手在胸前抱拳,頭向手俯一下,緊急時上半身也不動,作個手勢就行了。
承襲軍人禮節的武人也禮節簡單,不料民國社會普遍廢除了跪禮,武人卻行起了跪禮。
保留著舊社會標誌,因為新時代有業務。武人行跪禮,如同秀才留辮子,民國時,許多前清老秀才的經濟收入,是給人在葬禮上題字,兒女再新潮,葬父母時就古老了,題字者留著辮子,才對得起父母,剪了辮子的老秀才沒人請。
武人間彼此行跪禮,是給外人看的,形象傳統,才好當仲裁人。舊時代遺跡,反而在新社會有信服力。
從武人看世道,百年求新,已不好改口,心裡有著被新辜負的苦。
徐皓峰
二○一四年二月
【作者後記】
退身家史
侯孝賢愛在自己電影裡加上個幫會人物,《悲情城市》寫黑幫家族,侯版《教父》。他的觀念是,傳統社會的男性符號系統破壞了,幫會殘存點,所以值得一拍。
傳統社會的男性系統,由國家祭祀、民間祠堂、忠烈堂、賢人墓構成。男性符號紊亂的時期,往往生亂,改朝換代都是從祭祀荒廢開始。現今,男性符號卡通化是世界現象,民族英雄成了肯德基、花仙子形象,按中國史書觀念看,是出大土匪、大奸商的預兆……可能已是現實了。
武俠小說屬於男性符號,神話武功,但不神話個人暴力,《史記》和《唐傳奇》的刺客多是失敗者。對「個人才智」也不認可,最高智商的諸葛亮、龐統都是倒霉蛋。有家族依託的人才能成為最終勝利者,《三國演義》有各路奇才,最後勝的是司馬家族。
中國的男性符號有家族化特徵,武俠背後是族譜,還珠樓主《蜀山劍俠傳》、金庸《射雕英雄傳》、古龍《七種武器》都是族譜式寫作。寫武俠,便是寫家史。
寫武俠,同時做紀實文學,已七八年了,因我大學受的訓練是,有體驗才有資格寫作。以靈氣彌補功力不足,比拼奇思妙想的形式感,在同學裡有人氣,受老師打擊。我已人到中年,過年看望老師,還被提醒「別太相信靈感。要啃下一個時代」。
我下功夫的是民國武林,民國武術界和武俠小說的成長是同步的,武林不在山野而在都市,高手首先是城裡人。國術館按照西方中學模式辦,中國自己的制度體系──武士會,按照商會、行會規則辦。
現今的高手都是業餘愛好者,因為沒了武人階層,拳術不是職業。武術世家的後人彼此見面,才有機會來點祖輩風範。
民國武俠小說作家平
配送方式
-
台灣
- 國內宅配:本島、離島
-
到店取貨:
不限金額免運費
-
海外
- 國際快遞:全球
-
港澳店取:
訂購/退換貨須知
退換貨須知:
**提醒您,鑑賞期不等於試用期,退回商品須為全新狀態**
-
依據「消費者保護法」第19條及行政院消費者保護處公告之「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以下商品購買後,除商品本身有瑕疵外,將不提供7天的猶豫期:
- 易於腐敗、保存期限較短或解約時即將逾期。(如:生鮮食品)
- 依消費者要求所為之客製化給付。(客製化商品)
- 報紙、期刊或雜誌。(含MOOK、外文雜誌)
- 經消費者拆封之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 非以有形媒介提供之數位內容或一經提供即為完成之線上服務,經消費者事先同意始提供。(如:電子書、電子雜誌、下載版軟體、虛擬商品…等)
- 已拆封之個人衛生用品。(如:內衣褲、刮鬍刀、除毛刀…等)
- 若非上列種類商品,均享有到貨7天的猶豫期(含例假日)。
- 辦理退換貨時,商品(組合商品恕無法接受單獨退貨)必須是您收到商品時的原始狀態(包含商品本體、配件、贈品、保證書、所有附隨資料文件及原廠內外包裝…等),請勿直接使用原廠包裝寄送,或於原廠包裝上黏貼紙張或書寫文字。
- 退回商品若無法回復原狀,將請您負擔回復原狀所需費用,嚴重時將影響您的退貨權益。
商品評價